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太极图说解、辩及注后记》

合集下载

《太极图说解》

《太极图说解》

《太极图说解》是朱熹通过对周敦颐《太极图说》说解,借以阐发自己的哲学本体论而写成的古籍,是其理学思想的代表作之一。

此文成于乾道九年(1173),但直到淳熙十五年(1188)才向弟子传授,并经过了反复修改。

《太极图说解》由【解】、【辩】及【注后记】三部分组成。

每部分的原文分别如下:【解】无极而太极。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而实造化之枢纽,品汇之根柢也。

故曰:「无极而太极。

」非太极之外,复有无极也。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

静极复动。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太极之有动静,是天命之流行也,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诚者,圣人之本,物之终始,而命之道也。

其动也,诚之通也,继之者善,万物之所资以始也;其静也,诚之复也,成之者性,万物各正其性命也。

动极而静,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命之所以流行而不已也;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分之所以一定而不移也。

盖太极者,本然之妙也;动静者,所乘之机也。

太极,形而上之道也;阴阳,形而下之器也。

是以自其著者而观之,则动静不同时,阴阳不同位,而太极无不在焉。

自其微者而观之,则冲漠无朕,而动静阴阳之理,已悉具于其中矣。

虽然,推之于前,而不见其始之合;引之于后,而不见其终之离也。

故程子曰:「动静无端,阴阳无始。

」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

五气顺布,四时行焉。

有太极,则一动一静而两仪分;有阴阳,则一变一合而五行具。

然五行者,质具于地,而气行于天者也。

以质而语其生之序,则曰水、火、木、金、土,而水、木,阳也,火、金,阴也。

以气而语其行之序,则曰木、火、土、金、水,而木、火,阳也,金、水,阴也。

又统而言之,则气阳而质阴也;又错而言之,则动阳而静阴也。

盖五行之变,至于不可穷,然无适而非阴阳之道。

至其所以为阴阳者,则又无适而非太极之本然也,夫岂有所亏欠闲隔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

《朱子语类·诗说》的研究

《朱子语类·诗说》的研究
一、《语类·诗说》与《诗集传》对《小序》的态度一致 ................... 9 二、《语类·诗说》与《诗集传》对诗意的解读一致 ...................... 15 三、《语类·诗说》与《诗集传》对字词的注解一致 ...................... 16 第二节 《语类·诗说》补充《诗集传》中的解释 .......................... 19 一、《语类·诗说》探讨了《诗集传》中结论的缘由 ...................... 19 二、《语类·诗说》补充解释《诗集传》中的注释 ........................ 22 第三章 朱熹《诗经》学说的构成与发展 .................................... 31 第一节 《语类》中朱熹《诗经》学说的构成 .............................. 31 一、重新解读前人《诗》说 ........................................... 31 二、新立《诗》说 ................................................... 34 三、读《诗》方法和解《诗》原则 ..................................... 35 第二节 从《语类》看朱熹《诗经》学说的发展 ............................ 41 一、对“六义”定义的全面性 ......................................... 42 二、对《诗序》认识的客观化 ......................................... 46 三、对“删诗说”态度的明朗化 ....................................... 48 结 语 .................................................................. 52 参考文献 ............................................................... 54 后 记 .................................................................. 5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0

《周敦颐183;太极图说》释义:

《周敦颐183;太极图说》释义:

《周敦颐·太极图说》释义:[原文]自无极而太极。

[ 译]宇宙之初,无极为天地之始,而太极为万物生化之母。

持涌按:无极与太极的关系,可用《道德经》首章云:'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又云:“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所以,无极与太极就是无和有的关系。

'自无极而太极',含有'从无向有演化'一层意思。

而朱子删掉第一字'自',变成'无极而太极'后,抹杀了无→有的创生演化关系,是刻意彰显儒家的'太极'本体论。

至此,'无极'二字变成了形容词,形容'太极'的无有极至。

'无极而太极',就成了'无有极至的极至之理'。

我们以为,无极是先于太极存在的,而且是时间上先于太极存在,理所当然这同时是逻辑上的先在性。

其实,依《道德经》来释'无极'和'太极'的关系,除了以'无'和'有'关系可释二者关系外,还可以'道'和'德'关系来释二者关系。

'无极'就是'道','太极'就是'德',这完全符合周子的'太极一诚'本体论,这里'德'就是'诚',德之性,为'朴''真',而真即诚,可见周子的'诚'实来源于《道德经》中的'朴''真'的启示,只不过依道家,'道'仍是'体','德'之'朴''真'乃是'用'而已。

当然以'道气'学说来释,'无极'仍然是'道','太极'则为'混元一气耳'。

许氏族谱序

许氏族谱序

许氏族谱序
许氏族谱序
朱熹
族谱名者,所以谱吾族之人以尊吾之亲也。

不谱,则祖先存没之日莫之知,葬埋之地不之认,则吾身之所自出将馁乘,而不享尊尊之道乖矣。

族属亲疏之名分不明,远近降杀之纪泽不识,而吾族之一体如分者,将有同路之人,亲亲之道废矣,此族之所以不可不谱也。

见许氏诗礼传家,簪缨继世,而尤族之表表者,又可无谱牒以会聚之。

今学士以南渡之谱,绘图烈传,实谱三卷,计六十条,庶可以享祀先祖,登拜坟茔,叙昭穆,通庆吊,昭扬先德,告诫后人其子亲亲尊尊之义,非为小补也!爱书以为序。

大宋淳熙壬寅(1182年)秋九月吉日宣教郎直徽犹阁主管台州崇道观新安朱熹拜撰
【朱熹】朱熹(农历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

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

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对周敦颐《太极图说》的理解

对周敦颐《太极图说》的理解

对周敦颐《太极图说》的理解
潘晓瑾
【期刊名称】《大观周刊》
【年(卷),期】2012(000)035
【摘要】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


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

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其学被称为“濂学”。

周敦颐依据《易传》、《中庸》等,接受道教、佛教的某些思想,又从陈抟那里吸收了太极图式说,提出了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从而为儒家确立了宇宙本体论,儒家的核心价值,独特理解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进一步完善了宋明理学。

【总页数】1页(P28-28)
【作者】潘晓瑾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06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
【相关文献】
1.中日关于周敦颐《太极图说》阐释的比较研究 [J], 连凡
2.朱熹对周敦颐《太极图说》的继承与改造 [J], 苗圃
3.《宋元学案》视域下周敦颐思想的阐释与评价——以《太极图说》为中心的考察[J], 连凡
4.周敦颐《太极图说》哲学阐释的三条路径——以朱熹、黄宗羲、伊藤仁斋为代表
[J], 连凡
5.《太极图说》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问永宁教授在周敦颐理学思想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J], 问永宁;丁国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明代七子派文学复古运动与儒学复兴

明代七子派文学复古运动与儒学复兴
成了学术界 的呆滞局面。一些封建士大 夫 儒谈性说理的习气, 造成了古文 优良传统 对此状况深 为不满, 并试图加以松动和 改 的丧失。李梦阳认为造成古文废 坏的直接 变。在哲学界以王守仁为 代表, 在文学 界 原因是文者自己, 他们深受宋儒 讲道谈理 则以七子派 文人为代表。他们在复古运 动 的影响, 在 文其人 时, 不论美恶, 皆 的过程中, 密切关注儒学 的发展, 对程 朱 欲合道 , 文过 而饰 非。所 以写出 的文 章 理学及理学家的文学观念作了批评和修正 , 考实则无人 , 抽华则无文 , 既缺真实 呈显出维护和复兴孔 孟原始儒学 ( 包 括孔 性, 又乏艺术性。而宋代理 学的兴起 , 显 孟文艺观 念 ) 的迹象。其中, 李梦阳、何 然是造成古文废坏的外部 原因, 因此 宋 景明、康海、王世贞 等人, 主 要针对理 学 儒兴而古之文废矣。 李梦阳虽然从文学角 家的文 学观 念、不 良作 风及 理学之 弊端 , 度对宋明儒士的一些做法提出批评 , 但对 而王廷相作 为七子派中唯一的哲学家、理 周、程、张、朱却非常推崇。 学家, 则从哲学的高度深入系统地对程 朱 他认为 , 周、程与一 般的宋儒不 可同 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基本理论作了检讨 和批 日而语, 他们是非常崇高的 , 赵宋之儒, 判, 在明代思想界独树一 帜。由于上述 成 周子大程子别一气象 , 胸中一尘不染 , 所 员的思想倾 向不尽相同, 我们将择其要 者 谓光风霁月也 , 前此陶渊明亦此气象。 在 分别论述。限于篇幅 , 本 文只能以 前 七 ∃刻陶渊明集序% 中 , 又说 知渊明者, 朱 子 中的有 关人物为代表, 至于王世贞 等 子耳。 ( ∃空同集% 卷 50) , 他甚至把朱子 后七子 成员 , 我们将另文详述。 与孔孟相提并论: 孟子论好勇、好货、好 ( 一) 李梦阳 色, 朱子曰 : 此皆天理之所有而人 情之所 作为一名文学家 , 李 梦阳对宋明理 学 不能无者。是言也 , 非浅儒 之所识也。空 家文艺观念的批评主要是以孔孟文艺 思想 同子曰: 此道不明于 天下, 而人遂 不复知 为标准, 从肯定文学自身 的价值、尊重 文 理欲同 行异情之义 −− 此义惟孔知之、孟 学本身的规 律这一角度展开的。理学家 不 知之、朱知之。故 曰: 非浅儒 之所识也。 仅认为 文以载道 , 而且提出了 作文害 ( ∃论学% 下篇 , ∃空同集% 卷 66) 孔孟言 道 的说法。明代理学家刘健对诗人和 诗 寡欲 , 理学家言 灭欲 , 李梦阳在此将 歌甚 是鄙 薄, 认 为 作 诗 何用 ? 好 是李、 朱子与孔孟并提 , 实则为了表达 理欲同 杜, 李、杜也只是两个醉汉。 李梦阳对此 行而异情 的说法。他还对异情 的正否两 种言论极为反感 , 在 ∃论 学% 中, 他对 此 种情况作了说明, 这是针对浅儒 片面浅陋 进行了批评。 理解 存天 理, 灭 人 欲 的现 象而 发 的, 李梦阳认 为, 孔孟重道并 不废文 , 而 表现出他肯定正常人欲的态度 , 具有一定 且贵诗贵文 , 理学家因重道而鄙薄诗文 的 的进步性。实际上 , 天理人欲 , 同行异 思想, 恰是 因噎废食 的表 现。李梦 阳 情 , 出于宋代理学家胡宏口中 , 朱熹对此 对宋人作诗好谈性说理的毛病也作了批评 , 话的解释为: 同行异情 , 只如渴饮饥食等 在 ∃缶音序% 中 , 他写道: 宋人主理作理 事, 在圣 贤无 非天 理, 在小 人 无非 人 欲。 语, 于是薄 风云月露 , 一切铲 去不为 , 又 所谓同行异情者如此。 ∃宋元学案)晦翁学 作诗话教人, 人不复知有 诗矣。诗何尝 无 案上% 辩证观念非常明显。李梦 阳如此尊 理? 若专作 理语, 何 不作文而 诗为邪 ? 今 崇周 敦 颐、程 颢、朱 熹 等宋 代 理学 大 师, 人有 作 性 气 诗 , 辄 自 贤 于 + 穿 花 蛱 蝶 , 、 原因就在于 , 从承继孔孟 道统 的角度 +点 水蜻 蜓, 等 句, 此 何异 痴人 说 梦也 ? 来称扬周、朱 , 把他们奉为儒学的 正宗嫡 ( ∃空同集% 卷 51) 其中, 李梦阳对理学家 传, 这是典型的理学 家口吻, 与他 复兴儒 性气诗的指斥 , 与他 真 诗乃在民间 的 学的心 理相一致。但 是, 出于对 儒家 道 观点是一致 的, 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规 律 统 和封建统治的维护, 他竟然 赞同统治 的尊重。在散文方面 , 李梦阳同样认为 宋 者对 诋毁 程朱理学的 异 端邪说 所

中国古代哲学

中国古代哲学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礼记、易经、道德经、南华经、管子、说难、孤愤、春秋繁露、四书集注、正蒙儒家的先秦哲学以伦理学为重,纯哲学还是宋明理学比较多,而且我们对理学的误解也太深了,应该好好读读佛典也很值得一读,心经、四十二章经、华严经、六祖坛经杂书:菜根谭、白虎通道家的书就是道德经和庄子(南华真经)了,其它的道教书混杂太多,而且很多方术、练功的东西,比起儒家、佛教实在是价值太低了,如果不研究道教看着实在没什么意义,非要看推荐《太平经》和《周易参同契》,算是比较经典的中国哲学,作为一个学科,是百年前现代学者以西方哲学为参照重树中国思想传统的一种学术建树,对于人们沟通中西学术,起到了重要作用。

史学家赵翼诗云:“国家不幸词人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钱穆先生曾改引此句,作“国家不幸哲人幸”,认为此句用来形容中国古代哲人的处境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观中国学术发展史,汉唐盛世,人文学术的主要成就都在文学方面,而衰乱之世,哲学的成就会更加突出。

无论是“古史剧变之会”的先秦,还是“适逢二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近世,大抵如此。

钱穆先生作如是评,是说得通的。

说到“中国哲学”,这个词总是使人疑惑,中国真的有所谓“爱智之学”吗?换言之,中国古代“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哲人们,他们难道属于那种以闲暇为前提,爱好自然奥秘,追求知识,以知识本身为惟一目的的“哲学家”吗?“中国哲学”,作为一个学科,是百年前现代学者以西方哲学为参照重树中国思想传统的一种学术建树,对于我们沟通中西学术,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另一方面也产生出新的问题:以“哲学”的眼光,是读懂、理解以及欣赏中国哲人创作的最恰当方式吗?当我们说“中国有哲学”时,哲学在此究竟何指呢?也许,我们尚可把作为西方文化全球化后果的“哲学”一词,用来指称人类思想在“轴心时代”从宗教母体中“突破”出来的思想形态。

我们在泛指以古希腊、印度和中国为代表的文化后果的意义上,把“哲学”当做一个共名来使用。

然而当我们按照一些西方哲学史家所强调的,把“哲学”当做古希腊独特的突破成果时,把中国思想称为“哲学”很可能并不是理解中国文化突破成果,从而进一步理解中国文化特质的恰当方式。

宋元明清时期周敦颐研究状况概述

宋元明清时期周敦颐研究状况概述
中 图 分 类 号 :B 4 . 24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7 - 2 9 (0 2 2 0 2— 3 6 3 2 1 2 1 )0 — 0 5 0
周敦颐享有 “ 学开 山”的名声 ,历史上对他的研究著 理
作众 多,评论也众说 纷纭 。在整个宋、元、明、清时期 ,对 周 敦颐的研究状况可以用 “ 理学主导型”进行概括 。如果进
颐 ,因此周敦颐实为 北宋道 学的开创者 。他在 江州濂溪书
堂记 中称 周敦颐 “ 由师传 ,默 契道体 ,建图属书 ,根极 不
领要 。当时见而知之有二程者 ,遂扩大而推 明之 ,使夫天理
之微 , 人伦之著 , 事物之众 , 鬼神之 幽, 不洞 然毕 贯于一 。 莫 而周公、孔子、盂氏之传 ,焕然复 明于 当世 ”Ll 3 ,将周敦 J 颐说成是孑 孟 的传人 、二程 的前 导,可谓推 崇备至 。 L 朱熹 研究周敦 颐的成 绩有二 、一 是编定 了周敦颐 的著

时俱有 、不分先后 , 这反映 出元代理 学虽然主要承受朱熹
的影 响,以 “ ”为 中心范 畴,但 也逐渐开始重视 “ 理 气”的 作 用。 明代理 学家曹端的 太极 图说述解 》和 通 书述解 是 继朱熹之 后注释周敦颐著作最为著名 的作 品。 曹端是一个身 体力行型 的理 学家 , 的这两部书在 思想方面虽然没有超 出 他
朝廷 的批准 ,由此奠 定了周敦颐学说 的 “ 官学” 地位 。此外 ,
南宋 时期各地 纷纷建立周敦颐祠堂 ,在朱 熹等人的带动下 , 南宋学者 为周敦颐祠堂作 了大批的 “ 祠记” ,这些 “ 祠记”
时的 “ 陆之辩” 朱 ,并支持 陆九渊的观点 ,认为 太极 图
和 太极 图说 均非周敦颐所作 , 是陈抟的门人弟子所伪托 。 明代心学家虽然对朱 熹有所不满 , 但一般来 说并不反对周敦 颐 的 太极 图说 和 通书 ,这一点和 南宋 的陆象 山一派 是有 区别 的,因此胡直 的 太极 图说辩 所持观点在 明代 心

过揲与挂仂——郭雍和朱熹关于蓍法的辩论

过揲与挂仂——郭雍和朱熹关于蓍法的辩论

过揲与挂仂——郭雍和朱熹关于蓍法的辩论郭雍,字子和,号白云,河南洛阳人。

生于北宋崇宁二年(西元1103年),卒于南宋淳熙十四年(西元1187年)归天,卒年八十四岁。

《宋史》列入《隐逸传》。

郭雍一生隐居湖北长阳,以生平之力精研易、医和兵法、历学,成为那时出名的学者。

要紧高作有《郭氏传家易说》《蓍卦辨疑》《伤寒补忘论》等。

朱熹生于西元1130年,晚出郭雍二十余年,两人在学术上多有交往。

在蓍卦方式上郭雍主“过揲法”,而朱熹持“挂仂法”,二人进行了往复辩论。

《晦庵集》卷六十六载有《蓍卦考误》,朱熹抄写郭雍《蓍卦辨疑》的原文,然后逐段加以考证和指谬。

郭雍《蓍卦辨疑》原文已亡佚,幸由朱熹抄写批判而得以保留。

依照《蓍卦考误》中所保留的文字看,《蓍卦辨疑》能够分为三个部份,开篇第一部份引述孔颖达、刘禹锡、李泰伯等人对《系辞》相关章节的说明;第二部份是介绍邵康节、张载、程颐、郭忠孝的蓍法;第三部份是郭雍论述自己“过揲法”的观点。

朱熹还曾写信给郭雍,讨论蓍法和理学中的问题,见于《晦庵集》卷三十七中的《致郭冲晦二》。

另外,郭雍的《郭氏传家易说》和朱熹《周易本义》《易学启蒙》也对蓍法有专门论述。

一、不同的易学观决定了不同的揲蓍法郭雍以为圣人为明道而作《易》,在包牺之时,只有八卦,没有九、六和大衍数;文王重卦以后,依照天地之数产生九、六之别;文王、周公殁,大道不行,唯有揲蓍流行,人们依照九、六之数推导出大衍之数五十,产生了大衍数蓍法。

郭雍以为,汉代以来象数之学附会于《易》,圣人之道熄灭无传,直到程颢、程颐、张载三先生发挥易理精奥,圣人之道才得以重现。

郭雍作《郭氏传家易说》的目的确实是继承程颐和其父的解《易》传统,说明圣人之道。

朱熹以为《易》本为卜筮之书,以自己和蔡元定考订的《河图》《洛书》为象数本原,以为大衍之数和九六七八均源于《河图》《洛书》,并在此基础上推演蓍法。

这是二人揲蓍法之争的全然缘故。

一、郭朱对河洛学说的不同明白得河图、洛书之说,《尚书》《论语》都有记载,以为“河出图,洛出书”为祥瑞之兆。

周敦颐《通书》成书及宋时版本考述

周敦颐《通书》成书及宋时版本考述

第39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5月 Vol.39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May 2017──────────基金项目:西华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cxcy2016058) 收稿日期:2016-11-09作者简介:杨冰雁(1993-),女,四川泸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古典文献学。

-58-周敦颐《通书》成书及宋时版本考述杨冰雁(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摘 要: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其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然作为其理学人生观的具体体现的《通书》,在成书时并没有得到及时的整理刊刻,早期流传版本众多,情况并不十分清晰。

至朱熹整理后,该书才有了较为全面流传,但此时版本与早期版本实有差距。

清晰了解《通书》成书原貌,有助于更好地研究周敦颐的思想,故有必要考证之。

关键词:周敦颐;《通书》;版本 中图分类号:I207.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7)03-0058-03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7.03.014The Formation of Tongshu and the Verification of Versions in Song DynastyYANG Bing-yan(Literature College,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637009, China)Abstract: Zhou Dunyi was one of the founders of the Song-Ming Neo-Confucianism, whose thought played a vital rol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ideology. However, as an embodiment of his philosophy in Neo-Confucianism, Tongshu was not inscribed and organized timely, so there were many versions circulated at that time. And the venation of versions was unclear. The works did not spread comprehensively until the collation of Zhu Xi. But Zhu’s version had a gap when it was compared with the earlier ones. Having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mation of Tongshu is useful to study the thought of Zhou Dunyi.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 verification on it.Key Words: Zhou Dunyi; Tongshu ; version周敦颐(1016-1073),字茂叔,原名惇实,后因避宋英宗旧讳改名惇颐,亦作敦颐,道州营道县人。

周敦颐《太极图说》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周敦颐《太极图说》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周敦颐《太极图说》原⽂翻译注释与鉴赏摘要:《太极图说》由“图”和“说”两部分构成。

周敦颐根据中国传统的《周易》阴阳哲学原理绘出⼀个易象图,然后以⾮常简洁的⽂字对图中的易理加以解说。

太极图说 周敦颐⽆极⽽太极。

太极动⽽⽣阳,动极⽽静,静⽽⽣阴。

静极复动。

⼀动⼀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焉。

阳变阴合⽽⽣⽔⽕⽊⾦⼟,五⽓顺布,四时⾏焉。

五⾏⼀阴阳也,阴阳⼀太极也,太极本⽆极也。

五⾏之⽣也,各⼀其性。

⽆极之真,⼆五之精,妙合⽽凝。

“乾道成男,坤道成⼥。

”⼆⽓交感,化⽣万物,万物⽣⽣⽽变化⽆穷焉。

唯⼈也得其秀⽽最灵。

形既⽣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善恶分,万事出矣。

圣⼈定之以中正仁义,⽽主静⽴⼈极焉。

故圣⼈“与天地合其德,⽇⽉合其明,四时合其序,⿁神合其吉凶”,君⼦修之吉,⼩⼈悖之凶。

故⽈:“⽴天之道,⽈阴与阳。

⽴地之道,⽈柔与刚。

⽴⼈之道,⽈仁与义。

”⼜⽈:“原始反终,故知死⽣之说。

”⼤哉易也,斯其⾄矣!〔注释〕⽆极:中国古代哲学中认为形成宇宙万物的本原。

以其⽆形⽆象,⽆声⽆⾊,⽆始⽆终,⽆可指名,故⽈⽆极。

太极:最原始的混沌之⽓,是宇宙万物最⾼存在的范畴。

互为其根:相互依存。

根,根基。

两仪:指天地。

五⽓:五⾏之⽓。

布:流传、流布。

各⼀其性:各有其属性。

真:精诚、精粹的东西。

真与“⼆五之精”的精同义。

⼆五之精:阴阳⼆⽓和五⾏的精粹。

⼆,阴阳⼆⽓;五,五⾏。

交感:相互感应。

⼈极:指做⼈的最⾼标准。

悖:违背。

(张剑光)〔鉴赏〕说起北宋的周敦颐,⼈们很⾃然就会想到他的那篇中学语⽂必选的传世名作《爱莲说》。

但是,稍稍了解⼀点中国哲学史的⼈都知道,周敦颐之出名主要不是因为他的《爱莲说》,⽽是因为他是宋明理学的重要开⼭⼈物之⼀。

⽽周敦颐之所以能成为理学的开⼭⼈物,在很⼤程度上⼜是因为他写了《太极图说》。

《太极图说》由“图”和“说”两部分构成。

周敦颐根据中国传统的《周易》阴阳哲学原理绘出⼀个易象图,然后以⾮常简洁的⽂字对图中的易理加以解说。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2)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2)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2)在《太极图说》中,周敦颐只是概括地说明了“立人极”问题的来源与宗旨。

在《通书》中,他对“立人极”的思想做了更为详细的系统的说明。

(一)道德的根源在于“善恶分”。

如果人是纯善而无恶或者纯恶而无善,或者根本没有善恶之分,道德的存在便既无可能也无必要,没有存在的意义。

周敦颐认为,人自从有了善恶之分后,便“万事出矣”,伦理道德也就成了必要的了。

(二)以“五性说”来解释善恶的来源。

周敦颐认为,善恶的根源在于人性之中。

人有“五性”,“性者,刚柔、善恶,中而已矣。

”(《师第七》,《周子全书》卷8)。

五种相互差异的人性,活动感于外物时,便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不达,曰刚善,为义、为直、为断、为严毅、为干固;(刚)恶,为猛、为隘、为强梁。

柔善,为慈、为顺、为巽;(柔)恶,为懦弱、为无断、为邪佞。

惟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

”(同上)也就是说,由于人性之不齐,存在着刚柔善恶差异,所以道德是必要的。

五性之中,中是圣人之性,是最好的人性,也是人性修养的目标。

在此,周敦颐明显发挥了《中庸》的思想。

人性善恶,并不是对人性所做的统计测量,而是对人性的哲学把握。

自古至今,所有的人性论都不过是关于人性的假说。

人性本善,这是儒家人性论上占主流的观点,也是儒家伦理学说的基础。

由于人性本善,所以道德才能可能。

如果人在根性就是恶的,人类不可能为善去恶的话,那么道德本身就成为不可能的。

人性本善,但人性由于受到后天的影响,就不免有恶,因而道德就成为必要。

宋明理学家大都从哲学上对性善论和后天之恶作了论证。

周敦颐的论证,本身似乎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果人生来就存在着人性上的差异,除圣人之外,都不能达到中,那么如果能说明人性是本善的呢?“五性说”侧重于对道德必要性的解释,对于性善论则缺乏论证。

这一理论上的缺陷为朱子所注意。

朱子认为,周敦颐的五性,是以气禀而言,在五性之上,还应该有一个全善无恶、浑然天理的天地之性。

太极图详解 太极图

太极图详解 太极图

太极图详解太极图所属栏目:太极图>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太极图详解传统太极图是以相互环抱的两个阴阳鱼组成的圆形图案,故称阴阳鱼太极图。

一、何为太极?“太极”一词最早见于《周易?span="LINE-HEIGHT:22px">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它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专门术语,意为化生万物的本源,是万物(包括我们人)存在、成长与变化的总根源。

古人发现,在自然界中的万物都有一种内在生命力,一颗种子只要给于其适当的条件,它就能发芽、生根,并成长为植株,并开花结果。

正是这种生命力造就了万物各具形态、成长繁育、生长化收,使树木的幼苗长成参天大树,使我们的幼儿长大成人,能够使我们身体内部、社会乃至宇宙天体维持自然的平衡与更新;在自然界中这种生命力能够使天地按照昼夜、四季的规律不停运转,能够产生冰霜雨雪、雷电风云、暑寒燥湿的作用,是这种力量带给自然界多姿多彩的勃勃生机。

这种“能力”(古人也称之为“气”)它缈无形象却又无处不在,它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却又遍布所有有形无形的事物与生命体,这种能力在《易经》中叫做“生生”,它就是“太极”。

这个“太极”就是我们的生命之本,是我们的文明之源,它难以言表,难以形容,但是古人还是用各种语言将它的变化进行描述。

有学者则根据《周易?/span>系辞》中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章句创立了各式各样的太极图式,以表述太极的变化原理。

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说:“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这是周敦颐对其太极图形阴阳关系的最简要的说明。

世传的太极图有多种多样,其中传播最广泛,在民间最具影响力的当是传统阴阳鱼环抱太极图(见下图所示),这个太极图代表什么意义呢?这个阴阳鱼太极图的最外圈为圆形(象征太极),一是表示万物的变化周流不息、无始无终;二是表示无所不包、无处不在;三是表示圆融畅顺、圆满法界。

周敦颐《太极图》及《太极图说》

周敦颐《太极图》及《太极图说》

周敦颐《太极图》及《太极图说》先谢过御剑兄的《太極圖說--朱熹解附;並附朱熹辯及注後記》,让我有幸得此文章,今研习之,已有所得,感激之至,因周敦颐的《太极图》与《太极图说》是两种可合为一、可分为二的著作,图离开了说,就不能明其意,说离开图,则无以立其象。

我在网上搜索,幸而得之,今附于此.第一节周敦颐作《图》及《图说》考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

宋真宗天禧元年至宋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17—1073年)间人。

生于道州营道县之营乐里。

原名惇实,后避英宗旧讳改敦颐。

他是一位顺应三教合流思潮的儒家学者。

他以儒家的社会伦理哲学为主体,吸取佛教的“禅定”思想及道教陈抟《无极图》的宇宙观,开创了道(理)学体系。

他把儒家的《周易》思想与阴阳五行说、道教的内丹理论相结合,论证宇宙的本原——“无极而太极”,并制作了描绘宇宙形成和发展变化的宇宙生成图式,还著作了阐发《太极图》的《太极图说》。

元脱脱撰《宋史·列传·道学》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命于天而性于人者,瞭若指掌。

《宋史·周敦颐传》也说他:博学力行,著《太极图》,明天理之根源,究万物之终始。

按《太极图说》为《太极图》之阐发,《太极图》为《太极图说》之图象。

朱熹说:“先生之精,因图以示,先生之蕴,因图以发”。

虽然,《宋史》肯定周敦颐曾作《太极图》及《太极图说》⑴,但从宋代至清代,对《图》及《图说》是否出自周敦颐,均有争议。

如宋时朱熹与陆九渊反复辨难,朱熹作肯定,陆九渊则疑其非周之作;迨至清代,黄宗炎作肯定,而朱彝尊则疑其出之于程颢(明道)。

同时,认为出自周敦颐者,又有分岐,宋代朱震等认为周敦颐乃受之于穆修,而朱熹等则认为是周敦颐所自作。

自宋以来,仍属悬案。

关于周敦颐哲学著作的最早记载,为周敦颐至友潘兴嗣所撰《濂溪先生墓志铭》:尤善谈名理,深于易学,作《太极图》、《易说》、《易通》数十篇。

各派太极图详讲(图文)

各派太极图详讲(图文)

各派太极图详讲(图文)【何谓太极呢?】太有至的意思; 极有极限之义, 就是至于极限, 无有相匹之意. 既包括了至极之理, 也包括了至大至小的时空极限, 放之则弥六合, 卷之退藏于心. 可以大于任意量而不能超越圆周和空间,也可以小于任意量而不等于零或无, 以上是太极二字的含义.太极图是研究周易学原理的一张重要的图像, 它包含了天地万物的共通规律在内, 所以有人说它是宇宙的模式, 是科学的灯塔。

但太极图由于阴阳两面方位的移动和变换, 而又出现了不同的图像. 先天八卦图, 坤震离兑居左, 坤为母, 离再索而得女, 兑三索而得女, 三卦皆阴, 只震一索而得男为阳. 故太极图左面用黑色表示属阴, 黑中白点表示阴中有阳. 乾巽坎艮居右, 乾为父, 坎再索而得男, 艮三索而得男, 三卦比阳, 只巽一索而得女为阴, 故太极图右而用白色表示属阳, 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本后天八卦图而绘制的太极图则恰与先天八卦图的太极图方向相反."太极元气, 含三为一", 为什么呢? 从太极图可以得出结论, 太极图这个圆圈, 就是代表的一, 代表的宇宙, 代表的无极. 太极是有限之天, 无极是无限之天; 太极是有, 无极是无; 太极是三, 无极是一. 图像的黑白二色, 代表阴阳两方, 天地两部; 黑白两方的的界限就是划分天地阴阳界的人部. 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 黑方白点表示阴中有阳. 道生一, 就是无极生太极; 一生二就是太极生两仪; 二生三, 就是阴阳交感化合; 三生万物, 就是太极含三为一, 因万物由阴阳而化生, 故万物各具一太极, 也就是说, 太极不仅包含了阴阳两个方面, 还包含了划分阴阳的界线和标准在内. 若分而言之, 每卦有三爻, 也是代表天地人三才, 这也是含三为一之象. 又天有阴阳, 地有阴阳, 人亦有阴阳, 天之阴阳加上划界标准, 构成了含三为一的太极之象; 地之阴阳加划界中点构成含三为一的太极之象; 人部阴阳, 如男女雌雄亦各有它的划界标准, 所以万物也各有一太极, 也都是按照含三为一的规律而存在的.宇宙有无限大, 所以称为太极, 但是宇宙又是有形的, 即有实质的内容. 按易学的观点, 有形的东西来自于无形, 所以无极而太极.太极这个实体是健运不息的, 即宇宙在运动, 动则产生阳气, 动到一定程度, 变出现相对静止, 静则产生阴气, 如此一动一静, 阴阳之气互为其根, 运转于无穷. 自然界也是如此, 阴阳寒暑, 四时的生长化收藏,即万物的生长规律, 无不包含阴阳五行. 就人部阴阳而言"乾道成男, 坤道成女", 阴阳交合, 则化生万物, 万物按此规律生生不已, 故变化无穷. 这些内容提出了立天之道, 立地之道, 立人之道三纲领, 也就是三才之道, 所谓"六爻之动, 三极之道也."太极图是研究周易学原理的一张重要的图像。

朱熹推尊周敦颐考论

朱熹推尊周敦颐考论
根本 , 分化 出阴阳二气。二气交互作用 , 就生 用 , 便形成春夏秋冬 四时。无极 之真 , 阴阳五行之精 , 巧妙结合 , 就构成
敦颐则无一语辩驳。朱熹说 : 《 太极图》 立象尽意, 剖析 幽微 】 。 1 。 如
直卿云: 《 书》 可上接 《 、 孟》 ” “通 便 语》 《 。 日: “ 语》 《 较分晓精深, 比《 、 孟》 结构得 密。 [ ”2
《 论语》 孟子》 这样的评价可谓无以复加 了。 和《 ,

阳为气, 太极与阴阳的关 系实际上成 了理与气 的关 系。他在注解周 子《 太极图说》 时明确指出太极是 “ 形而上之道” “ 、 动静之理” 。在《 语类》 也多有 中, 类似言论 , : 如
动则此理行, 此动 中之 太极也 ; 静则此理存 , 此 静 中之 太极也 【J7 2 3。 若太极, 只当说理, 是移易不得 。 自 】 在朱熹看来 , 太极不但是理 , 而且是 “ 总天地万 物之理”23 。太极虽然是 天地万物之总理 , [25 ]7 但又
收稿 日 : 0 0 1 期 2 6— 7— 5 0
作者简介 : 陈代湘(94 )男 。 16 一 , 湖南新宁人 。 湘潭大学哲学与_会学学院教授 , 千 土 哲学博士( , 后)博士生 导师。
l6 2
维普资讯
颐 太极 阴阳理 论 的基础 上 的发 展 。 第二 , 侗 的影响 李
作为“ 广大 , 致 尽精微 , 综罗百代 ” … 的理学 集大成者 , 朱熹对北宋五子以及程氏门人皆有评论 , 对北宋五子 中的二程 、 张载 、 邵雍 多有贬驳之辞 , 对 程氏门人更是指斥他们“ 无有无病者 ”23 , [26独于周 ] 5
阳, 动极而静 , 静而生阴, 静极复动。一动一静 , 互为

《太极拳论》源起及释义发微

《太极拳论》源起及释义发微

武术研究2019年1月第4卷 第1期《太极拳论》源起及释义发微扈罗全1,21苏州海关, 江苏 苏州 215021;2.苏州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江苏 苏州 215131摘 要:《太极拳论》(简称《拳论》)对太极拳的发展和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章基于文献中关于《拳论》是儒生作品的假设,借鉴《太极图说》中关于太极和无极的名家解释,尝试对《拳论》进行基于宋明理学基础上的分析。

分别从五方面给出了《拳论》初步解释,给出了详细解释。

研究结果表明,《拳论》参考并模仿《太极图说》进行撰写这一假设可信度极高,给出的《拳论》详解有利于太极拳的推广和传播。

关键词:武术 太极 太极拳论 太极图说 理学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9)1—0017—041 引言在1880年李亦畲编撰完成《太极拳论》(本文简称《拳论》)并问世以后,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太极拳,开始向世界传播。

[1,2]《拳论》中注明该文论由“王宗岳”成稿。

目前研究者一致认为,1880年是太极拳概念问世的时间。

自从《拳论》问世以来,不乏名家练手进行各种注释解说。

我国古人好注,喜欢加上己见,难免在理解上会出现一些谬误。

儒学大家徐震在《太极拳考信录》中对《拳论》做的解释,被公认为是从最接近儒学角度进行分析得到的研究成果。

[2]针对《拳论》进行的诸多研究中,研究者大多是从《易》学理论、中国古代传统哲学、中国传统文化、拳式运用等方面出发进行分析,对《拳论》的内涵进行思考,在运用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理解、体会,结合其自身经验,对《拳论》中部分语句进行解释和阐述。

综合这些研究,可以发现,总体来看,目前大量研究成果缺乏理论深度,一些研究成果偏重于基于当代文化对《拳论》进行解释。

晚清著名学者张謇在对刺绣艺术进行分析评论时指出:习之无得者不能言,言之无序者不能记,记之或诬或陋或过于文,则不能信与行。

有文献研究表明,[3,4]太极拳来源于习武的儒家学者对拳术成果的提炼,《拳论》很可能是由武禹襄托名而作,先有拳后有论。

“无极”与“太极”之辩

“无极”与“太极”之辩

“无极”与“太极”之辩“无极”和“太极”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两个范畴。

“无极而太极”是周敦颐宇宙学说中最光辉的思想,也是自宋以来分歧最大、争议最多的重大理论问题。

“无极而太极”是《太极图说》的首句,但这一句历来有着不同说法,主要有“无极而生太极”、“自无极而为太极”、“无极而太极”三说。

标签:无极太极周敦颐一、《太极图》作者考在探讨“无极”、“太极”两个概念的确切含义之前,应该首先弄清《太极图》是否是周敦颐所作。

《太极图》是周敦颐自作还是另有渊源,这恐怕是周敦颐研究历史上争议最多的一个问题了。

南宋绍兴时流行的周敦颐著作以《通书》为名,其中“程门本”的《通书》将《太极图》附之卷末,可见当时的人并没有将《太极图》看成一种独立的著作。

南宋初年的经学家朱震首先提出《太极图》的授受源流说:“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穆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

放以《河图》、《洛书》传李溉,溉传许坚,许坚传范谔昌,谔昌传刘牧。

穆修以《太极图》传周敦颐,敦颐传程颢、程颐。

是时,张载讲学于二程、邵雍之间。

故雍著《皇极经世书》,牧陈天地五十有五之数,敦颐作《通书》,程颐著《易传》,载造《太和》、《参两》篇。

”按照朱震的说法,《太极图》的传授谱系是陈抟一种放一穆修——周敦颐——二程,同时陈抟还有《先天图》和《河图》、《洛书》之传,这样北宋年间理学家凡涉及《周易》的著作,如邵雍的《皇极经世书》、周敦颐的《通书》、程颐的《易传》、张载的《正蒙》等,从源流上都和陈抟《易》学有关。

就周敦颐的学术来说,《太极图》是由陈抟系统流传下来的,他只是根据《太极图》所展示的义理创作了《通书》。

《通书》从根本上来说是《太极图》思想的发挥,这和邵雍依据《先天图》创作《皇极经世书》是一样的。

朱震在《汉上易传》中只说《太极图》在宋初是由陈抟那里传播出去的,但他并没有说明陈抟从何处接受了这一《太极图》,这一谜底直到清初的黄宗炎才代为揭开。

黄宗炎有《太极图说辩》一文,他在文章的序言中说:“《太极图》者,创于河上公,传自陈图南,名为《无极图》,乃方士修炼之术也,与老庄之长生久视,又其旁门歧路也。

《太极图说》原文与注解(宇宙本源的传世佳作)

《太极图说》原文与注解(宇宙本源的传世佳作)

《太极图说》原文与注解(宇宙本源的传世佳作)12序言《太极图说》是中国宋代周敦颐为其《太极图》写的一篇说明。

全文249字。

该文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本原,人和万物都是由于阴阳二气和水火木金土五行相互作用构成的。

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太极。

文中突出人的价值和作用,该文主张:“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在人群中,又特别突出圣人的价值和作用,认为“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该文对后世影响很大,版本很多,朱熹《近思录》、黄宗羲等所编《宋元学案》等尽皆收入。

关于“太极图”太极图是以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鱼。

该词最早出现在《易传·系辞上》中。

太极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术语,意为派生万物的本源。

太极图形象化地表达了它阴阳轮转,相反相成是万物生成变化根源的哲理。

太极图形展现了一种互相转化,相对统一的形式美、和谐美。

它以后又发展成中国民族图案所特有的“美”的结构。

如“喜相逢”、“鸾凤和鸣”、“龙凤呈祥”等都是这种以一上一下、一正一反的形式组成生动优美的吉祥图案,极受民间喜爱。

《太极图说》则是宋代哲学家周敦颐的哲学著作,全文只有249字。

受《周易·系辞传》的启发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阐释了其宇宙观,“无极而生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

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太:初始、宗源、无上。

极:最端之位、结构之元。

太极的字面含义:最高级、最标准、最完美之义;太极的真实含义:事物存在与运动的机理,以旋机为运动形式,以圆融为运动品质。

太极图是图式最简单、内涵最丰富、造型最完美的图案,古今中外没有哪个图案有如此深刻的内涵,它可以概括宇宙、生命、物质、能量、运动、结构等内容,可以揭示宇宙、生命、物质的起源。

《太极图说》原文无极而太极。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

五气顺布,四时行焉。

朱熹《太极图说解、辩及注后记》

朱熹《太极图说解、辩及注后记》

朱熹《<太极图说>解、辩及注后记》[解]无极而太极。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而实造化之枢纽,品汇之根柢也。

故曰:「无极而太极。

」非太极之外,复有无极也。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

静极复动。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太极之有动静,是天命之流行也,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诚者,圣人之本,物之终始,而命之道也。

其动也,诚之通也,继之者善,万物之所资以始也;其静也,诚之复也,成之者性,万物各正其性命也。

动极而静,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命之所以流行而不已也;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分之所以一定而不移也。

盖太极者,本然之妙也;动静者,所乘之机也。

太极,形而上之道也;阴阳,形而下之器也。

是以自其著者而观之,则动静不同时,阴阳不同位,而太极无不在焉。

自其微者而观之,则冲漠无朕,而动静阴阳之理,已悉具于其中矣。

虽然,推之于前,而不见其始之合;引之于后,而不见其终之离也。

故程子曰:「动静无端,阴阳无始。

」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

五气顺布,四时行焉。

有太极,则一动一静而两仪分;有阴阳,则一变一合而五行具。

然五行者,质具于地,而气行于天者也。

以质而语其生之序,则曰水、火、木、金、土,而水、木,阳也,火、金,阴也。

以气而语其行之序,则曰木、火、土、金、水,而木、火,阳也,金、水,阴也。

又统而言之,则气阳而质阴也;又错而言之,则动阳而静阴也。

盖五行之变,至于不可穷,然无适而非阴阳之道。

至其所以为阴阳者,则又无适而非太极之本然也,夫岂有所亏欠闲隔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

五行具,则造化发育之具无不备矣,故又即此而推本之,以明其浑然一体,莫非无极之妙;而无极之妙,亦未尝不各具于一物之中也。

盖五行异质,四时异气,而皆不能外乎阴阳;阴阳异位,动静异时,而皆不能离乎太极。

至于所以为太极者,又初无声臭之可言,是性之本体然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熹《<太极图说>解、辩及注后记》[解]无极而太极。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而实造化之枢纽,品汇之根柢也。

故曰:「无极而太极。

」非太极之外,复有无极也。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

静极复动。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太极之有动静,是天命之流行也,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诚者,圣人之本,物之终始,而命之道也。

其动也,诚之通也,继之者善,万物之所资以始也;其静也,诚之复也,成之者性,万物各正其性命也。

动极而静,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命之所以流行而不已也;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分之所以一定而不移也。

盖太极者,本然之妙也;动静者,所乘之机也。

太极,形而上之道也;阴阳,形而下之器也。

是以自其著者而观之,则动静不同时,阴阳不同位,而太极无不在焉。

自其微者而观之,则冲漠无朕,而动静阴阳之理,已悉具于其中矣。

虽然,推之于前,而不见其始之合;引之于后,而不见其终之离也。

故程子曰:「动静无端,阴阳无始。

」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

五气顺布,四时行焉。

有太极,则一动一静而两仪分;有阴阳,则一变一合而五行具。

然五行者,质具于地,而气行于天者也。

以质而语其生之序,则曰水、火、木、金、土,而水、木,阳也,火、金,阴也。

以气而语其行之序,则曰木、火、土、金、水,而木、火,阳也,金、水,阴也。

又统而言之,则气阳而质阴也;又错而言之,则动阳而静阴也。

盖五行之变,至于不可穷,然无适而非阴阳之道。

至其所以为阴阳者,则又无适而非太极之本然也,夫岂有所亏欠闲隔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

五行具,则造化发育之具无不备矣,故又即此而推本之,以明其浑然一体,莫非无极之妙;而无极之妙,亦未尝不各具于一物之中也。

盖五行异质,四时异气,而皆不能外乎阴阳;阴阳异位,动静异时,而皆不能离乎太极。

至于所以为太极者,又初无声臭之可言,是性之本体然也。

天下岂有性外之物哉!然五行之生,随其气质而所禀不同,所谓「各一其性」也。

各一其性,则浑然太极之全体,无不各具于一物之中,而性之无所不在,又可见矣。

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

「干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

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夫天下无性外之物,而性无不在,此无极、二五所以混融而无闲者也,所谓「妙合」者也。

「真」以理言,无妄之谓也;「精」以气言,不二之名也;「凝」者,聚也,气聚而成形也。

盖性为之主,而阴阳五行为之经纬错综,又各以类凝聚而成形焉。

阳而健者成男,则父之道也;阴而顺者成女,则母之道也。

是人物之始,以气化而生者也。

气聚成形,则形交气感,遂以形化,而人物生生,变化无穷矣。

自男女而观之,则男女各一其性,而男女一太极也;自万物而观之,则万物各一其性,而万物一太极也。

盖合而言之,万物统体一太极也;分而言之,一物各具一太极也。

所谓天下无性外之物,而性无不在者,于此尤可以见其全矣。

子思子曰:「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此之谓也。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

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

此言众人具动静之理,而常失之于动也。

盖人物之生,莫不有太极之道焉。

然阴阳五行,气质交运,而人之所禀独得其秀,故其心为最灵,而有以不失其性之全,所谓天地之心,而人之极也。

然形生于阴,神发于阳,五常之性,感物而动,而阳善、阴恶,又以类分,而五性之殊,散为万事。

盖二气五行,化生万物,其在人者又如此。

自非圣人全体太极有以定之,则欲动情胜,利害相攻,人极不立,而违禽兽不远矣。

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

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

此言圣人全动静之德,而常本之于静也。

盖人禀阴阳五行之秀气以生,而圣人之生,又得其秀之秀者。

是以其行之也中,其处之也正,其发之也仁,其裁之也义。

盖一动一静,莫不有以全夫太极之道,而无所亏焉,则向之所谓欲动情胜、利害相攻者,于此乎定矣。

然静者诚之复,而性之真也。

苟非此心寂然无欲而静,则又何以酬酢事物之变,而一天下之动哉!故圣人中正仁义,动静周流,而其动也必主乎静。

此其所以成位乎中,而天地日月、四时鬼神,有所不能违也。

盖必体立、而后用有以行,若程子论乾坤动静,而曰:「不专一则不能直遂,不翕聚则不能发散」,亦此意尔。

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

圣人太极之全体,一动一静,无适而非中正仁义之极,盖不假修为而自然也。

未至此而修之,君子之所以吉也;不知此而悖之,小人之所以凶也。

修之悖之,亦在乎敬肆之闲而已矣。

敬则欲寡而理明,寡之又寡,以至于无,则静虚动直,而圣可学矣。

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阴阳成象,天道之所以立也;刚柔成质,地道之所以立也;仁义成德,人道之所以立也。

道一而已,随事着见,故有三才之别,而于其中又各有体用之分焉,其实则一太极也。

阳也,刚也,仁也,物之始也;阴也,柔也,义也,物之终也。

能原其始,而知所以生,则反其终而知所以死矣。

此天地之闲,纲纪造化,流行古今,不言之妙。

圣人作易,其大意盖不出此,故引之以证其说。

大哉易也,斯其至矣!易之为书,广大悉备,然语其至极,则此图尽之。

其指岂不深哉!抑尝闻之,程子昆弟之学于周子也,周子手是图以授之。

程子之言性与天道,多出于此。

然卒未尝明以此图标人,是则必有微意焉。

学者亦不可以不知也。

[辩]愚既为此说,读者病其分裂已甚,辨诘纷然,苦于酬应之不给也,故总而论之。

大抵难者:或谓不当以继善成性分阴阳,或谓不当以太极阴阳分道器,或谓不当以仁义中正分体用,或谓不当言一物各具一太极。

又有谓体用一源,不可言体立而后用行者;又有谓仁为统体,不可偏指为阳动者;又有谓仁义中正之分,不当反其类者。

是数者之说,亦皆有理。

然惜其于圣贤之意,皆得其一而遗其二也。

夫道体之全,浑然一致,而精粗本末、内外宾主之分,粲然于其中,有不可以毫厘差者。

此圣贤之言,所以或离或合,或异或同,而乃所以为道体之全也。

今徒知所谓浑然者之为大而乐言之,而不知夫所谓粲然者之未始相离也。

是以信同疑异,喜合恶离,其论每陷于一偏,卒为无星之称,无寸之尺而已。

岂不误哉!夫善之与性,不可谓有二物,明矣!然继之者善,自其阴阳变化而言也;成之者性,自夫人物禀受而言也。

阴阳变化,流行而未始有穷,阳之动也;人物禀受,一定而不可易,阴之静也。

以此辨之,则亦安得无二者之分哉!然性善,形而上者也;阴阳,形而下者也。

周子之意,亦岂直指善为阳而性为阴哉。

但话其分,则以为当属之此耳。

阴阳太极,不可谓有二理必矣。

然太极无象,而阴阳有气,则亦安得而无上下之殊哉!此其所以为道器之别也。

故程子曰:「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须着如此说。

然器,亦道也,道,亦器也。

」得此意而推之,则庶乎其不偏矣。

仁义中正,同乎一理者也。

而析为体用,诚若有未安者。

然仁者,善之长也;中者,嘉之会也;义者,利之宜也;正者,贞之体也。

而元亨者,诚之通也;利贞者,诚之复也。

是则安得为无体用之分哉!万物之生,同一太极者也。

而谓其各具,则亦有可疑者。

然一物之中,天理完具,不相假借,不相陵夺,此统之所以有宗,会之所以有元也。

是则安得不曰各具一太极哉!若夫所谓体用一源者,程子之言盖已密矣。

其曰「体用一源」者,以至微之理言之,则冲漠无朕,而万象昭然已具也。

其曰「显微无闲」者,以至着之象言之,则即事即物,而此理无乎不在也。

言理则先体而后用,盖举体而用之理已具,是所以为一源也。

言事则先显而后微,盖即事而理之体可见,是所以为无闲也。

然则所谓一源者,是岂漫无精粗先后之可言哉?况既曰体立而后用行,则亦不嫌于先有此而后有彼矣。

所谓仁为统体者,则程子所谓专言之而包四者是也。

然其言盖曰四德之元,犹五常之仁,偏言则一事,专言则包四者,则是仁之所以包夫四者,固未尝离夫偏言之一事,亦未有不识夫偏言之一事而可以骤语夫专言之统体者也。

况此图以仁配义,而复以中正参焉。

又与阴阳刚柔为类,则亦不得为专言之矣,安得遽以夫统体者言之,而昧夫阴阳动静之别哉。

至于中之为用,则以无过不及者言之,而非指所谓未发之中也。

仁不为体,则亦以偏言一事者言之,而非指所谓专言之仁也。

对此而言,则正者所以为中之干,而义者所以为仁之质,又可知矣。

其为体用,亦岂为无说哉?大抵周子之为是书,语意峻洁而混成,条理精密而疏畅。

读者诚能虚心一意,反复潜玩,而毋以先入之说乱焉,则庶几其有得乎周子之心,而无疑于纷纷之说矣。

[注后记]熹既为此说,尝录以寄广汉张敬夫。

敬夫以书来曰:「二先生所与门人讲论问答之言,见于书者详矣。

其于西铭,盖屡言之,至此图,则未尝一言及也,谓其必有微意,是则固然。

然所谓微意者,果何谓耶?」熹窃谓以为此图立象尽意,剖析幽微,周子盖不得已而作也。

观其手授之意,盖以为惟程子为能当之。

至程子而不言,则疑其未有能受之者尔。

夫既未能默识于言意之表,则驰心空妙,入耳出囗,其弊必有不胜言者。

近年已觉颇有此弊矣。

观其答张闳中论易传成书,深患无受之者,及东见录中论横渠清虚一大之说,使人向别处走,不若且只道敬,则其意亦可见矣。

若西铭则推人以之天,即近以明远,于学者日用最为亲切,非若此书详于性命之原,而略于进为之目,有不可以骤而语者也。

孔子雅言诗、书、执礼,而于易则鲜及焉。

其意亦犹此耳。

韩子曰:「尧舜之利民也大,禹之虑民也深。

」熹于周子、程子亦云。

既以复于敬夫,因记其说于此。

干道癸巳四月既望,熹谨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