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岔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 岔 定 位

线岔的定位主要是通过调 整线岔两的接触线拉出值来满 足技术标准, 足技术标准,其技术标准与道 岔与道岔型号、道岔布置方式、 岔与道岔型号、道岔布置方式、 道岔柱是否标准定位有关系。 道岔柱是否标准定位有关系。 下面就京沪线采用的线岔分别 予以介绍。 予以介绍。
Re200C型线岔 Re200C型线岔

在两线间距800mm 在两线间距800mm以内两接触线 800mm以内两接触线 位于受电弓同一侧
接触线
吊弦1 吊弦2 吊弦 吊弦 正线承力索 侧线承力索
受电弓中心
正确安装位置 侧线接触线Baidu Nhomakorabea正线接触线
接触线
受电弓中心
接触线
550~600
正线 线路 中心 错误安装位置
交叉吊弦安装示意图
线岔的技术要求(4) 线岔的技术要求(4)
接 触 网 线 岔
• 在站场,由于股道较多, 在站场,由于股道较多,当列 车或机车从一股道进入另一股道时, 车或机车从一股道进入另一股道时, 需要经过道设施进行交叉转换, 需要经过道设施进行交叉转换,在 两条铁道交叉的上空就有两条接触 悬挂相交。 悬挂相交。为使电力机车受电弓能 顺利地从一条接触线转换到另一条 接触线,需要一种接触网装置, 接触线,需要一种接触网装置,这 种装置在接触网中称为线岔。 种装置在接触网中称为线岔。
Re200C型线岔采用交叉式。 Re200C型线岔采用交叉式。采用的范 型线岔采用交叉式 围:正线间道岔及正线与侧线相连接的道 岔按照Re200C交叉线岔设计; Re200C交叉线岔设计 岔按照Re200C交叉线岔设计;站线道岔优 先采用Re200C交叉线岔设计。 Re200C交叉线岔设计 先采用Re200C交叉线岔设计。此种线岔需 安装交叉吊弦,交叉吊弦设置:Re200C线 安装交叉吊弦,交叉吊弦设置:Re200C线 岔应设置交叉吊弦, 岔应设置交叉吊弦,两支接触悬挂交叉吊 弦处,两根吊弦间距为: 弦处,两根吊弦间距为: • a=△L+150mm,△L -两支接触线移动量的 a=△L+150mm, 差值。 差值。其中接触线上距离中心锚结近的吊 弦位于中心锚结侧。 弦位于中心锚结侧。 •
始触区及交叉吊弦位置图
>600 ≥20 两承力索水平面上交点 处,垂直面上相距≥20 垂直面上相距
吊弦1 吊弦
吊弦2 吊弦
1050 始触区
550~ 600
线岔 正线接触线 550 线岔中心 接触线交叉点处 始触区
线岔的技术要求(1) 线岔的技术要求(1)
1、道岔定位处的接触线高度符合技 术标准,对于18 18号及以下道岔定位处两 术标准,对于18号及以下道岔定位处两 接触线应等高;对于38 38号道岔定位处 接触线应等高;对于38号道岔定位处 两个定位柱) (两个定位柱)侧线比正线抬高分别为 130mm和10~20mm。 130mm和10~20mm。 • 道岔定位柱与两线交点( 2、道岔定位柱与两线交点(线岔安 装中心)的距离不小于2.5m 2.5m, 装中心)的距离不小于2.5m,交点应位 于两内轨间横向中间位置, 于两内轨间横向中间位置,且两接触线 的拉出值不得大于400mm 400mm。 的拉出值不得大于400mm。 •
线岔简介(1) 线岔简介(1)
• 接触网线岔由限制管、连接双耳、定 位线夹及连接螺栓组成。相交的两支接触 线为上下叠置,限制管的两端通过定位线 夹固定在下面的一条接触线上。上下叠置 的要求是正线在下方,侧线在上面;如果 两条都是正线或两支都是侧线交叉点距中 心锚结近的一支位于下面。线岔安装后上 面的接触线应能在限制管和下面的接触线 间都要有1~3mm的间隙,以保证接触线 随温度变化时能自由伸缩。
线岔的技术要求(3) 线岔的技术要求(3)
对正线道岔非标定位线岔,定位柱1 5、对正线道岔非标定位线岔,定位柱1 立于两轨中心线间距0 300mm附近 附近; 立于两轨中心线间距0~300mm附近;两接触 线应相交于两轨中心线间距300 300~ mm之 线应相交于两轨中心线间距300~600 mm之 定位点处侧线抬升80mm以上。 80mm以上 间,定位点处侧线抬升80mm以上。 • 一侧为下锚支时, 6、一侧为下锚支时,在两线间距 mm处 500 mm处,锚支接触线比工支接触线抬高不 少于80mm 下锚支过线岔后不得直接下锚, 80mm, 少于80mm,下锚支过线岔后不得直接下锚, 须延长一跨下锚。其偏角符合相关标准。 须延长一跨下锚。其偏角符合相关标准。 • 在两线间距800mm以内时, 800mm以内时 7、在两线间距800mm以内时,两接 触线必须位于受电弓同一侧(见下页) 触线必须位于受电弓同一侧(见下页)。
9# 、12#道岔布置图 12#道岔布置图
α3 α2 α1
α1 WA α2 S L α3
18#道岔布置图 18#道岔布置图
aα3 a2
a1
a4
a4 a1 WA aα2 S L α3
38#道岔布置图 38#道岔布置图
51 51 50 8.68 200 0 200 a3 -200 a4 -200 Z2 50 51 0 Z3 Z4 51 200 -200 -200 300 WA 4.6m
8、两支接触线在距线岔100mm处安装 两支接触线在距线岔100mm处安装 100mm 双吊弦,在距两支接触线交点1500 1500双吊弦,在距两支接触线交点1500-2000mm 工作支一侧设置一组电连接。 处,工作支一侧设置一组电连接。 • 9、菱形道岔标准定位,两接触线应相 菱形道岔标准定位, 对于道岔对称中心轴上方。 对于道岔对称中心轴上方。 • 10、非标准定位时, 10、非标准定位时,两接触线尽量相交 于道岔导曲线两内轨轨距为735mm 735mm~ 于道岔导曲线两内轨轨距为735mm~935mm 即两线路中心距离为500 700mm)。 500~ 处(即两线路中心距离为500~700mm)。
WA
a1 300 a2 -200 Z1 8.68
始 触 区
• 机车受电弓从一接触线进入 交叉点,开始碰上另一接触线的 位置称为始触区。如下图所示。
工作接触线
始触区位置及交叉吊弦

在线岔处两支接触线中一支水平 投影距另一线路中心距离为600 600~ 投影距另一线路中心距离为600~ 1050mm范围内为线岔始触区 范围内为线岔始触区, 1050mm范围内为线岔始触区,在始触 区范围内不得安装任何线夹( 区范围内不得安装任何线夹(含定位 线夹、电联接线夹等) 线夹、电联接线夹等)及金具 。 • 交叉吊弦布置在线岔处两支接触线 中一支水平投影距另一线路中心距离 550~600mm范围内 范围内。 为550~600mm范围内。 • 如下图所示。 如下图所示。

线岔的技术要求(5) 线岔的技术要求(5)
11、交叉吊弦具体位置为: 11、交叉吊弦具体位置为:第一根吊线安 装于正线线路中心距侧线导线550mm~590mm 装于正线线路中心距侧线导线550mm~590mm 之间,第二根吊弦为600mm 600mm处 之间,第二根吊弦为600mm处。 • 12、 12、标准定位的道岔柱位于道岔处两线间 距为360mm 380mm处 360mm~ 距为360mm~380mm处,标准定位拉出值正线 300mm,侧线400mm 允许350 400mm)。 400mm( 350~ 为300mm,侧线400mm(允许350~400mm)。 • 13、侧线支腕臂设置在岔尾方向, 13、侧线支腕臂设置在岔尾方向,且为抬 高支腕臂,抬高为300mm 300mm, 高支腕臂,抬高为300mm,以不磨正线承力索 或腕臂为宜。 或腕臂为宜。
线岔简介(2) 线岔简介(2)
• 为保证交叉点在极限温度时接触 线的伸缩变化不超出限制管的范围, 线的伸缩变化不超出限制管的范围, 在安装时应根据当时的温度计算偏移 值,其计算方法是计算两接触线在安 装温度时的线索伸缩差值及伸缩方向, 装温度时的线索伸缩差值及伸缩方向, 来确定上接触线距限制管中心的偏移。 来确定上接触线距限制管中心的偏移。 在平均温度下安装时, 在平均温度下安装时,限制管中心应 与接触线交叉点重合。 与接触线交叉点重合。
普通型线岔

• • 1、对于侧线普通标准定位线岔,定位柱应位于 对于侧线普通标准定位线岔, 两轨中心线间距600mm 600mm处 定位处两接触线等高。 两轨中心线间距600mm处,定位处两接触线等高。 两接触线应相交于两轨中心线间距630 630~ 2、两接触线应相交于两轨中心线间距630~ 800mm以内的横向中间位置 允许误差±50mm。 以内的横向中间位置, 800mm以内的横向中间位置,允许误差±50mm。 两线间距500mm 500mm处 两支均为工支时, 3、两线间距500mm处,两支均为工支时,两 接触线应等高。 接触线应等高。一支为非工时非支比工支抬高不少 80mm。非工作支接触线距受电弓中心600 600~ 于80mm。非工作支接触线距受电弓中心600~ 800mm处应高出工作支导线150mm以上 处应高出工作支导线150mm以上。 800mm处应高出工作支导线150mm以上。 4、定位处拉出值为375mm,允许误差±30 定位处拉出值为375mm,允许误差± 375mm mm,非标准定位拉出值一般不大于450mm。 mm,非标准定位拉出值一般不大于450mm。 450mm 在始触区范围内不得安装任何线夹或金具。 5、在始触区范围内不得安装任何线夹或金具。
Re200C交叉线岔在各型道岔柱处的 Re200C交叉线岔在各型道岔柱处的 位置及各处拉出值的数值
道岔号 线间距(m) 线间距(m) 支柱距WA的距离(m) 支柱距WA的距离(m) WA的距离 跨距(m) 跨距(m) 开口b 线间距) 开口b(线间距)(mm) 拉出值a1(mm) 拉出值a1(mm) 拉出值a2(mm) 拉出值a2(mm) 拉出值a3(mm) 拉出值a3(mm) 拉出值a4(mm) 拉出值a4(mm) 5 13:00 46.68 300 400 300 200 9 5 15.17 42.34 400 400 400 400 5 17.68 57.82 350 350 350 200 12 5 18.77 55.64 400 400 400 200 18 5 9.0 41.0 50 200 350 50 38 5 8.68 50 10 300 200 200 100
线岔的技术要求(2) 线岔的技术要求(2)
• 3、在始触区范围内侧线比正线抬高
20~30mm,线岔另一端若为非支, 20~30mm,线岔另一端若为非支,线间 500mm处抬高不小于100mm。 处抬高不小于100mm 距500mm处抬高不小于100mm。 • 18号道岔定位柱 号道岔定位柱2 4、18号道岔定位柱2立于两轨中心 线间距1320mm以外, 1320mm以外 线间距1320mm以外,并保证任何一条线 路中心线与另条线路的接触线距离不小 1225mm。12号道岔可不设定位柱 号道岔可不设定位柱2 于1225mm。12号道岔可不设定位柱2,如 设置时按照上述标准执行。 设置时按照上述标准执行。

线岔的技术要求(6) 线岔的技术要求(6)
14、道岔处有一支为正线时选用700型线 14、道岔处有一支为正线时选用700型线 700 1710mm),两支均为站线时选用500 ),两支均为站线时选用 岔(长1710mm),两支均为站线时选用500 型线岔(长1510mm)。 型线岔( 1510mm)。 • 15、 15、对于复式交分道岔采用交叉布置方式 两接触线应相交于道岔对称中心轴正上方; 时,两接触线应相交于道岔对称中心轴正上方; 对于交叉渡线, 对于交叉渡线,两接触线应相交于两渡线中心 线的交点正上方处; 线的交点正上方处;且侧线接触线高出正线 (较重要线)的接触线10~20 mm,非支抬高 较重要线)的接触线10~ mm, 10 量在两线间距500处不低于80mm 500处不低于80mm, 量在两线间距500处不低于80mm,上述两种 线岔允许横向和纵向偏差均为50mm 50mm。 线岔允许横向和纵向偏差均为50m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