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构造复习要点
区域大地构造49个复习知识点
区域大地构造49个复习知识点1.区域大地构造学与大地构造学的区别和联系(1)大地构造学是一门研究全球岩石圈形成、发展的综合性学科。
(2)区域大地构造学是应用大地构造理论进行区域地质特征总结、区域地壳岩石圈发生发展规律研究的地质学分支。
因此区域大地构造学不仅工作范围局限,而且侧重于实际资料的综合分析。
(3)大地构造学侧重于理论分析与建立,具有探索性。
(4)大地构造学与区域大地构造学是两个密不可分的学科。
首先,区域大地构造学的研究需要先进大地构造理论的指导,第二,大地构造学需要区域构造的研究成果。
只有找出地球岩石圈不同区域的共性与差别,才能将岩石圈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最终分析其形成发展的规律性,建立全球岩石圈构造运动和演化的模式。
因此区域大地构造的研究是大地构造研究的基础环节。
2.大地构造学当前的主要任务全球及大陆动力学研究;为矿产资源、地质灾害和环境评价建立动力学模型。
中国大地构造学研究方法:历史一构造分析法、将今论古法、构造类比法3.历史-构造分析法岩石圈的组成和结构是物质运动在一定阶段的表现形式,它们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因此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岩石圈组成和结构就是研究大地构造的基本方法,即历史-构造分析法或称地质历史分析法。
1.沉积特征分析2.岩浆活动分析3.构造变动分析4.变质作用分析5.成矿作用分析6.地球物理分4.地质建造泛指在地壳发展的某一阶段,在特定的大地构造条件下所形成的具有成因联系的一套岩石共生组合。
按岩石成因类型地质建造可分为:沉积建造、岩浆建造和变质建造等三大类;按大地构造类型则可区分为:地槽型建造、地台型建造等。
地质建造反映特定的地质环境,有重要实用意义5.地球的圈层结构、大陆岩石圈的圈层结构大陆岩石圈自上而下可分为四个层圈:1.上地壳:由盖层和结晶基岩层两部分组成。
2.中地壳3.下地壳4.莫霍面也是一个过渡层6.地球构造活动的韵律性马宗晋等以不同的时间尺度韵律性的代表性事件为参考,划分出长韵律、中韵律、短韵律和微韵律四个层次,十二个韵律级别。
区域大地构造复习重点
区域大地构造复习重点1.大地构造学当前的主要任务:全球及大陆动力学研究;为矿产资源、地质灾害和环境评价建立动力学模型。
人类离不开资源,而各种资源都赋存在一定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下。
2.历史一构造分析法:岩石圈的组成和结构是物质运动在一定阶段的表现形式,它们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因此从历史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岩石圈组成和结构就是研究大地构造的基本方法,即历史-构造分析法或称地质历史分析法。
六大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印度-澳大利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3.按岩石成因类型地质建造可分为:沉积建造、岩浆建造和变质建造4.地质建造:泛指在地壳发展的某一阶段,在特定的大地构造条件下所形成的具有成因联系的一套岩石共生组合。
5.中国大地构造学研究方法:历史一构造分析法、将今论古法、构造类比法6.证据(南北不对称):(1.陆地2/3以上在北半球(北-陆半球,南-海)(2.大洋脊3/4位于南半球(3.1900-2001M>=8级地震共47次,30在北半球大陆M>=7的强震几乎都在北半球(4.热流分布,南高于北(5.大气运动的赤道带略向北偏,大气运动北繁南简(6.洋流的形式与环流带位置南北不对称(7.全球中、新生代造山带3/4集中在北半球(8.根据海陆、地震、大气等不对称的事实,马宗晋(2003)提出构造球的概念,构造球的赤道北偏10度左右(9.全球大的(一级)构造系统不对称。
7. 大陆岩石圈自上而下可分为四个层圈:(1.上地壳:由盖层和结晶基岩层两部分组成。
盖层厚度变化很大,由0一10余km。
其中软弱层构成滑脱面,沿滑脱面常形成重力滑动构造、伸展构造、褶皱和逆冲推覆构造。
这些没有结晶基底卷入的盖层滑脱型构造常称为薄皮构造。
盖层纵波速度在2.0—5.5km/s。
(2.中地壳:中地壳与上地壳成分相似,平均成分接近花岗闪长岩,但物态不同,为一塑性层。
上地壳的伸展作用、逆冲作用受中地壳拆离面的控制。
大地构造重点考核内容
大地构造学:一门综合性的地质分科,它研究地壳的大型乃至全球构造的发生、发展、区域的构造组合或变形特征、分布和相互关系、历史演化以及产生这些构造的地壳运动和力源。
(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动力学模式:研究引起构造位移和变形的应力的相对大小、方位及其演变过程,重塑一个地区的构造应力场;进而推断产生构造的动力来源及动力学演变过程。
大地构造和构造地质学的区别与了解: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地球岩石圈构造的发生、发展、演化及其运动的科学,属于广义构造地质学、传统构造地质学的组成部分。
构造地质学是研究组成地壳的岩石受地壳运动而变形的各种构造类型。
相同点:1、均涉及对已发生变形的地球外层演化的重建,如地壳的破裂、大洋裂解大洋关闭碰撞等;2.均涉及地壳和上地慢的运动和变形;不同点:1、研究尺度不同:大地构造学主要研究区域或全球尺度的运动和变形,而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亚微—区域尺度岩石变形;2、研究对象不同:《构造地质学》研究的是“形迹”,而《大地构造学》研究的是大的构造格局、构造运动、构造体系、动力学模式。
了解:对大尺度构造运动的理解的重要来源有赖于于对岩石中变形的观察;相反对大尺度构造演化历史的了解有助于理解构造变形的动力起因大地构造学特点:大尺度;大科学跨度;大思维:全球观地球垂向层圈结构的划分:图(ppt 01第8页)岩石圈:指地壳与上地幔的顶部(盖层)由固态岩石组成的圈层。
地幔:指莫霍面之下,古登堡之上的圈层称为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地核:古登堡面以下至地心的部分称为地核, 为一个球体,将地核划分外核、过渡层、内核。
外核物质为液态。
过渡层物质为液态。
内核物质是固态,纯铁组成,可能含少量的镍耦合: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
解耦:用数学方法将两种运动分离开来处理问题,常用解耦方法就是忽略或简化对所研究问题影响较小的一种运动,只分析主要的运动。
现代地球表层大地水平板块构造单元:现代全球划分为12大板块,包括欧亚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澳大利亚—印度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阿拉伯板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哥哥斯板块、纳兹卡板块和加勒比板块。
大地构造重点
第一章绪论1、大地构造学的含义:是研究岩石圈组成、结构、运动(包括变形和变位)及演化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地质学分支学科。
2、大地构造学研究内容:(1)变形研究:研究构造运动留下的形迹,通过成因研究探讨其形成的力学过程。
(2)地质体成因研究:地壳由各类地质体组成,地质体的形成演化及构造就位过程,包括了地质学的全部内容。
对于地质体的研究也是近代大地构造学的基本依据。
(3)地幔结构和动力学研究:地球的动力主要是重力均衡和壳幔分异对流,因此,对壳幔结构和组成要有深入研究,要了解其动力学机理和运动规律。
(4)地球演化史研究:古生物地层学、同位素年代学、天体科学,对地球的形成和演化有认识,将来的演化方向引起人们关注。
3、何谓历史分析法?包括哪几方面内容?从各种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的资料入手,按地史发展顺序,归纳不同大地构造发展阶段的特点,比较地壳、地幔各部分构造的发生、发展和转化,找出共性和个性,总结出地壳岩石圈发生发展演化规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沉积特征分析:分析沉积组合类型和沉积组合系列,分析岩相古地理、海侵还退、岩层的接触关系、厚度、古气候、古生物地理分区等,从而研究各地质时期沉积区和剥蚀区的分布,各地区之间的构造分异,以及地史上出现大规模大陆分裂和碰撞,大洋的扩张和消亡;2)岩浆活动分析:分析岩浆活动出现的时间,岩浆岩岩性、产状、活动方式、活动规模、岩石系列顺序等,以了解岩浆活动在时间上合空间上的变化,以及与构造运动的关系,再造消失的海洋,确定不同性质的大陆边缘和大陆裂谷带;3)构造变形分析:根据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确定各时期构造运动的性质和时间,从构造形态组合特点分析构造运动的强度及当时动力条件,从变形分布、走向等方面分析大陆碰撞带的位置、碰撞时间;4)变质作用分析:根据变质岩的岩性、分布、时代确定变质岩类型、强度及其形成的构造意义,重塑大陆边缘性质、造山带分布以及地缝合线位置。
5)成矿作用分析:结合矿产类型、空间分布和成矿时代,研究各种矿产成矿与地质构造之间的关系,指出成矿大地构造条件和找矿方向;6)地球物理分析:通过深部地震测深、大地电磁测深、重力、磁力法了解地壳深部物质组成的特征及其结构。
大地构造知识点总结
大地构造知识点总结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大地构造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地球形成演化的学科。
在地质学中,大地构造是一个重要的分支,它探讨了地球表面和内部的组成、结构和演化。
本文将围绕大地构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1. 地壳的结构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层,它包括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大陆地壳主要由花岗岩和片麻岩组成,厚度约为20-70公里;海洋地壳主要由玄武岩组成,厚度约为5-10公里。
地壳的结构是不均匀的,不同区域的地壳结构和厚度有所差异。
地壳的结构和组成对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起着重要的影响。
2. 地壳的运动地壳的运动是地球表面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原因。
地壳的主要运动方式包括构造运动、地壳的扭转和地震。
构造运动是指地球表面产生的各种形式的地壳变动,主要包括地壳的隆升和沉降、地震和火山活动。
地壳的扭转是指地壳在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和形变。
地震是地壳内部能量释放的现象,它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3. 地壳的形成和演化地壳的形成和演化是地球构造学的核心问题。
根据地壳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可以分为地球的初生地壳和现代地壳。
地球的初生地壳是在地球形成初期的地壳,主要由火成岩构成;现代地壳是在地球形成初期后的地壳,主要由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构成。
地壳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决定了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特征。
4. 地幔的结构地幔是地球的中间层,厚度约为2800公里。
地幔的主要组成物质是岩石,包括岩浆和岩浆岩。
地幔的结构是由高温高压环境下的物质相变形成的,同时地幔中存在着大量的熔岩和岩浆,这些物质对地球的热力和动力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
5. 地幔的运动地幔的运动主要是由地球内部的热力和动力系统控制的。
地幔的运动方式主要包括岩石圈的运动和对流运动。
岩石圈是地幔中温度较低的层,它对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特征起着重要的影响。
对流运动是地幔中高温高压环境下的物质相变和熔岩岩浆的运动形式,它是地球内部热力和动力系统的重要表现形式。
大地构造重点
一、名词解释:1.前寒武地盾Precambrian shields :前寒武系暴露于地表的宽阔大陆区域。
2.大陆台地Continental platforms :平伏于前寒武系之上、相对薄的、未变质的盖层,或显生宙沉积层。
3.基底basement :沉积盖层以下的岩石。
4.克拉通台地Craton:泛指老的、相对稳定的大陆地壳单元。
克拉通地壳至少在数十亿年内未遭受广泛的变形或变质作用。
5.岩石圈Lithosphere:地球最外部的刚性脆性岩层,组成岩石圈板块,包括地壳和地幔上部固体部分。
6.泛大陆Pangaea:早期,地球为一超级古陆。
7.裂谷rift:大陆内部拉张并开始分裂。
8.成功裂谷Successful rift:大陆分裂为两块,之间新的洋中脊形成。
9.威尔逊旋回Wilson cycle:裂谷、海底扩张、板块汇聚、碰撞、在产生裂谷,此一系列连续地质过程称为威尔逊旋回。
10.被动大陆边缘Passive margins:海底扩张形成的大陆边缘,无明显的构造活动。
11.碰撞缝合线:这些出现在造山带内、经历高度剪切作用的基性和超基性岩石碎块称为缝合线,缝合线两侧的岩石代表曾经分裂的的不同大陆。
12.盆地反转:在碰撞过程中,早期正断层重新激活,出现反转断层,褶皱推覆带底部物质推覆至早期的被动边缘之上,被动边缘盆地转换为推覆带。
13.海底扩张理论:地幔物质在裂缝带下因软流圈内的物质上涌,侵入和喷出形成新的洋壳,随着这个作用不断进行,新上涌侵入的地幔物质把原已形成的洋壳向裂谷两侧推移扩张,致使洋底不断新生和更新,由于洋壳不断向外推移,及至海沟岛弧一线,变受阻于大陆而俯冲下插于地幔,达到新生和消亡的平衡,从而使洋底地壳在2-3亿年更新一次。
14.地幔柱:深部地幔热对流运动中的一股上升的圆柱状固态物质的热塑性流,即从软流圈或下地幔涌起并穿透岩石圈而成的热地幔物质柱状体。
15.热点:地幔柱在地表或洋底出露时就表现为热点。
大地构造复习提纲
大地构造研究的主要方法(历史分析法及其内容):历史分析法、力学分析法、历史比较法(“将今论古”方法)、构造比较法、其他的方法有(地球物理方法;遥感遥测;高温高压实验;计算机模拟;同位素研究方法;行星类比)历史-构造分析法—是以各种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资料为基础,按地史发展顺序,探讨不同阶段大地构造发展的特点,着重研究和比较地壳、地幔各部分构造的发生、发展和转化,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阐明它们的运动规律。
包括7方面的分析内容:1、地层-沉积特征分析,根据地层发育及岩性、岩相、厚度、接触关系和古生物组合在时空分布上的变化,恢复各时期的古地理、古气候和古生物地理区,进而了解不同时期构造环境与分区;2、岩浆活动分析;3、构造作用分析,构造运动的时空分布、类型及强度差异,重塑地壳构造运动史,划分不同类型构造区;4、变质作用分析,变质岩的时代、岩性、分布、变质相,变质作用产生的条件,分析构造环境;5、成矿作用分析,据成矿作用与各种地质因素的关系,研究各种矿产的控矿条件,确定成矿大地构造环境和找矿方向;6、地球物理分析,利用各种地球物理勘查资料,分析地壳深部物质组成和结构差异;7、地球化学分析,根据各种地球化学资料,研究元素在时空上的分布规律及地球化学场;为构造分区和找矿区划提供重要资料。
地壳类型及其特征(大陆型地壳、大洋型地壳):大陆地壳(上地壳,A1):主要由富硅铝的硅酸盐矿物组成,常称硅铝层;多分布在大陆区。
大洋地壳(下地壳A2):主要由富硅镁的硅酸盐矿物组成,常称硅镁层;比重较大,密度一般为2.9-3.0g/cm3;主要分布在洋底或大陆地壳的下部。
岩石圈速度结构的概念:地震波传播速度取决于地球介质的弹性和密度,壳幔速度结构在空间上存在明显不均一性,壳幔结构具有多层性,各分层地震波速度及其梯度明显不同,其间可存在高导低速层;不同vp、Vs速度层的厚度、埋深、分布范围、稳定性、速度梯度等存在显著差别。
大地构造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大地构造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龙)第一章绪论1. 大地构造学:研究整个地球(岩石圈或大陆地壳)的组成、结构、运动和演化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地质学分支学科。
2. 大地构造学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全球及大陆动力学研究,为矿产资源、地质灾害和环境评价建立动力学模型。
3. 地球动力是研究地壳形成演化基本动力的大地构造学分支,它是各种学说的立论基础,是当今地质学中最热门的话题。
4. 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1)变形研究;(2)地质体成因研究;(3)壳幔结构和动力学研究;(4)地球演化史研究5. 区域地质学的任务及内容:任务:区域地质学的主要任务是应用大地构造理论,研究区域地质的基本特征,揭示其岩石圈形成、发育和演化的基本规律,以及各类地质矿产的成矿规律和分布特征。
研究内容是:(1)区域岩石圈组成和结构研究;(2)区域构造学研究(3)区域岩石学研究;(4)区域成矿规律研究3. 区域地质学的研究方法:(1)历史-构造分析法;(2)将今论古方法;(3)构造类比法第二章地球的基本特征和起源1. 对地球更深部的了解只能通过间接的地球物理手段来研究,其中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地震波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
2. 地球内部结构主要是通过对地震波以及由大地震所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的观测和研究确定的。
3. 1909年,莫霍洛维奇(Mohorvìcic)根据地震波的走时,算出地下56 km深处存在一间断面,其上物质的波速为5.6 km/s,其下为7.8km/s。
后来称这一间断面为莫霍面或M面,这个面以上的圈层称为地壳。
4. 1914年,古登堡(Gutenberg)根据地震波走时,测定出在2900 km深度处存在一间断面。
后来称这一间断面为古登堡面或G面,这个面以下的部分为地核,以上直至地壳底部的部分为地幔。
5.布伦(Bullen,1963,1975)根据地球内部地震波的速度分布,将固体地球分为7层:地壳为A层,地幔为B、C、D三层,外核为E层,内、外核的过渡区为F层,内核为G层;后来他又根据新的资料,把D层分为D’和D”层。
大地构造终极复习版.
一、名词解释1、造山带:造山带是地球上部由岩石圈构造运动所造成的狭长强烈构造变形带,并往往在地表形成线状、相对隆起的山脉。
①弧造山带:岛弧和陆缘弧上的造山作用。
②增生型造山带:从俯冲板块上铲刮下来的物质增生到仰冲板块之上,下伏沉积物底垫于增生柱之下,拆离带即为板块边界演化形式类似于褶皱逆冲带③碰撞造山带:一般由高原、逆冲带、前陆挠褶带和后陆变形带四部分组成,其中逆冲带和前陆挠褶带普遍见于碰撞造山带中,而高原和后陆变形带只出现在造山带的某一特定部位。
2、初始俯冲浮力反差模式:(牛耀龄,2003)—大洋海台模式,浮力反差也不是任何时候都存在的;浮力反差体现在垂直的方向,无法分解成垂直的两个力。
同一岩石圈内物质组成差异能导致密度差异的部位在大洋里大洋高原边缘(如西南太平洋的Ontong Plateau,印度洋的Kerguelen Plateau等)。
全球岩石圈内密度差最大,规模最大的是大西洋两侧,印度洋大部分的被动大陆边缘。
所以被动大陆边缘是未来俯冲带形成最理想的和必然的轨迹3.沉积大地构造①混杂堆积:由许靖华提出,混杂堆积是由板块俯冲形成的、由已变形的深海平原沉积物、海沟沉积物及洋壳碎块等组成的构造岩带。
特征:不同时代、不同岩性、不同形态大小、不同变质程度的岩石共同堆积在一起,往往与蛇绿岩有关,一般没有层理或层理不完整。
成因:强烈构造运动的产物,一般出现在板块俯冲挤压带,是判断板块边界的标志之一。
(亦称混杂岩。
不同地点、不同成因、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岩石或沉积物,经过破碎作用和混杂作用形成的复杂混合体。
)②优地槽:优地槽。
远离克拉通,以强烈的火山活动、特别是以发育基性熔岩与蛇绿岩为特点,在造山运动中地槽有岩浆侵入,岩石也受到变质。
二、选择1.2、岩石探针:岩石构造组合(petrotectonic assemblage),特别是火成岩构造组合可有效地反映大地构造背景,成为岩石探针。
(lithoprobe) 。
2024年高二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高二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大地构造与板块构造1. 大地构造概念:指地球上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结构、性质、演化以及地震、火山、地壳变动等现象的研究。
2. 地球内部结构:地球由内向外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三层,地壳又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3. 地幔运动与地壳变动:地幔流体的对流运动是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包括构造活动(地震、地壳变形等)和地貌发育(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等)两个方面。
4. 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地壳是由若干快速相对运动的板块组成的,这些板块之间的边界上存在着地震、火山等活动。
5. 板块构造类型:板块分为构造板块、地震板块和地貌板块。
按板块边界性质可分为三类:构造边界(地震带、地堑)、构造板块边界、地形板块边界(洋中脊、大断裂带)。
二、地球的水文环境1. 水圈与水文循环:水圈是地球上地表、地下、大气等各个部分的水资源总和。
水文循环指水在不同状态间的周期性地转移和储存过程。
2. 地表水资源:地表水包括江河湖泊、冰川、湿地等。
江河湖泊主要受降雨、融雪和地下水补给影响。
3. 地下水资源:地下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主要通过渗流和地下水运动循环进行补给和补给。
地下水储量分为自由水、毛管水、结合水三个部分。
4. 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包括常规型水利工程建设(水库、引水渠道)、节水措施(水资源管理、水资源保护)、新型水利工程建设(蓄水区、河流生态修复)。
5. 水资源的问题与对策:地方性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地下水过度开采、水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需要加大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力度。
6.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气候变化导致降水分布不均、水资源供应减少、水体退化加剧。
需要加强气候监测、水资源管理和适应措施。
三、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1. 自然灾害的类型:地震、洪涝、干旱、台风、沙尘暴、火山、地质灾害等。
2. 自然灾害的成因:地震由地壳运动引起,洪涝主要与气象因素和地形条件有关,干旱与气候因素相关,台风和沙尘暴与气象因素有关,火山与地质活动有关。
《大地构造学》知识点总结
《大地构造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绪论一、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意义研究对象: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地球过程的综合学科。
研究内容:①区域或全球尺度的地壳与岩石圈构造变形特征及圈层相互作用,如:大洋-大陆相互作用、地球内部圈层相互作用、造山带与盆地的形成过程等;②构造变形与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的相互关系;③地壳与岩石圈的形成与演化过程;④地球表面海-陆的形成与演变方式及过程;⑤地球深部作用过程及其机制。
研究方法:大地构造学研究方法需要综合利用地质学其他学科以及地球物理探测、地球化学的研究手段与研究成果。
研究意义:大地构造学研究可以为认识和分析构造地质学的研究背景和形成机制提供宏观的上成因解释。
二、固体地球构造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固体构造几何学与构造运动学的研究。
固体地球的构造几何学:主要研究地球的组成成分及结构。
方法有:①研究暴露在地表的中、下层地壳乃至地幔顶部剖面,通过地质、地物、地化综合研究,揭示地壳深部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物理性质、岩石矿物及元素的物化行为、温压条件、地热增温率、有关元素及矿物成分的聚散规律;②研究火山喷发携带到地表的深源包裹体,揭示深部物质与构造特征;③人工超深钻探直接取样(目前为止涉及最深深度12km);④地震探测:分为天然地震探测和人工地震探测,利用地震波的折射与反射可揭示地球深部构造特征。
固体地球构造运动学:主要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大地构造运动学与现今固体地球表面的构造运动。
地质历史时期的大地构造运动学可以利用古地理学(岩相、生物、构造)、古气候分区、地球物理学与古地磁学进行研究;现今固体地球表面的构造运动可以利用空间对地的观测与分析技术。
三、大地构造学研究意义理论意义:可以为认识和分析构造地质学的研究背景和形成机制提供宏观的上成因解释;实际应用意义:①大型成矿集中区(矿集区)等成矿构造背景、资源规划;②大规模破坏性地震产生于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景与稳定性评价;③绝大对数大型、灾难性地震都发生在活动板块边缘带(区)上,或与板块相互作用有关的次级活动构造单元边界区域。
现代大地构造理论重点内容
大地构造分析基础(学习要点)固体地球的物理性质一.地球的弹塑性——地震1.地震波类型2.地球的主要分层3.岩石圈的主要性质4.地壳的结构类型大陆型地壳(具有硅铝/硅镁双层结构)大洋型地壳(缺乏硅铝层,几乎全为硅镁层)过渡性地壳(过渡型——次大陆型/大西洋型/被动大陆边缘型、叠覆型——次大洋型/太平洋型/活动大陆边缘)二.重力1.重力异常2.均衡理论三.地磁1.古地磁古地磁类型(热剩余磁性(TRM)/化学剩余磁性(CRM)/沉积剩余磁性(DRM))轴向地心偶极场定理地磁极游移2.反向磁化反向磁化规律(周期性、海底磁异常规律-正负交替性、对称相间性)全球构造中的岩石学问题一. 岩石圈成分1. 地壳成分(总的地壳成分与陆壳平均成分接近-安山质、闪长质)(1)沉积层:总体积11×109km3,SiO2低(50%),Al2O3、CaO高,挥发分显著偏高(S、Cl、F、Ba等),Fe2O3 /FeO比值高。
(2)陆壳上层:30×109km3,花岗质,SiO2,碱元素(K>Na)和稀有元素(U、Th、TR、Zr、N、Be)偏高。
(3)陆壳下层:32×109km3,变粒岩相中基性火山岩~闪岩。
(4)大洋壳:表面不厚的沉积层(SiO2低,CaO高)洋壳上层(层2):大洋拉斑玄武岩洋壳下层:蛇纹石化橄榄岩、辉长岩、角闪岩、堆积辉长岩(大洋拉斑玄武质角闪辉长岩)·总的地壳成分相当于安山-闪长质,与地幔和原始陨石比较:SiO2,碱元素(K、Na、CaO),稀有金属元素;铁族元素(Mg、Fe、Co、Ni、Cr)低。
·地壳平均化学成分随深度变化(自上而下):Mg、Fe、Si增加;结构水(H2O+)减少。
K、Na、Si减少,K2O/Na2O、Fe2O3 /FeO减少。
·地壳的这些性质说明它是由地幔经熔融和脱气逐步分析出来的。
2. 上地幔的成分·上地幔组成类似高钙无球粒陨石-超镁铁、镁铁质岩石SiO2、FeO 、MgO总重量约90%;CaO、Al2O3、Na2O约5~10%,其中Al2O3、Na2O偏低(亏损),MgO偏高(富集)·超镁铁质岩(橄榄岩)、镁铁岩(榴辉岩-富Na单斜辉石《绿辉石》+富Na石榴石《镁榴石》)3. 莫霍面(地震波速折射界面)厚度数千米·相转换界面-辉长岩/榴辉岩界面、橄榄石、辉石、斜长石/石榴子石、绿辉石、石英。
大地构造理论复习提纲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复习提纲大地构造研究的主要方法(历史分析法及其内容)地壳类型及其特征(大陆型地壳、大洋型地壳)岩石圈速度结构的概念大陆壳速度分层(上地壳vp=5.9-6.3 km/s;中地壳vp=6.4-6.7 km/s;下地壳vp=6.8-7.6km/s)Vp、Vs的含义及其在地球分层结构研究中的作用壳内低速层的概念及其形成原因(含水及与岩石破碎有关;与壳内局部熔融有关)Moho面在不同构造区的差别(形态、埋深、清晰度、波速等)壳幔速度结构不均匀性的表现地壳化学结构特点富集地幔、亏损地幔不同构造区环境玄武质岩石的元素组合特征中国岩石圈结构基本特点(7方面)地壳上地幔构造类型划分的依据稳定区的概念及类型(大陆稳定区、大洋稳定区);活动带及其类型(大陆活动带、大洋活动带)板块构造观点划分的地壳构造类型(3类13种)地槽的概念地槽的基本特征与地槽特征有关的名词术语:复理石建造、磨拉石建造、沉积建造序列、双变质带(典型矿物组合)等地槽的对偶性及其类型地槽发展的一般过程与地槽发展有关的概念:地槽迁移、地槽旋回、构造旋回、褶皱幕、构造层、褶皱系、造山带中国的主要构造旋回地台的概念与地台有关名词术语:结晶基底、褶皱基底、绿岩带、古地台、新地台、陆核等地台的基本特征地台的发展的一般过程地台活化及其主要认识地槽褶皱系及地台中的二级构造单位和划分依据深断裂的概念及鉴别标志深断裂按深度及动力学条件划分的类型及其特征或鉴别标志推覆构造、俯冲带、地缝合线、蛇绿岩套、混杂堆积等概念及其特征古板块边界确定的主要依据大陆裂谷的特征大陆裂谷的演化过程大陆漂移说及海底扩张说的基本论点及其在板块构造理论形成于发展中的意义板块的概念、世界上一级岩石圈板块的划分板块边界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转换断层的概念及其特征地幔热柱及热点的概念俯冲型造山作用与碰撞型造山作用的特征不同板块边界(拉张、挤压型板块边界)地质作用(沉积、岩浆、成矿作用)特点由海沟→岛弧→大陆内部,岩浆岩的岩石系列、岩性、玄武岩类型、侵入岩组合及化学成分等的变化趋势拉斑玄武质系列、钙碱性系列和碱性系列火山岩在岩石组合及形成环境等方面的区别何为威尔逊旋回?它与地槽发展及板块运动阶段的对应关系大陆边缘的概念及其类型被动型大陆边缘特征及其与地槽关系活动性大陆边缘特征及其与地槽关系确定构造运动性质的主要依据中国地势特征与区域大地构造关系中国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及主要特点中国的一级大地构造单元主要有哪些?华北地台与扬子地台内部二级构造单元组成的差异华北地台、扬子地台的大地构造发展阶段(差异升降、整体升降、地台活化)的划分标志中国三大地槽褶皱区各由哪些褶皱系组成?中国大地构造分区的主要特征新生代以来,中国东、西部岩石圈动力学环境的特征云南省一级构造单元划分及其基本特点云南省深断裂基本特点及主要超壳断裂。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地构造期末复习提纲
《大地构造学》课程复习提纲任课教师:干微(2017年)第一章绪论●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
●固体地球构造的主要研究方法。
●大地构造学研究意义。
第二章固体地球主要构造特征●地球表面基本面貌:海陆分布,高程分布及其意义。
●固体地球的圈层构造:成分分层【地壳、地幔、地核】,洋壳与陆壳的年龄及各自分布范围;流变学分层【岩石圈、软流圈、中部层圈、地核】;各层圈的地震波传播速度特征。
●大洋地壳:分布面积,年龄,厚度,地貌类型,物质组成与构造特征。
●大陆地壳:分布面积,年龄,类型(时代、构造特征),物质组成,不同构造区域的地壳厚度与地震波传播速度特征;被动大陆边缘,主动大陆边缘。
●地球表面的基本构造单元。
第三章大地构造学说的演变历史●地球收缩、地球膨胀、地球波动假说及各自的主要论据。
●地槽-地台学说:地槽-基本概念与主要类型,地台-基本概念与主要特征;地槽概念的演变;地槽-地台学说对地壳构造运动性质的基本认识。
●大陆漂移假说:产生过程,主要论据,动力学机制。
●海底扩张:海底地形探测与地磁异常,海底扩张假说的产生。
●洋脊分段特征及其连接部位震源机制解的差异与转换断层的发现●地震分布型式与岩石圈板块概念的形成●现今地球表面岩石圈板块的划分第四章板块构造基本理论●板块构造学说基本假设。
岩石圈板块运动学的主要证据;不同板块边界上的地震震源机制解。
●岩石圈板块的划分及其主要依据现代岩石圈板块划分;地质历史时期的岩石圈板块划分。
●岩石圈板块边界的类型离散增生型、汇聚消减型(洋-陆、弧-陆、洋-弧、洋-洋、陆-陆)、走滑守恒型。
●板块构造运动学欧拉定律与欧拉极,两板块之间相对运动欧拉极的确定;三个板块之间的三连点及其演化;地质历史时期的板块构造运动学(地质学方法、地球物理方法、热点轨迹);现今板块构造运动(现代对地观测技术的应用)。
●板块构造动力学模型:作用在板块上的各种力及其对板块运动的影响(促进、阻碍)。
大地构造复习提纲
大地构造复习提纲1、将近论古法(历史比较法):在推导过去的构造时,用现代地壳上所见的各种地质构造类型和各种地质作用,与地史上保存下来的各种物质记录相比较,从而找出与这些物质记录相应的构造类型,并确定地质历史上这些地壳构造类型演变的规律。
(p6)2、地球起源模型(2种):均匀聚积模型、非均匀聚积模型(P11)*①均匀聚积模型:(1)形成冷的、氧化和富挥发物的小核心;(2)使表层变热,含碳物质使氧化铁还原为金属铁,排气作用导致原始还原大气圈的形成;(3)温度升高,挥发元素自地球逸出而进入大气圈;(4)温度继续升高,使硅酸盐相物质在聚集的微星中还原和挥发;(5)地球浅部开始熔融,形成地核。
②非均匀聚积模型:(1)由直径大雨3000km的巨星子堆积形成相当于现今地球质量70%—90%大小的原始地球,巨星子由金属铁组成的M群星子和类似于月球组成的L群星子构成;(2)部分熔融。
3、莫霍界面(M面):由莫霍洛维奇根据纵波的走向发现在地下56km存在一间断面,其上波速为5.6km/h,其下波速为7.8km/h,其下为地幔,其上为地壳。
4、古登堡面(G面):由古登堡发现的地下2900km处存在的间断面,面以下为地核,面与莫霍界面之间的部分为地幔。
5、热点—地幔柱说:分两类①热地幔柱②地幔柱(p47)6、地槽:地层厚度巨大,岩层强烈褶皱,呈狭长带状分布的山脉,它曾经是地壳强烈活动区。
7、地台:地层厚度较小,岩层褶皱平缓,甚至近乎水平,地势平缓的广大地区地壳上相对稳定的地区。
地槽、地台主要特征对比表(p58)地质特征地槽地台形态特征呈狭长的带状,长达数百至数千千米,宽仅是数十至数百千米呈近方圆形的块状,面积广大,达数百至数千平方千米地貌特征宏伟的长条形山脉地势平坦地层特征厚度巨大,沿地槽走向分布,岩性复杂,岩相、厚度变化大厚度不大,相当同期地槽沉积厚度的十分之一,岩性、岩相、厚度较稳定沉积组合硬砂岩沉积组合、复理石沉积组合、磨拉石沉积组合、细碧角斑岩沉积组合等石英砂岩沉积组合、碳酸岩沉积组合、红色碎屑岩沉积组合、含煤—铝土—铁质岩沉积组合等构造形态复杂,褶皱强烈,形成巨大紧密线形褶皱,断裂发育,走向逆断层、逆掩断层、深断裂众多简单,褶皱微弱,岩层产状近水平,形成宽缓短轴褶皱,深断裂主要发育于地台边缘岩浆活动强烈,不同时期有不同岩性、不同类型和产状的岩浆岩。
地理知识点复习资料
地理知识点复习资料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科学,包括地球的构造、地表形态、气候气象、陆地、水域、资源分布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地理知识点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而有效地回顾相关知识。
一、地球的构造1.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地核、地幔和地壳组成。
地核分为内核和外核,地幔是地球最厚的地壳下层,地壳是地球最外层。
2.板块构造理论:地壳分为多个板块,板块之间以边界相互交互作用,包括构造边界、变形边界和保持边界。
二、地表形态1.地形图解读:地形图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工具,用于表示地球表面的山脉、河流、湖泊等地貌特征。
2.地貌类型:包括高山、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和河谷等不同类型的地貌。
三、气候气象1.气候要素:气温、湿度、降水量、风速等。
2.气候区划:按照不同的气候类型进行划分,常见的有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3.风系统:包括大尺度风系统和小尺度风系统,如西风带、季风、地方风等。
四、陆地1.大洲和洲际:地球表面分布着七个大洲和五大洲洲际。
2.沙漠和草原:沙漠是缺乏降水的区域,草原则主要以草为植被,较适合畜牧业发展。
五、水域1.海洋:地球表面被大片海洋覆盖,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等。
2.淡水资源:淡水主要存在于河流、湖泊、冰川和地下水等形式,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六、资源分布1.能源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核能等。
2.矿产资源:包括金、铁、铜、铝和钨等。
3.土地资源:包括耕地、林地和草地等,是农业和林业生产的基础。
以上仅为地理知识点的简要概述,希望对大家的地理复习有所帮助。
如果想深入学习和了解地理,还需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和教材,加深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祝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大地构造学基础知识提要(全文)
大地构造学基础知识提要(全文)胡经国本文作者的话本文是根据有关高校大地构造学教学课件和有关资料编写而成的。
现将它作为大地构造学基础知识提要奉献给地球科学爱好者阅读,并将其作为大家进一步了解和研究的参考。
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喜欢和指教!一、名词简要解释1、大地构造学研究岩石圈的的组成、结构、运动及演化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地质学分支学科。
2 、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的地球外壳固体岩石圈层。
3、软流圈位于岩石圈之下、上地幔上部的塑性圈层、地震波速的低速带。
4、莫霍面地壳与上地幔之间的、地震波速通过后增大的界面。
5、地震波地震时从震源处释放出来、并向周围传播的弹性波。
6、蛇绿岩套由代表洋壳组分的基性超基性岩、枕状玄武岩、远洋沉积物组成的“三位一体”岩石共生综合体。
7、TTG岩以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岩岩类的麻粒岩为主,构成古大陆和现代大陆地壳的主要岩石。
8、地幔柱在地幔深处甚至核幔边界上产生的呈柱状上升的热物质流。
9、热点地幔中相对固定和长期的热物质活动中心,为地幔柱在地表的显示。
10、地槽地槽是指地壳上具有强烈活动性(包括显著的差异升降和强烈的构造作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多次内生成矿作用等)的狭窄长条状地带。
11、地台地台是指地壳上相对稳定的具有双层结构(结晶基底和沉积盖层)的非长条状地区。
12、复理石沉积组合形成于大陆边缘、大陆坡麓,由浊积岩、深积岩、泥岩有规律交互组成的海相沉积组合。
13、磨拉石沉积组合板块碰撞,大陆边缘褶皱隆升,在山间盆地或山麓前缘形成的砂砾岩组成的岩石成熟度低、相变急剧的陆相沉积组合。
14、地背斜地槽内部或地槽之间沉积层变薄或缺失的相对隆起区。
15、优地槽靠海一侧、火山活动强烈的地槽。
16、冒地槽靠近大陆一侧、通常没有或只有极弱的火山活动的地槽。
17、造山运动地槽阶段出现的褶皱变动使地层强烈变形的地壳运动类型。
18、造陆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表现为大范围整体升降的地壳运动,在地层记录上表现为沉积间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壳分为克拉通(稳定区)和正地槽(活动区)克拉通:克拉通分为高克拉通(大陆地壳)和低克拉通(大洋地壳)1.地盾:大陆地壳上相对稳定的部分,长期相对上隆,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广泛出露地表,缺失或局部边缘有很薄的沉积盖层。
2.地台(或台坪):地壳长期或某些时期相对稳定下降,在前寒武纪基底之上,往往发育1-3公里沉积盖层,具有明显的双层结构。
克拉通:地壳上已经达到稳定并在漫长的地质时期(至少古生代以来)已很少变形的部分。
在板块构造理论里,可以理解为近似刚性的大陆板块部分,是相对稳定的大陆块体,底部为大陆地壳。
正地槽分为优地槽和冒地槽优地槽:离高克拉通远,有蛇绿岩及火山物质。
冒地槽:离高克拉通近,无蛇绿岩,缺乏火山物质。
地台的基本特征1.形态特征呈椭圆形或等轴形,可达数百至数千km。
2.地貌特征地势平坦,起伏不大,以平原、盆地、高原为主,仅边缘和局部有较高的山脉。
3.盖层地质特征(1)沉积简单;(2)构造简单;(3)岩浆活动微弱;(4)岩层一般无区域变质现象;(5)铁、磷、铝、煤、石油、膏盐等外生矿产。
地槽小结:沉积作用:陆屑、碳酸盐、复理石建造等,优地槽具蛇绿岩建造,厚度巨大。
岩浆作用: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岩浆活动十分强烈。
变质作用:区域变质十分发育。
构造作用:褶皱、断裂、片理、劈理等十分发育。
地槽褶皱区:位于两个大陆地台区之间或大陆边缘,具强烈活动的地区。
包括不同时期发育的、在空间上连成统一整体的若干地槽-褶皱系及其间的中间地块所组成。
地槽-褶皱系:是地槽褶皱区中相对强烈活动的地带,内部差异活动显著,构造、岩浆活动都很强烈,后期褶皱变质,并上升成为造山带。
造山作用:在挤压性构造体制之下,板块边缘或板块内部发生的所有地质过程的总和,包括断裂、褶皱、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总的效果是形成线形的加厚的地壳(岩石圈)。
造山带:由造山作用形成的地质体,通常出露地表,呈现山脉的形态。
造山带是地壳上的一种带状的构造单元,它以具备强烈的构造变形(线形褶皱和逆冲断层)为特征,而这些强烈的构造变形是侧向挤压作用的产物。
成山作用:造成明显正地形的地质过程,可以是造山带的隆起成山,也可以是断裂作用造成的基本未变形的地质体的过程。
地槽:地壳上具有强烈活动(包括显著的差异升降强烈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多次内生成矿作用等)的狭长条带状地带,早期强烈差异下降接受巨厚沉积,后期强烈褶皱上升形成巨大的山系。
**被动大陆边缘的主要地貌单元有: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基地槽的基本特征1.形态特征一般呈狭长带状,具方向性,长达数百至数千公里,宽仅数十至数百公里。
如祁连山、秦岭、喜马拉雅地槽等。
地台却不具此特征。
2.地貌特征常为宏伟的长条山脉,地形切割较强。
如祁连山、秦岭、喜马拉雅地槽等。
地台却不具此特征3.地质特征(1)沉积作用:以海相为主,如碳酸盐、复理石建造等,厚度巨大。
优地槽具蛇绿岩建造。
(2)构造作用:褶皱、断裂、片理、劈理等十分发育。
(3)岩浆作用: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岩浆活动十分强烈。
(4)变质作用:区域变质十分发育。
(5)矿产作用:以内生矿产为主。
早期:基性岩浆活动的黄铁矿型铜多金属矿床和铁、铂等。
中期: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铜、钼、钨矿床。
晚期:浅成岩浆活动有关的稀有金属和多金属矿床。
**浅海带的沉积作用有机械沉积作用、化学沉积作用及生物沉积作用。
复理石建造:多次重复的韵律性层理(复理石韵律),每一韵律包括砂岩到泥质岩或灰质岩的韵律层序(鲍马序列),总厚达数千米至万米。
主要为砂岩和泥岩,海相浊流沉积。
细碧岩:在水的参与下形成的变质基性火山岩,或是变了质的玄武岩。
角斑岩:一种中性海底喷发岩,呈致密角岩状,大多为斑状结构,斑晶主要是钠长石或钠长石-更长石。
硬砂岩建造:硬砂岩,也称杂砂岩,是一种暗色坚硬的岩石,主要由各种棱角状岩屑(包括基性喷发岩、浅变质岩、砂质页岩和凝灰岩等)以及石英和长石碎屑组成,常含粘土杂基(15~40%)。
硬砂岩主要是海相的,代表造山带的产物,在稳定的克拉通地区通常没有硬砂岩。
磨拉石建造:以砾岩为主要成分的陆相粗碎屑岩,反映近源、快速堆积,一般位于造山带前缘。
**地槽从开始下陷接受沉积到最后褶皱上升成为褶皱山系的整个构造发展过程,称为地槽构造旋迴或地槽旋迴。
**地壳在一个构造旋迴或一定发展阶段中,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所形成的地质综合体,称为一个构造层。
**划分构造层的依据是:区域性不整合或假整合、大型沉积旋迴、沉积建造类型、沉积岩相、变质程度、地层的含矿性和构造格局的变化等。
地槽发展的基本模式第一阶段(下降),第二阶段(上升),第三阶段,地槽发展结束。
第一阶段:下降阶段,地槽总体差异性下降。
下降的初期:地向斜被淹没,接受地背斜的陆源碎屑物的沉积。
地向斜中堆积了厚度较大的下部陆屑建造(包括硬砂岩和板岩等),局部有少量火山喷发。
下降中期:地向斜中出现基性为主的火山喷发(枕状玄武岩)和基性-超基性岩(席状辉绿岩)的侵入。
下降晚期:岩浆作用;海水淹没全区,形成以碳酸盐建造为主的沉积建造。
第二阶段:上升阶段,构造作用,地槽总体呈差异性上升。
局部发生褶皱,部分地区露出海面,拗陷中出现上部陆屑建造或明显的复理石建造。
有少量中酸性的火山喷发和小型侵入活动。
随着地槽全面上升,伴有区域变质作用,伴有大量花岗岩岩基和稍晚的小型侵入体。
第三阶段:地槽发展结束,边缘拗陷,形成磨拉石建造。
**蛇绿岩:是一种特殊的超镁铁质和镁铁质岩组合由底向上为:1、超镁铁质杂岩: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和纯橄榄岩,通常具有变质组构,多少有蛇纹石化。
2、辉长岩类杂岩:常具有堆晶结构。
经常含有堆晶橄榄岩和辉石岩,但较少变形。
3、镁铁质席状岩墙杂岩。
4、镁铁质火山杂岩,通常呈枕状。
5、伴生岩石包括:a.上覆沉积岩系:硅质岩、薄层页岩和少量灰岩;b.与纯橄榄岩伴生的豆荚状铬铁矿;c.钠质长英质岩浆岩。
深断裂:深断裂是切割深度大、空间延伸远、具发育长期性和继承性的巨大破裂带。
切割深度达数十公里至数百公里,可切穿硅铝层,达到硅镁层,甚至可达上地幔,长度可达数百公里至数千公里。
深断裂对沉积作用、褶皱作用、岩浆活动和矿产的形成都有明显的控制。
深断裂的鉴别标志1.沉积标志相邻两地区的地层发育、岩相及厚度发生明显变化。
2.岩浆活动标志深断裂是岩浆活动的通道。
3.构造标志出现显著的片理化带、劈理化带和动力变质带,沿着狭窄地带,构造线方向突然改变4.地球物理标志重力梯度带、地震带、地热带。
5.地貌标志线状地堑、河谷、河流、湖泊、洼地等呈线状分布等。
不同地貌单元的突然变化等。
深断裂在地壳构造发展中的作用1、深断裂决定着地球面貌总的轮廓。
2、深断裂控制着地球表层构造的发育。
3、深断裂控制了沉积建造、构造变动、变质作用以及岩浆活动和内生矿产等。
龙门山断裂带安县-灌县断裂;映秀-北川断裂;汶川-茂汶断裂深断裂按深度和特征分类1.超岩石圈断裂规模最大的一级深断裂,一般构成活动大陆边缘与大洋之间的分界。
2.岩石圈断裂一般可构成岩石圈一级构造单元-活动带与稳定区的分界线,例如地槽与地台之间的界线。
3.硅镁层断裂沿这类断裂可出现基性岩带,常控制着活动带和稳定区中次一级构造单位-大型隆起和大型拗陷等的界线,控制着岩浆和成矿的分带性。
4.硅铝层断裂沿这类断裂可出现酸性岩及碱性岩带以及矿脉,常构成活动带和稳定区中三级构造单元的界线,一般控制沉积相带的分布。
按力学性质和位移分类1.张性深断裂(深正断裂)2.压性深断裂(深逆断裂)3.剪性深断裂(深平移断裂)4.层间滑动断裂**大陆是由较轻硅铝层组成,它漂浮在较重的粘性的硅镁层之上。
但是,硅镁层是刚性的。
霍姆斯(1928)提出地幔对流赫斯与迪兹提出海底扩张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法国的勒皮雄(X. Le Pichon)、摩根(W. J. Morgan)、麦肯齐(D. P. Mckenzie)等人共同提出板块理论,认为地球的刚性岩石圈被分裂成若干巨大的板块(plate),在软弱的软流圈之上作大规模的水平运动,并在各个板块之间发生相互作用。
大陆漂移的证据一.大陆拼合二.古生物和古气候三.平移断层四.古地磁在外磁场作用下,物质获得磁性,当外磁场去掉或改变之后,又保持不变的磁性称为剩余磁性。
海底扩张说的证据1、海底地形2、海底年龄3、海底磁异常条带4、转换断层5、地热、重力等证据深海沉积物为一些含有放射虫(硅质)和有孔虫的软泥,大洋盆地或岛屿周围有碎屑、浊流沉积物。
深海沉积物从洋脊向两侧从无到有,沉积层序由少到多,厚度逐渐增厚,似向洋脊渐进超覆。
**海底年龄-以洋脊为轴,两边对称;轴部最新,愈向外愈老,最老为侏罗纪转换断层:一种水平错动在两端突然终止并改变为另外一种方向和构造类型的断层。
威尔逊(1965)命名。
转换断层与平移动层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海底扩张说的的基本内容1.全球规模的洋脊是洋壳生长的地方。
洋脊以每年1-20CM,平均8CM。
海底的扩张速率为每年几个CM,即地壳水平运动速率为每年几个CM。
它的垂直运动速率为每年几个MM。
**洋底2-3亿年更新一次,比陆壳年青2.海沟带又称消减带。
洋壳的生长与消亡共存。
互相补偿。
3.海底扩张起因于地幔对流。
4.大陆水平运动的可能:海底扩张学说:据海底资料,大陆在地幔对流作用下,在软流圈上“被动”漂移。
大陆漂移学说:海岸地质、古气候资料,大陆硅铝层在潮汐力作用下,在硅镁层上“主动”漂移。
海底扩张学说与大陆漂移学说结合,促进了板块构造的形成与发展。
海底扩张地幔物质从大洋中脊和大陆裂谷处上升涌出,涌出的地幔物质冷凝成新的洋底,并推开先形成的洋底,逐渐向两侧对称扩张。
当洋底扩张到达海沟处,向下俯冲,重新回到地幔中。
板块划分的依据1、洋中脊;2、海沟;3、转换断层;4、缝合带热点许多热点表现为活火山,热流高,如夏威夷、黄石公园;大多数海洋热点具有中等高的重力,反映了热点中心地貌上升;有些火山离开海洋热点(大陆上也见岩浆作用的变形离开热点)一定距离,这些地区称为热点痕迹大多数热点相对于海平面为正地形;热点岩浆成分为拉斑系列和碱性系列。
板块的三种边界类型a、离散边缘被动型大陆边缘:以大西洋两岸为代表,由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组成。
陆壳与大洋盆地之间没有海沟相隔,缺乏火山与地震活动。
b、汇聚边缘主动大陆边缘:西太平洋型(边缘海—岛弧—海沟型)以太平洋西缘为代表,由岛弧—大陆架—大陆坡组成。
在岛弧向大洋一侧的大陆架、大陆坡很窄,或者没有,直接发育有深海沟。
在岛弧向大陆一侧,常常发育有宽广的大陆架。
c、转换边缘**裂谷形成的初期,采用三叉裂谷形式。
两支形成海洋,另一支发育停止或缓慢,如红海裂谷的南支。
**陆间裂谷:红海混杂堆积:亦称混杂岩。
不同地点、不同成因、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岩石或沉积物,经过破碎作用和混杂作用形成的复杂混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