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畜场管理制度
种畜禽场管理制度类
种畜禽场管理制度类一、前言在畜禽养殖企业中,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和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重点讨论种畜禽场管理制度相关内容,包括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等方面。
二、管理体系建立1. 管理制度的意义种畜禽场管理制度是规范养殖行为、保障养殖品质与安全、提高生产效益的重要手段。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规范员工行为、保障生产环境卫生、提高生产效率,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 制度建立的原则•合法合规原则•安全生产原则•环保节能原则•质量标准原则三、管理制度具体内容1. 兽医保健管理•定期体检,制定预防兽医保健计划•规定畜禽防疫措施,加强疫病防控2. 饲料管理•选用优质饲料,制定饲料配比标准•保证饲料贮存、搬运过程卫生安全3. 疾病防治管理•实施全员培训,提高员工防疫意识•健全应急预案,提高疾病应对能力4. 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消毒、清洁,保持生产环境卫生•合理处理畜禽粪便,减少环境污染四、管理制度执行1. 安全生产•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危险意识2. 质量控制•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强化检测监督,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五、管理制度监督1. 内部监督•设立专门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制度监督•定期召开管理评审会议,及时调整制度内容2. 外部监督•受政府监管部门监督,接受定期检查•接受第三方机构评价,提高管理制度符合性结语通过建立完善的种畜禽场管理制度,可以提升养殖企业管理效率,保障产品质量与安全,促进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管理制度的建立不仅是一项制度体系的搭建,更是一种责任担当和社会贡献。
希望各养殖企业能够重视管理制度建设,为畜禽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种畜禽管理制度范本
种畜禽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种畜禽管理工作,促进种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安全和环境卫生,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的种畜禽养殖场。
第三条本制度的宗旨是“安全、环保、科学、规范、高效”。
第二章责任与义务第四条单位领导负责本单位的种畜禽管理工作,针对有关的种畜禽养殖法律法规,制定并组织实施相应的管理制度。
第五条科研人员负责研究和引进的种畜禽的日常管理,组织开展科研和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养殖工作的科学性和技术水平。
第六条兽医人员负责日常疫病的防治工作,定期检查种畜禽的健康情况,制定相应的疫病防控方案。
第七条养殖人员负责日常的饲养、喂养和管理工作,按照养殖批次、品种等要求进行合理饲养。
第八条环保人员负责种畜禽养殖环境的管理和卫生,定期进行清理和消毒工作,确保环境卫生安全。
第三章病害防控第九条制定相应的病害防控方案,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进行疫病防控工作。
第十条定期进行种畜禽的健康检查工作,发现疫病及时隔离和治疗。
第十一条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病原菌传播。
第四章饲养管理第十二条根据种畜禽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合理的饲养计划,科学搭配饲料和饲水。
第十三条饲养人员要加强观察,发现种畜禽异常情况及时报告,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第十四条合理利用养殖场周边资源,合理利用废弃物及时清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第十五条加强饲料质量管理,确保饲料的安全和营养价值。
第五章安全管理第十六条进一步加强养殖场的安全管理,完善安全设施和管理流程,确保人畜安全。
第十七条加强火灾防控工作,定期检测电气设备和消防设施,建立火灾应急预案。
第十八条加强防疫措施,防止疾病通过人员、工具、运输工具等传播。
第六章环境保护第十九条发挥环保人员的职责,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养殖环境的卫生。
第二十条合理利用走廊、通风设施、集约化技术等手段,减少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
种畜禽管理制度范文(2篇)
种畜禽管理制度范文(注:____省人民政府陕政发[____]____号对本规章作了修改,修改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请以陕政发[____]____号为准。
)《____省种畜禽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第____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省长:程安东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省种畜禽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种畜禽管理条例》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培育和种畜禽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农户(包括农场职工)自繁自用种畜禽的除外。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种畜禽管理工作。
对种畜禽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及行政处罚可以委托同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实施。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多种经济成分从事种畜禽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章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第五条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由省人民政府畜牧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畜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畜禽品种资源保护____由省畜牧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并公布。
第六条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区(场)的建立,濒危畜禽品种的保护方案,由省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省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基因库和测定站,并建立畜禽品种动态监测体系,对有利用价值的濒危畜禽品种实行特别保护。
第七条禁止对保种区(场)内的种群进行杂交。
确因育种需要的,经省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
第三章畜禽品种培育和审定第八条省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畜禽良种繁育体系规划和本省实际,制订本品种选育、新品种培育、经济杂交及配套系等良种繁育体系规划。
各级人民政府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做好良种繁育体系规划的实施工作。
第九条省畜牧行政主管部门设立____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负责省内畜禽品种的审定工作。
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由畜牧行政、技术推广、科研、教学、生产单位专家组成。
种畜禽场各项规章制度
种畜禽场各项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规范种畜禽场的生产经营,保障生产安全、增加养殖效益,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各类种畜禽场的规范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养猪场、养鸡场、养鞭,实行现代化管理。
第三条【法律依据】种畜禽场应依法合规经营,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遵守畜牧业行业规范及本规章制度。
第二章生产经营管理第四条【生产计划】种畜禽场应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包括生产规模、品种、养殖方法等。
第五条【选种】种畜禽场应选择适宜的良种动物,严禁选用患病、有遗传性疾病的动物,确保种畜禽的品质和健康。
第六条【养殖环境】种畜禽场应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保障动物的生长,包括但不限于饲料、饮水、光照、通风等方面。
第七条【防疫保健】种畜禽场应严格执行防疫措施,定期对动物进行疫病检测、疫苗接种、消毒等工作,确保动物健康。
第八条【质量检测】种畜禽场应设立质量检测部门,对养殖产物进行检测和鉴定,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第九条【销售管理】种畜禽场应建立销售渠道,与经销商、超市等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确保畜产品销售畅通。
第三章安全生产管理第十条【安全防护】种畜禽场应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员工安全防护意识,确保生产过程安全无事故。
第十一条【消防安全】种畜禽场应加强消防设施建设和消防演练,提高防火能力,确保生产过程安全。
第十二条【食品安全】种畜禽场应遵循食品安全法规,保障产品卫生安全,严格把关食品生产过程。
第四章管理制度第十三条【管理制度】种畜禽场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等,确保企业正常运转。
第十四条【责任追究】种畜禽场应建立健全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人员与业务管理人员的失职、渎职行为进行追责。
第十五条【信息公开】种畜禽场应加强与政府部门、社会公众的沟通,及时公开相关信息,提高企业透明度和公信力。
第五章处罚措施第十六条【违规处罚】对于违反本规章制度的种畜禽场,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规定进行处罚,严重者取消经营资格。
畜禽养殖场管理制度(5篇)
畜禽养殖场管理制度(一)一、认真贯彻《动物防疫法》,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动物疫病的免疫、监测工作。
二、养殖场(小区)法人为动物防疫主要责任人,认真____抓好各项动物防疫措施的落实。
三、养殖场(小区)必须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进行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审批并验收合格,颁发《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四、养殖场(小区)动物强制免疫工作由场方兽医负责完成。
使用的疫苗必须是正规厂家生产并由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逐级供应的合格产品。
要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五、养殖场(小区)内动物的免疫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强制免疫病种和程序进行,保持免疫密度达到____%。
定期进行监测,确保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国家规定的标准。
六、对养殖场(小区)自定的免疫病种,要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七、要建立完整的免疫档案,认真登记相关信息,动物免疫后要加施畜禽标识。
八、病畜要及时隔离、治疗,病死动物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动物养殖场疫情报告制度(二)一、发现一般动物疫情时要按照有关规定的程序和时限逐级上报。
二、发现下列情况必须快报,并由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有关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核实。
1、发生一类或疑似一类动物疫病;2、二类、三类或其它动物疫情呈爆发性流行;3、已经消灭又发生的动物疫病;4、新发现的动物疫病。
三、动物疫情报告的内容要包括。
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染疫、疑似染疫动物数量、同群数量、免疫情况、死亡数量、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情况;流行病学和疫源追踪情况;已采取的控制措施;疫情报告的单位、负责人、报告人及____等。
四、报告程序。
场方兽医发现异常情况后,立即通知监管兽医,监管兽医到场,怀疑可疑时,马上报告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
五、重大动物疫情需由省级以上兽医行政部门认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确认疫情并对外公布。
六、对重大动物疫情不得瞒报、谎报、迟报,也不得授意他人瞒报、谎报、迟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种畜禽管理制度范文(3篇)
种畜禽管理制度范文一、种畜禽管理的目的和原则种畜禽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畜禽的产量和质量,保护畜禽的健康,促进畜禽业的可持续发展。
管理的原则是科学性、规范性、可行性和经济效益性。
二、畜禽管理的组织机构1. 设立专门的畜禽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畜禽管理制度,监督和指导畜禽饲养户的管理工作。
2. 成立畜禽管理委员会,由相关部门的代表组成,负责决策和监督畜禽管理工作。
三、畜禽管理的内容和要求1. 饲养环境的管理:保持畜禽舒适的饲养环境,包括空气质量、温度、湿度、光照等要素的控制和调节,保证畜禽的健康和生产能力。
2. 饲养管理的规范:制定详细的饲养管理规定,包括饲养技术、饲料配方、饲料供应、饮水管理等方面的要求,确保畜禽获得充足的营养和适宜的饲养条件。
3. 疾病防治的措施:建立健全的疾病防治制度,包括定期的疫苗接种、常规的体检和病原监测等措施,及时发现和治疗畜禽的疾病,防止疾病传播和扩散。
4. 畜禽运输和销售的管理:制定运输和销售的管理规定,包括检疫要求、运输条件、销售渠道等方面的要求,保证畜禽的品质和安全。
5. 畜禽养殖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制定环境保护规定,包括畜禽粪便的处理、废水处理、废气排放等方面的要求,降低畜禽养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四、畜禽管理的评估和监督1. 建立畜禽管理的评估制度,定期对畜禽的管理情况进行评估,评估指标包括产量、质量、健康状况等。
2. 加强对畜禽管理工作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管理中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和效果。
以上是一份关于种畜禽管理制度的范文,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可以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
种畜禽管理制度范文(2)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对肉、蛋、奶等畜禽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加强畜禽养殖管理非常重要。
畜禽管理制度是指科学合理地管理和运营畜禽养殖业,保证养殖场的正常运转,并确保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畜禽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并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畜禽管理制度范本,以供参考和借鉴。
种畜禽管理规章制度
种畜禽管理规章制度种畜禽管理规章制度是指用于管理和规范种畜禽养殖行业的一套制度和规定。
本文将从养殖环境管理、饲养技术要求和动物福利保障等方面,探讨种畜禽管理规章制度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养殖环境管理为了保证种畜禽的生活环境舒适、健康,种畜禽管理规章制度规定了一系列关于养殖环境的管理措施。
首先,要求养殖场的场地选址要符合环保要求,远离居民区和水源地等敏感区域。
其次,对养殖房舍的建设和维护也提出了要求,包括充足的自然光照和通风系统的设置,以及对养殖废弃物的处理等。
二、饲养技术要求种畜禽管理规章制度还对饲养技术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种畜禽的健康生长和生产。
在饲养饲料方面,提倡科学饲养、合理配方,禁止使用转基因饲料和添加禁用药物。
对饲养密度、饲养时间和喂养方法等方面也有具体规定,以保证种畜禽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并减少消耗过度对动物健康的影响。
三、动物福利保障动物福利是现代养殖业的重要课题之一,种畜禽管理规章制度自然也包含了一系列保障动物福利的规定。
其中包括了对动物庇护设施的要求,例如提供适当大小的圈养空间、舒适的睡眠和休息区,以及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和清洁。
此外,还规定了动物运输和宰杀的标准,确保动物在运输和宰杀过程中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和痛苦。
四、管理与监督机制种畜禽管理规章制度还对管理与监督机制进行了规定,以确保规章制度的执行和监管力度的加强。
这包括建立相应的养殖许可和检查制度,对养殖场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对不符合规定的养殖场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等。
同时,还强调了种畜禽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的责任和义务,使其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以确保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
总结起来,种畜禽管理规章制度是一套用于规范和管理种畜禽养殖行业的重要制度和规定。
通过合理管理养殖环境、科学饲养技术和保障动物福利,种畜禽管理规章制度能够提高养殖业的生产质量和效益,保护环境、保障动物福利,促进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制定和贯彻种畜禽管理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各相关部门和养殖企业应紧密合作,加强沟通与配合,共同推动种畜禽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
种畜禽场管理制度类
种畜禽场管理制度类一、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和指导种畜禽场的管理工作,确保种畜禽场的正常运营和生产品质,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同时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种畜禽场,包括养殖场、种植基地等。
二、责任和权限1.种畜禽场的责任:–确保符合法律法规和政府相关政策的要求;–建立和执行各项管理规定和操作程序;–向相关部门和单位报告和申报相关事项;–审核并制定培训计划,确保员工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记录和报告生产和运营数据。
2.种畜禽场的权限:–授权经营许可证;–审核和选定供应商;–制定和执行培训计划;–审核和选定监测和检测机构;–召开部门会议。
三、场地管理1.场地规划:–根据生产需求和环境要求,合理规划场地布局;–考虑到通风、日照、排水等因素,确定建筑物的位置和朝向;–制定安全和防护措施,保障场地和设施的安全。
2.场地建设:–根据规划要求,进行场地硬化和平整;–搭建必要的建筑结构和设施;–安装必要的设备和工具。
3.场地清洁:–定期对场地进行清扫和清洗;–积极处理垃圾和废弃物;–防止杂草和病虫害的滋生。
四、生物安全管理1.入场检疫:–对所有引进的种畜禽进行检疫和检测;–确保引进的种畜禽健康、无疾病和传染病;–在接种疫苗之前进行隔离和观察。
2.疫病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兽医检查;–对病害动物进行及时治疗或淘汰;–加强环境和设施的消毒工作。
3.病害监测:–建立和执行病害监测计划;–及时发现和报告病害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疫情扩散。
五、饲养管理1.饲料管理:–选择优质的饲料供应商和产品;–定期对饲料进行质量检测;–合理存放饲料,防止变质和污染。
2.饲养环境:–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维护良好的通风和空气质量;–确保合适的光照时间和强度。
3.动物健康:–建立并执行动物健康管理计划;–定期进行体检和病虫害的检查;–对疾病动物及时隔离和治疗。
六、环境保护1.废弃物处理:–对所有废弃物进行分类和处理;–合理利用可再利用的废弃物;–积极寻找和采用环保的废弃物处理方法。
种畜场规章制度
种畜场规章制度篇一:种畜场管理制度一、种畜禽场育种制度种畜禽场的主要生产经营职责为培育和提供优良的种子,必须建立健全育种制度。
1、按《山东省种畜禽场验收标准》规定,核心群、选育群和繁育群存栏达到育种制种要求的基本规模。
2、确定明确的育种目标,制定本场的育种计划和制种方案。
3、开展种畜禽性能测定,并做好生产性能分析记录。
符合种用标准的留作种用,不符合的坚决淘汰。
4、配备相应的育种设施,做好系统、完整的种畜禽档案记录,主要包括“三项卡片”,即“种畜禽档案卡、系谱卡、育种记录卡”。
5、配备取得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证书》的畜牧专职人员承担各项育种工作,生产的种畜禽性能指标要达到品种的质量标准。
6、种源须从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畜禽场引进。
引种或供种时必须索要或提供《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复印件以及“三证”(种畜禽合格证、系谱证和检疫证明)。
二、种畜禽场饲养管理制度种畜禽场应根据饲养的种畜禽类别制定本场的饲养管理制度,饲养管理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种畜禽按品种、生理阶段、强弱等划分不同的群体,各品种、品系、代次的种畜禽不得混养。
2、不同的群体执行不同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标准,根据种畜禽的生理阶段和当地饲料情况制定执行不同的饲料配方和疫病防治计划。
3、应使用取得安全卫生合格证、生产许可证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
4、严格做好各群体的生产记录,包括饲料、兽药、添加剂使用记录和畜禽周转等记录。
5、饲养员要随时观察种畜禽采食、饮水、粪尿、精神状态等是否正常,形成饲养日志。
6、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档案应统一为“九项记录”,即畜禽养殖场平面图,免疫程序,生产记录,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记录,消毒记录,免疫记录,诊疗记录,防疫监测记录,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记录。
三、种畜禽场疫病防治制度种畜禽场疫病防治对于控制商品养殖环节的疫病具有重要作用,所有种畜禽场必须建立健全疫病防治制度。
1、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配备兽医专职人员承担各项疫病防治工作,防止畜禽疫病发生。
种畜禽管理制度模版
种畜禽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保障种畜禽的养殖管理工作,提高养殖效益,保护和促进畜禽健康发展,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种畜禽养殖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种畜禽养殖管理应遵循合法、科学、健康、安全、环保的原则。
第二章种畜禽购进管理第四条种畜禽的购进应选择健康、品种纯正、血统优良的种畜禽。
第五条种畜禽供应商应出具健康证明和出栏证明,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六条购进的种畜禽应进行隔离检疫,检测是否携带疾病,确保养殖场的安全。
第七条购进的种畜禽应进行鉴定和登记,建立种畜禽档案。
第三章种畜禽养殖环境管理第八条种畜禽养殖场应建立合理的栏舍系统,确保畜禽的舒适度和健康状态。
第九条养殖场的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消除臭味、蚊蝇等卫生问题。
第十条养殖场应配备适当的通风设备,保证养殖环境的空气流通。
第十一条养殖场应按照要求设置隔离区、管理区等功能区域,确保养殖管理的顺利进行。
第四章种畜禽养殖饲养管理第十二条种畜禽饲料应选择质量优良的原料,遵循科学配方,保证合理的营养配比。
第十三条种畜禽饲喂应按时定量,确保养殖动物的饲养量和饮水量。
第十四条养殖饲养管理应遵循无药残,无激素,无抗生素滥用的原则,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
第十五条养殖过程中应保持场内外的环境安静,避免对养殖动物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第十六条养殖过程中应定期对养殖动物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第五章种畜禽疾病防控管理第十七条养殖场应定期检测养殖动物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防控疾病。
第十八条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疫苗接种制度,按照规定定期接种疫苗。
第十九条养殖场应建立病死动物处理制度,做好病死动物的处理和消毒工作。
第二十条养殖场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及时对养殖动物进行治疗。
第二十一条养殖场应与当地动物防疫部门保持紧密合作,做好动物疫病监测和报告工作。
第六章种畜禽养殖安全管理第二十二条种畜禽养殖场应定期检查栏舍设施和设备安全性,及时修理和更换老化设施。
种畜禽管理制度范文(3篇)
种畜禽管理制度范文一、管理目标1. 维护种畜禽的健康和良好生产状态。
2. 提高种畜禽养殖效益,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风险。
3. 保障种畜禽养殖环境的优良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4. 保护种畜禽的遗传资源,提高品种的纯度和质量。
二、管理内容1. 种畜禽养殖场建设管理(1)场地选择:选择具备良好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的场地,远离污染源和疫病传播源。
(2)场地规划:合理划分和分隔场地,确保各种畜禽有足够的空间和运动自由。
(3)栏舍建设:根据种畜禽的需求和养殖模式,建设舒适、通风、保温和卫生的栏舍环境。
(4)设备选购:选购符合要求的养殖设备,确保可靠、安全和高效的运行。
2. 饲养管理(1)饲料选购:选择经过合格检验和符合卫生标准的饲料,并根据种畜禽的需要进行合理搭配。
(2)饲养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计划,包括饲料供给、喂养时间和饮水管理等方面。
(3)饲养环境: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干燥和卫生,定期清除粪便和垃圾,预防疾病传播。
(4)饲养管理:观察畜禽的生长情况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和异常情况。
3. 疫病防控管理(1)疫苗接种:制定疫苗接种计划,按时给种畜禽接种疫苗,及时预防常见疫病。
(2)检疫检测:建立健全的疫病检测制度,定期对种畜禽进行检测,对疫病进行及早发现和处置。
(3)疫情报告:发现疫病或疑似疫病时,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进行隔离和治疗。
(4)环境消毒:定期对场地、栏舍和设备进行消毒,杀灭病原体,减少疫病传播的风险。
4. 遗传管理(1)种畜禽选择:根据品种特点和需求,选择优良的种畜禽进行繁殖,保留并提高品种的纯度和质量。
(2)种畜禽交配:制定合理的交配计划,通过优胚移植、人工授精等技术手段提高繁殖效果。
(3)遗传监测:建立遗传监测制度,对繁殖后代进行遗传分析,及时发现和修复基因缺陷。
(4)遗传保护:建立遗传资源库,保存和保护珍稀的种畜禽遗传资源,防止遗传基因的丧失。
三、管理要求1. 严格遵守养殖法律法规,不得违规操作和行为。
种畜禽管理制度范文
种畜禽管理制度范文种畜禽管理制度范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种畜禽的管理,保障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畜禽养殖业,包括种猪、种牛、种鸡、种鸭等种畜禽的管理。
第三条种畜禽养殖企业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畜禽管理制度,保障种畜禽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养殖效益。
第四条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种畜禽养殖企业的监管,对未按照本制度要求进行管理的企业,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章选种与饲养第五条选种是种畜禽管理过程中重要的一环,种畜禽企业在选种时应当选择具有优良品种的种畜禽,确保繁殖后代的质量。
第六条种畜禽的饲养应当符合动物福利标准,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和合理的饲养方式,保障种畜禽的健康生长。
第七条种畜禽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饲料管理制度,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安全,合理搭配饲料,避免过度投喂,防止饲料中的有害物质对种畜禽造成伤害。
第八条种畜禽的饲养应当经过定期体检和防疫,及时发现疾病并进行处理,避免疾病传播。
第三章种畜禽繁殖与出栏第九条种畜禽繁殖应当遵循安全、科学、规范的原则,确保繁殖后代的质量和数量。
第十条种畜禽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种畜禽繁殖记录制度,记录种畜禽的繁殖情况和数量,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繁殖数量。
第十一条种畜禽企业应当定期进行出栏,合理调整畜禽的存栏量,避免过多造成饲养压力和资源浪费。
第四章动物卫生与疫病防控第十二条种畜禽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动物卫生制度,定期对种畜禽进行体检和疫病筛查,及时发现疫病,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和防控。
第十三条种畜禽企业应当建立消毒制度,对饲养环境和设备进行定期消毒,保障畜禽的生长环境清洁卫生。
第十四条种畜禽企业应当建立疫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上报疫病情况,配合政府的疫病防控工作。
第五章畜禽产品质量与安全第十五条种畜禽企业应当按照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产品的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第十六条种畜禽企业应当与相关检测机构进行合作,定期对产品进行抽检和检测,保障产品的安全和健康。
东海县种畜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东海县种畜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东海县所有种畜场的安全生产管理。
第三条职责和义务1.种畜场负责人应贯彻安全生产方针,组织制定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2.种畜场负责人应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架构。
3.种畜场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制度,参加必要的安全培训,发现并报告安全隐患。
第二章安全监管第四条安全检查1.种畜场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至少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2.安全检查应包括对场内设备、动物安全、防火防爆等方面的检查。
第五条安全隐患整改种畜场在安全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及时整改并记录整改情况,确保安全隐患得到消除。
第六条安全培训1.种畜场负责人应组织员工参加相关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安全培训应定期进行,每年至少进行两次。
第三章火灾防控第七条防火设施种畜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必要的防火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
第八条防火隔离1.种畜场应将易燃易爆物品和火源进行隔离,保持安全距离。
2.使用电器设备时,应确保设备符合标准要求,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第九条灭火演练1.种畜场应定期进行灭火演练,提高员工的灭火技能。
2.灭火演练应包括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并设置合理逃生路线。
第四章事故应急管理第十条事故应急预案1.种畜场应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指定专人负责应急工作,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2.事故应急预案应定期进行演练和修订。
第十一条事故报告发生重大事故或其他应报告的事故时,种畜场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按规定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协助工作。
第十二条事故调查种畜场应对事故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总结教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五章外部安全保障第十三条安全培训1.种畜场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安全培训内容应包括防火、防爆、交通安全等方面。
第十四条安全监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种畜场的安全监管,定期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督促整改。
畜禽养殖场生产管理相关制度(5篇)
畜禽养殖场生产管理相关制度一、饲养员管理制度1、出入生产区要经过消毒室消毒,如不消毒者,____次警告,____次批评,____次辞退。
2、吃饭时间不得穿工作服。
3、严格遵守羊只饲喂及羊只的运动时间。
4、保持圈舍、运动场的清洁干燥,每天清扫一次,每周消毒一次每月必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
5、每天坚持对羊只健康观察,如发现羊只采食异常或其他症状必须及时向场长和技术人员汇报。
6、配合技术员做好羊只的配种、消毒、防疫等工作,发现情况及时上报。
7、饲养员不得随意串舍,工具保持干净整洁且不得交替使用。
8、爱护公物、节约水电、按时熄灯;妥善保管、及时维修、保养饲养工具。
9、服从领导工作分配,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二、饲养制度1、实行六定即定饲养数量、定饲料标准、定饲喂时间、定饲养工具、定饲养任务、定奖惩办法。
2、卫生四净。
即羊体净、圈舍净、环境净、用具净。
3、饲料配方要科学,满足不同羊只的营养需要。
4、杜绝饲喂变霉饲料,冬季不饮冷水,夏季防暑降温,严冬防寒。
5、饲草实行严格量化管理,有效控制饲养成本。
6、草料投放要均匀,一顿少投勤投,严禁浪费7、根据羊的发育阶段,采取不同的饲养标准和方式,把握好三关(羔羊培育关、配种繁育关、产羔羊成活关)8、做好防疫、防病工作。
9、种羊建档,系统、清楚,做到资料齐全,方便查询。
三、生产区消毒制度1、消毒时间每周1清扫圈舍后进行日常消毒;每月末的周六进行彻底消毒。
(大扫除)2、消毒剂的选择日常消毒:生石灰或百毒杀与0.2—____%过氧乙酸按每月交替使用;每月末星期六消毒:1—____%氢氧化钠(火碱)。
消毒液的用量为____升/立方米,泥土地面,运动场为____升立方米左右。
3、消毒人员职责消毒由兽医技术员总体负责。
包括消毒药物的选择、用法及用量。
圈舍、运动场的消毒由各饲养员具体操作;草料棚及周围由饲料生产人员操作;用具、道路等环境有兽医技术人员操作;办公区由门卫负责具体操作。
种猪场管理制度范文
种猪场管理制度范文种猪场管理制度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种猪场的管理,提高种猪生产效益和健康水平,保障种猪的生产安全和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的种猪场。
第三条种猪场应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的制度,确保种猪的饲养和繁殖工作有序进行。
第四条种猪场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对种猪的管理和繁殖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种猪场应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第六条种猪场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好环境保护和动物防疫工作。
第七条种猪场应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记录种猪的来源、繁殖情况等重要信息。
第二章种猪场基础设施和设备第八条种猪场应有合理的场地布局,保证种猪的生产环境和改良效果。
第九条种猪场应具备合适的饲养设施,包括饲养舍、饲料储存仓库等。
第十条种猪场应配备必要的养殖设备,如喂料器、饮水器等。
第十一条种猪场应保持场地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清理工作。
第十二条种猪场应有紧急救援设备,以应对突发情况。
第三章种猪进口管理第十三条种猪进口前,应向相关部门申请,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检疫。
第十四条进口的种猪应具备健康证明和繁殖性能证明。
第十五条进口的种猪应进行隔离观察,观察期不少于30天。
第十六条进口的种猪应在隔离观察期结束后,再进行繁殖。
第十七条进口的种猪应进行标识和登记,建立档案管理。
第四章种猪选配和饲养管理第十八条种猪应根据繁殖目标和品种特点进行选配。
第十九条种猪场应建立健全的选种和饲养管理制度,确保种猪的生长和繁殖水平。
第二十条种猪饲养过程应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包括饲料给养、环境调节等。
第二十一条种猪应进行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及时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第二十二条种猪死亡的应进行尸体解剖和病原学检测,及时采取措施防控传染病。
第二十三条种猪禁止使用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剂。
第五章种猪繁殖和产仔管理第二十四条种猪应根据繁殖指标和繁殖计划进行配种。
第二十五条种猪产仔前,应提前进行准备工作,包括建立产房、清洁消毒、饲料准备等。
种畜场繁育室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种畜场繁育室的管理,提高种畜繁殖效率,确保种畜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种畜场繁育室的所有工作人员及与繁育室相关的工作。
第三条繁育室的管理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高效、节约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繁育室设立繁育管理小组,负责繁育室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繁育管理小组的主要职责:1. 负责制定繁育室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 监督繁育工作流程,确保繁育工作顺利进行;3. 负责繁育人员的培训与考核;4. 确保种畜饲养环境、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5. 定期检查繁育室的卫生状况,确保种畜健康;6. 收集、整理繁育数据,为繁育决策提供依据;7. 协调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第三章繁育工作流程第六条繁育工作流程如下:1. 种畜选择:根据生产需求,选择优良品种的种畜进行繁育;2. 种畜饲养:按照饲养标准,为种畜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确保其健康;3. 种畜配种:按照繁育计划,进行人工授精或自然交配;4. 孕畜管理:定期观察孕畜情况,确保孕畜健康;5. 分娩管理:协助孕畜分娩,确保新生仔畜成活率;6. 仔畜护理:为仔畜提供适宜的护理,确保其健康成长;7. 成畜选育:根据生产需求,对成畜进行选育,提高种畜质量。
第七条繁育工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繁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章设施设备管理第八条繁育室设施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第九条繁育室设施设备使用完毕后,应立即清理,保持清洁。
第十条繁育室设施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上报,及时维修。
第五章人员管理第十一条繁育室工作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相关专业学历或实践经验;2. 熟悉繁育技术,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3. 身体健康,能够适应繁育工作。
第十二条繁育室工作人员应参加定期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第十三条繁育室工作人员应遵守工作纪律,不得擅自离岗、串岗。
第六章卫生防疫第十四条繁育室应建立健全卫生防疫制度,确保种畜健康。
第十五条定期对繁育室进行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种畜场管理制度
一、种畜禽场育种制度种畜禽场的主要生产经营职责为培育和提供优良的种子,必须建立健全育种制度。
1、按《山东省种畜禽场验收标准》规定,核心群、选育群和繁育群存栏达到育种制种要求的基本规模。
2、确定明确的育种目标,制定本场的育种计划和制种方案。
3、开展种畜禽性能测定,并做好生产性能分析记录。
符合种用标准的留作种用,不符合的坚决淘汰。
4、配备相应的育种设施,做好系统、完整的种畜禽档案记录,主要包括“三项卡片",即“种畜禽档案卡、系谱卡、育种记录卡”.5、配备取得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证书》的畜牧专职人员承担各项育种工作,生产的种畜禽性能指标要达到品种的质量标准.6、种源须从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畜禽场引进。
引种或供种时必须索要或提供《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复印件以及“三证”(种畜禽合格证、系谱证和检疫证明)。
二、种畜禽场饲养管理制度种畜禽场应根据饲养的种畜禽类别制定本场的饲养管理制度,饲养管理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种畜禽按品种、生理阶段、强弱等划分不同的群体,各品种、品系、代次的种畜禽不得混养。
2、不同的群体执行不同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标准,根据种畜禽的生理阶段和当地饲料情况制定执行不同的饲料配方和疫病防治计划.3、应使用取得安全卫生合格证、生产许可证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4、严格做好各群体的生产记录,包括饲料、兽药、添加剂使用记录和畜禽周转等记录。
5、饲养员要随时观察种畜禽采食、饮水、粪尿、精神状态等是否正常,形成饲养日志。
6、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档案应统一为“九项记录”,即畜禽养殖场平面图,免疫程序,生产记录,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记录,消毒记录,免疫记录,诊疗记录,防疫监测记录,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记录.三、种畜禽场疫病防治制度种畜禽场疫病防治对于控制商品养殖环节的疫病具有重要作用,所有种畜禽场必须建立健全疫病防治制度。
1、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配备兽医专职人员承担各项疫病防治工作,防止畜禽疫病发生。
种畜场繁育室管理制度
种畜场繁育室管理制度一、制度宗旨为了规范种畜场繁育室的管理,提高种畜繁育效率,保障畜禽健康成长,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宗旨是严格执行生产管理规程,做好畜禽繁殖工作,确保畜禽品质和数量,增加牲畜繁殖效益,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种畜场繁育室的管理工作。
三、管理原则1.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畜禽繁殖的法律法规,执行技术规程,做好畜禽繁殖管理工作。
2. 加强畜禽繁殖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
3. 确保畜禽卫生健康,科学饲养管理,防止疫病的发生和蔓延。
4. 确保种畜场节育、配种、妊娠、分娩、断奶等繁殖各环节的协调进行,确保畜禽的繁殖顺利。
5. 加强与畜牧兽医部门的联系,做好畜禽繁殖的技术交流,及时处理繁殖中遇到的问题。
四、工作职责1. 种畜场繁育室负责人(1)制定畜禽繁殖管理规程,并组织实施;(2)统筹安排繁殖工作,保障畜禽繁殖工作的顺利进行;(3)做好畜禽繁殖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确保畜禽繁殖的顺利进行;(4)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5)定期开展畜禽繁殖技术交流会议,解决畜禽繁殖中遇到的问题。
2. 员工(1)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服从管理;(2)认真履行繁殖工作,保障畜禽繁殖工作的顺利进行;(3)参加公司组织的畜禽繁殖技术培训和教育,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4)严格执行畜禽繁殖管理规程,确保繁殖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繁殖管理1. 繁殖前准备(1)确保母畜的体质健康,排除会传染病毒或患有疾病的母畜;(2)进行育种母畜的种系检测,确保育种母畜的质量;(3)做好育种母畜的养护工作,保障母畜的生殖健康;(4)准备好冷暖设备,确保畜禽繁殖环境宜居。
2. 繁殖过程管理(1)加强母畜的营养管理,保障母畜的身体健康;(2)科学制定母畜的饲养计划,确保母畜的生产力;(3)定期做好母畜的体温检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4)保障母畜的生产生活环境的卫生,确保母畜的繁殖健康。
种畜养殖管理制度
种畜养殖管理制度一、畜养殖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提高养殖效益。
健全的管理制度可以规范生产行为,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实现养殖业的稳健经营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2、保障畜禽健康。
规范管理制度可以提高畜禽的饲养环境和饲养条件,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畜禽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3、提高畜禽产品品质。
良好的管理制度可以确保畜禽产品的安全和质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增加企业的经济收益。
4、促进畜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严格的管理制度可以规范行业发展,加强产业监管,促进畜禽产业向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二、畜养殖管理制度的内容1、养殖场地选择。
选择适宜的养殖场地,保证环境卫生、空气新鲜、水源充足、通风条件好,地形平整,养殖场地避开交通要道、污染源和工业区,保证环境卫生,降低疫病传播风险。
2、饲料管理。
严格按照科学配方饲料,定期定量喂养畜禽,保证其营养需求。
避免过饲、欠饲等情况的出现。
3、饮水管理。
为畜禽提供清洁卫生的饮用水,保证水质纯净、无污染,定期更换水杯、清洗水槽,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
4、疫病防控。
建立完善的疫病防控制度,严格按照免疫程序为畜禽注射疫苗,保证畜禽群体的免疫力,提高其抗病能力。
5、环境卫生。
保持饲养环境清洁干净,定期清理畜舍、粪便、垃圾,预防各类病原体的传播,提高畜禽的生存环境。
6、卫生防疫。
建立健全的卫生防疫制度,定期对畜禽进行体检、疫苗注射、药物预防等,加强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保障畜禽的健康。
7、养殖管理。
严格按照养殖技术规程和操作流程进行养殖管理,保证生产过程的规范和稳定,提高生产效率。
8、销售管理。
建立完善的畜禽产品销售渠道和管理制度,保障产品的品质安全,提高销售额和市场竞争力。
三、畜养殖管理制度的执行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养殖场应建立管理部门和专业技术团队,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管理水平和养殖效益。
2、建立健全制度文件。
制定《养殖管理规定》、《养殖操作流程》、《疫病防控措施》等文件,明确管理责任和操作要求,规范养殖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畜禽场育种制度
种畜禽场的主要生产经营职责为培育和提供优良的种子,必须建立健全育种制度。
1、按《山东省种畜禽场验收标准》规定,核心群、选育群和繁育群存栏达到育种制种要求的基本规模。
2、确定明确的育种目标,制定本场的育种计划和制种方案。
3、开展种畜禽性能测定,并做好生产性能分析记录。
符合种用标准的留作种用,不符合的坚决淘汰。
4、配备相应的育种设施,做好系统、完整的种畜禽档案记录,主要包括“三项卡片”,即“种畜禽档案卡、系谱卡、育种记录卡”。
5、配备取得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证书》的畜牧专职人员承担各项育种工作,生产的种畜禽性能指标要达到品种的质量标准。
6、种源须从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畜禽场引进。
引种或供种时必须索要或提供《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复印件以及“三证”(种畜禽合格证、系谱证和检疫证明)。
二、种畜禽场饲养管理制度
种畜禽场应根据饲养的种畜禽类别制定本场的饲养管理制度,饲养管理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种畜禽按品种、生理阶段、强弱等划分不同的群体,各品种、品系、代次的种畜禽不得混养。
2、不同的群体执行不同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标准,根据种畜禽的生理阶段和当地饲料情况制定执行不同的饲料配方和疫病防治计划。
3、应使用取得安全卫生合格证、生产许可证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
4、严格做好各群体的生产记录,包括饲料、兽药、添加剂使用记录和畜禽周转等记录。
5、饲养员要随时观察种畜禽采食、饮水、粪尿、精神状态等是否正常,形成饲养日志。
6、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档案应统一为“九项记录”,即畜禽养殖场平面图,免疫程序,生产记录,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记录,消毒记录,免疫记录,诊疗记录,防疫监测记录,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记录。
三、种畜禽场疫病防治制度
种畜禽场疫病防治对于控制商品养殖环节的疫病具有重要作用,所有种畜禽场必须建立健全疫病防治制度。
1、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配备兽医专职人员承担各项疫病防治工作,防止畜禽疫病发生。
2、设立隔离区、化验室、兽医诊断室,并配备必要的诊断设备及病死畜禽处理设施。
3、场区建设符合动物卫生防疫条件,经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审批并验收合格,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
4、根据周围疫病流行情况,制定符合本场实际的免疫程序,按程序接种疫苗。
5、定期开展疫病监测,对《山东省种畜禽场验收标准》规定的疫病进行监测,做好监测记录。
发现一、二类传染病按规定上报。
6、患病畜禽及时送隔离舍,进行隔离诊治或处置。
对病死畜禽采取焚烧或深埋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种畜禽场卫生消毒制度
卫生消毒对于畜禽养殖场疫病防控起到关键作用,种畜禽场更应建立健全卫生消毒制度。
1、人员消毒。
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
场门口设消毒池,消毒液3天更换一次。
在生产区入口设置消毒室,内设紫外线灯。
工作人员在消毒室内先洗手,并浸泡消毒3-5分钟,然后更换衣物,经消毒池进入生产区。
2、环境消毒。
畜禽舍周围环境每2周用火碱消毒或撒生石灰一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月消毒一次。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期间按要求增加消毒次数。
3、畜禽舍消毒。
先机械清扫,清除粪尿及垫料;再用高压水枪彻底冲洗地面和墙角;待水洗干燥后,关闭门窗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12小时;最后用百毒杀、菌毒消、过氧乙酸等消毒药喷洒消毒。
4、带畜禽消毒。
一般情况下用喷雾消毒法每周消毒1-2次,可以将3-5种消毒药交替进行使用。
5、用具及运载车辆消毒。
定期对饲养用具、饲料车等进行消毒,消毒前先将用具或车辆冲洗干净。
6、饮水消毒。
在阴雨季节可定期用含氯消毒剂、碘消毒剂等对饮用水和生产用水进行消毒。
7、粪便和污水消毒。
粪便、污水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常用生物热消毒法(发酵法或堆粪法),杀灭粪便污水中的大部分病原微生物。
五、种畜禽场人员岗位管理制度
种畜禽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场的人员岗位职责,至少包括场长、畜牧技术员、兽医技术员岗位职责。
种畜禽场场长岗位职责
种畜禽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场的场长岗位职责,至少包括以下五项内容:
1、负责贯彻落实《畜牧法》、《种畜禽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接受各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
2、制定本场长远发展规划,组织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年度生产计划和经营指标并贯彻落实。
3、主持本场全面工作,确保向社会提供合格、优良的种畜禽。
4、负责制定和落实畜牧技术员、兽医技术员等员工岗位职责。
5、履行种畜禽生产经营质量诚信职责,与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签订“种畜禽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责任书”,接受社会监督。
种畜禽场畜牧技术员岗位职责
种畜禽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场的畜牧技术员岗位职责,至少包括以下六项内容:
1、负责全场畜牧生产管理,制定本场育种计划和制种方案,并组织实施,生产合格的种畜禽,同时做好相关记录。
2、负责制定饲养管理操作规程,按照畜群的营养需要,
制定不同阶段的饲料配方。
3、加强对饲养员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检查督促饲养员的工作情况,协助场长对饲养员进行考核。
4、按时巡视观查畜禽的采食情况、健康状况、圈舍的卫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负责汇总登记。
5、负责全场“三项卡片”和“九项记录”等档案资料搜集整理。
6、担任种畜禽质量鉴定员的,负责本场种畜禽质量鉴定,并签发《种畜禽合格证》。
种畜禽场兽医技术员岗位职责
种畜禽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场的兽医技术员岗位职责,至少包括以下六项内容:
1、负责制定全场的疫病防治和卫生消毒程序,并做好贯彻实施。
2、负责全场免疫接种工作,做好畜禽抗体监测,确保免疫效果。
3、负责全场的卫生消毒工作,按照要求做好畜禽疫病监测工作。
4、发现疫情及时上报,做好发病畜禽的诊疗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
5、确保本场畜禽健康无疫,向社会提供的种畜禽符合种用健康标准,坚决杜绝场内疫病对社会饲养畜禽的感染。
6、负责消毒、免疫、诊疗、兽药使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档案资料的搜集整理。
六、种畜禽场档案管理制度
种畜禽场应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要规范、完整、真实。
1、根据国家《畜牧法》、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各种畜禽场必须分门别类地建立健全记录和档案。
2、种畜禽场应当具备种畜禽“三项卡片”,即系谱卡、档案卡、育种记录卡。
育种、制种档案应规范、完备、真实。
完善种畜禽个体养殖档案,应包含个体和种群识别信息、系谱测定信息、性能测定和生产记录等。
3、种畜禽场应当具备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九项记录”,即畜禽养殖场平面图,免疫程序,生产记录,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记录,消毒记录,免疫记录,诊疗记录,防疫监测记录,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记录。
4、种畜禽场应当具备“六项制度”,即育种制度、饲养管理制度、疫病防治制度、卫生消毒制度、人员岗位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
“六项制度”应张贴上墙,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加以执行。
5、各项档案资料保管应设立专人,有专门的保存设备。
档案资料按年度装订成册,长期保存,并同时采用电子记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