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诗歌鉴赏炼字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第一篇: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高考古诗词鉴赏之炼字专题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设题角度中的炼字方面的考查;2、通过讲解和练习,归纳积累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炼字型鉴赏题的答题方法2、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诗词鉴赏水平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在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前,我们先来看几句诗。
大家看看这些句子向我们传达了一些什么信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卢延让《苦吟》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题诗后》求得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顾文炜《苦吟》(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古人特别在意诗歌语句的锤炼,对个别词特别在意。
)大家说得都没错。
古人作诗特别讲究炼字,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锤炼语言的佳话。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词鉴赏之炼字。
既然讲到炼字,何为炼字?我们来看下投影。
2、何为炼字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二、高考常见题型:1、诗中的某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直接鉴赏2、诗中某句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确定字并鉴赏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亮观点并比较鉴赏三、炼字对象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木兰花》宋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齐己《早梅》)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根据这些诗句以及你的做题经验,在做炼字题时我们要重点关注哪些类型的词呢?(让学生七嘴八舌地说,教师再呈现PPT整理)老师做了一个整理。
小结:关注动词关注形容词、副词、数词关注特殊词(颜色词)四、高考真题例析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诗歌鉴赏之炼字型(公开课)
答题步骤
①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 ②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若使用了什么手法,需点出) ③点情境(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 达了怎样的情感) 。
课前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
的作用。(3分)
答案展示
参考写答玉案阶:空伫立实则是诗人的“空伫立”,“空”字体现 诗“空人”漂泊在在文外中,是独“登白高白楼地的、孤独与、寂形寞单,影体只现”了的旅意途思的。孤释寂含义 与抒思情乡主的人愁公情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 鸟归“人空不”归的触意景思生是情徒,然引地起、无白限白愁地思,。“描玉景阶象空伫立”即是 玉“阶空白”白字地表伫达立了在抒那情里主,人运公用苦了苦拟等人待的而修没辞有,结表果达的了孤诗寂人、对惆怅 故的乡感的情深,切增思添恋了,全体词现的了“诗愁人”的味羁,旅使漂主泊题之更情加。鲜明。 点情境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绿了芭蕉。 ——蒋捷《一剪梅》
3、炼色彩词:表现心情,色彩鲜明,画面 生动,渲染气氛。
常炼的词有哪些?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驾《晴景》 留连戏蝶时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优秀课件
读出李白写这首诗歌时的心情 是喜悦的。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 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 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提问】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中“引〞字用 的妙,为什么?〔4分〕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答题步骤:第一步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 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 动等。〔释含义、明手法〕
第二步 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到原句中描述景 象〔描景象〕
第三步 点出该字衬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 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情境/表感情/谈 效果〕
析字的四个思考角度:
1、手法角度
“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中因拟人手法的运用满篇生辉。云横皓月、风弄 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被赋予丰富的情感和生命, 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
2、声韵角度
《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既是声韵的叠加,也是哀怨之情 的叠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 ,鸟鸣声中自掩门。
【注释】 张罗地:指十分冷落的地方。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 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 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提问】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中“引〞字用 的妙,为什么?〔4分〕
〔步骤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并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 现象或修辞手法等现象,如词类活用、拟人、比喻、化静为 动等。
公开课诗歌鉴赏——炼字
思考:“推敲”一词是根据唐朝诗人贾岛锤炼诗句的 故事引申出来的,请你说说看,颔联中,不用“推” 字 而用“敲”字的妙处。(6分)
解题策略: (释义)敲是 意思;(1分) (分析) “僧敲月下门”,能让人联想到(描述 画面) (2分) (作用)敲字运用 手法, 使得要描写 的环境显得 ,同时也照应了诗的标题:幽 居,全诗表达了诗人对 的向往之情。 (3分) (总结)这些都是“推”字所不能体现出来的。 所以,选用“敲”字好。
字用得好?为什么? 答:“溅”“惊”二字用得好。运用拟人手法,寓情 于物,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痛苦。
词
类
解
说
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的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 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 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这种任务,相当一部分 形容词 是由形容词来承担的。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 两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 一种是表颜色的形容词于句首与句末的。
好事近· 梦中作 秦 观
小试牛刀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 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注]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 了不知南北。 注 夭矫:卷曲而有气势。 请结合语境对第二句中的“动”字作鉴赏。(6分)
参考答案: (释义) “动”字,有晃动、摆动的意思。 (2分) (分析) “花动一山春色” 写出了春雨的 播洒催发满山的野花,山花随风摆动,争奇斗艳、 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2分) (作用)“动”字 把本来静止的春色化为动态,把春天写的热闹, 突出了繁花在春天的主体地位。(2分)
2.聚焦形容词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课件(共25张PPT)
增强诗词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秋 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 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 织女星。
具有双关意义的形容词
在写景诗中,可以写景也可以体现人物情感。
(三)、炼数词
一二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 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叠叠。
(郑板桥《咏竹》)
诗中只用了简简单单的几个数字,却 写尽了竹子萧疏、瘦劲的风姿神韵。
试卷采样
我来阅卷 采样得分________ 扣分依据 _________________
我来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分析】 采样得分 2分 扣分依据 该答案很规范:先解释其义,再说写出了事物的 什么状态,后写表达了什么感情。但缺少了对诗歌主 旨的精准把握,只是表面化地理解,没有联系尾联来 理解作者写景的目的。另外,欣赏是一种想象性活动 ,需要有画面感。可惜该答案只是“想”到了“莺” ,没有把“莺”“落花”联系起来,想象出一个立体 的画面,从而进一步看出“过”字在整个画面中的作 用。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ú ]皱波纹迎客棹 [zhà o]。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注:縠[hú ]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提问】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 有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请说说你 的理解。
确定字
解释字义
描绘景象
“拳”和“退”。拳是指像拳头一样蜷缩着。用“拳” 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退” 点明作用(意 是后退的意思。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 境、情感) 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 幅动静结合的画面,传达出了作者内心的悠然与闲适。
2025届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之炼字说课课件
五、说教学过程
(二)炼字的定义 1min
炼字,即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揣摩,从词汇 宝库中挑选出最贴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 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五、说教学过程
(三)炼字的类型 10min
思考:
古代诗人一般都重视在哪些字上下工夫呢?
也就是说,诗人炼字,大多锤炼哪一类的词语?
给出示例,教师引导,之后由学生自主归纳,得出
五、说教学过程
(四 )真题回顾,总结答题规范
第一步——释含义:本义、语境义 第二步—— 描景象:带回诗句中翻译(展开联想和 想象,把该字放入到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 手法、效果、情感(用到了什么手法, 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抒发了什么情感)
Hale Waihona Puke 五、说教学过程(四 )真题回顾,总结答题规范
通过这一环节,意在让学生自己在思考、讨论的过 程中明确炼字题的答题步骤以及答题规范,使学生 在日后的答题中规范、拿分
五、说教学过程
(四 )真题回顾,总结答题规范
(08全国卷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问: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学生自主思考)
五、说教学过程
(四 )真题回顾,总结答题规范
答案:①网,有网子,网罗之意。②丝丝的小雨被 编成了网子,想要网住春天,③诗人展开想象,运 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新奇地表达了想要留 住春天的思想感情。
通过启示引导,合作探究,提高学生鉴赏古典诗歌语言的能 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乐趣。 (2)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热爱之情。
三、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教案(2024)
作品应体现不同的主题和风格, 以便全面展示学生的创作能力。
16
学生作品点评与指导
针对每篇作品,从诗 歌的意境、语言、韵 律等方面进行点评。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创 作的精髓,鼓励他们 继续探索和创新。
2024/1/28
指出作品中的亮点和 不足,提出具体的修 改建议。
17
学生互动交流环节
邀请学生对展示的作品发表看法 ,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
还有学生希望老师能够推荐一些优秀的诗歌作品,以便课后进一步学习和欣赏。
2024/1/28
25
对未来诗歌鉴赏之炼字课程展望
拓展课程内容,增加对不同类型诗歌 的鉴赏和分析,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 炼字在不同诗歌风格中的运用。
建立线上交流平台,方便学生之间互 相交流学习心得和创作经验,促进共 同进步。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布置诗歌创 作任务或组织诗歌朗诵活动等方式, 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审美水平 。
艺术。
挖掘诗歌背景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其 他作品及时代背景等元素,把握 诗人的整体风格和思想内涵,从
而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炼字。
分析诗歌语言特点
探究诗歌语言的音韵、节奏、押 韵等特点,以及修辞手法如比喻 、拟人、夸张等的运用,领悟诗 人如何通过语言技巧提升表达效
果。
2024/1/28
20
通过模仿和创作,掌握炼字方法
叠词、拟声词的 运用
叠词和拟声词能够模拟事物 的声音和形态,增强诗歌的 韵律美和形象美。如“唧唧 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中的 “唧唧”字,形象地模拟了 织布机的声音。
2024/1/28
9
炼字在诗歌中运用
2024/1/28
刻画形象
通过炼字可以刻画出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或自然景象,使读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印象。如“白 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中的“三千丈”字,夸张地表现了愁绪的绵长。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课
05
炼字在诗歌鉴赏中的应用
品味诗歌语言之美
01
精炼传神的动词
动词在诗歌中往往能够刻画出生动传神的形象,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中的“绿”字,既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又展现了江南的生机盎然。
02
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
形容词能够描绘出诗歌中人或物的特征,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中的“孤”和“圆”,分别表现了边塞的荒凉和落日的壮美。
增强节奏感
传达情感
虚词虽然本身没有实际意义,但在诗歌中 却能够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语气,如感叹 、疑问、祈使等,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虚词的运用还能够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使诗歌的韵律更加和谐、鲜明。
03
现代诗歌中炼字实践
现代汉语特点分析
01
02
03
音韵丰富
现代汉语拥有多样的音韵 系统,为诗歌创作提供了 广阔的语音表现空间。
诗歌鉴赏之炼字公开 课
目录
• 炼字概述与重要性 • 古代诗歌中炼字技巧 • 现代诗歌中炼字实践 • 不同题材诗歌中炼字表现 • 炼字在诗歌鉴赏中的应用 • 学生自主创作与分享环节
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 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 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
炼字在营造诗歌意境的过程中,还可以起到强化情感表达的作用。通过精心挑选的字词,可以 更加准确地传达诗人的情感体验,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歌所蕴含的情感力量。
02
古代诗歌中炼字技巧
动词锤炼
01 精准表达
动词在诗歌中往往承载着丰富的意象和内涵,通 过锤炼动词,诗人能够精准地表达出内心情感和 外在景象的细微变化。
本次公开课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激发了学生们对诗歌创作的热 情和兴趣。
诗歌鉴赏炼字公开课课件
三、识题型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或某字 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直接鉴赏关键词)
2、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或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此诗的诗眼是什么?鉴赏它 的妙处。
(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3、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 或此诗有的版本作是这样,有的版本是那样,你觉得
丝小雨想象成网一样,要把春天网住,又 由落花想到是暮春(明手法、描景象) 3、暮春和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 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 寂寞愁绪(表情感)
高考试题演练
(2015广东)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过大通驿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 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 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 【注】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
“轻风”徐徐,若有若无,“细柳”动态 不显,唯有“扶”子才恰到好处地形象的 描绘出清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与 “轻”、“细”相宜,和谐自然。“扶” 字有把风人格化了,给人一种柔美之感。
“映”字全舞朦胧之美,“隐”也欠贴切。 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 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 就黯然失色了。这样一个“失”字,就勾 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 上》) 形容词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数量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 《声声慢》叠词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泊船瓜洲》)颜色词
炼字——炼哪些字?
动词(一般动词、活用动词) 修饰语(形容词 副词) 特殊词(叠词、颜色词、数量词、拟声词)
(2024年)古代诗歌鉴赏炼字公开课一等奖市优质课赛课获奖
作品鉴赏
本诗歌通过深入挖掘生活细节和人物情感, 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华和深刻的人生感 悟,使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 歌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力量。
炼字技巧运用
作者在诗歌中巧妙地运用炼字技巧,如选用 生动准确的动词、形容词等,使诗歌语言更 加精炼、形象;同时,通过运用象征、隐喻 等手法,使诗歌意境更加深远,给读者留下 深刻的印象。
炼字的重要性
炼字是诗歌创作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使诗歌语言更加精炼 、生动,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更好地传达诗人 的情感和思想。
11
炼字技巧的分类与举例
2024/3/26
动词的锤炼
动词是诗歌中最具表现力的词类之一,通过对动词的锤炼,可以生动地描绘出诗歌中的场 景和情感。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既表现了春天的到来,又暗示了江 南的生机勃勃。
2024/3/26
21
06
古代诗歌鉴赏炼字的意义ຫໍສະໝຸດ 价值2024/3/2622
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01
深入了解古代诗歌的语言艺术
通过炼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诗歌的语言艺术,包括字词的选用
、句式的变化、修辞的运用等,从而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2024/3/26
02 03
增强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炼字不仅是对诗歌语言的锤炼,更是对诗歌内涵的深入挖掘。通过对诗 歌中关键字词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诗歌的主题思 想。
作品鉴赏与炼字技巧运用
作品鉴赏
通过对诗歌的深入解读和鉴赏,可以感受到作者深邃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以及唐代诗歌的韵律之美 和意境之深远。
炼字技巧运用
作者在诗歌中巧妙地运用了炼字技巧,如选用生动形象的动词、形容词等,使诗歌语言更加精炼、传 神,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同时,通过押韵、对仗等手法,使诗歌更具音韵之美和节奏感。
《诗歌鉴赏之炼字》的教案
《诗歌鉴赏之炼字》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炼字的概念和意义,认识到炼字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敏感度,提高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炼字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表现力的诗歌。
二、教学内容1. 炼字的概念与意义2. 炼字的方法与技巧3. 诗歌炼字的案例分析4. 学生炼字实践5. 诗歌鉴赏之炼字的作品展示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炼字的概念、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
2.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炼字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表现力的诗歌。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炼字的概念、方法与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诗歌炼字的经典案例。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炼字,创作诗歌。
4. 展示与评价法: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炼字的概念、方法与技巧,以及经典诗歌案例。
2. 教学素材:精选诗歌作品,用于分析和实践环节。
3. 评价标准:制定诗歌鉴赏之炼字的作品评价标准。
教案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炼字?为什么炼字在诗歌创作中很重要?二、讲解炼字的概念与意义(10分钟)1. 炼字的概念:炼字是指在诗歌创作中,通过精心挑选词语,使诗歌语言更加精确、生动、富有表现力。
2. 炼字的意义:炼字能使诗歌更具艺术魅力,传达更深刻的意境,体现诗人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三、讲解炼字的方法与技巧(10分钟)1. 方法与技巧:(1)选择准确、生动的词语。
(2)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3)注意词语的搭配与节奏,保持诗歌的韵律美。
四、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展示精选的诗歌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炼字技巧,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
五、课堂小结(5分钟)本节课学生了解了炼字的概念与意义,学会了炼字的方法与技巧。
课后请学生挑选一首诗歌,分析其炼字之处,并尝试自己创作一首炼字的诗歌。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内容(5分钟)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谁能举例说明炼字的方法与技巧?二、学生炼字实践(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主题,如“春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用炼字技巧表达春天的意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炼形容词
秋 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具有双关意义的形容词
在写景诗中,可以写景也可以体现人 物情感。
炼形容词
• 特别注意: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增强诗词的感染力、表 现力。
具有双关意义的形容词:在写景诗中,可以 写景也可以体现人物情感。
三、特殊词 1、叠词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
神,它能真切透 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
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
(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
令送行人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
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步骤二)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增强诗词的感染力,表现力
• 船在吴江上飘摇,我满怀羁旅的春愁,看 到岸上酒帘子在飘摇,招揽客人,便产生 了借酒消愁的愿望。船只经过令文人骚客 遐想不尽的胜景秋娘渡与泰娘桥,也没有 好心情欣赏,眼前是“风又飘飘,雨又萧 萧”,实在令人烦恼。哪一天能回家洗客 袍,结束客游劳顿的生活呢?哪一天能和 家人团聚在一起,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 燃熏炉里心字形的盘香?春光容易流逝, 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 春去夏又到。可以看出诗人的无限悲哀和 无奈.
• 叠 词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 调作用。
• 拟声词 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 身临其境之感。
• 表颜色的词 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 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如何解说炼字在诗歌中的作用
•
①套用法。即把上面各种词类作为关键词时的作
用背过,结合诗句,直接套用。
•
②换字法。是先把一句诗的意思把握清楚,然后
用另外一个较普通的,但相近的字来代替它,看效果
如何,其不如关键字的地方,就是关键字的作用。
•
③倒推法。先看命题者所问的意思中所给出的好
处,如“全诗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关注,作者在某联
中用了某字,这个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更
好地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疾苦的关注”。
• 2、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 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赏 析)
•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一个更 好?为什么?(比较鉴赏)
炼字题如何解答?
答题步骤:
析字(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
+ 述景(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 象)
+
析效果(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 怎样 的感情 )
一个“看”字淋漓尽致 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
(步骤三)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对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 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绿活用为动词,是“使……变绿”的意
思。这使很抽象的色彩顿时化为了春天
的生机与活力。
(析
字义)
“绿”字表现了在春风吹拂下,江南大 地的野草由枯到荣的变化过程。仿佛春 风一过,江南大地便万物复苏一般。 (绘景象)
参考答案
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用 “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 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 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 “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 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 情。
• 动 词 生动形象
• 形容词 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 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 其物,如历其境。
• 爱妻从远方的来信很久都没有收到了, 我得不到家人音讯,只有在睡梦里才 能回到家乡以解乡愁。可是中宵醒后, 恍然发觉离别已是悠悠数年,顾望四 周,只有空荡荡的床榻和寂寥凄寒的 秋夜相对,不由得心生凄凉。
• 寂居异乡,平日少有人来往,阶 前长满了青苔,那一片绿意和秋天的 红叶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 变得黯淡模糊,雨夜的凄寒、月色的 冷清,又哪里比得上乡愁的磨人呢
一、炼动词
• 春风依旧,着意隋堤柳。 《清平乐-赵令畤》 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拟人
•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绝句-杜甫》
化静为动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化动为静
《望庐山瀑布-李白》
二、炼形容词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拟声词 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 3、表颜色词 面感,渲染气氛。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板块二 炼字题的命题方式
• 1、诗中的某个词用的好不好?为什 么?或某字历来为人们称道,你认为 他好在哪? (直接鉴赏关键词)
“绿”字更好地写出江南春天时节家乡
的美丽景色,是诗人借此景表达对家乡
的无限思念之情。
(表情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 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 清代冯浩《玉溪生诗笺注》引杨守智说: “‘敌’字险而稳。”这评语很精到。这 里本可用一个比较平稳而浑成的“对”字。 但“对”只表现“空床”与“素秋”默默 相对的寂寥清冷之状,偏于客观描绘。而 “敌”则除了含有“对”的意思之外,还 兼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 清寥凄寒意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 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那种凄神寒骨 的感受,更偏于主观精神状态的刻画。
公开课诗歌鉴赏炼字
诗歌鉴赏
·炼字·
《考试说明》 涉及古代诗歌鉴赏的内容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
巧。 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
点态度 能力层级:E级
教学目标:
• 1、了解并掌握炼字题中重要的 几类词;
• 2、了解并掌握炼字题的命题角 度及答题技巧。
板块一 高考热点
• 炼字的基本内容: • 动词 • 形容词 • 特殊词:叠词、拟声词 • 表颜色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