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慰藉——伊壁鸠鲁和塞内加

合集下载

焦虑的时候来读读这些哲学家的慰藉,助你打通焦虑的墙

焦虑的时候来读读这些哲学家的慰藉,助你打通焦虑的墙

焦虑的时候来读读这些哲学家的慰藉,助你打通焦虑的墙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焦虑因子,像夏日的炎热分子,把整个人都笼罩了。

你有没有越发地觉得,所有的事情,都源于心。

心态、心所想、思绪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决定了事态、结果、甚至是整个人生。

心焦虑的时候,正向引导太重要了。

源自《哲学的慰藉》,六个哲学家宽慰你的不如意。

一、苏格拉底;对与世不合的慰藉苏格拉底于公元前469年,出生于雅典。

因为于当,挑战公众常识。

被起诉后,赐以毒汁而死。

他生活贫困,穿着一件袍子、打赤脚。

死后才被人们认识到他哲学观点的正确性,后人为祭奠他而树立雕像。

主要哲学思想要为事物寻求普遍定义。

通过一步一步反复诘问,引导对方回答问题。

揭露原本定义中的矛盾,引发大众思考,以此逼近真理。

产生的慰藉社会生活中充满了别人对我们的不理解。

但多数人的谴责并不代表我们就是错的。

因为真理永远来自理性的思考。

当我们不被理解的时候,想想苏格拉底,无论怎么样,我们不至于像他那样被处死吧。

至少我们还健康地活着,而后总是有解决的办法的。

二、伊壁鸠鲁;对缺少钱财的慰藉伊壁鸠鲁;公元前341年,生于萨摩斯岛,位于爱琴海东部公元前306年,在雅典置办了宅院,种植蔬菜,同一帮朋友过着简朴的生活。

主要哲学思想追求快乐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目标快乐从不依赖于外在物质无须追求不必要的欲望,如广宅、宴饮、名望、权势等产生的慰藉奢侈的物质不是快乐,钱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现实中,并不是钱越多越快乐)。

真正的自由,是心灵的自由,而不是豪车或者高昂的酒。

把心中的欲望降下来,你会发现消除欲望的痛苦后,快乐是朴素而简单的。

友谊、自由、思想,才是真正能给你带来快乐的。

三、塞内加;受挫折的慰藉塞内加;出生于西班牙的科尔多瓦,接受贵族教育公元31年起,进入政坛,受暴帝卡尼古拉统治公元65年,被尼禄要求自杀,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主要哲学思想哲学教你冷静应对挫折。

生活必不可能十全十美,遭受挫折时不必愤怒。

意外随时可能降临,遭受挫折时不必震惊,还不如想想该如何应对意外。

《哲学的慰藉》读书笔记

《哲学的慰藉》读书笔记

《哲学的慰藉》读书笔记书名:《哲学的慰藉》作者:阿兰∙德波顿01 思考一提到哲学,你会想到什么?哲学跟你的生活有关系吗?02 书中金句但生活始终是两面的,幸福和不幸永远是并存的状态,顺境和逆境也永远是一对双胞胎。

人身处在这个世界上,无法抗拒周遭世界带给你的不确定。

哲学绝不是高谈阔论,也不是凌驾于生活之上的。

恰恰,哲学的思考就是源于生活本身。

只不过大多数人没有找到那把开启哲学的钥匙,没有进入到这个大门,自然,你无法感受到哲学的乐趣。

尼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03 精华笔记一、哲学,离我们遥远吗?我们普通人会更愿意沉浸在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中,本性中不愿去触碰那些沉重的、带有终极指向的生命话题。

但生活始终是两面的,幸福和不幸永远是并存的状态,人身处在这个世界上,无法抗拒周遭世界带给你的不确定。

当有一天,你的正常的幸福生活秩序被打乱,你的生活突然陷入到了一团糟时,该怎么办?当你开始这样沉思,开始审视自己和周遭的关系时,你已经开始走向哲学的思考了。

哲学绝不是高谈阔论,也不是凌驾于生活之上的。

恰恰,哲学的思考就是源于生活本身。

不过大多数人没有找到那把开启哲学的钥匙,没有进入到这个大门,自然你无法感受到哲学的乐趣。

二、哲学如何慰藉我们的人生?1、苏格拉底:与世不合的慰藉——理性的思辩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的提问方式,让很多人陷入难堪的境地。

最严重的是苏格拉底对一个问题的追问让当时的雅典民主政府下不来台。

这个问题就是,最好的国家是什么样的。

苏格拉底的不满惹怒了雅典民主政府。

或许,苏格拉底没有想到自己的气质招来了杀身之祸,但更让我们敬佩的是苏格拉底面对死亡的态度。

他不接受赎罪,也不潜逃,而是以一个非常从容的态度赴死。

苏格拉底用自己的行动来维护真理和正义,生命的最后时刻,苏格拉底淡定自若,他在监狱中服下毒酒死去。

他用超然的态度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坚守。

苏格拉底宁愿失欢于众,或罪于邦,而决不折腰。

他决不因别人指责而收回自己的思想。

哲学的慰藉之挫折

哲学的慰藉之挫折

哲学得慰藉之对受挫折得慰藉(一)雅克路易·大卫在画《苏格拉底之死》之前13年,曾致力于表现另外一位哲学家,她也就是在亲人挚友得嚎啕哭声中平静地迎接生命得终结。

《塞内加之死》作于1773年大卫25岁时,描写得就是这位斯多葛派哲学家于公元65年得4月在罗马郊外一所别墅中弥留之际得情景。

几小时前,一名罗马军队得百人队队长刚来过这里传达皇帝得旨意,令塞内加立即自裁。

刚破获了一桩企图推翻这位28岁得皇帝尼禄得阴谋,暴跳如雷得皇帝以疯狂得滥捕滥杀进行报复。

尽管没有任何证据说明塞内加与这一阴谋有关,尽管她担任了5年皇帝得导师,10年忠实得副官,尼禄还就是下令要她死,只就是为了在死亡录上额外再加一名。

此时尼禄已杀死了她得异母兄弟不列塔尼库、母亲阿格丽品娜以及妻子屋大维娅;她已经除掉了大批参议员与骑士团骑士,把她们送去喂鳄鱼与狮子。

而公元64年罗马被大火烧为平地时,她躲在安乐窝里。

塞内加得亲友们听说尼禄得命令后都大惊失色,哭了起来。

但就是,据大卫读到得塔西陀得记载,哲学家不动声色,努力劝她们止泪,重新鼓起勇气:她问她们得哲学哪里去了,多少年来她们互相激励得那种处变不惊得精神哪里去了?她说:“当然,谁都知道尼禄残暴成性,她弑母杀兄之后,只剩下杀师了。

”她转向她得妻子保丽娜,温柔地拥抱了她(迥异于她哲学上得凛然不可侵犯——塔西陀),要她从她没有虚度得一生中得到慰藉。

但就是她不能想象没有她得生活,要求割腕自尽,塞内加没有剥夺她得愿望:您树立这样美好得榜样,我将无怨。

我们死得同样坚强,不过您得死更加崇高。

但就是皇帝不想再加重自己残暴得名声。

当卫队瞧见保丽娜拿刀子割手腕时,强行夺了过去,并把她得手腕包扎好。

她丈夫得自杀不顺利。

血从她年迈得身体流出不畅,尽管她连脚腕与膝盖后面得血管都割破了。

于就是,作为464年前在雅典发生得那次死亡得回响,她要求医生给她一杯毒药。

她长久以来一直以苏格拉底为榜样,学习她通过哲学超越外部环境(在尼禄下这道命令得几年前,她在一封信中阐述了仰慕之情):她在家中备受折磨,妻子粗暴而饶舌,孩子又……她生逢连年战争与暴君统治……但就是所有这一切丝毫未改变苏格拉底得心灵,连外表也未改变。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1000字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1000字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1000字(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读书笔记、读书心得、读书体会、读后感、美文摘抄、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reading notes, reading experience, reading experience, after reading, beautiful essay excerpt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哲学的慰藉》读后感1000字文:夜辰读书;看到带“哲学”二字的书,我就会油然而生崇敬感。

读《哲学的慰藉》有感心得6篇

读《哲学的慰藉》有感心得6篇

读《哲学的慰藉》有感心得6篇读《哲学的慰藉》有感心得一:“类似爱情的,他们是彼此的病症和痛”,夏宇在《上邪》里把爱情形容成一种病症。

的确如此,世界上有一种因爱而生的病叫失眠,有一种失眠的病叫作神经病。

恋爱的人经常不分昼夜不眠不休地焦虑、绝望、嫉妒、感到幸福缺失,这种充满挫折感的强迫性精神官能症会让人想不开或者只在一处想,患者极易病入膏肓。

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通过《哲学的慰藉》告诉人们的,是一种灵性、反讽、优美、欢欣、安乐的养生术,而非在意识形态的迷雾中穿行的激情。

因为对于病人来说,激情实在是一种类似崩溃的东西。

他在此想要传播的不是知识而是智慧,不是学习的能力,而是对自我的一种把握和判断——是对人们各种心理病痛的慰藉,包括爱情这种普世的疾病。

下文仅谈谈自己的联想,若你要想得到的是治疗,不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是感受不到效果的存在的。

你的爱情不是常识苏格拉底在世人眼里是个与世不合的疯子,因为他破坏了一种叫做“常识”的规矩。

不管是否敢于承认,这个时代的爱情选择难以避免地陷入常识的陷阱。

就像德波顿总结的,常识以为拥有财产和权力就是幸福,因为大多数人都这样看,不这么看就不受人待见。

我们终究是害怕被大多数人排斥和鄙夷的。

因此人们对爱人的选择有了趋向性:男人选择简朴、无才的女人做老婆,选择美丽、聪明的女人做红颜知己;女人选择英俊、浪漫的少年谈恋爱,选择优秀、稳重的白领当老公。

这种选择趋向仅仅是出于人的天性,是为了被世俗广泛认可和喜欢,是为了受人喜欢选择习惯性地精神懒惰。

这种常识在爱情中的运用无疑是愚蠢的。

选择了全世界对你的喜欢,却忽视了你自己独一无二的喜欢;你的爱情故事里,难道别人的选择比自己的判断更为重要?一旦如此,是否意味着你的爱情也将成为众人的爱情?别拿爱情当炒股德波顿选择伊壁鸠鲁的快乐起点说来剖析幸福之道:分清楚自然性和必要性,快乐不在于欲望的实现而在于欲望本身。

爱情升华的快乐和股票升值的快乐是截然不同的。

《哲学的慰藉》:哲学最大的功能,就是以智慧来慰藉人生的痛苦

《哲学的慰藉》:哲学最大的功能,就是以智慧来慰藉人生的痛苦

《哲学的慰藉》:哲学最大的功能,就是以智慧来慰藉人生的痛苦今天读完了这本《哲学的慰藉》,作者阿兰.德波顿。

在书中再次邂逅了数位哲学家,读到了他们精彩纷呈的人生故事。

也让我对于哲学这个学科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再次诠释了作者的核心观点:哲学最大的功能就是以智慧来慰藉人生的痛苦。

在这里,我把读书摘要整理如下:第一章:对与世不合的慰藉1、苏格拉底之死:为了信仰和真理,绝不选择曲意迎俗。

2、苏格拉底式的思辨方法:只有不能被合乎理性的驳倒的论断才是正确的。

不能证伪的论断才是真理。

如果能够被合乎理性的驳倒,能够被证伪那么不论有多少人相信,不论相信它的人多伟大,这种论断也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怀疑它。

第二章:对缺少钱财的慰藉伊壁鸠鲁: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目标快乐:伊壁鸠鲁开的需求清单:友谊、自由、思想如果能合乎理性的思考生命有限的问题,就会意识到人一死,物我两忘,复归于无,“要到来时自然到来,为此而预先担忧是庸人自扰”。

人都有欲望,其中有些是自然而然必要的(比如朋友、自由、思想和必备的衣食住行),有些是自然但不必要的(比如广宅、宴饮、仆役、鱼肉),有些既不自然也不必要(比如权势、名望)凡不能满足于少量物资的人,永远不会满足。

快乐可能得之不易,不过障碍不在金钱方面。

第三章:对受挫折的慰藉塞内加斯多葛学派坦然面对痛苦,痛苦万端却仍然镇静自若,命运多舛而不为所扰。

我们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力最强,而准备最少、不能预测的挫折对我们伤害最严重。

愤怒有的时候来源于我们的预期得不到满足愤怒、震惊、不公正感(我不允许命运之神对我做出判决!)、焦虑(从不信任命运之神)、受嘲弄感智者什么也不会失去。

万物皆备于他一身。

智者是自足的。

如果他因疾病或战争而失去一只手,或者某种意外事故使他失去一只眼睛,他会满足于剩给他的那些。

作为人类总相信自己能改变命运,从而有希望、有忧虑,而海浪兀自拍岸,彗星兀自划破夜空,显然是完全漠视我们的力量。

六种哲学的慰藉帮我们渡过人生中的难题

六种哲学的慰藉帮我们渡过人生中的难题

六种哲学的慰藉帮我们渡过人生中的难题在《哲学的慰藉》这本书里,作者通过借用伟大先哲的思想,来诠释了在人生道路上会遭遇的各种问题——与世不合、遭受挫折、缺少金钱、人生中缺陷、人生中悲伤与苦难,如何面对苦难。

对于这些问题,作者德波顿分别向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尼采这六位哲学家取经,借用着他们的思想之手来解开隐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心结。

1.对与世不合的慰藉如果你生于一个时代,你的思想与这个时代的封建专制统治有冲突,完全不被他们认同,那么你会怎么办?在公元前399年的春天,苏格拉底遭遇了一场人生风暴。

三名雅典人——诗人米利图斯、政治家阿尼图斯和演说家莱昂——认定他是一个怪诞的恶人。

他们指责他不敬城邦之神,传播异端宗教、腐蚀雅典青年,罪名重大,非判死刑不可。

他们认为应该让他永远沉默,甚至杀死他。

审判苏格拉底那天,陪审团有五百名公民。

公诉人一开始就要他们把站在他们面前的这位哲学家当作一个不诚实的人。

说苏格拉底刨根问底,他提出异端邪说,他善于用闪烁的辞藻让弱理战胜强理,他故意通过谈话腐蚀年轻人,对他们施加邪恶的影响。

很显然苏格拉底被他们污蔑,但他的申辩以其非凡的镇静自若流传后世。

法庭给他机会,让他放弃他的哲学,放弃他的思想,但他最后选择了所信仰的真理而不肯随俗。

苏格拉底判死刑的那天,他的学生柏拉图也在场,根据柏拉图的叙述,苏格拉底意气昂然对法官说:“只要我一息尚存,官能健全,我决不会停止哲学实践,不会停止对你们进行劝导,不会停止向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阐明真理……所以,诸位先生,不论你们是否释放我,你们知道我是不会改变我的行为的,虽百死而不悔。

”他说:“我设法劝告你们每一个人少想一些实际利益,而多想一些精神和道德的福祉。

我将继续像平时一样说,我的好朋友,你们是雅典人,属于因智慧和力量而著称于世的最伟大的城邦。

可是你汲汲于争名逐利,而不思考如何理解真理,如何改善自己的灵魂,不觉得惭愧吗?”苏格拉底自然也会承认我们有时可能是错的,我们的观点可以怀疑,但是他会提出一项至关重要的细节来改变我们对真理与孚众望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决不能简单地以遭到反对来证明我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的错误。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10篇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10篇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10篇《哲学的慰藉》是一本由(英)阿兰·德波顿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一):通透,俏皮的哲学在哲学中可以找到生活的一切答案。

但它并不是旅行指南,而是一个很好的旅伴。

德波顿的书很像是一种温情的心理治疗,无论谈哲学,谈爱情,他总是拥有简洁的美感和智慧。

一套爱不释手的书,读完时总让人若有所失。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二):哲学是:智慧的人生态度哲学是对人生困境的种种终极拷问与解脱求索。

以思考人生为终生使命的人,其人生该多么艰辛不幸!这就是哲学家。

哲学家因为认识了困境,所以当然地找到了相应的态度。

所以,哲学无关乎现实生活一城一池的得失成败,是关于生命本身成败的一门学问。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三):哲学何以予人慰藉?哲学何以予人慰藉?答曰:智慧智慧何求?智慧不一定来自学问一个迂腐的教授不比一个达观的农夫更快活智慧不一定来自年龄一个失败的老人不比一个善思的青年更睿智智慧只来自于对学问赋予的知识和年龄带来的阅历的深刻体察以及不断地反求诸身《哲学的慰藉》读后感(四):灵魂的慰藉聪慧的书,翻过纸页的指尖,仿佛都可以触动到先贤的智慧。

字字句句间,都能让灵魂产生共鸣,让眼泪不由自主的落下。

总觉得30岁之前,没有读过哲学,是一种遗憾,因为这会让你在而立之年,不明白立何物,为何立。

读完最后一字,合上封底,思索良久。

仿佛一生都在这薄薄的书中了。

脑袋里明悟了许多。

不要抱有任何物质的思想来看此书,这书里,你不会找到如何致富,如何成功的配方。

这里有的,仅仅是灵魂的慰藉。

最后,想到蒙田的一句话貌似是如此说的,我们不仅需要知识,还需要智慧。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五):生活之道而已码码字,来刺激下我尚未惊蛰的脑细胞…(我随便瞎说大家就凑合瞎看吧…)阿兰这道哲学盛宴可还行但是哲学的东西了解到这儿到此为止了…不过还是疑惑那些为人类心灵找到出口的哲学家为何最后却救赎不了自己== 看来还是没有找到与生活的接口。

我们的慰藉在哪里?

我们的慰藉在哪里?

我们的慰藉在哪里?
邹碧华
【期刊名称】《今日民航》
【年(卷),期】2010(000)012
【摘要】《哲学的慰藉》选取了6位哲人——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和尼采。

在这6位哲人中,有宁静内敛的智者,有世俗而讲求实际的生活导师,也有颇具诗人气质、勃发着生命意志冲动的强人、狂人。

德波顿这种选择处理的方式很见用心。

尽管古往今来被称为哲学家的思想者千差万别,还是有可能在相隔几世纪之间找到一小群情貌略微相似的人,其共同点就是忠于"哲学"一词希腊文的原意——"爱""智慧"。

【总页数】1页(P92-92)
【作者】邹碧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
【相关文献】
1.那慰藉过童年的,必能慰藉失败r——读香杰新《雨水滴答滴答,石头开满花》 [J], 王威廉
2.何以慰藉?--门罗小说《慰藉》的解构式阅读 [J], 王云
3.无可慰藉的伤痛——家庭系统理论视域下的《无可慰藉》 [J], 吕静文;
4.为“记得”的慰藉而慰藉 [J], 罗建华
5.为"记得"的慰藉而慰藉 [J], 罗建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读《哲学的慰藉》心得感悟

读《哲学的慰藉》心得感悟

读《哲学的慰藉》心得感悟古人云:书中日月长。

书中有秦汉的冷月,唐宋的乐舞,明清的悲歌,将世事沧桑,人生百态尽展眼底。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以书为友,养性修身,使生命有诗书之魂。

让读书成为一种追求,以书为师,明德思理,让思想的源头活水。

本文是小编读《哲学的慰藉》心得感悟,欢迎大家阅读。

如果让你为自己的快乐列份需求清单,上面会有些什么呢?是否写着有房有车,拥有DiorPrada,小资小调,名望权势......拿着这个问题去问了几个朋友,给出的答案中物质需求均是极重要的条件,却少有提及精神需求。

精神的需求在这个崇拜财富的时代已可怜到被遗忘的地步。

和朋友谈论到自己喜欢崇敬的教师教授思想如何如何,经历如何如何时,换来的总是不以为然。

“博士、教授有什么了不起的,还不如初中毕业的农民企业家。

”这样的回应总是把我整的哑口无言。

人价值的取向本该多元,而如今经商做官是大家眼中最具成功的人士,也是最快乐的。

《哲学的慰藉》第二部分,阿兰·德波顿提到了伊壁鸠鲁和他的思想。

伊壁鸠鲁的伦理学说认为快乐是生活的目的,是天生的最高的善,没有快乐,就不可能有善。

快乐包括肉体上的快乐,也包括精神上的快乐。

在伊壁鸠鲁看来,我们并不知道真正能使我们感到快乐的是什么。

一次和朋友在看时尚杂志,朋友指着印有奢侈手表的那页说,如果有了这个就说明一切了吧。

“啊?!不能说明什么啊,不是钱多没地方用,就是无聊的暴发户。

有这钱不如搞慈善去。

”然后是几秒的沉默......你买江诗丹顿可以,买浪琴也不错,重要的是喜欢适合自己。

物质拥有的快乐是无止境的,你有能力买欧莱雅,就会想去买Dior。

在Diormarketing工作过的朋友告诉我,这些东西的成分其实一样。

价格的差异在于广告包装和品牌定位,而有的人就是有钱喜欢买贵的,中档高档的区别只是面对不同消费层次的人罢了。

用大宝觉得效果好何必偏要买dior呢。

德波顿在书中说,如果我们生性不是那么容易受暗示的影响,广告就不会这样时兴。

那些其实很接地气的西方哲人们——《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那些其实很接地气的西方哲人们——《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那些其实很接地气的西方哲人们——《哲学的慰藉》读后感如果一个人拒绝了你,转而被一个比你智商低的人吸引,请不要责怪他们浅薄。

叔本华说,我们应该记住:“在婚姻中追求的不是智力的享受,而是繁衍后代。

”你想从平庸到卓越吗?那就经受住在攀登过程中的困难。

在尼采看来,幸福和不幸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甚至是孪生姐妹,要么一起长大,要么一起保持矮小”。

有句很丧的话如是说,读了那么多书,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根据蒙田的理论,学识和智慧不是一回事,读书积累了学识,智慧却未见长。

越有钱越快乐吗?如果这个命题正确,那么世界首富就是地球上最快乐的人。

伊壁鸠鲁给出了快乐的秘方:友谊、自由和思想。

对于那些焦虑的人,传统的宽慰方式就是说宽心话,殊不知,这可能是对焦虑最残酷的解药。

塞内加有更明智的做法,他提醒我们想到坏事大概是会发生的,但又说其实这些坏事也未必如我们想象得那么坏。

应该永远听从舆论,或是决不听从舆论?以苏格拉底为榜样,努力做到永远听从理性的律令,就能得到最大的回报。

以上这些可爱的哲学家们是从阿拉·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里走出来的。

诚如作者所言,哲学不应只是躲在象牙塔里的文字游戏,而是帮助人们解决心灵伤痛的良方。

来自百度图片读完这本书,对我来说,这些伟大的哲人们不再是矗立在历史风尘中的神一样的存在,而变成了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的人,与我们不同的是,他们把此生精力都投入在对人的探索中。

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和尼采,这些哲人们各有可爱之处。

苏格拉底最爱在大街上拉着人问问题,伊壁鸠鲁对快乐最有发言权,塞内加最了解如何面对挫折,蒙田最有趣,叔本华最具悲情的细腻,尼采最推崇悲苦。

哲学的慰籍读后感

哲学的慰籍读后感

哲学的慰籍读后感哲学的慰籍(一)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一书选择西方哲学史上六位哲学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哲学对于人生的慰藉作用。

人生中有种种不如意处,其中有一些是可改变的,有一些是不可改变的。

对于那些不可改变的缺陷,哲学提供了一种视角,帮助我们坦然面对和接受。

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哲学是一种慰藉。

但是,哲学不只是慰藉,更是智慧。

二者的区别也许在于,慰藉类似于心理治疗,重在调整我们的心态,智慧调整的却是我们看世界和人生的总体眼光。

因此,如果把哲学的作用归结为慰藉,就有可能缩小甚至歪曲哲学的内涵。

全书中,我读得最有兴味的是写塞内加的一章。

部分的原因可能是,这一章比较切题,斯多噶派哲学家本身就重视哲学的慰藉作用,塞内加自己就有以《慰藉》为题的着作。

作为罗马宫廷的重臣,此人以弄权和奢华着称,颇招时人及后世訾议。

不过,他到底是一个智者,身在大富大贵之中,仍能清醒地视富贵为身外之物,用他的话来说便是:"我从来没有信任过命运女神。

我把她赐予我的一切--金钱,官位,权势--都搁置在一个地方,可以让她随时拿回去而不干扰我。

我同它们之间保持很宽的距离,这样,她只是把它们取走,而不是从我身上强行剥走。

"不止于此,对于家庭、儿女、朋友乃至自己的身体都应作如是观。

塞内加的看法是:人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承受力最强,反之受伤害最重。

哲学的作用就在于,第一,使人认识到任何一种坏事都可能发生,从而随时作好准备;第二,帮助人理解已经发生的坏事,认识到它们未必那么坏。

坏事为什么未必那么坏呢?请不要在这里拽坏事变好事之类的通俗辩证法,塞内加的理由见于一句精辟之言:"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叔本华有一个类似说法:倘若一个人着眼于整体而非一己的命运,他的行为就会更像是一个智者而非一个受难者了。

哲人之为哲人,就在于看到了整个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因而能够站在整体的高度与一切个别灾难拉开距离,达成和解。

哲学的慰借

哲学的慰借

哲学的慰藉【英】阿兰·德波顿。

一对与世不合的慰藉:苏格拉底这位哲学家宁愿失欢于众,获罪于邦,而决不折腰。

他决不因为别人的指责而收回自己的思想。

而且,他的自信不仅是出于一时冲动或者是匹夫之勇,而是来自更深层次的根植于哲学的源泉。

人以群分,把这一小群人归在一起的共同爱好在于就人生最大的痛苦的根源向我们说一些宽慰而切合实际的话。

但是阻止我们对现状怀疑的不仅是他人的敌意。

我们自己内心的想法可能同样强有力地扼杀我们怀疑的意志,那就是认为既然认为社会传统规范已经为大多数人遵循了这么长时间,那一定是有道理的,尽管我们不知道道理到底是什么。

我们社会竟然有严重错误,而注意到这一事实的又只有我们自己,那简直不可思议。

于是我们抑制自己的怀疑意志而随大流,因为我们不能想象自己竟然是发现至今不为人知的,艰难的真理的先驱。

他人也可能错,尽管他们身居要职,尽管他们所采纳的是几世纪来大多数人的信仰。

理由很简单,他们没有用逻辑审视他们的信仰。

苏格拉底鼓励我们不要被那些人的信心十足唬住而泄气,他们根本不理会其中的复杂性,至少不如制陶的工序那么严格就断然得出自己的看法。

凡公认为显而易见和“当然”的,很少真是如此。

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教会我们想到世界比看起来更有可变性,因为传统的成见往往不是从无懈可击的推理中的出来的,而是从几世纪的混沌头脑中涌现出来的。

现存的不一定是合理的。

我们不需要受过多年正规教育,也不一定需要舒适的生活。

任何人只要有好奇心,思维正确,有意对一种常识的观念进行评估,就可以随时在街头同一个朋友开始对话,仿效苏格拉底的方法,不到半个小时也许就会得出一两个开创性的新思想。

我们对于不受世人的喜爱很在意,不仅是出于实用的理由——例如生存或升迁,更重要的是世人的嘲弄似乎是一种信号,毫不含糊地表明我们已误入歧途了。

一种坏的思想以权威的方式提出来,往往可以在一段时期内具备好思想的力量……我们只注意结论,就会养成尊重错了人的习惯。

哲学的慰藉——对缺陷的慰藉(蒙田)

哲学的慰藉——对缺陷的慰藉(蒙田)

蒙田蒙田城堡里,桌一张、椅一把、书千卷——哲学、历史、诗歌和宗教——排放在半圆形的五层书架上。

读书是他生活的慰藉:“它能磨钝痛苦的刀锋——只要不是那无法抵御的剧痛。

无以解忧,唯有读书。

”他的书架上刻有很多名言,摘取四则如下:人生至乐在于绝智。

——索福克勒斯你可曾见自作聪明的人?疯子可能比他略胜一筹。

——谚语最确定不过之事不过不确定,最可悲而最骄傲着莫过于人。

——普林尼万事令人厌烦,人不能说尽。

——《圣经•传道书》希腊哲学家皮朗有一次乘船旅行遇到了大风暴。

所有的乘客都惊慌失措,害怕那脆弱的船不堪汹涌怒潮一击。

只有一名乘客没有失态,静静地坐在一角,表情泰然自若。

那是一头猪。

(没有智慧指引的知识,与无知相比,怕也难分优劣)是以蒙田呼吁人们吸取教训:“我们都是大笨蛋。

”最伟大的哲学家也不能免于受肉体之辱。

蒙田说:“试设想柏拉图患了癫痫或中风然后将他的军,要他求助于他灵魂中所有美妙而高贵的功能。

”或者设想在一场研讨会中,柏拉图忽然要放屁:主管我们排泄的括约肌有自己收放的规律,完全独立于我们的意愿,甚至违反我们的意愿。

“最愚蠢的自讨苦吃就是蔑视自己的身体。

”不要企图把自己切为两半,我们应该停止同自己令人尴尬的皮囊打内战,而要接受它,承认它是我们存在的不可更改的事实,既不可怕也不丢脸。

蒙田用唐突而优美的法文写道:“登上至高无上的御座,仍只能坐在屁股上。

”他着意要表现一个完整的人,是故在《随笔集》的序中写道:读者,这是一部诚心之作。

我开宗明义告诉你,此书只为家庭和个人目的而写,既无求于你,也不考虑自我的荣耀,只为方便我的亲朋好友在失去我的时候(此事已不遥远),重现我待人接物的方式和某一些性格特点,并且更全面更生动地加深对我的了解。

如果想博取众人的好感,我得乔装打扮,刻意地表现自己。

但是,我希望大家看见我简单、自然、普通,不矫揉、不造作的处世方式:因为我描画的是我自己。

只要舆论许可,我会在书中如实报告我的缺点,如同我自然的处世态度一样。

精选《哲学的慰藉》读后感1000字

精选《哲学的慰藉》读后感1000字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1000字惯于闲处落笔的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总会给人轻松又深刻的阅读体验。

如果领教过他的爱上浪漫,就会知道,就算写小说,也有那么多出人意料的形式和内容,所以,当看到哲学的慰藉,当发现书里除了文字,还有各种示意图、肖像画、地图时,应该并不意外,因为,这是德波顿的书。

哲学的慰藉是很好的哲学入门书。

在书中,西方哲学史上的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尼采轮番登场,似乎分别从人生的不同角度:钱财、挫折、缺陷等方面阐释着哲学对于人生的慰藉作用。

不过,诚如推荐序中周国平所说:哲学不只是慰藉,更是智慧。

二者的区别也许在于,慰藉类似于心理治疗,重在调整我们的心态,智慧调整的却是我们看世界和人生的总体眼光。

可是,如果逐个检视这些早就具有这种智慧眼光的哲学家们,或许,有人,会刻薄地说一句:知道那么多大道理,还是过不好那一生啊。

是啊,我们不能在苏格拉底与凶悍老婆的私人生活中看到幸福,就连苏格拉底自己都说:之所以娶她就是因为驯马人需要在最烈性的马身上练习。

我们也不能在叔本华的孤独中找到圆满,爱情的失落,让他似乎给女性更多恨意的评价,他说:“只有男性的智慧为性冲动所蒙蔽时才会以佳人来称呼那些矮身材、窄肩膀、宽胯骨、短腿的性别。

〞我们更不用说伊壁鸠鲁的贫寒、塞内加的流放和尼采的精神病,唯一可以慰藉的是蒙田,不过他所认可的那种书斋生活似乎离俗世的快乐也很远。

是他们太高深,还是我们太浅薄呢,怎么样算是过好了这一生呢?或许,首先,你不要形单影只,你要有一位优秀的伴侣,然后,你们要有一个或更多健康、聪明、漂亮、知书达理的孩子,接着,你要有钱,要过着体面的生活,最后,你一定要长寿。

这样,你就可以照一张全家福了:沉静的脸上流淌着隐隐的微笑,生活已经被你打败,留下的是乐观、自信和拼搏之后的满足。

你是人生的赢家了,而这都是平凡世界所能给你的最高奖赏。

相反,哲学家呢,他们是那样一种两栖动物:一栖俗世,一栖意识,不过,俗世的这一边总是发育得不健全。

2024年读《哲学的慰藉》心得感悟(3篇)

2024年读《哲学的慰藉》心得感悟(3篇)

2024年读《哲学的慰藉》心得感悟在当今社会,当人们被问及如何制定一份个人快乐的需求清单时,大多数人会列举诸如房产、车辆、奢侈品等物质条件,而精神层面的需求则较少被提及。

在这个财富至上的时代,精神需求似乎已被遗弃于不被重视的角落。

在与朋友们的交流中,谈及敬仰的教师及其思想与经历时,经常会遭遇轻视的反应。

诸如“博士、教授又有什么特别,比不上一个初中毕业的农民企业家”之类的说法,反映出当今社会对成功的单一价值取向,即经商为官被视为成功的典范,也似乎是最快乐的人群。

在《哲学的慰藉》一书中,阿兰·德波顿介绍了伊壁鸠鲁的伦理学观点,认为快乐是生活的终极目标,是 innate 的最高善。

伊壁鸠鲁区分了肉体的快乐和精神的快乐,并指出人们往往并不清楚什么能真正带来快乐。

在物质追求方面,人们常常陷入一种无止境的循环,追求更高档的品牌和物品。

一位在Dior从事市场营销的朋友透露,许多高档产品的实质与低价产品并无差异,价格的区别仅在于广告和品牌定位。

德波顿指出,如果人们不易受广告影响,那么广告就不会如此盛行。

实际上,人们常常因为广告而产生需求,而这些需求并非源自内心真正的渴望。

伊壁鸠鲁认为,财富与快乐之间的关系并非线性。

初始阶段,财富的增加确实能带来快乐的增加,但超出一定限度后,更多的财富并不能带来更多的快乐。

真正的快乐并不依赖于物质,而是精神层面的满足。

在物质和精神之间寻求平衡是一大挑战。

快乐更多地取决于精神状态而非物质拥有。

人们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精神上的快乐,并在物质满足后试图用金钱填补精神的空虚。

在考量收入时,真正的收获不仅仅是金钱,还应包括闲暇时间和所受到的尊重。

例如,两位大学同学,一位在4A公司忙碌,另一位在大学教书育人,他们的“收入”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伊壁鸠鲁认为快乐的要素包括友谊、自由和思想,而德波顿则提出了他的清单:一间简陋的房屋、友谊、无需上级监管、避免恩惠和勾心斗角、思想和贝里尼的《圣母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的慰藉》阿兰德波顿
人物二:伊壁鸠鲁
1、伊壁鸠鲁很早就为哲学所吸引,14岁就长途跋涉去听柏拉图学派和原子论哲学家的讲课,
但是他对他们所讲的很多都不同意,于是在不到30岁时决心把他的思想整理成自己的人生哲学,一生著作达300余部。

2、“我们最终诉诸快乐,用这一感觉来判断一切善”“快乐是有福的生活的起点和目标。


这位古希腊哲学家把快乐视为人生最高价值,他的哲学因此被冠以享乐主义的名称,他本人则俨然成了一切酒色之徒的祖师爷,这真是天大的误会。

事实上,伊壁鸠鲁喝水而不喝酒,一顿饭只要有面包、蔬菜和一把橄榄就足以满足了。

他对一位朋友说:“送我一罐奶酪,好让我想要的时候饱餐一顿盛筵。

”这就是把快乐定为人生目标的哲学家和爱好。

3、伊壁鸠鲁学的核心是:我们若是凭借直觉回答“怎样才能快乐”,立即出现的答案往往
是错的。

由于我们灵魂对自身的病痛不了解,我们应当先审视我们的欲望是否合乎理性,其方法类似苏格拉底的诘难法。

最终,伊壁鸠鲁列出了三个构成快乐的要素:友谊、自由与思想。

关于友谊:“凡智慧所能够提供的、助人终身幸福的事物中,友谊远超过一切。

”真正的朋友不以世俗标准来衡量我们,他们看中的是我们的本质,就像理想的父母一样,他们对我们的爱不以我们的外表和社会地位为转移,所以我们身穿旧衣服、承认今年没赚多少钱,都不会于心不安。

追求财富的欲望不一定单纯出于对奢侈生活的渴望,更重要的动机可能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善待。

我们追求发财的最大目的可能就是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和关注,否则他人就会对我们视而不见。

伊壁鸠鲁分析了我们内心的需要以后,指出:一小群真正的朋友可以给予我们的关爱与尊敬是财富不一定能提供的。

关于自由:伊壁鸠鲁及其同道为了避免在自己不喜欢的人手下受其喜怒无常的屈辱,他们辞去了雅典商业界的工作,以简朴换取独立。

他们钱少了,但从此不再需要听从那些令人厌恶的上级指示。

而生活的简朴并不妨碍朋友们感到自己是有地位的人,因为他们已然同雅典世俗的价值观拉开了距离,家徒四壁不必汗颜,黄金万两无可炫耀。

关于思想:“要到来时自然来,为此而预先担忧是庸人自扰。

”“对于真正懂得不活着没有什么可怕的人来说,生命中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事了。

”清醒的分析使人心神宁静,这样即使偶然窥见人生的艰难,也可以免受其扰;若是在缺乏思考的尘世中,这种困扰会长期挥之不去。

4、斯多葛派诗人卢克莱修哀叹:“人们是凭道听途说,而不是凭自己的见证产生需求的。

(广
告以及奢侈品这样时兴,恐怕就是因为我们太容易受到暗示的影响。

三人成虎。


附:卢克莱修诗一首
吾身所需兮本无多,
惟求去痛兮自行乐,
率性天然兮无怨尤!
何必铸金童兮擎华烛,
照绮庭兮中夜饮?
不羡华屋兮金裹银装,
画栋雕檐兮风笛悠扬。

莫若退隐兮茂林流泉,
绿荫如毡兮良朋为伴,
身爽神怡兮何用多金。

更逢良辰兮惠风和照,
繁花点点兮芳草萋萋。

乐莫乐兮复何求!
人物三:塞内加
根据塞内加的看法,促使我们发怒的原因是我们队世界和对他人持有过分乐观的观念,这种乐观达到危险的程度。

挫折的范围虽然很广——从脚趾头绊了一下到死亡都能算——而每一种挫折的核心却都有着同样的基本构成,那就是主观愿望与严酷的现实之间的冲突。

我们对挫折反应不当的程度取决于我们认为怎样算是正常。

可能下雨违反我们的意愿,但是我们已经见惯暴风雨,不太可能因下雨而发怒。

“富裕培养坏脾气”,塞内加认识一个富人,他的奴隶有一次在宴会上打碎了一只玻璃盘,而他特别讨厌打碎玻璃的声音,因而勃然大怒,竟下令把那个奴隶扔进鳄鱼池。

造物从来没有创造过一成不变的东西。

吾等生存在其中,而周围事物皆必有一死。

汝生而终有一死,汝所生者亦终有一死。

一切都应在考虑之内,一切都应在预料之中。

如果你想消除一切担心,那么轻设想你所害怕的一切都会发生。

如果你官司打输了,充其量不就是流放或入狱吧?……“我可能沦为穷人”,那么我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可能被流放”,那我把我去的地方看作是我未来的出生地。

“他们可能给我上镣铐。

”那又怎样?我现在难道就丝毫不受束缚吗?
伟大的享乐主义导师伊壁鸠鲁常常在某一个时期过一段极其艰啬、刚够果腹的生活,目的是看看是否值得费那么大劲去弥补亏空。

你们将理解,恶人心灵的平静并不靠财富。

斯多葛主义并不提倡贫穷;它提倡的是我们既不害怕也不鄙视贫穷。

它认为财富——用技术名词来说——是一种优先产品,既不是必不可少的,也不是罪恶。

斯多葛派人士可能接受命运女神的恩赐和愚人一样多。

他们的房屋也可以一样大,家具一样漂亮。

而确定让他们
的智慧只有一点:如何应付突如其来的贫穷。

他们会泰然离开他们的华屋和奴仆,没有愤怒,没有绝望。

智者什么也不会失去。

万物皆备于他一身。

智者是自足的……如果他因疾病或战争而失去一只手,或者某种意外事故使他失去一目或双目,他会满足于剩余给他的那些。

我从来没有信任过命运女神,即使在她似乎愿意和平相处之时也没有。

我把她所赐予我的一切——金钱、官位、权势——都搁置在一个地方,可以让她随时拿回去而不干扰我。

我同那些东西之间保持很宽的距离,这样,她只是把它们取走,而不是从我身上强行剥走。

当然如果我们对一切挫折逆来顺受的话,人类伟大的成就就不多了。

我们的聪明的动力在于经常提问“现存的是否必然如此?”,于是而产生政治改革、科学进步、改善关系以及优秀的著作。

罗马人最长于不认输。

他们讨厌冬天的寒冷,就建了低下取暖系统。

他们不愿走泥地,就铺路。

公元1世纪中期,住在普罗旺斯尼姆城的罗马居民决定要得到比自然赐予他们更多的水,于是花了1亿塞斯特斯建立起一项工程,成为人类反抗现状的出色的特征。

罗马工程师们在尼姆的北部乌采斯附近找到了足以供应他们城市的浴室和喷泉的水源,然后制定引水规划,筑高架水渠、铺地下管道,让水穿过山岭、峡谷,经过50英里到达本市。

当工程师们遇到加尔河的深谷时,他们没有在自然的障碍前气馁,而是筑起了一条大的三层渠道,360米长,48米高,日引水量达35000立方米。

这样,尼姆的居民永久摆脱了潜水沐浴之苦。

正确地区分何处能够凭己意重塑现状,何处是不可改变的现实,必须泰然接受。

斯多葛派还用另一种形象来比喻我们的生存状态:有时能实行一些变革,但永远必须服从外在的必然。

我们就像拴在一辆不可捉摸的车子上的狗。

绳子的长度足以让我们一定的活动余地,但决不允许随意到处跑。

对压顶而来的恶事唯一的缓解剂就是逆来顺受,向必然低头。

当芝诺收到一次海难的消息,知道他的全部行李都丢失了时,他说“命运之神要我做一个负担轻一些的哲学家”。

把并非必然的事当做必然接受下来,或者同必然的事进行反抗,二者一样不合理。

对二者作正确区分需要理性。

理性使我们能够决定,什么时候我们的愿望与现实的冲突是无法调和的,于是命令我们心甘情愿而不是怨恨满怀地接受必然。

我们可能无力改变某些事态,但还是有自由对待它们的态度。

正是从自发地接受必然之中,我们找到了明白无误的自由。

在人类世界,我们相信总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从而有希望,有忧虑。

而海涛兀自拍岸,彗星兀自划过星空,显然说明存在着完全漠视我们愿望的力量。

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