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美术课件-18民间陶瓷 赣美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明代的珐花制品主要是一组佛像和神像, 如弥勒佛、观音像、真武大帝像等。
明代民间陶瓷业的另一大成就是紫砂陶的兴盛。
中国的陶瓷艺术举世闻名,其中陶艺的出现 和发展先於瓷艺。大约从唐朝开始,瓷器制作开 始逐渐取代陶器制作,此后的陶器艺术开始走向 下坡路。然而无论如何,陶艺的发展代表了中国 古代手工艺的巨大成就之一。对中国古代陶器的 欣赏,有助於我们更好地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化的 灿烂。
第九章
中国民间美术
中国历来就有悠久的陶瓷历史,从远古时期的彩陶、 黑陶,到悠久的白釉瓷、原始瓷,再到美丽的唐三彩、粉 彩。陶瓷的历史遍布几乎整个中国史,在时间的一点点推 移中,陶瓷的魅力也在一点点增加着,可以说,陶瓷就是 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的英文单词“China”,也就是 从“陶瓷”的英文单词“china”中演化而来的。
一 陶的故事
五、汉代陶艺:铅釉陶
汉代是陶瓷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汉代艺术 陶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超过了以往。 器形有:
鼎、盒、壶、仓、灶、井、水碓、磨、楼阁、池 塘等等。
汉代铅釉陶的大量烧制成功,不仅是汉代陶器的 一大成就和特点,开创我国低温釉陶大量生产之先河 ,而且对我国汉以后陶器生产影响深远,唐代的三彩 陶,宋明的琉璃釉陶均从中发展而来。
二 瓷的历史
这件白釉缠枝莲花 纹罐,口小、腹圆,腹 部刻满了缠枝的莲纹, 肩部以及腹部的下端有 仰覆蕉叶纹。整个罐子 白中带灰,无莹色,显 示出它的高雅气质与古 朴风韵。远看古朴,近 看细腻,堪称为一佳品 。
二 瓷的历史
宋、金时期南北方都有黑瓷生产,产量比较大, 器型主要是碗、盘、罐、坛、枕等,以碗的产量最大 ,这与宋朝的“斗茶”司俗有关。
一 陶的故事
二、夏商周陶艺
商周陶艺:白陶、釉陶与印纹硬陶 商周时代,民间流行最广的陶器是轮制或轮模合
制的灰陶和红陶。商周陶器的纹饰大多是以刻花的 拍板在陶坯未乾时依次捺印而成的,纹饰的形式有S 纹、人字纹、水波纹、绳纹、回纹和 纹(双 纹)等 。
商周后期还出现一种在适宜光线下能辨别花纹组 织结构但又不露凹凸痕迹的暗纹陶,其制作原理是 陶坯未乾时在器物表面用拍板和其他工具加力压印 研磨,使陶质密度增高,烧成后表面即呈现出发光 的黑灰色。这是当时民间陶器的珍品。
印纹硬陶也是陶器,只是胎质比一般的 泥质陶、夹砂陶细腻、坚硬,烧成温度比一 般陶器高些,器表拍印有几何形图案为主的 纹饰,所以叫印纹硬陶。
一 陶的故事
二、夏商周陶艺
它的特点是: 胎的化学成份跟原始瓷器的相似,只是铁的含
量多些,器表和器里均多呈紫色、红褐色、灰褐色 或黄褐色;器表多有拍印几何形图案纹饰;有的有 一种光泽;胎较坚硬,轻轻敲击可发出金石声。
仰韶文化《鱼纹彩陶盆》
早期的仰韶文化,以西安半坡文化类型为代表,叫 典型的有圆底钵、圆底盆、小口细颈大腹壶等。陶器 的纹饰以鱼和动物居多,在彩陶钵口边沿有原始记事 符号出现。
人面鱼纹盆、各种鱼类图案和动物画面则表明渔 猎经济在社会生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花瓣纹彩陶盆》
中期,陶器品种增多。除盆、 钵、瓶、壶、瓮、罐外、鼎、 灶、釜已成为普遍使用的炊具 。平底增多,圆底器显著减少 。陶器纹饰以几何纹为主,也 有不少鱼、娃等动物纹样,其 装饰多在器物外壁。色彩 有 红白黑三色,对比鲜明。 彩陶鲵鱼纹瓶 (庙底类型)
水率都较以往的陶器有了大幅
度提高,所以我们说白陶是陶
器向瓷器的飞跃。
白陶器因其质地坚硬,洁净
美观,做工考究而成为奴隶主
贵族的专有物品。商代后期的
白陶制作过程更趋精细繁琐,
所以白陶器的精品多集中于这
一时期。西周以后,由于印纹
硬陶和原始瓷器的兴起,白陶
器逐渐消失。
一 陶的故事
二、夏商周陶艺
夏商西周春秋陶器中,还有一个引人注 意的品种印纹硬陶需要提及。
三彩胡人牵骆驼俑
一 陶的故事
男俑包括商贩、胡人俑、黑奴俑、文官俑、武士俑等 商贩、胡人和黑奴形象的出现是当时社会与 外部世界,特别是与西域各民族互为通商, 友好 往来的写照。
女俑主要是仕女俑, 在陕西王家坟唐墓出土的女俑发梳高髻,左手持
镜,右手伸指作涂脂状。此制品尤注重色彩的黄、赭 、蓝、白、绿等几种色彩的搭配,突出地表现了女俑 衣饰的典雅和妖娆。
一 陶的故事
六、 隋唐陶瓷艺术以及唐以来的陶艺发展
隋唐是我国瓷器高度发展的时期,相比之下 ,陶艺发展除了唐三彩依然绽放出瑰丽的色彩 之外,开始走向衰落。
唐三彩的造型主要为人物、马、骆驼,其中以人 物俑占多数。
人物俑分男俑和女俑两种。
• 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 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 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 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 、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 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唐三彩的色 釉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的效果。在 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 唐三彩用于随葬,做为冥器,因为它的胎质松脆 ,防水性能差,实用性远不如当时已经出现的青 瓷和白瓷。 唐三彩器物形体圆润、饱满,与唐代 艺术的丰满、健美、阔硕的特征是一致的。它的 种类繁多,主要有人物、动物和日常生活用具。 三彩人物和动物的比例适度,形态自然,线条流 畅,生动活泼。在人物俑中,武士肌肉发达,怒 目圆睁,剑拔弩张;女俑则高髻广袖,亭亭立玉 ,悠然娴雅,十分丰满。动物以马和骆驼为多。
二 瓷的历史
3000多年前,中国率先进入了瓷器时代 。
二 瓷的历史
瓷器出现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以高岭土或瓷土作胎 2、经过12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煅烧; 3、器表施有高温烧成的釉,这样烧成的成
品,胎体致密,器表不吸水、不渗水、扣 之发出金属般清脆的声音。
二 瓷的历史
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出现了 早期的瓷器,因为它无论胎体还是釉的烧制工艺 都尚有些粗糙,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 渡性,所以一般称之为原始瓷。
白陶双系壶,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 化
•
“白陶”是陶器向瓷器的飞
跃。“白陶”是指器胎的表里
都呈白色的一种陶器,器胚多
以手工捏成,使用含铁量比陶
土低的瓷土或高岭土,烧成温
度在1000℃左右。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公元前11世纪
)刻纹白陶的创制和使用,是
中国制陶工艺发展史上的新成
就。白陶的硬度、耐火度和吸
• 黑陶是在器物烧成的最后一个 阶段,从窑顶徐徐加水,使木 炭熄灭产生浓烟,并有意让烟 熏黑而形成的黑色陶器。它是 继彩陶之后,中国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10000~5000年)制 陶工艺出现的又一个高峰,堪 称中国古代制陶工艺中与彩陶 相媲美的又一光辉创造成就。
•
黑陶出现新石器时代晚期
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屈
一 陶的故事
我国距今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已出 现大量红陶、灰陶、黑陶、白陶、彩陶、彩 绘陶。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红陶、灰陶、磨 光黑陶、彩绘陶以及各类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的陶塑艺术品、建筑陶构件大量生产。战国 时期发明了铅釉陶器,陶器制品得到低温彩 釉的美化。唐代大批生产的三彩釉陶,反映 着大唐盛世的面貌,有很高的艺术性。宋代 以后,釉陶器物生产逐渐减少,瓷器生产逐 渐代替陶器生产。
纹饰以米字纹、方格纹、回纹及堆巾的旋涡 纹、S形纹为主,前一时期常用的曲尺纹、云雷 纹已很少见了。由于各地文化传统不同,器形、 纹饰各有特点,有的差别还很大。
一 陶的故事
四、 秦汉陶艺
1、 秦始皇兵马俑 秦朝时代陶质的器皿甚为少见,一般只有属原
始瓷的罐类,属灰陶的有鬲、蚕形壶、瓮、鸭蛋壳 等以及一些建筑用陶。相比之下,秦代的艺术陶的 制作却显得繁荣而独具特色。
二 瓷的历史
这些黑釉碗虽都以黑色釉为基本装饰,但经过 特殊加工或窑变,形成了很多种类: 1、兔毫釉,即在黑色碗的里外壁上都有细长如丝毛
四、 秦汉陶艺
作为一种陶器,秦兵马俑在制作方法工艺上,集商周 以来数千年我国制陶工艺技术之大成,
一 陶的故事
四、 秦汉陶艺
用模、塑结合的方法,分部位(头、手、足、躯干 等)合模制作、套合、粘接成初胎(叫定型),再于表 面覆加细泥,进而刻、画结合的艺术手法制成。在烧成 上,我们从陶俑地坚硬、通体无形变等特点可以看出, 秦兵马俑制作时,胎泥配制成份严格统一,干湿程度非 常恰当,火候恰到好处,陶色统一,确实达到了当时制 陶的最高水准,说明了当时已经建造了容积相当大的窑 ,能较准确地控制窑内烧成的还原气氛。
家岭文化和良渚文化等遗址中
。黑陶的烧成温度达1000度左
右,黑陶有细泥、泥质和夹砂
三种,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制
作水平最高,有“黑如漆、薄
如纸”的美称。
• 黑陶双系罐,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 《黑陶高柄杯 》
龙山文化 《黑陶蛋壳杯》
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时期,有黑、灰、红、 白等色的多种陶器。在仰韶文化 晚期时出现的慢轮陶轮基础上, 出现了利用快速旋转的陶轮产生 的离心力量拉土制坯。这一时期 的黑陶制作上出现了刻花、镂空 等装饰技巧。
一 陶的故事
四、 秦汉陶艺
在艺术表现上,秦始皇兵马俑的塑造基本上 是以写实为主的。
这是对先秦雕塑艺术风格和先秦陶瓷艺术风 格的继承和升华,也是对现实中的人和实物风 貌的准确把握。秦始皇兵马俑的制作主要采用 塑的方式,这种塑不是一般的捏塑,而是用模 塑的手法使俑像形体具有圆润、比例协调的特 徵。
一 陶的故事
陶与瓷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从制作的工艺原理上来说,瓷器是由陶器 发展而来的.远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祖 先就已经利用瓷土做原料,经高温烧成精美 的硬陶.
一 陶的故事
陶器诞生于火与土的交响之中,是伴随 着人类的生活而被自然而然的发现的。
说陶是发现而不是发明的,是强调陶的 自然属性。
中国古代陶器的出现大约是在10000年以 前,河南安阳小南海1.2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 洞穴里,在和吃剩的烧骨堆在一起的有一堆 烧结的土块,这是陶被发现的最早的证明。 陶和食物被一起发现,说明陶和人类生活的 关系。
一 陶的故事
一、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
1、彩陶艺术
从陶瓷器的发展历史看,仰韶文化彩陶 实际是中国陶瓷器的源,或至少是其中的一 个源。 仰韶文化又称彩陶文化:
早期——西安半坡类型为代表 中期——河南三门峡庙底类型为代表 晚期——彩陶水平大幅提高,南北方各
具特色
仰
一 陶的故事
韶
文
《
人
面
鱼
纹
彩
陶
盆
》
仰 韶 文 化 《 水 波 纹 彩 陶 盆 》
二 瓷的历史
二 瓷的历史
白釉瓷器是我国古瓷中历史比较悠久的一类瓷器 ,它萌发于南北朝,到隋朝时就已经发展成熟。到了 唐代,
白釉瓷器又有新的发展,瓷器烧成温度达到了 1200°C,瓷的白度也达到了70%以上,接近现代高 级细瓷的标准,这一成就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到了宋代,制瓷工匠们在胎质、釉料 和制作技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烧瓷技术达到 了完全成熟的程度。此时烧制的青白釉瓷器,白而不 莹,白中闪灰,清淡高雅,形秀色润。
印纹硬陶是由陶到瓷过渡的一种具有原始瓷某些 特点的陶器。
商周陶器多为炊器。并常有几何纹、弦纹、兽面 纹、和回纹等纹样进行装饰。
一 陶的故事
三、 战国陶艺
战国时期由于丧葬制度发生了变化,贵族们 也渐用陶礼器代替青铜礼器随葬用木俑或陶俑 代替人殉,所以战国时期陶仿青铜礼器的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迅速发展,陶俑较多出现。
原始瓷作为由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 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和便于 清洗外观华美等优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工艺 水平和产量不断得到提高,后来逐渐取代陶器, 而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
二 瓷的历史
左边的这件旋纹尊是原始瓷 器的一个典型代表。器呈喇叭口 ,无肩,深腹束腰,近底微鼓, 圈足外撇。胎体坚硬,厚薄均匀 ,造型规整,好似仰放的钟。器 内外施青黄色釉,胎釉结合十分 紧密。外壁 划有几组旋纹,排 列整齐,纹饰简洁而清晰,朴素 雅致。
一 陶的故事
和蓬勃兴旺的瓷艺相比,唐朝以后陶艺发展 基本乏善可陈,只有明代的琉璃、珐花和紫砂 陶尚值一提。
一 陶的故事
琉璃和珐花是中国古代陶器中具有代表性 的品种,在明代达到高潮。山西大同市城区东 街的九龙壁是明代琉璃最著名的制作,全壁用 黄、绿、赭、紫、蓝等琉璃砖拼砌而成,色彩 光怪陆离,颇为壮观。
明代民间陶瓷业的另一大成就是紫砂陶的兴盛。
中国的陶瓷艺术举世闻名,其中陶艺的出现 和发展先於瓷艺。大约从唐朝开始,瓷器制作开 始逐渐取代陶器制作,此后的陶器艺术开始走向 下坡路。然而无论如何,陶艺的发展代表了中国 古代手工艺的巨大成就之一。对中国古代陶器的 欣赏,有助於我们更好地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化的 灿烂。
第九章
中国民间美术
中国历来就有悠久的陶瓷历史,从远古时期的彩陶、 黑陶,到悠久的白釉瓷、原始瓷,再到美丽的唐三彩、粉 彩。陶瓷的历史遍布几乎整个中国史,在时间的一点点推 移中,陶瓷的魅力也在一点点增加着,可以说,陶瓷就是 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的英文单词“China”,也就是 从“陶瓷”的英文单词“china”中演化而来的。
一 陶的故事
五、汉代陶艺:铅釉陶
汉代是陶瓷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汉代艺术 陶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超过了以往。 器形有:
鼎、盒、壶、仓、灶、井、水碓、磨、楼阁、池 塘等等。
汉代铅釉陶的大量烧制成功,不仅是汉代陶器的 一大成就和特点,开创我国低温釉陶大量生产之先河 ,而且对我国汉以后陶器生产影响深远,唐代的三彩 陶,宋明的琉璃釉陶均从中发展而来。
二 瓷的历史
这件白釉缠枝莲花 纹罐,口小、腹圆,腹 部刻满了缠枝的莲纹, 肩部以及腹部的下端有 仰覆蕉叶纹。整个罐子 白中带灰,无莹色,显 示出它的高雅气质与古 朴风韵。远看古朴,近 看细腻,堪称为一佳品 。
二 瓷的历史
宋、金时期南北方都有黑瓷生产,产量比较大, 器型主要是碗、盘、罐、坛、枕等,以碗的产量最大 ,这与宋朝的“斗茶”司俗有关。
一 陶的故事
二、夏商周陶艺
商周陶艺:白陶、釉陶与印纹硬陶 商周时代,民间流行最广的陶器是轮制或轮模合
制的灰陶和红陶。商周陶器的纹饰大多是以刻花的 拍板在陶坯未乾时依次捺印而成的,纹饰的形式有S 纹、人字纹、水波纹、绳纹、回纹和 纹(双 纹)等 。
商周后期还出现一种在适宜光线下能辨别花纹组 织结构但又不露凹凸痕迹的暗纹陶,其制作原理是 陶坯未乾时在器物表面用拍板和其他工具加力压印 研磨,使陶质密度增高,烧成后表面即呈现出发光 的黑灰色。这是当时民间陶器的珍品。
印纹硬陶也是陶器,只是胎质比一般的 泥质陶、夹砂陶细腻、坚硬,烧成温度比一 般陶器高些,器表拍印有几何形图案为主的 纹饰,所以叫印纹硬陶。
一 陶的故事
二、夏商周陶艺
它的特点是: 胎的化学成份跟原始瓷器的相似,只是铁的含
量多些,器表和器里均多呈紫色、红褐色、灰褐色 或黄褐色;器表多有拍印几何形图案纹饰;有的有 一种光泽;胎较坚硬,轻轻敲击可发出金石声。
仰韶文化《鱼纹彩陶盆》
早期的仰韶文化,以西安半坡文化类型为代表,叫 典型的有圆底钵、圆底盆、小口细颈大腹壶等。陶器 的纹饰以鱼和动物居多,在彩陶钵口边沿有原始记事 符号出现。
人面鱼纹盆、各种鱼类图案和动物画面则表明渔 猎经济在社会生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花瓣纹彩陶盆》
中期,陶器品种增多。除盆、 钵、瓶、壶、瓮、罐外、鼎、 灶、釜已成为普遍使用的炊具 。平底增多,圆底器显著减少 。陶器纹饰以几何纹为主,也 有不少鱼、娃等动物纹样,其 装饰多在器物外壁。色彩 有 红白黑三色,对比鲜明。 彩陶鲵鱼纹瓶 (庙底类型)
水率都较以往的陶器有了大幅
度提高,所以我们说白陶是陶
器向瓷器的飞跃。
白陶器因其质地坚硬,洁净
美观,做工考究而成为奴隶主
贵族的专有物品。商代后期的
白陶制作过程更趋精细繁琐,
所以白陶器的精品多集中于这
一时期。西周以后,由于印纹
硬陶和原始瓷器的兴起,白陶
器逐渐消失。
一 陶的故事
二、夏商周陶艺
夏商西周春秋陶器中,还有一个引人注 意的品种印纹硬陶需要提及。
三彩胡人牵骆驼俑
一 陶的故事
男俑包括商贩、胡人俑、黑奴俑、文官俑、武士俑等 商贩、胡人和黑奴形象的出现是当时社会与 外部世界,特别是与西域各民族互为通商, 友好 往来的写照。
女俑主要是仕女俑, 在陕西王家坟唐墓出土的女俑发梳高髻,左手持
镜,右手伸指作涂脂状。此制品尤注重色彩的黄、赭 、蓝、白、绿等几种色彩的搭配,突出地表现了女俑 衣饰的典雅和妖娆。
一 陶的故事
六、 隋唐陶瓷艺术以及唐以来的陶艺发展
隋唐是我国瓷器高度发展的时期,相比之下 ,陶艺发展除了唐三彩依然绽放出瑰丽的色彩 之外,开始走向衰落。
唐三彩的造型主要为人物、马、骆驼,其中以人 物俑占多数。
人物俑分男俑和女俑两种。
• 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 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 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在色釉中 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 、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 色彩,但多以黄、褐、绿三色为主。唐三彩的色 釉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的效果。在 色彩的相互辉映中,显出堂皇富丽的艺术魅力。 唐三彩用于随葬,做为冥器,因为它的胎质松脆 ,防水性能差,实用性远不如当时已经出现的青 瓷和白瓷。 唐三彩器物形体圆润、饱满,与唐代 艺术的丰满、健美、阔硕的特征是一致的。它的 种类繁多,主要有人物、动物和日常生活用具。 三彩人物和动物的比例适度,形态自然,线条流 畅,生动活泼。在人物俑中,武士肌肉发达,怒 目圆睁,剑拔弩张;女俑则高髻广袖,亭亭立玉 ,悠然娴雅,十分丰满。动物以马和骆驼为多。
二 瓷的历史
3000多年前,中国率先进入了瓷器时代 。
二 瓷的历史
瓷器出现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以高岭土或瓷土作胎 2、经过12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煅烧; 3、器表施有高温烧成的釉,这样烧成的成
品,胎体致密,器表不吸水、不渗水、扣 之发出金属般清脆的声音。
二 瓷的历史
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出现了 早期的瓷器,因为它无论胎体还是釉的烧制工艺 都尚有些粗糙,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 渡性,所以一般称之为原始瓷。
白陶双系壶,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 化
•
“白陶”是陶器向瓷器的飞
跃。“白陶”是指器胎的表里
都呈白色的一种陶器,器胚多
以手工捏成,使用含铁量比陶
土低的瓷土或高岭土,烧成温
度在1000℃左右。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公元前11世纪
)刻纹白陶的创制和使用,是
中国制陶工艺发展史上的新成
就。白陶的硬度、耐火度和吸
• 黑陶是在器物烧成的最后一个 阶段,从窑顶徐徐加水,使木 炭熄灭产生浓烟,并有意让烟 熏黑而形成的黑色陶器。它是 继彩陶之后,中国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10000~5000年)制 陶工艺出现的又一个高峰,堪 称中国古代制陶工艺中与彩陶 相媲美的又一光辉创造成就。
•
黑陶出现新石器时代晚期
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屈
一 陶的故事
我国距今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已出 现大量红陶、灰陶、黑陶、白陶、彩陶、彩 绘陶。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红陶、灰陶、磨 光黑陶、彩绘陶以及各类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的陶塑艺术品、建筑陶构件大量生产。战国 时期发明了铅釉陶器,陶器制品得到低温彩 釉的美化。唐代大批生产的三彩釉陶,反映 着大唐盛世的面貌,有很高的艺术性。宋代 以后,釉陶器物生产逐渐减少,瓷器生产逐 渐代替陶器生产。
纹饰以米字纹、方格纹、回纹及堆巾的旋涡 纹、S形纹为主,前一时期常用的曲尺纹、云雷 纹已很少见了。由于各地文化传统不同,器形、 纹饰各有特点,有的差别还很大。
一 陶的故事
四、 秦汉陶艺
1、 秦始皇兵马俑 秦朝时代陶质的器皿甚为少见,一般只有属原
始瓷的罐类,属灰陶的有鬲、蚕形壶、瓮、鸭蛋壳 等以及一些建筑用陶。相比之下,秦代的艺术陶的 制作却显得繁荣而独具特色。
二 瓷的历史
这些黑釉碗虽都以黑色釉为基本装饰,但经过 特殊加工或窑变,形成了很多种类: 1、兔毫釉,即在黑色碗的里外壁上都有细长如丝毛
四、 秦汉陶艺
作为一种陶器,秦兵马俑在制作方法工艺上,集商周 以来数千年我国制陶工艺技术之大成,
一 陶的故事
四、 秦汉陶艺
用模、塑结合的方法,分部位(头、手、足、躯干 等)合模制作、套合、粘接成初胎(叫定型),再于表 面覆加细泥,进而刻、画结合的艺术手法制成。在烧成 上,我们从陶俑地坚硬、通体无形变等特点可以看出, 秦兵马俑制作时,胎泥配制成份严格统一,干湿程度非 常恰当,火候恰到好处,陶色统一,确实达到了当时制 陶的最高水准,说明了当时已经建造了容积相当大的窑 ,能较准确地控制窑内烧成的还原气氛。
家岭文化和良渚文化等遗址中
。黑陶的烧成温度达1000度左
右,黑陶有细泥、泥质和夹砂
三种,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制
作水平最高,有“黑如漆、薄
如纸”的美称。
• 黑陶双系罐,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 《黑陶高柄杯 》
龙山文化 《黑陶蛋壳杯》
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时期,有黑、灰、红、 白等色的多种陶器。在仰韶文化 晚期时出现的慢轮陶轮基础上, 出现了利用快速旋转的陶轮产生 的离心力量拉土制坯。这一时期 的黑陶制作上出现了刻花、镂空 等装饰技巧。
一 陶的故事
四、 秦汉陶艺
在艺术表现上,秦始皇兵马俑的塑造基本上 是以写实为主的。
这是对先秦雕塑艺术风格和先秦陶瓷艺术风 格的继承和升华,也是对现实中的人和实物风 貌的准确把握。秦始皇兵马俑的制作主要采用 塑的方式,这种塑不是一般的捏塑,而是用模 塑的手法使俑像形体具有圆润、比例协调的特 徵。
一 陶的故事
陶与瓷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从制作的工艺原理上来说,瓷器是由陶器 发展而来的.远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我们的祖 先就已经利用瓷土做原料,经高温烧成精美 的硬陶.
一 陶的故事
陶器诞生于火与土的交响之中,是伴随 着人类的生活而被自然而然的发现的。
说陶是发现而不是发明的,是强调陶的 自然属性。
中国古代陶器的出现大约是在10000年以 前,河南安阳小南海1.2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 洞穴里,在和吃剩的烧骨堆在一起的有一堆 烧结的土块,这是陶被发现的最早的证明。 陶和食物被一起发现,说明陶和人类生活的 关系。
一 陶的故事
一、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
1、彩陶艺术
从陶瓷器的发展历史看,仰韶文化彩陶 实际是中国陶瓷器的源,或至少是其中的一 个源。 仰韶文化又称彩陶文化:
早期——西安半坡类型为代表 中期——河南三门峡庙底类型为代表 晚期——彩陶水平大幅提高,南北方各
具特色
仰
一 陶的故事
韶
文
《
人
面
鱼
纹
彩
陶
盆
》
仰 韶 文 化 《 水 波 纹 彩 陶 盆 》
二 瓷的历史
二 瓷的历史
白釉瓷器是我国古瓷中历史比较悠久的一类瓷器 ,它萌发于南北朝,到隋朝时就已经发展成熟。到了 唐代,
白釉瓷器又有新的发展,瓷器烧成温度达到了 1200°C,瓷的白度也达到了70%以上,接近现代高 级细瓷的标准,这一成就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到了宋代,制瓷工匠们在胎质、釉料 和制作技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烧瓷技术达到 了完全成熟的程度。此时烧制的青白釉瓷器,白而不 莹,白中闪灰,清淡高雅,形秀色润。
印纹硬陶是由陶到瓷过渡的一种具有原始瓷某些 特点的陶器。
商周陶器多为炊器。并常有几何纹、弦纹、兽面 纹、和回纹等纹样进行装饰。
一 陶的故事
三、 战国陶艺
战国时期由于丧葬制度发生了变化,贵族们 也渐用陶礼器代替青铜礼器随葬用木俑或陶俑 代替人殉,所以战国时期陶仿青铜礼器的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迅速发展,陶俑较多出现。
原始瓷作为由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 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和便于 清洗外观华美等优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工艺 水平和产量不断得到提高,后来逐渐取代陶器, 而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
二 瓷的历史
左边的这件旋纹尊是原始瓷 器的一个典型代表。器呈喇叭口 ,无肩,深腹束腰,近底微鼓, 圈足外撇。胎体坚硬,厚薄均匀 ,造型规整,好似仰放的钟。器 内外施青黄色釉,胎釉结合十分 紧密。外壁 划有几组旋纹,排 列整齐,纹饰简洁而清晰,朴素 雅致。
一 陶的故事
和蓬勃兴旺的瓷艺相比,唐朝以后陶艺发展 基本乏善可陈,只有明代的琉璃、珐花和紫砂 陶尚值一提。
一 陶的故事
琉璃和珐花是中国古代陶器中具有代表性 的品种,在明代达到高潮。山西大同市城区东 街的九龙壁是明代琉璃最著名的制作,全壁用 黄、绿、赭、紫、蓝等琉璃砖拼砌而成,色彩 光怪陆离,颇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