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魂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叫魂”背后的深思
——读《叫魂:1768年妖术大恐慌》有感
《叫魂》与往期推荐书目相比,其实是本很有意思,也很好理解的书,整本书读来颇有趣味性,好似有一种内在的,吸引人的,强大的故事线索,牵引着读者一页一页往下读。唯一感到有些难以理解的地方是我作者对一些西方学者学术观点的阐述和比较,还是感觉自己这方面的知识太少了。初看到孔飞力这个名字还以为是华人,后来看了简介,才知道他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外,不觉得更加佩服他能写出这样一本书。
作者通过叙述清朝中期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叫魂”案以及之后引起的社会性恐慌事件,来分析封建王朝的政治运作特点,向我们展示了民众恐慌产生的社会危机。笔者试图跳出本书的特定历史局限,放眼当今的中国,结合当下的社会群众心理产生的危机,提出本书带给我们的现实性思考与意义。
“叫魂”背后的民乱根本原因
从这本书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民众的传统观念始终存在着某些根深蒂固的思想,神学迷信的思想就是其中之一。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思想不仅不会威胁统治者的统治地位,反而会被统治者加以利用来巩固皇权的神圣,例如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的“君权神授”理论。但是,专制社会的统治始终强调对于社会信息传播的控制,一旦社会中产生某种言论,或者有人故意在底层大众中散播了某种言论,由于这些底
层百姓缺乏真实客观的信息,他们往往会依靠自己固有的传统观念来进行判断,可以说,叫魂案中对于妖术的恐惧和自卫只是这些百姓依据常识做出的正常反应,当这些反应聚集在一起,没有受到真实信息的引导,反而被不真实地夸大,妖魔化地煽动,恐惧与自卫变成了自我的歇斯底里,从而最终形成一股强有力的社会群众心理危机,使得叫魂事件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叫魂案中,社会群众心理的产生并被过度的扭曲,其最根本的原因在皇权统治对于社会信息的控制,使得百姓都无法通过正常的信息渠道来做出客观的判断,从而演变成一场国家机器对魅影的征伐,社会秩序被完全践踏。
“叫魂”背后隐藏着的政治危机
历史上把康熙当政时期到乾隆当政时期的岁月定义为“康乾盛世”,然而我从这本书中却看到了所谓“盛世”背后隐藏的政治危机。在叫魂案风起云涌的时候,也是专制皇权与官僚权利激烈博弈的时刻。在我们以往的认知中,专制主义君权与官僚权力是统一于一体的,然而在这本书中作者却撕开了君权与官僚权力的温情外衣,曝光了二者间分明而又难以弥合的矛盾与间隙。当时处理叫魂案的不少省级官员被下属官员蒙蔽,上有高官只动动嘴皮便无所事事,只等着下属奔波效力;下有小吏虚报功劳,东奔西跑,屈打成招,只为随随便便有个对上司的交代即可。叫魂案的这种追查过程其实在某些方面很好地体现了统治者与地方官在处理相同问题上的不同心理落差,中央集权与官僚体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存在着极大地矛盾和冲突。相信乾隆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我认为乾隆是将“叫魂案”的查办当
做了一次对官僚体制的整饬,他试图加强对官僚统治的控制,让封建官员更好地服从皇权控制。然而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国家性质,决定了这样的国家,它的官员必定是做不到大公无私的,消极避事是大多数官员的普遍选择。
以上是我阅读《叫魂》一书后的浅薄认知。
“才女”的悲哀
再三选择之下,读了张杰的《才女为何?——明清江南社会对“才女”群体的社会认知与秩序生产》一文。才女为何?何为才女?
才女群体与其他女子的首要区别是能诗词。魏晋才女谢道韫、南宋才女李清照、当代才女林徽因,哪一个不是文采斐然,满腹诗词?因而图书作为才女的身份表征,而针线成为普通女子的表征。
从本文来看,普通女子所共同要求拥有的是德,美好的德行是身为女子最基本的要求。在有了德之后,还要有普通人所不能匹敌的“才”,才能被称为“才女”。
由此看来,其实能成为才女,的确得有出众的“才”才行。但是,成为才女以后呢?一方面,由于社会整体的落后因素,成为才女后不被封建人士所认可是必然的;另一方面,成为才女,并不意味着社会地位的提高,女子的社会价值仍不能被承认,那么,成为才女又如何?成为才女是悲哀的,因为封建社会里的女人的地位早就被限定在底
层。有才,可你没有途径展示你的才华;向世人展示了你的才华,但是太多人还是不懂你向社会抗争,和命运挑战的意义在哪里,他们摇头,他们嗤笑。
才女虽有才,但在悲剧的社会里,迎来的也只能是悲剧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