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配唢呐 (2)

合集下载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唢呐配喇叭》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唢呐配喇叭》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唢呐配喇叭》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唢呐配喇叭》是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唢呐和喇叭为题材,生动地描绘了农村婚庆的喜庆场面,表现了我国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

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单易学,富有童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我国的民间音乐,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喜爱。

在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声音具有一定的发育,但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还需逐步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了解歌曲《唢呐配喇叭》的背景,认识唢呐和喇叭这两种民间乐器。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学生能够感受到我国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理解歌曲的背景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唢呐和喇叭实物等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民间音乐的魅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多媒体课件展示唢呐和喇叭的画面,引导学生了解这两种民间乐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唱歌曲: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跟随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接着,教师逐句教唱歌曲,指导学生把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

3.分组练习:学生分组演唱歌曲,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演唱能力。

4.情景表演:学生分组进行情景表演,运用唢呐和喇叭模拟农村婚庆场面,感受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歌曲《唢呐配喇叭》的特点和意义。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歌曲《唢呐配喇叭》的曲名、歌曲节奏、歌曲结构以及民间乐器唢呐和喇叭的图片。

唢呐配喇叭(教案)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

唢呐配喇叭(教案)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
师:响板的演奏方试你还记得吗?
生:记得。
师:那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第二条节奏(播放PPT)
2
—X O┃X O┃X O┃X O:‖
4
师:你能用响板来演奏吗?谁来试一试?生:示范。
师:你真棒,给她鼓励鼓励
师:现在请二组的小朋友轻轻拿起你的小乐器,我们一起来拍一拍。
师:孩子们真棒,请铃鼓的小朋友们,轻轻拿起你的小乐器。
唢呐配喇叭教学设计人音版(2012)音乐二年级上册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音乐
年级
二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唢呐配喇叭
教科书
书名:音乐二年级上册教材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年7月
教学目标
1.能认识铃鼓和响板这两个乐器
2.能用这两个乐器为歌曲伴奏
3.能使用其他的乐器自主创编节奏伴奏
教学重难点
能精准掌握节奏,利用小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两位乐器小朋友,我们一起去看看(播放PPT)
师:大家认识它吗?谁来说一说他叫什么多字?
生:铃鼓。
师;哦,他的名字叫铃鼓,我们一起看看他回答得正不正确(点击PPT)
师:他回答得正不正确?生:对。来给他鼓励一下(……)
师:老师介绍一下他的两种演奏方式,第一种,左手持鼓,右手呈空心状拍击鼓面,像这样(示范)第二种,直接摇发出连串的声音像这样(示范)
师:真棒、所以我们拍完之后要再反复一遍。
师:请一组铃鼓的小朋友轻轻拿起乐器,一起跟老师拍一拍。
师:准备,121走!1.2.3.停、223停、323停、423停。
师:请轻轻放下乐器。
师:那我们一起去看看第二个乐器小朋友,你们认识吗?(播放PPT)

唢呐配喇叭 2教案

唢呐配喇叭 2教案

唢呐配喇叭渝北区天一新城小学校周萍一、导入新课师:孩子们,今天的音乐课老师要带领大家来到美丽的湖南,去欣赏一首有趣的湖南民歌。

老师要考考大家,你从歌曲中得到了些什么知识。

生:长的就是唢呐,短的就是喇叭。

师:你们能区分唢呐和喇叭吗?播放PPT 看唢呐图片,我们来听听唢呐吹奏的音色是怎样的?生:尖师:ppt 清脆嘹亮。

那喇叭的音色是什么声音,我们竖起耳朵听一听。

生:声音低一些师:柔和圆润。

师:我请个同学来模仿一下唢呐和喇叭的声音。

生:学生模仿。

师:孩子们的模仿很精彩,老师有一个提议,我们用DI和DU 来模唱旋律,师:孩子们仔细观察,看看老师在歌唱的时候表情,音色是怎样表现的。

教师范唱请学生评价。

师:我们来做个接龙游戏,我来问,你来答!师:长的就是什么?生:长的就是喇叭师:短的就是什么?生:短的就是唢呐师:里乐拉,里乐拉生:唢呐配喇叭。

你们的歌声真动听。

看来咱们二年级八班的男生女生都歌唱小能手,你们试着演唱一次,注意演唱的时候小背挺直,声音富有弹性。

生:学生演唱歌曲。

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个好朋友,你们认识他们吗?(出示卡片:X X 0X0 )师:这个节奏怎么打(认识节奏)老师出示X 这个节奏怎么打(说话节奏和四分音符相符)生:X (一拍)老师出示:X这个节奏怎么打(说话饥饿哦组和八分音符相符)这个节奏怎么打:0X 0师:老师变个魔术,小眼睛,请注意大家还认识他们吧,看看有什么疑问没有?有三飘的四分音符是代表铃鼓要摇起来。

我们来试一次,学生准备拍打节奏。

同学们的节奏很扎实,难度加大了,请看这一条,0X X ︱ 0 X X ︱X 0 ︱ X 0‖同学们这次的游戏任务完成的很完美。

大家看看老师这条节奏:4/2X 0 ︱ X 0 ︱X 0 ︱ X 0︱有没有哪个同学愿意试一试?学生:这里还有一条节奏,再请一个同学试一次0 X X ︱ 0 X X ︱X 0 ︱ X X‖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新朋友,大家快来看看他是谁?(出示PPT 铃鼓和三角铁)发打击乐器铃鼓和三角铁小组一起比一比:每组自己分配乐器在(三角铁和铃鼓),没有乐器的学生是小歌手,加上自己动作,配合乐器,完整的演绎歌曲《唢呐配喇叭》秀一秀,看看哪组的同学表演得最完美。

《唢呐配喇叭》教案及反思

《唢呐配喇叭》教案及反思

《唢呐配喇叭》教案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唢呐配喇叭》,认识唢呐和喇叭这两种民族乐器,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其快乐的气氛。

2、继续听辨音的高低,练习打击乐器铃鼓和三角铁,选择合适的伴奏型,为歌曲进行伴奏。

教学重点:1、学唱并表演歌曲,并能用铃鼓和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2、了解唢呐的构造、音色特点及其表现力。

教学用具:电子琴、打击乐器、唢呐和喇叭、节奏条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同学们,快乐的音乐课开始了,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两个朋友。

(教师出示乐器唢呐和喇叭,介绍乐器名称和演奏方法)2、让我们随着动听的音乐来吹一吹吧!(播放乐曲《唢呐配喇叭》,学生模仿吹奏唢呐和喇叭的样子,随乐表演)二、新歌教学1、同学们刚才听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歌《唢呐配喇叭》,请大家再听一遍,用你脸上的表情告诉我你听歌时的心情。

(听范唱,感受歌曲欢乐、热闹的情绪。

)2、再听歌曲范唱,学生轻声跟音乐读歌词。

3、教师指导学生跟琴按节奏读歌词。

3、下面请同学们用“噜”来模唱旋律。

(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同学们用“噜”来模唱)4、下面请同学们在心里默唱歌词。

(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同学们在心里默唱歌词)5、下面我请同学们轻声地唱出歌词。

(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同学们轻声地唱出歌词)6、师生合作接龙唱。

7、下面请同学们完整的再来把歌曲唱一唱。

8、同学们唱得非常好!下面我请同学们随着歌曲的伴奏来表演一下,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三、创造表现1、同学们今天都准备了铃鼓和三角铁,下面请大家先看老师演奏,请你模仿老师的动作和节奏,看谁最先模仿出来。

(老师随乐演奏铃鼓,学生模仿动作)2、请同学们看一看老师刚才演奏的节奏,你能模仿出来吗?(出示铃鼓的节奏,指名模仿)2/4 X X | X O | X X | X O ||2/4 O X X | O X X ||2/4 X O | X O ||3、学生模仿动作,随乐练习4、学生拿铃鼓随乐演奏,教师指导演奏的方法。

〖2021年整理〗《唢呐配喇叭》参考优秀教案

〖2021年整理〗《唢呐配喇叭》参考优秀教案

《唢呐配喇叭》参考教案
教学内容:
1学唱《唢呐配喇叭》
2欣赏《小小音乐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唢呐配喇叭》,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其快乐的气氛。

学习表演前踢步、后踢步。

2继续听辨音的高低,练习为打击乐器选择合适的伴奏型。

3通过欣赏《小小音乐家》,培养学生分辨乐曲情绪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唱并表演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教师弹奏几组音,请学生用手表示出其音高。

2教师再弹奏一条旋律,请学生用身体动作表示出其高低。

二、学唱歌曲《唢呐配喇叭》
1导入:同学们,我们在这个学期都学习了哪几种乐器?
(碰钟、木鱼、三角铁等)
今天啊,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两种乐器-唢呐、喇叭。

2播放音频《唢呐配喇叭》,让学生初次感受音乐的旋律。

3教师范唱。

请同学说说感受。

4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5教唱法学唱歌曲。

处理:注意咬字要清晰、准确。

声音要连贯,保持愉快、热烈的情绪。

6整体随伴奏演唱《唢呐配喇叭》。

三、表演歌曲
1请同学将书上的几个动作做一做。

2教师带领学生练习。

3请一部分学生用乐器、一部分学生用舞蹈来表演歌曲。

四、欣赏《小小音乐家》
1播放音频《小小音乐家》,请同学们说说有什么感受。

2再次欣赏《小小音乐家》,并让学生随着音乐的旋律拍手、拍腿。

五、听音乐下课。

《唢呐配喇叭》教案及反思

《唢呐配喇叭》教案及反思

《唢呐配喇叭》教案及反思《唢呐配喇叭》教案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唢呐配喇叭》,认识唢呐和喇叭这两种民族乐器,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其快乐的气氛。

2、继续听辨音的高低,练习打击乐器铃鼓和三角铁,选择合适的伴奏型,为歌曲进行伴奏。

教学重点:1、学唱并表演歌曲,并能用铃鼓和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2、了解唢呐的构造、音色特点及其表现力。

教学用具:电子琴、打击乐器、唢呐和喇叭、节奏条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同学们,快乐的音乐课开始了,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两个朋友。

(教师出示乐器唢呐和喇叭,介绍乐器名称和演奏方法)2、让我们随着动听的音乐来吹一吹吧~(播放乐曲《唢呐配喇叭》,学生模仿吹奏唢呐和喇叭的样子,随乐表演)二、新歌教学1、同学们刚才听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歌《唢呐配喇叭》,请大家再听一遍,用你脸上的表情告诉我你听歌时的心情。

(听范唱,感受歌曲欢乐、热闹的情绪。

)2、再听歌曲范唱,学生轻声跟音乐读歌词。

3、教师指导学生跟琴按节奏读歌词。

3、下面请同学们用“噜”来模唱旋律。

(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来模唱) 同学们用“噜4、下面请同学们在心里默唱歌词。

(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同学们在心里默唱歌词)5、下面我请同学们轻声地唱出歌词。

(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的伴奏,同学们轻声地唱出歌词)6、师生合作接龙唱。

7、下面请同学们完整的再来把歌曲唱一唱。

8、同学们唱得非常好~下面我请同学们随着歌曲的伴奏来表演一下,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三、创造表现1、同学们今天都准备了铃鼓和三角铁,下面请大家先看老师演奏,请你模仿老师的动作和节奏,看谁最先模仿出来。

(老师随乐演奏铃鼓,学生模仿动作)2、请同学们看一看老师刚才演奏的节奏,你能模仿出来吗,(出示铃鼓的节奏,指名模仿)2/4 X X | X O | X X | X O ||2/4 O X X | O X X ||2/4 X O | X O ||3、学生模仿动作,随乐练习4、学生拿铃鼓随乐演奏,教师指导演奏的方法。

(整理)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唢呐配喇叭》课后反思

(整理)人音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唢呐配喇叭》课后反思

《唢呐配喇叭》课后反思《唢呐配喇叭》这首歌曲虽然简单,但学生唱好唱准并不容易。

因此我将通过多层次、不同方式的听唱法,进行聆听歌曲的过程中,慢慢熟悉旋律。

接着教唱歌曲。

歌曲中的衬词“里乐拉”是表示两种乐器竞相吹奏的乐声,一问一答的形式,生动有趣。

教师轻快、有弹性范唱这句,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受,比说教更具有说服力。

接着师生、生生接龙唱,提示学生第一个“里乐拉”唱时强一点,第二个“里乐拉”时弱一点。

让学生了解对歌曲运用力度对歌曲进行细微处理。

紧接着教师教学简单动作,学生进行联系模仿。

最后加入打击乐,全班在音乐表演中结束课堂。

这首歌曲发“阿”的音比较多,开口音多,学生的声音就很容易咧。

所以在唱前或唱中都要注意到将学生引到正确的发声方法上。

因此平时的发声训练对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将歌词的每个字先换成lu来唱,纠正错误的发声习惯,形成良好正确的发声方法。

然后在唱lu的基础上再换成la的音,并让学生在唱la时心里想着发lu的声音。

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歌唱。

有点不足的是,歌曲中一字对多音的地方,没有给学生讲解清楚,演唱不够到位。

四个十六分音符对两个字的地方,要唱得连贯准确。

而一字对双音(前八后十六分音符)的“喇”和“唢”要唱得加重一些,这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应该加以强调。

回顾这节课的授课过程,觉得自己能够带领学生通过看图了解乐器特点,并使学生带着对乐器的好奇心来突破重点,解决难点学唱整首歌曲。

授课过程中,能够关注全体学生,并引导学生有浅入深的掌握本课的重点知识。

环节之间过渡比较自然,学会歌曲后,能够利用熟悉的打击乐器伴奏和动作表演来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但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的激励性语言不够丰富,不能够具体的来评价不同层次的孩子。

以后将在这方面加强学习。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赏析:表达了人民对小人的痛恨情绪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赏析:表达了人民对小人的痛恨情绪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赏析:表达了人民对小人的痛恨情绪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是一首深具讽刺意味的明代散曲,通过咏叹喇叭和唢呐,巧妙地揭示了小人弄权、欺压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对小人的痛恨情绪。

以下是对该曲的详细赏析:一、作品原文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喇叭和唢呐,吹的曲子虽短,声音却很响亮。

官船来往频繁乱如麻,全凭借你抬高名誉地位。

军队听了军队发愁,百姓听了百姓害怕。

哪里会去辨别什么真和假?眼看着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有的人家元气大伤,直吹得江水枯竭鹅飞跑,家破人亡啊!2、译文二喇叭锁呐呜呜哇哇,曲子很短声音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凭你来抬声价。

军队听了军队愁,百姓听了百姓怕。

能到哪里去分真和假?眼睁睁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江水枯竭鹅飞,民穷财尽啊!3、注释朝天子:曲牌名。

喇叭:铜制管乐器,上细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扩张,可以扩大声音。

唢呐:写作“锁呐”,管乐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

前接一个喇叭形扩声器。

民乐中常用。

曲儿小:(吹的)曲子很短。

腔儿大:(吹出的)声音很响。

曲儿小腔儿大是喇叭、唢呐的特征。

本事很小、官腔十足是小人的特征。

官船:官府衙门的船只。

乱如麻:形容来往频繁,出现次数很多。

仗:倚仗,凭借。

你:指喇叭、唢呐。

抬:抬高。

声价:指名誉地位。

(小人装腔作势,声价全靠喇叭来抬。

而喇叭其所以能抬声价,又因为它传出的是皇帝的旨意。

矛头所指,更深一层。

也暗示其狐假虎威的嘴脸。

)军:指军队。

愁:发愁。

因受搅扰而怨忿。

旧时皇帝为了加强对军队统帅的控制,常派小人监军,以牵制军队长官的行动,十分讨厌。

哪里:同“那里”。

辨:分辨、分别。

甚么:同“什么”,疑问代词。

共:和。

眼见的:眼看着。

吹翻了这家:意思是使有的人家倾家荡产。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3课演唱《唢呐配喇叭》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3课演唱《唢呐配喇叭》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3课演唱《唢呐配喇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唢呐配喇叭》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曲,选自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三课。

歌曲以生动的描绘和活泼的节奏展现了唢呐和喇叭的和谐搭配,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节奏明快,旋律简洁;第二乐段节奏变化,旋律丰富,充满活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独立演唱简单的歌曲,具备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唢呐和喇叭这两种民族乐器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这两种乐器的介绍,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唢呐配喇叭》的旋律,能够独立演唱。

2.让学生了解唢呐和喇叭这两种民族乐器,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掌握。

2.对唢呐和喇叭这两种民族乐器的了解。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介绍唢呐和喇叭的特点,讲解歌曲背景。

3.练习法:分组练习,加强节奏和音准的掌握。

4.欣赏法:让学生聆听不同版本的《唢呐配喇叭》,感受音乐魅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乐器图片、音乐欣赏等。

2.乐器:唢呐、喇叭等民族乐器。

3.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和音乐。

七. 教学过程教师播放《唢呐配喇叭》歌曲,引导学生聆听并感受歌曲氛围。

提问:歌曲中出现了哪两种乐器?它们的声音是什么样的?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唢呐和喇叭这两种乐器,简要介绍它们的历史、特点和演奏方式。

同时,播放不同版本的《唢呐配喇叭》歌曲,让学生欣赏。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唢呐配喇叭》,重点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加强节奏和音准的掌握。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对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表扬,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帮助。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民族乐器可以配对演奏?让学生举例说明,并尝试创作一首简单的配对乐曲。

二年级音乐考核内容

二年级音乐考核内容

二年级音乐考核内容(100分)
一、演唱歌曲共10首(各抽1首,共50分):
1、背唱歌曲4首(任抽1首,30分):
(1)、《早上好》(2)、《唢呐配喇叭》(3)、《蜗牛与黄鹂鸟》(4)、《小红帽》
2、视唱歌曲6首(任抽1首,20分):
(1)、《小麻雀》(2)、《彝家娃娃真幸福》(3)、《乃哟乃》(4)、《母鸡叫咯咯》(5)、《洋娃娃和小熊跳舞》(6)、《过新年》
二、欣赏曲(4首)(各抽1首,共40分):
1、歌曲类欣赏曲2首(任抽1首,20分):
(1)、《阳光下的孩子》(2)、《我的小鸡》2、器乐类欣赏曲2首(任抽1首,20分):
(1)、《百鸟朝凤》(片断) (2)、《四小天鹅》
三、乐理知识(一个2分,5个共10分):
1、o是什么音乐符号? 四分休止符
2、v是什么记号? 换气记号
3、f是什么力度标记强
4、唢呐的声音是怎样的? 清脆明亮的
5、《四小天鹅舞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活泼的。

《唢呐配喇叭》说课稿

《唢呐配喇叭》说课稿

《唢呐配喇叭》说课稿【说教材】一、说教学内容歌曲《唢呐配喇叭》是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二年级第三册第三课《音乐会》的第二课时。

二、教材分析:歌曲《唢呐配喇叭》是一首短小的湖南民歌,五声羽调式,曲调、节奏均采用了模进、重复的创作手法。

如第1与第3小节,第2与第4小节,第5与第6小节。

小三度级进的旋律与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的巧妙运用,形成了秧歌舞特有的韵味。

衬词“里乐拉”一问一答,模拟了大喇叭、小唢呐竟相吹奏的乐声,使歌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与欢乐的农家气氛。

人音版第三册里,二十四首歌曲有八首是编配好伴奏的,本课是其中之一(足见其在音乐课中的作用)。

【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有一定的节奏感。

本课对学生节奏感、听力敏感度、合作能力、对音乐的理解、创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说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唢呐及其音色,掌握“一字多音”的唱法,能欢快活泼的演唱歌曲《唢呐配喇叭》,运用节奏型“×××”、“××| 0 ×”为歌曲伴奏。

2、【过程与方法】在倾听、律动、歌唱等多种形式的音乐学习过程中,通过模仿与合作,体验与感悟、分析与思考等活动提高对中国民间音乐及乐器的认识,并感受其韵味特点。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激发对民歌的学习兴趣,为歌曲加打击乐器伴奏,提高节奏感、听力敏感度、合作能力,加强对音乐的理解等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唢呐及其音色,能欢快活泼有韵味的演唱歌曲《唢呐配喇叭》。

教学难点:1、“一字多音”的唱法。

2、掌握“×××”、“××| 0 ×”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说教法、学法】1、游戏教学法:通过反义词对答的游戏,利用小道具,使学生通过模仿感受×、×两种长短不同的时值,掌握“×××”、“××| 0 ×”节奏型。

二年级上音乐教案-喇叭配唢呐-人音版(简谱)(2023秋)

二年级上音乐教案-喇叭配唢呐-人音版(简谱)(2023秋)
二年级上音乐教案-喇叭配唢呐-人音版(简谱)(2023秋)
一、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音乐教案-喇叭配唢呐-人音版(简谱)(2023秋)涉及以下内容:
1.简谱基础知识:复习五线谱音符、节奏,学习简谱中的高音、低音符号及相应的唢呐、喇叭音色。
2.歌曲学唱:《小放牛》(含唢呐、喇叭部分),引导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注演奏。
2.教学难点
(1)音准把握:在学唱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音准问题。
突破方法:教师进行示范演唱,指导学生注意音准,多进行音阶练习。
(2)节奏感培养:部分学生对节奏掌握不够熟练,容易混淆。
突破方法:通过拍手、敲击乐器等多种方式,加强节奏感训练。
(3)乐器吹奏技巧:学生在吹奏唢呐、喇叭时,容易出现吹奏方法不当、音色不理想等问题。
突破方法:教师现场演示吹奏方法,学生多练习,相互交流经验。
(4)团队协作:在合奏练习中,学生需要克服的团队协作难点。
突破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明确各自职责,加强练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音乐表现力:学生在演唱和演奏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表现音乐情感。
突破方法:教师通过讲解歌曲背景,引导学生体会音乐情感,进行情感表达练习。
4.激发创造力:在乐器体验环节,鼓励学生尝试创新吹奏方法,培养敢于挑战、勇于尝试的创造力。
5.增强文化自信:了解唢呐、喇叭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简谱知识:熟练掌握简谱中的高音、低音符号,并能将其运用到实际演唱中。
举例:《小放牛》歌曲中,学生需正确识别并演唱出简谱中的高低音。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使得学生们能够亲身感受唢呐和喇叭的音色,以及它们在合奏中的搭配效果。这让我意识到,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是提高他们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但同时,我也注意到,在引导小组讨论时,有些学生对问题的把握不够准确,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引导和启发。

《唢呐配喇叭》教案

《唢呐配喇叭》教案

《唢呐配喇叭》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用欢快、活跃地情绪演唱并背唱《唢呐配喇叭》,能用固定音型为《唢呐配喇叭》伴唱,培养学生多声部的合唱意识。

2.感受唢呐的音色魅力,能进行简单的即兴律动。

3.能用铃鼓、三角铁给歌曲伴奏,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表演、创编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欢快活泼地声音边唱边表演。

难点:二声部合作、创编。

教学准备:唢呐实物、铃鼓、三角铁、头巾、红腰带。

教学过程:一、游戏律动1.跟音乐模仿老师做律动小朋友们,在上课前我们来玩个放松的照镜子游戏吧,请你要模仿我的动作,看谁反应最快。

2.生生合作照镜子。

3.合作拍节奏(出示节奏)刚刚我们律动的就是有这两条节奏改编而来的,分组练习拍手,两组合作,轻拍凳子。

二、乐器唢呐导入1.介绍唢呐师:看我们小朋友玩得这么开心,有件小乐器偷偷溜进了我们的音乐课堂,(出示唢呐实物)瞧,它是谁呢?你们认识它吗?唢呐,是中国民族的吹管乐器。

2.吹一吹唢呐,感受它的声音特点。

哪位小朋友敢来吹一吹,能不能把它吹响?3.听音乐《百鸟朝凤片段》我们听听唢呐的声音到底是怎样的?(高亢、嘹亮)4.伴唱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位新朋友,用轻快的声音来呼唤它。

三、新授歌曲《唢呐配喇叭》1.聆听歌曲,介绍喇叭问:喇叭与唢呐有什么区别吗?(图片)长的就是喇叭,短的就是唢呐,唢呐又一个名称叫喇叭,我们把它叫大喇叭小唢呐,它们是一对好兄弟呢,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题目叫《唢呐配嗽叭》,它是流传在湖南地区的一首民歌。

2.复听歌曲,老师用画画形式表现歌曲(1)老师跟音乐画图徐老师要跟着音乐把这对好兄弟给画出来呢,你们仔细看老师是怎么画的?(2)指出难点附点老师唱:长的就是喇叭,短的就是唢呐,“喇叭、唢呐”这里有什么特点吗?(附点出示,请学生夸张地画圈)(3)小朋友边画边唱我们也跟着音乐一起来画画吧。

(4)用强弱表现里乐拉提示:唢呐和喇叭在一起演奏的时候发出了什么声音呢?互相竞吹,我们用一强一弱的声音来表现。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3 《唢呐配喇叭》 ︳人音版 (五线谱)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3  《唢呐配喇叭》 ︳人音版 (五线谱)

《唢呐配喇叭》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认识了解我国民族乐器唢呐和喇叭,感受民族乐器喇叭和唢呐的音色。

2、学习《唢呐配喇叭》这首湖南民歌,感受歌曲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农家的欢乐气氛。

在准确演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唢呐配喇叭的歌舞表演。

教育方面:1、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的演唱歌曲《喇叭配唢呐》。

2、通过歌曲的学习,了解祖国文化,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内容: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音乐》第三册第七课〈小小音乐家〉唢呐配喇叭内容分析:《唢呐配喇叭》是本册教材学生认识、感受和体验方面的内容。

教材安排了两大内容1认识我国的民族乐器唢呐和喇叭,并了解唢呐和喇叭的音色。

2表演《唢呐配喇叭》。

学情分析:该内容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中二年级上册中的内容,学生对民族乐器还在启蒙当中,老师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掌握民族乐器唢呐和喇叭的音色同时喜爱我们国家的民族乐器,培养孩子的民族情怀。

通过学习、表演《唢呐配喇叭》这首富有浓浓的农家气息和农家乐氛围的歌曲,孩子们感受、体验这首具有湖南地方特色的民歌。

知识与技能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了解我国的民族乐器喇叭和唢呐。

2指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喇叭配唢呐》,学习一字多音的唱法,掌握湖南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

方法与过程目标——用唢呐配喇叭的演奏音乐会导入,让学生感受唢呐配配喇叭的情趣。

再引入歌曲的学习,指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进行唢呐配喇叭的歌舞的表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歌曲的学习,了解祖国文化,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我国民族乐器唢呐和喇叭。

充分感受湖南民歌的风格特点,在准确演唱歌曲的基础上进行唢呐配喇叭的歌舞表演。

教学难点:歌曲上波音和十六分音乐的演唱,唱出湖南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用卡纸和矿泉水瓶做的喇叭和唢呐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二年级的孩子对自己国家的乐器也许比较陌生,在认识乐器这个步骤我采用视觉观察---听觉考验-----触觉尝试的方法:1先欣赏台湾新竹青年国乐团唢呐和喇叭的表演从了解乐器的外观2再次欣赏了解乐器的音色3再让孩子们用自制的唢呐和喇叭模仿吹奏。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唢呐配喇叭|人音版(简谱)(2023秋)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唢呐配喇叭|人音版(简谱)(2023秋)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唢呐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其次,在学习《唢呐配喇叭》的主旋律时,我采用了简谱识谱的方法。大部分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但仍有少数学生对简谱识读存在困难。为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个简谱识读的小环节,通过游戏、互动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简谱知识,提高识谱能力。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了他们的主动性和合作意识。但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发言不够积极,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熟悉或者缺乏自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将在下一次的讨论中,提前为学生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并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唢呐的基本构造、演奏方法和《唢呐配喇叭》的主旋律。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唢呐音乐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传播民族音乐。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这节《唢呐配喇叭》的音乐课上,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从教学过程来看,有些环节达到了预期效果,但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简谱识谱:阅读简谱,并能准确地演唱歌曲。
难点解析:部分学生对简谱的识读存在困难,教师需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如游戏、互动等,帮助学生克服识谱难题。

《唢呐配喇叭》PPT课件

《唢呐配喇叭》PPT课件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 课件:www.1ppt .com/k 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伴奏
内容概览
歌曲《唢呐配喇叭》是一首 短小的五声羽调式的湖南民歌,曲 调、节奏均采用了模进、重复词的 一问一答生动地模仿了大喇叭、小 唢呐竟相相吹奏的乐生,使歌曲具 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与气氛。
伴奏
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来自他们的博学。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孩子们,你想明天收获幸福吗?那今天就努力学习吧。——刘玉春 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 目标,一分钟的目标。——列夫·托尔斯泰说 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人,其实不需要太多的东西,只要健康地活着,真诚地爱着,也不失为一种富有。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准备
电子琴 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综合训练
1、教师弹奏几组音,请学生用手表示出其音高。
2、教师再弹奏一条旋律,请学生用身体动作表示出其高低。
三、学唱歌曲《唢呐配喇叭》
1、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这个学期都学习了哪几种乐器?
(碰钟、木鱼、三角铁、双想筒)
今天啊,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两种乐器-唢呐、喇叭。
唢呐配喇叭
主备人
授课教师
改备记录
上课时间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唢呐配喇叭》,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其快乐的气氛。学习表演前踢步、后踢步。
2、继续听辨音的高低,练习为打击乐器选择合适的伴奏型。
3、通过欣赏《快乐的小熊猫》,培养学生分辨乐曲情绪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唱并表演歌曲
2、教师范唱。请同学说说感受。
3、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4、教唱法学唱歌曲
处理:注意咬字要清晰、准确。声音要连贯,保持愉快、热烈的情绪。
5、请学生自己选择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表演歌曲:
1、请同学将书上的几个动作做一做。
2、教师带领学生练习。
3、请一部分学生用乐器、一部分学生用舞蹈来表演歌曲。
五、欣赏:快乐的小熊猫。
1、教师介绍:管弦乐曲《快乐的小熊猫》是美术影片《熊猫百货商店》中的一个音乐片段。
2、初听乐曲,请同学们说说有什么感受?
3、分段细听乐曲,请同学们说说每一段分别讲述了什么?
请同学们分别说说可以用什么颜色和线条来表示?
4、最后复听全曲,请学生跟着音乐做做动作。
六、听音乐下课。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与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