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法律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当法律程序的基本构成要件
李文一
正当法律程序是指“要求一切权力的行使在剥夺私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时,必须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当事人具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其基本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几点:
一、正当的法律程序主体。
程序主体是指在法律程序的运行过程中,依法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
而所谓的“正当”则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程序主体的设置必须符合权力分化理论的要求。
在法律程序中,各个程序参与者都必须在程序中发挥作用,都只能享有部分的权力,即任何程序主体都不能享有独断的权力。
(二)在程序参与者中,必须存在对立面的设置。
从一般意义而言,人们总是因为某种利益冲突或利害关系而参与到程序中去,因此,在程序中的双方当事人之间应该是互相对立的。
第三,必须存在独立的程序裁判者或程序的主持人,由他来判断和评价当事人的行为,并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判结论。
二、正当的主体行为。
主体行为的正当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程序的主体能够依法独立地行使自己的权利。
能够依法独立地行使权利或职权既是程序主体行为正当性的体现,同时也是追究不正当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或权力的前提条件之一。
(二)程序主体的行为除合法外还必须合理。
这首先要求程序主体的行为有法律的依据;其次,程序主体的行为方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最后,程序主体的行为必须合理,即符合一般的社会道德要求。
(三)主体的行为必须产生法律上的后果,包括积极后果和消极后果。
在法律程序的运行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的程序行为都具有法律上的意义,都必须承担法律上的责任。
三、正确的行为时序。
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特定结合是法律程序的显著特征之一。
正确的行为时序主要有如下几个要求:
(一)行为的时序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例如在有些法律程序中,听证是一种前置程序,如果把这种听证程序后置或根本不举行听证,就违反了正确的时序。
这种行为不但不会产生积极的法律效果,行为人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行为的时序必须符合人们的直观正义的要求。
例如,在刑事审判过程中,对案件的审理必须按照“先审后判”的时序进行,既不能“不审而判”也不能“先判后审”。
(三)程序运行的各个环节之间必须有合理的时间间隔。
这个时
间间隔主要是给程序主体在每一个环节开始前都有一个主张自己合法权利的合理时间。
四、正当的程序运行规则。
合理合法的运行规则是体现正当法律程序的正当性的主要指标之一,它也是产生正当的程序结果的必要条件。
在现代民主社会中,正当的程序运行规则包括合理合法的回避规则、公开规则,等等。
五、正当的程序结果。
一般而言,人们参加法律程序的目的就是为了公正、公平地解决某个或某些问题,因此,法律程序的运行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结果。
但是,这里的“正当的结果”有特殊的意义。
(一)这个结果是严格地遵循正当的法律程序而得到的结果,具有合法性。
(二)这个结果是经过严格并且严密的逻辑论证所得到的结果,具有合理性。
(三)如果这个结果与客观事实不符,那也是由于不可克服的客观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