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市》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视频开头的旋律响起时,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势必想起了那久远的记忆,结合视频拉近了学生与《聊斋志异》和蒲松龄的距离从而适时导入新课。
走近
作者
(3分钟)
1、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作者21.htm
【百科名片——聊斋志异】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用情感去参与、用心灵去体会、用已有的人生经验去与之共鸣是赏析文言文的必要手段。对初一学生而言,要让他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体会感情,进入意境,引起共鸣实属不易。那么,利用开展趣味的小组活动的方式,有助于对学生情绪的调动和氛围的营造。同时采用多媒体手段和网络资源,在教学中辅以画面、音乐、朗读,也会有所帮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希望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几十个字,更多的,我希望这些孩子能在这堂课中从中国古典文学中体会到“美”,能够自觉地去挖掘“美”,从而丰富他们的内心。
另外,我从本堂课中得到了一点启示:对一些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无关,但又不能伤害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在教学中则应留给学生自行探究,培养学生课后查找资料的习惯。在课堂上,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才能获得发展,潜能才能得到开发。教学中,围绕教学重点,放手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纵横驰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放有收,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2、在阅读中自主与文本对话,培养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及概括能力;
3、美读课文构成一种美的意境,让学生在读中感知美。
走进山市
(15分钟)
三读课文,读懂文意。学生自己结合课下注释,利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翻译课文,画出理解起来有疑惑的句子,小组交流,可采用一人一句的形式。小组解决不了的地方可以请教其他小组或者提交课堂,大家共同解决。
3、情感目标:感受“山市”的神奇、壮丽。培养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和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山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写的一篇文言文,描绘的是山中蜃景,与“海市蜃楼”相似。文中描绘了从山市开始出现到最后消失的变化过程,给人以神奇而又壮丽的感觉。文章语言精炼生动,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去揣摩、理解。通过研读对这一现象进行适当探究。
/view/9656.htm
由学生查找的资料入手,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点燃课堂学习的激情
初遇山市
(10分钟)Y.html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参与到各学习小组中进行辅导。纠正个别错误读音。针对学习小组提出的疑问适时点拨。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语文
3,课时:1课时
4,课题地位:《山市》课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0课)
二、教学课题
1、知识目标:了解“山市”这种奇怪现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2、能力目标: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山市”发生时的现象,并能筛选搜集到的信息对这一现象作出科学解释;在反复诵读中培养文言文的语感,能迁移运用积累的文言词语。
教师总结归纳:作者之所以清晰地为我们描绘了山市的奇妙变化,也是得益于这些时间词语的准确运用,即作者采用了时间顺序的写法,这是写作技巧之一而详略得当,这是写作技巧之二。
(二)小记者采访活动(具体见后面的资料卡片)
①自由组成学习小组,扮演“目击者”。按“小组讨论提纲”互相描述所看到的山市其中一个阶段的景象。“目击者”尽可能表达清晰,提供多的所看之景的细节。讨论交流,互帮互助,疏通文意,抓住重点。
②八名学生充当教师(“大记者”)的助手,接受培训,依据采访提纲,分别到各小组去进行采访工作。采访目击者,及时总结,作好采访笔录。“小记者”注意明确任务,语言精练。
③小记者们根据采访笔录汇报所了解的山市景象。注意到的美景可能会有:高插青冥、碧瓦飞甍、高垣睥睨、直接霄汉、往来屑屑组
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所看到的山市“结局”阶段的景象:
从“逾时,楼渐低”到“遂不可见”。
(二)采访提纲:
请你采访一下山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阶段目击者。提出下列问题:
(1)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2)景象有变化吗?怎样的变化呢?
(3)你觉得这些景象美吗?美在哪些细节?
2、课外阅读《聊斋志异》,倾听大师讲述神异离奇的故事。
如《考城隍》htm
1、联系生活经验并用自己的语言合理的表达;
2、鼓励课外阅读将课内积累的知识学以致用。
板书
设计
山市
蒲松龄
既而逾时
七、资料卡片
(一)小组讨论提纲:
第一组
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所看到的山市“开端”阶段的景象:
从“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到“始悟为山市”。
第二组
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所看到的山市“发展”阶段的景象:
从“未几,高垣睥睨”到“城市依稀而已”。
第三组
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所看到的山市“高潮”阶段的景象:
从“既而风定天清”到“或凭或立,不一状”。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掌握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教学难点】了解山市的成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初读通语句;再读明大意;三读有感悟;四读品内涵;五读得启迪。
2、以字词疏通和内容理解为重点,之后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
3、大处着手,在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结构层次的基础上,再落实具体字词的意思,最后探究科学原理。
1、此环节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在进行时应该指导学生学会圈点勾画的基本方法,为后面的文言文学习奠定基础;
2、初步训练学生的归类积累文言文词语的习惯;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兴趣。
沉醉山市
(10分钟)
(一)四读课文,欣赏山市的神奇变幻(可采用默读法)。思考:山市的全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提示:画出表时间的词语,以及相应出现的事物)。
高潮:危楼出现→常楼高舍
↗﹨
↗未几﹨
忽无何↗发展:城郭↘倏忽
发生:孤塔→宫殿↗结局:危楼消失
板书设计旨在形象直观,给学生深刻的印象,从而抓住重点理解文章。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能够有效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充分展示了学生的独特阅读感受,通过适机点拨、阅读交流,进而把握文言文知识及写作技巧,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1)通过不懈地训练及反复的强调,使学生养成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本节课学生就在这方面表现得很好,在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基本能口译课文,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字词教学时间,为课堂上进行多种能力训练提供了时间的保证。(2)诵读法。教法千变,朗读为本,对文言文的教学来说,诵读尤为重要。整堂课我以诵读贯穿始终,从初读、译读到理读、背读,从朗读入手,让学生把握文言文的节奏,体会文意,赏析美点,在朗读过程中考查了学生对文本的》的主题歌以及山市的成因介绍,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便于积累知识。这样充分利用课件和网络展示创设情境,从感性上让学生自然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4)小组合作讨论是这节课的主导学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具体授课过程中,又十分注意将学生的独创性融入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科教视频】蜃楼成因及示例
/u72/v_NjUzNTgxMDE.html
此环节用来解决学生不能理解的海市蜃楼的形成原因,通过链接【科教视频】和多媒体课件以达到图文并茂、美轮美奂的理解深刻的道理的目的。
书写山市
(2分钟)
课后提升(课后作业):
1、请学生查阅资料后给蒲松龄写一封信,解释“山市”的科学成因。
1、教会学生会概括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学会总结写作技巧。
3、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想象能力、作记录、与人沟通能力、围绕中心阐述话题。
揭秘山市
(3分钟)
质疑问难: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你还有什么疑惑吗?
学生可能会问1、山市到底是怎样形成的(怎么回事)?
2、为什么那时候的人们把山市又称作“鬼市”?
师多媒体展示山市成因的图片并解释:海市蜃楼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光线穿过大气层时,由于折射反射而形成的奇幻景象。古代人们不了解它的成因,以为是神仙住所、蛟龙吐气。所以命名为海市蜃楼,也称蓬莱仙境。气象学上成为蜃景。它多出现在海边或沙漠地带。有时在山区也能看到,人们就称之为“山市”。后来用“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这些都是浅层次的解释,要想真正弄清他的成因,还需要同学们课下查阅资料。
存在不足:(1)《山市》中的景色瞬息万变、虚无缥缈,比较适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课堂设计中我本想从两个层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创造性复述来培养学生描述景物的再造想象力;以画图的形式来培养学生将语言转化为图景的空间想象力。可是因为时间关系,该环节未得实施。可以说是课堂上的遗憾。(2)教学评价性语言随意性强,有些语言点拨不到位。
A、念/近中/无此禅院
B、然/数年/恒不一见
C、一行/有/五点明处
D、n/202143745.html
(三)通过朗读,你觉得文章主要写了什么?试着用一两句话概括。
1、在反复诵读中培养文言文的语感;
【补充】翻译课文的基本方法:留(保留)、补(补充)、删(删除)、换(替换)、调(调整)
写下你认为重点的词语或句子,注意归类整理。
教师补充提示:
【重点词语归类】/share/7249091.html
4、小记者采访活动。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自由组成学习小组,扮演“目击者”;8名学生充当教师(“大记者”)的助手,接受培训,依据采访提纲,分别到各小组去进行采访工作;小记者们根据采访笔录汇报所了解的山市景象等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写作技巧。
五、教学过程
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预习(时间不限定自主安排)
1、能通过自主学习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养成利用网络等手段搜集资料的习惯。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检查,激发兴趣。ylist/f1781645o1p10.html
2.师: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吗?生:聊斋。师:今天,让我们走进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一起学习他的一篇文章《山市》。(教师板书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准备】
1、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2、利用网络或图书馆了解蒲松龄和他的《聊斋志异》,了解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的主题歌、本课的重点词语归类和重点句的译文以及山市的成因介绍,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便于积累知识。
(3)班内检查:一读课文,消灭生字生词。
你能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吗?试试吧。把你认为重点的字也写在下面。
奂山()邑()青冥()禅()院飞甍()高垣睥睨()()()连亘()窗扉()市肆()黯然缥缈()()()倏忽()逾时()
(二)再读课文,读出停顿和语气节奏,注意读好四字结构。
温馨提示:句子的停顿可以依据音节划分,也可根据意义单位来划分。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