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胎妊娠减胎术观察与护理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胎妊娠减胎术的观察与护理
【中图分类号】r74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129-02
【摘要】:总结12例多胎妊娠经阴道减胎术的术前术后护理。认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各项准备工作,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合理及时给药,加强健康宣教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多胎妊娠;减胎术;护理
随着生殖医学的发展促排卵药物的普遍应用和辅助生殖技术的广泛临床应用,为许多不孕不育患者带来确切的疗效,多胎妊娠发生率明显提高[1]。多胎妊娠是指一次妊娠同时有2个或2个以上的胎儿。多胎妊娠易发生流产、早产、宫内发育迟缓、孕产妇并发症增高[2]。为有效而安全地控制胚胎和分娩数目,减少多胎妊娠对母婴的损害,实施多胎妊娠选择性减胎术是有效、必要的补救措施。从2009年3月-2012年1月我院生殖医学中心对12例3胎的多胎妊娠孕妇施行了早期选择性减胎术。术后1周左右复查b超显示为双胎,成功率达100%。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年龄24-35岁。其中原发不孕8例,继发不孕4例。12例均经卵巢药物刺激诱发排卵后怀孕。多胎妊娠的原因:9例为aih,3例为ivf,平均8-11周行减胎术,术后平均6d(3~9d)b超显示均为双胎。
1.2 手术方法:手术采取经阴道减胎术,术前嘱孕妇排空膀胱,
取截石位,以碘伏严格消毒外阴及阴道,擦净残液,在阴道b超引导下,探测各胚囊在宫内的位置与大小,使用特制减胎穿刺针,经阴道侧、后穹隆部进针,穿过子宫壁进入所灭胚胎的胚囊,直接穿刺胚胎心管搏动部位,反复穿刺待胎心停止跳动。24h后复查b超,观察被灭胚胎有无心跳,尚存活者间隔1周后再行重复减胎术,但要确定为同一胚胎,每次减胎不得超过2个.
2.3 结果:术后结果12例患者在阴道b超下行减胎术,均减为双胎。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流产。术后住院观察7天,复查b超,被减灭胚胎无心管搏动,达到预期结果。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做好心理护理:不孕症者通过治疗获得妊娠十分宝贵,但维持多胎妊娠又危害甚大,病人对减胎术既担心失去部分盼望已久的孩子,又担心失去全部。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向孕妇家属说明减胎术的必要性,详细介绍操作具体步骤。同时讲明减胎术有可能导致流产,使其自愿接受减胎术,取得合作。
3.1.2 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检查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做血、尿、大便及白带常规,查肝功能、血-hcg及b超,术前1d及手术日晨用5%聚维酮碘溶液擦洗阴道,肌注黄体酮40mg
3.2 术后护理:
3.2.1 术后绝对卧床休息,密切观察有无腹痛及阴道流血,注意出血量、出血时间的长短、血的颜色、有无血块和组织排出,排
出前有无腹痛加剧。如有组织排出则需保留标本送检。本组12例术后平均2天(1-5天)有少量阴道流血,无组织物排出。术后禁止不必要的妇科检查,减少对子宫的刺激。
3.2.2 鼓励孕妇多进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纤维素的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如有便秘可用开塞露。
3.2.3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3d,一般用生理盐水500ml加青霉素640万 u静脉输注。如术后阴道有少量出血或血性分泌物,则应适当延长抗生素用药时间。
3.2.4 术后黄体酮4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持续应用2周~3周。25%硫酸镁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安胎治疗3天。
4. 出院指导
4.1 出院时根据孕妇不同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指导,耐心解答孕妇提出的问题,以消除顾虑。
4.2 出院后给予定期电话随访,嘱孕妇定期复查b超,观察保留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4.3 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温开水清洗外阴,禁止性生活,以免引起早产。
4.4 告知孕妇加强围产期保健,及时处理妊娠并发症,保证母婴安全。
5 讨论
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多胎妊娠发生率明显升高,已经成为广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多胎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其产科并
发症也明显增多[3]。多胎妊娠属于高危妊娠,对于减胎术后的患者我们应该加强随访,定期了解胎儿及孕妇情况,并及时记录,给予相关健康教育,为了降低多胎的发生,提高出生胎儿质量,通过控制移植胚胎数目,我中心近年来多胎率逐渐减低。控制多胎的发生,让每一位成功怀孕的患者顺利分娩,得到属于自己的健康宝宝是我们每位医务工作者的目标,医护人员也有义务劝说每位多胎孕妇实施减胎手术,以确保母婴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佩贞. 选择性减胎术[j]. 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1993,9(2):113.
[2]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20-422.
[3] 周灿权,钟依平.辅助生殖技术与多胎妊娠[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8(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