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来华日本留学生汉语色彩词使用偏误
中高级阶段日本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使用偏误分析的开题报告
中高级阶段日本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使用偏误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目前,随着中日交流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日本留学生选择到中国留学。
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日本留学生可能会面临汉语标点符号使用偏误的问题。
汉语标点符号的使用是中文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保证文章逻辑性和表达效果的基础。
然而,由于日语和汉语的语法结构不同,标点符号的使用方式也存在差异,因此,中高级阶段的日本留学生可能会存在一些偏误。
本研究旨在探究中高级阶段日本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使用偏误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汉语写作能力。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中高级阶段日本留学生汉语写作中标点符号使用情况的分析,了解其使用标点符号时存在的偏误和问题,以及造成这些偏误和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帮助日本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标点符号的使用。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研中高级阶段日本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使用情况,收集标点符号使用偏误案例。
2、分析日语和汉语标点符号的使用方式差异,定位偏误原因。
3、针对日本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使用的偏误,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文献调研主要是对已有的研究文献以及中日语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分析。
实证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的方法,调查中高级阶段的日本留学生在汉语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并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收集大量的实证数据,加深对偏误原因的理解,并提出更加科学的改进措施。
四、研究预期成果和意义本研究预期通过对中高级阶段日本留学生汉语标点符号使用偏误的调查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汉语标点符号的使用。
这对于增强日本留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提升中日交流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本研究的结论和经验也可以为其他语言和汉语学习者提供借鉴和启示。
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
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选择来中国学习汉语。
由于汉字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偏误。
这种现象不仅在初学者中普遍存在,甚至在高级学习阶段也时有发生。
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不仅影响他们的汉语能力表现,还可能导致交流误解和沟通障碍。
研究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的背景是多方面的。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正确书写和使用汉字对于理解和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希望学习汉语,因此研究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对于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外国留学生常见的汉字偏误现象,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汉语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深入研究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的原因、表现形式、影响及改进方法,对于提高外国留学生的汉语水平,促进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200字】1.2 研究目的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影响着他们的语言学习和交流能力。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的原因、表现形式、影响以及改进方法和教学策略。
通过分析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字过程中的偏误现象,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他们,提高他们的汉字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研究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问题的目的还在于为教育部门和汉语教学机构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改进教学方法,提升留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交流能力。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解决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问题提供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对策和建议,促进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全面发展。
1.3 研究意义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的研究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有助于深入了解外国学生在汉字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为提高他们的汉语学习效率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分析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的情况,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特点,有助于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知识。
研究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也有利于促进汉语教育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提高外国学生汉语水平和加强国际交流做出积极贡献。
外国留学生使用汉语成语的偏误分析
外国留学生使用汉语成语的偏误分析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选择前往中国学习汉语或接受汉语培训。
为了更好地学习汉语,他们不但需要学习汉语基本文法和词汇,而且还要努力掌握汉语成语这一语言特色。
然而,由于外国留学生在汉语成语学习上的相对缺乏,他们在日常交流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词义的偏误使用。
本文将从语篇整体的分析、语义偏误的成因以及如何有效避免语义偏误等三方面对外国留学生使用汉语成语的偏误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从语篇整体的分析来看,外国留学生在汉语成语学习上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他们对成语的不了解所致。
由于缺乏针对成语组织梳理的学习方式,他们往往只能存储大量句子,而不能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文化知识,从而导致在日常交流中出现语义偏误的情况。
其次,语义偏误的成因一般有几类:一是外国留学生对汉语成语的理解不准确,二是它们遭受文化差异影响,三是他们在汉语成语使用中存在一定层次的拼写错误,四是词义偏差由于不同翻译方式而引起,例如一些文学性的翻译引起的词义偏差等。
总而言之,外国留学生使用汉语成语时出现的语义偏误主要是由于缺乏对汉语成语的深刻理解和掌握所致。
最后,要有效避免语义偏误,外国留学生首先需要理解成语的正确含义,了解其所处的文化背景,正确拼写,并且通过语义分析,将两个单字组合在一起理解构成的整体含义,以更好地掌握汉语成语的真正涵义。
此外,外国留学生应充分利用多种学习资源,在汉语成语学习和使用中主动搜索和查询信息,多思考问题,多讨论,以增加理解汉语成语的技巧,有效改正自身使用汉语成语的偏误。
综上所述,外国留学生使用汉语成语的偏误是由于缺乏对汉语成语的理解和掌握所致,可以通过理解成语的正确含义,了解其所处的文化背景,正确拼写,多思考问题,多讨论等方式来有效避免语义偏误,提高汉语成语的使用水平。
留学生汉语惯用语的偏误分析及对策教育文档资料.docx
留学生汉语惯用语的偏误分析及对策对外汉语教学在中高级阶段惯用语往往会成为学习的重点,因为惯用语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掌握及熟练运用惯用语是衡量留学生学习的重要标准。
留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常都会碰到惯用语。
比如说课堂提问时,老师常开玩笑说学生们在下面都像“霜打的茄子”。
HSK考试中,会给定惯用语,让学生选择最接近的答案。
惯用语语义的隐蔽性以及结构的复杂性,使留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中会出现大量的偏误,并且偏误的类型比较多。
本文是对中高级阶段留学生在口头表达和书面作业中搜集到的近400条偏误语料出发,对惯用语的语义、句法和语用进行了仔细考察,分析了偏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和对策。
一、留学生使用惯用语的语义偏误分析惯用语中蕴含丰富的历史积淀、反映了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其整体含义并不仅是语言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蕴含了丰富的抽象意义。
尤其是对外国人来说,文化背景的差异,要恰如其分地运用惯用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对留学生使用惯用语因语义造成的偏误分析如下:1、将字面意义当做实际意义惯用语的意义并不是构成惯用语的各个成分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惯用语的字面意义大都是它的语源意义,组合成为惯用语,字面意义往往不起什么作用,抽象的虚指、遍指或泛指才是它的实际意义。
大多数惯用语主要通过比喻、夸张和借代等修辞手段体现出实际意义,而这种实际意义往往与虚指意义相差甚远。
但没有文化背景的外国留学生,如没有接受过惯用语教学,就很难将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联系起来,使用时也往往仅停留在字面意义上。
1)在我们国家,很多人都喜欢三天打鱼,两天上网的工作。
2)这鸡肉真硬啊,真是铁公鸡。
在例1)中学生表示很多人都喜欢工作的时候认真工作,休息的时候好好娱乐和休息。
但是他们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没理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用来比喻做事不能坚持、持久的比喻意义。
在2)中,学生想表达的是鸡肉很硬,吃起来费劲,但是不理解“铁公鸡”是用来比喻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
高级阶段日本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
高级阶段日本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本文以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100篇日本留学生作文为语料基础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探究日本留学生汉字偏误类型,分析其产生偏误的原因并针对其特殊的母语背景提出切实可行的汉字教学策略。
标签:汉字偏误类型偏误原因教学策略汉字作为日语的书写文字的一部分,对日本留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然而日本留学生在书写汉语汉字的过程中频频出错,这就要求我们去探求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汉字的难点。
针对日本留学生汉字偏误问题展开研究必然能够提高对日汉字教学质量。
一、日本留学生汉字偏误类型我们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原始语料进行筛选总结,对有规律、成系统且有代表性的日本留学生汉字书写错误进行分析,共收集到日本留学生汉字偏误684例,并将其归纳为将汉语汉字等同于日语汉字、中日合体字、别字、错字、书写不规范等五种类型。
(一)将汉语汉字等同于日语汉字日本留学生往往忽视中日汉字之间的细微差异,按照日语汉字的书写方式来书写汉语汉字。
1.繁体与简体的差异共收集到此类偏误48例,仅占将汉语汉字等同于日语汉字的29%。
2.笔画笔形的差异所谓笔画笔形差异,主要是由于中日两国汉字简化方案不同造成的。
本次调查共收集此类偏误117例,约占将汉语汉字等同于日语汉字的71%。
(二)中日合体字所谓中日合体字,就是将汉语汉字和日语汉字的部件融合在一起,拼凑出中日汉字的综合体。
我们共收集到中日合体字29例,仅占偏误总数的4.2%。
例如“验”,日语汉字为“験”,据我们统计,日本留学生在书写这个汉字时,一般会出现两种错误的情况,即四个部件的自由组合。
(验—、)(三)别字本次调查共收集到别字98例,占偏误总数的14.3%。
从汉字构形角度看,这些汉字的书写形式是正确的,但不适用于当前的语境,也就是说,日本留学生在书写汉语汉字时,常常字不达意,将甲字写成乙字。
1.字形相近产生的偏误此类偏误为43例,占别字总数的44%。
日本留学生常常混淆字形相近的汉字,如:因此我想把这封信寄给你(将“给”写为“结”)。
浅析留学生学习词汇色彩义的偏误及教学策略
浅析留学生学习词汇色彩义的偏误及教学策略词汇色彩是指词汇在句法上的灵活性和语义上的权威性。
它也是一门研究词汇表述力量和隐喻性的学科。
词汇色彩与语言学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当讨论某种特定语言的时候,词汇色彩的解释更加重要。
对于留学生来说,学习新语言的同时,他们也要学习新的词汇语义,进而掌握词汇色彩的信息。
尽管母语者很容易理解新的词汇语义,但是,留学生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学习者,他们由于母语蒙蔽,有时会出现掌握词汇色彩准确性偏差的情况。
本文将从留学生掌握词汇色彩义的偏误出发,探讨留学生学习语言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学习效果。
二、留学生掌握词汇色彩义的偏误留学生掌握词汇色彩义时通常会有一定的偏差。
由于他们依赖母语的语境,他们更容易掌握母语中的词汇语义,而忽视了英语的词汇语义的多样性。
比如,“small”对于母语者来说仅仅意味着“小”,而在英语语境中它更多的表述“质量较差”的含义。
此外,留学生的母语习惯也可能导致偏误的发生。
他们通常不会真正理解新的词汇语义,而是会从母语习惯出发,在其他语言中将母语习惯强行贯彻,出现误解的情况。
例如,一位中国留学生在英语课堂中学习“waste”,他把它理解成“浪费”,但是他在其他场合该词的含义可能又略有不同,比如“废弃物”。
综上所述,留学生在学习新语言的同时,母语习惯和母语蒙蔽会导致他们掌握新词汇语义的准确性存在偏差,影响他们学习新语言的效果。
三、提升教学策略为了解决留学生掌握新词汇语义时出现的偏差,可以采取一些策略。
首先,老师应该重视增强词汇记忆能力。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老师应该开发出适当的教学方法,尽可能让他们进行大量的记忆力训练,以期能更好地掌握这些新词汇语义。
其次,老师在教学中可以使用语境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联想来学习新的词汇语义,而不是仅仅通过词典记忆。
通过语境教学可以减少母语习惯的影响,提升留学生理解词汇语义的准确性。
最后,老师可以主动采用小组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交流讨论,激发他们对新词汇的兴趣,增强学习热情,以期能更好地吸收新词汇语义。
日本学生汉语作文中的词语偏误1
• 3、语料:我去过九寨沟,那里的水很纯洁 (纯净)。 • “纯洁”一般是描述比较抽象的事物,比 如人的品格、心灵、心地等;“纯净”是 指“不含杂质;洁净”,一般是描述比较 具体的事物,例如“纯净的水、月光纯 净”。
三、词语色彩不同导致的偏误
• 1、语料: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政客。 • 分析:“政客”在日文里指“政治家”, 仅仅代表社会中的一种职业,是一个中性 词。但是在中文里,“政客”是指“从事 政治投机,玩弄权术,谋取私利的人”, 有明显的贬义色彩。
(三)词义相近(词义交叉)导致的偏误
• 语料:做事的办法(方法)不一样。 • 分析:“办法”和“方法”在汉语中是近义词, 内涵上交集但不完全重合。于是弄清汉语近义词 的区别相当重要。“办法”在日语中用“方法” 表示,例如:“没办法了”可以翻译为“方法が ない (しかたがない )”。所以在汉语学习中, 日本学生受母语影响发生了词汇上的偏误。 • 语料:父母和孩子的趣味(兴趣)一致。 • 分析:由于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而产生的偏误。 在日语中,“趣味”表示“爱好、喜好”,和汉语 “兴趣”的意义接近。
错字
• 完美无缺、感谢 • 分析:这一类主要是学生没有将汉字的正 确形式记下来,写的时候似是而非。多看 多练就能写正确。
别字
一、读音相同或相近导致的别字 • 一但(旦)、总时(是)、隋(随)便 • 分析:日本学生知道词语的发音,但是由 于受汉字同音字的影响,有时会用发音相 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本来的那个字。多听 多看多练。 二、字形相近导致的别字 • 坏(环)境、目(自)然、己(已)经 • 分析:由于汉字中存在许多字形相近的字, 日本学生可能受之前学过相似字或者日语 汉字的影响,将词语中的其中的某个字写 错。
• 语料:老师是一个很自然的职位(职业)。 • 分析:“职位”是指“机关或团体中执行 一定职务的位置”,词义的重心是放在 “位”上的,表示一个人的头衔,担任职 务的位置;“职业”是指“个人在社会中 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是 职场的专门行业,是对劳动的分类。“老 师”很明显是工作的一类。
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
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选择来中国留学,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化和知识。
由于汉字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往往会出现各种偏误。
这些偏误不仅影响他们的汉语水平和交流能力,也反映了汉字学习的难度和挑战。
本文将对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语音转写造成的偏误许多外国留学生的母语与汉语完全不同,他们在学习汉字时会受到自己母语语音体系的影响。
一些外国留学生将自己的母语语音转写成汉字,导致汉字的发音和书写与汉语实际语音不符。
“珍惜”可能被误写成“真西”、“正吃”可能被误写成“政吃”。
2.缺乏汉字笔顺知识汉字的书写顺序十分重要,因为它决定了汉字的结构和形态。
许多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汉字笔顺教育,导致他们在书写汉字时无法掌握正确的笔顺,出现笔画顺序颠倒或者错位的现象。
3.语义误解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很容易产生语义误解,将汉字的意思和自己母语的字面意思进行对应,造成偏误。
“激动”可能被误解为“激热”、“滑稽”可能被误解为“滑鸡”。
二、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的解决方法1.加强汉字笔顺教育为了解决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问题,教育机构需要加强对汉字笔顺的教育,使外国留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每个汉字的书写顺序。
可以通过示范写、比划画等多种方式进行教育,帮助外国留学生牢固掌握汉字的正确笔顺。
2.语音和语义的结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语音转写和语义对照的方式,帮助外国留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字的发音和意义。
通过将汉字的发音和实际语音进行对照,帮助外国留学生正确理解和书写汉字。
3.注重语言和文化的交融教育机构还应该注重外国留学生对汉语语言和中国文化的综合学习,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和日常生活,避免在学习汉字时出现语义误解和偏误。
三、总结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字过程中出现的偏误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汉字是一个非常特殊和复杂的文字系统。
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语气词的偏误分析及其教学建议
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语气词的偏误分析及其教学建议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语气词是提高汉语水平、学习更加地道的汉语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很多日本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语气词时都会遇到一些偏误,本文从定义、偏误原因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给出一些教学建议。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汉语语气词是什么。
这部分词语主要是汉语有限状态结构的一部分,也就是否定意义上的反身代词,在口语中更常被称为“反身词”,这些反身代词意义上常指对着说话人自身起作用。
然而,这些语气词有语法上和意义上的不同,这也是很多日本留学生常常会犯错误的一个元凶。
其次,偏误的原因有很多,从最基础的原因上来讲,日本留学生英语作为母语的缘故使其在使用汉语语气词的时候,往往会将反身概念”误用”,只是单纯的将英文中用“自己(oneself)” 表达自身的动作,理解为“自己(不翻译)”,这种反身概念误用,造成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语气词的难以量化性障碍。
此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汉语语气词的意义丰富,在单一文法结构的作用下,语义的认知差异也很大,比如单词“自己"既可以用来指代对方,也可以指代自身,这样就造成了严重的混淆,日本留学生常常拿“自己”和“自分”混为一谈,而且在使用“自己”,“自分”时也常常混淆,将两个语气词弄混,这在具体语言表达中势必会产生离调和误解。
最后,给出一些教学建议,首先,老师应该考虑向学生讲解语气词的小细节问题,即反身概念的基本内涵,比如我、你的理解,以及它们的相关语义;其次,在进行具体教学前,老师应该向学生进行大量的例句讲解和语境实战,以便学习者更好地把握反身概念;再次,课堂上老师应该给学生多陈述例句,让学生用“自己”和“自分”来改写,以便学习者进一步正确理解并使用汉语语气词。
汉语语气词是提高汉语实际应用水平的关键,日本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语气词时,最重要的是抓住反身概念的本质,及时调整认知,并在实战中多多练习,老师也要考虑采取分层次的教学活动,以便更好地帮助日本留学生提高汉语水平,更好地掌握汉语语气词的使用。
日本学生汉语学习偏误概况论文
日本学生汉语学习偏误概况摘要: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外汉语教学成为继经济实力之外最能体现中国软实力的标志。
但在对外汉语的进行中我们也会发现,日本留学生与其他语言背景的学生有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大的不同。
其中表现最明显的是语言偏误的不同,这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学生语言背景特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
关键词:日语;汉语;偏误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218-01汉语词是日本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对日的汉语教学就与以其他语言为母语的留学生不同,这是因为他们有着根深蒂固的汉语基础,一般的日本学生多多少少都认识些汉字。
这可以算作日本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个有利条件,但同时有可能导致更多的母语负迁移。
怎样增正减负,就成为对外汉语教师要思考的问题。
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肯定会在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诸多方面产生偏误,下面本文将对其进行分析。
一、语音偏误学习第二语言首先要学习该语言的语音系统,因为语言归根结底是交际工具,无法熟练掌握目的语的语音就无法与目的语国家的人进行正常的交际。
汉语的语音是最基本的入门课程,也是最难把握的系统。
人类的发音器官可以发出很多声音,其中一些声音几乎是每个民族都会用到的。
但作为两个不同的语言,语音系统必然存在着很大差别。
因此,学生在学习是很容易造成母语负迁移,日本学生也不例外。
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两种语言当中肯定有不同的音素和类似的音素。
完全不同的音素是比较好掌握的,而类似的音素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母语负迁移。
比如,日本学生很难分清“d”“t”“g”“k”这两个声母,是因为在日语中这两个声母是同一个音位,在日本语中送气与不送气是不区别意义。
再者,日本语的整体风格特点是唇舌动作幅度小,声音短促,正是这种特性成为日本人学习汉语、英语等外语的最大障碍。
二、字词偏误日语中的汉语词跟中文的有着很大差别。
日语中的汉字词有的跟汉语中的汉字写法,意义完全相同,例如“太阳,精神,结婚”等。
来华留学生汉语写作篇章偏误调查分析
来华留学生汉语写作篇章偏误调查分析摘要本文以篇章理论为指导,运用偏误分析和课堂观察等方法,对初、准中、中、高级阶段来华留学生汉语写作中出现的篇章衔接与连贯方面的偏误进行分析,探究留学生篇章偏误产生的缘由,并提出了一些提高留学生汉语写作篇章意识和组段组篇能力的教学建议。
留学生的篇章偏误主要是前后衔接和语义连贯方面的偏误。
篇章偏误中衔接方面的偏误主要表现在指称、省略和连接上。
语义连贯方面的偏误主要是句式的选择和句序的排列。
篇章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目的语,课堂教学,教材以及母语或中介语负迁移方面的因素。
为了提高留学生的篇章能力,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某类篇章偏误的出现,教师在日常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留学生的篇章意识;学生要进行有选择性的汉语范文阅读;教材中应该增加相应的篇章知识以及练习。
关键词:篇章偏误;篇章衔接;连贯性;课堂教学一、引言很多留学生都认为汉语写作难,他们常遇到的问题是——把作文中的句子符合汉语语法规范,但当句子组合成为语段后,却不太通顺,缺乏或不具备篇章特征,即出现了篇章偏误。
鲁健骥 (1994)在《外国人汉语语法偏误分析》中指出:“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特别是在中高级教学阶段,偏误不完全表现在形式合不合法,而是表现在篇章中,对此应该做专门的研究… … ”。
如果将篇章偏误的研究成果与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就能使留学生汉语连贯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善。
本文采用刘辰诞先生对篇章的界定,即,篇章由一个以上的小句构成(本文不考虑一些篇章语言学家认为是篇章的单个词构成的句子),可以组成一组句子,也可以是一篇文章甚至是一部小说。
留学生汉语篇章偏误中衔接方面的偏误均主要表现在指称、省略和连接上。
句式的选择和句序的排列也是影响篇章语义连贯的重要因素。
二、留学生汉语写作篇章偏误类型留学生的作文可以清楚地反映其汉语篇章写作能力,对提高篇章偏误分析的准确性有一定的意义。
本文所采用的语料均为云南大学国际学院留学生作文,研究对象为汉语水平在初、准中、中、高级四个阶段的留学生。
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
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已成为全球文化、经济和教育中心。
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选择来中国学习中文,并决定留在中国进行长期研究。
但是,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可能会遇到许多挑战,包括汉字偏误。
本论文旨在分析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可能出现的偏误,并提供相关建议。
1. 误用近义词和同音字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汉字的复杂性和相似性是一个挑战。
当他们学习新字时,通常会将类似或相似的汉字混淆。
例如,外国留学生可能会混淆“着”和“著”、“带”和“怠”等等。
就连学习汉字较早的学生也会出现这种错误。
解决方法:建议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应多加警惕,刻意加强对错误汉字的区别学习,以避免词意混淆。
2. 忽略不同汉字的笔画结构每个汉字的笔画结构都不尽相同,但对外国留学生来说,这并不常常被注意到。
学生有时会忽略汉字的细节,从而在书写时创造出新的汉字。
例如,当学生试图写“车”时,他们可能会在上部写一个“十”的符号,而忘记写“日”字在下部,从而写成了“十车”。
解决方法:鼓励外国留学生注意汉字的笔画结构,在学习新字时预留一些时间,努力描述汉字的组成部分,查看并修正偏误。
3. 欠缺汉字的上下文语法汉字的使用不限于单词,而是整个句子。
外国留学生通常要花时间学习汉字的语法结构以及不同的用法,否则就可能导致汉字的误用。
例如,学生可能会将“激动”错写为“激通”或“激好”,或者将“菜市场”错写为“菜市集”。
解决方法:建议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新字时学习其正确用法,在片语、句子以及段落的上下文中查看和运用语法结构。
4. 无法正确定位汉字在汉字词组中的地位在每个汉字词组中,每个字都扮演着特定的角色,如名词、形容词、动词等。
如果外国留学生没有正确确定每个字在词组中的特定位置,则会导致汉字的错误使用。
例如,“电视剧场”可能会误写为“电视场剧”或“剧场电视”。
解决方法:建议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新词组时专注于汉字在其中的作用,正确理解每个汉字的词性及其对整个词组的影响。
浅析日本学生汉语写作转译过程中的偏误及原因
浅析日本学生汉语写作转译过程中的偏误及原因写作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与母语写作相比,使用第二语言写作需要学习者将母语转换为目的语。
初中级水平的学生由于对第二语言知识掌握少、无法将母语转换为目的语、监控能力不高等原因,在写作中容易出现偏误。
本文以汉语中级水平的日本留学生的习作为例,通过分析学生的习作,发现留学生在使用汉语进行写作时出现误代、遗漏、误加、错位等问题。
出现这些偏误的主要原因是词汇有限、目的语规则泛化、受母语影响、监控水平不高以及借鉴能力不足等。
标签:汉语第二语言写作转译日本学生一、引言写作心理过程要求学习者感知、加工生活内容,有效地选择知识系统中的世界知识和语言知识并将其运用在写作中。
同时,学习者在将知识用书面体表达的过程中,必须对表达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
使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写作更加复杂,除了要求学习者善用已有知识、准确表达意义、监控表达内容之外,还涉及母语与目的语的转换。
1959年,语言学者Roman Jakobson提出翻译类型三分法: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4]。
研究认为,初级留学生使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写作时,首先在大脑中进行母语语内翻译,再进行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语际翻译。
随着学习时间的增长,留学生汉语水平不断提高。
汉语水平高的留学生可以逐步使用外语语内翻译,即摆脱母语,完成外语写作。
在母语转译为目的语的过程中会出现哪些偏误?笔者收集了汉语中级水平的日本留学生的18篇作文,以此为研究对象,针对文中出现的部分偏误进行汉日翻译,简要分析转译过程中出现的偏误及其原因。
二、习作分析从日本学生的作文来看,偏误形式主要为误代、遗漏、误加、错序。
(一)误代通过分析,笔者发现日本学生误代别词的偏误率较高。
笔者将此类偏误分为两类:用词不当与搭配不当。
1.用词不当从选词、用词来看,学生易将词义相近、用法不同或词义不同但具有相同语素的词混淆,出现用词不当的偏误。
请看以下的偏误句:(1)*明天父亲早一点回到家了(父は早めに帰った)。
高级汉语水平日本留学生词语偏误的文化角度对比分析
高级汉语水平日本留学生词语偏误的文化角度对比分析中日两国虽然同属于汉字文化圈,历史上有着频繁的交流,但事实上两国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
由于大量具有文化伴随义词语的存在,文化的差异会影响词语甚至句式的选择,从而导致日本留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词语偏误。
本文结合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语料库,从文化的角度对日本留学生的词语偏误进行探讨。
标签:文化角度易混淆词对比分析对外汉语学界对于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研究成果虽然很多,但是从中介语的角度出发,对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偏误研究论文尚不多见。
中日两国虽然同属于汉字文化圈,历史上有着频繁的交流,但事实上两国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
中国自古有“贬己尊人”的传统,但是现代社会平等观念的普及淡化了以往的这些观念。
日本社会至今仍是一个奉行谦虚、等级森严的“纵式序列”社会,这在语言表达上也有体现。
从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语料库的高级汉语水平日本留学生作文中,笔者检索出三组能够反应文化差异的偏误词语,分别是:跟——给,得到(喝到)——受到,先辈——前辈。
以下分别对这三组词进行分析。
一、对“跟——给”的分析在北京语言大学HSK语料库中出现的与“跟—给”有关的例句如下:(1)如果您们公司收到了我的信的话,要求马上给(跟)我联系。
(2)随时给(跟)我联络。
(3)我希望公司早日给(跟)我联系。
以上句子中,日本学生在应该使用“跟”的地方使用了“给”,在表示取得了来自对方的事物时全部使用动词“受”;在汉语中,一般会使用“得到”“喝到”“接到”等多种表达方式。
现代汉语中,“给”和“跟”在语义上并不相同,“跟”作连词时,表示“和”“与”。
“给”指对方得到或遭受到。
汉语母语者只有在表示请求对方做某事的时候或表示谦敬语时才会使用“给”。
例如,“请把那本书给我”“谢谢您给我的帮助。
”汉语母语者在要求别人和自己联系时,认为是基于平等关系的合理的要求,通常使用连词“跟”。
而在日本社会中,不仅有基于地位的“上下关系”,还有基于关系亲疏的“内外关系”。
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
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分析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偏误,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的母语和汉语有一定的差异。
下面将对外国留学生在汉字使用上的常见偏误进行分析。
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往往容易将字的形状错误地理解。
由于母语的影响,他们可能会将汉字的笔画顺序颠倒,造成字形错误。
“楽”和“曰”这两个字的笔画顺序完全相反,但在外国留学生的视角下很容易混淆。
外国留学生也容易将类似的字形混淆,例如“六”和“卜”,“用”和“田”,造成类似字形的错误。
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发音时也经常出现偏误。
由于没有接触过汉语的语音系统,他们可能无法准确地发出汉字所对应的音节。
很多外国留学生往往将汉字“q”读成了“k”,将“x”读成了“s”,将“zh”读成了“j”等等。
这种偏误通常是因为他们将母语的发音规则应用到了汉语中,而忽略了汉语的特殊音节。
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语义理解上也容易出现偏误。
由于语义的差异,他们可能会将汉字的意义理解错误。
很多外国留学生往往将“面”理解成了“表面”,而忽略了它还有“面条”、“面子”等不同的意义。
一些汉字的含义对外国留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抽象,例如“心”、“道”等字,他们可能很难准确地理解其含义。
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应用时也容易出现偏误。
由于缺乏实际的语言环境,他们往往只能通过教材和课堂来学习汉字,而无法真正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这种情况下,他们很容易将汉字的应用场景理解错误,导致在真实情境下的错误使用。
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的偏误主要集中在字形、发音、语义理解和应用等方面。
为了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偏误,我们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语言环境,加强听说训练,增加实际应用的机会等方式来提高他们的汉字能力。
也需要加强对外国留学生在汉字学习过程中的特点和需求的了解,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促进他们汉字学习的效果。
浅析来华日本留学生汉语色彩词使用偏误
浅析来华日本留学生汉语色彩词使用偏误发表时间:2019-04-22T11:19:42.11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中作者:孙喆川[导读] 虽然汉语日语是同源分流的两大语种,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两国语言存在很大差异。
本文基于对中高级汉语水平的日本留学生关于汉语色彩词红、白、紫的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来分析日本留学生在中日跨文化交际中色彩词红、白、紫易出现的使用偏误。
关键词:(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 300193)摘要:虽然汉语日语是同源分流的两大语种,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两国语言存在很大差异。
本文基于对中高级汉语水平的日本留学生关于汉语色彩词红、白、紫的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来分析日本留学生在中日跨文化交际中色彩词红、白、紫易出现的使用偏误。
关键词:中日;汉语;色彩词;使用偏误分析本调查问卷具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日本留学生对于色彩词红、白、紫的整体感知调查。
第二部分是测试题:基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对红、白、紫相关词汇的使用进行考察。
调查问卷共发出50份,收回50份:调查对象是来自天津外国语大学汉语中高级水平的日本留学生。
通过第一部分问卷调查,发现汉语中高级水平的日本留学生中有82%学习汉语是四年,其余16%的留学生学习汉语不到四年。
对于红白紫的辨识,94%的留学生能够准确分辨三种颜色,其余6%的学生在红色和紫色之间难以分辨,经过询问得知这6%的学生有1人是色盲,剩下2人有1人认为紫色是深红色,1人认为红色是浅紫色。
在对红白紫三色的喜爱程度上,56%的学生最喜爱白色,40%的学生最喜爱红色,只有4%的学生最喜欢紫色。
但令人惊讶的是,在钟爱白红两色的学生中,100%的学生都最不喜欢紫色。
经过询问得知日本留学生认为紫色是阴暗色,红白两色是明亮色。
他们喜欢明亮色,认为能带来好运。
而不喜欢暗色,认为会带来灾祸。
在汉语写作方面,68%的留学生经常使用色彩词进行写作,18%的留学生偶尔会使用色彩词,14%的留学生在写作中不使用色彩词。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日本留学生习得汉字偏误分析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日本留学生习得汉字偏误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崛起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选择来中国学习汉语。
而来自日本的留学生数量一直颇具规模。
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汉字的习得一直是让日本留学生头疼的问题之一。
本文就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对日本留学生在汉字习得中的偏误进行分析。
一、日本留学生常见的汉字偏误1、同音字混淆因为母语和汉语的语音系统不同,所以日本留学生会经常将一些发音相似的汉字混淆。
“是”和“时”,“觉”和“决”,“观”和“管”等。
这些词虽然发音相似,但意义和用法完全不同。
这种偏误在日本留学生中相当常见,也是他们在学习中的一个障碍。
2、偏误词义的使用由于日本和中国的文化背景和习惯不同,导致日本留学生在汉字的使用上会产生偏误。
“山”在中文中代表的是“高大的自然堆积起来的土地形成的高地”,而在日语中代表的是“山”的意思。
很多日本留学生在使用汉字时会出现偏误,错误地将“山”用在了非山的语境中。
3、语法结构的偏误在汉语中,语法结构与日语有很大的不同,这也导致了很多日本留学生在汉字的使用上出现偏误。
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有很多日本留学生习得汉字时出现了语法结构的偏误。
“我是人”在中文中是正确的语法结构,但日本留学生可能会使用“我是是人”的结构,因为在日语中需要使用重复动词来表示某种状态。
二、偏误产生的原因分析1、语音系统的差异汉语和日语的语音系统有着显著的差异,这是导致日本留学生在汉字习得中产生偏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日本人习得汉字时往往会按照日语的发音习惯去判断汉字的发音,导致很多同音字被混淆。
要解决这一问题,日本留学生需要通过反复听说练习来矫正他们的发音习惯,同时也可以通过记忆和练习来提高对于同音字的辨析能力。
2、文化差异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汉字的使用背后有着中国文化的内涵,而这些内涵在日本文化中可能并不相同。
在习得汉字的过程中,日本留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字。
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的原因与规避措施-汉语言文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的原因与规避措施-汉语言文学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汉语国际教育论文第六篇: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的原因与规避措施摘要: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汉字作为中国的语言符号,在学习中应注重汉字文化的学习,并在此基础之上,从形、音、义等维度,强化对汉字的有效学习,规避汉字偏误的产生。
本文立足对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的原因分析,从强化汉字文化学习、树立学习自信心、系统学习构建等方面,具体阐述了外国留学生规避汉字偏误的措施,切实提高汉字学习质量,为留学生深入汉字学习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外国留学生; 汉字偏误; 原因; 纠正措施;近年来,汉语热席卷全球,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文化。
但是,汉语文化底蕴深厚,复杂的汉字规律及体系,极易造成留学生汉语学习偏误,影响到汉语学习质量。
因此,如何规避汉字偏误,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汉字文化及其规律,在系统学、深入探的学习状态中,提高学习质量,避免汉字偏误的产生。
留学生在汉字学习中,要从多维度空间,促进学习效率,通过学习方法、情感态度的有效生成,为汉字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条件,这是保障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基础。
本文立足外国留学生学习现状,就如何规避汉字偏误,做了如下具体阐述。
1. 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的原因随着中国的崛起,汉字逐渐走向世界。
中国文化正以独特的文化底蕴,熏染着世界文化的发展。
近年来,汉语热席卷全球,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成为一种时尚,更源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以及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是,外国留学生在汉字学习中,易出现偏误,对学习形成较大影响。
因此,具体而言,外国留学生汉字偏误主要原因有:1.1 汉字具有复杂性,易形成偏误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在汉字学习中,由于文化底蕴深厚,汉字的复杂性,极易给留学生的学习形成较大影响,产生偏误等问题。
一是汉字基本笔画简单,但由基本笔画组合而成的汉字,笔画变形变化无穷,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正确把握;二是汉字形、义、音相结合,相似的笔画及顺序,却包含着不同的汉字含义,这让留学生摸不着头脑。
浅析留学生学习词汇色彩义的偏误及教学策略
浅析留学生学习词汇色彩义的偏误及教学策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留学,而他们在学习新的语言时会遇到很多困难,其中一个是如何正确运用新语言中的色彩词汇。
正确运用新语言中的色彩词汇是学习语言的重要一环,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误解甚至挑起文化纠纷。
因此,本文将浅析留学生学习词汇色彩义的偏误及教学策略。
首先,要正确理解新语言中的色彩词汇,就是要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不同的色彩词汇的意义,从而避免误解。
需要指出的是,在不同的文化框架下,对颜色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例如,在欧洲和中国,某个色彩可能有着不同的意义,因此学习留学生首先需要做到正确理解新语言中的色彩词汇。
其次,影响留学生运用色彩词汇的另一个因素是新语言中的文化用法。
这一用法以传统文化的根源为基础,而每个传统文化都有自己的解读与叙述,因此在运用色彩词汇时,需要注意保持文化的尊重与敏感。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白色通常代表着吉祥与纯洁,但在欧洲文化中,白色可能被解释为死亡与悲伤,因此在运用色彩词汇时,一定要确保保持文化的尊重与敏感。
再次,要正确运用色彩词汇,还需要考虑不同场景使用色彩词汇的差异。
对于留学生来说,学习新语言是一个新的环境,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要学会不同场景下使用色彩词汇的不同,例如在家庭中使用和在婚礼中使用,尤其是要学会如何用色彩词汇来表达不同的情感。
最后,在使用色彩词汇时,也要注意中文和英文之间的对照关系,以及相应的语法结构。
例如,在中文中,使用色彩词汇可以直接修饰名词,而在英文中,则需要使用形容词来修饰名词,所以,要正确运用新语言中的色彩词汇,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学会将中文色彩词汇与英文的形容词结构结合起来运用。
因此,上述便是浅析留学生学习词汇色彩义的偏误及教学策略,从而达到正确理解新语言中的色彩词汇的目的。
由此可见,教师应认真认识到留学生学习新语言中的色彩词汇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分清不同文化中形成的色彩词汇意义的不同,理解新语言中的文化用法,学会应对不同场景使用色彩词汇的差异,正确运用中文和英文之间的对照关系,此外,还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师生互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语言,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来华日本留学生汉语色彩词使用偏误发表时间:2019-04-22T11:19:42.11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中作者:孙喆川[导读] 虽然汉语日语是同源分流的两大语种,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两国语言存在很大差异。
本文基于对中高级汉语水平的日本留学生关于汉语色彩词红、白、紫的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来分析日本留学生在中日跨文化交际中色彩词红、白、紫易出现的使用偏误。
关键词:(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 300193)摘要:虽然汉语日语是同源分流的两大语种,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两国语言存在很大差异。
本文基于对中高级汉语水平的日本留学生关于汉语色彩词红、白、紫的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来分析日本留学生在中日跨文化交际中色彩词红、白、紫易出现的使用偏误。
关键词:中日;汉语;色彩词;使用偏误分析本调查问卷具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日本留学生对于色彩词红、白、紫的整体感知调查。
第二部分是测试题:基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对红、白、紫相关词汇的使用进行考察。
调查问卷共发出50份,收回50份:调查对象是来自天津外国语大学汉语中高级水平的日本留学生。
通过第一部分问卷调查,发现汉语中高级水平的日本留学生中有82%学习汉语是四年,其余16%的留学生学习汉语不到四年。
对于红白紫的辨识,94%的留学生能够准确分辨三种颜色,其余6%的学生在红色和紫色之间难以分辨,经过询问得知这6%的学生有1人是色盲,剩下2人有1人认为紫色是深红色,1人认为红色是浅紫色。
在对红白紫三色的喜爱程度上,56%的学生最喜爱白色,40%的学生最喜爱红色,只有4%的学生最喜欢紫色。
但令人惊讶的是,在钟爱白红两色的学生中,100%的学生都最不喜欢紫色。
经过询问得知日本留学生认为紫色是阴暗色,红白两色是明亮色。
他们喜欢明亮色,认为能带来好运。
而不喜欢暗色,认为会带来灾祸。
在汉语写作方面,68%的留学生经常使用色彩词进行写作,18%的留学生偶尔会使用色彩词,14%的留学生在写作中不使用色彩词。
色彩词学习方面,74%的学生反映教师会在课堂详细讲解色彩及相关词汇,22%的同学表示教师不重视色彩词汇的讲解。
4%的同学不知道。
在色彩词相关成语教学方面,34%的学生反映教师会系统讲解,62%的学生表示教师只是一带而过,没有详细讲解。
4%的学生表示从未讲解。
在色彩词汇相关成语的学习态度方面,64%的学生重视教材出现的色彩词汇及相关成语。
30%的学生表示会偶尔看一看在教材中出现的色彩词及相关成语。
7%的学生表示从未看过。
另外,74%的学生认为色彩词及相关成语容易掌握,22%的学生认为掌握困难,4%的学生不知道。
而掌握困难的原因中30%的留学生对固定结构记忆困难,60%的学生对引申义不理解,10%的留学生则认为书写困难。
通过第一部分的问卷调查,我们可以对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色彩词的情况有一个整体宏观的认知。
这样有利于第二部分分析统计工作的展开。
第二部分测试题中,主要以语义、语法、语用三方面来考察分析日本留学生在理解和使用红、白、紫的相关词汇时出现的使用偏误。
具体来说。
语义题主要考察留学生对红、白、紫的相关词汇意义的理解,语法题主要考察留学生对于红、白、紫的相关词汇在写作中的运用,语用题又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考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留学生能否正确运用红、白、紫的相关词汇进行表达。
第二部分考察自由运用表达能力。
具体情况如表1表1日本留学生红、白、紫相关词汇的理解和使用情况从表中我们清晰地看出日本留学生关于色彩词红白紫相关相关词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不理想。
尤其在成语的理解和使用上存在很大问题。
在所有题目中,得分率最低的是成语的理解和运用,究其原因在于留学生没有掌握成语的含义及引申义:不了解成语的感情色彩及语法功能。
尤其在造句方面,留学生经常误用成语的现象也表现出在运用色彩词汇进行自由表达方面一直是个薄弱环节。
例如:有的留学生这样造句.“我们的大学生活姹紫嫣红。
”.我们通过这个句子都能明白学生想要表达的含义,但是成语“姹紫嫣红”是用来形容花的品种繁多,五颜六色、丰富多彩,而不能指大学生活,这种用法显然是不合理的。
以上的分析表明,在学习汉语的的过程中,日本留学生对于色彩词的相关词汇不够重视。
尤其在本意和引申义方面掌握较差,由此,对其使用偏误现象的分析便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1.偏误类型分析(1)识记偏误:汉语语言文字体系中,与红、白、紫相关的词汇有许许多多,结构固定且含义不尽相同。
这就要求留学生在学习红白紫基本含义的同时了解其引申义并熟记相关搭配。
在问卷调查中,两字词组及短语的记忆错误占总数的31.3%,而相关成语的识记偏误占到72.4%,例如:“选择红、白、紫填空:大()大():形容地位显赫和得意的样子。
”此题有53.3%的学生填错,其中括号内填红、白的大有人在,占总数的92.1%,原因一是学生没有熟记成语,二是在日本语中紫色是消极色,感情色彩与成语出入较大,而红和白是积极色,所以基于成语的解释和母语的思维必然会选择红白二色。
这表明留学生对于红白紫相关成语的熟记较差,且不了解应其引申义。
应当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重视色彩词相关成语的教学,并引入文化背景的讲解。
但也不能忽视词组的教学,要做到统筹兼顾。
对于学生来说,要在了解文化背景的基础上记忆词汇和成语,不可死记硬背。
不要以母语的思维片面理解,要整体把握,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2)语义偏误①望文生义,断章取义这一类偏误指留学生在不了解词汇和成语明确含义的情况下,仅从字面意义角度生搬硬套,或只考虑单字含义而孤立整体意义,从而造成语义的理解错误。
例:成语万紫千红的含义正确的是:()A.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
也可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B形容紫色和红色的颜色类型众多,数不胜数。
C指紫色有一万种,红色有一千种。
题目中“万紫千红”成语的意思是形容春季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可比喻事物丰富多彩,欣欣向荣。
部分学生只以紫、红这两个颜色来理解,因此造成语义偏误。
在汉语词语和成语中,字面意思往往隐藏其真正含义。
在学习时应从整体入手,而不是片面把单字的意义简单拼凑。
留学生因为对汉语词汇和成语表意多样性与层次性的不理解,误认为表层含义即为真正含义,所以理解错误。
②重表轻内,表里不一在很多情况下,词语和成语的本义并不是经常使用,相比之下其引申义和比喻义常作为主角出现。
例如:判断划线词语使用正误:小明上课经常睡觉,这不,才上课15分钟,他就进入了梦乡,做起了白日梦。
()。
词语“白日梦”本意指白日做梦,比喻不切实际的、不可能实现的幻想。
有的留学生只考虑词语的表面意思,而忽视了引申义。
③情感误用,褒贬误读汉语词语和成语都是感情色彩丰富的语言形式,留学生在交际时应了解汉语词语和成语的情感倾向、情感态度和情感评价。
注重情感色彩的使用差异。
如果忽视其感情色彩的作用,就会造成语义的理解偏误。
例如:家在乡村的李明通过努力终于过上了都市灯红酒绿的幸福生活。
“灯红酒绿”,指灯光酒色,红绿相映,令人目眩神迷。
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感情色彩有中性、贬义两种,以贬义居多,此处以褒义的感情色彩用来形容幸福的生活是不正确的。
(3)语法偏误在汉语语法中,一个正确的句子是由各要素在一定的条件下按照语法规则搭配而成。
且不同要素在句子中所充当的成分也有所规定,例如:小红的新裙子姹紫嫣红,真漂亮。
例句中“姹紫嫣红”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不能用来修饰主语“小红的裙子”。
属搭配不当。
(4)语用偏误每个留学生在学习红白紫相关词语和成语后,能否正确的运用在中日跨文化交际中是学习成果和课堂效果的最好检验。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日本留学生经常会错误使用汉语词汇和成语进行交际,如:有学生用“脸红”造句:“夏天很热,我们都会脸红。
”这里留学生把“脸红”理解成其字面含义“脸变红”,而忽略其引申义“羞愧、害羞的样子。
”2.偏误成因浅析(1)文化背景差异:与中国汉文化明显的差异,给日本人使用汉语色彩词带来困难。
日本是岛国,地域相对狭小。
民族对文化的认知相对封闭。
大和民族对于色彩的认知自古就是与天皇相联系,由于对天皇的绝对效忠与崇拜。
皇室的颜色使用通常会影响日本国民对色彩的认知。
从古延今,日本人对于色彩有着明显的意识界限。
再加之日语语言文字的复杂性。
日本人在使用颜色或运用色彩词交际时极为谨慎。
明治维新之后,外陆文化的引入使日本国民大开眼界,文化的认知逐渐西化,加之汉字的传入,日本人的文化观念趋于多样化。
但文化的杂糅使民族文化专一性大大减弱。
体现在日本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通常会夹杂不同文化意识,使得对汉语词汇的理解趋于复杂化,从而造成使用上的偏误。
(2)学习过程中的母语负迁移:“母语迁移”理论: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其起到积极促进或消极干扰的作用。
从而证明负迁移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
包括“母语文化负迁移”、“母语语法负迁移”和“语用失误”。
日本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必然会夹杂母语思维,即“日语思维”。
而日语在语法与词汇上与汉语存在较大差异,例如“赤脚”一词,赤在日语中是红色的意思,所以日本留学生初见“赤脚”一词会理解成为“红色的脚”,而脱离“光脚”的本意。
造成使用偏误。
参考文献[1]柴田武.色名の語彙システム[J].日本語学,1988,7(1)[2]刘琴.中日文化的“同文同种”与“同源分流”[J].青年文学家. 2013[3]唐付宇.浅析留学生学习词汇色彩义的偏误及教学策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05):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