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依恋与社区依恋

合集下载

基于社区公园的地方依恋特征研究

基于社区公园的地方依恋特征研究

戏文亭位于整个公园的最高处,可俯瞰整个公园风光视野极佳,且相对安静,但通往戏文亭的汀步多处出现严重破损文化中心(道德讲堂和百姓书场)位于朝晖文化公园北部,靠近公园内唯一的水塘周末不营业,居民对此处关注度较低文化长廊位于朝晖公园最南端,阴凉安静沦为居民停车位公园水塘临近文化中心,是公园内唯一的水塘水塘护栏较低,存在一定危险;水塘缺乏管理,水面漂浮着垃圾文化广场靠近百姓舞台,是公园内部唯一的开敞空间文化广场是公园内人员最密集的节点百姓舞台位于公园最南端,用于不定期举办社区活动与文化广场相连,呈半开敞状态,舞台一侧设有无障碍通道旋转宣传栏用于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其他内容游客很少在此处停留表1研究对象评价表公园要素主要特征评价现场照片基于社区公园的地方依恋特征研究———以杭州市朝晖文化公园为例黄星月,王美琪(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浙江杭州310023)摘要:当前,我国的社区公园普遍存在风貌雷同、文脉延续不足以及特色展示不够等问题。

地方依恋理论是研究人地关系的重要理论,旨在研究人与地之间的互动以及地方情感性认同。

杭州市朝晖文化公园是杭州主城区具有代表性的社区公园之一,具有设施完备、交通便利、文化底蕴深厚等特点,以其为研究对象,对地方依恋的特征进行研究具有代表性,利用实地调研法与问卷访谈法,对朝晖文化公园内游憩者的行为活动以及游憩倾向进行分析,提炼出朝晖文化公园游憩者的地方依恋特征,弥补当前社区公园研究理论方面的不足,并为社区公园今后的发展与建设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地方依恋;社区公园;人地关系性质的场所,对于社区公园这种与城市居民日常游憩息息相关的场所研究较少。

本研究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朝晖文化公园为研究对象。

通过相关试验,对城市居民的社区公园地方依恋特征进行分类,以此来填补地方研究方面的空白,并为城市社区公园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1研究过程1.1研究对象概况朝晖文化公园位于杭州市朝晖中学和浙江省人民医院之间,占地1.7hm 2,被朝晖一区至六区包围,地处市中心黄金地段。

地方依恋论文总结

地方依恋论文总结

地方依恋论文总结1. 引言地方依恋是指个体对特定地理区域的情感和认同,它是人类地理行为中的重要概念。

近年来,地方依恋在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地方依恋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总结现有研究中的主要发现和研究方法。

2. 地方依恋的定义与测量地方依恋是个体对特定地理区域的情感和认同,包括对地方的喜爱、对地方的归属感,以及与地方相关的记忆和经验等。

测量地方依恋常用的方法有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

问卷调查通常使用自报量表,通过询问个体对地方的喜爱程度、对地方的认同感等,来评估地方依恋的程度。

3. 地方依恋的影响因素地方依恋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研究表明,与地方相关的因素包括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社交网络等。

地理环境是地方依恋的重要影响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

自然环境美丽与丰富的地方通常能够激发个体更强烈的地方依恋情感。

文化传统也对地方依恋有着重要影响,个体对所在地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的了解和认同程度影响着地方依恋的形成。

此外,社交网络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个体与地方的人际关系密切程度是地方依恋情感的重要来源。

4. 地方依恋的影响和作用地方依恋对个体的行为和决策有着显著的影响。

首先,地方依恋会影响个体的迁徙决策。

个体对地方的情感和认同程度越高,越不愿意离开该地方,从而降低了个体的迁徙倾向。

其次,地方依恋还会影响个体的社会参与和行为。

地方依恋的加强会促使个体更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为地方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此外,地方依恋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个体对所在地方的情感投入有助于增强个体的幸福感。

5. 地方依恋的研究方法与发展趋势地方依恋的研究方法多样化,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神经科学方法等。

问卷调查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通过大样本的调查数据来分析地方依恋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

实地观察可以深入了解个体在特定地理区域的行为和态度。

神经科学方法则通过研究个体在感知和认知过程中的神经机制来解析地方依恋的形成和发展。

地方感综述

地方感综述

地方依恋是人们对地方情感方面的反应,地方依恋是人们对地方功能性认知方面的反应,地方认同是人们对地方融入性方面的反应地方感研究发展及研究框架唐文跃在游憩环境中,游憩者往往因对环境的使用(如休闲活动的参预)而对某个地方产生各种形式的情感联结和态度与行为的忠诚,这是地方感研究的范畴。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地方依恋、地方认同、机构忠实和地方意象是国外地方感研究的热点与重点。

主要以游憩者为研究对象。

概念:赖特(Wright,1966)首创 geopiety(敬地情结)一词,用于表示人对自然界和地理空间产生的深切敬重之情[2]。

斯蒂尔(Steele,1981)认为地方感是人与地方相互作用的产物,是由地方产生的并由人赋予的一种体验,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人创造了地方,地方不能脱离人而独立存在[3]。

维度:普利特等(Pretty et al.,2003)把地方感分为地方依恋、社区感和地方依赖 3 个维度,[10] 乔根申等(Jorgensen et al.,2022)的研究中,地方感维度包括地方依恋、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64]。

威廉斯等(Williams et al.,1989)提出“地方依恋”的概念。

随后,威廉斯等(Williams et al.,1992)提出了地方依恋的理论框架,指出地方依恋由地方认同(place identity)与地方依赖(place dependence)两个维度构成,地方依赖是人与地方之间的一种功能性依恋,而地方认同是一种情感性依恋,并设计了地方依恋量表用于测量个人与户外游憩地的情感联结关系 [16]。

研究表明, 自然景观是利益相关者的社区认同中的重要组成部份。

时常访问周边的公共自然区 ,并把这些地方作为他们居住在这里的重要原因的利益相关者对社区的物质- 自然景观比对社会文化要素更有认同感[47]。

地方依恋的国内外研究发展述评杨昀 2022有的称“place”为“地方”、有的译作“场所” ; 前者主要存在于地理学,而后者常见于建筑学、景观学、城市规划等相关学科[2]其中“地方” 从物质 ( 地理位置和物质形式) 和精神 ( 地方所拥有的价值和意义) 两个层面被解构[9]。

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等概念的辨析及研究启示

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等概念的辨析及研究启示

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等概念的辨析及研究启示地方感、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是人们对于家乡和居住地的情感体验和认同感。

这些概念在社会学、心理学和地理学等领域中被广泛研究,对于了解人们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地区发展和社会变迁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概念辨析地方感地方感是个人对于居住环境的情感体验,是对于地方的情感依赖和归属感。

它包括对于地方的情感认知、情感评价和情感行为三个方面。

个体的地方感是受到文化、历史、社会和个人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产生变化。

地方依恋地方依恋是个体对于家乡或居住地的情感依赖和依恋感。

它是个人对于自己所处环境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也包括对于自然和文化环境的喜爱和情感投入。

地方依恋通常是建立在个体长期居住、生活和工作于某一地区的基础上,并且与个体的身份认同和社会关系密切相关。

地方认同地方认同是个体对于自己所处地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它是个体对于居住地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特征的认知和评价,并且与个体的社会身份、价值观和人际关系有密切联系。

地方认同通常是通过社会化和文化交流等方式形成,是个体与地方之间相互影响和互动的结果。

二、研究启示地方感、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是人们与地方之间的情感和认知关系,对于促进地方发展、社会稳定和文化传承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其启示包括以下几点:重视地方文化和传统地方感、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与地方文化和传统有着密切联系,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地方文化和传统的保护和传承,促进地方文化和地方感的相互促进和发展。

加强社会化和文化交流地方感、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化和文化交流密不可分。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社会化和文化交流,促进个体与地方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认同,增强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引导地方发展和社会变迁地方感、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的变化与地方发展和社会变迁有着密切联系。

因此,我们应该在地方发展和社会变迁中引导地方感、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的发展,使其与地方发展和社会变迁相互协调和促进。

地方依恋的名词解释

地方依恋的名词解释

地方依恋的名词解释地方依恋,是一种人们对自己所居住的地方产生强烈感情依恋的心理状态。

这种感情依恋不仅仅是对地理环境的喜爱,更深层次上是对地方文化、习俗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认同和亲近。

地方依恋既反映了人们与特定地域之间的情感纽带,同时也意味着对家乡的认同和归属感。

地方依恋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结果。

首先,地方依恋是与个体成长环境息息相关的。

每个人的童年时光都伴随着地方文化的浸润,这种文化包括方言、乡土美食、传统节日等。

这些文化元素在个体人格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渗透到个体的内心深处,使人们与地方之间形成了情感连接。

其次,地方依恋也与社会性因素相关。

社会网络是地方依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与身边的亲人、朋友和邻居建立紧密的联系,形成共同的情感共鸣。

这种情感共鸣催生了对家乡的深厚感情,让人们情不自禁地想要回归故土。

此外,在地方依恋的形成中,地理环境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构建地方特色的基础,特殊的地理特征和人文景观都为地方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美丽的山水、宜人的气候以及独特的地貌,都给人以视觉、听觉和嗅觉上的愉悦感受,进而加深人们对地方的依恋。

地方依恋对个体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个体而言,地方依恋是满足自我认同的一种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个体面临着许多的选择,有时迷失在大都市的喧嚣中无法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而地方依恋可以让个体找到归属感,从而提升自我幸福感和满足感。

对社会而言,地方依恋是社区凝聚力的源泉之一。

当地居民对自己的社区充满热爱和关心,就会积极参与社区发展和建设。

这种参与度不仅加强了社区内部的互助合作,也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地方依恋还可以促进地方旅游业的繁荣,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当地的文化,为地方经济做出贡献。

然而,地方依恋也面临一些挑战。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许多人离开故乡,前往大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

这种人口流失对地方依恋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导致地方社区的凝聚力减弱。

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等概念的辨析及研究启示

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等概念的辨析及研究启示

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等概念的辨析及研究启示一、本文概述随着人类对地理环境和地方性的认知逐渐深入,地方感、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等概念在人文地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些概念不仅揭示了人与地方之间的复杂关系,也为我们理解地方文化和社区建设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本文旨在辨析地方感、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等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其相互关系,并探讨这些概念在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中的启示。

我们将对地方感、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的定义进行梳理,明确各自的内涵和外延。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它们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接着,我们将探讨这些概念在地方文化保护、社区建设、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实践意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概念来指导具体实践。

通过对地方感、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等概念的辨析,本文旨在揭示这些概念在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中的价值和启示。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相关领域的深入发展。

二、地方感的概念辨析地方感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概念,它涉及到个体与特定地方之间的情感、认知和社会联系。

在辨析地方感这一概念时,我们需要区分其与相关概念如地方依恋和地方认同的异同。

地方感是个体对某一地方的整体感知和情感体验,它涵盖了从基本的物理感知到深层的情感联系和认同感。

这种感知不仅包括地方的物理特征,如地形、气候、建筑等,还包括地方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环境。

因此,地方感既包含了认知成分,也包含了情感成分。

地方感与地方依恋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有所区别。

地方依恋强调的是个体对地方的深厚情感联系和依赖,通常与个体的生活经历、记忆和身份认同紧密相关。

而地方感则更广泛地涵盖了个体对地方的感知和体验,它不仅包括依恋情感,还包括对地方的认知、评价和行为倾向。

地方感与地方认同也存在差异。

地方认同主要关注的是个体对地方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它更多地涉及到个体的社会和文化层面。

广州城市居民地方依恋测度与机理

广州城市居民地方依恋测度与机理

广州城市居民地方依恋测度与机理广州城市居民地方依恋测度与机理引言: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的地方依恋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话题。

广州作为中国的大都市之一,在城市化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文化和人文景观,广州居民对这座城市的情感和归属感也相应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地方依恋。

本文旨在通过测度广州城市居民的地方依恋程度,并探讨其机理。

一、地方依恋的概念和测度方法地方依恋是指个体对某个地方的情感连结和归属感,是个体对待其所居住地方或者所生活地方的情感倾向。

测度地方依恋程度可以使用心理学中常用的问卷调查法,根据个体对特定地方的态度与情感进行量表评估,比如“我的城市拥有吸引力”、“我愿意长期居住在这座城市”等问题。

二、广州城市居民的地方依恋特点广州的城市化进程始于上世纪80年代,经历了快速发展和城市更新,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特色。

广州城市居民的地方依恋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情感:广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饮食文化、岭南文化等都是广州的文化标志,广州居民对这些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连结。

2. 社会关系:广州是一个多元社会,城市中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网络和社交圈,居民之间的互动与认同感也对地方依恋产生影响。

3. 城市环境: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的大城市,有着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如珠江、白云山等,这些景观的美丽也是广州居民地方依恋的重要原因。

三、广州城市居民的地方依恋测度结果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随机选择了1000名广州市居民作为参与者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城市居民的地方依恋多以中等到高度依恋为主,只有少数人表现出低度甚至无地方依恋的情况。

四、地方依恋的影响因素和机理地方依恋的产生和维持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1. 社会文化:广州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独特的社会文化特征,如岭南文化、客家文化等,这些文化的传承和个体的文化认同对地方依恋产生影响。

2. 社区建设:社区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建设的状况和氛围直接影响居民的对社区的依恋感。

开封东大寺社区地方依恋研究

开封东大寺社区地方依恋研究
姓名:张斌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社会学
指导教师:吴毅
20080603
摘要
“华南虎事件”是2007年公众关注的焦点,本研究起始于这样一个疑问:“华南虎事件”中陕西省有关方面为何要造假?
本研究以故事的形式将事件较为完整地呈现出来,通过对事件的参与者陕西省林业厅、地方政府、评审专家、周正龙、官僚系统、网络、傅德志、新闻媒体、国家林业局等在事件中的表现的描述,揭示了他们背后的结构性力量,并由此逐渐呈现出了整个事件的逻辑。本研究最终将这一逻辑用“体制性造假”来概括。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另外一个细节值得注意。10月12日大巴山北面镇坪县发现华南虎的消息传出来以后,大巴山南面的重庆市城口县也悄然而迅速地启动了寻虎计划。“镇坪和我们山连着山,那边有老虎,肯定会经常跑到我们这边来溜达”,重庆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计划组织一支华南虎调查队,从2007年冬天开始行动,争取将可能存在华南虎的区域全部梳理一遍。该计划甚至特别指出,“如果有人拍到野生华南虎照片,经专家鉴定真实,可信度较高,马上奖励两万元”。
历史上,秦岭以南的东南、西南、华南各省,都是华南虎的分布区,面积几乎占到全国国土面积的1/3。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尚存华南虎4000多只,但随后兴起的全民“打虎”运动使华南虎遭受灭顶之灾,华南虎大量遭到人为捕杀,1973年中国政府颁布法律明令禁止捕猎老虎,但此时国内的华南虎已经所剩无几。1986年11月6日,在湖北某林场发现一只华南虎幼虎,这是我国最后一次发现野生华南虎,距今已有21年。据估计,目前全球野生华南虎仅有20余只,数量极度稀少,因此华南虎被列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在联合国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1996年发布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公约》中,华南虎被列为“世界十大优先保护动物”的第一号,其珍贵程度不亚于中国国宝大熊猫2。

地方依恋和地方感的联系举例说明

地方依恋和地方感的联系举例说明

地方依恋和地方感的联系举例说明
地方依恋是指对于一个人所属的某个地方(如故乡、家乡等地方)情感的依恋或眷恋。

而地方感则是指一个人对于某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两者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以下例子来说明。

假设一个人来自一个小城镇,他长大的地方是他的故乡,他在那里有家人、朋友和亲戚。

他有很多美好的回忆和经历与那个地方联系在一起。

这种感情和依恋就是地方依恋。

当他离开故乡到大城市工作时,他可能会因为思念故乡中的景色、风俗和人情而感到孤单和迷惘。

这时候,他会想回到故乡,回到熟悉的环境中。

这种情感就是地方感,即对于故乡这个特定地点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因此,地方依恋和地方感之间有很强的联系。

地方依恋使一个人无法割舍自己与一个特定地方间的情感联系,而地方感则构建了一个人对于这个地方的认同和归属感,使他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参与这个地方的发展。

地方依恋 案例

地方依恋 案例

地方依恋案例
案例一:小明是一个来自乡村的年轻人,他长大的地方是一个小山村,生活简单且自足。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明意识到他在村庄的发展机会有限,并对城市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尽管如此,小明对家乡的依恋仍然存在。

他珍惜与家人和朋友在村里度过的宝贵时光,同时也依赖于家乡的社区支持和亲密的人际关系网络。

他常常回乡探望家人,并积极参与当地的活动和庆祝活动,以保持与家乡的联系。

案例二:小芳在大学期间留在了外地求职,在一个繁华的城市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尽管如此,她仍然对她的家乡产生了深深的依恋。

小芳经常回家看望父母和亲戚,并与他们保持紧密的联系。

她对家乡的风土人情、美食和文化非常自豪,经常与朋友分享她的宝贵家乡经历。

小芳还积极参与家乡的公益事业和社区活动,以回馈她成长和受益的地方。

案例三:李先生在一家外企工作,经常需要到全国各地出差。

然而,他对自己的家乡情有独钟。

李先生深深热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宁静的生活方式。

他喜欢在周末回到家乡,在乡间小道散步、爬山,享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他也非常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时光,特别是在重要的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中。

尽管李先生有时会出国旅游或前往其他城市工作,他对家乡的依恋始终没有改变。

他认为无论他到哪里,家乡永远是他最温暖和安心的归宿。

社区依恋对城市居民居住满意度影响研究

社区依恋对城市居民居住满意度影响研究

社区依恋对城市居民居住满意度影响研究社区依恋对城市居民居住满意度影响研究引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流动的增加正在改变居民的生活方式和需求,其结果是社区在城市居民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社区依恋作为一种情感和态度的体现,对城市居民的居住满意度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社区依恋对城市居民的居住满意度的影响,并提出一些相关政策建议。

一、社区依恋的定义和特征社区依恋是指个体对所居住社区的认同感和情感依恋,是一种紧密关联的社会心理现象。

社区依恋包括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联系感和依恋感等方面的体验。

而这些体验往往是由个体与社区的历史关系、社会交往和环境特征等方面相互作用所产生的。

二、社区依恋对城市居民居住满意度的影响1. 情感归属感增强社区依恋的核心体验之一是情感归属感的加强。

当城市居民对其所在社区产生依恋感时,他们会更加认同社区的价值观和文化,享受到社区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这种情感归属感的增强将带来更高的居住满意度,因为居民会更愿意为社区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2. 社交网络扩展社区依恋可以促进城市居民之间的社交网络扩展。

居民更愿意参与到社区组织和活动中,与邻居和社区成员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这样的社交互动将为居民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协作。

同时,社区依恋也能够极大地缓解城市居民的孤独感和社交隔阂,提高他们的居住满意度。

3. 便利与公共服务社区依恋可以推动社区内的公共服务与便利设施的提升。

当居民对社区的依恋感增强时,他们更愿意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与决策,有助于改善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规划和公共设施分配。

这将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便利,提高他们的居住满意度。

三、相关政策建议1. 鼓励社区参与与自治政府应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的管理与决策,提供便利的渠道和平台,让居民发表意见、参与讨论、提出建议。

同时,政府要支持社区自治和居民自主组织的发展,加强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影响力,提高社区依恋的形成和程度。

地方感综述

地方感综述

地方依恋是人们对地方情感方面的反应,地方依恋是人们对地方功能性认知方面的反应,地方认同是人们对地方融入性方面的反应地方感研究进展及研究框架唐文跃2007在游憩环境中,游憩者往往因对环境的使用(如休闲活动的参与)而对某个地方产生各种形式的情感联结和态度与行为的忠诚,这是地方感研究的范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方依恋、地方认同、机构忠实和地方意象是国外地方感研究的热点与重点。

主要以游憩者为研究对象。

地方认同是对某个地方作为社会角色自我感知的一部分的认知。

概念:赖特(Wright,1966)首创geopiety(敬地情结)一词,用于表示人对自然界和地理空间产生的深切敬重之情[2]。

斯蒂尔(Steele,1981)认为地方感是人与地方相互作用的产物,是由地方产生的并由人赋予的一种体验,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人创造了地方,地方不能脱离人而独立存在[3]。

维度:普利特等(Pretty et al.,2003)把地方感分为地方依恋、社区感和地方依赖3个维度,[10]乔根申等(Jorgensen et al.,2006)的研究中,地方感维度包括地方依恋、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64]。

威廉斯等(Williams et al.,1989)提出“地方依恋”的概念。

随后,威廉斯等(Williams et al.,1992)提出了地方依恋的理论框架,指出地方依恋由地方认同(place identity)与地方依赖(place dependence)两个维度构成,地方依赖是人与地方之间的一种功能性依恋,而地方认同是一种情感性依恋,并设计了地方依恋量表用于测量个人与户外游憩地的情感联结关系[16]。

研究表明,自然景观是利益相关者的社区认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常访问周边的公共自然区,并把这些地方作为他们居住在这里的重要原因的利益相关者对社区的物质-自然景观比对社会文化要素更有认同感[47]。

地方依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杨昀 2011有的称“place”为“地方”、有的译作“场所”; 前者主要存在于地理学,而后者常见于建筑学、景观学、城市规划等相关学科[2]其中“地方”从物质 ( 地理位置和物质形式) 和精神 ( 地方所拥有的价值和意义) 两个层面被解构[9]。

基于地方依恋与社区感的边疆民族旅游社区研究构想

基于地方依恋与社区感的边疆民族旅游社区研究构想
值, 并针 对 中国实际提 出了“ 地 方依 恋” 与“ 社 区感” 相结合进行能力社 区建设的新的研 究路径 , 构建 了二者结合探 索
边 疆 民族 旅 游 社 区心 理 变迁 和 调 节 机 制 的 E D C E E — M 研 究 框 架 。这 一 探 索 性 研 究 为 民族 旅 游 社 区居 民心 理 研 究 提
化对人们心理的影响和作用, 深入认识个体和群体的心 理反应与行为演变规律 , 从而综合各种 策略 , 建立 以人 为本的调节机制 , 制定合乎 民族地区特点的管理措施 。
1 . 2 社 区参与 旅游发 展和社 区 能力建设 研究 需要
社 区参与旅游发展 和社 区能力建设 是实现旅 游业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 旅游赋权则是 目的地获
效机制建 立和谐 的 “ 人 地关 系” ( 地方依 恋 ) 、 “ 人人关 系” ( 社区感 ) , 是确保边疆贫 困社 区和谐稳定 发展 的重 要途径 , 有着重要 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1 . 1 边疆 民族 发展 的实践 问题 与科学 问题
边疆发展关系到 民族 团结 、 社会稳定 以及与周边国 家关系等。我 国9个边境省份与 1 5 个 国家接壤 , 边疆线 达1 万多 k m, 全 国少数 民族 7 5 % 以上的人 口聚居于此 , 生活水平低下 , 贫困面大。2 0 1 1 年全国( 未统计港澳 台) 人均 G D P排名中边境省份大都居后 。暴力冲突事件发 生的主因是外部政治 因素 , 但 区域发展落后也是一个重 要 因素。为此 , 国家 2 0 0 0年开 始实施 兴边 富 民行 动 , 2 0 1 1 年 国务院颁 布的《 兴边富民行动规划 ( 2 0 1 1 _2 0 1 5
地区旅游资源优势 明显 。旅游 业关联度 大、 产 业链长 , 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 突出, 日益成为边疆 发展 的支柱产 业。边疆地区稳定与否 , 涉及到 国家的安 全, 民族旅游 、

五面向的地方依恋量表

五面向的地方依恋量表

五面向的地方依恋量表地方依恋指个体对于特定地区的情感依恋和情感联系程度。

人们对于不同地方的依恋程度可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以通过地方依恋量表来测量和评估。

本文介绍一种常用的测量地方依恋的量表——五面向的地方依恋量表。

一、引言地方依恋是人类与特定地区建立情感连接的心理现象。

不同个体对于地方依恋的程度可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对于了解个体对于家乡、家庭、社区或者其他特定地区的情感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测量并评估这种差异,研究者发展了多种地方依恋量表,其中最流行和广泛使用的是五面向的地方依恋量表。

二、五面向的地方依恋量表五面向的地方依恋量表是由美国心理学家Lewicka于2010年提出的。

该量表综合了五个维度来测量个体对于特定地方的依恋程度,这五个维度包括:1. 归属感(Belongingness):个体对于特定地方的归属感和归属认同程度;2. 根植感(Rootedness):个体对于特定地方的根植感和稳定感;3. 流动感(Mobility):个体对于离开特定地方后的流动感和无法定居感;4. 安全感(Security):个体在特定地方中的安全感和自我保护感;5. 能力感(Competence):个体在特定地方中的能力感和自信心。

三、使用方法五面向的地方依恋量表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测量。

问卷中包含一系列与五个维度相关的陈述,被试根据自己的情感和经验选择适合自己的答案。

每个陈述都有不同的回答选项,通常采用五分制,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

四、量表应用实例以下是五面向的地方依恋量表的一些实际应用实例:1. 研究家乡依恋研究者可以使用五面向的地方依恋量表来探索个体对于自己家乡的情感依恋程度。

通过收集大量样本的数据,可以比较不同人群在归属感、根植感、流动感、安全感和能力感等方面的差异。

2. 评估社区参与度社区的发展和稳定程度与居民的参与度密切相关。

通过使用五面向的地方依恋量表,可以评估居民对于自己所在社区的归属感、根植感、流动感、安全感和能力感,从而了解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意愿和程度。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地方依恋研究脉络与重点领域窥视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地方依恋研究脉络与重点领域窥视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地方依恋研究脉络与重点领域窥视地方依恋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逐渐兴起,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

本文将从地方依恋的概念、影响因素、测量方法以及研究重点领域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窥视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

地方依恋是指个体对于自己居住地或所具备的某个特定地方拥有的情感依恋和认同感。

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心理概念,受多个因素的影响。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地方依恋可以被理解为对于熟悉的环境、社交关系以及文化传统等的情感联系。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地方依恋还涉及到对于社会身份认同和地域文化认同的情感体验。

地方依恋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

个体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文化身份以及经历等都可能影响地方依恋的形成。

另外,地方特征,如社区合作性、文化多样性、自然环境等也都与地方依恋相关。

此外,个体的人格特征也可能对地方依恋产生影响,例如个体的开放性、外向性等。

测量地方依恋可以使用定性和定量方法。

定性方法主要通过访谈、观察和呈现等方式来探究个体的地方依恋感受和情感体验。

而定量方法则通过编制和应用量表来测量地方依恋的程度和表现形式。

定量方法可以在大样本调查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使得研究者能够对地方依恋进行比较和分析。

近年来,地方依恋研究领域的重点也日益清晰。

一方面,地方依恋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和社区发展领域。

研究者通过深入理解个体对于城市和社区的依恋,为城市规划和社区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另一方面,地方依恋被用作评估社区和城市的可持续性。

研究者通过测量地方依恋来评估社区居民对于环境保护和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以推动可持续社区的建设。

此外,地方依恋还与旅游行为和移民研究等领域相关。

地方依恋研究为了解旅游者对于特定目的地的性格和偏好提供了重要线索。

同时,地方依恋也帮助我们理解移民在新的社会环境中的适应过程和归属感体验。

总结来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方依恋作为一个研究领域逐渐兴起,并在国际上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

地方依恋

地方依恋

地方依恋地方依恋是环境地理学和游憩地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地方依恋的概念源于地方感,首次提出地方感的概念,即地方感包括两层含义地方性和地方依附,地方性是指地方固有的特性,地方依附是指人们对某个地方的依恋。

在地方感概念的基础上,和首次提出了地方依恋的概念,即地方依恋是人与场所之间在感情、认知、和实践基础上的一种联系,其中位于首位的是感情因素。

通过对个体与地方关系的研究,指出地方依恋是个人和某个特别的地方的正向的情感联系,其主要特质是个人倾向于和地方保持密切的联系。

关于地方依恋的测量,设计了一份李克特量表来测量地方依恋,并用量表初步检测了来自四所大学的名大学生,经分析得出地方依恋的三个维度地方认同、地方依赖即和地方冷漠感,地方认同代表个体对地方的情感一象征性依赖,地方依赖代表个体对地方的功能性依赖,地方冷漠感是个体对地方消极的、负面的评价,。

此后在地方依恋的研究中,学者们发现在这三个维度中,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在不同的研究样本中比较有可信性,所以大多数对地方依恋的测量均采用这两个维度。

有些学者认为地方依赖、地方认同两维度模型忽视了一些重要的因素,从而提出了新的测量维度模型,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结论主要有两个一是提出的自我一他人一环境一一的理论框架,自我表明某些地方对人们有很重要的个体意义,他人代表当地居民的特质会影响地方依恋,环境维度反映了物理环境在地方依恋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是和从概念界定的角度提出了三重组织框架人一过程一地方一,人代表地方依恋可能在个体水平或者群体水平产生,在个体水平上产生的地方依恋涉及个人情结,在群体水平上产生的地方依恋是由群体对某一地方共有的象征意义组成的。

过程指个体或者群体与某个地方的关系,包括三个方面感情、认知和行为,其中地方依恋最重要的维度是地方本身,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现阶段,对于地方依恋的测量,大多采用的是双维度模型,即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自我一他人一环境模型适用于对地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较重视的研究,人一过程一地方模型适用于地方依恋的自身概念研究,结合本研究的实际背景和情况,决定采用的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的双维度模型来测量地方依恋。

地方依恋与社区依恋

地方依恋与社区依恋

地方依恋与社区依恋:一个来自有生活经验的社区社会学家的初步研究表面上,地方依恋与社区依恋的结构似乎是相当相似;然而,多学科地方文献和社区社会学文献的研究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对学者训练的一个相对单一的学科领域,如社区社会学,众多而且复杂的地方文献很难指引方向。

这篇文章是是从社区社会学家的视角写的一个关于这两个结构的初步研究。

在地方依恋的背景下,关于地方文献的概述提出,包括各种地方学者不同观点简要描述,以及学者间的主要辩论。

地方依恋和相关的地方概念的介绍,来自社区社会学家关于社区依恋的简要评述。

对比两者,结构之间的交叉讨论。

读者为今后的工作留下的建议。

关键词:社区依恋,社区社会学,地方,地方依恋,地方感。

在社会科学领域出现了两个人对地方依恋相对分离的结构,地方依恋和社区依恋。

这两者的结构有不同的学科起源,焦点和研究传统。

然而,在表面上这两者结构似乎足够相似,社会科学家也没有注意到它们之间的不同,在某些情况下,有些做法已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误解的做法。

我自己的经验可以作为典型。

在社区和自然资源社会学中的学术性,一个特殊的项目促使我研究地方依恋的文献。

像其他社区社会学家集中在自然资源问题上一样,我关注的是在大多数社区依恋文献中缺乏自然环境的社区。

我需要包括自然,生物物理的地方。

习惯于社区社会学中的相对单一学科学术,我对地方文献的第一印象是巨大的和令人困惑的,在概念使用不一致上有一个很好的处理。

然而在地方依恋和社区依恋的文献之间似乎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尽管它们有很多不同。

我第一次尝试在我的写作中使用的地方文学是受到地方学者深入挖掘的鼓励。

我宁愿表面处理的文献遗漏了实质性点,点我是无视与我的假设,这两者的结构和它们的文献是相似的。

当我努力理清什么我错失的,我是越来越感兴趣的地方学术,在某些时候我发现自己从我们地方学者的思维。

这一结构本身很有趣,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社区社会学家,一位自然资源社会学家,一位乡村社会学家,但是一位地方学者。

地方满意度、地方依恋与社区公民行为关系研究——基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6个移民村的调查

地方满意度、地方依恋与社区公民行为关系研究——基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6个移民村的调查

地方满意度、地方依恋与社区公民行为关系研究———基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6个移民村的调查徐越倩1,吴丹阳1,陈 宁2(1.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杭州310018;2.坎特伯雷大学工商管理及法律学院,基督城8140,新西兰)摘要: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人地情感关系对社区治理效能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

通过对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6个移民村的抽样调查,采用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建模分析,对地方满意度、地方依恋对社区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1)地方满意度对地方依恋的形成具有正向影响作用;(2)相较于地方满意度,地方依恋对社区公民行为有着更为直接的预测力,地方依恋能直接驱动文明礼貌行为、利他主义行为与公民美德行为,而地方满意度仅能直接驱动文明礼貌行为;(3)地方满意度可以通过地方依恋的中介作用间接驱动三类社区公民行为发生。

基层管理者应将提升居民居住满意度作为基础性工作,同时更注重居民社区依恋情感的培育。

关 键 词:地方满意度;地方依恋;移民社区;社区公民行为;社区治理;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中图分类号:D66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363(2021)03?0175?06doi:10.3969/j.issn.10032363.2021.03.030收稿日期:2020-05-01;修回日期:2021-04-09作者简介:徐越倩(1980-),女,浙江绍兴市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政府改革与社会治理研究,(E mail)xuyueqian@163.com。

通信作者:吴丹阳(1997-),女,浙江杭州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基层社会治理研究,(E mail)lucywdy@126.com。

0 引言社区最早被定义为“富有人情味和认同感的传统社会生活共同体”[1]。

传统意义的社区共同感建立在社区居民共同的生活经历和文化传统之上,而随着现代化尤其是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社区转型和重构现象明显,社区共同感形成的基础逐步消解,并引发了一系列治理难题。

旅游社区居民地方依恋与社区营造:基于态度—行为理论

旅游社区居民地方依恋与社区营造:基于态度—行为理论

旅游社区居民地方依恋与社区营造:基于态度—行为理论阮文奇;李勇泉;孙瑾瑾
【期刊名称】《小城镇建设》
【年(卷),期】2017(000)002
【摘要】文章从"人—地"关系角度进行社区营造探讨,把握社区营造的实质内涵,为解决旅游冲突、留住乡愁、实现旅游扶贫、创建新型旅游社区提供思路.并在对相关概念界定与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分析"态度—行为"理论应用于地方依恋与社区营造研究的思维视角,认为:地方依恋态度对社区旅游产业营造来说是双刃剑,利弊取决于社区居民旅游感知;地方依恋促进社区文化与社区景观环境营造行为发展,是社区营造的情感基础;同时社区营造行为也能加深居民地方依恋的人地情感.
【总页数】7页(P89-95)
【作者】阮文奇;李勇泉;孙瑾瑾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华侨大学旅游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2
【相关文献】
1.大学生志愿者旅游认知、态度与行为意向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 [J], 李卫飞
2.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发展的行为意向研究——以崇明岛为例 [J], 刘春济;高静
3.社区居民的扶贫旅游参与意愿研究r——基于旅游影响感知、态度的视角 [J], 周学军;李勇汉
4.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社区居民感知对旅游发展态度影响研究 [J], 武晓英;李辉;周彬
5.旅游地吸引力、地方依恋与游客资源保护态度关系研究——以西递、宏村为例[J], 赵腾飞;王良举;桑林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旅游社区外来经营者地方依恋的特征分析——以阳朔西街为例

旅游社区外来经营者地方依恋的特征分析——以阳朔西街为例

旅游社区外来经营者地方依恋的特征分析——以阳朔西街为例杨昀;保继刚【期刊名称】《人文地理》【年(卷),期】2012(27)6【摘要】外来经营者对旅游社区的依恋是一种特殊的人地关系现象,尚未引起学界的关注。

文章基于地方依恋理论,探索性地提出"经济依赖"和"情感认同"两个维度,据此归纳了"生活方式主导型"、"商业联结主导型"、"利益驱动型"和"厌倦地方型"四种分类谱系,并通过对阳朔西街外来经营者的深入调研,运用质性方法剖析了其地方依恋产生的原因、发展变化及影响诸方面的特征表现。

研究发现:外来经营者对阳朔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情感性依恋,并非简单的功利关系;地方依恋的变化与西街商业环境的发展密切相关,经济性依赖与情感性认同既可以相互促进,也可能互相抑制;较高的地方依恋对外来经营者的商业行为有一定的规范作用。

提高经营者对旅游地的依恋程度,有利于地方资源的可持续规划管理。

【总页数】6页(P81-86)【关键词】地方依恋;经济依赖;情感认同;外来经营者;阳朔西街【作者】杨昀;保继刚【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相关文献】1.跨文化旅游中的空间语文化差异研究——以阳朔西街为例 [J], 周慧;李燕2.少数民族社区外来经营者的社会融合研究——以旅游发展背景下的Q村为例 [J], 陈锋;杨云渊3.入境外国散客旅游满意度对其认知影响的研究--以阳朔西街为例 [J], 王辉;邱继勤4.古镇(街)旅游社区本地经营者及外来经营者地方依恋的对比研究——以苏州古镇(街)为例 [J], 陆敏5.地方理论应用社区研究的思考--以阳朔西街旅游社区为例 [J], 张中华;张沛;王兴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依恋与社区依恋:一个来自有生活经验的社区社会学家的初步研究表面上,地方依恋与社区依恋的结构似乎是相当相似;然而,多学科地方文献和社区社会学文献的研究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对学者训练的一个相对单一的学科领域,如社区社会学,众多而且复杂的地方文献很难指引方向。

这篇文章是是从社区社会学家的视角写的一个关于这两个结构的初步研究。

在地方依恋的背景下,关于地方文献的概述提出,包括各种地方学者不同观点简要描述,以及学者间的主要辩论。

地方依恋和相关的地方概念的介绍,来自社区社会学家关于社区依恋的简要评述。

对比两者,结构之间的交叉讨论。

读者为今后的工作留下的建议。

关键词:社区依恋,社区社会学,地方,地方依恋,地方感。

在社会科学领域出现了两个人对地方依恋相对分离的结构,地方依恋和社区依恋。

这两者的结构有不同的学科起源,焦点和研究传统。

然而,在表面上这两者结构似乎足够相似,社会科学家也没有注意到它们之间的不同,在某些情况下,有些做法已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误解的做法。

我自己的经验可以作为典型。

在社区和自然资源社会学中的学术性,一个特殊的项目促使我研究地方依恋的文献。

像其他社区社会学家集中在自然资源问题上一样,我关注的是在大多数社区依恋文献中缺乏自然环境的社区。

我需要包括自然,生物物理的地方。

习惯于社区社会学中的相对单一学科学术,我对地方文献的第一印象是巨大的和令人困惑的,在概念使用不一致上有一个很好的处理。

然而在地方依恋和社区依恋的文献之间似乎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尽管它们有很多不同。

我第一次尝试在我的写作中使用的地方文学是受到地方学者深入挖掘的鼓励。

我宁愿表面处理的文献遗漏了实质性点,点我是无视与我的假设,这两者的结构和它们的文献是相似的。

当我努力理清什么我错失的,我是越来越感兴趣的地方学术,在某些时候我发现自己从我们地方学者的思维。

这一结构本身很有趣,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社区社会学家,一位自然资源社会学家,一位乡村社会学家,但是一位地方学者。

在某种程度上超越学科界限的感觉在这里,虽然我仍然用我的方法固执地社会学。

我的经验是,当从社区社会学(例如)到地方文献,很容易得到一点迷失,并对文献的过程中作出假设。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引物,以帮助社区社会学家和其他人更好地了解地方工作,这篇文章同样可以帮助其他方向。

它也可以为其他地方的学者提供一些对他们自己的看法。

在研究地方依恋的文献时,我发现我需要更广泛的接触地方文献。

我开始这本入门书,让读者了解一些背景。

然后,我将地方依恋和其他地方相关的概念,其次是在社区社会学中社区依恋一个相对简短的描述。

对比两者,我讨论的结构的重叠的问题。

我放弃了读者的的关于地方依恋有趣问题的建议和鼓励工作。

地方和地方依恋虽然一个定义的地方是一个简单的地理区域,有意义的人,社会科学工作解决的地方一直是一个复杂的,广泛多样的,跨学科的文献从它的开始。

这不仅可以看出它发展的学科,也是用来研究它的研究方法和范式的方法。

这种多样性导致了非常庞大的文献。

为了给读者一个概述,我勾勒出各种社会科学的地方学术和一些对它有争论的,并引入地方依恋和相关的地方概念。

社会科学中的地方社会科学地方文献是地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各学科各自发展了自己的理论和研究传统,探索与地方有关的问题。

这是一个多学科之间的合作,特别是在自然资源社会科学家(例如,游憩,休闲和旅游研究,或供职于资源管理机构)。

由于复杂交织的材料,生物物理、地理位置、以及人类、社会、地方意义丰富的元素,和只看到片段而不是整体的学科倾向性,理解的真正复杂的地方是一个多学科的练习。

从这些不同的角度来看,一系列的地方文献已经出现,每一个不同于它之前的学术的关注。

地方学术现象的根源。

大多数学者相信现象地理学家团(例如,1975、1977)和拉尔夫(1976)对地方研究的初步发展。

拉尔夫声称所持有的人类身份不可或缺的角色:“做人就是要有认识你的地方”(1976,1,强调原创)。

一些社会科学家转向现象学观点在上世纪60、70年代作为反应的方法,强调还原论,理性,和观察者从主体分离。

现象学认为,生活经验,远离专制主义的实证主义(实证主义的科学方法),和对替代理论的构建方法,采用描述性作品之间找到共性现象或手头案件的目标,之间的共性的地方(霍尔2004;席蒙1987)。

现象学家断言现象必须全面理解,采用定性的方法,避免了“先验的理论和概念、假设、预定的方法程序、相关统计指标等等”(席蒙2000,163)。

在早期的地方写作,团(例如,1975,1977)和拉尔夫(1976)对地理环境的地方,讨论了从高度抽象,理论视角的作品,远离人们的生活经验,否则作为一个独特的加工品,在不同的个别地方的特性给出了个别没有涉及对方(团1975)。

通过生活经验考虑以及地方和地方之间的关系的特殊性,团认为,个人的经验是地方以及普通的空间之间的区别(1977)。

其他地方的学者们对哲学和现象学范式的指导(例如,环境心理学,Fishwick和Vining,1992)。

许多强调把一个全面的方法,以替代实证,假设检验方法。

社会学中的地方学术。

尽管地方在于一伟大的交易发生在他们的社会交往的场所和空间,没有被纳入到一般的社会学理论和研究,在学科才接收更多的关注。

这种空间格局的例外包括早期城市的研究,认为城市和社区作为重要的社会相互作用发生的环境,以及农村社会学的探索空间关系的悠久历史;这些保持一定程度的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异常。

在社会学领域,空间问题日益增多。

吉登斯将空间和时间的交叉点在社会相互作用对结构和制度模式的重要因素(例如,1990)。

争论的关键问题是定位社会学概念的地方的地址,包括(1)地理位置在哪里;(2)物质形式的什么地方了;(3)具有意义和价值的地方意味着什么投资。

对于Gieryn来说,地方是一个能动的人员,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检测和独立。

最近的地方性社会工作包括修改符号互动论,社会建构主义,和社区的社会学家做定量的工作,所有这一切,我回到过去了。

心理学中的地方学术。

在这里,地方已经在两个相互关联的领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社会心理学和环境心理学。

他们的学习方法有着显著的差异。

社会心理学,定义为“一个试图了解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人的实际影响,想象,或暗示在场的其他人”,是著名的理论驱动的,可检验的假设和严谨的科学方法。

针对这些理论和方法的传统,斯特德曼(2002)呼吁社会心理学的方法来研究使用的主题,所感兴趣的问题,并且具体地分析,信念,态度,身份,和行为(参见约根森和斯特德曼2001)。

环境心理学寻求“把个体在宏观背景下,生态。

它将个人视为嵌入在环境中的个体和积极的定义和塑造它。

”(威廉姆斯和帕特森1996)。

Bonnes and Bonaiuto (2002)争论的地方建设是分析中央社会物理单元,描述构建包括空间–物理性质,发生在那里的活动,和所表示的含义。

他们断言,“这地方的特异性行为是环境心理学的基本事实。

”类似于社会学的地方工作,行动被视为始终位于一个特定的地方,该场所的性质是重要的,了解的行动和经验。

在环境心理学中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和层次分析法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应用问题更为问题。

理论在其他学科较少中央常带,方法往往是三角,和一个跨学科的方法在哲学上是重要的。

子域的地点定向假设环境和行为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

多产的地方研究,环境心理学家专注于地方意义。

在地方文献的广泛的概念,包括地方认同,地方依赖,和地方依恋,在这个领域的发展。

环境心理学家们使用了各种方法,包括心理和交易方法,现象学,与社会建构论。

自然资源社会科学中的地方学术。

自然资源社会科学家在地方理论建设和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组包括社会科学家在不同的学科,谁通常工作的自然资源管理机构(例如,森林服务,国家野生动物部门),或多学科的学术课程,集中在资源管理的培训。

学科界限似乎不那么重要,共同的共性是代表社会科学领域,通常集中在其他方面的物理,地理位置。

这一些地方文献从试图说服资源管理者,包括社会、人、意义为导向的维度在管理决策的生态系统,在对比的商品的角度。

尽管一个生态系统的方法在管理机构,人们要么不被认为是真正的一部分,这些生态系统或其他被视为资源的商品消费者。

主要管理关注的是“资源分配的商品”。

这种观点强调资源互换性能和可重复性;管理目标是设置类型和使用/用户类型匹配(主要是游憩者和游客)的地方,看到这些功能属性的总和。

一些技术,分析工具,开发了库存资源的属性和计划,他们的管理,如娱乐机会谱(活性氧),它允许特定的生物物理,文化(社会)的映射,和管理特征的景观,以方便特定的娱乐目标。

这种商品的角度是一个主要的动力,在自然资源社会科学的意义为导向的地方学术的出现。

资源管理者依靠这些技术工具,不考虑地方的意义、人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地方的情感体验。

另一个问题的看法是,独特的地方与不同的含义可以被视为替代或更换对娱乐属性的基础上,仅仅是用于娱乐而不是在自己的权利重要。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对游憩机会谱图的抽象,广义的地方,批评的地方,以减少他们的工具属性。

这些学者的工作更全面,定性研究,具体地方具体的作用,独特的意义。

研究人员也做了定量项目的多产工作。

这两种方法都集中在意义的地方进行,这因人而异的个人和社会团体。

实证或心理反应。

另一个地方出现回应前面提到的趋势的非实证的地方学术。

定性的作品被批评为被混淆和模糊的,模糊的定义,并表现出相对缺乏透明度和建立假设的检验。

约根森与斯特德曼(2001)认为明确的实证研究,以定量和使用研究者定义的变量进行假设检验(参见斯特德曼1999)。

斯特德曼(2002,2003b)认为,现象学方法是有用的,而他们对细节的关注和对特定群体的特定设置的熟悉,他们不允许适用原则(2003,824;参见沙麦1991)。

斯特德曼(2003b)主张采用可验证的假设,从现象学作品将理论研究的地方,并考虑因果关系概念、精度、维度、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变量的影响。

他认为一个社会心理的方法,使用的态度和身份理论和分支的方法的严谨性。

这使得有用的和潜在的可预测的变化,可以看到在和地方之间,可以理解使用传统的定量分析技术。

这方面的一个例子是沙麦的场所感的尺度,使用从拉尔夫现象场所理论的发展,规模,其他地方的学者借用或改编。

地方的社会建设。

越来越多的地方学者转向社会建构论。

在现象学和互动论根(伯杰和卢克曼1966),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看社会科学中的使用增加了响应,并作为一个批判,实证主义的认识论,虽然在这地方学者通常都不积极的回应在地方学术。

有这种方法将各种理论基础。

有的使用专门的实证哲学性建构的方法,其他人则选择了建构主义或互动为特定项目的一种方式,注重意义无连接,选择的哲学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