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课件 18消食剂
《方剂学》消食剂
《方剂学》消食剂消食剂简介凡以消食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食健脾或化积导滞作用,治疗食积停滞的方剂,统称消食剂。
属于“八法”中的“消法”。
消法应用范围比较广泛。
程钟龄曾说:“消者,去其壅也,脏腑、经络、肌肉之间,本无此物,而忽有之,必为消散,乃得其平。
"(《医学心悟》卷1)因此,凡由气、血、痰、湿、食、虫等壅滞而成的积滞痞块,均可用之。
本章主要论述食积内停的治法与方剂,其他可分别参阅理气、理血、祛湿、化痰、驱虫等章。
食积之病多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脾虚饮食难消所致。
因此,本章方剂分为消食化滞和健脾消食两类。
食积内停,易使气机阻滞,气机阻滞又可导致积滞不化。
故消食剂中又常配伍理气药,使气行而积消。
其他尚有兼寒或化热之异,处方用药亦应有温清之别。
此外,消食剂虽较泻下剂缓和,但毕竟属于攻伐之剂,故不宜久服,纯虚无实者禁用。
第一节消食化滞消食化滞剂,适用于食积内停之证。
症见胸脘痞闷,嗳腐吞酸,恶食呕逆,腹痛泄泻等。
常用消食药如山楂、神曲、莱菔子、麦芽等为主组成方剂。
食积易阻气机,又容易生湿化热,故常配伍理气、化湿、清热之品。
代表方如保和丸、枳实导滞丸。
保和丸《丹溪心法》[组成]山楂六两(180g) 神曲二两(60g) 半夏茯苓各三两(各90g) 陈皮连翘莱菔子各—两(各30g)[用法]上为末,炊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9g),食远白汤下(现代用法:共为末,水泛为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
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消食和胃。
[主治]食滞胃脘证。
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恶食呕逆,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脉滑。
[方解]本方证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所致。
《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若饮食过度,食积内停,气机不畅,则脘腹痞满胀痛;脾胃升降失职,浊阴不降,则嗳腐吞酸、恶食呕逆;清气不升,则大便泄泻等。
治宜消食化滞,理气和胃。
方中重用酸甘性温之山楂为君,消一切饮食积滞,长于消肉食油腻之积;神曲甘辛性温,消食健胃,长于化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辛甘而平,下气消食除胀,长于消谷面之积。
方剂学——第十八单元 消食剂
方剂学——第十八单元消食剂细目一概述要点一消食剂的适用范围消食剂适用于食积内停之证。
要点二消食剂的应用注意事项食积每致伤中、阻气、生湿、化热之变,治疗时需合理遣药配伍组方。
不宜长期或过量服用,纯虚无实者禁用。
细目二消食化滞要点一保和丸《丹溪心法》【组成】山楂六两神曲二两半夏茯苓各三两陈皮连翘莱菔子各一两【功用】消食和胃。
【主治】食积证。
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恶食呕恶,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微黄,脉滑。
【组方原理】山楂、神曲、莱菔子—消诸饮食积滞。
半夏—和胃降逆,陈皮—理气和中,茯苓—健脾渗湿,连翘—清热散结。
方歌:保和山楂莱菔曲,夏陈茯苓连翘取,炊饼为丸白汤下,消食和胃食积去。
趣记:山神连服半萝卜皮,饱啰山神连茯半萝卜皮,保和要点二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组成】大黄一两枳实神曲各五钱茯苓黄芩黄连白术各三钱泽泻二钱【功用】消食导滞,清热祛湿。
【主治】湿热食积证。
脘腹胀痛,下痢泄泻,或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苔黄腻,脉沉有力。
【组方原理】君:大黄—攻积泻热。
臣:枳实—行气消积导滞,神曲—消食化滞和胃。
佐: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止痢,茯苓、泽泻—利水渗湿止泻,白术—益气健脾燥湿。
方歌:枳实导滞首大黄,芩连曲术茯苓襄,泽泻蒸饼糊丸服,湿热积滞力能攘趣记:三只神灵宰黄猪。
三枳神苓泽黄术。
【鉴别】枳实导滞丸与木香槟榔丸均为消下并用,为“通因通用”之剂,皆可治疗湿热积滞之痢疾或便秘。
枳实导滞丸清热利湿效佳而攻逐泻下力缓,宜于湿热积滞之泻痢;木香槟榔丸行气攻积之力较著,宜于积滞重而气滞胀满甚者。
细目三健脾消食要点一健脾丸《证治准绳》【组成】白术二两半木香黄连甘草各七钱半白茯苓二两人参一两五钱神曲陈皮砂仁麦芽山楂山药肉豆蔻(煨去油)各一两【功用】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主治】脾虚食积证。
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倦怠乏力,舌苔腻而微黄,脉虚弱。
【组方原理】君:人参、白术、茯苓—健脾化湿止泻。
臣: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化滞和胃。
方剂学PPT课件 治燥剂 祛湿剂 祛痰剂 消食剂 驱虫剂 涌吐剂
(二)方 剂
二陈汤 [主治证病机]
上犯于肺──咳嗽痰多色白易咯
痰阻气滞──胸膈痞闷
脾失健运 痰浊中阻
胃失和降─恶心呕吐
湿 痰
聚湿为痰
清阳不升──头眩
证
上凌于心————心悸
痰湿重着──肢体倦怠
湿痰---苔白腻或白滑,脉缓、滑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方药配伍]
君: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止呕 臣:橘红──燥湿祛痰,理气和胃止呕
湿 热
膀胱
小腹急满
淋
证
湿热内蕴──口燥咽干
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方药配伍]
木通、瞿麦、扁蓄
滑石
车前子
利水通淋 清利湿热
清 热
泻
火
山栀子──清利三焦湿热,导热下行
利
大黄──清热降火,泻腑通便以
水
通
分消湿热
淋
灯心草──清心利水,导热下行
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淋痛
[主治证病机]
(4)治湿常需调理气机
气主运行布化水液 气滞则水湿内停
调理气机 气行则水行
湿为阴邪,重着粘腻 配理气药 气化则湿化 最易阻滞气机
4、分类: 化湿和胃、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寒湿、祛湿化
浊、祛风胜湿六类。 5、使用注意事项: 祛湿剂多由芳香苦燥或甘淡渗利之品为主组方,易耗
伤阴津,故对素体阴虚津亏、病后体弱以及孕妇等,均应 慎用。
(3) 脾虚挟湿者宜慎用。
二、方 剂
杏苏散
[主治证病机] 外感凉燥证
卫表不宣━━恶寒无汗,头微痛,苔白
外感凉燥 肺失宣降 咳嗽痰稀 袭于肺卫 津聚为痰 鼻塞,脉弦
临床常用方剂与中成药PPT课件 第十八节 消食剂
六神曲
消酒食陈腐之积
臣
莱菔子
消食下气
半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和胃降逆
陈皮
理气健脾
佐
茯苓
渗湿止泻
连翘
清热散结
理论知识
临床常用经典方剂-枳术丸
【来源】金•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 【古方】白术二两,枳实一两(麸炒黄色,去瓤)。 【功用】健脾消痞。 【主治】脾虚气滞食积证。症见胸脘痞满,不思饮食,食积不化,舌淡苔白,脉弱。
不良、肠炎、痢疾见上述 证候者
理论知识
中成药用药鉴别
常用中成药
组方特点
主要功能
临证主治
保和丸 枳实导滞丸 木香槟榔丸 健脾丸
消散并用,以消为主 消食和胃、散结消积
消 清 并 用, 消 重 于 清,消食导滞、清热利湿 攻积为主 清 消 并 用, 清 重 于 消,行气导滞、攻积泻热 清利为主 补消兼施,补大于消 健脾开胃
案例分析
治疗方案
考虑因素:①病程;②四诊信息;③已服用的中西药物;④患者体质。 辨证:食积证。 治疗用药:保和丸,1次3g,1日3次,饭前温开水送服。
谢 谢 观 看!
【方解】
君
白术
补脾益气燥湿
臣
枳实
(1)行气化滞(2)消痞除满
佐
荷叶
(1)升发清阳(2)养脾胃
理论知识
常用中成药举例
中成药 枳实导滞丸
保和丸 胃肠安丸
组成
功效
主治
大黄、枳实(炒)、六神曲(炒)、茯苓、黄芩、黄连(姜 消食导滞, 用于饮食积滞、湿热内阻
汁炙)、白术(炒)、泽泻
清热利湿 所致的脘腹胀痛,不思饮
熟悉
消食剂的概念、功用、适应证、应用注意事项。
方剂学消食剂ppt课件
相须为用
半夏曲——降逆和胃 黄连——苦寒清热 干姜——辛热温中
辛开苦降 平调寒热
麦芽曲——消食和胃
人参
白术、茯苓 补中健脾
炙甘草
35
配伍特点:
温清并用(清重于温) 消补兼施(消重于补)
36
六、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 心下痞满,食少倦怠,苔腻微黄。
2、临证加减: 寒重,减黄连,加高良姜、肉桂; 气滞甚,加木香、大腹皮等; 脾虚泄泻,重用白术等。
健脾祛湿
茯苓
补脾止泻
清热
连翘
健脾丸
焦三仙 陈皮、砂仁、
木香 茯苓 参、术、草、 药、肉蔻 黄连
29
保和丸
健脾丸
组
楂、曲、陈、苓、
成
菔、夏、翘
麦芽、砂、木参、术、 草、药、肉蔻、黄连
功
消食和胃
用 专于消食和胃 健脾止泻(寓消于补)
主
食积
治 实证(胀嗳较著) 脾虚食积(泄泻较显)
30
一、组成:
枳实 厚朴 半夏曲 黄连 干姜 麦芽曲 人参、白术、茯苓 炙甘草
又可作为食积证的通治方。
14
临证加减: 食积较重,加枳实、槟榔;
苔黄脉数,加黄芩、黄连; 便秘加大黄; 脾虚加白术。 注意事项:
本方属攻伐之剂,不宜久服。
15
枳实导滞丸
《内外伤辨惑论》
16
主治:湿热食积证。
湿内 热阻 食胃 积肠
阻滞气机:脘腹胀满疼痛,大便秘结。 湿热食滞不化:泄泻、下痢 舌脉:苔黄腻,脉沉滑有力。
滞满
胃 脘
胀痛。
舌、脉:舌苔厚腻,脉滑。
11
病机:食积内停 立法:消食和胃
方剂学消食剂课件
比较研究
可以比较不同消食剂的组方特点、功 效异同,加深对消食剂的理解和掌握 。
临床实习
通过参与临床实习,观察消食剂在实 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提高自己的临 床应用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佐以健脾药
为了防止食积反复发作,常佐 以健脾药,如白术、山药等, 以健脾和胃,恢复脾胃功能。
兼以清热药
对于食积化热的情况,可兼以 清热药,如黄连、黄芩等,以
清热泻火,消除积热。
配伍禁忌
不宜与峻下剂同用
消食剂旨在消食化积,若与峻下剂同用,峻下之力过强,易伤正气。
不宜与温补剂同用
温补剂多温燥,易耗伤阴液;消食剂多寒凉,易伤脾胃阳气。二者同 用,易产生不良反应。
肠道炎症性疾病
在肠道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中,消食剂可以作为辅助药 物,减轻肠道炎症反应。
研究进展
新型消食剂的研发
随着对消食剂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深入研 究,新型消食剂不断涌现,为消化不良等病 症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联合用药研究
针对不同病症,消食剂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研究 也在不断深入,以提高治疗效果。
用法用量
常用量为9-12g,煎服或泡茶饮用 。
神曲
01
功效
神曲具有消食和胃、健脾调中的 作用,常用于治疗饮食积滞、脘 腹胀满、食欲不振等病症。
药理作用
02
03
用法用量
神曲含有多种有益的酶和维生素 ,具有促进消化、增强免疫力等 作用。
常用量为6-10g,煎服或泡
03
功效
麦芽具有消食健胃、回乳 消胀的作用,常用于治疗 食积不化、脘闷腹胀、乳 汁郁积等病症。
常用药物与配伍
常用药物包括山楂、神曲、麦芽等消食药,以及陈皮、枳实等理气 药,配伍时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方剂学课件之消食剂
消食剂
一、概念 凡以消食药物为主组成,
具有消食健脾,除痞化积等作用, 治疗食积停滞 的方剂,统称为消食剂。
二、分类
消食化滞 健脾消食
消食剂与泻下剂
泻下剂 相同点 消食剂
均可用于饮食积滞证
作用 作用峻猛,收效迅 作用一般比较缓和, 不 特点 速 属于渐消缓散之剂 同 点 临床 病势较急的积滞重 病程较长、病势较 应用 证 缓的食积证
方解
君:乌梅30 酸能安蛔,使蛔静则痛止; 又能涩肠以止泻止痢 臣:蜀椒5、细辛3 辛可伏蛔,温能祛脏寒
佐:黄连6、黄柏6 苦可下蛔,寒则清热 附子6、干姜9、桂枝6 温脏以祛里寒 人参6、当归6 补养气血,以扶助正气 “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 温 脏 安 蛔
针对寒热错杂,正气虚弱的病机, 又体现温清合用,邪正兼顾的特点
佐:黄芩6黄连6 清热燥湿止痢 茯苓6泽泻5 利水渗湿止泻,
可使湿热从小便分消
白术6 健脾燥湿益气,使攻积而不伤正
【功用】消食导滞,清热祛湿
木香槟榔丸
【主治】湿热积滞证 脘腹痞满胀痛,或泄泻痢疾,里急后重,或大 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沉实。 【治法】重在行气导滞,辅以攻积泻热
方解
君: 木香3、槟榔3 行气导滞, 臣: 牵牛12、大黄9
佐: 香附12、莪术3
消痞满胀痛,除里急后重
通便泻热,导积滞下行 疏肝破气
青皮3、陈皮3 理气,助木香、槟榔行气导滞 黄连3、黄柏9 清热燥湿止痢
【功用】行气导滞,攻积泄热
健脾丸
【主治】脾虚食积证
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倦怠乏力, 舌苔腻而微黄,脉虚弱。 【治法】健脾与消食并举
方解
白术、茯苓、人参、甘草、山药
方剂学消食剂
04
消食剂的配伍禁忌
配伍原则
消食剂的配伍原 则包括:消食健 脾、理气化湿、 消食化痰、消食 止泻等。
消食剂的配伍禁 忌包括:忌与寒 凉药、温热药、 补益药、泻下药 等配伍使用。
消食剂的配伍原 则和禁忌需要根 据患者的具体病 情和体质来选择。
消食剂的配伍原 则和禁忌需要根 据药物的性质和 作用来选择。
方剂学消食剂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消食剂的概述 消食剂的应用 消食剂的煎煮与服用
消食剂的组成 消食剂的配伍禁忌 消食剂的疗效与评价
01
消食剂的概述
定义与分类
消食剂的定义:用 于治疗饮食积滞, 消化不良等病症的 中药方剂
消食剂的分类:根 据药物组成和功效 的不同,可分为消 食化湿剂、消食健 脾剂、消食理气剂 等
食欲不振:用于 治疗食欲不振、 厌食等症状
肥胖:用于治疗 肥胖,控制体重
糖尿病:用于治 疗糖尿病,控制 血糖水平
常用方剂
山楂丸:用于治 疗食积停滞,消 化不良
保和丸:用于治 疗食积停滞,消 化不良
健胃消食片:用 于治疗食积停滞 ,消化不良
山楂麦芽茶:用 于治疗食积停滞 ,消化不良
应用注意事项
消食剂的使用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选择。 消食剂的使用应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选择。 消食剂的使用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选择,避免过度使用。 消食剂的使用应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选择,避免过度使用。
变化
疗效评价:根 据观察指标的 变化,判断消
食剂的疗效
注意事项:观 察过程中,注 意患者的饮食、 生活习惯等可 能影响疗效的 因素,并记录
方剂学消食剂课件
由枳实、大黄、黄连、黄芩、茯苓等组成,其中枳实可以破气消积,大黄可以通腑泄热, 黄连、黄芩可以清热燥湿,茯苓可以健脾渗湿,共同治疗湿热食积导致的脘腹胀满、疼痛 等症状。
木香槟榔丸
由木香、槟榔、青皮、陈皮、莪术等组成,其中木香可以行气止痛,槟榔可以消食行气, 青皮、陈皮可以理气宽中,莪术可以破血祛瘀,共同治疗食积气滞导致的脘腹胀满、疼痛 等症状。
06
消食剂与其他相关领域的联系与 拓展
与中医其他领域的联系与区别
与中医内科
消食剂常用于治疗内科疾病,如消化不 良、胃痛等,与其他内科方剂如健脾丸 、理中丸等有密切联系。区别在于消食 剂主要针对食积、脾胃不和等病症,而 其他内科方剂可能针对不同病症。
VS
与中医妇科
消食剂也可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如月经不 调、痛经等,但与妇科方剂如四物汤、八 珍汤等有明显区别。消食剂主要针对食积 、脾胃不和等病症,而妇科方剂主要针对 妇科病症。
陈皮
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等功 效,可用于治疗脘腹胀满、食 少吐泻等病症。
神曲
具有消食和胃、健脾开胃等功 效,可用于治疗脘腹胀满、食 少纳呆等病症。
麦芽
具有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等功 效,可用于治疗食积不化、脘 腹胀满等病症。
典型消食剂的配方解析
保和丸
由陈皮、半夏、茯苓、神曲、山楂、麦芽等组成,其中陈皮、半夏等理气药物可以行气止 痛,茯苓具有健脾渗湿的作用,神曲、山楂、麦芽等消食药物可以促进消化,缓解胃痛、 腹胀等症状。
与中药产业
消食剂常以中药制剂的形式应用于临床,如 保和丸、健脾丸等。中药产业的发展为消食 剂的生产和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持。
与其他领域
消食剂在养生保健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如保 健食品、功能性饮料等。同时,在中医美容
《方剂学》PPT课件:17-消食剂
饮食停滞 脾胃虚弱,食积不化----健脾消食。
4、组方配伍规律 (1) 暴饮暴食,食积不化者,以消导药为主组方。 (2) 脾胃虚弱,食积不化者,宜消补兼施,以健脾药合 消导药组方。 (3) 食积内停,易阻滞气机-----常配理气药。 (4) 食积内停,脾失健运,多生湿浊----常配祛湿药。 (5) 食积易于化热-----常配清热药。 (6) 宿食积滞成实者-----宜配泻下药,导积滞从大便去
[方药配伍]
君:山楂---消一切饮食积滞, 尤善消肉食油腻之积
臣: 神曲---消食健脾,善消酒食陈腐之积
莱菔子---下气消食除胀, 善消谷面之积
佐: 陈皮---理气化滞,使气行而积消
半夏---燥湿和胃止呕 茯苓---渗湿健脾,和中止泻 连翘---清热散结
消食和胃
[临床运用]
本方是治食积的基础方,可治一切食积: 若食积较重,加枳实、木香行气导滞; 积热重,加黄芩、黄连清热燥湿; 泄泻重,加泽泻、猪苓渗湿止泻; 大便秘结或里急后重,加大黄、槟榔攻积导滞; 兼脾虚,加白术健胖固本(大安丸)。
枳实 黄连五钱 厚朴四钱 生姜 麦芽曲 半夏曲 白茯苓 白术 人参 炙甘草 三钱
葛花解 汤
• 酒食伤脾证 [治法] 分消酒食,理气健脾。
葛花解酒泽二苓 砂蔻曲青陈香并 干姜参术温健脾 分消寒化酒湿灵 葛花 白豆蔻 缩砂仁五钱 白术 生姜 神曲 泽泻二钱 人参 猪苓 白苓 橘皮一钱五分 木香五分 青皮三分
• [主治证病机]
• [治法] 消食导滞,清热利湿。
枳实导滞曲连芩 大黄泽术与茯苓
大黄一两 枳实 神曲 五钱 茯苓 黄芩 黄连 白术三钱 泽泻二钱
枳实消痞丸(失笑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酒无度 酒毒熏蒸
酒 脾胃受伤 积 升降失司 伤 脾 气化失司
湿阻气滞
头痛眩晕 心烦
呕吐泄泻 食少体倦
小便不利
胸膈满闷 苔腻脉滑
君:葛花—独入阳明,解酒醒脾 臣:神曲—消食和胃,善消酒食之积 佐:砂仁、豆蔻—理气开胃醒脾
茯苓、猪苓、泽泻—淡渗利湿 青皮、陈皮、木香—行气和胃 干姜、人参、白术—温中健脾
运用
辨证要点: 脘腹胀痛,下利赤白,里急后重,苔黄腻,脉 沉实。
第二节 健脾消食剂
健脾丸
《证治准绳》(A类)
胃虚不纳 脾不运化 脾 虚 食停气阻 食 积 食积化热
脾胃气虚
食少难消 大便溏薄
脘腹痞闷 苔腻微黄
脉虚弱
君:人参、白术、茯苓—健脾渗湿以止泻 臣: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和胃 佐:山药、肉豆蔻—健脾止泻。
运用
辨证要点: 头痛眩晕,胸闷呕吐,食少苔腻。
【复习思考题】
1、消导化积剂与泻下剂有何区别应用? 2、试述保和丸主治证的病机?方中配伍连翘有何意
义? 3、试简述健脾丸主治证的病机及方剂的配伍特点。 4、试述连翘在保和丸、银翘散、清营汤、凉膈散中
的作用特点。
5、试述黄连在清胃散、朱砂安神丸、健脾丸、芍 药汤中的作用有何不同?
6、参苓白术散、四神丸、真人养脏汤、健脾丸均 可用治泄泻,临证如何区别应用?
7、试分析健脾丸与保和丸功效、主治上的异同。 8、试分析保和丸的组成原则,并说明其功效、主
治。
脾虚者,配伍补益之药,消补兼施,使祛邪不 伤正。
第一节 消食化滞剂
保和丸
《丹溪心法》(A类)
中焦气滞 食 升降失司 积
食积内停
脘腹胀满 甚则疼痛
嗳腐吞酸, 呕吐或泄泻
舌苔厚腻 脉滑
君:山楂 — 消食化积,尤善消肉食油腻之积 臣:神曲 — 消食健脾,尤善消酒积
萝卜子 — 下气消食,长于消谷面之积
三药相配,可消一切饮食积滞
佐:半夏、陈皮 — 行气化滞,和胃止呕 茯苓 — 健脾渗湿,和中止泻 连翘 — 清热散结
运用 1、辨证要点: 脘腹胀满,嗳腐厌食,苔厚腻,脉滑。 2、临证加减: ❖ 若食滞较重,加枳实、槟榔 ❖ 若食积化热甚,可酌加黄芩、黄连 ❖ 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兼脾虚者,加白术。
木香、砂仁、陈皮—理气和胃化湿 黄连—清热燥湿,厚肠止泻 佐使 :炙甘草 — 补中和药
配伍特点:补消兼施,寓消于补。
运用 1、辨证要点:
脘腹痞闷,食少难消,大便溏薄,苔腻微黄, 脉虚弱。 2、临证加减: ❖ 若脾虚食滞兼寒者,去黄连,加干姜; ❖ 若湿甚者,可加车前子、泽泻。
葛花解酲汤
《内外伤辨惑论》(C类)
枳实导滞丸
《内外伤辨惑论》(B类)
腑气不通
湿
热 食
湿热积滞下注
积
湿热之象
脘腹胀满疼痛 大便秘结
泄泻或下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小便黄赤 舌苔黄腻 脉沉有力
君:大黄—攻积泻热,导湿热从大便出 臣:枳实—行气化滞
神曲—消食健脾 佐:黄连、黄芩—清热燥湿,厚肠止利
茯苓、泽泻—淡渗利湿,导湿热从小便去 白术—健脾燥湿
运用: 辨证要点: 脘腹胀满,泻痢或便秘,苔黄腻,脉沉有力。 随证加减: 腹胀满较甚,里急较重者,加木香、槟榔。 使用注意: 泄泻无积滞及孕妇皆不宜使用。
木香槟榔丸
《儒门事亲》(B类)
食积气滞 湿 热 湿热熏蒸 积 传唤失常 滞
湿热之象
脘腹痞满胀痛
泄泻,或大便秘结 或下利赤白,里急后重
苔黄腻,脉沉实
君:木香、槟榔—消痞除胀,行气止痛 —善行胃肠、三焦气滞
臣:牵牛、大黄—通便泻热,导邪下行 佐:香附、莪术—疏肝行气,莪术善破血中气滞
青皮、陈皮—理气宽中,助木香、槟榔 黄连、黄柏—清热燥湿,厚肠止利
第十八章 消导化积剂
概念 作用:消食运脾,化积导滞 主治:食积。 属于“消法”的范畴。
分类、适应证及代表方 1、消食化滞—适用于食积内停之证。
— 保和丸、枳实导滞丸 2、健脾消食—适用于脾胃虚弱,食积内停证。
— 健脾丸、葛花解酲汤
使用注意
1、本品属克伐之品,不宜长期使用,纯虚无实 者禁用。
2、多用丸剂,取其渐消缓散。 3、积滞内停,易阻滞气机,常须配伍理气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