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1-3节
离散数学 第三章 函数
下面先规定几个标准集合的基数: 1) 空集的基数为0。 2) 设n为一自然数,Nn为从1到n的连贯的自然数集合, Nn={1,2,3,…,n},Nn的基数为n,|Nn|=n 。 3) 设N为自然数的全体,N={1,2,3,…},N的基数为ℵ0(读成 阿列夫零, ℵ是希伯莱文的第一个字母)。 4) 设R为实数的全体,R的基数为ℵ ,|R|= ℵ 。 • • 以上四项规定,对于空集及Nn的基数,实际上就是集 合中元素的个数,关于ℵ0及ℵ,下面将予探讨。 有了标准基数之后,我们可以对各种集合测量其基数。 测量的手段是以双射函数为主体的等价关系一等势。 比如说,一个集合与N等势,那么这个集合的基数为 ℵ0 。
定理6 设A及B为两个可数集,那么A×B为一可数集。 定理 推论1 推论 设A1,A2,A3,…,An为n个可数集,那么 × A是可数集。
i=1 i n
定理7 (0,1)开区间上的实数不是可数集。 定理 定理8 设A为一集Y的函数,若f 是双射函数,则f 的逆关系 f –1是从Y到X的双射函数。 定理2 定理 设f 是从X到Y的函数,g 是从Y到Z的函数,则复合关 系f οg是从 X到Z的函数,将f ο g记为g ο f 。 定理3 定理 设f 是从X到Y的函数,g 是从Y到Z的函数。 1)若f 和g是满射函数,则g ο f 是满射函数; 2)若f 和g是单射函数,则g ο f 是单射函数; 3)若f 和g是双射函数,则g ο f 是双射函数。 定理4 定理 设f 是从X到Y的双射函数, f –1是f 的逆函数,则 1) (f –1) –1 = f 2) f –1 ο f = IX 3) f ο f –1 = IY
定义3 定义 设 |X|=n,P是从X到X的双射函数,称P为X上的置 换,称n为置换的阶。 • 在n个元素的集合中,不同的n阶置换的个数为n!。 • 通常用下面的方法表示置换。 x1 x2 x3 … xn P = p(x ) p(x ) p(x ) … p(x ) 1 2 3 n • 若∀xi∈X 有 p(xi) = xi ,则称P是恒等置换。 • P的逆函数P-1可表示为 p(x1) p(x2) p(x3) … p(xn) P-1 = x1 x2 x3 … xn • 置换的复合与关系的复合相同。 1 2 3 1 2 3 1 2 3 3 2 1 2 1 3 3 1 2
离散数学代数结构部分-PPT
例5、2 设Q就是有理数集合,*就是Q上得 二元运算,对任意得a,b∈Q,a*b=a+ba· b,问运算*就是否可交换。
例5、3 设A=Z,“+”就是整数中得加法: 则
“+”在Z中适合结合律。 “。”就是整数中得减法:则特取
而 运算“。”不满足结合律
➢定义5、4 设*就是定义在集合A上得 一个二元运算,如果对于任意得x∈A, 都有x*x=x,则称运算*就是等幂得。
例5、4 设P(S)就是集合S得幂集,在P(S) 上定义得两个二元运算,集合得“并”运 算∪和集合得“交”运算∩,验证∪,∩ 就是等幂得。
➢ 定理6、19 设
例6、16 例6、17 设
➢ 定义6、18 设 例6、18 设
➢ 定义6、19 设 例6、19 4元置换
➢ 定义6、20设
➢ 定理6、20
➢ 定义6、21
例6、20 如图 进行旋转,也可以围绕她得对称轴进行翻转,但 经过旋转或翻转后仍要与原来得方格重合(方格 中得数字可以改变)。如果把每种旋转或翻转看 作就是作用在
➢定理5、2 设*就是S上得二元运算,
如果S中既存在关于运算*得左幺元 el ,
又存在关于运算得右幺元 er
则S中必存在关于运算*得幺元e并且
2、 零元 ➢定义5、8 设*就是S上得二元运算,
在自然数集N上普通乘法得零元就是0, 而加法没有零元。
➢ 定理5、3 设 *就是S上得二元运算,如果S 中存在(关于运算*得)零元,则必就是唯一得。 所以零元就是唯一得。
证明: 略。 推论6、1
离散数学第2章第3节
(x)(y) A( x, y) (y)(x) A( x, y)
具有两个量词的谓词公式有如下一些蕴含关系:
(x)(y) A( x, y) (y)(x) A( x, y) (y)(x) A( x, y) (x)(y) A( x, y)
(y)(x) A( x, y) (x)(y) A( x, y)
用分析法证明 (x)A(x)∨(x)B(x)(x)(A(x)∨B(x)) 。 证明 若(x)(A(x)∨B(x))为假, 则必有个体a, 使 A(a)∨B(a)为假; 因此A(a), B(a)皆为假, 所以(x)A(x)和(x)B(x)为假, 即 (x)A(x)∨(x)B(x)为假。 故(x)A(x)∨(x)B(x)(x)(A(x)∨B(x))
xi(i=1,2,
…,n)是客体变元,
Aij是原子公式或其否定。
举例
(x)(u)(z)(( P( x) P(u)) ( P( x) Q( y, z)) (Q( x, y) P(u)) (Q( x, y) Q( y, z)))
(x)(z)(y){[P ( x a) ( z b)] [Q( y) (a b)]}
命题演算的等价式
P Q P Q
P Q (P Q)
P P F
(x) H ( x, y) (x) H ( x, y) F
2、量词与联结词¬之间的关系 ¬ (x)P(x) (x)¬ P(x) ¬ (x)P(x) (x)¬ P(x)
其中Qi(1≤i≤k)为或, A为不含有量词的谓词公式。
特别地,若谓词公式中无量词,则该公式也看作 是前束范式。 前束范式的特点:所有量词均非否定地出现在公 式最前面,且它的辖域一直延伸到公式之末。
离散数学第五章 函数
像与逆像: 映射的“提升”
设U和V是两个集合, f : U→V 是从U到V的一个函数, ρ(U)是U的幂集,ρ(V)是V的幂集。
像与逆像将从U到V的一个映射 f : U→V “提升” 为从U的幂集 ρ(U) 到V的幂集 ρ(V) 的映射
集合 A 在函数 f 下的 像 f (A)
U
f
V
A
f(A)
集合 B 在函数 f 下的 逆像 f -1(B)
U
f
V
-1
f (B)
B
例5.1.3 设 A={a, b, c, d, e} , B={1, 2, 3, 4} , φ: A→B, φ的定义如图所示。则
φ({a, b, c})={1, 2}
例:设 U={1,2,3,4},V={1,2,…,16},关系 f1={ <1,1>, <2,4>, <3,9>, <4,16> }, f2={ <1,1>, <2,3>, <4,4> }, f3={ <1,1>, <1,2>, <2,15>, <3,16>, <4,1> },
试判断哪些是函数?
解:f1 是,且 f1(a)=a2。 f2 不是,因为f2(3)=? f3 不是,因为两个f3(1)。
n×n×…×n = nm
m
映射:递归定义
例5.1.8 (1) 阶乘 n! f: N→N, f(0)=1, f(n+1)=f(n)(n+1), n∈N。
(但需要检查,是否都有射,是否没有一射多)
离散数学 函数
2021/5/27
41
解答
(1)f1(x)=x2 ∵ f1(x)= f1(–x)= x2 ∴ f1不是单射函数; ∵Rf1为正实数集合,不是实数集合 ∴ f1不是满射函数;
2021/5/27
42
(2)f2(x)=2x 是单射函数
不是满射函数。
解答
2021/5/27
43
解答
(3)f3(x)=x3 是单射函数
34
满射举例
A={a,b,c,d} B={1,2,3} f:A→B f(a)=f(b)=1,f(c)=3,f(d)=2 ∵ Rf = {1,2,3}=B ∴ f是满射函数。
2021/5/27
35
2、内射函数
函数f: X→Y
映入的映射
若RfY f是内射函数
2021/5/27
36
3、单射函数
函数f: X→Y 对任意x1,x2 ∈X
x1≠x2
f(x1)≠f(x2)
或 f(x1)=f(x2) 如果X原1像=不x2同,则像点不同
则f是单射函数
如果像点相同,则原像相同
一对一的映射
2021/5/27
37
内射、单射举例
A={a,b} B={2,4,6} f:A→B f(a)=2,f(b)=4 ∵ Rf = {2,4} B ∴ f是内射函数 且f也是单射函数。
是满射函数
是双射函数
2021/5/27
44
解答
(4)f4(x)=x3-x2-5x+6 =(x-1)(x+2)(x-3) 是满射函数 不是单射函数
2021/5/27
45
第二节函数的合成和合成函数的性质
一、合成函数的定义 二、反函数
离 散 数 学
第一节等值式例6、求命题公式的主析取范式,主合取范式,成真赋值和成假赋值。
解:先求主析取范式故主合取范式为例6、求命题公式的主析取范式,主合取范式,成真赋值和成假赋值。
解:成真赋值为极小项角码对应的二进制数,即00,10,11。
成假赋值为极大项角码对应的二进制数,即01。
例7、设 (1) 求的真值表。
(2) 求的主析取范式、主合取范式。
解:例7、设 (2) 求的主析取范式、主合取范式。
解:例7、设 (2) 求的主析取范式、主合取范式。
解:例8、判断下列推理是否正确。
解:可用多种方法(如真值表法,等值演算法,主范式法)验证,并非重言式,故推理不正确。
(1) 前提:结论:,例8、判断下列推理是否正确。
(2) 如果今天是星期二,则<a name=baidusnap0></a>明天</B>是星期四。
今天是星期二,所以明天</B>是星期四。
以上推理即假言推理,所以是正确的。
解::明天</B>是星期四,:今天是星期二,前提:结论:,例9、写出对应下面推理的证明。
有红、黄、蓝、白四队参加足球联赛。
如果红队第三,则当黄队第二时,蓝队第四;或者白队不是第一,或者红队第三;事实上,黄队第二。
因此,如果白队第一,那么蓝队第四。
证明:设:红队第三,:黄队第二,:蓝队第四,:白队第一。
前提:结论:前提:结论:前提引入附加前提引入①②析取三段论前提引入④①③②⑤③④假言推理前提:结论:③④假言推理前提引入⑤⑥假言推理⑤⑦⑥由附加前提证明法知推理正确。
例10、一公安人员审查一件盗窃案,已知的事实如下: (1) 甲或乙盗窃了录音机; (2) 若甲盗窃了录音机,则作案时间不能发生在午夜前; (3) 若乙的证词正确,则午夜时屋里灯光未灭; (4) 若乙的证词不正确,则作案时间发生在午夜之前; (5) 午夜时屋里灯光灭了。
问是谁盗窃了录音机。
:乙盗窃了录音机,:作案时间发生在午夜前,:乙的证词正确,:午夜灯光未灭。
离散数学---谓词逻辑推理
证明: (1). (x(P(x)S(x)))
(2). (3). 西 华 (4). 大 (5). 学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P规则
(1)E P(c)S(c) 全称量词消除规则 P(c) (3)I S(c) (3)I x(P(x)(Q(x)R(x))) P规则 P(c)(Q(c)R(c)) (6)全称量词消除规则,使用(3)中个体c Q(c)R(c) (4) (7)I x(P(x)(Q(x)S(x))) P规则 P(c)(Q(c)S(c)) 全称量词消除规则,使用(3)中个体c Q(c)S(c) (4) (11)I Q(c)S(c) (11)I Q(c) (12) (5)I R(c) (13) (8)I P(c) R(c) (4)和(14)的合取 x(P(x)R(x)) (15) 存在量词的引入
// 前提
(2). P(a)Q(a) // 全称量词消除规则
举例:全称量词消除规则
西 华 B 大 学
指出下列推导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 x P(x)Q(x) // 前提 (2). P(y)Q(y) // 全称量词消除规则
量词 x 的辖域为 P(x) ,而非 P(x)Q(x) ,所以不 能直接使用全称量词消除规则。
x(P(x)S(x))
前提:x(P(x)(Q(x)R(x)))、 x(P(x)(Q(x)S(x)))、 x(P(x)S(x))、 (x(P(x)S(x))) 结论:x(P(x)R(x))
一阶逻辑的永真蕴涵式
西 华 大 学
推理定律是一阶逻辑的一些永真蕴涵式,重要 的推理定律有: [1]. 附加律:A(AB) // 或称为析取的引入 [2]. 化简律: (AB)A, (AB)B // 或称为合取的消除 [3]. 假言推理: (AB)AB // 或称为分离规则 [4]. 拒取式: (AB)BA [5]. 析取三段论:(AB)BA [6]. 假言三段论:(AB)(BC)(AC) // 或称为传递规则
离散数学第二章
(5) 只有有限次地应用(1)-(4)构成的符号串
才是合式公式(也称谓词公式),简称公式。
(1) x( P( x) Q( y)) (2) x(G( x) xH ( x, y)) (3) x(y(R( x, y)) F ( x)) (4), x2 , xn )是任意 n 元谓词,
t1 , t2 ,, tn 是项,则称 R(t1 , t2 ,, tn ) 为原子公式。
4、合式公式的递归定义。
(1) 原子公式是合式公式;
(2) 若 A 是合式公式,则(A)也是合式公式;
(3)若 A, B 是合式公式,则( A B),( A B),
个体常项
用 a, b, c 表示
个体词 个体变项
用 x, y , z 表示
个体域(或称论域)——个体变项取值的范围。 2、 谓词——刻画个体词的性质或 个体词之间关系的词。
谓词常项
谓词 谓词变项
都用 F , G, H 表示
n元谓词(用 F ( x1 , x2 ,, xn ) 表示) 如 F ( x, y):x 比 y 高。
构成了公式的一个解释。
1、解释 I 由以下4部分组成: (3) D 上一些特定的函数; (4) D 上一些特定的谓词;
例1 A x( P( x) Q( x))
I : D {2,3}, P( x) : x 2, Q( x) : x 3
A x( P( x) Q( x))
性质F 1 D中至少有一个元素满足 xF ( x) : D中所有元素不满足性质 F 0
D {a1, a1,, an }
xF( x) F (a1 ) F (a2 ) F (an ) xF( x) F (a1 ) F (a2 ) F (an )
《离散数学》第三章集合的基数
本章讨论集合论中较为困难的问题—集 合的基数问题;但只限于对基数作一简 单介绍;如学时较少可不讲本章或对本 章作恰当的删减.
本章主要概念为:集合的等势、有限集与 无限集、可数集与不可数集及较为常见 的集合的基数.
返回首页
1 2020/2/14
第一节 无穷集的概念
本节主要内容: 1.两个集合等势的定义; 2.基数的概念:基数是集合的一种性质,一
3.设A是任意集合,P(A)为A的幂集,则P(A)的基 数大于A的基数.
返回本章首页
4 2020/2/14
本章小结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集合的等势、有限 集与无限集、可数集与不可数集、较为 常见的集合的基数等.集合的基数反映了 集合的元素的多少,它是集合的一种性 质,一种与该集合等势的集合构成的集 合族的共同性质.
种与该集合等势的集合所构成的集合族 的共同性质,即任何两个集合,如果它 们等势,它们便有相同的基数 (Von.Neumann的观点); 3.利用等势的概念来定义有限集与无限集.
返回本章首页
2 2020/2/14
第二节 可数集与不可数集
可数集是无限集中最简单的一种,本节把无 限集区分为可数集与不可数集,主要结论有:
1.任意可数集都有一个与其等势的真子集; 2.任意一个无限集都包含一个可数子集; 3.可数集的任意无限子集是可数集; 4.可数集与有限集的并集是可数集; 5.两个(因而有限个)可数集的并集仍是可数
集; 6.可数个可数集的并集是可数集; 7.两个(因而有限个)可数集合的笛卡尔积仍
然是可数集.
Hale Waihona Puke 返回本章首页返回本章首页
5 2020/2/14
3 2020/2/14
离散数学-复习提纲
第4.1节 代数系统
定义:设(A,*)是代数系统,如果对于A中任意 元素a和b,都有a*b = c∈A,则称二元运算*对 于A是封闭的,简称*为封闭运算。 例:
(R,+)、(R,-)、(R,×)、(R,÷)是封闭 的 (Z,+)、(Z,-)、(Z,×)是封闭的
(Z,÷)是不封闭的
第4.1节 代数系统
<R, × >, <Q, × > 是群?
第4.3节 群
对于(Nk,k),情况特别。 ⑴(Nk,k)不是群。因为1是幺元,0没有逆 元。 ⑵k为偶数时,(Nk-{0},k)不一定是群。如 k=6,364=0。 ⑶k为奇数时,(Nk-{0},k)不一定是群。如 k=9,396=0。 ⑷k为素数时,(Nk-{0},k)一定是群。
第3.2节 特殊函数
定义:设f是A到B的映射, 若对任意的x,y∈A,x≠y时, 均有 f(x)≠ f(y),则称f为A到B的单射。 若f(A)=B,则称f是A到B上的满射。 若f既是满射又是单射,则称f为A到B的双射, 或1––1映射,或一一对应。
例:设集合A={1,2,3},B={1,2,3,4},那么在A 到B中,可以定义多少种不同的单射函数? 1 2 3 1 2 3 1 2 3 1 2 4 第一行固定, 第二行从B中4个元素取3个做排列,P34。
第4.2节 半群与独异点
定义:设(A,*)是代数系统,且*满足: ⑴运算*对于A是封闭的 ⑵运算*是可结合的 ⑶(A,*)含有幺元 则称(A,*)为独异点。
例:代数系统(R,+)、(Q,+)、(Z,+)都是独 异点,即含幺元0的半群。
第4.2节 半群与独异点
定义:设(A,*)是独异点,B是A的子集,如果 (B,*)也是独异点,且(A,*)中的幺元也属于 (B,*)。则称(B,*)为(A,*)的子独异点。
离散数学第1章命题公式与翻译 真值表与等价公式
这个合式公式的定义,是以递归形式给出的,其 中(1)称为基础,(2)(3)称为归纳,(4)称为界限。
按照定义,下列公式都是合式公式: ┐(P∧Q),┐(P→Q),(P→(P∨┐Q), (((P→Q)∧(Q→R)) (S T)) 而 (P→Q)→(∧Q),(P→Q,(P∧Q)→Q) 等都不是合式公式。
在这里,请注意和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是逻辑联结词,它出现在命题公式中;
不是逻辑联结词,它表示两个命题公式的一种
关系,不属于这两个公式的任何一个公式中的符 号。
2、等价公式的证明方法: ⑴真值表法
例题5 证明 P Q (P→Q) ∧(Q→P) 证明 列出其值表 表 1-4.7
注意
由表1-4.4 (表1-4.2)可以看出,有一类公式不论命 题变元作何种指派,其真值永为真(假),我们把这 类公式记为T(F)。 在真值表中,命题公式真值的取值数目,决定于 分量(命题变元)的个数。例如,由2个命题变元 组成的命题公式共有四种可能的真值,由3个命题 变元组成的命题公式共有八种真值。一般说来,n 个命题变元组成的命题公式共有2n种真值情况。
同理(P∧Q)∨(┐P∧┐Q)与P 同,如表1-4.6所示。 表1-4.6 P Q P T T T F F T F F T F F T Q
Q对应的真值相
(P∧Q)∨(┐P∧┐Q) T F F T
二、等价公式
1.定义
定义1-4.2 给定两个命题公式A和B,设P1, P2,……,Pn为所有出现于A和B中的原子变 元,若给P1,P2,……,Pn任一组真值指派, A和B的真值都相同,则称A和B是等价的或逻 辑相等。记作A B。
P T T F F
离散数学1命题逻辑
第1章
例7
例7、将下列命题符号化,并讨论他们的真值。 (1)如果3+3=6,则雪是黑色的; (2)只有a(正整数)能被2整除,a才能被4整除; (1)设:p:3+3=6,q:雪是黑色的 原语句符号化为:p→q 真值为0 (2)设p:a(正整数)能被2整除,q:a能被4整除 原语句符号化为:q →p 真值为1
离散数学 第一篇数理逻辑
蔡广军
第1章
数理逻辑简介(1)
数理逻辑(Mathematical Logic) 用数学方法(主要是建立符号体系的方法)来 研究推理形式结构和推理规律的数学学科 。 通过引入一套符号体系来研究推理规律的 学科,故又称之为符号逻辑(Symbolic Logic)
第1章
例题5
例5、p:2+2=4 q:3是奇数 (1) 2+2=4当且仅当3是奇数。p↔q (2) 2+2=4当且仅当3不是奇数。p↔┐q (3) 2+2≠4当且仅当3是奇数。┐p↔q (4) 2+2≠4当且仅当3不是奇数。┐p↔┐q
第1章
数理逻辑联结词与自然语言联结词
6、逻辑联结词与自然语言中联结词的关系 否定——不是、没有、非、不 合取——并且、同时、和、既…又…,不但… 而且…,虽然…但是… 析取——或者、或许、可能 蕴含——若…则…,假如…那么…,既然…那就 倘若…就… 等价——当且仅当、充分必要、相同、一样
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就是看由一些 诸如“商人戴的是红帽子”这样的前提能否推 出“猜出答案的应试者戴的是黑帽子”这样的 结论来。这又需要经历如下过程: (1) 什么是前提?有哪些前提? (2) 结论是什么? (3) 根据什么进行推理? (4)怎么进行推理?
第1章
第一章命题逻辑
离散数学第一章第3节
集合的对等关系是一个等价关系。 可以用对等关系重新来刻画什么是集合的基数:集合 按照对等关系分成等价类,每个等价类的共同的数量 特征,称为该等价类中集合的基数。
数理学院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数理学院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逆映射(inverse mapping)
定义.设A,B是两个集合, 是A到B的1–1映射,则 的逆关系 -1称为的逆映射.(有的书中称为反函数) 对任意aA,都有 -1 ((a))=a
数理学院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有限集合的情形
集合C={x,y,z},集合D={1,2,3}
C x y z
D 1 2 3
数理学院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把相当于有限集合的元素数的概念推广到一般 集合,称之为集合的基数(势,浓度)。集合A的 基数记为|A|。
பைடு நூலகம் 数理学院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数理学院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显然,集合A为有限集当且仅当它以某一非负整数为 其基数,即存在一非负整数n使得A=n。即集合A的元 素个数是n。 把自然数集合的基数记为0(读作阿列夫零),于是 凡是与自然数集合对等的集合A,其基数|A|=0
数理学院
数理学院school数理学院schoolphysics131集合的基数基数是集合的一个重要特征基数的研究是纯集合论研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向但它作为离散数学课程的一部分只是为了使读者对基数概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借此加深对映射概念的理解提高正确运用映射工具的能力获得一些特定的研究方法如对角线法
离散数学第二版邓辉文编著第一章第三节习题答案
8.设 试根据所给定的运算表分别讨论其幂等性、交换性以及是否有单位元素,若有,请指出A中各元素的逆元素.
0
1
2
3
4
5
11 2 3 4 5
22 3 4 5 0
33 4 5 0 1
44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2
55 0 1 2 3
60 1 2 3 4
表1.4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00000 0
0 1 2 3 4 5
0 24024
0 30303
0 42042
0 54321
(2)对于任意x,y,zZm,,由于乘法运算可交换且 ,因此有
(2)多项式的乘法运算对多项式的加法运算可分配.
解(1)对于任意 R[x],显然有
,
,
所以多项式的加法运算和多项式的乘法运算均满足结合律.
(2)对于任意 R[x],由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满足交换律且显然有
,
多项式的乘法运算对多项式的加法运算可分配.
11.设 表示实数集R上的所有 阶方阵组成的集合,
(1)试验证:矩阵的乘法运算对矩阵的加法运算可分配.
4.将十进制数365转换成八进制.
解因为365 = 458 + 5,45 = 58 + 5,于是
,
因此,365=(555)8.
《离散数学》第3章 集合
P ( A) = {φ , A}
第二节 集合的运算 内容: 内容:集合的运算,文氏图,运算律。 重点: 重点:(1) 掌握集合的运算
A ∪ B, A ∩ B, A − B, ~ A, A ⊕ B
(2) 用文氏图表示集合间的相互 关系和运算, (3) 掌握基本运算律的内容及运用。
一、集合的运算。 集合的运算。 集合 A, B 的并集 A ∪ B, 交集 A ∩ B,相对补集
三 包含排斥定理 设A和 B是两个有限集合,则 A ∪ B = A + B − A ∩ B ,
B 其中 A, B 分别表示 A、的元数.
把包含排斥定理推广到n个集合的情况可用如下定 理表述: 设A1 , A2 ,⋯ A为有限集合,其元数分别为 A , A ,⋯, A ,则 n
1 2 n
A1 ∪ A2 ∪ ⋯ ∪ An
A= B ⇔ A⊆ B∧B⊆ A
5、特殊的集合。 空集 φ 全集 E (或 U )
φ ⊆ A ⊆ E ( A 为任一集合)
例1、选择适当的谓词表示下列集合。 、 (1) 小于5的非负整数集 (2) 奇整数集合
{x | x ∈ N ∧ x < 5} {x | x = 2n + 1 ∧ n ∈ Z }
{ } (8) {a, b} ∈ {a, b, {{a, b}}}
(7) {a, b} ⊆ a, b, {{a, b}}
例3、A, B, C 为集合,若 A ∈ B 且B ∈ C , 、 有可能 A ∈ C 吗,有可能 A ∉ C 吗? 解:两种情形都有可能。 设 A = {a}, B = {{a}} , C = {{a}, {{a}}} , 则 A ∈ B, B ∈ C ,有 A ∈ C 。 又设 A = {a}, B = {{a}} , C = {{{a}}}, 则 A ∈ B, B ∈ C ,但 A ∉ C 。
离散数学课后总结完整
离散数学课后总结(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优秀文档,欢迎下载)离散数学(课件上习题)第一章例1-1.1 判定下面这些句子哪些是命题。
⑴2是个素数。
⑵雪是黑色的。
⑶2021年人类将到达火星。
⑷如果a>b且b>c,则a>c 。
(其中a,b,c都是确定的实数)⑸x+y<5⑹请打开书!⑺您去吗?⑴⑵⑶⑷是命题例1-2.1 P:2是素数。
⌝P:2不是素数。
例1-2.2 P:小王能唱歌。
Q:小王能跳舞。
P∧Q:小王能歌善舞。
例1-2.3. 灯泡或者线路有故障。
(析取“∨”)例1-2.4. 第一节课上数学或者上英语。
(异或、排斥或。
即“⊽”)注意:P ⊽Q 与(P∧⌝Q)∨(Q∧⌝P ) 是一样的。
归纳自然语言中的联结词,定义了六个逻辑联结词,分别是:(1)否定“⌝”(2) 合取“∧”(3) 析取“∨”(4) 异或“⊽”(5) 蕴涵“→”(6) 等价“↔”例1-2.5:P表示:缺少水分。
Q表示:植物会死亡。
P→Q:如果缺少水分,植物就会死亡。
P→Q:也称之为蕴涵式,读成“P蕴涵Q”,“如果P则Q”。
也说成P是P→Q 的前件,Q是P→Q的后件。
还可以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以下是关于蕴含式的一个例子P:天气好。
Q:我去公园。
1.如果天气好,我就去公园。
2.只要天气好,我就去公园。
3.天气好,我就去公园。
4.仅当天气好,我才去公园。
5.只有天气好,我才去公园。
6.我去公园,仅当天气好。
命题1.、2.、3.写成:P→Q命题4.、5.、6.写成:Q→P例1-2.6:P:△ABC 是等边三角形。
Q :△ABC是等角三角形。
P↔Q :△ABC 是等边三角形当且仅当它是等角三角形。
课后练习:填空已知P∧Q为T,则P为( ),Q为( )。
已知P∨Q为F,则P为( ),Q为( )。
已知P为F,则P∧Q为( )。
已知P为T,则P∨Q为( )。
已知P∨Q为T,且P为F ,则Q为( )。
已知P→Q为F,则P为( ),Q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条件转化成逻辑公式,并能做适当的推理,这对程序设计等课
程是极有好处的.
离散数学
第一章:命题逻辑
数理逻辑 命题逻辑 谓词逻辑
离散数学
第一章:命题逻辑
第一章 命题逻辑
命题逻辑研究命题和命题连接词的逻辑
结构以及命题之间的推理关系。
命题逻辑:推理的基本要素是命题.
2013年8月6日星期二2 时55分29秒
例2:考虑下列命题的真值:
(1)雪是白的。 (2)2+2=5 (3)2是素数。 (4)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离散数学
第一章:命题逻辑
2.命题的真值
作为命题的陈述句所表达的判断结果称为命题的真值, 真值只有2个:真或假。用T , F或1 , 0表示。 当判断正确或符合客观实际时,称该命题为真(true),否则称 该命题为假(false)。任何命题的真值都是唯一的.
例4: 1.如果我有1000万,我就给你100万。
2.玫瑰花是红色的,并且紫罗兰是蓝色的。
3.他富有,但不快乐。 4.他读每日新报和足球报,但不读文摘报。
离散数学
第一章:命题逻辑
所以复合命题是由若干个简单命题和
若干个连接词构成的。 下面,我们的任务就是将复合命题中的 所有原子命题均分别符号化,并从第2节 开始,将连接词也符号化。
合取词(conjunction)“并且”(and),用符号∧表示。 ∧代表汉语中的并且、和、也、即…又…,同时、不仅…而且、尽管… 仍然、但是等。 合取词∧的意义和命题p∧q的真值状况可由表1-2.2来刻划。
P 0 1 0 1
Q 0 0 1 1
表1-2.2
P∧Q 0 0 0 1
离散数学
第一章:命题逻辑
2013年8月6日星期二2 时55分29秒
重点、难点:
命题公式与翻译
主析取范式、主合取范式的求解方法 命题逻辑推理理论,各种推理方法 相应题目的证明。
2013年8月6日星期二2 时55分29秒
离散数学 引言
先看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出过的一道题:
第一章:命题逻辑
一个土耳其商人想找一个十分聪明的助手协助他经商,有两人前来
补充练习:
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 吴颖既用功又聪明。 (2) 吴颖不仅用功而且聪明。 (3) 吴颖虽然聪明,但不用功。 (4) 张辉和王丽都是三好学生。 (5) 张辉与王丽是同学。 解 首先将原子命题符号化: P: 吴颖用功。 Q: 吴颖聪明。 R: 张辉是三好学生。 S: 王丽是三好学生。 T 张辉与王丽是同学。
例2:考虑下列命题的真值:
(1)雪是白的。(T) (2)2+2=5 (F) (3)2是素数。 (T) (4)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T) 上述命题都是简单陈述 句,他们都不能分解为 更简单的陈述句了,称 这样的命题为简单命题 或原子命题(atoms)。
离散数学
第一章:命题逻辑 把由原子命题和逻 辑联结词共同组成 的命题称为复合命 题(compositive propositions)。
离散数学
第一章:命题逻辑
七、对命题变元进行真值指派
当命题变元用一个特定的命题取代时,命题变元变 成命题。因此有确定的真值,这称做对命题变元进行 真值指派。 例:Q: x+y=4 令x=1,y=1 则Q: 1+1=4 令x=1,y=3 则Q: 1+3=4 (F) (T)
2013年8月6日星期二2 时55分30秒
p 0
1 0 1
q 0
0 1 1
表1-2.3
p∨q 0
1 1 1
离散数学
第一章:命题逻辑
说明:析取∨一般代表汉语中的“或”,但汉语中的“或”是
多含义的,见下表:
或的含义 可兼或 排斥或 表示近似值的或 例子 晚会上她唱歌或跳舞 他上“昆鹏”或“实验” 小学 他休息5或10分钟 说明 二者均发生或二者之一发生 非此即彼,不可兼得 近似数,5至10分钟
由析取的定义可知, ∨表示可兼或。
离散数学
第一章:命题逻辑
例1: 如果p,q分别表示“今晚我看书”和“今晚我看电视”,
离散数学
第一章:命题逻辑
五、命题常元
若用P、Q、R、A、B等表示确定的命题,则称P、Q、 R、A、B等为命题常元。 例:P: 2+2=4 P为命题常元
*六、命题变元
若用P、Q、R等泛指任一命题(即没有用具体的命题取
代 P、Q、R等)则称P、Q、R等为命题变元。此时,P、
Q、R等没有确定的真值,但是值域为{T,F}。 例:Q: x+y=4 Q为命题变元(命题变元不是命题)
应聘,这个商人为了试试哪个人更聪明些,就把两个人带进一间漆黑
的屋子里,他打开灯后说:“这张桌子上有五顶帽子,两顶是红色的, 三顶是黑色的,现在,我把灯关掉,而且把帽子摆的位置弄乱,然后
我们三个人每人摸一顶帽子戴在自己头上,在我开灯后,请你们尽快
说出自己头上戴的帽子是什么颜色的。”说完后,商人将电灯关掉, 然后三人都摸了一顶帽子戴在头上,同时商人将余下的两顶帽子藏了
离散数学
第一章:命题逻辑
第一篇 数理逻辑
一.什麽叫数理逻辑? 数理逻辑是以推理为研究对象,用数学方法研究推理中
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形式关系的科学。所谓数学方法就是用一
套符号系统对具体事物进行抽象.所谓推理就是由一个或几个 判断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 二.数理逻辑的作用 数理逻辑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熟练掌握将现实生活中的
离散数学
第一章:命题逻辑
例1:考虑下列语句是否为命题:
(1)雪是白的。(是命题) (2)2+2=5 (是命题) (3)如果明天天气好,我去公园散步 (是命题) (4)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时北京天晴。 (是命题) (5)大于2的偶数均可分解为两个质数的和(哥德巴赫猜想)。
(是命题)
(6)真舒服啊! (不是命题) (7)您去学校吗? (不是命题) (8)我正在说谎。 (由真推出假,由假推出真的陈述句称 为悖论,悖论不是命题) (9)x+y <0 (不是命题,因为x,y的值不确定.)
离散数学
第一章:命题逻辑
3.命题的分类
观察例2和例3,我们将命题分2类: 简单命题或原子命题(atoms):由最简单陈 述句构成的命题(他们只有一个主语,一个 谓语,因此不能分解为更简单的陈述句了)。 复合命题(compositive propositions):由原 子命题、逻辑联结词和标点共同组成的命题。
离散数学
第一章:命题逻辑
注: 命题常元与命题变元的关系就像 “初等数学”中的常量与变量的关系。 例:5是常量,x是变元。给 x赋什么, x就代表什么值,所以x是变化的。 在初数中,对常量和变量的处理原 则是相同的。同样,在命题逻辑的论证 中,对命题常元与命题变元的处理原则 亦是相同的,即在命题论证中不再区分 它们。
P 0 1
表1-2.1
┐P 1 0
离散数学
第一章:命题逻辑
注: 1. ┐是一元联接词 2. ┐的含义是否定原命题的全部,而不是一部分. 例4 p :我们都是好学生
┐p表示“并非我们都是好学生”
或“我们不都是好学生”,
而不是“我们都不是好学生”。
2013年8月6日星期二2 时55分30秒
离散数学
第一章:命题逻辑
判断给定句子是否为命题的步骤: 1. 首先判定它是否为陈述句 2. 判断它是否有唯一的真值.
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和悖论等都不是命题。 悖论:由真推出假又由假推出真的陈述句称为悖 论。即自相矛盾的句子。
离散数学
第一章:命题逻辑
2.命题的真值
作为命题的陈述句所表达的判断结果称为命题的真值, 真值只有2个:真或假。用T , F或1 , 0表示。 当判断正确或符合客观实际时,称该命题真(true),否则称 该命题假(false)。任何命题的真值都是唯一的.
离散数学 第一章:命题逻辑 三. 析取(disjunction) 1.De1-2.3:令P、Q为两个命题,则P Q是一个复合命题,读作 P析取Q,当且仅当P、Q均为假时,P Q为假,否则P Q为 真。 即当p和q有一为真时,p∨q为真,只有当p和q均假时p∨q为假。 p∨q读作“p或者q”、“p或q”。 析取词∨的意义及复合命题p∨q的真值状况由表1-2.3描述。
练习1:设 P:今天是周三。 则 ┐P表示什么? 练习2:设 Q:所有的自然数都是偶数。 则 ┐Q表示什么?
2013年8月6日星期二2 时55分30秒
离散数学
第一章:命题逻辑
二.合取 1.De1-2.2:令P、Q为两个命题,则P Q是一个复合命题,读作P 合取 Q,当且仅当P、Q均为真时,P Q为真,否则 P Q为假。
例3:带连接词的命题:
1)并非2是无理数。(T) 2) 4是偶数且4也是素数。(F) 3)2或4是素数。(T) 4)如果2是素数,则3也是素数。(T) 5)2是素数当且仅当3也是素数。 (T) 这几个命题的真值不仅依赖于这两个组成它 的命题,而且还依赖于这些联结词的意义。 像这样的联结词称为逻辑联结词(logical connectives)。
***1.2节:联接词
离散数学
第一章:命题逻辑
一.否定 ┐ 1.De1-2.1:令P为一命题,则P的否定是一个新的命题,记作┐P。 若P为T, ┐P为F,若P为F , ┐P为 T 。 即: P为T当且仅当 ┐P为F ┐P的读法:非P。 ┐的写法是:横长,竖短。 ┐代表汉语中的非、没有、不等。 ┐的意义和命题┐ p的真值状况可由表1-2.1来刻划。
离散数学
第一章:命题逻辑
基本要求
1.基本概念
命题及表示法,真值,联接词,翻译,命题公式;
关于一个公式的真值表、重言式、矛盾式、可满足式; 关于两个公式的等价,蕴含,对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