【医学课件】 神经病学总论
医学课件:神经病学总论

➢ 了解各种先进的辅助检查法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
特点:
➢ 定向诊断 ➢ 定位诊断(解剖诊断)
✓ 根据病患的病史、症状、体征,推断损害的部位 ✓ 相同的临床表现,损害的解剖结构可能截然不同 ➢ 定性诊断(病因诊断)
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
感觉传导通路
➢ 感觉传导路的共同特点 ✓ 有特殊的感受器 ✓ 三级神经元组成 ✓ 第二级神经元交叉 ✓ 终止于对侧顶叶中央后回
痛觉、温度觉和一般轻触觉
➢ 浅感觉:痛觉、温度觉和触觉
✓ 背根神经节(1st) ✓ 后角灰质(2nd),脊髓丘脑束 ✓ 丘脑腹后外侧核(3rd)
丘脑腹后外侧核
深感觉和识别性触觉的传导通路
✓ 完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感觉障碍 ✓ 分离性感觉障碍
分离性感觉障碍:痛、温觉缺失,其他感觉(触觉)保持 分裂性感觉障碍:深感觉缺失、浅感觉(痛、温、触)存在
感觉系统的生理分布特点
感觉系统的生理分布特点
感觉障碍定位诊断
➢ 末梢型 ➢ 神经干型 ➢ 后根型 ➢ 脊髓型
✓ 后角型 ✓ 前连合型 ✓ 传导束型
➢ 脑干型 ➢ 丘脑型 ➢ 内囊型 ➢ 皮质型
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定位
➢ 前角损害:瘫痪呈节段性分布
神经功能系统的选择受损
神经系统损害的定位诊断
➢ 认识神经系统定位诊断的重要性 ✓ 一定部位或损害预示一定病因 ✓ 掌握解剖生理基础是定位诊断的基础 • 脑神经 • 感觉系统 • 运动系统 • 反射 • 脑功能定位
➢ 认识不同神经部位的神经支配和传导功能及受累后 症状和体征
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解剖、生理
➢ 缺损症状-正常功能的减弱或丧失 ✓ 瘫痪、感觉减退或消失
【医学课件】神经病学总论

神经病学总论xx年xx月xx日•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神经疾病的常见病因与病理•神经病学的基本诊断方法•神经疾病的治疗现状与展望目•神经疾病的护理与人文关怀录0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携带信息的细胞,包括胞体、轴突和树突。
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神经元支持、滋养和保护神经元,并参与信息传递。
神经胶质细胞包裹神经元的细胞膜,具有信息传递和绝缘的作用。
神经膜运动和调节通过运动神经元将大脑的指令传递到肌肉和腺体,控制肌肉和腺体的活动,并调节身体各部分的生理功能。
感觉和知觉通过感觉神经元收集外部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至大脑进行处理,从而产生知觉。
认知和情感通过联合神经元将感觉和运动神经元的信息整合,使大脑具有认知、情感和思维等高级功能。
神经系统的功能02神经疾病的常见病因与病理感染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结核性脑膜炎等由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脑部炎症。
遗传因素如遗传性共济失调、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等遗传性疾病。
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重金属中毒等毒物引起神经系统的损伤。
肿瘤如脑胶质瘤、垂体瘤等脑部肿瘤。
血管病变如脑梗塞、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
血管病变血管病变可以引起脑部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神经元损伤和坏死。
神经胶质细胞损伤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元的支持细胞,损伤后会导致胶质细胞变性、增生或肥大。
髓鞘损伤髓鞘是包裹在轴索外面的脂质膜,损伤后会导致髓鞘断裂、萎缩或变性。
神经元损伤神经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单位,损伤后会导致神经元变性、凋亡或坏死。
轴索损伤轴索是神经元突起的细长部分,损伤后会导致轴索断裂、萎缩或变性。
03神经病学的基本诊断方法详细询问病史包括起病形式、症状表现、病情发展和家族史等。
系统查体包括一般情况、皮肤和神经系统查体等,注意发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活检对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如肌肉活检、神经活检等。
细胞学检查通过腰椎穿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等方法进行检查。
神经病理学检查通过记录脑电波活动,判断大脑功能状态。
神经病学课件:总论

了解
感觉障碍的性质与传导通路的关系;上/下 运动神经元的解剖生理和传导通路;锥体外 系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系统疾病症状按发病机制可分为:
缺损症状
正常功能 减弱或缺失 (偏瘫\失语)
刺激症状
神经结构 受激惹→ 过度兴奋 (痫性发作 \根性痛等)
释放症状
高级中枢
休克症状
受损后
CNS急性局部
低级中枢 严重病变引起
了解:感觉障碍的性质与传导通路的关系, 上下运动神经元的解剖生理和传导通路,锥 体外系的结构与功能。
目的要求
掌握
➢ 运动系统病损的临床表现,感觉系统病损 的临床表现;锥体外系病损的临床表现; 脑干病损的临床表现。
熟悉
➢ 大脑半球损害的临床表现;小脑损害的临床 表现;脑干病损的定位诊断;锥体外系病损的 定位诊断;运动系统病损的定位诊断;感觉 系统病损的定位诊断
神经病学的范围:两个方面
一、神经系统疾病
➢中枢系统疾病: -脑 - 脊髓
➢周围神经: - 颅神经(脑神经) - 脊神经
二、骨骼肌肉疾病
➢神经肌肉接头病
➢肌肉本身疾病 - 炎症 - 代谢 - 遗传
神经病学在临床学科中地位
神经医学为临床医学中的二级学科
➢神经解剖学 ➢神经生理学 ➢神经病理学 ➢神经生化学 ➢神经药理学 ➢神经组织学 ➢神经生物信息学
不同点:
传导径路不同是分离性感觉障碍(痛温觉受损, 触觉保留)的基础
深感觉、精细触觉纤维自后根神经节发出, 在 同侧后索上行, 至薄束核/楔束核
➢神经影像学 ➢神经分子生物学 ➢神经免疫学 ➢神经心理学 ➢神经行为学 ➢神经流行病学
总体目标
发展神经科学,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及 时对疾病进行合理的诊断,同时尽可能针对 病因恰当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 致残率
【医学课件】神经病学总论

神经病学总论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神经疾病的常见类型和症状•神经病学的研究方法和诊断流程•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神经康复及护理0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23具有感受刺激、传递信息、处理和整合信息的功能,包括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
神经元支持神经元并协助修复损伤,包括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施万细胞等。
神经胶质细胞脑脊液循环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颅内环境稳定和缓冲冲击力具有重要作用。
脑脊液及其循环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能够感受外部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包括触觉、听觉、视觉、嗅觉等,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
感觉神经系统支配肌肉和关节,使身体各部分能够协调运动,实现各种复杂的动作。
运动神经系统能够处理、整合和储存来自各种感觉器官的信息,形成知觉、记忆和理解,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认知神经系统通过调节内分泌腺分泌激素、调节血管收缩或扩张等方式,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
调节02神经疾病的常见类型和症状脑卒中包括脑出血、脑梗塞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可引起中风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帕金森病以黑质病变和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为特征,可导致肌肉僵直、震颤和运动障碍等症状。
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和语言能力等认知能力的减退或丧失。
癫痫一种反复发作的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抽搐和意识障碍等症状。
神经疾病的常见类型可由多种神经疾病引起,如偏头痛、紧张性头痛、脑血管疾病等。
头痛可由前庭神经病变、脑供血不足等引起,表现为天旋地转、恶心呕吐等。
眩晕可由视神经病变、脑血管疾病等引起,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
视力障碍可由脑卒中、脑炎等引起,表现为肌肉无力、瘫痪等运动功能障碍。
瘫痪神经疾病的症状03神经病学的研究方法和诊断流程研究方法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和家族史等信息,分析病情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
临床研究通过观察神经系统病变的组织形态、细胞结构和分子生物学变化等,深入探讨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过程。
《神经病学总论》PPT课件精选全文

整理课件ppt
26
颅神经检查
面神经:
➢ 中枢性面瘫
– 病变一侧皮质核束损害所致
– 表现病变对侧眼裂以下面瘫
➢ 周围性面瘫
– 病变一侧面神经受损
– 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口角低 垂、鼻唇沟变浅、皱额、闭目、 鼓颊、露齿动作均不能
整理课件ppt
27
颅神经检查
(六)位听神经:
听力检查 Weber 试验 Rinne 试验 前庭神经检查
整理课件ppt
9
一般检查
1.意识状态 2.精神状态 3.脑膜刺激症 4.头颈部检查 5.脊柱及四肢检查
整理课件ppt
10
(一)意识状态
1.意识水平下降的意识障碍: 嗜睡 昏睡
昏迷:
痛刺激
浅+ 中 重+ 深-
自发动作 反射 生命体征
+ + 无变化 ± ± 稍变化 - - 明显变化
整理课件ppt
神经病学绪论
整理课件ppt
1
神经系统组成及功能
组成 1.中枢神经系统:
脑、脊髓 2.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脊神经 功能
整理课件ppt
2
神经系统疾病
概念:是由多种原因引起CNS、PNS及 骨骼肌损害而导致的疾病。
神经病学:研究神经系统疾病与骨骼肌 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症状、 诊断、治疗、预后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整理课件ppt
3
一、定位诊断
定位诊断:依据神经解剖学知识,以及 生理学和病理学知识,对疾病损害的部 位作出诊断。
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特点。
整理课件ppt
4
一、定位诊断
一.定位诊断的注意事项: 1.一元化原则 2.病变的空间分布:局灶性 多灶性 弥散性 系统性
神经病学总论(第六版)资料课件

遗传性疾病
遗传性共济失调
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表现为共济失调等症状。
遗传性周围神经病
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周围神经发育异常,表现为四肢无力、感觉障碍等症状。
遗传性肌张力障碍
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肌肉发育异常,表现为肌张力障碍等症状。
遗传性癫痫
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癫痫易感性增加。
03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方 法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
通过询问患者或家属,了解患者的起病情况、症状演变、既往病史及家族史等 ,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体格检查
对患者的神经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意识状态、认知功能、感觉、运动、反 射等,以发现异常表现和定位病变。
神经影像学检查
CT和MRI
利用X射线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显示脑部结构,发现脑部肿 瘤、出血、梗死等病变。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由于一过性脑血管痉挛或微血 栓形成导致短暂的脑缺血。
自身免疫性疾病
多发性硬化
由于自身免疫反应攻击神经系统,导致多处 神经纤维脱髓鞘。
格林-巴利综合征
自身免疫反应攻击周围神经,导致周围神经 脱髓鞘。
重症肌无力
由于自身抗体攻击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 碱受体,导致肌肉无力。
自身免疫性脑炎
感觉障碍
感觉障碍 病因 诊断 治疗
是指个体在感觉方面的功能障碍,表现为疼痛、麻木、感觉异 常等。
感觉障碍通常由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外伤、周围神经病变 等多种原因引起。
感觉障碍的诊断需要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如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等。
感觉障碍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康复训练等。
神经病学总论PPT课件

30
脑神经检查
Ⅲ, Ⅳ, Ⅵ. 动眼\滑车\外展神经 (1) 外观
是否睑裂对称\上睑下垂\眼球前突或内陷\斜视
&同向偏斜等
(2) 眼球运动
两眼随检查者手指(上\下\左\右)
27
脑神经检查
Ⅱ. 视神经 (1) 视力
视力表
视力 表
远视力 近视力
光 感
指数与手动
28
脑神经检查
Ⅱ. 视神经
(2) 视野
视野: 向前方正视能看到空间范围,反映周边视力
常用手动法粗测,与检查者正常视野比较 必要时用视野计检查
29
脑神经检查
Ⅱ. 视神经 (3) 眼底检查: 正常视盘圆或椭圆形
转动, 并检查辐辏 有否眼球运动受限\复视&眼震
31
脑神经检查
Ⅲ, Ⅳ, Ⅵ. 动眼\滑车\外展神经
(3) 瞳孔
瞳孔大小\形状\位置\是否对称 瞳孔对光反射 调节反射
24
一般检查
5. 头部&颈部
(1)头颅部 p;四肢
脊柱侧弯畸形\强直\脊膜膨出 棘突隆起\压痛\叩痛 肌萎缩 指趾发育畸形\弓形足等
26
脑神经检 查
Ⅰ. 嗅神经
询问有无嗅幻觉
让患者闭目, 闭塞一侧鼻孔,用
挥发性物质(松节油\杏仁等)或香 皂\牙膏\香烟等, 置于受检鼻孔, 令说出气味并做出比较
7
神经系统症状
可分为四类: 缺损症状 释放症状 休克症状
高级中枢 受损后 CNS急性局部 正常功能 低级中枢 严重病变引起 减弱或缺失 刺激症状 功能释放 功能相关的远隔部位 (偏瘫\失语) (锥体束征) 神经功能短暂缺失 神经结构 脑休克(脑出血) 受激惹→ 脊髓休克(急性 过度兴奋 脊髓横贯性病变) (痫性发作 \根性痛等)
神经病学总论PPT

早期正常,晚 早期迅速减
期减退
退
晚期盲点扩大, 向心性视野
周边缺损
缩小
假性视乳 HP眼底改变 头水肿
正常 常不受影响
正常
不定
眼底 视乳头隆起 〉2个屈光度
视网膜血管 V淤血
出血
可见点片状
〈2个 A、V充血
少见
〈2个 血管充盈
无
可达3-6个 A硬化改变 多且广泛
二、视乳头异常
2、视神经萎缩
➢ 表现为视力减退或消失,瞳孔扩大,光反射减退 或消失。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魏伯实验 (Weber)
居中
偏向患侧
偏向健侧
许瓦巴赫试验 正常 (Schwabach)
(二)核性损害
1. 感觉核:脊束核损害表现为洋葱皮样、分离性感觉障碍 2. 运动核:咀嚼肌麻痹,肌萎缩
第五节 面神经
一、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
➢ 为混合神经,主要成分为运动神经,次要成分为 中间神经,含有内脏运动纤维、特殊内脏感觉和 躯体感觉
1.运动纤维:行程,分布,中枢支配 2.感觉纤维:味觉;一般躯体感觉 3.副交感神经纤维
➢缩瞳和会聚不一定同时受累 ➢会聚不能见于帕金森病及中脑病变 ➢缩瞳反应丧失见于白喉(损伤睫状神经经节)或累及中脑的 炎症
4、特 殊 瞳 孔
(1)阿罗瞳孔
➢ 表现两侧瞳孔较小,大小不等,边缘不整,光反射消失而 调节反射存在
➢ 由顶盖前区的光反射径路受损所致,见于神经梅毒、偶见 MS或带状疱疹
(2)艾迪瞳孔
累,以动眼神经多见,常为不完全性,瞳孔回避)
❖ ①动眼神经麻痹:略 ❖ ②滑车神经麻痹:略 ❖ ③外展神经麻痹:略 ➢ 三对神经合并麻痹:略。常见于海绵窦血栓或
神经病学总论 ppt课件

高级中枢受损
中枢急性严重病变
下 级 中 枢 功 导致与之功能相关
能亢进(锥体束): 的远隔部位神经功
肌张力高
能抑制:
腱反射亢进
,病变水平
病理反射(+) 以下迟缓性瘫,即
脊髓休克
7
神经系统疾病的特点(3)—临床表现的多变性
1 各种原因的
颅内压高
突然脑疝死亡
2 重症肌无力
神经病学总论
神经病学总论
(第一章绪论)
2
神经病学
“神经病”不是“精神病”(大脑功能紊乱导致 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障碍)
是研究神经系统(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和骨 骼肌疾病的一门临床科学,由内科学发展而来
主要研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 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等研究
3
解剖+临床症状和体征 辅助检查
病史特点 定位 血管病变、感染、肿瘤、外伤、变性、中毒
遗传、自身免疫、先天发育等
17
刺激症状
释放症状
休克症状
神经结构损害 正 常功能缺失: 优 势 半 球 侧 梗 塞 出现失语、对侧偏 瘫和感觉障碍 面 神 经 炎 出 现 同 侧面肌瘫痪 脊 髓 横 贯 性 损 害 导致病变平面以下 运动、感觉和尿便 功能障碍
神经组织受激惹 过度兴奋:
大 脑 皮 层 运 动 区:癫痫发作 感 觉 神 经 根 : 疼痛
危象
呼吸肌麻痹
3
肌萎缩侧索硬化:
早 期 : 肌 肉 萎 缩 和锥体束征 病 情 进 展 , 肌 肉 萎缩的加重,锥体 束损害体征可以被 下运动神经元的受 累掩盖
8
密切观察体征的变化!
神经系统疾病的特点(4)— 疾病的难治性
神经病学课件:《神经病学》总论

绪论
三、神经病学的实践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过程:
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神经解剖生理等基础 知识
疾病的起病形式 疾病演变过程
个人史 家族史
临床资料
初
步
病变部位
的 临
床
诊
病变性质
断
辅助检查 进一步证实
绪论
三、神经病学的实践
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方法 :
影像学检查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螺旋CT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磁共振成像(MRI)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神经病学》总论
第一章 绪 论
绪论
第一章 绪 论
概述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疾病
神 经
周围神经系统
病
学 肌肉疾病
脑 脊髓 脑神经 脊神经
绪论
第一章 绪 论
神经病学主要内容
症状
神经病学 主要内容
发病机制 病因和病理 诊断和鉴别诊断
预防和治疗
绪论
一、神经病学的目标
神经病学总体目标
人类四大 死亡原因
心血管病 肿瘤 脑血管病 老年变性病
一些疾病可以完全治愈,如:大多数炎症和营养 缺乏性疾病
一些疾病虽然不能根治,但可以控制或缓解症状, 如特发性癫痫、震颤麻痹和脑血管病
一些疾病目前尚无好的治疗方法,如变性病和恶 性肿瘤
绪论
二、神经病学的特性
疾病的难治性
不同疾病在临床上应该区别对待: ➢对能根治的疾病,应及时进行有效治疗 ➢对能控制和缓解的疾病,应采取及时的措施 ➢对难治之症的患者,应给予对症和支持治疗
第四节 周围神经
第五节 肌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1、采集病史:详尽。
2、体格检查:全面有重点。
3、辅助检测:有选择性。
(1)影像(CT,MR,MRA,DSA,ECT,PET,TCD);
(2)电生理(EEG,AEEG,Video-EEG,EBM,EP,VEP, BAEP,SEP, NCV,MNCV,SNCV);
(3)生物化学:(活组织检查:肌肉、神经、脑;CSF:细胞学,IgG指 数,OB;特异性抗体:AchRab,MBPab;特异性DNA:结核杆菌,单纯 疱疹病毒)。
不见,但对光反射存在。
3、一侧视中枢病变:产生偏盲,特点为对侧视野同向偏
盲,而中心视力不受影响,称黄斑 回避。
中枢神经
枕叶损伤的临床表现及定位诊断
4、距状裂以下舌回损害:可产生对侧同向性上象限盲。 5、距状裂以上楔回损害:可产生对侧同向性下象限盲。 7、优势侧纹状区周围病变:患者并非失明,出现失
认。
绪论
神经疾病的诊断步骤:
2、辅助诊断的局限性: 时间上:24h内脑梗塞—CT(-); 空间上:腔梗—CT/低磁MR; 技术上:AD、CJD、头痛、神经痛、遗传性疾病; 经验上:取决于报告者的识别能力(诊断水平)。
神经疾病治疗分三类:
1、完全或基本治愈:脑膜炎、良性肿瘤、神经炎、 轻症脑卒中、脑寄生虫病等。
(3)失用症
颞叶损伤的临床表现及定位诊断
1、优势半球颞叶上回后部(Wernicke区)损害
感觉性失语(Wernicke aphasia)
2、优势半球颞叶中回后部损害
命名性失语(anomic aphasia)
3、颞叶钩回损害
钩回发作:
中枢神经
中枢神经
颞叶损伤的临床表现及定位诊断
4、海马损害:可发生癫痫,出现错觉、幻觉、自动症似
绪论
第二章 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 及 病损的定位诊断
第一节中枢神经
大脑半球
中枢神经
额叶;顶叶;颞叶;枕叶;白质;基底节;侧脑室;胼胝体;岛叶; 边缘叶;杏仁核;丘脑前核;下丘脑。
大脑半球
中枢神经
额叶损伤的临床表现及定位诊断
1、外侧面
(1)额极病变:记忆力和注意力减退;思维和综合能力下降;表情淡漠 反应迟钝;可有欣快感或易怒。
3、舞蹈样运动: 肢体远端快速、非节律性、可连续性运
动; 肢体近端快速、非节律性、可连续 性运动——尾状核、壳核。
4、手足徐动症:腕、手指作缓慢交替性伸屈动作。 5、扭转痉挛:
全身性:以躯干或肢体长轴为核心的缓慢旋 转性运动,角弓反张,间段性作。 局限性:痉挛性斜颈;动眼危象;口-舌-颊 综合征。
中枢神经
8、顶枕颞交界区病变:视物变形 癫痫先兆。
锥体外系统
中枢神经
锥体束以外的所有运动神经核和运动神经传导束称为锥体外系 统,其为多种神经元结构,主要组成部分为基底节。
锥体外系统病变的特点:
两大综合征:
肌张力改变 不自主运动。
1)肌张力增高伴运动减少综合征 —— 苍白球、黑质。
2)肌张力减低伴运动增多综合征 —— 新纹状体。
锥体外系统病变的临床表现:
6、偏侧投掷运动:
一侧猛烈的投掷样运动 ——对侧丘脑底核。
7、抽动症:
单发或多发的肌肉快速动作。可固定,可游走。 习惯性抽动、多发抽动秽语综合征。——精神性 /苍白球。
2、完全控制或缓解:癫痫、帕金森病、三叉神经痛、 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等。
3、缺乏有效的治疗:神经变性病、遗传病、朊蛋白病、 恶性肿瘤、AIDS/HIV。
绪论
神经系统疾病的复杂性
1、症状的广泛性; 2、诊断的依赖性; 3、疾病的难治性; 4、神经疾病谱的变化; 5、诊断手段的变化; 6、治疗技术的变化
中枢神经
中枢神经
锥体外系统病变的临床表现:
1、肌强直:
肌张力增高:铅管样/齿轮样。 运动减少:假面具,“淡漠”;动作慢,写字小,
精细动作差,摆手消失;前倾姿势、 急速小步;起步后转身难,翻身转侧更难。
2、静止性震颤:
静止时发生,活动时消失 节律性:4-6次/秒。 睡眠时消失。
中枢神经
锥体外系统病变的临床表现:
神经病学总论
Neurology
第一章 绪论
神经病学的定பைடு நூலகம்:
1、 临床医学和神经科学 下属的一门应用学科。
2.、研究神经系统疾病和 骨骼肌疾病。
3、有别于精神病学、 内科学。
绪论
神经疾病临床症状
分四大类 1、缺损症状: 2、刺激症状: 3、释放症状: 4、断联休克症状:
绪论
神经疾病的诊断手段 :
曾相识感、精神障碍、近记忆障碍
5、广泛颞叶病变:精神障碍,多表现为人格改变、性绪
改变、记忆障碍、表情淡漠反应迟钝
6、颞叶深部视辐射和视束受损: 视野改变,表现为对
侧象限盲
中枢神经
枕叶损伤的临床表现及定位诊断
1、视觉中枢病变:刺激性:幻视现象;破坏性:视野缺
损。
2、双侧视觉中枢病变:产生皮质盲,表现为全盲,视物
(2)中央前回病变:刺激性:对侧上、下肢或面部的、抽搐(Jackson 癫痫)或继发全身性癫痫发作;破坏性:对侧下肢瘫、面、舌、上肢 的瘫痪或偏瘫。
(3)额上、中、下回的后部:上:强握反射,摸索反射;中:刺激性病 变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破坏性病变双眼向病灶侧凝视;下:优势半 球运动性失语。
中枢神经
神经疾病的诊断步骤:
1、定位诊断:
2、定性诊断:
感染 遗传
血管病变
中毒 先天异常 免疫疾病
外伤 营养缺陷 变性疾病
肿瘤 代谢紊乱 髓鞘疾病:
3、验证诊断:
(1)辅助诊断验证:
病理诊断是金标准
(2)治疗验证:
针对性病因治疗有效?
绪论
神经疾病的诊断步骤:
1、任一辅助检测结果都不能替代临床思维的综合分析判断。
额叶损伤的临床表现及定位诊断
2、内侧面
后部的旁中央小叶病变:对侧膝关节以下瘫痪;双下肢膝关节以下瘫 痪伴尿失禁。
3、底面
福斯特-肯尼迪综合征(Foster-Kennedy syndrome):同侧嗅觉缺失和 视神经萎缩,对侧视乳头水肿。
中枢神经
顶叶损伤的临床表现及定位诊断
1、中央后回和顶上小叶病变
(1)刺激性病变:对侧肢体部分性感觉性癫痫,如扩散到中央前回可有 部分性运动性发作或全身抽搐及意识夹失。
(2)破坏性病变:对侧肢体复合性感觉障碍。
中枢神经
顶叶损伤的临床表现及定位诊断
2、顶下小叶(缘上回和角回)病变
(1)体象障碍:偏侧忽视;病觉缺失;手指失认;自体认识不能;幻肢 现象。
(2)古茨曼综合征(Gerstmann syndrome):优势角回损伤:计算不 能、手指失认、左右失认、书写不能有时有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