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菜牛:山间百草养好牛 “红烧牛蹄”曾上央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江菜牛颇有名气。

本报记者 王光家 通讯员 莫景春 文/图

在环江,想到餐馆吃餐饭,往左走是牛菜馆,往右走还是。外地客人都有些疑惑了:这餐餐吃牛菜,难道不腻烦?要怪就怪这有500多年养殖历史的环江菜牛,确实是有些名气的。

1、“椎牛仪式”祭奠三界公

环江菜牛以前叫“下南菜牛”,或叫“毛南菜牛”,是毛南族人养殖的黄牛品种。环江是毛南族自治县,该县下南乡属于毛南族人主要聚居地之一,环江菜牛的原产地就在下南乡。

在环江,每年农历五月有个传统节日,叫分龙节,又称庙节,活动内容之一是祭奠三界公。说环江菜牛,为何要提三界公?原来,当地人都把三界公当作是养殖环江菜牛的老祖宗。老祖宗当然要每年祭奠。每到分龙节这天,当地人来到三界庙前,摆出牛肉宴,大搞“椎牛仪式”。什么叫“椎牛仪式”?就是请法师到三界庙前念经跳舞,用耙钉打进牛的脑袋,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现在很多人已经不再迷信这套,不过“椎牛仪式”仍然保留,只是演变成了对老祖宗的尊敬。

三界公是否真有其人?下南乡党委宣传委员谭华强说,民间传说三界原名李丰登,广西贵县(今贵港市)人,父母早亡,自幼到毛南山乡放牛。毛南族人民是因为他而开始用牛耕田、劈坡造水田的。他因此受到当地人的爱戴。现在,当地还有三界庙、三界像,民间艺人还将三界以及他的夫人融入了当地的傩面文化,占了一套36个傩面具中的两个席位。

走在环江县城的河边,岸上青石护栏绵延几里,不是雕龙画凤,而是刻猪绘牛,猪是指当地的香猪,牛便是当地的菜牛。石画中,“菜牛”或吃草,或戏水,或玩斗,情趣盎然。

尽管在每年的分龙节上,一部分牛要被宰杀,用来祭奠三界公,但当地人也在这个节日里对牛最好:这一天,所有的牛休假;主人还要把青叶包好的糯米饭团或者粉蒸肉,挂在嫩绿的竹枝叶间,给自家的牛吃,以谢其一年来的辛劳。

2、很牛的喂养方式

“养牛种姜,本小利大。”这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志》记载的一句谚语。在环江,养牛有500多年历史,放牧有4种方式:全放牧、轮流放牧、牵牧、圈养。

全放牧很有趣。把黄牛放到弄场(由石山形成的牧场),四周有石山作天然屏障,只要把进出口用石头堵住,牛群就走不掉。弄场有树有草,山泉淙淙,还有岩洞供牛群避风躲雨、休息。轮放两三个弄场,一年或一年半之后,牛可长到200公斤左右,用当地话说,即可把牛带到市场上去耍一耍。这里说的“耍”,就是卖牛。

轮流放牧是指以屯为单位,轮班派人放牧,白天放于草

场,晚上收回。没有草场或草场少的村屯,则一般由老人或小孩早晚牵牛放牧于田间地头。民间认为,圈养的放牧方式是养牛老祖宗——三界发明的。

相传,三界在毛南山乡牧牛时,把牛赶到有水草的地方,用赶牛鞭在地上划一个圈,然后上山砍柴,日落西山挑柴下山时,这群牛没有一头跑出界外。一天,三界把牛赶到百草垌,上山砍柴时遇到8个老人下棋。8个老人以蟠桃做晚餐,本想切成8片,却总是破八成九,见了身边的三界,认为他有仙缘在身,就把多余的那片蟠桃给三界吃,并邀请三界回仙山。走到中途,三界惦记牛群,毅然返回百草垌,只见大牛小牛已长成一大群,头头肥饱。三界把牛赶回村里,如数交给牛主外,还剩牛一批,留几头自己养,剩下的分给了穷苦人。圈养菜牛的方法自此传遍整个毛南山乡。

如今,当地也出了个养殖能手叫谭志勇,他的养牛之法令人叹服。启明星还在天边眨眼,谭志勇就上山割露水草了。要养好牛,离不开这样的草料。太阳出来把露水晒干,牛就不爱吃,就像人不喜欢吃隔夜菜一样。接下来谭志勇有个神秘之举:端来一大口盅水,喝一大口,噗噗地把水喷到草料里。这是什么“把戏”?原来,他嘴里喷的水是盐水。草料里洒点盐,牛才爱吃。

谭志勇的这些做法并非没有根据。环江水产畜牧兽医站的技术员介绍说,在环江菜牛的食谱中,除了莎树叶、野麻叶、斑马草、玉米、红薯等食料之外,还有特殊的两种食料:一是前面提到的盐水;二是酒糟。盐水和酒糟的作用主要是调味,均能增强牛的食欲。所提到的莎树叶也很特别,把这种树叶的茎皮剥开,有滴滴“乳汁”。当地人认为,这种“乳汁”可改善牛肉品质。

“油疙瘩”是当地人养牛的一个有趣的典故。端来一盆水,放在牛背上,牵着牛走起来,水盆不但不掉下,里面的水也不溢出来——这是形容牛肥。小米加豆浆,用这样的美味攻膘(进入最后一个月囤肥阶段)后,牛背上的肉鼓得高出背脊骨,形成一条凹槽,这就是当地人所说的“油疙瘩”。放些东西在这样的牛背上,自然不容易掉下来。这时的菜牛可以上街“耍(上市)”了。

3、“红烧牛蹄”上了中央电视台

环江菜牛的肉与众不同。一般的牛肉大多是瘦肉,由于劳作和喂养的原因,一些牛肉质地比较粗糙,肉色暗淡,含水分较多。而环江菜牛肉是粉红色的,肉的层次分明,一层瘦肉夹着一层肥肉,就像猪的五花肉一样,红白黄相间,有“三隔肉”之称。环江菜牛肉质饱满,富有弹性,手指轻轻一摁,指头绝不沾水,肉又很快弹了回来。据河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化

验分析,环江菜牛肉的蛋白含量达52.3%,脂肪低至7.8%。

菜牛肉本身已香甜,所以吃的时候不需过分讲究配料,只需找来几根芹菜和白蒜,再切上几片姜,放到切好的牛肉上,便可开锅。搭一个火炉,把火烧得旺旺的,架上火锅,加些泉水,倒入调和油,放入几个西红柿。把配料牛肉一同倒进烧开的锅里,只待水再次开滚,便可动筷夹出,放入嘴里一咬,肉汁满嘴流。这时若再配上当地的“土茅台”——毛南红酒,那么更是让你乐不思蜀,想“不辞长作环江人”了。

不过要注意的是,切肉时要顺着肉的纹路切成小块小块的薄薄一片;若是纹路不对,即使是鲜嫩的牛肉也有些老粗,味道大逊。

菜牛肉味鲜美,煎炖焖炒烤都爽脆可口。菜牛的吃法因肉的部位而异,不过在环江,最“牛”的要算是吃牛蹄了,毛南族人独创的吃法“红烧牛蹄”前年还登上了“大雅之堂”——中央电视台第七套为此做了长达十几分钟的节目。毛南族人制作“红烧牛蹄”时,牛蹄要先用高温蒸两个小时,让里面的牛筋收缩了,坚硬的壳就很容易去掉,再加上当地一种特殊的树叶一起炖煮,就变得又香又软了,让人垂涎三尺。

酸汤牛角也是下南人创出的一道特别的菜。把牛头骨、肉、皮、角一起炖烂,放入酸汤中煮,味道酸辣,食之胃口大开。此外,菜牛肉还可以腌来吃,做法是:把牛肉和香糯米拌在一起,放入坛内腌制3个月,食之酸甜可口。不过,如此吃牛肉的方式在当地很少见。另有当地人保留了民间制作牛肉干的吃法:牛肉切片,串起来放在炭火上烤,熟后用食用油一过,即可大饱口福。

4、牛与人的情缘

以前农户养环江菜牛,多数将其用作耕牛。现在耕牛数量在当地逐渐减少,菜牛比例上升。但无论牛的用途有了怎样的变化,当地人都无法忘记人与牛之间的深厚感情。

下南乡松现屯村民谭玉坚养牛几十年,见过几头特别通人性的牛。

上世纪70年代,谭玉坚养了很多牛,其中3头牛令他记忆深刻。第一头牛到了上街“耍”的时候,谭玉坚与邻居一番商量,决定在院子里将牛屠杀。到牛舍牵牛的人是谭玉坚,牛一走出牛舍,也许看见了院子里放好的脸盆(用于盛牛血),立刻跪在谭玉坚的脚下。第二头牛在宰杀前走出牛舍,不仅跪在谭玉坚的脚下,而且眼眶湿润,掉下了泪水。第三头牛也是如此。

提到这3头牛,谭玉坚不愿意多回忆过去。他说,一般养了好几年的牛,才会在被宰杀前有这样的举动。因为牛只有与人相处时间久了,才能与人产生感情,才能感觉到主人在宰杀时所发出的不同于平常的语音。他还养过几头聪明的牛。比如,

有时他农务繁忙,来不及赶在天黑之前把牛从弄场牵回家,牛就自己回来,站在牛舍前,等候主人开门。

环江水产畜牧兽医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民国时期至上世纪50年代初期,环江菜牛每年只有300头上市;2008年,环江菜牛的上市量已达到5万头左右。在品尝环江菜牛的时候,只要记住了菜牛的那一份奉献,你吃的每一口就会更香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