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一、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词语,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3、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明确作者通过现身说法,以自己年轻时代的求学经历启发马生,以达到劝学的目的。

4、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

1、复述课文,掌握作者求学的主要经历,理清行文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2、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三、情感目标学习作者克服困难、勤心求学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四、教学重点

1、翻译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本文作者执著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

2、把握寓理于事的写作方法和对比的表现手法,学习形象说理的技巧。

五、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理解文中作者的求学态度。

六、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点拨法复述法品读法延伸拓展法教学时

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方法一: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板书课文标题)

二、作者简介:

宋濂,明初文学家。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人(现渐江义乌人)。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

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朱无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称赞他为: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集》。

三、题目解说:

1、关于东阳:渐江东阳县。与作者算是同乡(同一个省)。

2、关于马生,马君则。“ 生” 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马君则是作者同乡人,在京城太学里读书。作者到京城后,他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过作者,并写了长篇书信作为见面礼,文笔十分畅达。和他探讨学问,语气平和而且神色谦逊。还自己对我说他小时候用心学习非常勤奋,这真是个好学的青年。现在他将要回家探望他的亲人,我因此讲了自己求学的艰辛来勉励他。

3、关 于“序” 。这 是一 种文 体, 并非“序言 ”。 序分 为书序 和赠 序。

书序 :相 当于 前言后 记,一般 是介 绍 作家 的生 平,或成 书过程 与宗 旨, 为阅 读和 评价 作 品提 供一 定的 参考 资料, 或给 以必 要的 引导。

赠序:始于 唐朝 ,唐宋 以来,文人 在送别 时,常 常以 诗文 相赠,有 人把 这

些 诗文 集中 起 来,再作 一篇 序,就 称之 为赠 序。后来 ,尽管 没有 什么 诗文 ,只 写一 篇送别 赠言 的文 章,也 叫赠 序,内容 多是 劝 勉、誉扬 之词 。

本文 就是 一篇 赠 序。

四、 背景 介绍 :

洪武 十一 年(1378 年) ,作者 告老 还乡 的第 二年,应诏 从家 乡( 义乌) 到应 天(现江苏 南京 ) 去朝 见朱 元璋时,同乡晚辈马生拜见自己后所写 。

五、 初读 课文 。读 准 字音 。

叩( k òu )问 叱( ch ì) 咄 ( du 俟( s ì) 其欣悦 负 箧( qi è

)曳 ( y è)屣( x ǐ )

皲( j ūn )裂 媵( y ìng )

人 以衾( q īn )拥 覆 皆 被( p ī)绮绣 容 臭( xi ù) 烨( y è)然 缊( y ùn ) 袍 敝(b ì)衣

六、 再读 课文 , 抓住 重点 字词 意思 ,初步 理解 课文 大意 。 ( 一) 找出 下列 句 子中 的通 假字 并解 释。

1、至 舍, 四支 僵劲 不能 动。 支 通 肢, 肢体 。

2、合 舍生 皆被 绮绣 。 被通 披, 穿 。

( 二) 写出 下列 加 点字 的古 今含 义。

1、余 因得 遍观 群书 。 余: 古 义:我 。 今义 :多 出的 , 剩下 的 。

2、录 毕, 走送 之。 走: 古义 :跑。 今义: 行走 。

3、媵人 持汤 沃灌。 汤: 古义:热 水。 今义 :食 物煮 后所 得的 汁 液。

4、以是 人多 以 书假 余。 假: 古义 :借。 今义:虚伪 的,不 真实 的。

( 三) 解释 下列 点 字词 的意 思。

1、无 从致 书以 观。 致:得 到。

2、弗 之怠 。 怠:放 松, 松懈 。

3、又 患无 硕师 名人 与游 。 硕: 大 。

4、俟 其欣 悦。 俟: 等待 。

5、缊 袍敝 衣。 缊: 旧絮 。

6、礼 愈至 。 至:周 到。

7、腰 白玉 之环 。 腰: 名作 动, 腰 佩。

8、媵 人持 汤沃 灌。 汤:热 水。

9、尝 趋百 里外 。 尝: 曾经 。

10、故余虽愚,卒获有所 闻。 卒:最终 。

1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借 。

12、余因得遍观群书。 得:能够 。

13、既加冠,益慕圣贤之 道。 益:更加 。 (五)解释虚词“以”字的不同用

法 :

1、以 衾拥 覆(介词 ,“用”)

2、以是人 多以书假余(介词, “把”,“拿”)

3、家贫无以致书以观(连词,表目的, “来”)

4、以 中有足乐 者(表原因 ,“因为”)

5、补 充: 生以 乡人 子谒 余( 凭借)

七、 作业 设计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 ②、俟( )其欣悦

③、滕人持汤沃灌,以衾( )拥覆 ④、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 ) ⑤、四支( )僵劲不能动 ⑥、弗之怠 ( )

3、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于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 神人。

第二课时

整体感知 (一)让学生对照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本文以作者自己学习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叙述在他青少年时代求学生涯 中的艰苦

和勤奋,表现了顽强的学习毅力和勤苦的学习精神。文章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马君则的殷切期望。

2 .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都是怎样解决的?找出相关句子 加以印

证。

a .第一段总写,突出勤奋:

无书:无从致书以观──借书,抄书: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无师:无

硕师名人与游──求师: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为师严厉:未尝稍有降辞色(遇其)叱咄──求学礼周:立侍左右色愈恭, 礼愈至。 b .第二段详写,突出艰苦: 求学

中途艰难:足肤皲裂而不知四支僵

劲不能动──受人照顾:媵人持汤

沃灌,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学习生活艰苦:日再食

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处其间──乐以忘忧:以 中有足

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文章是如何写

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 ? 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 句子回答。 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为师严厉、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 艰难等方面。主要语句有: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嗜(

)砚( )怠 箧( )屣( )媵( ) 叱( )衾( ) 咄( ) )绮( )

1、给下生字注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