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与福利管理实务课件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薪酬与福利管理实务
讲师:王清云
第一章
1
2
薪酬福利管
理概述
3
1Hale Waihona Puke 1.1薪酬指雇员作为雇佣关系中的一方所得到的各种货币收和,以及各 种具体的服务和福利之和。
1.1
1. 基本工资 2. 绩效工资 3. 激励工资 4. 福利
1.3
除了以上四种薪酬以外,非货币的收益也影响人们的行为。 包括: 成功地接受新挑战 和有才华的同事一起工作的自我满足感等
通过工作获得的收益 (总薪酬)
全部薪酬形式
直接:现金
基本工资 奖金 短期红利 长期激励
劳动保护 间接:福利与服务 休息时间
服务及津贴
其他报酬形式
赞扬与地位 雇佣安全 挑战性的工作 学习的机会
1.4
薪酬是组织对员工的贡献,包括员工的态度、行为和业绩等所做的 各种回报。
一、广义薪酬包括外部回报和内部回报。
2.1
工资指导线的基本内容 1、经济形析分析 2、工资指线意见
① 工资水平增长上线 ② 基准线 ③ 下线
工资指导对不同企业实行不的调控办法 。
2.2
(一)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的内容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统一规定要求,定期对各类企业中的不同 职业(工种)的工资水平进行调查、分析、汇总、加工,形成各类职业(工种)的工 资位,向社会发布,用以指导企业合理确定职工工资水平和工资关系,调节劳动和市 场价格。
1. 外部回报指员工因为雇佣关系从自身以外获得的各种形式回报,也叫直接薪酬。 2. 内部回报是指员工自身心理上感受到的回报
二、狭义薪酬主要指外部回报部分。
2
2.1
从形式上看,工资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后,以货币形式得到的劳动报 酬。
1949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保护工资条约》对工资的定义是:“工资” 一词系指不论名称或计算方式如何,由一位雇主对一位受雇者,为其已 完成和将要完成的工作或已提供或将提供的服务,可以货币结算并由共 同协议或国家法律或条例予以确定,而凭书面或口头雇用合同支付的报 酬或收入。
1. 政府宏观工资分配监管体制机制的内容 2. 企业事单位工资管理工作的内容
第二章
1
2
工资决定理
3
论与收入分
4
配改革目标
5
6
1
1.1
在资本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工资水平取决于工人人数,工人人数越 多,则边际生产率越低,工资水平越低;反之工人人数越少,则边际生 产率越高,工资水平就越高。
1.2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产品的价格是一定的。但企业对劳动力的需 求,主要是由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和劳动者的边际产量,即因雇佣工人 而增加的总产量决定的。
6.3
1. 城乡居民收入实现倍增 2. 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 3. 收入分配秩序明显改善 4. 收入分配格局趋于合理
第三章
1
2
政府对工资
3
的监控指导
4
5
6
7
1
1. 市场机制调节 2. 企业自主分配 3. 职工民主参与 4. 国家监控指导
2
2.1
1、工资指导线的概念和作用
工资指导线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宏观调控工资总量、调节工资 分配关系,规划工资水平增长,指导企业工资分配所采用的一种制度。
随着雇佣工人数量的逐渐增加,总产量以加速度增长,但超过一定 点后,总产量则以减速度增长,甚至最终会下降。这就是收益递减规律 作用。
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指那些不存在 足以影响价格的企业或消费者的市场。是经济学中理想的市场竞争状态, 也是几个典型的市场形式之一。
2
2.1
所谓竞争性市场劳动力市场,是指不存在买方垄断或卖方垄断的市 场。 假定、限定分析条件
结论:劳动力供求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为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
2.2
改变均衡工资率的三种情况及其导致的结果:
1. 供给曲线左移或需求曲线右移是均衡工资率上升,无论供给曲线 左移还是需求曲线右移,都会造成劳动力短缺并引起市场工资上 升。
2. 供给曲线右移或需求曲线左移使均衡工资率下降,无论供给曲线 右移还是需求曲线左移,最初都会造成劳动力剩余并引起市场工 资下降。
3. 供给与需求同时变动均衡,工资率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当需求 曲线左移,供给曲线也左移时,或当需求曲线右移,供给曲线也 同时右移时,两者对原均衡工资率的作用相反,工资或升或降将 取决于两条曲线向同一方向移动的相对幅度。
3
3.1
一切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与能力的活动,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知 识存量、技能存量和健康存量的经济行为以及有利改善人力资本利用效 率的开支,都是人力资本投资。
3.2
1. 普通教育 2. 职业技术培训 3. 卫生保健 4. 劳动力流动
3.3
1. 现值法决策模型 2. 内含报酬率(投资报酬率)法决策模型
4
4.1
基本观点:工人的生产率取决于工资率。 工资提高将导致工人生产率的提高,故有效劳动的单位成本(工资、 福利、培训费等)反而下降。
4.2
1. 刺激效应 2. 逆向选择效应 3. 劳动力流动效应 4. 社会伦理效应
5
5.1
1. 员工的基本素质 2. 劳动量 3. 员工的工龄
5.2
1. 职位的高低和类别 2. 工作条件
5.3
1. 企业的经济效益 2. 企业的发展阶段 3. 企业的薪酬哲学
6
6.1
1. 坚持共同发展、共享成果 2. 坚持市场调节、政府调控 3. 坚持注重效率、维护公平
6.2
经济建议为中心 按劳分配为主体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并重
2.2
1. 工资与薪金 2. 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 3. 工资率与实得工资 4. 工资水平与平均工资 5. 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和其他支付工资方式
2.3
1. 工资总额及其计算 2. 工资总额的组成
① 计时工资 ② 计件工资 ③ 奖金 ④ 津贴和补帖 ⑤ 加班加点工资 ⑥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3
3.1
目的在于引导城镇各类企业在发展生产、提高效益的基础上适度增加工资,为 企业集体协商谈判确定工资水平提供依据;使企业工资的微观决策与政府的宏观 调控政策保持协调统一,以达到政府稳定特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及 提高职工生活水平的目标。
2、工资指导线的作用
2.1
工资指导线的制定原则
1、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工资增长的总体要求 2、结合地区、行业、企业特点、实行分级管理、分类调控的原则 3、实行协商原则,以劳动行政部门为主,与政府有关部门、工会、企 业协会等组织共同制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