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人版道德与法治11.1 道德与法律
江苏省书人教育培训中心苏人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件:第11课 第1课时 道德与法律(共24张PPT)
困惑一 他在网上发现一段小视频:一男子在高铁上吃泡面,被一女子怒怼。 该女子声称全车的人都知道乘坐高铁时不能吃泡面。 那么,乘坐高铁时到底能不能吃泡面呢? 小明通过多方查找得知: 高铁方不出售泡面,但并没有禁止吃泡面的规定。 小明发现,关于法律的书面资料很容易找到,而象和 范围不同
只调整人们的行为。
实现方式不同
也依靠公民的自觉维护和 依靠社会舆论的约束和 教育的力量以及人们的觉悟。 遵守,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
课堂上,同学们就“法律与道德谁更重要”争论得很激烈,小明也很 疑惑。正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老师出示了一组案例。
案例一
年过七旬的程氏夫妇住在临时搭建的危房中,四个子女都不愿 意尽赡养义务。无奈之下,程氏夫妇将子女告上法庭。 若程大爷于2012年起诉子女,要求给付赡养费,同时要求子女 常来看望。
问题1:如果你是法官,你准备如何判决此案?请说出 你的判决依据。
第二十一条
……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 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当时,法院可判决每个子女每月给付程大爷夫妇一定赡养费,但会 驳回其要求子女看望的请求。 问题2:为什么2012年程大爷要求子女看望的请求会被驳回? 问题3:对子女不看望老人的行为,你有什么解决的方法?
案例二
程大爷于2013年10月份再次将四子女告上法庭,要求各子女每人每月给 付赡养费外,还要求不与其共同生活的子女每月看望其一次。
问题4:你认为法院此次会做出怎样的判决?这说明了道德与法律可以 转化吗?
第十八条 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 视、冷落老年人。 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 或者问候老年人。 (附:自2013年7月1日起实施)
你能告诉他为什么吗?
苏人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11.1追求公平
11.1追求公平课型:新授总课时数:审核:政治组备课时间:上课时间:主备人:课题:追求公平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教育学生认识公平是人们共同的社会追求,是现代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维护公平对于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说明公平与不公平的表现,能正确认识公平,努力去追求公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公平意识,学会公平对待别人重点和难点重点:关于公平的含义,主要是从社会合作的关系角度来分析的,合作中的公平和以往所理解的公平尽管在内容上也有相连一致的地方,但表述角度新颖。
难点: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教学方法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事例闯红灯与救人1、组织学生讨论,事例中的事情是否公平?提示:从道德、法律等角度2、教师总结:从道德上讲:从法律上讲:我们应该怎样去看:二、众说纷纭话公平1、关于课文中小女同学的处境分析(1)带着问题阅读材料(2)组织学生讨论并整理出学生观点a、不公平。
理由:b、公平。
理由:c、说不清。
(3)教师小结:评价的关键:合作中的利益和责任、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上。
所以:与其他同学相比,在合作中利益与责任,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和统一上,2、从这件事情引导学生谈现实生活中的公平合作意识:积极承担责任,不取不应得的利益;合作双方应相互平等、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合作双方互惠互利,努力实现双赢,共享合作成果。
3、通过上述,分析课文中老大爷的言行不公平结果:使合作失去基础,从而合作难以维持下去,就更不可能获得成功。
4、公平问题总结与拓展:涵义、特点三、关于公平重要性----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1、本节重点:公平的概念是放在更加宽泛的社会生活领域里谈合作、谈公平。
既社会公平2、社会公平的表现从内容上看主要是“权利的平等”、“机会的平等”。
从范围上说,又表现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等多方面。
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1.1《做人当自尊》教学设计
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1.1《做人当自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1.1《做人当自尊》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自尊的概念,认识到自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自尊。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自尊的定义、自尊的表现、自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自尊品质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自尊意识,培养自尊品质,做一个有自尊心的人。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关注自己的自尊心。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一些有关自尊的问题,如受到歧视、被嘲笑等,对于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他们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自尊的概念,掌握自尊的表现和重要性,学会如何培养自尊品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自尊意识,培养自尊品质,尊重他人,做有自尊心的人。
四. 教学重难点1.自尊的概念及其表现。
2.自尊的重要性。
3.如何培养自尊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自尊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自尊的概念和表现。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4.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3.案例:收集一些有关自尊的典型案例。
4.小组讨论题:准备一些讨论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自尊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自尊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自尊的表现,进一步理解自尊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或他人的自尊经历,讨论自尊的重要性。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1.1探问人生目标》同步测试题(带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1.1探问人生目标》同步测试题(带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人和动物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人与动物的活动是有区别的,表现在()A. 人能走路,动物不能B. 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动物的活动是无意识的C. 人和动物都具有语言沟通能力D. 动物的活动是无目的的,人的活动是无意识的2. 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所以()①人生目标可以分为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②人能主动规划人生③人能克服一切困难④人能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A. ②③B. ①②C. ①③D. ②④3. 自参加环卫工作以来,陈松华始终坚持“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维修垃圾转运设备2万多台次,先后穿烂了工作服100多件,戴坏了手套1万多副,为城市综合管理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也因此入选了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
陈松华的事迹告诉我们()A. 只要确定目标就能少走弯路B. 正确的人生目标让我们克服困难,坚定前行C. 梦想的实现需要努力学习书本知识D. 只有从事环卫工作才能入选“中国好人榜”华罗庚怀着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决心确立了成为数学家的远大目标,他也因此不断奋斗,在读书的成长历程中开辟了一片数学天地。
据此回答第4、5题。
4. 上述材料说明()①人生目标都是在青少年时期确立的②只要确立人生目标就一定能少走弯路③正确的人生目标指引我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④人生目标决定着人生道路的发展方向A.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5. 从华罗庚实现成为伟大数学家的人生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A. 一旦确立人生目标,就能排除一切干扰B. 人生目标的实现需要不断奋斗,克服困难C. 人不能主动规划人生D. 人人都应把成为数学家作为人生目标6. 人能够积极主动地规划人生,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下列对人生目标理解正确的是()A. 只要确立人生目标,就一定能实现梦想B. 人生目标决定着我们前进的方向C. 人生目标是指近期目标D. 只有名人才能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7. 人生目标可以分为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
苏人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 下册 11.1 道德与法律(共18张PPT)
思考探究2:法律与道德还有其他方面的不同吗?
比如产生的条件不同:道德是伴随着人类社会而产生的,法律 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再如制裁的方式不同。违法犯罪 的后果有明确规定,是一种刚性约束;不道德行为的后果,是 自我谴责和舆论压力,是一种柔性约束。
活动三:“礼让行人”大家说
一说: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中有很多的“让”。有家庭的 “让”,孔融让梨,成就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有邻里的“让”,清代 大学士张英“让他三尺又何妨”,广为传诵。今天,机动车“礼让斑马 线行人”的规定已经纳入道路交通的法律法规,目前在全国普及开展起 来。以江苏省为例:对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时未停车让行的机动车, 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第九十条、《江苏省道路 交通安全条例》第五十六条第一项之规定,将处以罚款50元、记3分的 处罚。 思考:请你从法律与道德相互联系的角度,谈一谈机动车“礼让斑马线 行人”的规定纳入法律法规有何作用? 法律体现道德的精神,促进道德的发展,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思考:司机的什么行为“赢来网友赞声一片”,为什么?
司机停车礼让的守法行为、背起老人过马路的高尚道德行为告 诉我们,法律和道德作为文明社会的基本规则,我们每一个公 民都必须要主动遵守、积极践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一学 道德与法律的相关知识。
活动一:概念解读(阅读教材P2内容)
思考探究:1.什么是道德? 2.什么是法律?
二说:有网友认为,“礼让”似乎不应该只是车辆应该注意的,对于行人 来说,也应该学会“礼让”。现在不少行人不走斑马线,乱穿马路,更有 甚者一路小跑或是骑着电动车闯红灯,这让遵守交通规则、懂得“礼让” 的司机很“受伤”,行人和司机得相互尊重才是。为此,湖北省武汉市交 管部门将在重点路口设置人脸识别系统,对不遵守交规的行人进行人脸识 别后进行处罚,并纳入个人诚信系统。
(新)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1.1《做人当自尊》课件(共16张PPT)
当---------------------------------------,我会------------------------
当---------------------------------------,我会------------------------
学习新知
自尊的力量
自尊是成功者必备的心理品质,是一个人成 功的重要条件。任何人的自尊心都应得到尊重和 保护。一个人有了自尊,就会形成奋发向上的动 力,让生命更精彩。一个民族有了自尊,就会凝 练成自强不息的精神,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探究与分享
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发下来了,小聪考了100分,受到 了老师的表扬。他得意地看着同桌小刚的试卷,眼里露出 一丝嘲笑。数学成绩一向很好的小刚,这次虽然考了95分, 但很不服气,因为他知道小聪的成绩是靠作弊得来的,而 事先他们约定要在这次考试中比个高低。
受到老师表扬,小聪的自尊心是否 得到了满足?“成绩好”的小聪会得到 小刚的尊重吗?
谢谢!
这位男演员的行为是自尊自爱吗? 导演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学习新知
自尊的力量
真正的自尊应当懂得尊重别人。只有尊重别 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自尊的砝码才能加重。
探究与分享
说说在下列情境中,你会有 怎样的感受或行动。
当我被人无端地指责甚至谩骂时,我会---------------------
当我的建议被老师或同学采纳后,我会------------------------
第四单元 体悟生命价值 第11课 自尊自信
11.1 做人当自尊
创景设情
20世纪初,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时,一个洋人曾 当众对他说:“中国人愚昧无知,天生就是当亡国 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人才!” 徐悲鸿义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 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学习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 谁是蠢材!”从此,徐悲鸿学习更勤奋了。一年之 后,徐悲鸿的油画就受到法国艺术家的好评,此后 的数次竞赛,他都得第一。他的个人画展,轰动了 整个巴黎美术界。这样令人惊叹的成就,使那个洋 人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苏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11.1《道德与法律》课件(共20张PPT)
金玉良言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子 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亡于法律。――拜伦(英) 执行法比制定法更重要。――杰弗逊(美) 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 士多德
巩固训练
1.某居民小区开展创建文明家庭的活动,成效显著。乱扔垃圾少了,健身活动 多了,赌博少了,相互帮助的多了。居民还同心协力抓获了外地流窜的犯罪分子。 上述材料表明 D A、道德的强制力大于法律 B、法律的强制力大于道德 C、道德可以补充法律的不足 D、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有助于人们自觉守法护法 2.《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最根本的区别是 A、是否反映人民的意志 B B、是否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是否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是否为全体社会成员接受
法律与道德: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体现、促进、转化
我国法律
补充、支持、转化
道德
(1)法律体现道德的精神,促进道德的发展。 (2)道德补充法律的不足,并支持法律的实施。 (3)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
小小辩论: 那有同学要问了,道德和法律到底哪个更重要呢? 请大家先分组讨论,我们开展一个小小辩论赛:道德 和法律谁更重要? 正方:法律比道德重要 反方;道德比法律重要
小结:
通过辩论,我们都看到了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各自的
重要作用,其实,他们的作用是一致的,是相辅相成的,是不能割
裂开来的,必须把法治和德治结合起来,所以今天我们在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
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 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授课课件】11.1 探问人生目标
②目标重要,行动不重要
③目标应该是短期的,长远目标太遥远了,实现不了
④目标是相对稳定的,绝不能改变
A.①②
判断题
1.只要我们确立了人生目标,就一定会成功。(×) 2.没有目标的人生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很难取得成功。 ( √ )
课后作业
1.基础型作业:梳理本框知识。 2.发展型作业:完成《 七 彩 作 业 》课时练习。
第四单元 追求美好人生
第十一课 确立人生目标
第一框 探问人生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的生命活动方式与动物不同,知道人能够积极主动 规划人生,确立人生目标,过有意识、有目的的生活。 2.通过分析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人生目标的重要性。 3.培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成长成才。
——马 克 思 思考:马克思的这句话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规划人生,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过 有意识、有目的的生活。
笔记整理一
人的生命活动方式与动物有什么不同? 动物的活动是无意识的、本能的
活动,人的活动则是有意识、有目的 的活动。人能够积极主动地规划人生, 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过有意识、有 目的的生活。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蜂巢
国家自然博物馆设计图纸和建成后的国家自然博物馆
结合材料,谈谈人类建造房屋和蜜蜂筑巢的区别说明了什么。
动物的活动是无意识的、本能的活动,人的活动则是有意 识、有目的的活动。
学习任务一 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过有意识、有目的的生活。
名人名言
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 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笔记整理三
2024秋新统编版道法七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11.1探问人生目标
从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人生目标
确立人生目标的重要性
(1)人生目标体现着人在社会实践中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决定着人生道路 的发展方向。
人生目标
确立人生目标的重要性
(2)正确的人生目标会带来稳定而持久的内在激励,让我们排除干扰,克服 困难,坚定前行,少走弯路,指引我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人生目标
B 也是长远目标的组成部分。告诉我们( )
A.只要有长远目标,就能取得不朽成绩 B.人生目标可以分为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 C.近期目标最重要,长远目标不重要 D.确立人生目标是无意识的、本能的
课堂检测
5.明代心学大家王阳明曾说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可见 目标对个人事业的发展有多么重要,目标就像灯塔一样照亮人生前 进的方向,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进的动力,人一生的时间是短暂而有 限的,尽早确立自己的目标,才能在有限的时刻中取得更高的成就。 细数那些能在青年时期就取得较高成就的人,都是一早就确立了自 己的目标。没有目标的人就像在航海中失去了指南针一样,不知走 向何方,一生困惑迷茫。
数学知识点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1.1《做人当自尊》word教案-总结
《做人要自尊》课堂实录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自尊的生活态度,正确认识自尊的意义,以自尊的态度对待生活中困难和问题,努力把自己培养为生活的强者。
(二)能力:掌握赢得自尊的技巧,学会塑造一个自尊的“我”(三)知识:初步了解自尊的表现及重要意义,正确把握树立自尊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教学重点:“用行动赢得自尊”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本课时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充分认识自尊重要性的基础上,掌握培养自尊的基本方法,进而树立起自己的自尊心,成为一个自尊的人。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对获得自尊的方法知之不多,因此把这部分内容确立为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自尊无价”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虽然在日常生活也经常接受自尊的教育,但从理论的高度理解认识什么是真正的自尊以及自尊的重要意义,对初一学生来说缺少理论的基础,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中要充分考虑这一点,不在理论上给学生过多地解释,而充分发挥事例的作用,重要的是让学生从自身的经验中去感悟和体会。
教学方法:本课理论性较强,在教学中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材料,通过活动,交流、讨论等学习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对深奥的问题得以明了,同时,提高学生辩证地看问题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搜集关于维护人格国格的事例;准备生活剧场的表演2、教师准备:查找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材料,例如:文字资料、图片等,制作适合本课堂实际需要的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我想问一下同学们,十一黄金周期间,你们有没有出去旅游?(学生回答:有、没有)随着改革开放,老百姓的腰包鼓了,利用黄金周出去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不满足在国内旅游,也纷纷到国外旅游,大部分中国人在国外旅游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公民的良好精神风貌。
但是,也有极少数中国人走出国门的时候,却遇到了很多的尴尬,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他们遇到了什么样的尴尬?我们从中又能悟出点什么?课件:走出国门的尴尬(文字配录音)镜头一:从法兰克福出发的火车上,中国旅游团和外国客人同乘一节车厢。
苏人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11.1道德与法律(29张幻灯片)
• 一次不公正的审判比数次违法危害更烈,因为违法 不过是弄脏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是败坏了水 源。 • ——弗朗西斯· 培根
拓展视野 阅读教材p7
11.建设法治国家.pptx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费 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 问题,如网络购物多为异地 消费,涉及环节多,维权困 难。2014 年 3 月 15日开始 施行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 保护法》,其中规定:经营 者采用网络、邮购等方式销 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 商品之日起 7 日内退货,且 无需说明理由。
纪律 道德 一般社会规范 宗教 ----
一、探究道德与法律 活动一:自学 1、阅读教材P2-5,列举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哪些?
1、道德的含义 2、法律的含义 3、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4、道德与法律的联系 5、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对公民与国家的要求
道德的基本内涵
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 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 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 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 行为规范的总和。
作为现代公民,我们为什么既要遵守法律, 又要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
1.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法律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道德可以唤醒人们心中的良善,法律能震慑人们心中的恶念。
2.法律和道德紧密结合,才能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促进我国法治社会的进程。
三、要求(启示)
每个公民既要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又要不断提升 自己的法律素养。 国家治理既要重视德治,坚持以德治国,又要重视 法治,坚持依法治国。
2024年秋新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11.1 探问人生目标第四单元整体设计(课件)
10% 有清晰且短期的人生 他们大都成为专业人士,如医生、教师、律师、
目标
工程师等
60% 人生目标模糊
他们大都有稳定的工作和生活,但是都没有什 么特别的成绩
27% 没有人生目标
他们大都过得不如意,并且常常抱怨他人,抱 怨社会
为什么25年前智力、学历、生活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大学毕业生 在25年后会有如此大的不同?
确立人生目标的意义。【重点】 (1)人生目标体现着人在社会实践中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决定
着人生道路的发展方向。 (2)正确的人生目标会带来稳定而持久的内在激励,让我们排除
干扰,克服困难,坚定前行,少走弯路,指引我们走上正 确的人生道路。
活动四: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
日本马拉松选手山田本一曾两次夺冠。如果一次夺冠是偶然, 那么两次夺冠就一定有秘诀。他在自传中说,他在参加马拉松比赛 之前,会先乘车将路程全部熟悉一遍,将全程分为若干段,用显著 的标志如银行、大树、房子等隔开,将四十多千米外的目标分解为 若干个小目标,在比赛时,只是盯着一个个小目标,最后便可较为 轻松地跑完全程。 山田本一实现目标的做法对我们有何启示?
3.名言导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中庸》
哪位同学来解读一下这句话的意思?
确立人生目标的意义。 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的关系。 人生目标的来源。
活动一:蜜蜂筑巢与人类活动
马克思说:“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 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 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第1课时 探问人生目标
政治认同:树立远大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而奋斗的志向。
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做未来合格建设者的志向。
道德与法治上册 11.1 人生当自强课件
2021/12/9
第五页,共十六页。
说一说
• 小娟是如何面对困难的?家境(jiājìng)优越的小 楷又是如何做的?
人物 A: (rénwù)
虽然生活窘迫,但是小娟却不畏艰难, 每天步行30多里路,赶到学校,坐在并不宽
敞明亮的教室(jiàoshì),专心致志地盯着黑板, 生怕漏掉每一个生字,生怕漏掉老师鼓励的 眼神,尽管生活清贫,但她学习的劲头始终 不减。
2021/12/9
第四页,共十六页。
人物 B: (rénwù)
人物 A: (rénwù)
小娟生活在山村, 是一个(yī ɡè)贫苦人家的 孩子,父母靠养蚕、养 猪和种田为生,一家人 过着辛劳拮据、勉强糊 口的乡村生活。
人物B:
• 小楷生活在大城市,父
亲拥有一家自己的公司, 收入很高。在家里,他 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 口的日子。
2021/12/九页,共十六页。
人物B的另一种人生:
虽然家庭生活很富裕,但是小楷很少坐 私家车,而是像其他孩子一样乘坐电车、巴 士上学。他从小就勤工俭学,做杂工、服务 生,自己挣零用钱,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收 入,还把挣来的钱拿去资助有困难的孩子。 在他未满16岁时,便独自面对国外陌生的环 境(huánjìng),自己安排学习和生活,并且把学习 和生活都安排得很好。
2021/12/9
第十页,共十六页。
• 这样的小楷与之前(zhīqián)的小楷有何不同?
2.自强就要(jiù yào)不依赖外力,自力更生。
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11.1《道德与法律》说课稿
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11.1《道德与法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律》是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的一单元,主要讲述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让学生理解道德与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道德与法律的定义、特点、关系以及如何正确对待法律等方面。
教材通过理论阐述、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道德与法律的内涵,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但对道德与法律的关系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道德与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道德与法律的定义、特点、关系,掌握道德与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养成诚实守信、公平正义的道德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道德与法律的定义、特点、关系,道德与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讨论题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社会热点案例,引发学生对道德与法律的思考,导入新课。
2.理论讲解:讲解道德与法律的定义、特点、关系,让学生理解道德与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4.讨论探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道德与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性。
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1.1《做人当自尊》课件1
孙天帅飞起一脚,将台边的凳子踢翻, 鄙夷地看了老板一眼,一步步向门口走去。 走到大门口,他回过身来训诉道 :“听 着,我是中原大地出生的子民,黄河水哺 育的儿孙,跪天跪地跪黄河母亲,你算个 什么东西!”说完,大踏步跨出了工厂的 大门,离开了那个月薪很高,令打工仔难 得的工作岗位。
面对企业外方老板的淫威,有的工人跪 下了,而孙于帅却宁可失去工作也不下跪, 请问:为什么会有这样两种不同的表现?
潘长江的故事
著名笑星潘长江个子非常矮,他在小的时候也因 别人的议论有过自卑的时候。后来,当有人再提 及他的身高的时候,他就用幽默的方式自我解嘲: “咱本来就是袖珍吗,这有什么了不得的,但是 记住浓缩的都是精华就够了。”“浓缩的都是精 华”成为潘长江的名言,也使更多的人记住他、 佩服他、尊敬他。
这些警示对中国游客的自尊是个巨 大的打击,然而事实不容否认,有些国 人平时一不留神,就把自身的坏毛病带 出了国门。
(1) 为什么这些警示只用中文标出? 看到这些警示你有什么感受?
(2) 你想对中国游客说些什么?
小结:
1、自尊无价
做
人
要
自
①要自重,不做有损人格
尊
和国格的事
2、用行动赢得自尊 ②发展自己赢得自尊
活动: ①学生讨论,生活中怎样做到尊重他人? (可以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②你做到了吗? 不说侮辱他人的话;尊重他人的劳动;见
到老师、同学问好;从内心欣赏他人、接 纳他人。
思考: 近日,一位名叫李芮(rui)的 游客投诉媒体,称其在泰国曼谷附近的 一座自选市场里发现,到这里购物的游 客来自全世界,但却只用中文标出了 一 些警示:厕所里挂着“请保持清洁”, 走廊上贴着“请勿乱丢果皮纸屑”,门 上写着“不能进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
回答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概括回答
思考
回答
思考
回答
检测反馈
1、某居民小区开展创建文明家庭的活动,成效显著。乱扔垃圾少了,健身活动多了,赌博少了,相互帮助的多了。居民还同心协力抓获了外地流窜的犯罪分子。上述材料表明()
A、道德的强制力大于法律B、法律的强制力大于道德C、道德可以补充法律的不足D、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有助于人们自觉守法护法
活动四:阅读感悟
思考:“孝道”从道德推崇走向法律规定,说明了什么道理?
活动五:老人过马路扶不扶?扶
思考1:结合司机周先生的行为,想一想作为现代公民,我们为什么既要遵守法律,又要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
思考2:法律与道德紧密结合的关系:对公民、对国家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
视野拓展:9月20日,公民道德宣传日.12月4日,国家宪法日
班级:姓名:日期: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政治
主备人
审核人
课题
11.1道德与法律
学习
目标
1.知道道德、法律的含义:了解法律与道德的区别、联系。
2.理解法律和道德紧密结合的作用:懂得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对公民、对国家的要求。
3.感受法律和道滤的密结合促进我国法社会的进程:增强学生主动提升自身道德情操与法律素养的意识。
目标导学二: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活动二:表格填写(阅读教材P2-4内容)
思考探究1、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如何理解?
2、法律与道德还有其他方面的不同吗2米物会1
活动三:“礼让行人”大家说
思考:请你从法律与道德相互联系的角度,谈一谈司机“礼让斑马线行人”的规定纳入法律法规有何作用?
思考:请你从法律与道德相互联系的角度,说一说武汉市交管部门上述做法的依据。
重点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难点
法律与道德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课堂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前
检测
课前预习提纲
1、道德的含
2、法律的含义
3、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4、道德与法律的联系
5、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对公民与国家的要求
课堂
探究
目标导学一:法律与道德的含义
活动一:概念解读(阅读教材P2内容)
思考探究:1.什么是道德?
2.什么是法律?
2、《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最根本的区别是()A、是否反映人民的意志B、是否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是否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是否为全体社会成员接受
3、在法律活动课模拟表演中,“德先生”对“法博士”说:“没有你的帮助,治理国家有时我有心无力。”“法博士”回答:“没有你的支持,有时我也鞭长莫及。这段对话表明()①法律即道德,道德即法律②道德与法律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③法律体现并维护道德④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会相互转化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③
4.在学习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后,有同学认为:建设法治中国,只需要公民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就可以了。请你评析该观点。
板书设计
11.1道德与法律
1、道德的含义
2、法律的含律的关系对公民与国家的要求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