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芩连汤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大剂量葛根治疗急重症和疑难病概说

光 明 中 医 2021 年 6 月第 36 卷第 11 期 CJGMCM June 2021. Vol 36. 11
•1905 •
6 ~ 8 h ,其 中 4 例 服 药 后 ,1 次 后 头 痛 即 好 转 未 复 发 ,一 般 1 周 内 头 痛 可 以 控 制 ,疗 效 不 明 显 4 例 。对 照 组 25 例 采 用 2 0 % 甘 露 醇 或 山 梨 醇 250 m l静脉快速给药降 低 烦 压 ,15 ~ 30 m in 头 痛 即 好 转 ,但 仅 能 维 持 2 ~ 4 h , 须 反 复 多 次 给 药 ,一 般 头 痛 消 失 时 间 为 2 ~ 6 周 不 等 , 平 均 为 4 周 。孙 宁 宁 等 [15]应 用 葛 根 汤 治 疗 顽 固 性 头 痛 ,葛 根 量 为 30 g ,共 服 药 1 0 剂 后 ,后 随 访 半 年 未 复 发 。卢 灿 辉 等 [16]整 理 卢 永 兵 老 中 医 杂 病 验 案 5 则血 管 性 头 痛 案 中 ,葛 根 常 用 量 60 g ,起 到 很 好 的 治 疗 作 用 。李 松林 [17]介 绍 唐 由 君 重 用 葛 根 4 5 ~ 6 0 g 于辨证 方 药 中 治 疗 各 种 顽 固 性 头 痛 症 ,多 获 良 效 。 1 . 5 高 血 压 病 卢 灿 辉 等 [~ 明 确 提 出 临 床 观 察 发 现 用 大 剂 量 葛 根 40 ~ 8 0 g 于 对 症 方 药 中 ,治 疗 高 血 压 , 其 降 压 作 用 平 和 而 疗 效 持 久 。熊 兴 江 [18]在 葛 根芩 连 汤 方 证 及 其 在 糖 尿 病 、高 血 压 病 、高 脂 血 症 、肥胖中的 运 用 体 会 中 明 确 大 剂 量 葛 根 是 本 方 起 效 的 关 键 ,常从 3〇g 起 ,最 大 可 用 至 1 2 0 g。李 艳 芬 等 [19]在 孙 兰 军 治 疗高血压病经验荟萃中观察到孙教授用葛根治眩晕用 量 10 ~ 50 g ,30 g 为 最 常 用 剂 量 ,疗 效 颇 佳 。患者症状 改 善 后 ,孙 教 授 每 以 葛 根 60 ~ 90 g 泡 水 代 茶 ,连用 2 ~ 3 个 月 可 辅 助 血 压 平 稳 ,改 善 症 状 。 1 . 6 糖 尿 病 何 志 军 [2°]用 葛 根 丹 参 玉 竹 汤 ,其中葛 根 30 g 治 疗 4 2 例 2 型 糖 尿 病 有 效 率 80. 9 5 % 。吴奇 志 [21]治 疗 糖 尿 病 早 期 视 网 膜 病 变 ,用葛根芩连 汤重 用 葛 根 30 g ,效 果 显 著 。张 晶 等 [22]用 葛 根芩 连 汤重 用葛 根 30 g 治 疗 2 型 糖 尿 病 合 并 下 肢 血 管 病 变 ,治疗组有 效 率 91.6 7 % 、对 照 组 有 效 率 75. 6 0 % ,治疗 组 疗效 明 显 优 于 对 照 组 ( P <〇.〇5)。 张 会 琴 等 [23]用 葛 根 芩连 汤 合 小 陷 胸 汤 治 疗 2 型 糖 尿 病 合 并 高 脂 血 症 ,重用葛 根 30 g 与 一 般 用 量 治 疗 对 照 观 察 ,治 疗 组 总 有 效 率 95. 0 0 % ,对 照 组 90. 0 0 % ,2 组 总 有 效 率 比 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 >〇.〇5),疗效相当;但 大 剂量 葛 根具 有明 显 的 调 血 脂 、降 血 糖 作 用 。 1 . 7 胃 肠 病 黄 运 通 [24]用 加 味 葛 根 芩 连 汤 治 疗 湿 热 下 注 大 肠 的 慢 性 结 肠 炎 4 3 例 ,葛 根 30 g ,总 有 效 率 为 9 0 . 7 % 。 黄 胜 光 等 [1())治 疗 慢 性 腹 泻 方 选 葛 根 芩 连 汤 合 赤 石 脂 禹 余 粮 汤 ,葛 根 量 多 在 30 g 以 上 ,效 果良好。 1 . 8 急 性 腰 扭 伤 周 明 浩 [25]应 用 自 拟的 葛 根理 腰方 治 疗 急 性 腰 肌 筋 膜 损 伤 3 7 0 例 ,重 用 葛 根 50 g ,疗效 良好。 1 . 9 鼻 窦 炎 王 秉 岳 等 [26]重 用 葛 根 30 g 治疗慢性鼻 窦 炎 1 7 0 例 ,基 本 方 :葛 根 30 g ,桂 枝 6 g ,白芍6 g ,生 姜 3 片 ,大 枣 6 枚 。有 效 率 8 8 % ,并 强 调 葛 根 量 小 于 20 g 效 差 ,对 于 复 发 者 仍 有 效 。
盆腔恶性肿瘤放疗所致放射性直肠损伤的防治研究进展

2023 年第 9 卷第 5 期Vol.9, No.5, 2023中西医结合护理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盆腔恶性肿瘤放疗所致放射性直肠损伤的防治研究进展刘娜, 韩成如, 栾顺莲(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肿瘤科, 山东 滨州, 256600)摘要: 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疗后引起的直肠放射性损伤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针对放射性直肠损伤的发生机制、国内外主要用药及灌肠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旨在为提高放射性直肠损伤的治疗效果和建立标准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放射性直肠损伤; 盆腔恶性肿瘤; 放疗; 灌肠; 中西医结合中图分类号: R 473.7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709-1961(2023)05-0241-08Progress of research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radiation -induced rectal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pelvic malignancyLIU Na ,HAN Chengru ,LUAN Shunlian(Department of Oncology ,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 , Binzhou , Shandong , 256000)ABSTRACT : Radiation -induced rectal injury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pelvic malignancy. This paper reviewed studies on pathogenetic mechanism , drug treatment and enema method for radiation -induced rectal injury , and provided reference for im⁃provement of treatment efficacy and establishment of standardized treatment protocols.KEY WORDS : radiation -induced rectal injury ; pelvic malignancy ; radiotherapy ; enema ;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据报道,至2020年我国新增盆腔恶性肿瘤患者超70万,全球新增逾400万[1]。
中医药减毒增效作用在免疫检查点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综述与讲座◇摘要免疫治疗已成为癌症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中的全球瞩目焦点。
近两年尤以Nivolumab 、Pem-brolizumab 、Atezolizumab 和Ipilimumab 为代表的PD-1\PD-L1和CTLA-4抑制剂,针对免疫检查点在肿瘤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已在非小细胞肺癌、结肠癌、黑色素瘤和尿道癌等恶性肿瘤中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
中医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调控免疫检查点治疗恶性肿瘤具有一定优势,并且改善其不良事件也表现出较好的疗效。
本文综述了中医药在调控免疫检查点和改善不良反应中的作用及其在免疫调节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中医药;恶性肿瘤;免疫检查点;免疫治疗;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73;R97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2501(2024)03-0339-09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4.03.013恶性肿瘤是中国和发达国家的主要死亡原因[1]。
据GLOBOCAN2020估计,2020年全球将有19292789例癌症病例和9958133例癌症死亡病例[2]。
自2000年以来,我国恶性肿瘤病例数、死亡人数、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逐渐上升趋势。
随着医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免疫疗法逐渐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方法,并且在肿瘤治疗领域受到广泛关注。
已有临床研究(KEY-NOTE-598和CheckMate 227/9LA )结果表明,免疫抑制剂可以延长晚期患者生存时间,提高临床效果。
这是继常规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之后的又一重大里程碑[3-5]。
尤其近些年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和中国食品药品管理局(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 ,NMPA )已批准多种治疗恶性肿瘤的免疫相关药物,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尽管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 )在治疗肿瘤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疗效不确定、耐药性和不良事件。
葛根芩连汤的研究进展

[ 6 ] 索朗 , 齐云, 吴彬 , 等. 藤茶抗炎 、 镇痛作用 研究 [ J ] . 中国民
族 民间医药杂志 , 2 0 0 2, ( 5 6 ) : 1 7 2—1 7 4 .
[ 7 ] 钟正贤, 周桂芬 , 陈学芬 , 等. 藤茶 总黄酮药理作用的实验研
究[ J ] . 中国中医药科技 , 2 0 0 4 , 1 1 ( 4 ) : 2 2 4 — 2 2 5 .
[ 8 ] 钟正 贤, 覃洁萍 , 周桂芬 , 等. 广西瑶族藤茶中双氢杨梅树皮
素的药理研究 [ J . 中国民族 医药杂志 , 1 9 9 8 , 4 ( 3 ): 4 2—4 4 .
葛根芩 连 汤 的研 究进展 术
施 晓伟 , 刘 文 , 王 群, 陈大业 5 5 0 0 0 2 ) ( 贵阳 中医学院 , 贵 州贵 阳
椎病 ; ( 1 2 ) 皮肤科病证 : 白塞综合征 : ( 1 3 ) 耳鼻喉科病证 : 慢性 化脓性 鼻 突窦炎 , 萎缩性 鼻炎 , 急性扁桃 体炎 ; ( 1 4 ) 口腔科
病证 : 口腔 溃 疡 , 慢性 唇炎 , 神经性舌 炎, 舌痿 , 牙痛 。
关键词 : 葛根芩连汤 ; 方剂; 疾疾 ; 临床效 果
更泻 , 消化 道 肿 瘤 所 致 腹 泻 , 溃疡性结肠炎 , 放射性 直肠炎 , 急 性 出血 性 坏 死性 小 肠 炎 , 大肠癌 , 急 性 非 感 染性 腹 泻 , 急性 胃
肠炎, 慢性 乙型病毒性肝 炎腹泻 , 酒精性肝病 ; ( 2 ) 内分泌 系统疾病 : 糖尿病 , 糖尿 病性 腹泻 , 糖尿病 胃轻瘫 ; ( 3 ) 呼吸 系统疾
编者按 : 葛根芩连 汤出 自著名的 中医古籍、 张仲景所著 的《 伤寒论》 。 目前临床上 已用于以下 1 4类病 症 的治疗 , 包括 : ( 1 ) 消化 系统疾病 : 细菌性 痢痰 , 病毒性肠 炎,慢性结肠炎 , 放射 性结肠 炎 , 上 消化道 出血 , 伪膜性肠 炎, 肠 易激综合征 , 五
葛根芩连汤与其有效部位群对离体心脏的作用

Efe t f g g n nl n d c c i n a fe tv f c s o e e qi i e o to nd e c i e a
c m p ne t n t s l t d pe f s d h a t o o n s o he io a e r u e e r
V17 o o2 N. . 5
O t 0 c. 1 2 1
葛 根芩 连 汤 与 其有效 部位 群 对 离体 心脏 的作 用
谭 颖 , 史姚 平 , 刘 Fra bibliotek琳 , 赵 瑛
( 哈尔滨商业大学 药学院 ,哈尔滨 10 7 ) 5 0 6 摘 要: 观察葛根 芩连汤与其有效部位群 对大鼠 离体 心脏 的作用 , 探讨 中药物质基础与作用谱之 间的
第2卷 第5 7 期
21年 1 0 1 0月
哈 尔 滨 商 业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 学版)
J u n lo r i i e s y o mme c Nau a ce c sEdt n) o r a fHa bn Unv ri fCo t r e( t r lS in e i o i
Ab t a t s r c :To su y t e r lto hi ewe n t e mae ilba i ±ta iin l Ch n s d — t d h eains p b t e h tra ss O r d t a i e e me i o c n n he a to pe ta,t f cs o g nq ni n d c cin a fe t e c mp n n s i e a d t cin s cr he ef t fGe e ila e o to nd ef ci o o e t e v o h s l td pef e a a twe e o s r e . Th s l td p rus d r t h a r e n t e ioa e rus d r the r r b e v d e ioa e e f e a e r we e pr — t p r d b n e d rfu i g h a t d l S r t. T as we e r n o y dv d d i o KH a e y La g n o f sn e l hy a u t D a s he r t r a d ml i i e nt
葛根芩连汤的近期研究概况

葛根芩连汤的现代临床应用

葛根芩连汤的现代临床应用葛根芩连汤是经典古方之一,来源于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第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本文较为详尽的介绍了近年来葛根芩连汤的临床应用情况。
1.葛根芩连汤治疗胃肠道疾病近年来研究证明葛根芩连汤治疗胃肠道疾病与其抗菌、解痉、抑制胃肠运动、抗缺氧、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有关。
李学等[1]认为葛根芩连汤可治疗肠炎等炎症性疾病的效果;葛根芩连汤对大肠杆菌内毒素、痢疾杆菌所致腹泻有较强抗炎作用,能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渗出水肿。
何飞等[2]通过研究表明葛根芩连汤能够明显抑制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抑制大鼠离体回肠正常运动;对抗ACh引起的大鼠离体回肠痉孪性收缩。
1.1急性胃肠道疾病黄承华等[3]采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急性肠炎40例,所有患者大便常规检查正常,细菌培养未见常见病菌,患者中服药3剂后痊愈35例,服药4-5剂后痊愈4例,无效1例。
张越颖[4]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急性腹泻,总有效率达到80%以上,取得满意疗效。
黄承华等[5]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急性胃肠炎40例,总有效率达到87%。
周仕昌[6]采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急性肠炎120例,治愈102例、有效18例。
龙洁儿等[7]应用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急性肠炎,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总有效率为95%。
王喜聪[8]采用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与使用抗生素注射治疗对比,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27例,总有效率为96.3%;而使用抗生素注射治疗对比组27例,总有效率81.4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较大差异,使用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有明显优势。
王广芳[9]采用葛根芩连汤加味治疗细菌性痢疾42例,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愈35例,有效7例。
1.2慢性胃肠道疾病何培芸[10]选用葛根芩连汤加白芍、薏苡仁、木香、炒白术、茯苓、白豆蔻,治疗五更泻等慢性泄泻。
仝小林教授谈黄连的量效毒

仝小林教授谈黄连的量效毒王松;赵林华;周源【摘要】Rhizoma Coptidis was widely used to treat dispersion-thirst since ancient times,and it is called “dispersion-thirst panacea”by Professor Tong Xiaolin.Professor Tong applies Rhizoma Coptidis well with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and its complications.He has ac-cumulated a lot of experience during the many years of clinical practice.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dose-response and toxicity of Rhizoma Coptidis respectively.Clinical application of Rhizoma Coptidis is summarized by Professor Tong as follows:regulating the spleen and stomach by opening with acridity and downbearing with bitterness,modulating intestinal microflora by clearing heat and dring dampness,stabilizing arrhythmia by clearing heat and draining fire and treating furuncle and carbuncle by clearing heat and resol-ving toxin.In addition,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cientific compatibility of Rhizoma Coptidis with other herbs and make sure the ra-tional dosage in clinical practice.Also,how to take decoctions and to balance efficacy and safety are also very important.%黄连自古被广泛地用于治疗消渴,仝小林教授更是称其为“消渴圣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葛根芩连汤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对葛根芩连汤的长期毒性进行初步研究。
方法:采用传统水煎煮
法制备葛根芩连汤;通过大鼠给药后及恢复期的日常观察、血液学指标测定,对
葛根芩连汤的长期毒性进行研究。
结果:葛根芩连汤各给药组和恢复组大鼠长期
毒性指标(体重、摄食量、摄水量、血常规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
异(P>0.05)。
结论:葛根芩连汤按临床用量的5倍、15倍、25倍用药时,长期毒性指标(体重、摄食量、摄水量、血常规指标)均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葛根芩连汤;长期毒性
【中图分类号】R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0-0142-03
葛根芩连汤由葛根、黄芩、黄连、甘草四味药所构成,为表里双解剂,具有
解表清里的功效[1]。
葛根芩连汤药味较少,作用明确,是中医药的经典方剂,临
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腹泻,肠伤寒以及胃肠型感冒等症。
近年来随着对中药复方
的深入研究,葛根芩连汤以其较好的临床疗效应用较多。
中药的质量主要体现在
疗效方面,中药质量标准的建立必须能够表述其临床疗效特征,以便有利于中药
的进一步发展[2,3],保证葛根芩连汤能够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临床,是葛根芩连汤
质量评价研究内容的一部分重要方向。
为了保证葛根芩连汤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本文对葛根芩连汤的长期毒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为葛根芩连汤的临
床应用和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1.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动物
SD大鼠,体重110~130g,雌雄各半,由北京维通利华医学试验动物有限公
司供给,将其在饲养在室温22~25℃、相对湿度为65%的动物室中5日,12h明
暗交替照明,自由进食、饮水。
1.2 葛根芩连汤的制备
取所需各饮片(葛根24g,黄芩9g,黄连9g,炙甘草6g),加10倍量的水,浸泡30min,先煎葛根,水沸后煎煮20min,再和余药共煎至30min,滤过,残
渣加10倍量的水,水沸后再煎20min,趁热滤过;合并两次滤液,浓缩,冷至常温,调整至相对药材浓度为1g/mL。
1.3 实验仪器
雅培CD3700 全自动血球计数仪(美国雅培公司);
OLYMPUS AU 4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OLYMPUS 公司);
TEC2800 石蜡包埋机(常州郝思琳以用仪器有限公司);
Olympus 显微镜(日本OLYMPUS 公司),等。
2.实验方法[4-5]
2.1 分组及给药
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葛根芩连汤低、中、高剂
量组(21.60、64.80、86.40g·kg-1)及对照组,每组20只,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连续灌胃给药30天,恢复20天。
于给药30天、恢复期20天每组随机选取10只大鼠,禁食不禁水14h,眼眶静脉取血,进行各指标检测。
2.2 观察指标
2.2.1一般观察给药期间每日观察记录大鼠的一般体征如动物的进食饮水、
精神、行为活动、毛色状态、粪便性状、口鼻眼异常分泌物等,每5天记录一次
体重、食量、水量变化。
采用 SPSS 11.5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2.2.2血液学指标给药结束及恢复期结束后,眼眶取血检查血常规各项:红
细胞(RBC)、血红蛋白浓度(Hb)、白细胞(WBC)、血小板计数(PLT)等。
采用
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3.实验结果
3.1 一般情况的观察
葛根芩连汤3个剂量组均未引起大鼠死亡,药后25天高剂量组有大鼠精神不佳、眼睑下垂,中、低剂量组大鼠外观形态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异常;停药后第
5天各剂量组均有大鼠开始好转,恢复期结束后药物组大鼠基本恢复正常。
各剂
量组动物体重增长及摄食量、摄水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2、3。
4.讨论
葛根芩连汤拟按临床用量的5倍、15倍、25倍,给予大鼠连续灌胃30天,恢复期20天,葛根芩连汤各给药组和恢复组大鼠长期毒性指标(体重、摄食量、摄水量、血常规指标)与
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可见,葛根芩连汤按临床用量的5倍、15倍、
25倍用药时,长期毒性指标(体重、摄食量、摄水量、血常规指标)均无明显影响。
初步表
明葛根芩连汤在日常临床用药时较为安全。
本研究对象葛根芩连汤,均按照临床所使用的传统经方葛根芩连汤水煎液的制备方法进
行制备,保证了其与临床用葛根芩连汤药效成分的一致性。
使得本实验结果较为可靠。
【参考文献】
[1]陈丽红,唐于平,王强.葛根芩连汤的现代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0,04:676-680.
[2]王峥涛.中药质量标准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天然药物,2006,4(6):403-410.
[3]刘华钢,雷欣潮,刘进修.中药质量标准的研究进展[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1,27(1):44-48.
[4]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9,112-118,256-257,303-308,33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中药新药研究指南[S].大鼠的长期毒性试验,1993:20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