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欧美早期及现代动漫特点
众所周知,目前世界主流动画主要有两类:2D为主的日本电视连载动画,欧美(主要是美国)的3D影视动画。
早期的欧美动画,艺术家们的态度是极为严谨的,虽然在画风上不是很适合亚洲人的唯美风格。
他们在绘制动画的时候,特别强调细节的刻画,使得动画过渡很平滑。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发现欧美风格的动画角色软软的富有弹性。
欧美风格角色的动作很夸张,角色瞬时动作运动幅度很大,通俗的说,就是喜欢突然的甩来甩去(预备动作和瞬时动作的时间艺术化),同时人物关节肌肉会突出表现。
即便是现在,欧美动画工作仍保留着细致的动画特点。
无论是角色神态还是环境的刻画,你都能从画面中看出制作者的用心。
欧美角色一般都一视同仁。
无论正反角色,都细致刻画,比较可爱,同时是一眼就能看出个性的。
傻乎乎的,狡猾的,邪恶的……肌肉男和细腰女的世界。
不过如今欧美角色开始演变为简单的Q版人物,除了受日式风格动画的影响,还有一点就是需要配合3D骨骼的绑定。
内容
欧美动画喜欢以动物作为主角(或者正义的主人公都要带上一只在关键时刻帮大忙的动物)。
与欧美电影一样,动画常常讲述的是某个普通的小角色最后成为救世的英雄人物,其中还会穿插美满的爱情故事,无论主人公是猪牛马玩具或者10岁小孩。
动画多数体现的是和平,环保与爱情(比较积极的现实意义)。
欧美动画还有个不变的特征就是歌剧。
几乎每部欧美电影动画中间都要插入一两首即兴演唱的歌曲,或者旁白说唱类型的刺激音乐,其还相当的不好听……本人对这种模式有点感冒。
结局
常常是好人在亲吻中完成最后的闭幕,有时会捎带坏人的可怜下场。
如果是属于现代的儿童剧,则是以几个路人甲乙丙来旁观议论结束。
动画技术
欧美的3D技术很成熟,因此现在他们基本放弃了2D动画的制作,着重于电影屏幕上的商业动画制作。
无论是场景渲染还是角色表现,都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不过夸张的人物形象和弹性动作依然是不变的风格。
2、中国早期现代动漫发展特点
我国的动画片历史渊源流长,从60年代开始一直到80年代中期,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内容和艺术性都远高于同一时期的日本和美国,特别是日本很多的早期动画都受到我国动画的影响。
但是从90年代起,我国的动画开始走向衰落,现在充斥在中国动漫市场上的几乎全是日本和美国的动画。
希望现在对日本动画津津乐道的青少年能够了解中国动画曾有的辉煌历史。
20世纪中国的动漫产业先驱万氏三兄弟就开始研究动画制作,第一部中国自制的人画合演出的《大闹天宫》就是他们制作的,1936年,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问世。
1941年,受到美国动画的影响,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大型动画《铁扇公主》,在世界电影史上,它是名列美国
《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之后的第四部动画艺术片,标志着中国当时的动画水平接近世界的领先水平。
3、日本动漫的发展阶段和各阶段的特点
日本是世界第一大动漫强国。
其动画发展的模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日本动画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1917—1945——萌芽期、1946-1973——探索期、 1974—1989——成熟期、 1990至今——细化期。
1917年,下川凹夫摄制《芋川掠三玄关·一番之卷》,北山清太郎制作了《猿蟹和战》,幸内纯一创作了《锅凹内名刁》,此三人为日本动画的奠基人。
其中,下川凹夫创作的《芋川掠三玄关·一番之卷》被公认为日本的第一部动画片。
1945年,日本战败后,反战题材的动画影片颇受欢迎且影响深远.“怪人”的动画家——大藤信郎,所拍摄的黑白版的《鲸鱼》及1952年完成了彩色版的《鲸鱼》,该部动画片成为首部获得国际大奖的日本动画片。
1974年,日本动画进入了成熟期。
大批科幻机械类动画在70年代初涌现出来,表人物有松木零士、富野由悠季、和森正治、美树本晴彦等。
同期的宫崎骏摆脱了SF类动画风格的局限,以剧场版动画为契点,走出了一条“宫崎骏式”的唯美、自然、清新的风格,传达着天、地、人、神的和谐。
1984年的《风之谷》奠定了宫崎骏日本动画宗师的地位。
2001年宫崎骏摄制的《千与千寻》获得第5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大奖和第75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
宫崎骏在日本已成为千与千寻的神隐
动画的代名词,其成就与地位无人能及。
宫崎骏的其他著名作品还有《卡里奥斯特罗之城》(1979)《天空之城》( 1986),《龙猫》(1988)、《魔女宅急便》(1989),《岁月的童话》(1991)、《红猪》(1992)、《On Your Mark》(1995年)、《幽灵公主》( 1997)、《哈尔的移动城堡》(2004)、《悬崖上的金鱼公主》(2008)等。
从1990年至今,日本动画的种类丰富多样。
美少女动画的代表为浅香守生,作品有《魔法卡少女樱》等;搞笑动漫的代表为大地丙太郎,作品有《邪流丸》等。
而押井守创作也自成一派。
二战”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漫画在日本的社会地位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在不断变化。
手冢治虫把日本现代漫画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二战后的头十年):“玩具时代”,漫画只是供孩子娱乐的道具。
第二阶段:“清除时代”,漫画被视为低俗浅薄的读物。
第三阶段:“点心时代“,父母和教师勉强允许孩子可以在不妨碍学习的条件下看一点漫画。
第四阶段:“主食时代”,1963年TV动画《铁臂阿童木》在电视上连续放映,许多家庭中的大人和孩子一起观看,漫画得到社会肯定。
第五阶段(二十世纪70~80年代中期):“空气时代”,漫画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六阶段(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记号时代”,漫画成为青少年之间相互沟通的记号。
4、欧美动漫与日本动漫的区别于联系
日本动漫的特点就是以其趣味性,与二次元给人的视觉感受,的确《阿凡达》这种3D制作,在效果与视觉感官冲击比较大,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而日本动漫则是比较细腻,没有宏大特效,绚丽的技能,只是给人以温和感动的视觉感受
作为动画的视觉表现形式,画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欧美动画,画面风格当然是以华纳,迪斯尼等老牌公司为基本发展而来的。
2d画面粗犷,豪放,流畅,不拘一格,给人的整体性的视觉冲击力相当强。
代表作美女与野兽,风中奇缘等。
随着狮子王的推出,2d动画已经发挥到极致……..之后,从玩具总动员开始,欧美动画进入了全新的3d动画时代,主流创作开始以3D动画为主,3D对于2D动画,明显具有画面的动态感,人物与背景融合恰当,视觉上的真实性等特点,一批优秀的3D动画立刻引起轰动,冲入好莱坞,与真人电影抢票房,2005年,《极地特快》,《马达加斯加》,再到《四眼天鸡》,《战鸽快飞》等3D动画都无一例外的获得了成功。
欧美动画故事主体以轻松幽默的故事为主,通过简单幽默的方式,引申出一些成年人忽视的很有意义的问题。
其吸引观众的原因,尤其是年长观众,是以让其能够在观看时获得身心上的放松为主的动画电影,让大人在观看时变成孩子。
日本动画则不同,很多动画反映出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人与人之间情感纠葛,内容深刻,发人深思…….其吸引观众的原因,能够使成年人产生共鸣,自我反思,是让人得到身心上升华的电影动画,让孩子观看时变成思想成熟大人。
最后,从动画的声优来看,欧美动画和我国类似,动画的声优大都有电影演员或者著名歌手担任,没有专门的声优;日本动画很少由演员或者歌手担当,更多的是由其专门的以动画配音为职业的声优来担当,这使日本动画的声优更为专业化,系统化。
但是,亚洲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似乎更喜欢日本风格的2D动画。
与欧美不同,日本的动画制作从手冢时代开始获得成功以后,其2D的风格沿用至今,主流基本还是以2D
为主,也正因为如此,其动画2D制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远远超越了欧美动画的2D
制作水平,其画风大都具有细腻,规整,严禁,模式化的特点,这一时期的以宫崎骏的作品为代表。
随着欧美3D动画的成功和对日本本土动画的冲击,日本动画在保留自己特点的基础上,也开始适当运用大量3D动画的制作技术,这使得日本动画既拥有亚洲人一贯的严谨的,细腻的东方风格,又不显得模式化,死板化,属于自己的3D动态风格逐渐形成,这一成功转型,不仅留住了现有的动画观众,更吸引了大量原欧美动画支持者,使得目前日本动画在与欧美动画的竞争中逐渐处于主动地位,这个时期,从动画大片《青之六号》开始,经过了最终幻想等游戏动画的发展,到2005年的《苹果核战记》是最为突出的成功作品,它们不仅带动日本3D动画发展,还使原2D动画发展出了2D与3D结合的独特方式。
虽然日本近代漫画的诞生,很大程度上是根源于日本民族绘画的,比如十八世纪的鸟羽绘、十九世纪的戏画等等,但是幕末时代由于日本国门的打开而传入的欧洲漫画、美国漫画,的确对日本早期的漫画风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种影响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取材上。
1881年3月2日,美国《PUCK》杂志上刊登了一幅讽刺美国海军人事构成的漫画,该漫画用落在大船桅杆上一排排的水鸟表示海军人员,鸟落的地方越高,其形体越大,代表官员的等级也越高,然而上、中、下三排水鸟的数量却相差无几。
这种头重脚轻之感,讽刺了美国海军官僚阶级的臃肿。
1882年6月3日本多锦吉郎在《团团珍闻》上也刊登了类似的一幅漫画,同样用大船和海鸟做比,只不过讽刺对象变成了日本官僚。
第二,在表现手法上。
早期的日本漫画家从欧美漫画中借鉴了很多当时看上去颇为新奇的表现手法。
比如1895年5月小林清亲在一幅讽刺清朝军官的漫画中,就把骑马的清
朝军官的轮廓线画成波浪状,以表现其被吓坏的模样;而这一表现手法早在1878年的《PUCK》杂志上就被使用过,当时美国漫画家用它来描写一个被自己吓坏的市长角色。
第三,在排版上。
从《骥尾团子》开始,众多早期的日本漫画杂志都采用了类似《PUCK》的封面排版设计,即标题占用封面上1/3的面积,下2/3的部分用一幅讽刺画作品填满,出版信息等内容放在两部分中间,用小号字书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