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刑事被害人补助制度

合集下载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浅谈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浅谈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浅谈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司法公正、保障人权的一项重要制度。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如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国家应该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本文将从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内涵、适用范围、赔偿标准、申请方式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内涵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当国家机关的行为导致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国家应当依法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的一种机制。

它既是一种司法补偿制度,又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体现了国家对被害人的保护和对司法公正的尊重。

二、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适用范围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适用于以下情况:1. 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等国家机关侵犯被害人的合法权益;2. 国家机关职务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违法操作等导致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3. 没有与法律规定相符的证据足以表明被告人与罪行无关,被害人因此受到错误追究、刑事处罚等侵害。

三、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赔偿标准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赔偿标准分为两部分: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

1. 经济损失: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费等直接支出和因侵犯合法权益而导致收入减少的损失。

2. 精神损失:包括精神痛苦、精神伤害、人身伤害后遗症、丧失生活能力等因违法侵害行为而造成的精神损失。

四、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申请方式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申请包括两个环节:初审和复审。

1. 初审:申请人应在判断移送期限内书面提出申请,主要向侵害其权益的国家机关进行申请,如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等。

2. 复审:如被害人对初审结果不满意,可以向县级以上地区人民政府的司法行政机关申请处理,司法行政机关的决定为终审决定。

五、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虽然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确有效地保护了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但它的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 忽略人道主义精神,唯利是图。

和谐社会下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浅析

和谐社会下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浅析

和谐社会下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浅析和谐社会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而刑事被害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环。

因此,建立完善的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和谐社会下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进行浅析。

一、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内涵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是指国家法律规定,对遭受刑事犯罪侵害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供补偿和救济的制度。

这一制度旨在保障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减轻其因刑事犯罪遭受的财产和非财产损失,提升刑事司法实践效果。

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收到犯罪赔偿请求的时限;2.谁可以请求刑事被害人经济赔偿;3.赔偿标准和限额;4.赔偿程序等。

二、和谐社会下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特点和谐社会下,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强调民主和法制和谐社会下,法制建设是最基础的建设,而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作为法治国家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实施需要更多的民主和法制。

为此,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应该遵循民主法治的原则,增加民主听证和公开一审等方式,使得补偿制度更加公开和透明。

2.科学合理,便于执行和谐社会下,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也应该注重科学合理性,制定科学合理的赔偿标准和赔偿限额,以及对赔偿程序的规定等,使得补偿制度更加规范和便于执行。

3.多元化的资源理念和谐社会视资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因此,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也该具有多元化的资源理念。

既有国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又应该吸引社会力量,形成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力量,在刑事被害人的救助和补偿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

三、建立完善的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必要性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建立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体现,也是保障人民群众权益的有力措施。

其必要性在于:1.保障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刑事犯罪侵害了刑事被害人的财产和非财产利益,而建立完善的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就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让被害人在刑事犯罪的阴霾下依然能够获得公正的对待和处理。

论我国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构建

论我国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构建
的 部 分权 利 形 成 一 个 组 织 即 国家 , 国家 通 过 比私 人 更 强 大 的
定 , 建 和 谐 社 会 的 需 要 。“ 罪 无 疑 是 和 平 时 期 一 种最 为 激 构 犯 烈 社 会 冲突 , 些 犯 罪一 旦 发 生 , 罪 者 和 被 害人 便 处 于 尖 锐 有 犯 的对 立 状 态 。这 个 时 期 社 会 迫 切 需要 有 一 种力 量 能 使这 种 对 立状态尽快缓解下来 , 否则 就 容 易 造 成 冲 突 的 升 级 … … ” 害 被 人 的 权 利 被 犯 罪 侵 害 , 受 了极 大 的 痛 苦 , 害 人 与 犯 罪 人 之 遭 被 间 就形 成 了尖 锐 的 矛盾 。这 个矛 盾 在 古 代 社 会 是 由 双 方 自己 解 决 的 , 如 说 血 亲 复 仇 。 个 时 代 被 害 人 的权 利 被 称 为 “ 比 那 黄 金 时 代 的 被 害人 权 利 ” 。后 来 国家 垄 断 了解 决 加 害 人 与 被 害
刑 事犯 罪受 害人 补 偿 制 度 , 指 国家 在 一 定 范 围 内对 因 是 遭 受 犯 罪 损 害又 无 法 通 过 刑 事 附 带 民事 诉讼 获得 赔 偿 的被 害 人 及其 家 属 , 通过 法 律 程 序 给 予 一 定 的经 济 补 偿 , 被 害方 利 使 益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得 以 恢 复 的 制度 。该 制 度 最 早 可 以追 溯 到 公 元 前 10 70年 左 右 的 《 漠 拉 比法 典 》 当 时 规定 : 能 捕 获 犯 汉 。 未 罪 的被 害 人 的 . 当地 政 府 应 当补 偿 抢 劫 犯 罪 被 害 人 的 财 产 损 失 ; 谋 杀 案 件 中 . 府 从 国库 中付 给 被 害 人 的 继 承 人 一 定 数 在 政 额 的补 偿 。 近 代 被 害 人 补 偿 制 度 由 英 国法 学 家 边 沁 倡 导 . 除 了 对 补 偿 做 了 比较 详 尽 的 分 析 之 外 , 还 提 出 了 一 种 公 费 辅 他

试论我国刑事被害人社会救助制度之完善

试论我国刑事被害人社会救助制度之完善
( ) 立 实 施 刑 事 被 害 人 社 会 救 助 一 确 的原则、 内容
现 状
制 度 缺 乏 规 范
我 国 《 事 诉 讼 法 》 没 有 明 确 规 定 刑 并
( ) 论 上 对 刑 事 被 害 人 社 会 救 助 一 理 制度 缺 乏深 入研 究
就 理 论 研 究 来 看 , 方 面 , 们 对 构 一 人


我 国 刑 事 被 害 人 社 会 救 助 制 度 的
( ) 法 上 对 刑 事 被 害 人 社 会 救 助 二 立
导致 社 会 对刑 事 被 害 人 的关 心 和救 助 意 识 仍 未 能 上 升到 应 有 的 高 度 ,在 社会 范 围 内 还 未 形 成 救助 刑 事 被 害 人 的 氛 围 ,反 而 存 在 ~ 些 不 良风 气 , 比如对 刑 事被 害 人 投 去 歧 视 、 夷 的 目光 , 刑 事 被 害人 承 受 更 大 鄙 使 的心 理压 力 。而 站在 被 害人 的角 度 , 本身 自 我 权 益 保护 意 识 淡 薄 ,往 往 不 懂 得 主 动 寻 求 救 助 。另外 , 我 国还 存 在 的一 个 问题 是 在 参 与救 助 活 动 的 大部 分 志 愿 者 在 主 观意 识 和客 观 技 能 上存 在 不 足 ,这 严 重 制 约 了我 国刑 事 被 害人 社 会救 助 制度 的发 展 。 二 、 立 和 推 进 我 国刑 事 被 害 人 社 会 确 救 助 制 度 的 设 想
护 ” , 刑 事 被 害 人 的 保 护 还 没 有 上 升 上 对
试 论 我 国刑 事 被 害 人社 会 救 助制 度 之 完 善
口 张 善 皴 彭 雪 娟
( 南大 学法 学 院 , 南 中 湖 长沙 408) 1 0 3

论刑事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制度

论刑事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制度

论刑事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制度刑事被害人权益保障制度符合当今人权至上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因此建立建立该制度的意义就更为凸显。

实践中由于犯罪人逃逸或其不具有经济赔偿能力,判决就难以得到执行,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也无法通过其他的途径获得赔偿时,通过确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由国家在经济上补偿被害人的损失,保证其最基本的生活,这已成为各国的广泛共识和普遍的立法实践,因此在我国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势在必行。

标签:刑事国家补偿;刑事被害人;理论根据;制度构想1 刑事被害人的的国家补偿制度的涵义刑事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制度是指国家对于一定范围内受到犯罪侵害而又未能从犯罪人或其他途径获得赔偿的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通过法定程序,由国家给予一定的经济上的补偿的法律制度。

2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理论依据随着对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理论研究的深入,学者们提出了关于该制度的理论各种学说,如国家责任说,社会福利说,社会保险说等等,其中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是国家责任说,国家责任说主张国家对被害人及其近亲属进行救助和补偿是国家对公民应尽的一种责任义务,国家责任理论以社会契约论为基础,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到“每个人的力量和自由都是他生存的主要手段,为了使自己能更美好,更安定地生活,每个人通过契约的形式让渡出自己的部分权利形成一个组织即国家,国家通过权力和力量保障和卫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这样就在市民利益和国家安全之间存在一种不成文的契约关系”,根据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契约,国家垄断了使用暴力镇压犯罪和惩罚犯罪的权力,因此国家有责任去防止犯罪的发生,以及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在国家没有履行到保护义务时,而被害人有无法从侵害处获得任何赔偿而陷入严重生活困境时,国家自然应对其损害给予补偿,改善被害人的生存环境,使其尽快摆脱不利境地,以恢复被破坏的平等,显然符合正义的要求,是国家作为社会守护人理应担当的一种道义责任,体现着国家对其公民的人道主义关怀。

浅析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

浅析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

浅析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宪法原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当前,由于我国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尚未成立,所以致使在司法实践中一些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切实保障,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速推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因此,通过立法成立健全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尤其迫切和必要。

一、成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必要性第一、成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原则的具体表现。

国家负有保护公民的人身财产和预防冲击犯法的责任,若是被害人蒙受犯法侵犯,就意味着国家没有行使好保护职责,一旦出现加害人无力补偿或被害人因客观原因不能取得补偿时,国家有责任采取办法对被害人及其家眷给予适当补偿。

第二、成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是成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被害人因遭遇犯法侵害,身心受创、财产损失、家庭残缺,沦为弱势群体,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保护弱势群体是政府的职责所在,理应为被害人提供福利性保障,以补偿被害人所蒙受的不幸。

这对于彰显国家关切,保障人民权益,实现案结事了、息诉息访,为社会和谐安宁创造条件,具有踊跃的作用。

第三、成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是社会主义法治的要求。

在当前社会,刑事犯法是无法避免的,被害人以自己的不幸避免了其他人落难。

这种社会的不幸不该由被害人独自承担,而应通过对被害人的补偿使公众一路承担。

同时,通过国家补偿增强对被害人的保护,就可以把被害人变成社会的踊跃因素,发挥被害人在控制预防犯法方面的作用,增强社会防卫功能,进一步实现社会正义。

二、成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建议以立法形式成立我国统一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已成为时期趋势。

笔者以为,在研究这一问题立法时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尽快在国家层面成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

鉴于全国人大立法尚需时日,可以以行政条例、中央政策的形式先行确立救助制度,在全国范围内踊跃推动、全面展开救助工作,为这项制度尽快上升为国家法律积累经验。

浅谈我国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

浅谈我国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

浅谈我国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作为一个社会和法制进步的象征,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的完善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保障之一。

我国的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逐渐建立,并在不断完善和改进中不断提高了对被害人的保障力度。

本文将会从我国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我国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现状我国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由救助申请、审批、救助金发放等一系列程序和机制构成。

具体而言,我国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主要包含的内容包括:救助申请与审批制度、救助标准和范围、救助资金来源、救助金支付形式以及对司法救助的监管等方面的规定。

其中,救助申请与审批制度属于主要的救助程序,主要是指被害人向公安、检察机关、法院等部门申请救助,并经过审批程序后实现救助金发放的流程。

其次,我国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的救助标准和范围非常明确。

据统计,救助标准和范围主要包含的内容包括:对人身伤害、死亡、财产损失等因犯罪行为造成的直接损失进行救助;被害人住院医疗所在地的住宿、生活费用和医疗费用进行救助;法律规定不识字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精神病人等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也可以申请司法救助。

此外,救助资金来源是该制度的另一个关键点。

根据我国的司法救助制度,救助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社会捐赠和被害人自身的责任承担等方面。

其中,国家法定单位、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等都可以捐款或捐物,理财国库等部门可以予以支持。

被害人的责任承担如主张追赔要求等也是重要的救助资金来源。

最后,对于司法救助的监管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国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的监管主要包括法院审查判决程序、相关部门的检查监管、被害人申请等方面的督促检查等,以保证救助金的发放和使用的公正、公开、合理性。

二、我国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我国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相对已经比较完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还需要加强和改进的问题。

首先,该制度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主要依靠国家资金和社会捐赠。

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

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

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内容摘要: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与救济是现代人权保护和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顺应国际潮流,结合我国犯罪和刑事被害人的实际。

建立我国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既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需要,又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国家政策。

Content abstract: The criminal victim's right and the relief are the modern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and the government by law construction important content, complies with the international tidal current, unifies our country crime and the criminal victim's reality. Establishes our country's criminal victim's country compensatory regime, is not only constructs the government by law society the need, also conforms to the construction harmonious society's national policy.关键词: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必要性可行性Key word:victims of crimes the expiation national necessity feasibility刑事被害人,也称犯罪被害人,通常是指那些由于犯罪人的犯罪行为而直接受到身体伤害、精神伤害或者其财产被故意占有或毁坏的人。

如果犯罪导致该人死亡,那么其直系亲属也可视为犯罪被害人。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其含义是指国家对一定范围内遭受犯罪行为侵害而遭受人身、财产或精神方面的损害又得不到充分赔偿的被害人及其近亲属,通过法律程序给予一定物质补偿的制度。

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3李玉华(中国政法大学,北京,100088,女,硕士研究生)内容摘要:当刑事被害人不能从罪犯那里获得实际赔偿时,就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对刑事被害人加以补偿,国家补偿便是其中的途径之一。

文章探讨了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理论根据、世界趋势、价值评价等问题,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我国刑事被害人制度的具体构想。

关键词:国家补偿 国家责任 保障人权 建议中图分类号:DF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0208(2000)012083207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加强了对刑事被害人的保护,但对于刑事被害人无法从罪犯处获得赔偿时,法律没有规定保障措施,致使刑事被害人的权利难以完全实现。

笔者建议建立国家补偿制度,进一步健全对被害人的保护。

一、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理论根据关于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理论根据主要有以下三种学说:(一)社会保险说社会保险说认为国家对刑事被害人的补偿是一种附加的社会保险。

各种社会保险的目的都是使人们能够应付威胁其生活稳定或安全的意外事故。

对于受到犯罪侵害这一问题也应视为社会保险帮助解决的意外事故之一,在被害人不能从其他途径获得足够赔偿的情况下,由国家予以补偿,使被害人不必被迫独自承受这一事故带给他的损失。

(二)公共援助说公共援助说认为国家对刑事被害人的补偿是一种对处于不利社会地位者的公共援助。

刑事被害人受到犯罪侵害之后,由于身体受到损害或财产受到损失,实际上变成了一种处于不利社会地位者。

处于人道主义考虑,国家也应当通过被害人补偿的形式予以援助。

(三)国家责任说国家责任说认为国家对犯罪被害人的补偿是国家的一种责任。

由于国家垄断了使用暴力镇压犯罪和惩罚犯罪的权利,因此国家应当负责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

如果警察不胜任,疏忽大意或者根本就不能防范犯罪,国家又不允许实施私刑,当被害人不能从罪犯那里获得赔偿时,国家就自然应当对其损失给予赔偿。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浅谈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浅谈

偿制度的理论基础,包括恢复正义、社会公正、人道主义等原则。
02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历史发展
本文梳理了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历史发展,分析了
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制度设计和实践效果。
03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实践效果
本文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阐述了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在实践中
的积极效果,包括减轻被害人的经济负担、提高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增
社会福利理论
社会福利理论认为,国家应当为公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福利服务。在犯罪行为发生后,被 害人因遭受伤害而陷入困境,国家应当承担起责任,给予其必要的补偿,以体现社会福利的公 正和平等。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
03
实践与探索
国外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实践与探索
01 英国
英国是最早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国家 之一。在英国,刑事被害人可以获得医疗费用、 经济损失等补偿,但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提高补偿标准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适时提高补偿标准,以满足被害人 的实际需求。
简化申请程序
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作,简化申请流程,降低申请门槛,使被害 人及其家属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得补偿。
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未来发展
建立多元化的补偿机制
除了国家层面的补偿,可以探索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补偿机制,如 企业捐助、公益基金等,形成多元化的补偿体系。
研究背景和意义在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犯罪受 害人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建立和完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 偿制度,有利于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稳定。
研究目的和方法
研究目的
通过对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研究,分析其理论基 础、实践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为我国建 立该项制度提供参考。

论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

论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

论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摘要】在我国现行的司法实践中。

犯罪者由于自身经济困难而没有赔偿能力的或者被判刑甚至被执行死刑,致使刑事被害人无法获得赔偿。

或者赔偿无法得到充分兑现的现象较为普遍。

本文通过分析在我国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具体设想,以最大程度地救济刑事被害人的生活困境和保护他们的正当权益,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救助;赔偿一、引言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即在—定范围内对因犯罪遭受损害而又无法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等途径获得赔偿的被害人或者已死亡被害人的家属,通过法律程序给予一定经济补偿的制度。

设立该制度的目的在于,当犯罪人无力承担被害人损失时,国家出资补偿被害人,以矫正破坏的正义,帮助被害人摆脱犯罪给其造成的悲惨境况,使其恢复与其他社会成员平等的经济、社会地位,从而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

故在西方国家中,十分重视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建设与执行。

在我国现阶段,由于没有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刑事被害人的损失一般是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来救助的。

但是,在刑事司法实践过程中,由于受客观条件和办案能力等方面的限制,许多案件无法侦破,或者被作不起诉处理,或者由于犯罪者自身经济能力或被判刑甚至被执行死刑,导致民事赔偿等无法实现,这对于受害人来说,因被告人的行为导致疾病、残疾甚至失去亲人,经济上又得不到补偿,生产和生活上往往陷入困境,这无异于对他们的第二次伤害。

因此,通过国家、政府出面建立专门的救助制度,给予刑事受害人必要和适当的补偿,才能最大程度地救济他们的生活困境和保护他们的正当权益,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二、在我国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必要性(一)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有利于保障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除少数自诉案件外,我国绝大多数的刑事案件都是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对被告人行使追诉权。

虽然现行法律规定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可以在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不能就此表明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充分保障。

试论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

试论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
试论刑事被害人 国家救助制度
陈亮 任忠臣
( 安徽省 滁州市人 民检察 院 安徽滁 州 2 9 0 301 广 东商学院纪委 广 东广 州 5 2 ) 130 0
摘 要: 刑 事被 害人 国家救助制度研究是理论研 究的热点 。我 国对刑事被害人救助进行 了大量的实践,国际上对刑事 被害人救助的研 究也非常关注 。建立刑事被 害人 国家救助制度 , 能够有效的解决受害 人的生活 困难,缓解社会矛盾 , 是一种 诉讼外对刑事被 害人 的权利保护 。以社会本位理念和公平正义思想作为刑事被害人 国家救助制度的思想基础,以公共援助理 论作 为国家救助 制度 的理 论依据 ,建立有效 的刑事被害人 国家救助制度 ,已经呼之欲 出。

在此不去讨 论, 但是刑事被害人作为弱势 群体, 当诉 讼的于 段 不能给 被害人 以物质和 精神上的帮助 时, 国家就应当通过 某 种补偿或 者再分配使每一个 社会的所有成 员都处 于一种 平等状 态。刑事被害 人救助 制度 可 以作为 分配 的一种方 式,成为诉讼赔偿之外的补充。 3 刑事被害人摆脱现实困境的需要 。实践中,部分刑事 . 被 害人会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 讼请求物质赔偿 , 但是冈为侵 害人没有赔 偿能力和财产执 行,诉讼虽然 得到 了法 院的支 持,也只是一纸空文而已。很多致死致残 的案件 ,诸如交通 肇 事、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等,由于被害人伤 残或死亡,给 被 害人及其家属带来 了极大的物质损 失, 某些家境贫困的家 庭更是雪上加霜 , 由于得不到及时的救助, 伤残的被害人难 以康复, 而死亡的被害人生前其抚养或赡养的人甚至会丧失 生存的能力。 刑事 被害人救助制度不仅是给予被害人及其近 亲 属正义的支持 , 更是给予他们最现实的物质帮助。通过物 质救助 ,让被 害人及其近亲属在生活上得 以度过难 关,在医 疗 上得到最大救 治,帮助他们走出现 实困境 。 三 、构建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理论基础 1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指导。 . 可持续发展不光是经济 、 资 源和环境等方面 的发展, 也包括人的发展 。 国际社会对可持

论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及其构建

论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及其构建

论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及其构建刑事被害人的救助制度通过给予被害人各种形式的物质补偿和精神抚慰,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犯罪行为对被害人造成的创伤。

随着社会对于刑事被害人面临的困境的持续关注,建立一项能有效保障被害人权益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已成为立法机关、司法部门乃至整个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

标签: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被害人救助是指对受到犯罪侵害的被害人或其近亲属,在未能获得犯罪分子的赔偿及其他方面的补偿时,由有关方面给予适当经济资助,帮助其解决暂时生活、医疗困难的一种措施。

它是一种抚慰性、救济性的以体现司法人文关怀的经济资助。

一、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起源和发展对被害人进行赔偿的法律规定,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8世纪的《汉穆拉比法典》,到了1956年,刑事法领域出现了一门新兴学科——犯罪被害人学,它的创始人门德尔松倡导应当给予被害人以适当的补偿,如果被害人未能从加害者那里获得赔偿或足额的赔偿,有权要求国家给予补偿。

随着这一学科的兴起和发展,被害人的权利保护问题开始受到各国的重视。

世界上最早提出对被害人进行救助具体实施制度的是英国,英国大法官玛格丽弗瑞在1957年提出了建立犯罪被害补偿制度,被尊为犯罪救助制度之母。

英国的被害人救助制度的理论建立在社会契约论基础之上,并在1964年制定了《刑事损害赔偿方案》。

随着新西兰在1964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刑事损害赔偿法》,日本、德国、韩国、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以及我国台湾省等国家和地区均通过立法,建立了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陆续开始对暴力犯罪的被害人实行国家救助。

加强对刑事被害人权益的保障,由国家给予刑事被害人救助,正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一项共识。

198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为罪行与滥用权力行为的受害者取得公理基本原则宣言》,明确规定了国家补偿制度的对象、方式,对资金来源和补偿程序作出原则性的规定。

该宣言第11条要求:“当无法从罪犯或其他来源得到充分的补偿时,会员国应设法向下列人等提供金钱上的补偿:①遭受严重罪行造成的重大身体伤害或身心健康损害的受害者;②由于这种受害情况致使受害者死亡或身心残障时的家属、特别是受扶养人。

浅谈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

浅谈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

浅谈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摘要】在我国现有的司法制度下,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无法获得相应赔偿,从而使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陷入生活困境。

在此种情况下,刑事被害人容易走极端即由被害人向犯罪人转化,进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因此,为了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国家必须对遭受犯罪行为侵害而又无法获得相应赔偿的刑事被害人进行救助,并建立系统规范的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机制。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必要性与可行性一、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的必要性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我国刑事诉讼法也规定了尊重和保障人权。

目前,我国对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障体系还不健全,我国还未建立系统规范的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导致刑事被害人在司法实践中得不到应有的关怀,其合法权益也得不到有效保障,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

在这种背景下,建立健全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显得尤为必要。

(一)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既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保障人权的基本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要在司法实践中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就要高度重视遭受犯罪侵害的刑事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的合法权益的实现。

保障人权是刑法的基本功能之一。

犯罪是对国家、社会利益以及刑事被害人个人权益的侵犯,而且通常是以刑事被害人为直接承受对象的。

刑事被害人,尤其是恶性刑事案件的被害人,生命、财产受到侵害,其精神也受到极大的痛苦。

因此,减轻刑事被害人的物质损失与精神痛苦,帮助无辜刑事被害人,对刑事被害人给予同情并维护他们的尊严,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现实需要以及保障人权的最基本要求。

(二)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般而言,刑事被害人在遭受犯罪行为侵害后,会产生“复仇”和“求偿”两种强烈愿望。

但由于我国实行国家刑事追诉原则,使刑事被害人不用承担对绝大多数犯罪的追诉。

论改革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救助制度

论改革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救助制度

论文摘要笔者以为目前我国司法机关在刑事司法诉讼进程中,未能真正有效地保护刑事被害人合法权益。

特别是公检法三部门在被害人救助制度衔接上,及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对被害人救助实施的细则上,都未能及时建章立制,因此有必要从理论高度对其进行深切探讨,以保证刑事被害人的救助适用条件、执行程序的内容和领会其中蕴涵的法律精神能够被清楚、准确地理解。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救助适用条件;执行程序目录前言............................................5-6一、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概念与意义................6-7二、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发展沿革和现状............7-9(一)英、德、日等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简史 (7)(二)英、德、日等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比较 (8)(三)中国的被害人救助制度 (9)三、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存在的大体问题...........9-11(一)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理论问题................9-10(二)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实践问题...............10-11(三)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救助问题 (11)四、改革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构思与设计.......11-18(一)我国成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2-13(二)完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立法...............13-18一、制度的适用原则..............................13-14二、制度的适用对象 (15)3、救助金的标准及数额 (15)4、救助机构的设立............................. 15-16五、救助资金的来源 (16)六、救助的申请、审批、发放程序等.................16-17结语........................................... 17-18参考文献 (18)后记............................................ 19-20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初探浙江省海宁市公安局黄国飞前言随着经济全世界化的迅速发展,法律国际化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国际间对于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持续关注,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已慢慢进入立法保护阶段,刑事被害人的法律地位也有所提高,在给与被害人经济上援助的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成立以后,各国都将被害人的权利保护事项关注在避免刑事被害人在刑事诉讼的追诉进程中再次蒙受被害的刑事诉讼程序权利方面的保护议题上。

论我国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建构

论我国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建构

论我国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建构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内涵和源起、必要性及基本理论【内容摘要】自1963年新西兰制定了《刑事损害补偿法》以来,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建设已成为世界各国立法的一大趋势。

虽然我国尚没有建立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但在地方已经有不少相关的实践,且从刑事司法发展的必要性出发,刑事被害人补偿问题应成为我国立法关注的对象。

笔者认为我国应当建立起以社会福利说为理论基础的被害人补偿制度,并参照各国的立法例,结合自身的国情,在补偿原则、补偿对象、补偿范围、实施方式等问题上,做出切实可行的规范。

关键词:被害人,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社会福利说一、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内涵和源起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是指,国家对因遭受犯罪侵害又未能从犯罪人或其他合理渠道获得充分赔偿的被害人及其家属,通过法定程序在一定范围内给予经济补偿,使其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恢复的制度。

其有别于被害人传统获偿途径之处,即在于突破了刑事诉讼中被害人获偿方式的局限,以相对独立于诉讼的特殊程序,最大限度的保证刑事被害人获偿的权利。

被害人作为犯罪侵害的直接承担者,在刑事司法中的重要地位本不言而喻。

但在文明发展过程中,犯罪逐渐被视为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危害,民众亦更依赖于国家机器以抵御犯罪的侵袭,于是公权力取代了个人成为刑事司法的主导,而被害人则日益丧沦为被遗忘的边缘人群。

虽然早在《立法理论》中,边沁便已论及对被害人补偿的必要性,但是,直到1941年德国犯罪学家汉斯·冯·亨梯《论犯罪者与被害者的相互作用》一文的发表,被害人在刑事司法中的积极作用才重新为人们所认视。

及至1947年杰明·门德尔松“被害人学”概念的提出,对被害人问题的理论研究开始进入学者的视野,而关于被害人补偿制度的讨论亦随之发展起来。

其后,自1963年新西兰颁布《刑事损害补偿法》以来,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均先后通过了刑事被害人补偿的相关法律,这标志着建立被害人补偿制度已成为国际发展的潮流。

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建立

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建立


刑事 被害 人国 家补偿 制度 的理论 基础
刑事 被 害人 国家补偿 制度 的理 论基 础 ,国外 有
多种学说 ,已建立该 制 度 的国家对 不 同学说 也是 各 有 青睐 ,如新 西兰采 国家 责任 说 ,荷兰 采社会 福利
收 稿 日期 :0 1 0 —0 21 — 3 8
作 者 简 介 : 冉 (9 8一)女 , 国人 民公 安 大 学在 读 硕 士研 究 生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 法 学 、 济 刑 法 学 。 赵 18 , 中 刑 经
制 度 , 建 立 刑 事 和 解 制度 。 如
关键词 : 刑事被 害人 ; 国家补偿制度 ; 可行性
中图分 类 号 : 9 0 0 D 2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6 2— 1 1 2 1 )3— 0 l O 17 9 6 (0 10 0 2 — 5
四千多 年前 的古 巴 比伦 的汉谟 拉 比法 典 中记 载
轻 ” 民本 思想 。新 中 国建 立后 , 和 国家领导 人一 的 党 直 坚持此 理 念 , 毛泽东 同志 提 出的 “ 心全 意为人 民 全
服 务 ” 江泽 民 同志 提 出的 “ 、 代表 人 民群众 的根本 利
刑事 被害人 或其 家属 ,通 过法定 程序 给 予一定 补偿
的制度 【。 因此 , 制度 的补 偿 主体是 国家 , 】 1 该 补偿 对 象是刑 事被 害人 或其 家属 ,补偿 条件 是受 到犯罪 侵 害而 未能从 犯罪 人或其 他渠 道得 到充 分赔偿 ,补 偿

2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的许 多 国家和地 区在立 法 时都 采用 了这 一学说 。 因此 , 兼采 二者是 兼采 国内外 理论 之精 华 。 其次 , 人本 理念要 求 全方位 、 大限度 地保 障人 最 权, 以此理 念为理 论基 础 , 很好地 指导 实践 , 制 能 使 度 的设计 和运行 都尽 量地 为被 害人利 益着 想 ,使 建 立该 制度 的初衷 更好 地得 以实 现 ; 社会 福利 说 , 立 则 足现 实 , 考虑 国家 的经济 承受力 , 保障 人 民基本 生 从 活 的角度 出发 , 国家 补偿 的范 围 、 象 、 对 对 条件 等予

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构建

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构建
久安 。 2 . 平衡 被 害 人 与 被 告 人权 利 的 需要 在 刑 事诉 讼 制 度 日趋 完 善 的 今 天 ,作 为 刑 事诉 讼 法现 代
4 . 建立被害人 国家补偿制度是实现刑法现代化的突破 口 刑法现代化是刑法不是单纯惩罚犯罪来实现“ 犯什么罪处 什么刑” , 而是根据犯 罪人 的具体情 况适用具体的刑罚 . 目的
失使得刑事被 害人 的合 法权益无法得到根本保障 ,构建符合 本国国情的刑事被 害人 国家补偿制度在现 实面前显得
尤为 重 要 。
关键词 : 刑 事被 害人 ; 国 家补Leabharlann 偿 ; 构 建 一、
构 建 我 国刑 事 被 害人 国 家补 偿 制 度 的必 要 性 与可 行 性
犯 罪 嫌 疑 人 作 出存 疑 不 起 诉 决 定 , 体现 了“ 疑罪从无” 的法 治 精神 , 体 现 了国 家 对 犯 罪 嫌 疑 人合 法权 益 的最 大 保 护 。 是 正 确 的, 也 是 应 该 的 。但 此 时 国家 在 对 待 被 害人 方 面 . 却 是 失 职和 缺 位 的 。 正义 应 该 是 既适 用 于 原 告 , 也适用于被告 , 他 旨在 维 系 原 告 和被 告 之 间 的适 当平 衡 。l 3 1 3 . 完 善 法 制 的需 要 法 治 作 为 一 种 治 国方 略 和 社 会 调 控 方式 ,必 定 是 以完 善
( 一) 构 建 我 国 刑 事被 害人 国家 补 偿 制 度 的必 要 性 1 . 构 建 和 谐社 会 的 需 要 和谐 社 会 的 一 个 重要 标 志 和特 征 就 是 社 会 稳 定 。 在 刑 事 法律 实践 中 , 犯罪发生之后 , 犯罪人 、 公 诉 人 和 受 害 人 三者 之
政府 权 力 的规 制 和 公 民权 利 的 保 障 。 而 我 国现 行 法 律 中对 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我国刑事被害人补助制度
作者:万慧朱彦
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4期
[摘要]我国立法对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助制度没有明确的规定,由于刑事破案率、犯罪分子赔偿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使得被害人获赔难以实现的现象普遍,影响了我国刑事司法公正的实现。

因而建立和完善被害人国家补助制度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救济制度附带民事诉讼
[中图分类号]D9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4-0041-01
2007年年初,青岛某大学大二学生冯晓芳因感情问题被一个叫周琨杰的男青年伤害致死,冯晓芳的两个同学也因上前劝阻而受重伤。

2007年5月青岛市中院做出判决,被告人周琨杰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除了刑事责任还在附带民事诉讼中承担赔偿冯晓芳父母31万元以及受伤的两位同学每人各2万元。

最终被告人赔了三个家庭共2.4万元,因为周琨杰及其父母根本没有能力负担这笔赔偿……这一切使得冯晓芳父母生活更难,女儿去世、女儿因读大学而借的债无法偿还,儿子也辍学。

青岛市中院从2004年底形成的被害人救助制度对冯晓芳父母进行了补助。

这一救助制度是针对青岛中院审结的刑事案件的受害人,如果加害者无力赔偿,而受害者又身陷困境,可向法院申请救助,救助金是1万至3万。

青岛中院补助冯晓芳父母2万元,受重伤的同学每人1万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被害人的实际困难。

一、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助制度的概述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助制度是指对受到侵害的被害人或其近亲属,在未能从加害人处获得足额赔偿时,由国家给予其适当经济补助的一种法律制度。

2007年9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刑事审判工作的决定》,要求探索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

由于多数犯罪人都是因为家庭困难才去进行犯罪,这就导致了人民法院在裁判后被害人及其家属出现人财两空的局面,这就极大地影响到了司法机关的权威性,裁判的结果得不到执行,裁判书成为一纸空文,更严重的是人民群众会对司法权威失去信心,进而转为自行解决问题,有可能会造成新的犯罪。

二、刑事被害人救济制度的功能
(一)人权保障的必然要求
我国刑事被害人整体数量庞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刑事法律在对被害人利益进行刑事保护的同时,还应当重视对刑事被害人的民事救助,建立被害人补助制度是对被害人权利的一个最为直接有效的保护,是符合现代法治国家人权保障理念。

(二)国家补助能够最有效地救济刑事被害人
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刑事被害人获得赔偿或补助的途径主要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民政救济、司法救济,但三者均因本身存有缺陷而难以担当刑事被害人救济的重任。

国家补助具有较强的救济力和现实可能性,一旦国家补助制度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建立起一套系统的制度,那么被害人的救济就能得到最为有效的保障。

(三)有利于刑事诉讼法任务的顺利完成
建立国家补助制度使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在法律上受到充分的保护,使他们所受到的损害能得到补助,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被害人与公安司法机关合作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刑事诉讼,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同时,协助公安司法机关,实现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三、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的构建
在2008年12月19日召开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特别强调指出:“要大力加强司法救助工作,特别是要注意做好对涉诉老人、父女、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以及下岗职工群体、受灾事故影响群体和刑事案件被害人的司法救助工作,体现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人文关怀。

”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

(一)救助对象及其救助范围
因犯罪受到人身伤害(限于重伤残疾及死亡),但无法从加害人及其他方面获得实际经济补助,生活特别困难的自然人。

鉴于日前我国的经济状况,必须对国家补助的对象予以限制,应以补助能解决被害人之迫切需要为条件。

(二)救助机构的设置
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刑事被害人救助机构应当是检察机关,由检察机关内设的救助委员会调查,对符合条件的被害人进行救助。

笔者认为由办案机关(法院)组成救助机构比较合适。

因为办案机关对案件熟悉,对被害人受伤害程度以及是否需要救助和救助程度非常了解,所以由办案机关救助有利于保障救助的效果最大化,也有利于节约国家成本。

(三)救助的程序构建
救助的程序,一是救助事项的告知程序,相当多被害人对救助情况不了解,对救助程序更不了解,因此在立法完善中规定法院办案人员应主动告知的程序。

二是申请程序,申请救助是
被害人的权利,应当尊重资源,充分尊重被害人资源,不能由办案机关主动提出,即实行“不告不理”。

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对刑事案件被害人及其亲属给予一定补助和抚慰不仅是国家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更是司法文明和司法和谐的体现和要求,同时还可以解决被害人申诉、上访难的问题。

因此既有力维护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孙洪坤.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助制度研究[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6).
[2]关于建立刑事被害人司法救济制度的调研报
告./sfdc/t20090107_21264.htm.
[3]周建华.论我国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助制度的构建[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