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更强调社会和谐..阅读附答案
2024届甘肃省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2024年甘肃省高三月考试卷(4月)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框。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
”中国考古承担着重要的时代使命,体现出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极大地塑造了全民族的历史认知。
②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所记载的商代以前的历史,始终只能依靠神话和传说来勉强支撑;而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等文明古国早在19世纪之前,通过考古学的介入,就已经有了5000年前后有关文字、城郭、金属等考古发掘资料作为实证。
相比之下,一部中华文明史似乎整整比人家少了1000年。
知识上的困境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让中国处于被动挨打、任人欺凌的境地。
时人不仅对中华文化丧失信心,甚至对中国人种的来源和“种族优劣”,都持种种怀疑、悲观的论调,“动言中国不如各国之文明”。
曾经在西方学者中早已流行的“中国文化西来说”,此时也再度泛起,影响甚烈。
如何改变国人的文化弱势心态,为中华文明正本清源,重树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成为解放全民族思想桎格至关重要的一步。
20世纪初期从西方传入中国的考古学,可以说是应运而生。
1926年李济主持发掘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发掘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标志着近代中国考古学的诞生,“重建国史”成为中国第一代考古学家的历史使命。
中西方道德价值的区别
中西方道德价值的区别2015-03-04 08:542015-03-04 08:54:30作者: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如何把握我国传统价值观特别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观特色,是价值观研究的重要课题。
价值观的特色一般是通过对不同理念和事物进行比较、选择、取舍而显示出来的。
因此,我们讨论中华价值观的特色,就不能局限于中华文化本身,而要将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近现代价值观作为比较对象。
中华价值观与西方近现代价值观相比,主要表现出四大特色。
责任先于自由中华价值观强调个人对他人、社群甚至自然界所负有的责任,体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
儒家的德行论比较发达,在春秋战国时代已形成完整体系。
其中的忠、信、仁、义、孝、惠、让、敬等德行的基本取向,都强调个人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如孝突出子女对父母的责任,忠突出尽己为人的责任,信突出对朋友的责任,等等。
在儒家看来,个人与他人、与群体存在连续的关系,必须积极承担自己对对方的责任,这是一种美德。
中华价值观注重关系的立场与个人本位的立场不同,它主张个人与他方构成关系时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而应以自我为出发点、以对方为重,个人利益要服从责任的要求。
人常常为承担责任而忘我,责任往往成为个人社会实践的重要动力。
这样的立场就是责任本位的立场。
同时,由于个人处于社会关系网中,与多种对象结成各种关系,因此个人的责任是多重的而不是单一的;个人有多少角色,就相应地承担多少责任。
中华价值观十分注重责任担当。
孟子讲,君子自任以天下为重。
从先秦的士君子到汉代的士大夫,都突出责任意识,强调个人对天下国家的责任,而不是突出个人自由。
在汉代到宋代的士大夫中,责任意识的代表就是范仲淹提倡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此后,明代士人提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清之际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代林则徐提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都为人们所熟知,对社会带来深远影响。
在西方近现代主流文化中,人权是个人对国家和政府提出的道德、政治要求,更多涉及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却无法界定个人对家庭、他人、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太原市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时刘 昌言拔 自下位/不 逾时参掌机务/惧 无以厌人望/常 求 自安之计/董 俨为右计使 昌言代之
/欲 倾
C,时 刘 昌言拔 自下位/不 逾时参掌机务/惧 无 以厌 入/望 常求 自安之计
昌言代之
D。
/董 俨为右计 /使 欲倾
“ (2× 滕王阁序》 中
时刘 昌言拔 自下位/不 逾 时/参 掌机务 惧/无 以厌人望/常 求 自安之计/董 俨 倾 昌言 代之
,
杨徽之耿 介正直。对温仲舒 、 寇准用 拼搏奋进 来获取 高位 的行为表 后辈致 力趋竞 以获得高位。
示不满 ,认 为他 们使
D,杨 徽之 才华突出。与入谈论 ,熟 知典故 ,并 能详记 唐朝 以
终 日忘 倦。
7。
来 的士 族 人物 ;尤 好论 诗 ,常 常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 (1)泊 方 固宠 ,谓 徽之遣熙构飞语 中伤 己,遂 白上。 译文
样的情感 ?请 简要分析 。 (4分 )
王 褚深所 唯李 肪、 蜂职
5.下 列对文 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 确 的一 项是 (2分 )
A,时 刘 昌言拔 自下位/不 逾 时/参 掌机务惧/无 以厌人/望 常求 自安之计
倾 昌言代之
B。
三冫 舀篇名旬献写(5分 ) 《
10,补 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
,
“ 协和万 邦” 便 成为中华世界观的典 范。类似的说 法还有 “ 以和邦国,以 统百官 ,以 谐万民” (《 周 “ ” ・ “ 札 天官 冢宰》 孔子把 )。 和 作为同外部世界交往 的原则,提 出 柔远 能迩 ,以 定 我 置 之 以和也 ” 。构建 一个和平共处的世界 ,是 中华文叨几千年来特续不断的理 想。 `平 人 与 自然的和谐统 一,汉 代 以后被 表达 为 “ 天人 合 一 ” ,成 为 中华 文化 的价值理 想。所 谓 “ 人 ” 天 合 一 ,就 是注重人 与 自然的和谐合 一,注 重人道 (人 类社会法则)和 天道 (宇 宙普遍规 律 ) 的一致 ,不 主张把天和人 割 裂开来。天人 合 思想不强调征服 一 自然、 改造 自然 ,不 主张 天 、 人对 立 ,而 主张天 、 人 协 调。根据 这种思想,人 不能违 背 自然 ,而 应顺从 自然规 律 ,使 自 己的行 为 与 自然相协调。我 国古代的天人 合 一思 想,一 方面注重人 是 自然的 一部分 ,注 重人 在 自 己身上 体 现 自然的本性 ,致 力于人 与 自然统 一 并与 自然融为 体 一 ;另 一方面主张 人主 动配合天地的生生 变化 9在 与 自然相协调的同时协助 并促进 宇宙的和谐 与发展。这种 追 求人 与 自然和谐的思 想 对纠正 无限 制地征服 自然、 不顾及环 境 与生态平衡 的观念 ,促 进 经 济社会全 面协 调 可 持续发 展 ,具 有重要现 实意义 。 在 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 中有 一种冲 突意识 ,总 想用 自己的力量 ,以 自我 为中心 ,克 服 非 宰制他 者 、 我、 占有别人 。因此 ,在 西方历史 上 宗教战 争非常戏酷 ,中 国则没有 出现过那 样的宗 以 教战 争。可 说′ ,2o世 纪两次世界大战 ,其 文化 根源都不在东方。总休 来讲 ,同 西方文化 和西 方价值观相比,中 华文化 和中华价值观强调和谐 高于冲突。 (摘 编 自《 和谐 高于冲突》 ) 1。 下列关于 第 一 、 二段 的表述 ,不 正 确的一 项是 ” “ ” A。 与西方文 化和西 方价值观 相 比 ,中 华文化和 中华价值观 更强调 “ 和 ,对 和 的追求也形 成 了中华文 明特 有的思维方 式和价 值取向。 ” “ B,“ 和 具有 的 和谐 ” 的意义旱在虞舜时期就 已出现 ,春 秋时期 的史伯提 出“ 和实生物 ,同 则 ” “ ” 不继 ,使 和 的思想得到 了发展。 C,“ 八 音克谐 ,无 相夺伦 ,神 人以和 ” 说 明我 国古人 就 以音乐之和 来 比喻各种事 物之 间的和 “ ” 谐 ,最 终使 和 成为一种普遍追 求。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押题卷(一)及答案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押题卷(一)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阐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归根结底,中国式现代化打下了中华文化自信自强的烙印,是引领中国建设实践的文明新形态。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大国博弈背景下,文化作为立场与价值的作用愈加凸显。
文化立场的实质是价值选择,是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体现为明确的主体性观念、意识和态度,也深层次地关涉文化发展的场域延展与坐标指向。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这就要求必须以中华文化的主体性、独特性,深化中华文化自觉、提振中华文化自信、推进中华文化自强,更加自觉地在文化实践中,巩固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守正创新的核心理念、精神品格及立场坐标,将文化创新创造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政治智慧、精神标识与价值塑造。
现阶段,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摘编自蔡劲松《以文化自信自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文化长卷》,有删改) 材料二:中华创世神话学术高地建设工程以学理上能贯通、学术上集大成为学术目标,通过历时五年的辛勤工作,首次对中华创世神话进行了全面的学术梳理和探索研究,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
考古学研究早已证明人类文明起源并非一种模式,中华文明起源具有独特的路径。
对中华创世神话的分析既是建立中国特色人类文明起源叙事,从而完善人类文明起源叙事的尝试,也是与以古希腊罗马神话为代表的西方文明起源叙事的平等对话。
浅议中西方思想文化差异
浅议中西方思想文化差异中西方思想文化存在许多差异,这些差异源于两个地区的不同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
下面将从价值观、世界观、教育观等方面探讨中西方思想文化差异。
首先,中西方在价值观上存在差异。
中西方的价值观形成受到不同的文化和宗教影响。
中华文化强调家庭和社区的重要性,提倡孝顺、忍让和团结。
而西方文化则注重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追求独立和个人成就。
这种差异可以从对待个人和集体的态度中体现出来,中西方的思想认为,具有不同的重视程度。
其次,中西方的世界观也不同。
中华文化强调尊重和谦逊,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强调个人对世界的主导作用,追求人类的控制和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
这可以从中西方的城市规划、宗教信仰和对待自然环境的方式中看出来。
再次,中西方的教育观也存在差异。
中华文化强调教育的价值,将教育视为培养人才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
强调学习的自我充实,做学问的要思考出原创、源自自身的观点以丰富,教育注重潜能的发掘和培养。
而西方文化则更加强调实用性,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追求想法的新颖和开拓性。
在西方式的教育中,强调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最后,中西方的人际关系观也存在差异。
中华文化强调人际关系的稳定和尊重。
在华人文化中,重视的是人与人的亲密关系,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以和谐、尊重和谅解为基础。
而西方文化注重个人的独立和自由,更加关注个体的权益。
在西方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注重平等和个人的自由空间。
综上所述,中西方思想文化差异是由于两个地区的不同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所造成的。
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价值观、世界观、教育观和人际关系观等方面。
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有助于增进中西方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并推动文化的多样性和共同发展。
中西文化比较2019尔雅答案教学文案
中西文化比较2019尔雅答案********************************************************************* *****审美递增递减律(一)1从文学和审美的角度来看,更具有内在的高度的是()。
D•A、白话诗•B、古体诗•C、现代诗•D、格律诗2在()时期,国人对于国粹和西化的排斥态度同时存在。
C•A、改革开放时期•B、新生活运动时期•C、文革时期•D、五四时期3以下错误描述人对事物的好恶的是()。
B•A、很多人容易先产生好恶情绪再寻找具体理由•B、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更多来源于自身的自主选择•C、好恶的原始冲动是可以被控制的•D、最初的喜好更多地是冲动4审美递增递减规律的意思是,对于某种东西的爱好或者逐渐递增,或者逐渐递减,不可能在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趋向。
()错误5文学作品的创作若想要展示创作的独特性,就更要强调摒弃规律与制约。
()错误审美递增递减律(二)1辜正坤老师认为,艺术最终应该服务于()。
D•A、精英•B、个人•C、特定人群•D、大众2下列选项中错误描述审美改变的是()。
C•A、个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审美都是可以被强行改变的•B、人的喜好是受传统影响的•C、审美可以在短时间自行改变•D、审美是可以改变的3长期来看,()最容易影响人对于事物的喜好。
B•A、蕴含的意义•B、接触的频率•C、他人的喜好•D、事物的外表4审美活动中,效用递减律与效用递增律同时存在。
()正确5任何文化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内容,人们若想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可以全盘接受一种负面较少的文化。
()错误阴阳二级对立转化律1《易经》运用要结合数与()。
B•A、道•B、象•C、规•D、气2村山节和浅井降在《东西方文明深思录》中提出,世界文明的周期为()年一转折。
B•A、600年•B、800年•C、1200年•D、300年3《周易·序卦》中自然界的始基包括()。
ABC•A、天地•B、阴阳•C、男女•D、日月4伏羲六十四卦最早出现在欧洲的时间略晚于莱布尼茨发表关于二进制算术的文章。
中国主流价值观世界观-解释说明
中国主流价值观世界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国主流价值观世界观是指在中国社会中被广泛认同和接受的一套思想观念和价值观。
随着中国的持续发展和崛起,中国主流价值观世界观逐渐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研究。
中国主流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历史过程。
中国拥有悠久的文明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这为中国主流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主流价值观世界观强调家庭价值观念、孝道思想、社会和谐、忠诚、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发扬等方面。
在中国主流价值观世界观中,注重个体与集体、自由与秩序、权利与责任的关系。
个体在社会中不仅追求自身的利益和发展,更注重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会责任感的担当。
中国主流价值观世界观倡导的社会和谐意味着在个体追求利益的同时,也需要关注社会整体的利益和发展。
中国主流价值观世界观还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家庭价值观念的传承。
家庭被视为社会最基本的单位,而家庭价值观念则是社会道德观念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
在中国主流价值观世界观中,孝道思想被视为一种核心价值观,强调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和关心。
中国主流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也受到了中国特殊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哲学思想、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对中国主流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主流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和演变。
总的来说,中国主流价值观世界观是中国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文化标志,对于塑造中国社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主流价值观世界观愈发受到重视和研究。
研究和了解中国主流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内涵对于加深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中国主流价值观世界观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为世界提供了中国的智慧和中国方案。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以帮助读者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西方与东方文化的比较
西方与东方文化的比较在全球化的今天,西方与东方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这两种文化虽然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但彼此之间也有着一些相通之处。
在本文中,将会从不同角度出发比较这两种文化,了解它们的异同之处。
一、价值观比较在价值观方面,西方文化更加注重自由、平等、个人主义。
在西方国家,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得到充分保护,人们倾向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追求自我实现。
此外,西方文化也非常注重公平和正义,人们认为各个人群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而东方文化更加注重团体、家庭、忠诚和责任。
在东方社会,人们更加强调集体利益,尊重长辈的经验和建议,追求和谐和平等。
相比西方,“面子文化”在东方国家更加盛行,人们通常会尽力保持自己的尊严和尊重他人的面子。
二、饮食文化比较在饮食文化方面,东西方也有着不同的特点。
在西方国家,肉类、糖类、面包类等食物属于主流,而蔬菜类则较少受到重视。
西方人注重快捷方便的餐饮方式,注重品质和口感,有较多的烹饪方式和口味选择。
而在东方国家,饮食则非常注重健康和营养。
中华饮食文化以稀饭、小菜、米饭、汤品等清淡易消化的食品为主,符合中国人的消化习惯。
在日本,人们也注重清淡食品,喜欢把菜品逐一呈现在小盘子中,强调色、香、味、形等多方面的口感。
三、艺术文化比较在艺术文化方面,西方与东方也有所不同。
在西方国家,音乐、芭蕾舞等表演艺术拥有较高的地位,而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则更加注重个人表达和情感表现。
在西方文化中,注重独创性和表达个人风格。
而在东方文化中,音乐、舞蹈、戏剧等传统表演艺术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舞台效果和神秘气息。
中国的书法、篆刻和绘画等视觉艺术,通过线条、色彩等元素传达了不同的情感和哲学观念。
四、教育文化比较在教育方面的比较,东西方文化也有着不同的特点。
在西方国家,教育注重个人的创造力和发展潜力,追求多元化发展,强调实践和理论相结合。
其教育系统架构灵活,学生从小开始逐渐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
云南省云天化中学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和谐高于冲突与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更强调社会和谐、以和为贵,追求“和而不同”。
春秋时期的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形成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思想。
“和”所具有的“和谐合一”的意义,在我国文明发展早期就有了。
《尚书•舜典》记载,帝舜命其乐官通过诗歌音乐,达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这说明我国古人已了解音乐促进和谐的作用,体现了早期智者对宇宙和谐的向往。
我国古人反复以声乐之和比喻世界各种事物之间的和谐,从而成为一种普遍追求。
如《左传》中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
”可见,我国古人将音乐的和谐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族群与族群、人与天地等关系的模型,对“和”的追求塑造了中华文明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
这一思想对儒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经典《礼记•乐记》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这表明,人类的和谐在根本上来源于天地的和谐,即自然的和谐。
和谐是一切事物的生成原理,没有和谐就没有万物化生,和谐的实现有着深刻的宇宙论根源。
宋代哲学家张载曾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显然,张载强调:从对立到和谐,不仅是天地的法则,也是社会、人生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
把追求永久和谐作为对待外部世界的态度,这在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中同样源远流长。
《尚书•尧典》提出:“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以后,“协和万邦”便成为中华世界观的典范。
类似的说法还有“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周礼•天官冢宰》)。
孔子把“和”作为同外部世界交往的原则,提出“‘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
构建一个和平共处的世界,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持续不断的理想。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汉代以后被表达为“天人合一”,成为中华文化的价值理想。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跨文化交际学》选修课试卷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系别:专业:姓名:学号:中西方价值观差异摘要:随着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原因:历史发展(development of history)和思维方式(thinking pattern)。
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的行为。
中西方国家在发展中随着各自文化的形成产生了价值观的差异,这些差异在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关键字:价值观,价值观与文化,价值观差异,差异形成,差异体现正文:一、价值观的定义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
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
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
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
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
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二、价值观与文化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
“文化无所不在,具有多维性、复杂性和普遍渗透性”。
文化包括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三大领域,通常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
童之侠认为,文化是一个人群的成员赖以区别于另一个人群成员的共同思维方式。
文化包括价值体系,价值观是文化的基石。
文化可以分为很多层,最外表的一层是象征物,如服装、语言、建筑物等等,能够很容易看见。
第二层是英雄人物性格在一种文化里,人们所崇拜的英雄的性格代表了这个文化中的大多数人的性格。
了解英雄的性格也就能了解英雄所在文化的民族性格。
第三层是礼仪。
礼仪是每种文化中对待人和自然的独特表达方式。
《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读书心得
《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读后心得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在当今这个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全球文化交流和交融不断深化的时代,面对外来文化,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的冲击,我们更应该不断增强文化自信,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增强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所以我们树立文化自信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基础,而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价值观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历史性与选择性、主观性的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的作用,同时反映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
所以如果我们树立好了价值观自信,实际上就向树立文化自信迈进了很大的一步。
而陈来教授这本《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就是一步阐述中华文明价值观的优秀著作,实际上该书是国内首部系统讨论中华文明核心价值的专著,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国民的价值观自信和文化自信有重大的意义。
《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主要涉及两个主要问题:一、中国传统价值观,讨论其哲学基础、传承与发展,关注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二、国学相关问题,关涉国学概念、流变,国学的发展概况及其近代国学研究的发展、国学名家与大师等。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意识的加强,中国传统价值观和国学也逐渐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像“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我在故宫修文物”等文化类节目也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追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我作为一个文科生,高中学习历史和政治这两门课时,已经接触并理解了一些文化历史与哲学的基础知识,所以在阅读《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这本著作时,对第一个问题即中国传统价值观有更深的感触和共鸣,所以我将联系自己之前已经储备的相关知识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就本书中的中国传统价值观谈谈自己的收获和心得。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障碍破除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障碍破除一、概述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常常构成沟通的主要障碍,对理解和接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观念和价值观产生了影响。
这些差异可能源于历史、地理、宗教、社会制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各自文化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交际中的表现多种多样,可能体现在语言使用、非语言交流、社会习俗、思维方式、价值观等多个层面。
例如,对于个人空间和隐私的尊重,西方文化往往更加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权,而中国文化则更强调集体和谐和相互依赖。
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误解、冲突甚至对立。
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以及寻找有效的沟通策略,是克服这些障碍的关键。
通过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文化敏感性,以及学习和掌握跨文化沟通技巧,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模式,从而实现更加顺畅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本文旨在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分析这些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实用的策略来破除这些障碍,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融合。
1. 简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跨文化交际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中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和群体之间的互动成为常态。
跨文化交际不仅有助于促进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加深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还能推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而构建更加和谐的世界。
在商业领域,跨文化交际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提升品牌形象,拓展业务范围。
在教育领域,跨文化交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为未来的全球化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在日常生活和社交场合中,跨文化交际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让人们能够跨越文化的鸿沟,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深入研究和探讨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对于促进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2020年安徽省铜陵市第六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0年安徽省铜陵市第六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与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更强调社会和谐、以和为贵,追求和而不同。
春秋时期的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形成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思想。
“和”所具有的和谐的意义,在我国文明发展早期就有了。
《尚书·舜典》记载,帝舜命其乐官通过诗歌、音乐,达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这说明我国古人已了解音乐促进和谐的作用,体现了早期智者对宇宙和谐的向往。
我国古人反复以声乐之和比喻世界各种事物之间的和谐,“和”从而成为一种普遍追求。
如《左传》中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
”可见,我国古人将音乐的和谐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族群与族群、人与天地等关系的模型,对“和”的追求塑造了中华文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这一思想对儒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经典《礼记·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这表明,人类的和谐在根本上来源于天地的和谐,即自然的和谐。
和谐是一切事物的生成原理,没有和谐就没有万物化生,和谐的实现有着深刻的宇宙论根源。
把追求永久和谐作为对待外部世界的态度,在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中同样源远流长。
《尚书·尧典》提出:“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以后,“协和万邦”便成为中华世界观的典范。
类似的说法还有“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周礼·天官冢宰》)。
孔子把“和”作为同外部世界交往的原则,提出“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
构建一个和平共处的世界,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持续不断的理想。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汉代以后被表达为“天人合一”,成为中华文化的价值理想。
所谓“天人合一”,就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合一,注重人道和天道的一致,不主张把天和人割裂开来。
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
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世界上两大文化体系,各具特色,相互影响,互相借鉴,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就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共同点进行探讨,以期深入理解两者的内涵和价值。
历史背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自古至今,持续不断地发展演变。
中国文化被视为古代文化的精华,其中包括诗歌、绘画、音乐、文学、哲学、医学、科技、工艺等众多领域。
传统文化所突出的价值观即仁、义、礼、智、信,其中以仁和礼为中心,强调人性本善和人伦关系的重要性。
而西方文化则源自欧洲,中世纪时期由基督教教义和文化传统形成,在宗教、哲学、政治、文学、艺术等方面具有深厚的底蕴。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崇尚理性和科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在近代以工业革命等变革推动了世界的发展。
社会价值观中华文化强调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推崇个人奉献和社会和谐。
家庭、亲情、教育、道德以及社会秩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至高无上的价值。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仁”和“礼”,即以人为本,重视社会和谐的价值。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人价值和自由。
西方文化强调民主、平等、契约精神、人权和自由市场经济。
自由主义哲学认为一个人应该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自由地生活,而不受其他人的干预。
西方文化的核心是个人和自由的价值观。
艺术与文学中国文化在艺术和文学方面充满着隐喻、象征和修辞的特点。
文言文、诗词歌赋等文学体裁以及中国画、汉绣、青铜器等传统艺术形式都在不断演进和改进。
传统的中国文化也给人留下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形象和艺术品,如《红楼梦》、《山水画》、《茶文化》等。
西方文化则在文学和艺术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如文艺复兴时期的爆发,引领了许多大师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莎士比亚等。
其中以莎士比亚的剧作、达芬奇的绘画和米开朗基罗的雕塑成为西方文化中不容忽视的经典之作。
西方文化也强调个人创造和自由表达,这有助于西方文学和艺术的独特风格和多样性。
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是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重要差异。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日益频繁。
在这种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的价值观差异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
由于历史、宗教、哲学等方面的差异,中西方之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而这些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引发一些问题和挑战。
了解和尊重彼此的价值观差异,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关键之一。
中西方在价值观念上存在着不同的基础。
在西方,个人主义是一种主要的价值观念,注重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强调自我实现和自由选择。
而在中国和一些东方国家,更注重集体主义,强调社会和谐、家庭责任、集体利益。
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表现在对待问题的方式上。
在西方,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选择被尊重,而在中国,更注重团队合作和集体决策。
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沟通方式,以尊重对方的价值观和习惯。
中西方在对待权威和规则的态度上也存在着差异。
在西方社会,普遍注重平等和民主,不喜欢过多地被规则和权威所束缚。
而在中国和其他东方国家,对于权威和规则的尊重则更为重要。
在跨文化交际中,这种差异也会在沟通和决策中体现出来。
在西方,更强调自由讨论和个人意见的表达,而在中国,更注重领导者的决策和规则的遵守。
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需要灵活地适应对方的行为方式和决策模式,寻求双方的共同点,避免因为价值观的差异而引发冲突和误解。
中西方在对待时间的态度也存在着一定差异。
在西方社会,时间被认为是一种资源,注重效率、准时和时间管理。
而在中国和其他东方国家,更为注重人际关系和灵活应变,对于时间的观念也更加灵活。
在跨文化交际中,这种差异也会在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来。
在西方,更注重准时和效率,而在中国,更注重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
需要在跨文化交际中注意对方的时间观念和工作方式,适当地灵活调整自己的计划和安排,以便更好地融入对方的文化环境。
中西方在价值观念上存在着诸多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会带来一些挑战和问题。
2024年全国高考仿真模拟卷(二)语文
2024年全国高考仿真模拟卷(二)语文一、现代文阅读(2024·仿真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商周时期数量巨大、内容丰富的青铜器铭文,体现了中华文明独特的书写文化。
相比于其他文献,铭文能基本反映书写的原貌,因而对研究中国早期社会的历史、文化、思想等,有着重要的价值。
商周铜器铭文的书写之所以如此繁盛,除了物质条件的进步与社会需求等因素外,思想、情感层面的追求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用文字进行书写是人类文明进步史上的大事,因为它代表着思想、情感的传播可以灾破时空的限制。
《墨子兼爱(下)》提到,今人不与“先圣六王”同时,却能了解其德行,“以其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
可见,古人早已认识到书写之于思想传承、文明演进的价值。
而在“传遗后世子孙”方面,铜器铭文(即所谓“金石”“盘盂”)更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当古人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之后,青铜材质所具有的永存性,便寄托了他们对“永恒”的希冀,或者说是对生命“不朽”价值的追寻。
中国早期关于生命价值的体认,最有代表性的便是“三不朽”说。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晋范宣子与鲁叔孙豹讨论何谓“死而不朽”。
范宣子认为,自己家族自古至今皆有官职,这便是不朽。
但叔孙豹认为这只是“世禄”,并非不朽,真正的不朽应如鲁国臧文仲“既没,其言立”,即死后其言论仍能流传后世。
进而他便论述了“三不朽”的观念:“约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即当时人们认为要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德、功、言三者的树立与传承,这样才能实现人生的崇高价值。
此种“生命价值观”后为儒家所继承并发扬,构成了中华文明的重要思想底色。
当然,“三不朽”的价值观并非《左传》所创,它应来自更久远的传承,并有逐步演化的过程,这一点便可从铜器铭文的发展中找到线索。
最早的铜器铭文非常简单,有的仅由一个或数个名词组成,稍复杂的也仅是一个主谓句。
商代晚期才有长篇铭文,其主要进步是能完整叙述一连串事件且有清晰的因果联系。
中华文化四个特点
中华文化四个特点中华文化作为世界上最悠久、最庞大、最有代表性的文化之一,拥有许多独特的特点,以下简要介绍其中的四个特点。
一、综合多元特点:中华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综合多元的特点。
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许多其他文化的精华,融合了各个地区的文化元素。
中华文化综合了北方文化、南方文化、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形成了一个多元的文化体系。
例如,在美食方面,中国菜肴的繁多和地域的差异反映了中华文化的综合多元特点。
二、注重和谐平衡特点:中华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其注重和谐平衡的思想。
中华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与平衡。
这种和谐平衡的价值观在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都体现得很明显,比如在艺术中,追求和谐的比例和色彩;在哲学中,儒家思想强调社会关系的和谐;在医学中,中医理论强调人体的阴阳平衡。
和谐平衡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社会的重要价值观。
三、尊重传统特点:中华文化注重尊重和维护传统,传统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观念、价值观、习俗、礼仪等都是中华文化中久经考验的智慧和经验的结晶。
中华文化尊重传统,不仅体现在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上,也体现在人们对历史文化名胜的保护,对祖先文化的纪念等方面。
这种尊重传统的特点使中华文化在不断发展中保留了其独特性和独有的价值观。
四、崇尚整体性特点:中华文化注重整体性,追求整体性思维。
相比于西方文化的分析性思维,中华文化更加注重整体性的思考方式。
这种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可以在许多方面找到体现,比如中华医学的治疗理念强调全身性的平衡,中华书画追求整体的和谐和统一等等。
中华文化强调整体性,体现在中华文化的一些传统价值观中,例如“大同”思想中的人类共同目标,以及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等。
总结起来,中华文化具有综合多元、注重和谐平衡、尊重传统和崇尚整体性等四个突出的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中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也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浙江省杭州市八区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高二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考生相关信息,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小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①将中国文化的现代建设落脚于民族性而不是机械地照搬西方文化,不仅有利于减少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偏误,而且也有利于将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贡献于人类当代的文化建设。
西方文化是20世纪人类现代文化的主流。
但西方现代文化与中国文化传统之间不仅存在着时代性的不同,而且也存在着民族性的差异。
尽管寻求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曾经是西方启蒙时代思想家的理想,但是,在以工业化为主导的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工具理性很快取得了对于现代社会与人生的主导地位,造成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尖锐对立,伴随着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出现的是人生价值意义的沦丧与人性的异化。
②因此,可以认为,在一定意义上工具理性的极度发展既为西方文化带来了宏大的物质性力量,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压迫了价值理性的合理伸展,以至于手段本身自觉不自觉地取代了目的本身,从而导致了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迷失。
众所周知,追求真知是西方文化自古希腊时代就己经奠定了的基本精神方向。
注重通过理性认知以求真、甚至把求得客观真知看作是生活的最高目标,这其中的确已经蕴涵了高扬工具理性的可能性。
③比较而言,中国文化则更为注重人生价值的安顿问题。
与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现代文化相比,中国文化在注重价值理性方面堪称具有十分丰富的传统资源,形成了一套立足于吾人之自我、在人性自足的前提下充分凸显人生之终极价值与意义的理论系统。
也正是与中国文化过于注重价值理性相联系,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工具理性不仅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且甚至缺乏基本的发展。
由此,中西文化的弊端可以说是相映成趣:如果说西方文化是因为过于注重工具理性而使手段掩盖了目的以至于迷失了人生的意义,因而工具理性所带来的成就也就失去了终极意义的话,那么中国文化则是因为过于注重价值理性而害怕工具理性的发展会影响人们对价值理性的注重,因而缺乏实现理想的手段并最终导致价值理性所提倡的理想也只能成为空想。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核心价值观比较和对话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核心价值观比较和对话在一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核心价值观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不同的文化背景塑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核心价值观是促进跨文化交流与理解的重要一环。
首先,让我们来对比一下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东方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和家庭观念,注重社会和谐与稳定。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更加重视个人主义和个人自由,追求个人权利和自我实现。
这种差异源于历史、宗教和社会制度的不同。
在东方文化中,家庭是核心,个人的需要和利益往往被放在家庭和社会的整体利益之后。
这种价值观在中国和日本等国家尤为突出。
家庭的重要性体现在对长辈的尊重和孝道的追求上。
孝道是中国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代表着对父母和祖先的敬意和关爱。
同时,社会和谐与稳定也是东方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和谐被视为一种理想状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然而,在西方文化中,个人主义和个人自由是核心价值观。
个人的权利和自我实现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
个人主义强调个体的独立和自主性,追求个人目标和幸福。
这种价值观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尤为突出。
同时,个人自由也是西方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个人自由包括言论自由、宗教自由、思想自由等,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选择。
虽然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在核心价值观上存在差异,但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无法对话和交流。
相反,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核心价值观进行比较和对话,我们可以增进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和对话来认识到每种文化的优点和局限性。
东方文化的家庭观念和社会和谐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而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和个人自由强调了个体的独立和自主性,为个人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空间。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核心价值观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彼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更强调社会和谐..阅读附答案
与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更强调社会和谐、以和为贵,追求和而不同。
春秋时期的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形成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思怒。
“和”所具有的和谐的意义,在我国文明发展早期就有了。
《尚书·舜典》记载,帝舜命其乐官通过诗歌音乐了达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说明我国古人已了解音乐促进和谐的作用,体现了早期智者对宇宙和谐的向往。
我国古人反复以声乐之和比喻世界各种事物之间的和谐,从而成为一种普遮追求。
如《左传》中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
”可见,我国古人将音乐的和谐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族群与族群、人与天地等关系的模型,对“和”的追求塑造了中华文明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
这一思怒对儒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经典《礼记·乐记》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这表明,人类的和谐在根本上来源于天地的和谐,即自然的和谐。
和谐是一切事物的生成原理,没有和谐就没有万物化生,和谐的实现有着深刻的宇宙论根源。
宋代哲学家张载曾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强调从对立到和谐不仅是天地的法则,也是社会、人生中具有普遮意义的原理。
把追求永久和谐作为对待外部世界的态度,在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中同样源远流长。
《尚书·尧典》提出:“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平章百性。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以后,“协和万邦”便成为中华世界观的典范。
类似的说法还有“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周礼·天官冢宰》)。
孔子把“和”作为同外部世界交往的原则,提出“‘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
构建一个和平共处的世界,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持续不断的理想。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汉代以后被表达为“天人合一”,成为中华文化的价值理怨。
所谓“天人合一”,就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合一,注重人道(人类社会法则)和天道(宇宙普遍规律)的一致,不主张把天和人割裂开来。
天人合一思想不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不主张天、人对立,而主张天、人协调。
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而应顺从自然规律,使自己的行为与自然相协调。
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一方面注重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注重人在自己身上休现自然的本性,致力于人与自然统一并与自然融为一休;另一方面主张人主动配合天地的生生变化,在与自然相协调的同时协助并促进宇宙的和谐与发展。
这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对纠正无限制地征服自然、不顾及环境与生态平衡的观念,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在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中有一种冲突意识,总怒用自己的力童,以自我为中心,克服非我、宰制他者、占有别人。
因此,在西方历史上宗教战争柞常残酷,中国则没有出现过那样的宗教战争。
可以说,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其文化根源都不在东方。
总体来讲,同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强调和谐高于冲突。
(摘编自《和谐高于冲突》)
1.下列关于第一、二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更强调“和”,对“和”的追求也形成了中华文明特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B“和”具有的“和谐”的意义早在虞舜时期就已出现,春秋时期的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使“和”的思想得到了发展。
C.“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说明我国古人就以音乐之和来比喻各种事物之间的和谐,最终使“和”成为一种普遍追求。
D.我国古人希望处理人乌人、人与社会、人与天地等关系的思维方式,能像音乐一样,达到和谐的境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儒家思想受到“和”的影响,不仅《礼记·乐记》中强调了和谐的重要性,孔子也提出把“和”作为同外部世界交往的原则。
B.“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可见张载承认世上万物存在对立、相反、矛盾、斗争,但最终都要走向和解。
C.“天人合一”的思想既主张人要顺应自然规律,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配合自然变化,协助并促进自然的和谐发展。
D.“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反对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反对以破坏环境与生态平衡来获得经济社会发展的作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音乐的和谐,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的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不断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对待外部世界的长久态度。
B.中华文化中没有西方文化所强调的那种冲突意识。
未来,人们可以从中华文化中的“和”出发解决各类国际争端。
C.人们与自然对抗较量的惨痛教训,与自然对立而带来的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人们,只有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合一,注重人道和天道的一致才是正道。
D.“天人合一”是我国古代先民留下的宝贵遗产,古人遵循“二十四节气”劳作以及‘旧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养生方式,便是这种智慧在生活中的运用。
阅读答案
1.C.“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是要证明我国古人以了解音乐促进和谐的作用。
2.D.“反对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夸大其词。
3.B.“中华文化中没有西方文化所强调的那种冲突意识”原文无据。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