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讲义的历史背景
古代文学第4讲-宋元文学
古代文学第4讲-宋元文学第一篇:古代文学第4讲-宋元文学第四讲宋元文学教学目的:1、了解宋代社会历史和文学发展的概况。
2、了解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概况3、掌握宋词的风格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4、了解元杂剧及元散曲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学时分配:2学时教学方式:讲授教学内容:一、宋代文学的社会背景:宋代分北宋、南宋两个时期。
宋朝的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中央集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恢复,工商业繁荣,都市兴起;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促使农民起义的不断发生,也促进了地主阶级内部的变法革新;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理学盛行,书院设立,书籍大量刊行。
二、北宋文坛(唐宋八大家)1、欧阳修(P186)及其作品《五代史伶官传序》(P252)、《醉翁亭记》2、王安石的散文及成就。
介绍篇目:《游褒禅山记》。
3、三苏的文论及散文创作:苏轼的文论及散文创作。
《前赤壁赋》:此赋表现了作者理想、追求和苦闷;通过主客问答方式表现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
写景、记游、怀古、伤今、抒情为一体;全文围绕水、月、风展开;比喻的运用。
《日喻说》(P256)三、北宋诗坛1、王安石的诗歌创作:介绍篇目:《泊船瓜州》、《书湖阴先生壁》。
2、苏轼的诗歌创作(1)生平和思想:少年时的教育,对变法革新的态度和转变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不幸遭遇,任地方官时的德政,儒道佛杂揉的思想,旷达的性格。
(2)文学史上的地位:北宋第一位大作家,词诗文都有很高成就,开创了豪放词风,开拓了抒情小品的写作领域,文学理论上也有建树。
简介老一辈革命家对苏轼的喜爱,简介当前苏轼研究情况。
(3)苏轼的诗:《荔枝叹》、《望湖楼醉书》、《新城道中》(其一)(P102)四、北宋词坛1、晏殊的词《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2、欧阳修的词《踏莎行》(候馆梅残)(与李煜词比较,着重体会其写愁名句之特色:眼前实景;表现愁思之无穷无尽;用词形象、秀丽。
)3、柳永生平(P113)与社会下层人们的交往,仕途失意,死后的凄凉景况。
宋代文学概述PPT课件
– 宋太祖曾在宫中立碑:“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 事人。”作出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国策。
– 宋代统治者采用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对文官 特别优待,大量吸纳中小地主的知识分子参政, 使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 他们十分重视诗文的政治教化功能,“文以载 道”的思想在宋代文坛上占据着统治地位,形 成了宋代士人独特的风采。
2
宋代文学概述
• 北宋文学的时代背景
– 宋朝在世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最早的纸 币和银行,银行可以贷款、异地付款。
– 国家大量开采金、银、铜、铁、煤等矿藏,全 国各地出现了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制造工厂和加 工工厂,厂里的工人可按期领工资。元丰年间, 中国华北地区钢铁产量为15万吨,而英国在工 业革命之后1788年的钢铁产量为7. 6万吨。
14
宋代文学概述
• 北宋的文学创作情况
– 诗文
——江西诗派 形成了“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特色,代表
人物黄庭坚,提倡句法散文化,用典故,去陈反俗,好奇特,崇瘦硬。
——道学派古文 以理学家张载、程颢、程颐、周敦颐、朱熹为主的道学派古文,
为文从容平易、比较通俗,但缺乏文采,以专门发挥性理,表彰经义 为主。
9
宋代文学概述
• 宋代文学的特点
– 宋代文人多用诗文来表现有关政治、社会的严 肃内容,词则用来抒写纯属个人私生活的幽约 情怀,诗文和词就有了明确的分工:诗文主要 用来述志,词则用来娱情。
10
宋代文学概述
– 宋代散文沿着唐代散文的道路而发展,将议论、 叙事、抒情三种主要功能融为一体,使散文的 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更好地结合起来,最终的 成就超过了唐文 。
18
宋代文学概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之宋代文学概说.
第一章宋代文学概说一、宋代社会文化背景1、崇文抑武的国策“杯酒释兵权”;官僚大多出身于文人;文官待遇的优厚;军事力量的孱弱2、城市经济的繁荣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士大夫优裕的生活;词的兴盛与传播;3、民族矛盾的激化4、理学的兴盛5、高度成熟的文化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
(王国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二、宋代文学成就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处于转型时期,一方面传统的诗、文和源于民间的词已经高度成熟、定型,另一方面新兴的话本小说、戏剧等叙事文学开始登上文学殿堂,为后世元、明、清文学重心的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代文学成就——诗歌1、宋代非常重视诗歌创作。
诗人众多,著作大盛。
而且,宋诗也表现出不同于唐诗的独特风貌。
清吴之振《宋诗钞》说:“宋人之诗,变化于唐,而出其所自得,皮毛落尽,精深独存。
2、与唐诗相比,宋诗呈现出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特点。
3、唐诗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宋诗内敛温和,平淡瘦劲;唐诗外扬热烈、色泽丰美。
各有千秋,各有所长。
宋代文学成就——散文宋代散文成就超过唐文,表现在:1、文体多样化。
欧苏吸收骈文辞采、声调之长,以构筑古文的节奏韵律之美。
2、融合古文的议论、叙事和抒情三种功能,使古文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更好地结合起来。
如欧苏之文。
3、风格丰富多彩,整体上平易畅达,简洁明快,更切于实用,奠定了以古文为主,骈文为辅的文章局面。
宋代文学成就——词1、流派众多,名家辈出,佳作如林。
2、完成了词体的建设,艺术手段成熟。
词的声律、章法、句法都建立了严格的规范。
3、在题材和风格上,开拓了广阔的领域。
题材应有尽有。
风格上婉约和豪放,清新与秾丽并存。
三、宋词的繁盛和发展宋词的繁盛词是宋代最引人注目,最具代表意义的文学样式。
宋代是词创作的鼎盛时期。
宋词繁盛的原因1、宋代城市经济的高度发展2、宋代社会的阶级特点3、宋代文人的创作心态4、唐五代词的传承与影响宋词的发展北宋前期词坛概况:北宋前期,词的创作出现兴盛的局面,柳永、晏殊、欧阳修等代表着这一时期词坛的最高成就。
宋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
宋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
1. 引言1.1 概述宋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对于我们理解宋代文学的特点和意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究宋代文学的历史背景以及其发展脉络,并对其各类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揭示宋代文学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引言、宋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宋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各类文学作品探究以及结论。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本篇文章的目的和内容安排,然后进入正题,分析宋代社会政治情况与思潮兴起对于宋代文学产生的影响;接着我们将探索先秦时期的承袭与创新以及唐宋八大家对于宋代文学发展的带动;随后我们将分析宋词、宋话等不同文体在宋代文学中所占重要地位;最后,我们将总结出述评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化史中所具有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并讨论它对后世继承和发展所带来的意义。
同时,我们也将提出一些关于今人阅读宋代文学的启示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宋代文学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的研究,揭示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我们将通过分析不同文体作品、探究社会政治情况以及思潮兴起等因素,深入理解宋代文学的特点和风格,并对后世继承和发展带来的意义进行展望。
此外,也将为今人阅读宋代文学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欣赏这段重要历史时期创作出的杰作。
2. 宋代文学的历史背景:2.1 宋代政治与社会情况:宋代(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这段时期被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一个相对稳定繁荣的时期,由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使得官僚制度变得更加完善,并且大规模的工商业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然而,在1127年,金朝入侵南京(当时的首都),标志着北方政权垮台,南宋(1127年-1279年)随之建立。
南宋面对金朝和蒙古帝国等强敌,国家处于不断动荡和战争之中。
2.2 文学思潮兴起:在宋代的政治与社会背景下,文学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发展。
宋代文学史培训演示课件.ppt
宋初 “三体” · 白体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巨野人。 今存诗580余首。 三类诗值得重视: ⒈ 疾苦感喟诗 《感流亡》 《对雪》
对雪
帝乡岁云暮,衡门昼长闭。五日免常参,三馆无公事。 读书夜卧迟,多成日高睡。睡起毛骨寒,窗牖琼花坠。 披衣出户看,飘飘满天地。岂敢患贫居,聊将贺丰岁。 月俸虽无余,晨炊且相继。薪刍未阙供,酒肴亦能备。 数杯奉亲老,一酌均兄弟。妻子不饥寒,相聚歌时瑞。 因思河朔民,输税供边鄙。车重数十斛,路遥几百里。 羸蹄冻不行,死辙冰难曳。夜来何处宿,阒寂荒陂里。 又思边塞兵,荷戈御胡骑。城上卓旌旗,楼中望烽燧。 弓劲添气力,甲寒侵骨髓。今日何处行,牢落穷沙际。 自念亦何人,偷安得如是。深为苍生蠹,仍尸谏官位。 謇谔无一言,岂得为直士。褒贬无一词,岂得为良史。 不耕一亩田,不持一只矢。多惭富人术,且乏安边议。 空作对雪吟,勤勤谢知己。
神宗朝 南渡后
西昆体
苏梅 荆公体
苏黄 苏门六君子 江西诗派 南宋四大家
江湖 四灵
宋 代 文 学
宋代文学理论
词论
李清照《词论》 张炎《词源》
诗论
司马光《读诗话》 叶梦得《石林诗话》
沈义文《乐府指迷》 张戒《岁寒堂诗话》 姜夔《白石道人诗话》
严羽的《沧浪诗话》
文论
古文家 文道合一
政治家 文以载道
道学家 作文言道
宋 代
文
学
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
统治者 内部矛盾
宋 代 文 学
农业
兴水利、垦荒、 新农具、稻米
手工业
纺织业、瓷器业、 印刷业
经济繁荣
税收白银1亿两、清3 千万、1900年8千万
科技进步
造纸、印刷、 火药、指南针来自金融业交子、钱引
两宋文学史概述
第一讲宋代文学概述一、宋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定都汴梁(今开封)。
1127年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兵掳去,北宋灭亡。
这一年,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应天(今河南商丘)登基,是为宋高宗,建立南宋。
南宋后来迁都绍兴,最后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
1276年,蒙古军队攻占临安,俘虏五岁的小皇帝宋恭帝。
南宋残余势力在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等人的带领下,拥立年幼的宋端宗,逃至南方拼死抵抗,经香港退至广东新会、南海一带,期间端宗病死,文天祥兵败被俘,张世杰战船沉没。
1279年,穷追不舍的蒙古兵与宋兵在新会崖山发生激战,宋兵惨败,陆秀夫背着八岁的幼主跳海自杀,南宋宣告灭亡。
下面从政治、思想、文化、经济等方面具体分析宋代文学发生的历史背景。
(一)、政治方面宋代在政治上实行崇文抑武的文官政治,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发展科举制度,人文获取功名的机会大增。
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范围。
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等;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
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
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
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
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先例。
2、重用文人,文人地位提高。
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深鉴五代时期武人专权跋扈之弊,注重任用科举出身的文臣。
他曾说,任命文臣为地方官,即使都去贪污,也比任用武将的危害小。
宋太宗即位以后,迅速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
整个宋朝,每年由科举入仕的平均人数是361人,约为唐朝的5倍,元代的30倍,明代的4倍,清代的3.4倍。
可以说,宋代科举取士之多,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进士、英宗朝官至三司使的蔡襄说:“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
宋代文学的历史背景
宋代散文:宋初文坛仍存
宋 代 散 文
在注重形式轻视内容的不 良倾向。《待漏院记》、 《岳阳楼记》是这个时期 文质兼美的佳作。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起因: 改革政治的需要;文人们 革除西昆体之浮靡文风的 需要;宋代理学发展的需 要。
诗 文 革 新 运 动 的 三 个 阶 段
(1)北宋初期酝酿阶段,代表人 物王禹 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 驱者。 (2)北宋中期为完成阶段,以欧 阳修为领袖,苏舜钦、梅尧臣为骨 干。“大抵道胜而文不难自至 也”“事信言文,乃能表现于后世” (3)发扬光大阶段,以苏轼为代 表,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等 人在诗文方面均有相当高的造诣。 “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 于不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南 宋 前 期 诗
*南宋前期(1128-1207)南宋 初到宁宗开禧末。 杨万里、范成大、陆游:突破 江西派“资书为诗”用诗歌抒 写亡国之恨。 1 杨万里“诚斋体”,景物诗即 兴成章,立意新颖、构思灵巧, 语言活泼晓畅、幽默清新 2 范成大,72绝句,《田园四 时杂兴》60首。 3 陆游,留诗9300多首,爱国 主题。
北 宋 后 期 词
北宋后期词坛名家有秦观、贺 铸、周邦彦等。 秦观词内容多为相思相恋、离 愁别恨等传统题材,但感情真 挚,兼寓身世不幸的感慨,是 婉约中清舒一派。 贺铸与秦观风格相近,但也有 豪放之作,风格兼具婉约、豪 放之长。 周邦彦是集北宋婉约词之集大 成者,在音律方面作出贡献。
诗 文 革 新 运 动 的 影 响
(1) 散文方面:风格平易、 流畅、自然,使散文的适用范 围更广。 (2)诗歌方面:诗歌散文化、 议论化和以才学为诗的倾 (3)对词的影响,打破词在 传统音律方面的束缚,扩大的 词的内容、题材,提高了词的 抒情言志的功能。 (4)在唐代古文运动的基础 上,对文道关系、文学创作等 问题作了进一步探讨。
宋代文学脉络
宋代文学宋代文学的社会背景(宋代社会的特点)宋代从960-1279 年,共319 年,其中以1127 年为界分为北宋与南宋两个阶段。
政治方面内部政权特别稳定;赵宋王朝的建立,使唐末以来的混乱分裂局面终告结束,基本上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军事和外交对外关系特别软弱;经济方面宋王朝采用重文抑武、崇儒尊道的政策,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与发展,尤其是城市经济高度繁荣。
文化方面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宋代思想文化呈现出儒、释、道三家合流的趋向,并在整合佛道学说的基础上,以儒家思想为本位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理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隆宋”与“盛唐”同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期。
宋代文学的文化环境重用文官、学校及科考制度、游乐风气宋代文学的文学形式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处于转型时期,一方面传统的诗、文和源于民间的词已经高度成熟、定型,另一方面新兴的话本小说、戏剧等叙事文学开始登上文学殿堂,为后世元、明、清文学重心的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代文学的主要文体是词、诗、文、小说、戏剧,其中词的创作成就最高,诗、文次之,话本小说又次之,戏剧尚处在萌芽状态,成就较差。
)宋代文学的特点:(1)主题上充满了沉甸甸的政治关怀与道德意识,以及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悲凉情绪;(2)讲究理趣,好发议论;(3)讲究格律技巧以及法度和用典;(4)浪漫主义精神减少了,现实主义精神得以张扬,恢宏雄健的气概削弱了,而深入细致的钻研精神则大大增强了。
北宋诗坛北宋前期诗坛拟可分为两段而观之。
第一阶段是指在太祖、太宗、真宗三朝(960-1022)六十余年的整个北宋初期,诗坛表现为对晚唐诗风的延续,可称为“唐风笼罩”的时期;第二阶段是指仁宗、英宗两朝(1023-1067)的四十余年,宋诗逐渐形成了自身特有的风调,可称为“宋调初成”的时期。
从诗歌创作的整体风貌看,实可视为唐代诗风尤其是晚唐诗风的延续,半个世纪的宋初诗坛处处体现出唐风笼罩的特点,活跃着白体、晚唐体、西昆体三个主要作家群。
宋代文学概况
宋代文学概况一、历史背景(一)政治情况1.崇文抑武的国策宋王朝重用文臣,不但任命宰相使用读书人,而且掌管军事的枢密使等职也多由文人担任。
这些措施有力地加强了君权、同时也使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
“开口揽时事,议论争煌煌”(欧阳修《镇阳读书》),是宋代士大夫特有的精神风貌。
2.通过一系列措施强化君主专制(1)通过削弱、分散宰相权力,严密控制地方官员,实现行政的中央集权。
(2)通过建立直属朝廷的财政管理系统、司法系统,实现财政、司法的中央集权。
(3)通过儒臣治军、分散兵权,实现军事指挥的中央集权。
3.积贫积弱的局面(二)经济情况两宋虽然国土狭小,国威不振,但由于国内统治比较稳定,因此农业与手工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城市经济与商业发展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我们通过《清明上河图》以及《东京梦华录》、《梦粱录》等文艺作品都可以感受到这种状况。
(三)文化教育情况1.印刷业和教育的发达印刷业的兴盛使书籍得以大量流通,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学校的数量和种类大量增加。
除了从国子学到县学的各级官办学校外,私立学校也日益兴盛。
像著名的白鹿洞书院等四大书院,其规模和学术水准都堪与官办学校媲美。
2.科举制度的完备宋代科举实行弥封、誊录制度,主考和阅卷官集中阅卷。
一次录取的进士常达三四百人,超过唐代十倍以上。
使得众多出身寒微的士人得以通过科举进入权力中心,扩大了宋朝统治基础,也促进了宋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3.理学的兴盛与世俗化倾向的对立与互动一方面,理学思想是士大夫阶层的共同意识形态趋向。
不仅程颐、朱熹等理学家自矜掌握了古圣相传的安身立命之道,而且像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杨万里等文士也热衷于讲道论学,这使得他们在政治和学术上都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十分重视诗文的政治教化功能。
但另一方面,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整个社会思想上的世俗化倾向。
宋代士大夫在生活观念、方式上往往具有明显的世俗化特点。
如寇准生活豪侈,女伶唱歌,一曲赐绫一束。
宋代文学概说
(三)文化教育 官办与民办教育繁荣,促进了 知识的传播,形成宋代学者型 作家和学术性文学。
(四)学术思想:三教合一与文人心态
• 理学
儒家礼教被士大夫内化为心灵对道德的自 觉,形成宋人成熟的生命范式:理智、内 敛、老练、深沉,仕隐兼得。
• 禅宗 • 道家
审美情趣的世俗化:以小见大,融理于景, “以俗为雅”;过于平淡,沉溺自我心灵。
清静无为的生活态度:重空静,贵虚美, 超脱旷达。
赵 佶 听 琴 图
藏宋
台代 北汝 故窑 宫莲 博花 物温 院碗
二、宋代文学概况
(一)宋代文学的特征: 1、爱国主义色彩 2、学者化 3、道德化 4、通俗化 5、娱乐性
(二)宋代文学的地位
承上:对诗、文、词作了很好的总结。 启下:揭开了元明清通俗文学的序幕。
——《宋史.石守信传》
一、宋代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政治方面 2、对外软弱,民族矛盾激化,爱国题材的书写。
北宋:辽、西夏 南宋:金、蒙古
宋真宗 澶渊之盟
宋仁宗 庆历和议
3、党争不断,一方面促进了文学的议论性,一 方面畏祸心理使得宋代文学严谨、细密、平实 、深沉。
➢庆历党争 ➢新旧党争 ➢和战之争
三、讲授大纲与参考书目
第一讲 宋词 第二讲 宋诗 第三讲 宋文
参考书目:
袁行霈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卷 程千帆 《两宋文学史》 王水照 《宋代文学通论》 许总 《宋诗史》 叶嘉莹 《唐宋词十七讲》 王兆鹏 《唐宋词史论》 龙榆生 《唐宋词格律》 张毅 《宋代文学思想史》 美 包弼德著 刘宁译《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沈松勤 《北宋文人与党争》《南宋文人与党 争》
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概说
一、宋代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宋代文学概况 三、讲授大纲与参考书目
宋代文学史课件
有客憩檐前。 头鬓皆皤然! 茕茕一夫鳏。 路费无百钱。 颜色颇饥寒。 答云家长安。 逐熟入穰川。 客贫思故园。 秦岭隔蓝关。 路峻名七盘。
28
襁负且乞丐, 唯愁大雨雪, 我闻斯人语, 尔为流亡客, 左宦无俸禄, 因思筮仕来, 峨冠蠹黔首, 文翰皆徒尔, ……
冻馁复险艰。 僵死山谷间。 倚户独长叹。 我为冗散官。 奉亲乏甘鲜。 倏忽过十年。 旅进长素餐。 放逐固宜然。
32
2、“九僧”和寇准
“九僧”学贾岛最逼真。其中又以惠崇为代
表。 如:《池上鹭分赋得“明”字》 雨绝方塘溢,迟徊不复惊。 曝翎沙日暖,引步岛风清。 照水千寻迥,栖烟一点明。 主人池上凤,见尔忆蓬瀛。
33
寇准身居相位,抗辽功勋卓著。他诗宗晚唐,与惠 崇有来往。但“骨韵特高,终非凡艳可比。”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五二)
30
二、“晚唐体”
晚唐体:指宋初向贾岛、姚合学 习的一批诗人,他们的诗构思精 巧,风格淡雅,代表诗人有林逋、 潘阆、寇准、魏野、魏闲及九僧。
林逋(968—1028),钱塘人, 隐居杭州孤山,种梅养鹤,人称 “梅妻鹤子林处士”。 死后,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31
1、林逋等隐逸诗人
《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 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须檀板共金尊。
如:
《春日登楼怀归》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34
三、西昆体
1、名称来历: 宋真宗下诏杨亿、刘筠、 钱惟演等人修撰《历代 君臣事迹》(即《册府 元龟》),他们在馆阁 中作诗唱酬,后来将之 编成了《西昆酬唱集》。 此类诗风名曰“西昆 体”。
专升本宋代文学知识点总结
专升本宋代文学知识点总结一、宋代文学的时代背景1.政治背景:宋代从960年到1279年,历经两个朝代,即北宋和南宋。
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比较繁荣的时期,南宋时期则是对外战争和政治压力比较大的时期。
2.社会背景: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商业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社会结构逐渐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征。
二、宋代文学的特点1.注重实用性和通俗性:宋代文学非常注重实用性,大多数作品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而创作的,因此在形式、内容上更加通俗化。
2.以韵文为主:宋代文学以诗歌为主,大量的文学作品都是以韵文形式呈现的,尤其是词和律诗在宋代文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3.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宋代文学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很大,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关怀和道德观念都可以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找到源头。
4.注重情感表达:宋代文学对情感的表达非常注重,作品中常常运用丰富的比喻、典故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
三、宋代文学的代表作品1.辞赋:辞赋是一种以歌颂社会时事、抒发情感为主要内容的文学形式,在宋代文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其中,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作品都是代表性的辞赋作品。
2.宋词:宋词是宋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文学形式,以其清丽的意境和含蓄的情感而闻名。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都是著名的宋词作品。
3.律诗:律诗是一种格律严谨的诗歌形式,在宋代文学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欧阳修的《蝶恋花·春景》等作品都是优秀的律诗代表作。
4.随笔:随笔是一种以散文方式表达个人感悟和见解的文学形式,在宋代文学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王安石的《梦溪笔谈》、苏轼的《东坡志林》等都是著名的随笔作品。
四、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1.苏轼:苏轼是宋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人物,他不仅在词、辞赋、律诗等方面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就,同时在散文和书法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
概说宋代文学的背景
概说:宋代文学的背景、发展分期与历史地位一、宋代经济文化的繁荣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二、宋代文学的发展与政治、士风的关系。
三、宋代文学的发展分期与历史地位第一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第一节:宋初文坛北宋开国不久,就有柳开等人提出文学复古理论,反对晚唐五代浮靡文风,但当时的诗文创作,主要还是沿袭晚唐五代风格,只少数作家如王禹偁、杨亿等人的创作呈现了一些新的因素。
1,宋初诗歌的“三体”。
(1)“白体”。
(2)“西昆体”。
(3)“晚唐体”。
2,王禹偁。
在宋初文坛上,最为优秀的作家当推王禹偁。
他的诗文对宋代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二节:北宋诗文革新1,诗文革新的政治、文化、学术背景2,文风、诗风新变的历程和实绩。
3,欧阳修在北宋诗文革新中的核心地位和主要贡献。
在欧阳修之前和同时,有穆修、苏舜钦、尹洙等人提倡古文;苏舜钦、梅尧臣等人致力于探索新的诗风。
他们都对诗文革新的最终成功作出了贡献。
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重要作家,都得到欧阳修的识拔和引荐而知名文坛。
他们都被后人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
第三节,欧阳修的诗文创作成就1,欧阳修的生平和学术。
2,欧阳修的散文。
欧文创造了一种平易自然的新风格。
他的创作实绩和古文理论相辅相成,开创了一代文风。
3,欧阳修的诗歌初步表现出了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特点,已明显从宋初诗风的局限中摆脱出来,以较为宏大的创作格局、畅达健朗的风格意趣初步奠定了时代新风。
欧诗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第四节:苏舜钦与梅尧臣苏舜钦和梅尧臣是诗风和文风变革的重要支持者和参与者。
1,苏舜钦生平经历。
苏舜钦的诗歌以雄豪奔放为特色,政治色彩和议论色彩都十分浓厚。
苏舜钦又擅长古文。
2,梅尧臣的生平经历。
梅尧臣诗歌不论关怀民生还是抒情写景,都以平淡深远为特点。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欧阳修《六一诗话》:“子美笔力豪隽,以超迈横绝为奇;圣俞覃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
”二人都以杰出的创作成就在宋诗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
宋代文学的知识点总结
宋代文学的知识点总结一、宋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宋代文学的诞生和发展与当时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风气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宋代的政治中央集权,士人地位得到提升,文化教育得到重视,社会风尚也更加尚雅。
此时期,书院和科举制度助长了文人的成长,使得文学创作方兴未艾。
同时,宋代农田水利和手工业的发展,对文学创作也起到了相当的推动作用。
二、宋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家1. 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苏东坡、欧阳修,宋代的王安石、文天祥、陆游、辛弃疾。
这八位文学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们的作品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宋词宋代的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杰作,其风格优美婉转,以其豪放、清丽、抒情、唯美而成为中国古代诗词的精品。
代表性的作家有辛弃疾、苏轼、柳永等。
3. 元曲宋代的兴盛期为元代,但其发展的源头也离不开宋代。
宋代元曲的代表人物有关汉卿、马致远等。
元曲是中国古典戏曲的重要形式,其形式多样,写实的风土民情和抒发情感的情节也是其特点之一。
三、宋代文学的主要特点1. 以理性为文学追求宋代文学注重理性的表达,作品格调高雅,注重思想内容和修辞技巧的运用。
在雅俗之间寻求平衡,以诗词文章表现自身的文化精神追求。
2. 崇尚自然和现实宋代文学崇尚自然的表现形式,注重描写现实生活,以及反映作者心灵的真实感受。
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社会风物,以及人物形象和人生感悟,丰富了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
3. 爱国情怀宋代文学家们对国家的关注和批评是非常明显的,这一特点在他们的作品中不断得到体现。
从政治制度到社会现象,都成为他们创作的材料,表现了他们对国家兴衰命运的关切和反思。
四、宋代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文学风格和艺术表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文学对元代戏曲、明清小说和清代诗词都有着直接的传承与影响。
五、总结宋代文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时期,其文学形式和创作风格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北宋文学史讲义》课件
注重文采
北宋文学家普遍重视文采 ,追求文采与内容的统一 ,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 。
关注现实
北宋文学家关注社会现实 ,反映人民生活,表达人 民心声,具有强烈的现实 主义精神。
思想多元
北宋文学思潮多元,既有 儒家思想,也有佛道思想 ,这些思想在文学作品中 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北宋文学的影响和地位
对后世的影响
宋诗的散文化
宋诗的语言更加自由、灵活, 不受格律和韵脚的限制,更接
近口语和散文。
宋诗的情感表达
宋诗在情感表达上更加细腻、 深沉,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社
会、自然的思考和感悟。
宋诗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苏轼
《东坡全集》是苏轼的代表作品 ,其中收录了许多优秀的诗歌, 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江城子·密州出猎》等。
繁荣
南宋时期,宋词进一步 发展,涌现出大量优秀
的词人和作品。
演变
宋词在发展过程中不断 演变,逐渐与音乐分离 ,成为独立的文学形式
。
宋词的主要风格和特点
情感表达
宋词以情感表达为主要特点, 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内心
世界。
语言优美
宋词的语言优美,运用丰富的 修辞手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 格。
意境深远
宋词注重意境的创造,通过描 绘自然景物和场景来表达情感 。
思想性
宋代的散文作品在思想内容上更加深入,涉及到社会、历史、哲学 等多个领域,具有较高的思想性。
艺术性
宋代的散文作品在艺术表现上也有着较高的水平,通过形象的描绘 、生动的叙述和细腻的刻画,展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
宋散文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欧阳修
《醉翁亭记》、《秋声赋》等作 品,风格清新自然,思想深邃。
宋代文学讲义
古代文学史讲义第五编宋代文学绪论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属于中古期第二段。
宋代文学基本上是沿着中唐以来的方向发展起来的。
韩愈等人发动的古文运动在唐末五代一度衰颓之后,得到宋代作家的热烈响应,他们更加紧密地把道统与文统结合起来,使宋代的古文真正成为具有很强的政治功能而又切于实用的文体。
诗歌方面,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题材、风格倾向于通俗化,这两种趋势也得到继续发展,最终形成了与唐诗大异其趣的宋诗。
词这种新诗体,到宋代达到了巅峰状态。
戏弄、说话等通俗文艺在宋代也有迅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话本和诸宫调、杂剧、南戏等戏剧样式为代表的通俗叙事文学,从而改变了中国古代文学长于抒情而短于叙事、重视正统文学而轻视通俗文学的局面,并为后来元明清小说、戏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整个文学史的大视角来看,宋代文学与中晚唐文学属于同一发展阶段,它是中古文学第二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崇文抑武的国策理学思想对文学的影响文以载道说的盛行印刷业和教育的发达与作家学术修养的提高诗文政治功能与议论成分的加强公元960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后,恭帝年幼,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利用手中的兵权,乘机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宋王朝。
此后20年间,宋王朝先后平定了南方的后蜀、南唐和北方的北汉等割据政权,结束了唐末以来的分裂局面,基本上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鉴于中唐以来藩镇强盛、尾大不掉的历史教训,宋王朝决定采用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
宋太祖即位的次年,以“杯酒释兵权”的手段,解除了禁兵统帅石守信等人的兵权,封他们为仅有虚衔的节度使,从而根除了将领拥兵自重乃自割据叛乱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宋王朝重用文臣,不但宰相须用读书人,而且主兵的枢密使等职也多由文人担任。
文臣由科举考试而进入仕途,他们成为宋代官僚阶层的主要成分。
即使像狄青那样战功卓著的名将也难以久在枢密。
这些措施有力地加强了君权、同时也使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
他们以国家的栋梁自居,意气风发地发表政见。
古代文学史(下)
宋代文学概说一、宋代文学发展的背景(一)历史宋代分期: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两个阶段,共计320年。
北宋:太祖、太宗、真宗(前期)、仁宗、英宗、神宗、哲宗(中期)、徽宗、钦宗(后期)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前期)、宁宗、理宗(中期)、度宗、恭帝、端宗、帝昺(后期)(二)政治强化中央集权,崇文抑武与守内虚外的国策,积贫积弱;突出的民族矛盾宋朝与少数民族王朝关系:1.辽(916—1125)2.金(1115—1234);3.西夏(1038—1227)4.蒙古(1206—1271—1368)(三)文化宋代对知识分子的优待与文化学术的繁荣1、宋代的科举考试2、理学盛行3、印刷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北宋四大部书:《太平御览》(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文苑英华》(文学类书诗文)《太平广记》(小说类书)《册府元龟》(史学类书)《资冶通鉴》的编纂(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官学与私学的兴盛。
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江州庐山)岳麓书院(潭州岳麓山)应天府书院(河南商丘)石鼓书院(衡阳石鼓山)(四)经济宋代商业经济的发达与市民阶层的壮大二、宋代文学发展概况(一)宋词1、主要发展线索:柳永——苏轼——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吴文英——张炎。
现存宋词与作者:词2万余首,词人1300多家。
2、宋诗宋诗发展概况:宋初三体——欧、王、苏——江西诗派——中兴四大诗人——四灵、江湖派。
宋诗与唐诗高下之争。
严羽《沧浪诗话》:“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致,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
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
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於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
宋代文学概述
第一章宋代文学概说一、历史背景宋代包括北宋和南宋两个历史时期,前后历时320年。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受命抗击北汉和契丹,兵行至陈桥驿(今开封东北),赵普、石守信等人策动军士哗变,以黄袍加之于赵匡胤身上,拥戴其为天子。
第二年,改国号为宋,赵匡胤称帝为宋太祖,建立了北宋王朝,先后征服了后蜀、南唐、吴越、北汉,使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结束,国家大体重归一统。
但是赵匡胤因为担心藩镇割据重演,进行了“杯酒释兵权”,把军权集于自己一身,一方面使北宋的政治军事高度集中,另一方面使宋代进入了弱兵时代,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宋徽宗时,强大的金国南侵北宋,宋徽宗传位给儿子赵恒,即宋钦宗。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入北宋都城开封,徽、钦二宗及后妃、皇室宗亲三千多人被掳,这就是“靖康之难”。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从此北宋灭亡,当时在河北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赵构,受旧臣拥戴,在归德(今河南商丘)即位,后迁都杭州,揭开了南宋的序幕。
南宋王朝怯于抗金,朝廷中主和派占了上风,主战派则屡遭挫折。
后来蒙古族兴起,建立了蒙古国,灭金之后继续南侵,建立元朝,于1279年灭了南宋。
尽管从历史上说,宋朝时一个软弱的时代,领土的范围也比较有限(正因为如此,所以现在有争论说用宋来概括一个朝代是不准确的。
)但它在文化史上却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文学上往往唐宋并称,在学术思想上往往汉宋并举,在绘画史上宋元同提。
从文学上来说,宋代步唐代文学的后尘,在诗、词、文、小说等方面都卓有成就。
二、与文学发展相关的科举制度。
北宋初年,科举制度沿用唐代的制度,诗赋是进士举的必试科目。
诗赋做得好,能够改变一些出身寒微的文人的命运,这些人一旦进入仕途,势必又能扩大其在文坛上的影响从而影响文学风气,欧阳修就是其中的代表。
到了宋仁宗时期,这种情况发生了一些改变,社会以古文为贵,诗赋的势头削弱。
王安石认为“今义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做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科法败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