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颀《古从军行》的赏析

合集下载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出自唐代李颀的《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1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赏析“从军行”是乐府古题。

此借汉皇
开边,讽玄宗用兵。

实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

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

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

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

白天爬上山去观望四方有无举烽火的边警;黄昏时候又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这里借指边疆上的河流)。

三、四句的“公主琵琶”是指汉朝细君公主远嫁乌孙国时所弹的琵琶曲调,当然,这不会是欢乐之声,而只是哀怨之调。

一、二句写“白日”、“黄昏”的情况,三、四句接着描绘夜晚的情况: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听。

赏析唐诗《古从军行》

赏析唐诗《古从军行》

赏析唐诗《古从军行》
《古从军行》是唐朝诗人李颀创作的一首边塞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士兵的同情。

首联“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诗人通过描绘白日和黄昏两个时间段的场景,展现了边塞士兵紧张忙碌的生活状态。

白天他们要攀登山岭观察烽火,黄昏时分还要在交河边喂养战马,体现了士兵们的辛苦与疲惫。

颔联“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诗人通过描绘行人和公主的形象,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士兵家庭的摧残。

风沙暗喻指战争的恶劣环境,琵琶幽怨多则暗示公主在远方思念亲人。

颈联“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诗人描绘了边塞荒凉的景象,万里荒野没有城郭,只有雨雪纷纷,一片荒芜。

这里暗示了战争给边塞带来的荒凉与破败。

尾联“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诗人运用胡马和越鸟的意象,表达了士兵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胡马和越鸟都因为自然规律而向往温暖的地方,这里暗示了士兵们在边塞的艰苦环境中对家乡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和对士兵生活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士兵的同情。

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李欣《古从军行》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李欣《古从军行》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李欣《古从军行》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文]:古从军行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注释]:“从军行”是乐府古题。

此诗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

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

公主琵琶:指汉朝公主远嫁鸟孙国时所弹的琵琶曲调。

④蒲桃:即葡萄。

汉武帝时,为了求天马(即今阿拉啪马),开通西域,便乱启战端。

当时随天马入中国的还有“蒲桃”和“苜宿”的种子。

烽火:古代报警的信号。

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县西北。

泛指塞外河流。

公主琵琶:汉武帝以公主嫁西域乌孙国王,命制琵琶,使其作乐,以解乡思。

闻道玉:用汉武帝不许攻西域不利之汉将回玉门关之典。

逐:追随。

蒲萄:即葡萄,西域特产,汉武帝时入贡。

【翻译】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

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

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个个眼泪双双滴落。

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拼命奔波。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赏析】: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

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

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

白日黄昏繁忙,夜里刁斗悲呛,琵琶幽怨,景象肃穆凄凉。

接着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大雪荒漠,夜雁悲鸣,一片凄冷酷寒景象。

最后写如此恶劣环境,本应班师回朝,然而皇上不准。

而千军万马拼死作战的结果,却只换得葡萄种子归国。

足见君王之草菅人命。

全诗句句蓄意,步步逼紧,最后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它的讽刺笔力。

【阅读训练】 1.“野云万里无城郭……胡儿眼泪双双落”这四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赏析。

李欣《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翻译赏析

李欣《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翻译赏析

李欣《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翻译赏析古从军行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诗文解释】白天爬上山眺望是否有烽火警报,黄昏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

夜里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听到一阵阵战士们的刁斗声,就像汉公主的琵琶声一样哀怨。

在野外宿营,四面辽阔看不到城郭,雨雪纷纷与大漠相连。

胡地的哀啼夜夜飞过,胡儿的眼泪纷纷落下。

听说玉门关还是被拦阻着,只好跟随着将军冒着生命危险作战。

年年战死的将士的尸骨埋葬在荒野外,只看到葡萄被朝贡给汉家天子。

【词语解释】烽火:古代报警的信号。

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县西北。

泛指塞外河流。

公主琵琶:汉武帝以公主嫁西域乌孙国王,命制琵琶,使其作乐,以解乡思。

闻道玉:用汉武帝不许攻西域不利之汉将回玉门关之典。

逐:追随。

蒲萄:即葡萄,西域特产,汉武帝时入贡。

【诗文赏析】汉武帝为了求天马,开通西域,便乱启战端。

当时随天马入中国的还有“蒲萄”和“苜蓿”的种子,汉武帝把它们种在离宫别馆之旁,一望无际。

诗中的“蒲萄”用的就是这个典故,讽刺了汉武帝草菅人命,用无数将士的生命换来的不过是区区的葡萄而已。

这是一首带有讽喻色彩的边疆诗,抨击了好大喜功的帝王,牺牲无数生命。

不顾将士死活的行径。

诗人不但同情本方的士卒,也同情胡人,表现出诗人博大的胸襟。

全诗结构严谨,具有巨大的讽喻力。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

此诗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

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

白天爬上山去观望四方有无举烽火的边警;黄昏时候又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这里借指边疆上的河流)。

三、四句的“刁斗”,是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

《古从军行》赏析

《古从军行》赏析

二、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初年。 据《资治通鉴· 天宝元年》记载:“是时,天下声教所被之州 三百三十一,羁縻之州八百,置十节度、经略使以备边。……凡 镇兵四十九万人,马八万馀匹。开元之前,每岁供边兵衣粮,费 不过二百万;天宝之后,边将奏益兵浸多,每岁用衣千二十万匹 ,粮百九十万斛,公私劳费,民始困苦矣。” “从军行”本为乐府古题。唐诗中写当代之事,常以汉代唐, 借古讽今,所以题前着一“进最后画龙点睛,显出此诗巨大的 讽喻力。 2、巧妙地运用音节来表情达意。此诗先用双声 “刁斗”和“琵琶”,后用叠字“纷纷“、“夜夜 ”、“双双”、“年年”等,不但在语意上起了强 调作用,更显音节之美,雄奇悲壮骨气老劲。
五、历代点评 《唐风定》:音调铿锵,风情澹冶,皆真骨独存,以质胜文,所 以高步盛唐,为千秋绝艺。 《唐诗绪笺》:周末“渐石”之章,不胜哀怨,读此令人心酸, 有不忍闻者。 《唐贤三昧集笺注》:气格雄浑,盛唐人本色。一结寓感慨之意 。
《古从军行》赏析
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一、李颀生平
李颀(qí ) (690?—754?),开元天宝年间著名诗人,开 元二十三年登进士第,官新乡尉,不久去官。 颀有东川别业,世称李东川。 全唐诗收其诗作3卷124首。元朝辛文房《唐才子传》赞其: “多放浪之语,足可震荡心神。”
“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 ,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至玉门关,曰 :“军有敢入,斩之!” 蒲桃:今作“葡萄”。汉武帝求天马通 西域,轻启战端。当时随天马入中国的还有“蒲陶”和“苜宿” 的种子,汉武帝把它们种在离宫别馆之旁,弥望皆是。

唐诗赏析《古从军行》李颀

唐诗赏析《古从军行》李颀

唐诗赏析《古从军行》李颀唐诗赏析《古从军行》李颀《古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全诗主要写了什么呢?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注释】⑴烽火:古代一种警报。

⑵饮(yìn)马:给马喂水。

傍:顺着。

交河:古县名,故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

⑶行人:出征战士。

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

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

⑷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

⑸“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至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⑹蒲桃:今作“葡萄”。

【白话译文】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

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

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个个眼泪双双滴落。

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拼命奔波。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初年。

据《资治通鉴·天宝元年》记载:“是时,天下声教所被之州三百三十一,羁縻之州八百,置十节度、经略使以备边。

……凡镇兵四十九万人,马八万馀匹。

开元之前,每岁供边兵衣粮,费不过二百万;天宝之后,边将奏益兵浸多,每岁用衣千二十万匹,粮百九十万斛,公私劳费,民始困苦矣。

”由此可知,诗人所歌咏的虽为历史,但是诗的内容却表达了他对唐玄宗“益事边功”的穷兵黩武开边之策的看法。

【赏析】“从军行”是乐府古题。

此诗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

实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

古诗文《古从军行》赏析

古诗文《古从军行》赏析

古诗文《古从军行》赏析古从军行唐朝: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古从军行译文及注释【译文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

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

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个个眼泪双双滴落。

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拼命奔波。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注释⑴烽火:古代一种警报。

⑵饮(yìn)马:给马喂水。

⑶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

⑷“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至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古从军行鉴赏“从军行”是乐府古题。

此诗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

实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

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

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

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

白天爬上山去观望四方有无举烽火的边警;黄昏时候又到交河边上让马饮水(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这里借指边疆上的河流)。

三、四句的“刁斗”,是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

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

“公主琵琶”是指汉朝细君公主远嫁乌孙国时所弹的琵琶曲调,当然,这不会是欢乐之声,而只是哀怨之调。

一、二句写“白日”、“黄昏”的情况,三、四句接着描绘夜晚的情况: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听得见军营中巡夜的打更声和那如泣如诉的幽怨的琵琶声。

古从军行·赏析·李颀

古从军行·赏析·李颀

古从军行·赏析·李颀古从军行·赏析·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本诗以从军征战为题材,描写了边塞战士们的艰苦生活,讽刺当权者兴师动众、穷兵黩武,无视战士们的生死,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首先描写了白天军队中的紧张生活。

这句话的意思是,白日里,战士爬上山观望四方有没有燃起的烽火警报;黄昏时候,战士带着战马去交河边饮水。

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这里泛指边疆的河流。

白日里的情况写完后,接着诗人又描绘了夜色下的军队生活。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夜晚里,军队中风沙暗卷,一片朦胧昏黑,只能听到军营中用来打更的刁斗敲击声和那悲切幽怨的琵琶声。

“行人”是指出征将士,与下一句中的“公主”呼应,这里诗人引用了“公主琵琶”这个典故,在注释中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女儿远嫁边塞,自当非常凄楚,所以,这琵琶弹奏的也是凄凉哀怨的曲调。

清冷的刁斗声和琵琶声两相共鸣,奏出了边塞的萧瑟和哀怨之声。

诗文在前四句从时间上描绘边疆环境。

接着,又从空间上着墨,渲染边疆的环境。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驻军的营房四周空旷荒凉,一个“万里”极言边疆的辽阔。

雨雪纷纷,直到与大漠相连,“纷纷”表明了大雪之大,烘托了环境的寒冷。

这两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荒凉、孤寂而凄冷的边陲环境,因此,读来让人产生一种悲壮的凄凉。

以上六句纵横时间和空间,全面展现了边陲战士们的艰苦生活。

接着“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意思是胡地的大雁哀鸣,夜夜在空中惊飞不停。

胡人个个痛哭,泪流满面。

诗人没有抒发从军战士们内心的痛苦,而是写本地大雁和人的哀苦表现,本地的动物和人尚且还日夜哀哭,更何况是远赴边陲戍守的唐军将士们,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凄惨和苦闷。

《古从军行》李颀唐诗鉴赏

《古从军行》李颀唐诗鉴赏

《古从军行》李颀唐诗鉴赏古从军行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李颀诗鉴赏作者所处的年代,是唐朝从盛极转向衰败的时代。

王朝统治者逐渐腐化堕落,政治上更是黑暗有加,对内采取野蛮的阶级压迫政策,对外则穷兵黩武,不断滋事挑衅,战争频仍,百姓苦不堪言。

给各族人民造成难以忍受的深灾重难。

《古从军行》这首诗运用以古喻今的手法,借汉武帝草率的征伐影射了唐玄宗喜功好战,致使将士和西北人民血洒疆场的昏聩举动。

全诗的主题从三个方面展开。

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轻启边疆战事后,将士在沙场紧张不安哀怨不满的心态。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描写战争击碎了边境往日的宁静,戍边官兵白天警惕地登上高山瞭望守哨,只有等到傍晚才能在夜色掩护下到交河饮马。

此处的“望”、“傍”两个动词,尽管没有正面刻划将士的内心深处,但借助动态的诗歌描述,却已经含蓄地流露出军心惶恐不安的心灵气息。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二句,是写胡天风沙漫卷,搅得遮天蔽日,夜晚的刁斗声声入耳,阴森惊栗;远处传来的琵琶声,也充盈了将士的缕缕幽怨。

这两句都是借用声音来展现将士的内心情感的,但上句是通过将士对刁斗声的身心体验,来委婉地映衬其对胜利失望的微妙心理;下句则开门见山通过琵琶弹奏的描写来再现将士的愁苦之深。

这一层是从动态和声音两个侧面细致刻写出喜功好战动辄发动战争之举,不得人心。

诗歌中间四句为第二层,重点描写塞外的凄苦荒凉和战争的残酷。

“野营万里无城郭”,是说部队安营扎寨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方园“万里”没有城镇,表明环境的艰难。

另一方面,“城郭”,在古代的主要作用是抵御敌人进攻,现在唐军所进击的胡地却“万里无城郭”,这就可见征战的艰苦和盲目性;“雨雪纷纷连大漠”,是说气候变化无常时而雨时而雪相继笼罩着大漠同样用以描写边地生活的艰苦。

古从军行(李颀)原文及赏析

古从军行(李颀)原文及赏析

古从军行(李颀)原文及赏析古从军行(李颀)原文及赏析古人有云:“兵贵神速。

”这句话可以说是战争中的真理。

在古代,战争是非常频繁的,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安宁,无数的将士们奋勇杀敌,舍生忘死。

他们的战斗精神和英勇无畏的个性也成为了后人的楷模。

在唐代的文学作品中,有一首非常脍炙人口的诗《古从军行》,作者是李颀。

以下是《古从军行》的原文:偃旗卧鼓,沙场耽美丽乘胜猎骄敌,逐北弃羸贼延城石犹白,骑兵斗桦影近臣神运寄——大将颀硕勇surprise这首诗的整体章法是典型的五言绝句,每一句的字数都严格控制在五个字之内。

这样的形式给人以简约、明快的感觉,十分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诗的开头,“偃旗卧鼓,沙场耽美丽。

”给人一种久战疲惫的感觉。

战争一天到晚无时无刻地打得如火如荼,士兵们已经不辨白天黑夜,也无法感受到美丽的事物。

明亮的阳光,绚丽的夕阳,都难以引起他们的关注。

接下来的两句,“乘胜猎骄敌,逐北弃羸贼。

”描写了打胜仗之后的战士们的豪情万丈,他们追击已经被打垮的敌人,将他们赶出北方。

这种战胜敌人、追击而弃敌人的意味很浓,充满了英雄气概。

之后的一句,“延城石犹白,骑兵斗桦影。

”则表现出战场的残酷和疲惫。

城中的战士们骑着马匹,在烈日下战斗,他们经历了战争的洗礼,面孔被汗水湿透,皮肤也被炙热的阳光晒得通红。

这些都象征着战斗的艰辛。

最后一句,“近臣神运寄——大将颀硕勇”则是对当时的将领李颀的赞美之词。

他的英勇无畏、善战胜敌的形象在这诗中得到了最好的展现。

李颀在这首诗中充分展现出了战士们的英勇和勇敢。

他们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战斗精神留给了后人无限的感慨和敬佩。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表达,深入人心,使人们对战争和战士有了更加真实的认识。

总而言之,李颀的《古从军行》以其独特的形式和真实的情感,赋予了读者对战争与勇士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古代战士们的英雄气概和忠诚精神,同时也告诉人们战争的残酷和痛苦。

古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古从军行李颀赏析

古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古从军行李颀赏析

古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古从军行李颀赏析《古从军行》——唐代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译文】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

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

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个个眼泪双双滴落。

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拼命奔波。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作者简介】李颀(690年~751年),汉族,郡望赵郡(今河北省赵县),河南颍阳(今河南省登封市)一带人,唐代诗人。

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辞官归隐于颍阳之东川别业。

李颀是第一个大量写作长篇歌行并且留下不少名篇的人。

整个唐朝一共有十几首优美的长诗传世,李颀出品几乎占了三分之一。

李颀小时候因为调皮捣蛋,被家里送到河南登封住过一段时间,在少林寺做过武僧。

传闻他常用武力“打抱不平”,而又在伤人后及时赔偿,导致家财散尽。

有一天他决定痛改前非,因为他发现自己已经家徒四壁,只有一条小狗不离不弃。

他开始隐居颍阳读书,经过十年辛苦,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蟾宫折桂,不久之后做了新乡尉。

李颀在新乡待了一年多,然后借口不喜欢官场应酬辞去工作,此后再也没有做官,之后隐居在颍阳一代,也常来往于洛阳和长安。

李颀性格豪放交游很广。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时著名诗人王昌龄和高适等都是他的哥们,这几个朋友都不是一本正经的官员。

王昌龄做过龙标尉,高适做过封丘尉。

几人混在一起,多半没干好事。

他们性格豪放却又心慈手软,根本不适合做官,即使做了官也很难升迁。

高适后来拜将封侯是因为在安史之乱中意外显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

【赏析】“从军行”是乐府古题。

此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

唐诗赏析《古从军行》李颀

唐诗赏析《古从军行》李颀

唐诗赏析《古从军行》李颀《古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全诗主要写了什么呢?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注释】⑴烽火:古代一种警报。

⑵饮(yìn)马:给马喂水。

傍:顺着。

交河:古县名,故城在今新疆吐鲁番西面。

⑶行人:出征战士。

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

白天用以煮饭,晚上敲击代替更柝。

⑷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

⑸“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至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⑹蒲桃:今作“葡萄”。

【白话译文】白天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台,黄昏时牵马饮水靠近交河边。

昏暗的风沙传来阵阵刁斗声,如同汉代公主琵琶充满幽怨。

旷野云雾茫茫万里不见城郭,雨雪纷纷笼罩着无边的沙漠。

哀鸣的胡雁夜夜从空中飞过,胡人士兵个个眼泪双双滴落。

听说玉门关已被挡住了归路,战士只有追随将军拼命奔波。

年年战死的尸骨埋葬于荒野,换来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汉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初年。

据《资治通鉴·天宝元年》记载:“是时,天下声教所被之州三百三十一,羁縻之州八百,置十节度、经略使以备边。

……凡镇兵四十九万人,马八万馀匹。

开元之前,每岁供边兵衣粮,费不过二百万;天宝之后,边将奏益兵浸多,每岁用衣千二十万匹,粮百九十万斛,公私劳费,民始困苦矣。

”由此可知,诗人所歌咏的虽为历史,但是诗的内容却表达了他对唐玄宗“益事边功”的穷兵黩武开边之策的看法。

【赏析】“从军行”是乐府古题。

此诗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

实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

李颀《古从军行》简析

李颀《古从军行》简析

李颀《古从军行》简析
古从军行①
白日登山望烽火②,黄昏饮马傍交河③。

行人刁斗风沙暗④,公主琵琶幽怨多⑤。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⑥。

年年
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⑦。

【注解】
①从军行:本是乐府古题,本诗因拟乐府古题而作,故标“古从军行”。

②烽火:报警的烟火。

③交河:故址在今新疆吐鲁番境内。

④行人:指出征的战士。

⑤公主琵琶:汉武帝将江都王的女儿赐为乌孙公主嫁给乌孙国王,公主出嫁时沿途使人弹奏琵琶,慰抚公主思乡的愁情。

⑥轻车:汉时有轻车将军、轻车都尉,此泛指将帅。

此句意谓士兵们只好跟随将军冒着生命危险长期在边地作战。

⑦战骨:战士尸骨。

荒外:遥远的边地。

蒲桃:同“葡萄”,是西域特产。

【赏析】
这是一首有深刻思想内容的军旅边塞诗。

诗开篇以风沙昏暗、琵琶呜咽渲染了行军的苦状和悲凉的气氛。

接着描写塞外战地的荒旷萧条,以茫茫原野、胡雁哀鸣等意象进一步表现从军征战的艰险。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诗人愤怒地谴责最高统治者好大喜功,拿千千万万的生命当草介,毫不顾惜,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古从军行的特点

古从军行的特点

古从军行的特点
《古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一首七言歌行体古诗,描述了边塞风光和征战生活。

其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广泛描绘边塞风情:诗歌中通过描述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等边塞生活场景,展现了边塞的独特风光和征战生活。

2.善于运用音韵和修辞:李颀在诗歌中巧妙地运用了音韵和修辞手法,如入
声、双声、叠字等,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表现力。

3.表达对战争的复杂情感:诗歌既展现了边塞军人的威武形象和豪情壮志,
又表达了征人们的痛苦和哀怨,以及诗人对唐玄宗开边政策的批评。

4.风格悲壮慷慨:诗歌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和丰富的意象,表现了边
塞军人的悲壮生活和慷慨豪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古从军行》是一首具有独特魅力的边塞诗,通过对边塞风光和征战生活的描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勇士们的敬仰和赞颂。

李颀《古从军行》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李颀《古从军行》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李颀《古从军行》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作者简介】李颀(690?—754?),郡望赵郡(今河北赵县),长期居住颍阳(今河南登封)东川,有别业在焉,故世称“李东川”。

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及第,调新乡(今属河南)县尉,世称“李新乡”。

久不迁调,乃归隐东川。

故殷璠叹曰:“惜其伟才,只到黄绶。

”(《河岳英灵集》)李颀性疏简,厌薄世务,慕神仙,好道术,服饵丹砂,结好尘嚣之外。

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相友善,有诗酬赠。

李颀为盛唐著名诗人,风格奇拔雄浑,清新秀丽。

尤擅七言,前人评曰:“新乡七古,每于人不经意处忽出异想,令人心赏其奇逸,而不知其所从来者。

新乡七律,篇篇机宕神远,盛唐妙品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现存诗一百二十余首,有《李颀诗集》。

【原文】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1] 。

行人刁斗风沙暗 [2] ,公主琵琶幽怨多 [3] 。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 [4] ,应将性命逐轻车 [5] 。

年年战骨埋荒外 [6] ,空见蒲萄入汉家 [7] 。

【注释】[1]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因河水分流绕城下而得名,唐为安西都护府治所。

[2]行人:从军之人。

刁斗:见前《燕歌行》注。

[3]公主琵琶:汉武帝时遣江都王刘建女细君以公主身份远嫁乌孙和亲,使人马上弹琵琶以解其思乡之愁,故曰“公主琵琶”。

[4]玉门被遮:《史记•大宛列传》载: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命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兵数万攻大宛,攻战不利,引兵还敦煌,士卒存者不过十一二,请暂罢兵。

武帝闻之大怒,“使使遮玉门。

曰:‘军有敢入者,辄斩之!’”遮:阻挡。

玉门:指西汉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5]逐:追随。

轻车:汉有轻车将军、轻车都尉,此泛指将领。

[6]荒外:边远荒凉之地。

[7]空见:只见,徒见。

蒲萄:即葡萄,亦作蒲陶、蒲桃。

《汉书•西域传》:“宛王蝉封与汉约,岁献天马二匹。

李颀《古从军行》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李颀《古从军行》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李颀《古从军行》原文、翻译、注释、赏析此诗作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初年。

诗人所歌咏的虽为历史,但是诗的内容却表达了他对唐玄宗“益事边功”的穷兵黩武开边之策的看法。

下面就和我一起来欣赏下李颀的古诗词《古从军行》,欢迎阅读!【原文赏析】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

注解1、烽火:古代一种警报。

2、公主琵琶:汉武帝时以江都王刘建女细君嫁乌孙国王昆莫,恐其途中烦闷,故弹琵琶以娱之。

3、闻道两句:汉武帝曾命李广利攻大宛,欲至贰师城取良马,战不利,广利上书请罢兵回国,武帝大怒,发使遮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两句意谓边战还在进行,只得随着将军去拼命。

韵译白天士卒们登山观察报警的烽火;黄昏为了饮马他们又靠近了交河。

行人在风沙昏暗中听到刁斗凄厉;或听到乌孙公主琵琶声幽怨更多。

野营万里广漠荒凉得看不见城郭;大雪霏霏迷漫了辽阔无边的沙漠。

胡地的大雁哀鸣着夜夜惊飞不停;胡人的士兵痛哭着个个泪流滂沱。

听说玉门关的交通还被关闭阻断;大家只得豁出命追随将军去拼搏。

年年征战不知多少尸骨埋于荒野;徒然见到的是西域葡萄移植汉家。

评析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

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

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诗开首先写紧张的从军生活。

白日黄昏繁忙,夜里刁斗悲呛,琵琶幽怨,景象肃穆凄凉。

接着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大雪荒漠,夜雁悲鸣,一片凄冷酷寒景象。

最后写如此恶劣环境,本应班师回朝,然而皇上不准。

而千军万马拼死作战的结果,却只换得葡萄种子归国。

足见君王之草菅人命。

全诗句句蓄意,步步逼紧,最后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显出它的.讽刺笔力。

【作品介绍】《古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

此诗以汉喻唐,借写汉武帝的开边,讽刺当时唐玄宗的开边,充满反战思想。

古从军行评析四字成语

古从军行评析四字成语

古从军行评析四字成语
《古从军行》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

此诗以汉喻唐,借写汉武帝的开边,讽刺当时唐玄宗的开边,充满反战思想。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

此诗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

实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

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加以讽刺,悲多于壮。

全诗记叙从军之苦,充满非战思想。

万千尸骨埋于荒野,仅换得葡萄归种中原,显然得不偿失。

古从军行
作者: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颀《古从军行》的赏析
古从军行
李颀[1]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2]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3]入汉家。

【注释】
[1]李颀:唐朝诗人,曾任新乡县尉,晚年隐居。

其诗内容涉及较广,尤以边塞诗、音乐诗最为出名。

其诗格调高昂、风格豪放、慷慨悲凉。

今存《李颀集》。

[2]刁斗: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

白天用来煮饭,晚
上敲击用来打更。

[3]蒲桃:即葡萄。

【赏析】
“从军行”是乐府古题。

之所以加一个“古”字,是为了避免引起统治者的忌讳。

事实上,此诗所写,都是当代之事,描写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而黎民百姓深受其害,命如草芥。

诗的开篇,具体描绘从军生活。

白天,他们要爬到山上,观望四方有无烽火;黄昏,他们又要到河边给战马饮水。

第三句的“刁斗”,是古代军中一种特制的物件,容量一斗,白天用以当锅煮饭,晚上可以用以敲击打更。

第四句的“公主琵琶”,是指和亲远嫁外族的汉朝公主所弹的琵琶曲。

无论是刁斗,还是琵琶所发出的声音,都是令人感伤的,其背景都是茫无边际的塞外,夹杂其中的,也许还有塞外的风声,感伤哀怨之中,又带有了一丝杀气。

边疆、荒野、刁斗、琵琶、烽火、战马,所有这些,构成了一种苍凉而悲壮的气氛。

军营处于无边旷野之中,“万里”极言其辽阔,
暗指军人们的孤苦无依。

偏偏暴雪突降,整个大漠不分天地,酷寒充塞其间。

前六句,具体描绘了从军生活的艰苦。

第七、第八句,“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站在胡人的立场上,突出了胡人在这种环境下的艰难。

这句诗的巧妙之处在于,就连土生土长的胡人都如此艰难困苦,以至于哀啼落泪,那么,驻军于此的“行人”又会如何呢?
最后两句,挑破主题。

统治者穷兵黩武,从军者葬身塞外,而大量的百姓无以为生,一座座村落化为废墟。

人烟日益稀少,蒲桃越发茂盛,这是怎样令人悲伤的场景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