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祝福》》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祝福》》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1、准确把握祥造成林嫂悲剧的原因;
2、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教学方法】
点拨、分析、研讨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小说背景;
2、研习课文,理清小说情节结构;
3、准确拼读字词。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写过一篇《〈呐喊〉自序》,文章不但告诉了我们年轻的鲁迅先生的曲折的生活经历,而且告诉了我们鲁迅先生的思想发展过程。鲁迅先生最终写起小说来,既是他的文学报国之梦的延续,也是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他既要唤醒那些愚昧麻木的民众,也要慰藉在寂寞里奔驰的革命勇士,于是就有了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呐喊》。在初中我们学过鲁迅的小说《故乡》、《孔乙己》,其中由活泼可爱而变成麻木愚昧的闰土,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说《祝福》。(板书)
二、介绍背景。
《祝福》写于1924年2月,是鲁迅第二部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鲁迅一生有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收有1918---1922年间创作的小说)、《彷徨》(收入1924---1925年所写的11篇小说)、《故事新编》(历史小说集,收入1922---1935年间的作品。)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
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显然反映了其时自己忧愤的心情。但鲁迅决没有畏缩、退避,而是积极奋斗。
《祝福》这篇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妇女祥林嫂的形象。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三、研习课文。
1、学生活动:速读课文,了解小说内容。
要求: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各部分大意。
【明确】第一部分:祥林嫂在鲁镇人的祝福声中凄然死去。
第二部分: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做工。(死了丈夫,不堪虐待逃出婆家,被婆家抓回。)
第三部分:祥林嫂被强行改嫁给贺老六。
第四部分: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做工。(死了第二个丈夫,儿子被狼叼走,鲁镇的人奚落祥林嫂,鲁四老爷不准祥林嫂参与祭祀,祥林嫂捐门槛,祥林嫂沦为乞丐。)
第五部分:鲁镇年终祝福的情景,我的感受。
2、《祝福》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祥林嫂的故事。一个完整的故事一般分为这样几步:序幕——开端(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提问:这个故事的序幕、开端(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各是什么?小说是怎样安排故事的情节结构的呢?
【明确】①、序幕:鲁镇年终祝福景象。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做工。发展:祥林嫂被强行改嫁给贺老六。高潮: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做工。结局:祥林嫂在鲁镇人的祝福声中凄然死去。尾声:鲁镇年终祝福的情景,我的感受。
②、本文在序幕以后就写出了故事的结局,这是采取了倒叙的手法。
3、理解倒叙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讨论归纳】
①、设置悬念,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
②、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中死去,造成了浓重的悲剧气氛,而且死后引起了鲁四老爷的震怒,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的尖锐的矛盾,突出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四、布置作业。
1、正确掌握下列加点词语的读音:
寒暄.、朱拓.、间.或一轮、踌蹰
..、诡.秘、
..、忌讳.、聘.礼、呜咽.、祭祀.、咀嚼
炮.烙
2、祥林嫂在鲁镇人的祝福声中凄然死去了。有人说,祥林嫂是被鲁四老爷之
流逼迫致死的;也有人说,祥林嫂是被柳妈这一类人害死了祥林嫂。试想,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字词拼读检查;
2、讨论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原因。重点分析鲁四老爷和柳妈的形象。【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作业检查。正确拼读下列加点的词语:
寒暄.xuān 朱拓.tà间.或一轮jiàn 踌蹰
..chóuchú忌讳.huì聘.礼pìn 呜咽.yâ祭祀.sì
咀嚼
..jǔjuã诡.秘ɡuǐ炮.烙páo
二、分析讨论祥林嫂、鲁四老爷和柳妈的形象,初探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原因。㈠㈠祥林嫂在鲁镇人的祝福声中凄然死去,但祥林嫂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思考下列问题,分析祥林嫂形象。
1、祥林嫂为什么要前后两次来到鲁家做工?
2、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时,面对繁重的工作,祥林嫂为什么“反而满足”呢?
3、祥林嫂死了第一个丈夫,改嫁给贺老六,但鲁镇的人们为什么仍叫她祥林嫂?
4、在鲁镇,鲁四老爷、镇上的人们对待祥林嫂这个"嫁而再寡"的不幸女人态度如何?
5、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后,总是不厌其烦地讲述阿毛的遇害的故事?
【明确】
1、死了丈夫,不堪婆家虐待/死了第二个丈夫,失去了儿子,族家大佰收房子,被赶出婆家。
2、既反映了祥林嫂的勤劳,对生活要求的低微,也反衬了她在婆家所受到的迫害之重。
3、否定祥林嫂再嫁。
4、镇上的人们同情而奚落,鲁四老爷说她伤风败俗,最终赶她出鲁家。
5、阿毛的死,使不幸的祥林嫂最终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对儿子的思念与内疚,使善良的祥林嫂近于麻木。
【小结】祥林嫂是生活在旧中国的一个被践踏、被愚弄、被迫害、被鄙视的勤劳、善良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