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史研究_以人为本_谈皮姆_翻译史研究方法_

合集下载

第一章翻译研究名与实

第一章翻译研究名与实

第⼀章翻译研究名与实21内容提要霍姆斯的这篇⽂章⼀直被翻译研究界视为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两千多年以来,⼈们对翻译的⽅⽅⾯⾯进⾏了不懈的探讨,但对翻译研究作为⼀门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以及研究⽅法却不甚明了,或莫衷⼀是。

⾸先,霍姆斯提出将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 )作为学科的称谓,并强调翻译研究是⼀门经验学科,研究对象是翻译活动(过程)和翻译作品;翻译研究的功能是不仅要探讨如何翻译,同时还要描述翻译现象和⾏为,解释、甚⾄预测未来的翻译。

更重要的是,霍姆斯第⼀次详尽地描绘出翻译研究的结构图(见下页)。

对照这个图可以发现,翻译研究的领域⽐我们传统想像的要宽阔得多。

⿊体是我国研究较为深⼊的领域,⽽下划线表⽰还有待加强。

此外,还有⼀些未开垦的处⼥地。

这个结构图同时表⽰了翻译研究⾃下⽽上的发展路径:⾸先作者简介詹姆斯·霍姆斯(James Holmes ),著名的翻译理论家。

⽣于美国艾奥⽡中部,曾就读于威廉·潘学院和布朗⼤学;1949年作为富布赖特交换教师到荷兰国际学院任教,1950年移居阿姆斯特丹,以⾃由编辑和诗歌翻译为业。

1956年以⾮本族语使⽤者⾝份荣获翻译⼤奖,1964年任阿姆斯特丹⼤学翻译研究⾼级讲师。

发表多篇有关翻译的论⽂,《翻译研究名与实》(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1972)第⼀次⽐较完整系统地界定了翻译研究作为⼀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成为当代翻译研究划时代的重要⽂献,得到国际译界的普遍认可。

本篇选⾃James Holmes 的Translated! Papers on Literary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由Rodopi 出版社于1994年出版。

第⼀章翻译研究名与实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1 James S. Holmes当代西⽅翻译研究原典选读22翻译史与翻译研究⽅法论是翻译实践和翻译活动本⾝,然后是对翻译现象的客观描述,然后是概括出规律,形成翻译原则,抽象成为翻译理论。

翻译研究方法探究_王哲

翻译研究方法探究_王哲

2006年9月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Sep 2006第25卷第5期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Vol 25No 5翻 译 研 究 方 法 探 究王 哲1,2(1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外语系;2 哈尔滨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哈尔滨150080)摘 要:当今时代,翻译在社会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翻译研究持续升温,而选择适合自己作为研究切入点的研究方法非常重要,对译学研究方法的探究应得到重视和加强。

关键词:翻译研究;方法;探究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06)05-0128-02收稿日期:2006-01-10作者简介:王哲(1976-),男,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从事翻译教学与理论研究。

目前在译学界,翻译研究持续升温,研究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研究方法的繁荣说明被研究对象受重视程度的加强,也说明了研究者们思想及眼界的开阔和自身素养的提升,更说明了被研究对象自身地位和社会价值的提高。

翻译研究方法确实得到了大家的重视,而对于研究方法的归纳总结会促进翻译研究的进一步繁荣,也为立志从事译学研究的人们提供了在研究方法上可供选择的余地和努力的方向。

一、 译史 名家 研究法我国至少在公元前11世纪就已经有了通过多重翻译而进行交流的史实(陈福康,2000:2)。

经历了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鸦片战争至 五四 的西学翻译三次翻译高潮,中国翻译界又迎来了目前的第四次翻译高潮,而这一次无论在规模范围上,还是在质量水平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贡献上,都是前三次翻译高潮无法比拟的。

西方的翻译史经历了从古希腊到中世纪,从文艺复兴到近代欧美各国翻译的语文学阶段;经历了以现代语言学的建立为起点,以将语言学理论用于讨论翻译问题并作为翻译的理论基础为基本特征的结构主义阶段;也经历了拒斥形而上学、反对中心和权威,包括破除语言中心论和人类中心论的观点,提倡解构文本,运用描写主义方法的解构主义阶段。

皮姆的《翻译史研究方法》和译者主体性

皮姆的《翻译史研究方法》和译者主体性

皮姆的《翻译史研究方法》和译者主体性陈嘉昱【摘要】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安东尼·皮姆的《翻译史研究方法》,并针对其中“译者主体性”问题进行论述与讨论,旨在提升译者自身素养,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不断提高译文质量,为翻译研究做出贡献。

【期刊名称】长春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2【关键词】关键词:皮姆;译者;翻译;文化;社会环境中西方的翻译活动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对于翻译活动的关注自然也由来已久。

据记载,西塞罗在公元前一世纪已经提出为后人所熟悉的译词和译意两种翻译方法。

自20世纪中叶,翻译的地位不断提升,翻译研究开始成为独立学科门类,翻译史相关的著作也越来越多。

一、《翻译史研究方法》作者皮姆简介皮姆是澳大利亚人。

传播学、比较文学学士,社会学硕士及文学社会学博士。

曾在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多个大学任职,现为西班牙洛维拉维吉利大学教授。

曾在多国多个学校任职的经历使皮姆对于翻译的特性、译者的身份特征等有着独特的观点。

皮姆共出版了六部专著、七本论文集,发表了140多篇论文。

他注重社会学翻译研究,关注翻译和社会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二、《翻译史研究方法》主要观点《翻译史研究方法》全书共12章。

由于皮姆重视实证研究,书中有大量事例和数据。

前6章围绕如何具体书写翻译史这个主题,详细地说明了种种编写翻译史的方法。

后半部分(7-12章)则侧重理论上的探索,探讨如何解释翻译活动形成的原因及怎样揭示其内在规律等等。

翻译史的选题有何技巧?翻译史研究的意义是什么?翻译史研究有无理论?这些问题都是对翻译史感兴趣的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

因此,对于译史研究,这本书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任何研究的目的都是为了回归实际、解决问题,译史研究也不例外。

因而,皮姆制定了4条原则:1)译史研究要解释翻译的社会起因;2)翻译史的主要对象应该是作为人的译者;3)翻译史的重点在于译者,因而翻译史的写作必须围绕译者生活及其经历过的社会环境展开;4)翻译史研究应表达、讨论或解决影响我们当前的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个人的主观介入不可也不应避免。

翻译伦理——安东尼·皮姆翻译理论研究及实例分析

翻译伦理——安东尼·皮姆翻译理论研究及实例分析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23, 11(9), 3925-3930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ml https:///10.12677/ml.2023.119526翻译伦理——安东尼·皮姆翻译理论研究及 实例分析唐瑜瑜*,李莉华#东华大学外语学院,上海收稿日期:2023年7月21日;录用日期:2023年9月4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19日摘要 本文介绍并梳理了安东尼·皮姆的翻译理论,主要包括他的合作共赢翻译伦理观和其中的交易成本与风险控制思想,基于此,作者分析了该理论思想在作家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英译本中的实践指导意义,得出结论,该译本的译者比较符合安东尼·皮姆翻译伦理观的指导,以沟通协调两种不同文化的身份,成功地实现了翻译活动的合作共赢。

关键词安东尼·皮姆,翻译伦理,莫言,《天堂蒜薹之歌》Translation Ethics: A Study of Anthony Pym’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Case StudyYuyu Tang *, Lihua Li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Received: Jul. 21st , 2023; accepted: Sep. 4th , 2023; published: Sep. 19th , 2023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 summarizes the translation theory of Anthony Pym, including his co-operative and win-win translation ethics and the thought of transaction cost and risk control. Based on thi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prac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this theory in Mo Yan’s Garlic Bal-lads . The translator of this book is in line with the guidance of Anthony Pym’s translation theory, *第一作者。

翻译理论及代表人物(完整资料).doc

翻译理论及代表人物(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西方主要翻译理论及代表人物准。

(二) 翻译的重点,很明显地突出对近代和当代文学作品,特别是俄国和北欧各国作品的译介。

(三) 开始较多地翻译中国作品,出现汉学语言分析是翻译的先决条件。

(二) 完全的翻译不等于完美的翻译。

(三) 在任何两种语言的翻译中,甲语言中某些意义的表达方式是不可能译成完全对等的乙语言的。

卡特福德指出,他的理论叫翻译的"描写理论" 。

即是说,他运用描写语言学家韩礼德的" 级阶与范畴语法" ( Scale and Category Grammar ) 来描写翻译。

作者从翻译性质、类别、对等、转换、限度等方面着重阐述了"什么是翻译"这一中心问题。

(一) 翻译的性质。

据卡特福德所下定义: 翻译乃是"把一种语言( 摞语) 的文字材料替换成另一种语言( 目标语) 的对等的文字材料" 。

(二) 翻译的类别。

就其程度而论,可分为" 全文翻译( full translatìon ) " 和" 部分翻译" ( partial transla tion) 。

(三) 翻译的对等问题。

这是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中心所在,必须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方面,翻译对等是一种以经验为依据的现象,是根据两种语言的比较而发现的。

另→方面,翻译对等的产生必须看目标文本和摞文本是否具有相同或至少部分相同的实质性特征。

(四) 翻译转换。

(1) 层次转换; (2) 范畴转换。

(五)翻译的限度。

指的是不可译性的问题。

翻译中有两种类型的不可译: (1)语言方面的不可译现象有双关语、歧义语法结构,如英语的Time f1ies ,其中flies可以是动词f!y( 飞行)的现在时第三人称单。

民国女性翻译家张近芬的译者行为研究

民国女性翻译家张近芬的译者行为研究

2023年7月第39卷㊀第4期外国语文(双月刊)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bimonthly)July,2023Vol.39㊀No.4收稿日期:2023-05-10基金项目:中央民族大学校级科研项目 社会语言学视阈下的译者身份研究 (2020MDYY45)㊁中央民族大学 青年学术团队引领计划‘中国女性翻译家词典“编纂与女性翻译家译者行为研究 (2022QNYL12)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刘立,女,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翻译学研究㊂引用格式:刘立.民国女性翻译家张近芬的译者行为研究[J].外国语文,2023(4):138-148.民国女性翻译家张近芬的译者行为研究刘立(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81)摘㊀要:20世纪上半叶,很多女性翻译家活跃于文坛,其译事译作充分体现了时代与个人之间的交织互动,但是她们的翻译活动却并未得到充分研究,张近芬就是其中之一㊂本文采用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从翻译内㊁翻译外两个方面考察民国才女张近芬的 求真 务实 译者行为和超务实行为㊂翻译内考察诗形求真㊁内容求真和情绪求真;翻译外考察译者选材务实和翻译策略务实,以及译创结合超务实㊂基于分析发现张近芬在 求真 务实 连续统上保持了良好的平衡,因而其翻译活动和产品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㊂同时,其超务实行为虽然打破了传统的译者角色,但却为译者角色多元化提供了范例㊂关键词:译者行为批评;翻译内;翻译外;求真;务实;超务实中图分类号:H315.9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4-6414(2023)04-0138-110㊀研究背景20世纪上半叶,很多女性翻译家活跃于文坛,如安娥㊁陈鸿璧㊁陈敬容㊁陈秋帆㊁陈学昭㊁方于㊁郑安娜㊁黄翠凝㊁黄九如㊁黄懿青㊁罗洪㊁罗玉君等,其译事译作充分体现了翻译活动的社会性和复杂性,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多位女翻译家还有待学界的系统研究,张近芬就是其中一位㊂张近芬,字崇南,笔名有近芬㊁芬㊁CF㊁CF 女士等,江苏南翔(现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人㊂她是嘉定第一位留德医学博士㊁民国时期同德医学院院长张近枢的妹妹,文学女青年张近瀓的姐姐㊂她还曾为‘语丝“编辑李小峰的女朋友,两人曾合作发表译作㊂在民国诸多女译者中,文学研究社成员张近芬是为数不多的译创结合的才女之一,她不仅翻译诗歌㊁小说㊁童话,而且创作诗歌㊁小说,思想开放,接受西方浪漫主义思想和作品后,迅速吸收并转化为自己的新文学作品㊂资料显示,张近芬 一度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晨报“‘民国日报“的副刊,以译文著称,译小说,译诗歌 (陈学勇,2017)㊂除此以外,张近芬还在‘民国日报㊃妇女评论“‘民国日报㊃妇女周报“‘学生杂志“‘小说月报“等民国期刊上发表诗文创作㊂张在其不长的翻译生涯里,译介了英㊁德㊁日浪漫主义代表作家及作品,译介了‘纺轮的故事“‘旅伴“等著名欧洲童话,译介了南非须莱纳尔的小说‘梦“㊂其中,尤以其翻译西方唯美主义代表人物王尔德的诗作并自创同性恋小说‘或人之恋爱“而卓立于当时的女译家群体㊂由于五四运动后 文艺界可算十分发达,而尤其以诗集为最风行 (张近芬,1924:1),因此张近芬也顺应潮流将其诗歌译作和创作收录于译创合集‘浪花“㊂民国时期把创作与译作集中放在一起的做法,形成现代文坛的一大景观(王建开,2003:103)㊂张近芬的‘浪花“分三辑,其中第一㊁三㊃831㊃㊀刘立㊀民国女性翻译家张近芬的译者行为研究㊀辑是译作,第一辑是诗歌,第三辑是散文诗和散文,第二辑收录自创诗歌49首㊂鉴于张的译创结合的独特性,本文拟采用译者行为批评理论考察张近芬的翻译活动㊁翻译作品和创作作品㊂原因有二:其一,翻译的主体是译者(许钧,2020:109),皮姆也主张翻译史研究的中心在于译者研究(柯飞, 2002:61-62);其二,译者不是在真空中从事翻译,原文也不是只有一个绝对的意义(许钧,2020:74-103),应记录挖掘译者翻译活动发生的基本史实㊁分析前人对翻译现象的评价㊁解释翻译行为与历史语境和社会变迁的关系(李德超,2007:X)㊂而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正是以译者为中心㊁考察译者与各种因素互动关系的翻译批评理论㊂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指出翻译研究经历了翻译内研究与翻译外研究两个阶段,终将走向内外结合的道路,并基于此提出了译者行为 求真 务实 连续统,对译者行为进行静态㊁动态相结合㊁翻译内㊁翻译外相结合的考察,既考察文本(text)层面译者作为语言人的特征,也考察上下文(context)层面译者的社会性及其行为社会化程度㊁译者活动与各种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互动关系等(周领顺, 2020:51-53+59)㊂该理论打破了传统译论中只注重语言层面的 求真 (传统译论中的 忠实 )㊁求相似度的局限,将语言层面的 求真 与非语言层面的 务实 结合起来研究,力求客观㊁完整㊁动态地解释特定历史环境中的特定译者行为及其行为结果 译作㊂以下将从翻译内㊁翻译外两方面考察其翻译行为如何求真于原文本㊁务实于译文读者及适应当时的社会文化语境,并考察其翻译行为与创作行为之间的互动性㊁翻译与创作行为的文化意义㊂1㊀翻译内翻译内 即 翻译的内部研究, 在译者行为批评视域内,内部研究指的是对于文本求真度的研究,应对的是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关系,主要关注从文本到文本之间的语码转换和意义再现 (周领顺,2020:51-53+59)㊂换言之, 翻译内 主要考察译者采用了哪些方法求真于原作者,译文离开原文的距离是否遥远,毕竟, 求真 是翻译的必要条件(周领顺,2014:77)㊂成仿吾认为: 理想的译诗,第一,它应当自己也是诗;第二,它应传原诗的情绪;第三,它应传原诗的内容;第四,它应取原诗的形式㊂ (罗新璋等,2021:463)而相较之下, 诗形最易于移植过来;内容也是一般翻译者所最注意;只有原诗的情绪却很不易传过来 (罗新璋等,2021:462-463)㊂以下就从诗形㊁内容和情绪三方面分析民国女译家张近芬的诗歌翻译求真度㊂1.1诗形求真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㊂因此,诗歌的形式体现在语言上就是高度凝练,音韵和谐,节奏鲜明,且不以句子为单位,而以行为单位,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意义㊂中国诗歌有中华传统诗和外式诗两大类㊂后者又被称作 白话诗 ,有十四行诗㊁自由诗等㊂近体诗的诗体形式除少量借自民间歌谣和传统诗词之外,大部分都来自外国诗歌,如 最流行的自由体和各种各样的外来格律诗,后者包括十四行诗㊁四体诗㊁三行诗㊁俳句等 (傅浩,2004)㊂其中,俳句和短歌都是日本传统诗歌形式㊂短歌是日本最古老的诗歌形式,也称为和歌,五七五七七句式(日本诗歌以音数律表现节奏)㊂短歌受中国诗词影响很大,有很多与中国诗词相近的地方㊂俳句是从短歌的发句部分(五七五)分离出来继而固定下来的诗歌形式,以五七五音节为结构形体㊂俳句体现的精神是诙谐幽默,并要在限定的音节中表现尽可能多的内容㊂㊃931㊃㊀外国语文2023年第4期㊀‘浪花“第一辑中前34首短歌均译自日本的‘万叶集“和‘今古集“㊂‘万叶集“是日本第一部和歌总集,由著名歌人大伴家持编成于奈良时代(710 794)大约759年以后㊂‘万叶集“作者上至皇家贵族,下至农樵渔猎,表现了四世纪至八世纪之间的男女情爱㊁祭吊追悼以及行旅风物等,是日本社会生活的写照㊂这一时期,日本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而后建立天皇专制统治㊂‘今古集“是日本平安朝初期(10世纪初)由纪贯之㊁纪友则㊁凡河内躬恒㊁壬生忠岑共同编选而成㊂‘浪花“中所译短歌虽然不能完全按照日本诗歌的音数律,但是译者保存了原文五行的形式,简短精练,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原诗的形式特征㊂短歌(三)山中雪犹未消而在流水所经处生长的杨柳,已透出嫩芽来了㊂㊀㊀ 选译自日本‘万叶集“1.2内容求真诗歌内容,也即诗歌表达的意义,是原诗作者通过字词句传递的信息㊂在成仿吾看来,一般翻译者都会注意到对原诗内容的求真㊂上文提到的‘万叶集“又被称为日本‘诗经“,因为它和‘诗经“一样都是本国民族文学发展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广泛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日本的社会生活面貌㊂‘今古集“却不同于‘万叶集“,主要在于:(1)在内容上逐渐带有贵族倾向;(2)风格变得纤丽㊂‘今古集“全20卷,收录约130人的歌㊂其中,恋歌占总歌数的近三分之一㊂张近芬在翻译‘今古集“里的恋歌时,也能紧紧跟随原诗,传递原诗人想要表达的信息㊂短歌(一)我不曾有像电光闪过壳穗的那一刹那间忘却了你呵!㊀㊀ 选译自日本‘今古集“短歌(二)我忘却你除非在睡觉的时候,但我却在梦中会见你!假使我知道会你是在梦中,我就不愿醒了!㊀㊀ 选译自日本‘今古集“选自‘今古集“的这两首短歌都是表达相思之苦的,电光就是闪电,壳穗就是稻穗,闪电在一瞬间照亮稻穗那么小的物体,简直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到,可见诗人的思念之情从未断过㊂日有所思㊃041㊃㊀刘立㊀民国女性翻译家张近芬的译者行为研究㊀夜有所梦,如痴如醉,情之深爱之切在张近芬的译文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㊂1.3情绪求真此处的 情绪 并不仅仅指原诗人一时的喜怒哀乐情绪,而是指诗歌所包含的意象㊁意境㊁情感㊁情绪㊁感染力㊁召唤力等㊂也即邓亨所说的 奥妙的精神 ,茅盾(1922:10)所说的 神韵 原诗所备的种种好处,翻译时只能保留一二,决不能完全保留㊂我们要在许多好处中挑出一种来保留,应该挑一种至关重要的来保留㊂我认为一首诗的神韵是诗中最重要的一部,邓亨所说 奥妙的精神 ㊂在茅盾等译家看来,一首诗的神韵无疑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保留的,神韵能否求真要看译者的 感受力与表现力 ㊂为此,成仿吾提出了两种译诗的方法(罗新璋等,2021:463-466): (1)表现的翻译法(Expressive method);(2)构成的翻译法(Compositive method)㊂我所谓表现的翻译法,是译者用灵敏的感受力与悟性将原诗的生命捉住,再把它用另一种文字表现出来的意思㊂这种方法几与诗人得着灵感,乘兴吐出新颖的诗,没有多大的差异㊂这种方法对于能力的要求更多,译者若不是与原诗的作者同样伟大的诗人,便不能得着良好的结果㊂所以译诗的时候,译者须没入诗人的对象中,使诗人成为自己,自己成为诗人,然后把在自己胸中沸腾着的情感,用全部的势力与纯真吐出㊂ 其次,我所谓构成的翻译法,是保存原诗的内容的构造与音韵的关系,而力求再现原诗的情绪的意思㊂这是一般的人所常用的方法,但他们每每只把原诗一字一字地翻出,依样排列出来,便以为工事已经完毕了;他们绝少致力于音韵的关系与情绪的构成的㊂这种方法的要点,是在仿照原诗的内容的关系与音韵的关系,求构成原诗的情绪㊂按照成仿吾的分类,第一类无疑是最为理想的译者,是臻于化境的翻译兼创作,但是即使是诗人译者,如果原诗无法直击他的心灵,无法唤醒他的情感,那么也不可能达到 使(原)诗人成为自己,自己成为(原)诗人 的境地㊂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文学译者只翻译某一人的作品,所追求的正是原作者和译者气质相投,心有灵犀㊂应该说,绝大多数的诗歌翻译者都属于后面一类,通过逐字逐句翻译原诗的内容而力求重构原诗的神韵㊂不过,在茅盾(1922:10)看来,如果能抓住神韵,那么韵律什么的都可以舍去, 我们如果不失原诗的神韵,其余关于 韵 律 种种不妨相异 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成认为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语言形式(如韵律)是构成诗歌意境㊁情绪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翻译时不能因意害韵,要力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达到最大 求真度 ,否则诗将不诗㊂而茅盾(1922:10)强调的是整首诗歌的意境精神,不能因韵害意,外国语言与汉语差异大,韵律很难处理,如果逐字死译,那么就会丢失原诗的精神,反而无法 求真 ㊂可见,两人都是求对原诗㊁原诗人的真,前者反对自由散漫的随性译,破坏诗歌的形美音美,后者反对生硬呆板的死译,破坏诗歌的意美,目标一致,殊途同归,关键是把握好平衡㊂以张近芬译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爱的哲学“(Love s Philosophy)为例(Hutchinson,1909:578):Love s PhilosophyThe fountains mingle with the river,And the rivers with the ocean;The winds of heaven mix foreverWith a sweet emotion;Nothing in the world is single;All things by a law divine㊃141㊃㊀外国语文2023年第4期㊀In another s being mingleWhy not I with thine?See,the mountains kiss high heaven,And the waves clasp one another;No sister flower could be forgivenIf it disdained its brother;And the sunlight clasps the earth,And the moonbeams kiss the sea;What are all thesekissings worth,If thou kiss not me?‘爱的哲学“是雪莱于1819年发表的一首著名抒情诗㊂诗分为两个诗节,每节有八个小句,排列成16行㊂该诗呈隔行押韵,韵脚为ABABCDCD式㊂本诗中诗人运用了比喻㊁反诘等各种修辞手法,简洁明快,朗朗上口㊂雪莱的这首诗以自然现象来揭示自然界及人类共有的规律㊂诗人首先描述自然景物 小溪㊁河流㊁大海㊁风等,归纳出万物都成双成对㊁互相融合的客观规律,然后把它推及人类的爱情之上,指出爱情是发自内心的自然的感情㊂第二诗节诗人从对自然界的描述过渡到人类的爱情,鼓励相爱的人们不要害怕世俗的阻力,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全诗情景交融,想象丰富,文风朴素,给人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感觉㊂以下是张近芬在‘浪花“第1辑中的译文:爱之哲学雪莱泉水与大河交汇,大河滚入洋海;空中的风永远,和甜蜜的情绪相感;宇宙间无一物孤单;万物都遵守一条神圣的公律,即相互的融合:为何我与你独不?看呵 群山吻那高空,波浪相互抱拥;姊妹花不会被宽恕,倘若她曾藐视兄弟㊂阳光怀抱大地,月光吻那苍海,假如你不吻我,那些亲吻值得什么?㊀㊀ 选自‘浪花“第一辑㊃241㊃㊀刘立㊀民国女性翻译家张近芬的译者行为研究㊀首先,从韵律上看,张的译文中第一诗节只有 永远 和 相感 押韵,第二诗节中有 高空 和 抱拥 , 吻我 和 什么 押韵,但是韵脚都不是隔行的㊂从词汇和句法上看,张的译文显得略为生硬㊂比如,第一诗节中的 大河滚入洋海 , 滚入 从发音和意象上都不是最佳翻译,而 洋海 按照现代汉语应为 海洋 ㊂张译文中第一诗节结尾处: 宇宙间无一物孤单;万物都遵守一条神圣的公律,即相互的融合: 为何我与你独不? 这些句子虽然凝练,但却过于直白,缺乏一种诗歌内部的节奏感㊂雪莱的原文中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single;/All things by a law divine/In another̓s being mingle /Why not I with thine? 不仅有隔行押韵,而且每个诗句都是扬抑格,所以有一种内在的音乐美,可惜这种音乐美在张的译文中没能很好地体现出来㊂这当然不能责怪张的汉语水平不高,实际上,当时的张近芬刚刚20来岁,还是一个在校主攻医学的学生,翻译和写作并非其专业㊂更重要的是,当时的中国文坛正在经历文言文向白话文的转变,新的词法句法还未(淘汰)成型,因此免不了一些现在读来佶屈聱牙的词句㊂撇开音律上的因素,从总体的诗歌形式㊁内容和意境上看,张译还是比较贴合原文的,尤其是保留了两个疑问句,真切地传达了原诗的口吻㊂以上我们从诗形求真㊁内容求真和情绪求真三方面分析了张近芬的译作,正如张近芬(1924:1)在‘浪花㊃再版自序“中所说: 译述方面 第一第三两辑 当然要保存作者的优美的思想,决不敢妄用主观的见解,轻于辞意的斟酌㊂ 不难看出,译者在翻译时努力遵循忠实于原作者思想的原则,力求透彻理解原作,表达原作意义㊂然而,中西语言差异很大,且诗歌的形式往往与意义相互交织,很难分开,因此译者在翻译时不敢 轻于辞意的斟酌 ,反复推敲,避免因辞意不当而掺入了自己主观的见解,从而误导译文读者㊂在这里,张近芬的 求真 又包含了 务实 的㊁对译文读者的考量㊂周领顺(2014:77)认为: 意志体译者免不了有务实的目标和相应的作为㊂不管是文学翻译抑或应用翻译,只要属于交际意义上的,那么考虑读者的需要和感受便成了译者务实目标的自然流露㊂ 欲实现务实的目标,达到务实的效果,就要有务实的态度和相应的务实的方法㊂ 由此我们的目光从翻译内 求真 转向翻译外 务实 的分析㊂2㊀翻译外翻译外 即翻译的外部研究㊂外部研究指的是文本之外的务实度的研究,即译文服务于社会的程度,应对的是译文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关注的是制约译者行为的政治㊁历史㊁文化㊁审美㊁时代㊁性别㊁市场㊁意识形态㊁读者群等客观性因素(周领顺,2020:51-53+59)㊂这些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制约可从翻译过程的发生㊁发展㊁结束来分析㊂由此,笔者依据翻译活动的发生过程提取了选材和翻译策略(具体翻译过程中使用到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维度,以深入考察译者的 务实 行为㊂由于 社会化 的译者同时还可扮演超出译者以外的其他多种角色,而张近芬等译者身处特殊的时代语境,翻译不仅仅是为了引介西方文学,更是为了催生国内新文学,故张近芬在翻译基础上进行的拟作同样不可忽视㊂根据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仿作超出了 求真 务实 连续统,是 超务实 行为,与 求真 毫无关系,但从译者角色多元化角度看,译者在翻译中受到启发,进行创作,其译者角色和创作者角色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㊂因此,分析译创结合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译者的多重角色,而 角色化研究 也是译者行为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㊂2.1译者选材务实清末民初时期,我国的外国文学译介主要以译入语文化为中心,倾向于趣味性㊁休闲性, 以林㊃341㊃㊀外国语文2023年第4期㊀纾翻译的小说为例,约二分之一的英国作品中有大半部分都是哈葛得(哈格德)一人的言情㊁冒险小说 (王建开,2007:29)㊂随着 五四 新文化运动所带来的峻急的反传统大潮,前期的外国文学翻译也遭到了猛烈的抨击㊂ 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运动反对消闲的文学观,提出反映现实,推动社会的文学主张,规定了文艺发展的现实主义方向㊂ (王建开,2007:20)为纠正译坛大量译介言情㊁侦探㊁志怪小说的风气,时任北大教授的胡适(1918:305)拟定了译介的几个规范,其中第一个便是: 只译名家著作,不译第二流以下的著作㊂我以为国内真懂得西洋文学的学者应该开一会议,公共选定若干种不可不译的第一流文学名著 其第二流以下,如哈葛得之流,一概不选㊂ 胡适的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译介 逐渐集中到几位著名诗人作品的翻译上,所涉诗人主要有英国浪漫派几乎所有的重要诗人,以及美国的惠特曼㊁朗费罗等现代诗人 (张旭,2011:1-2)㊂有鉴于此,经历了 五四运动 洗礼的张近芬在选材时也能选取名家名著服务于国内政治㊂比如张1922年6月14日于‘晨报副刊“发表美国诗人惠特曼‘玛德密露“译诗时曾在附记部分解释自己选择该诗的缘由(张旭,2011:210):惠特曼(John Grenleaf Whitman,1807 1892)是美国的富有宗教性的诗人,早年便负盛名㊂他是农夫的儿子,从事于新闻事业㊂他很反对奴隶的社会,不但在他所主持的报纸上常作论评攻击它,就是他的源源不穷的笔尖下,每天写出的诗歌中,也充满了社会主义的色彩㊂勇敢之前,不尚诡辩,爱自由自立的热烈的精神贯彻在他的作品中,而且富于乡土的风味㊂最足以代表这种特征的作品,是他的诗‘玛德密露“㊂这篇诗在美国和别的许多英语国中是广受欢迎和赞赏的㊂张近芬在自己的‘浪花“诗集第一辑诗歌翻译和第三辑散文翻译中,译介了大量国外浪漫主义作品,如英国的布莱克㊁柯勒律治㊁雪莱㊁丁尼生㊁罗塞蒂㊁印度的泰戈尔㊁美国的朗费罗㊁日本的德富芦花等㊂其中布莱克是英国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还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他的主要诗作有诗集‘纯真之歌“‘经验之歌“等㊂柯勒律治是浪漫主义文学五大家之一㊁湖畔派诗人,雪莱是积极浪漫主义作家㊁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丁尼生是后期浪漫主义作家,罗塞蒂是英国最著名的女诗人之一,泰戈尔是结合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诗人,朗费罗是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德富芦花是明治时期日本最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㊂上述这些浪漫主义作家又带有一种共同的鲜明的 自然主义 特征㊂这些诗人几乎都是大自然的观察者㊁爱好者和崇拜者㊂他们热爱自然风光,热爱自然界中的各种动物,通过自然抒发自己对社会㊁对生活的感悟,通过动物的对话表达一些人生哲理㊂诗集中也译介了数首奥斯卡㊃王尔德的诗歌,虽然王尔德不属于浪漫主义学派,可是却是英国唯美主义艺术运动的倡导者㊂他的诗作也充分体现了 为艺术而艺术 的唯美性㊂张的选材充分体现了时代大语境对译者的影响与制约,以及译者对适应时代大语境的 务实 考虑㊂2.2翻译策略务实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有着天然的联系,但是二者又有些许不同:耶斯凯莱宁(Jaaskelainen)把策略定义为是与 目标取向性 和 主观最优性 相关联的过程,而非解决问题的过程㊂换句话说,翻译策略是译者在翻译实践中,自认为要达到的既定目标的最佳方法㊂她把翻译策略分为总体策略(global strategies)和局部策略(local strategies)两种,前者指运用于整个翻译任务中的策略(如对译文风格的考虑㊁对读者群的假设等),而后者则集中于翻译中更为具体的操作(如寻找合适的词汇等)㊂(方梦之,2011:109-110)㊃441㊃㊀刘立㊀民国女性翻译家张近芬的译者行为研究㊀鉴于翻译策略在引入我国时,所指范畴比翻译方法广,因此用翻译策略指代此处分析的三个维度,也是民国时期译界争论聚焦的三个点:直接翻译与间接翻译㊁直译与意译㊁文言与白话㊂从字面上看,一个文本从一种语言翻译转化为另外一种语言,中间并未经过任何过渡或曰中介语言,是为直接翻译;与之相对,一个文本经由第三种语言过渡翻译转化为另外一种语言,是为间接翻译(荣立宇,2015:32-35+41)㊂晚清时,间接翻译盛行,和当时译者语言能力㊁教育经历等有很大的关系㊂郑振铎(1984:89)曾这样描述: 如此的辗转翻译的方法,无论哪一国都是极少看见的,但在我们中国的现在文学界里却是非常盛行㊂ 五四运动后,翻译界就间接翻译的局限性及它的必要性等,展开了长时间的争论㊂梁实秋(1984:133)把转译比喻为 掺了水或透了气的酒,味道多少有所变化 ㊂郑振铎(1984:90)通过分析论得出结论: 重译(即转译,也就是间接翻译,笔者注)的办法,是如何的不完全而且危险呀!我们译各国文学书,实非直接从原文译出不可㊂ 穆木天(1934)也不主张转译,他说: 能 一劳永逸 时,最好是想 一劳永逸 的办法㊂ 在这一过渡转型期间,张近芬因为通晓英语㊁德语㊁日语,所以其‘浪花“诗集所译诗歌散文均为直接翻译,且能在译本中自觉标注出原作者姓名㊁原作者国别㊂这说明张对间接翻译的弊端有自己的认识,了解译者需要承担的责任,遵循并用自己的行动积极参与建构这一翻译规范㊂直译和意译作为翻译方法,几乎和翻译工作本身一样古老,无论是我国还是西方都有对它们的探讨㊂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鲁迅为首的一批左翼学者主张直译,认为意译让 洋人穿了长袍马褂 ,消解了原文的异国情调;而以梁实秋为首的一批右翼学者则主张意译,认为直译以辞害义,语言佶屈聱牙(惠宇,1998:45-49)㊂翻译规范的变迁与重构不可避免地影响了身处其中的女译者㊂正如张近芬(1924:1)在‘浪花㊃再版自序“中所说: 译述方面 第一第三两辑 当然要保存作者的优美的思想,绝不敢妄用主观的见解,轻于辞意的斟酌㊂ 而她确实也在自己的翻译中践行贴近原文的直译方法,她的行动反映出对源语文本和文化的尊重,以及对国内倡导直译和保持洋气翻译规范的认同,尽量为读者提供原汁原味的外国文学作品㊂译文语体的 文言 与 白话 之争, 雅 与 俗 之争发端于近代文学翻译㊂黄遵宪在比较了中国语言和外国语言之后说道: 余闻古罗马时,仅用腊丁语,各国因语言殊异,病其难用,自法国易以法音,英国易以英音,而英法诸国文学始盛㊂ (袁进,1996:163)梁启超在 戊戌变法 失败后,也逐渐意识到 文学之进化有一大关键,即由古语之文学变为俗语之文学是也㊂各国文学史之开展,靡不循此轨道 (陈平原等,1989:65)㊂因此,在黄遵宪㊁梁启超看来,只有进行语言改革,言文合一,才能推广平民教育,继而保国保种㊂如果单从启发民智的目的出发,那么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学当然是最好的思想传播工具㊂可是,白话文学不是突然之间就占据主导地位的,其间文言文学,尤以文言小说为代表,甚至可以说揭开了其发展史上最后但也是最辉煌的一页㊂除了文言与白话之间的较量,还有一股新的潮流, 那就是梁启超提倡的取法东洋的 新名词 ,以及鲁迅㊁周作人主张借直译输入的西洋句法文法㊂ 别具一种姿态 的译文体小说,其时已经开始悄悄流行 (陈平原等,1989: 12)㊂三股潮流交织激荡㊂笔者查阅了民国时期女译者的译作,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译作主要采用文言文体,20年代之后的基本都采用白话文体㊂这与当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峻急地反传统姿态和行动有很大的关系㊂孔慧怡(1999:28-29)在‘翻译㊃文学㊃文化“一书中关于五四运动以后翻译家及读者对前代翻译工作的态度作了深刻的剖析:1919年的 五四 运动不但摧毁了传统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切规范,更取替了传统的文学语㊃541㊃。

翻译史研究中的问题与进展——安东尼·皮姆教授访谈录

翻译史研究中的问题与进展——安东尼·皮姆教授访谈录

翻译史研究中的问题与进展——安东尼•皮姆教授访谈录张 汨摘 要:翻译史研究是翻译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分支,但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如过分强调“以人为本”而轻视对文本的考察、个案研究流于史料堆砌、对口译史研究关注不足等。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安东尼 • 皮姆教授是翻译史研究方面的国际知名学者,其专著《翻译史研究方法》是翻译史研究的经典之作。

笔者在本访谈中与皮姆教授探讨了翻译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皮姆教授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回应。

基于上述探讨,笔者展望了今后翻译史研究的重点,包括切实开展跨学科研究并发掘一手史料、关注科技翻译和法律翻译等非文学翻译史以及拓展口译史研究等。

笔者希望此访谈可以澄清翻译史研究现有的一些问题,相关论述可以推动国内翻译史研究的发展,促进国内研究者更好地开展国际对话。

关键词:翻译史;翻译家;安东尼•皮姆;口译史研究[中图分类号]H315.9 DOI:10.12002/j.bisu.2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539(2019)05-0081-10引言翻译史研究是翻译研究中的一个分支,也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

虽然翻译史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内容。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安东尼 • 皮姆(Anthony Pym)教授是翻译史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2010—2016年曾担任欧洲翻译协会(European Society for Translation Studies,EST)主席,在翻译研究中涉猎颇广,尤其是 1998年出版的专著《翻译史研究方法》(Method in Translation History)更是翻译史研究中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

在本访谈中,笔者与皮姆教授探讨了翻译史研究的现状以及今后可突破的方面,现整理成文字,以飨读者。

[基金项目] 本文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朱生豪‘神韵说’翻译思想研究”(项目编号:YY18204)成果。

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

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派

霍尔姆斯
霍尔姆斯认为, 描写、理论和应用是翻译研究的三大分支,它们之间的 关系是辩证的、平等的:任何一方都在为另两方提供资料,也都在吸取和 利用另两方的研究成果。 霍还指出,在三大分支中还有两个重要的方面尚未提及,那就是翻译史 研究和方法论(元理论)研究。元理论研究关心的哪些方法、那些模式最 适用于哪个方面的研究(如翻译理论如何构建才最有效;用哪种分析方法 才能取得最客观、最有意义的描写结果等) 霍尔姆斯在早期的翻译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他认为,文化、语言文学、社会都不是由互不相干的元素组成的混合体, 而是由相关的元素组成的系统。这些系统,又不是单一的系统,而是由 多个交叉相叠的系统组成,所以他创造了“多元系统”这一术语。
多元系统派与左哈
1. 多元系统论对文化和历史文化因素的强调,扩大了翻译学的研究范围, 令翻译研究摆脱了应用导向,提高了它的 理论性和学术性;
1. 翻译研究范围的扩大。
2. 理论研究更加深入。
多元系统派与左哈
左哈: 以色列当代著名的文学家及翻译理论家,是特拉维夫大学文化研究 学院教授。但严格说来,他是文化理论家而不是翻译理论家,但他 从观察翻译对社会的影响而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对翻译研究产生了 很大的影响。
在20世纪70年代 ,左哈在研究希伯来文学的过程中建立了多元系统假说。 该假说主要反映在收集了他从1970年到1977年间撰写的论文的论文集 《历史诗学论文集》。
2. 在多元系统理翻译作品的轻视;
3. 多元系统理论反对以价值判断作为选择研究对象的准则,主张对中心和 边缘系统一视同仁,在意识形态的层次上直接提高了翻译的文化地位,并且 间接提高了翻译研究的学术地位;
描写学派与图里
西方翻译研究, 从一开始的归纳式的经验总结,到后来的演绎式的科学 研究,都是规定性的。 规定性研究的显著特点:定出一个规范,让所有译者,不分时代,不分工作 对象, 不分译者、读者的认知环境,在他们的翻译 实践中一律遵照执行。 这些研究 的缺陷:没有认真分析和研究大多数译者究竟在干什么,究竟是 如何翻译,翻译的过程到底如何。

从译者身份看柯大卫《论语》英译本中的名义翻译

从译者身份看柯大卫《论语》英译本中的名义翻译

从译者身份看柯大卫《论语》英译本中的名义翻译
薛堃;黄卫锋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学术版)》
【年(卷),期】2011(000)012
【摘要】皮姆在《翻译史研究方法》中强调译史研究要注重译者,即以人为本,注重翻译的交互文化特性。

柯大卫的《论语》译本是译者学习汉语的产物,也是译者在中国传教过程中所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柯大卫作为传教士的同时,也是英华大学的教授,其多重身份对其翻译原则和翻译技巧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通过对柯大卫多重身份和翻译名义的关系的探讨,分析译者身份对其译作的影响。

【总页数】1页(P171-171)
【作者】薛堃;黄卫锋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2.2
【相关文献】
1.从《论语》两个英译本探析译者文化身份的动态构建 [J], 马玉梅;翟最佳
2.从《彷徨》英译本看译者混杂文化身份对物质文化翻译的影响 [J], 杨柳
3.从意识形态层面看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以《汤姆叔叔的小屋》英译本书名翻译为例 [J], 赵昌彦;武俊
4.以葛浩文《蛙》英译本为例看译者文化身份对“中国乡土文学”翻译的影响 [J], 彭媛
5.从译本的副文本看译者的翻译观——以《论语》英译本为例 [J], 陆秀英; 钟仁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回归伦理学——翻译伦理研究的未来之路

回归伦理学——翻译伦理研究的未来之路

第1期(总第178期)2023年1月浙㊀江㊀工㊀商㊀大㊀学㊀学㊀报JOURNAL OF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No.1(General No.178)Jan.2023收稿日期:2022-06-22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翻译伦理研究 (19FYYB021)作者简介:李征,男,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翻译理论㊁典籍翻译㊁教育技术与外语教学研究㊂回归伦理学翻译伦理研究的未来之路李㊀征(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上海200241)摘㊀要:自贝尔曼以来,翻译伦理成为翻译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学派,但短暂的繁荣之后,翻译伦理研究进入了相对的低谷期,近年未能出现重大突破和新的理论建树㊂分析现有的主流翻译伦理研究与思想,可以发现它们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研究对象㊁内涵与方法缺乏统一性,各研究未形成合力㊂作为伦理学的特殊分支,翻译伦理可以从伦理学学科发展㊁架构㊁概念和研究方法中汲取营养,构建翻译伦理研究的整体框架,即从元翻译伦理㊁规范翻译伦理和美德翻译伦理三个方面描述翻译伦理研究的全貌,确定翻译伦理研究的对象㊁内涵和逻辑方法㊂关键词:翻译伦理;译者伦理;规范翻译伦理;元翻译伦理;美德翻译伦理中图分类号:H059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91505(2023)01002409DOI:10.14134/33-1337/c.2023.01.003一㊁引㊀言在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翻译活动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可能㊂与其他社会活动一样,翻译活动的顺利完成需要译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㊂首先,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处理自身与其他主体(如原作者㊁读者和赞助人)的关系;其次,译者还要协调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㊂要处理这些复杂的关系,译者必须参照某些规范,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这样才能协调各方关系与利益㊂伦理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可以调节和规约社会活动中的人际关系,它虽然不像法律㊁政策和规章等具有强制性,但也是人们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循的重要规约㊂译者协调和处理各种关系的行为也是一种伦理活动㊂译者行为会受到自身思想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等因素影响,其背后往往是某种(些)价值观和伦理体系㊂人们通常将翻译看作一种工具性活动,是两种语言的转换㊂然而,翻译活动所牵涉的因素往往超出语言本身,例如,政治因素㊁文化和价值观㊂学界认为翻译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实践活动,例如,英国文艺批评家艾㊃阿㊃瑞恰兹(I.A.Richards)认为, 翻译是整个宇宙进化过程中迄今为止最为复杂的一种活动 [1]㊂影响译者翻译活动的因素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㊂内部因素主要源于翻译活动自身,包括原作者㊁译者和译文读者㊂外部因素则是指翻译活动以外的政治㊁经济和社会因素,包括赞助商㊁社会意识形态㊁主流诗学规范和相关法规等㊂后者往往会通过影响前者,间接地影响翻译活动㊂例如,社会意识形态和主流诗学会影响读者对译文的期待与接受能力㊂翻译活动就是不同因素从交流㊁冲突㊁对抗到妥协和融合的过程,译文就像交响乐,是不同乐器合奏㊁协调的产物,而 伦理 是这支乐队的指挥,决定乐曲的呈现效果㊂翻译研究领域一直是多种译论思想共存的局面,不同学者根据自己的学术背景与专长,从不同角度进行翻译理论研究,如语言学㊁文学㊁传播学㊁美学甚至跨度较大的生态学㊂不同的流派理论之间相对独立,缺乏联系,各个理论往往重点解释翻译中的某些问题,应用范围具有一定局限性,如前所述,翻译活动面临的问题和冲突,其本质都是伦理问题,翻译伦理可以给翻译实践活动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并解释翻译实践中的不同现象㊂二㊁翻译伦理理论现状与批评1984年,法国翻译理论家安托瓦纳㊃贝尔曼(Antoine Berman)在其‘异域的考验 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化与翻译“中正式提出 翻译伦理 这一概念[2]㊂自此,翻译伦理进入我们的视野,很多学者尝试从伦理(学)视角展开翻译研究,其中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来自三位学者:西班牙学者安东尼㊃皮姆(Anthony Pym)从实用和功能主义出发,提出 译者伦理 [3];英国学者安德鲁㊃切斯特曼(Andrew Chesterman)则以价值为基础,提出翻译中的 五种伦理模式 [4];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㊃韦努蒂(Lawrence Venuti)注重翻译的政治性,认为翻译应该反对文化霸权,提倡 差异伦理 [5]㊂表面看来翻译伦理研究始于1984年,历史相对较短㊂然而,梳理中西方翻译史,我们可以发现不少涉及翻译伦理的论述和思想,它们仅是没有明确使用 伦理 这一术语㊂例如,早期翻译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 忠实 就有鲜明的伦理属性㊂法国翻译评论家梅纳日(Gilles Ménage)在评论德㊃阿布朗古尔(Perrot D Alancourt)的翻译作品时,将其译作比喻成一位漂亮却不忠实的女人[6]㊂一个看似简单的类比,让我们看出梅纳日对翻译活动的伦理解读:首先,原文是男人,而译文是女人,译文以原文的存在为基础,处于从属关系;其次, 不忠实 是违背伦理的,而优秀的译文总是不忠实于原文㊂在中国翻译史上,隋朝佛经翻译家彦琮在‘辩正论“中提出翻译人才 八备 论,其中第一㊁二㊁五和六条都涉及译者的 心性 修养,他认为忠实的合格人才是优良译作的保证[7],强调了译者个人伦理的重要性㊂这都说明了伦理元素在翻译研究中古而有之,并非凭空而来,贝尔曼等学者的研究让伦理概念不再隐形,显身于翻译理论研究视野㊂翻译伦理为翻译理论研究带来一股新风,推动了翻译学科的深入发展㊂然而,在经过了短暂繁荣之后,翻译伦理研究进入了相对低谷期,未能再出现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翻译伦理思想㊂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对四大翻译伦理思想的分析与批评,探讨翻译伦理研究停滞不前的原因,探索翻译伦理的未来发展㊂(一)贝尔曼 彰显异质 的翻译伦理20世纪80年代,解构主义㊁后殖民主义㊁译者主体论等成为翻译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传统 忠实论的权威性受到极大冲击㊂贝尔曼翻译思想的提出将学界长久以来关于语言㊁文化的研究与争论全部置于伦理视域,引发了21世纪初的翻译伦理研究热潮㊂贝尔曼的翻译伦理思想给传统的 忠实论 注入了新活力,使其焕发了新生命㊂贝尔曼将研究重点重新聚焦于 尊重原文 ,要求译者 尊重异质㊁迎接异质 ㊂他认为尽力传达原文异质,并促进异质在译入语文化中的传播是译者的首要任务,译者是不同语52第1期李征:回归伦理学 翻译伦理研究的未来之路㊀62浙㊀江㊀工㊀商㊀大㊀学㊀学㊀报2023年言与文化交流的使者,担负着推动民族语言和文化发展的历史重任㊂当然,学界对贝尔曼的理论也有不同的声音,例如,斯内尔霍恩比(Mary Snell-Hornby)在评价这个时期的翻译研究时,认为这些理论大都是片面或零散的[8],贝尔曼的理论也受到了同样的质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㊂第一,翻译研究对象范围不完整㊂贝尔曼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文学翻译,其翻译思想不能代表翻译实践的整体情况㊂例如,贝尔曼提出的翻译活动的 纯目标 未必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翻译活动㊂第二,评判译文的标准过于单一化和简单化㊂贝尔曼认为,无法展现 异质 的译文都是 坏 的翻译,然而翻译实践中的伦理关系绝非 原文和译文 一种,往往包括复杂多样的伦理关系,如译者与读者㊁译者与译入语民族㊁译者与国家文化审查机构等㊂这些伦理关系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译者的翻译策略㊂因此,仅用 原文和译文 这一种伦理关系对译文进行评判,显然有些片面,过于简单㊂第三, 否定分析 方法过于理想化㊂贝尔曼提出了 否定分析法 ,认为翻译活动中有12种常见的 变形 ,它们阻碍了翻译伦理目标的实现㊂贝尔曼对翻译 变形 的态度与判断过于理想化,因为,译者作为社会个体,其翻译活动无法在 真空 中进行,面对各种因素,大部分译者通常需要 审时度势 ,不得不进行一些妥协,而这些妥协的结果就是他所反对的 变形 ㊂(二)皮姆的 改善文化间性 的翻译伦理皮姆从翻译职业内部出发,提出了针对译者的翻译伦理思想㊂他认为译者伦理更贴近翻译实践,尤其对非文学类的应用性翻译具有指导意义㊂皮姆认为翻译过程是译者协调多方关系的过程,翻译的目的是 改善文化间性 ,其中译者作为翻译主体,负责处理和协调各种关系㊂皮姆研究的重点是翻译过程中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即翻译中的主体间性㊂他的理论也受到一些质疑,可以概括为两点㊂第一,翻译目的定义模糊㊂皮姆认为 改善文化间性 是首要翻译目的,但其对 改善文化间性 或 文化间性 的定义不够清晰,未能给出明确内涵㊂他忽视了 文化间性 的民族性特点,没有说明 文化间性 是以源语文化还是译入语文化为视角,从而造成了 文化间性 的不确定性㊂第二,仅从翻译职业领域讨论译者伦理㊂首先,皮姆对译者的社会属性没有足够重视㊂译者作为社会个体,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协调翻译各方关系,还必然受自身伦理观影响,而他对此未做相应讨论㊂其次,皮姆没有考虑译者的民族身份㊂他认为翻译是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因此不应代表或偏向某一方的利益,译者要在一个 第三空间 中进行翻译活动㊂然而,译者的民族身份是与生俱来的,不可能彻底抹灭,完全中立的译者并不存在㊂(三)切斯特曼 以价值为基础 的翻译伦理切斯特曼以价值为基础提出其翻译伦理模式,其翻译思想的逻辑为: 价值 规范 伦理 ,即翻译的价值决定译者需要遵循的规范,从而确定译者的伦理模式㊂切斯特曼提出的伦理模式具有很强的规约性和可操作性㊂以不同价值为基础的伦理模式更贴近翻译实践,毕竟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往往要面对不同价值诉求㊂他认为译者的翻译活动通常在五种伦理模式的规范和制约下进行㊂译者对翻译伦理模式的选择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文本类型㊁翻译目的㊁文化规范㊁读者期待和译者个人伦理观等㊂一言概之,译者在各种因素中努力达到一种平衡与和谐[9]㊂切斯特曼翻译伦理模式面临的质疑主要包括三点㊂第一,因所涉价值类型种类有限,造成翻译伦理模式不够全面㊂翻译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其过程牵涉多个主体和客体,而切斯特曼对翻译价值的五种分类无法涵盖翻译活动的价值㊂因此,由价值衍生的五种伦理模式过于简单化,不够全面㊂第二,五种伦理模式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难以共存㊂各种伦理模式所依托的价值基础不同,甚至相互冲突,面对不同伦理模式规范,译者可能会无所适从㊂为此,切斯特曼提出 承诺伦理 译者应始终信守对翻译职业的承诺,尽力做出最好的翻译 用于解决价值和伦理模式之间的矛盾,但 承诺伦理 的要求又过于宽泛,对译者翻译活动的指导性有限㊂此外, 承诺伦理 与其他伦理模式也存在冲突的可能性㊂如刘卫东认为,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所受到的伦理约束是一个整体概念,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其中之一种来排斥其他的伦理约束 [10]㊂第三,对翻译的文化功能不够重视㊂切斯特曼主要关注具体翻译活动的价值,但很少涉及翻译在宏观层面的价值及其对应的伦理模式㊂换言之,切斯特曼对翻译活动促进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重视不够㊂(四)韦努蒂 反对文化霸权 的翻译伦理韦努蒂与贝尔曼一样,注重翻译活动中的 差异伦理 ,但两者对 差异 的关注点并不相同,韦努蒂研究主要聚焦政治领域,扩大了翻译伦理的研究视野,对促进边缘民族文化发声,帮助弱势文化获得独立地位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㊂韦努蒂重视译者道德,他认为 对他者(文化)的尊重 是 差异伦理 的核心问题,对弱势文化的尊重有利于打破英美在文化领域的霸权局面㊂韦努蒂的翻译伦理思想面对的批评主要有三点㊂第一,伦理模式的泛政治化㊂韦努蒂指出, 翻译能塑造本土对待异国的态度,对某个种族或国家表现出尊重或轻视,这其中包含了对文化差异的尊重,或者是基于民族中心主义㊁种族歧视或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对他者文化的蔑视甚至仇恨㊂长远来看,建立在此种文化基础上的翻译活动会强化地缘政治中国家间的同盟㊁对抗和霸权 [11]㊂将所有的翻译活动与政治挂钩,无疑会抹杀翻译活动的独立性,可能使其成为政治斗争工具, 如此的泛意识形态化,对翻译学的认知并无帮助 [12]㊂第二,主体的 精英化 路线㊂此 精英化 包括译者和读者㊂韦努蒂认为,译者要在翻译中用 抵抗式翻译 代替通顺的翻译以实现 差异伦理 ,在他看来,与译文的接受和传播情况相比,体现 差异 的目标更为重要㊂然而,这对于以翻译为生计的译者是一种苛求,不符合现实情况㊂罗宾逊(Douglas Robinson)认为,韦努蒂所倡导的精英主义立场是 盲目和虚伪的 [13]㊂从读者来看,精英阶层因为语言和文化视野的优势,更容易接受 彰显异质 的译文,而普通大众对此类译文的接受能力和意愿都相对较低㊂第三,翻译伦理模式的单向性㊂韦努蒂将翻译伦理置于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语境中进行讨论,主要关注弱势民族作品译入西方文化,尤其是英语文化国家㊂对于英语国家作品译入第三世界的翻译活动应该遵循何种翻译伦理模式,韦努蒂未给出明确解释㊂如按照其 差异伦理 采取 抵抗式翻译 ,保留英语作品中的异质,岂不是 助纣为虐 ,进一步巩固了西方文化霸权的地位?这与他对翻译活动的文化㊁政治功能定位相悖,令其理论陷入自我矛盾的局面㊂通过分析以上四大重要翻译伦理思想,可以看出它们彼此相对独立,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翻译伦理研究的发展,但未能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翻译伦理研究的深入发展㊂虽然在它们之后也有一些翻译伦理研究,但基本上都是在其中某个翻译伦理思想基础之上展开,未有重要成果出现㊂迄今为止的翻译伦理研究主要有四大特点,即:重 规范 ,轻 描写 ,关注翻译伦理对译者行为的规约性,对翻译过程中的伦理关系和现象的描述性研究较少;重 行为 ,轻 主体 ,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翻译行为,对译者伦理研究相对较少;重 局部 ,轻 整体 ,以某类翻译或翻译的某方面价值为研究对象,较少从全局视角审视和研究翻译活动;重 具体 ,轻 抽象 ,研究注重具体翻译实践活动,很少从哲学层面展开㊂针对这种现状,为了推动翻译伦理研究的深入发展,甚至学科建立,我们亟须扩大研究视野和丰富研究方法,从更深层的哲学层面探讨翻译活动中的伦理模式与现象㊂三㊁作为伦理学分支的翻译伦理研究翻译伦理研究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与伦理学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翻译活动固然有自身特点,但也同时具有一般伦理活动的共性㊂因此,将伦理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引入翻译伦理研究符合辩证主义72第1期李征:回归伦理学 翻译伦理研究的未来之路㊀82浙㊀江㊀工㊀商㊀大㊀学㊀学㊀报2023年认识论的规律,是具有可行性的㊂根据马克思辩证主义, 个性和共性是连接人类认识的根本秩序与基本规律 [14]㊂因此,翻译伦理研究可以借鉴伦理学知识,这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㊂伦理学成熟的学科体系和丰富的理论能为翻译伦理研究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㊂在中国,伦理学可以溯源至孔子等儒家学派思想㊂而在西方,伦理学发轫于公元前5世纪到4世纪的苏格拉底㊁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㊂历经2000多年的发展,伦理学学科已经非常完善和成熟,其发展规律㊁学科框架㊁研究方法以及丰富的理论都可以成为翻译伦理研究深入发展的动力源泉㊂在借鉴伦理学方面,已有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吕俊将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理论引入翻译研究[15],蔡新乐认为可以借鉴美德伦理学相关内容,展开对译者品德的研究[16]㊂翻译伦理研究的人文科学属性使其具有先天优势㊂翻译伦理研究和伦理学的学科亲缘性和研究对象的相似性,使得伦理学学科理论可以直接投射到翻译伦理研究,并为之所用㊂伦理学包括三大分支,分别是作为 学科之科学 的元伦理学㊁ 以规约为目的 的规范伦理学和 注重行为主体品德 的美德伦理学[17]1㊂当今的主要翻译伦理学思想基本都可以归入规范伦理学分类,即确立相关翻译伦理模式,规约和指导译者的翻译活动和进行翻译批评㊂将规范伦理学理论投射到翻译伦理之中,能从哲学层面诠释翻译伦理思想的合法性和面临的困境㊂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引入元伦理学和美德伦理学相关内容,用以完善翻译伦理研究框架,明确翻译伦理研究对象与内容,以及不同研究之间的关系㊂(一)元伦理学对翻译伦理学科构建的意义作为学科的 元理论 ,元伦理学是关于伦理学的科学,它从语言和逻辑的视角解释道德术语,分析道德语言之间的逻辑,讨论道德判断的依据 确立道德概念,进行道德判断㊂将逻辑分析法运用到伦理研究之中是元伦理学发展的鲜明特点,其意义深远,能推动伦理学向着科学的方向发展㊂现阶段翻译伦理研究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困境,都能在元理论层面找到答案或解决方法㊂例如,翻译伦理术语内涵不统一,翻译活动中的伦理危机等㊂现代伦理学之父摩尔(George Edward Moore)指出传统伦理学的局限所在,他们往往在 没有精确地发现他们所要回答的问题 前,就 试图作答 ;他们总是乐于发现或规定 什么是善 ,却未能从元伦理学角度探讨 善之为善 的原因所在[18]㊂这同样是翻译伦理研究面临的问题,学界热衷于讨论 什么样的翻译是好的翻译 ,却忽视了对 好的翻译好处所在 的研究㊂因此,李征提出了元翻译伦理的概念,认为可以在元理论层面展开翻译伦理研究,这有助于厘清关键概念术语的内涵与意义,同时完善翻译伦理研究整体构架,例如,如何定义 翻译的价值 ,翻译伦理和译者伦理之间的关系等[19]㊂(二)规范伦理学对翻译伦理研究的理论支撑无论从定义还是从发展历史来看,我们平时讨论的伦理(学)基本等同于 规范 ,规约人们的行为活动是其主要作用㊂规范伦理学一直是伦理学学科的主要构成部分,人们通过规范伦理学的相关研究,探讨和制订道德标准,并依据这些标准进行道德判断㊂换言之,规范伦理学的主要目的是构建人们行为规范的基本原则,用来指导日常生活中道德相关的行为[20]17㊂与此对应,现有的翻译伦理研究也大多呈现出鲜明的规范性,尝试建立翻译行为规范,用于指导翻译活动和评价翻译作品㊂这一特点体现在学界对翻译伦理(学)的定义之中,无论是提出建立 翻译伦理学 设想的吕俊,还是翻译伦理研究成果较多的王大智,他们都以 规范 为核心定义翻译伦理㊂因此,我们认为,现有的翻译伦理研究基本等同于翻译规范研究,带有鲜明的规范性特质㊂伦理学和翻译伦理研究都对 规范 (规约性)研究非常重视,这绝非一种巧合㊂与元伦理学相比,规范伦理学具有更鲜明的实践意义,能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也自然更被学界所重视㊂在翻译研究领域,翻译标准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主要问题之一,翻译伦理研究也因此在诞生的那一刻起,就被赋予了这个历史使命 确立翻译标准㊂ 规范 或 规约性 顺理成章地成为翻译伦理研究的核心问题㊂规范伦理学发展历史悠久,理论体系成熟,这些都可以为翻译伦理研究提供借鉴㊂然而,迄今为止大部分翻译伦理研究以翻译规范为重点,尝试构建相关翻译标准和原则,从而用以指导翻译活动和展开翻译批评,未能将翻译伦理研究带入哲学层面,从哲学角度探讨翻译规约,这可能是制约翻译伦理研究深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㊂因此,我们认为可以将规范伦理学的理论和逻辑方法引入翻译伦理研究,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翻译伦理思想的哲学本质和内在逻辑㊂规范伦理学的核心是进行 道德判断 ,根据不同的逻辑方法,规范伦理学理论包括两个流派:目的论(Teleological Theories)①和义务论(Deontological Theories)[20]18㊂上文分析的四大翻译伦理思想都可以纳入目的论或者义务论的逻辑框架进行阐释㊂1.目的论为基础的翻译伦理观㊂目的论,又称为道德目的论(The Teleology of Moral),其基本内涵是:道德的根本意义是对主体行为的道德价值判断,而行为善恶与好坏的性质和程度取决于此行为最终带来的结果,行为结果需具有实质性[21]㊂换言之,目的论认为,行为结果是评判行为的根本原则㊂与结果相比,行为的动机㊁过程㊁方式以及背景和条件并不非常重要,对结果的评价是目的论道德判断的本质㊂以目的论对结果的不同评价为视角,目的论包括两种主要主张:伦理利己主义(Ethical Egoism)和效益主义(Utilitarianism)㊂②利己主义以行为主体(个人)的利益得失为标准对行为进行道德判断;后者则将整体利益(效果)最大化作为道德判断标准㊂与利己主义不同,效益主义的道德评判标准具有单一性和确定性的特点,也因此成为最受关注的规范伦理理论[20]86㊂将这两种主张投射到翻译领域,可以为译文评判提供两个不同视角,即译者自身利益和译本的整体效益㊂然而,因为译者个体差异性,翻译结果是否有利于自身利益以及利益实现程度等问题主观性较强,很难形成统一标准㊂因此,很难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翻译伦理思想㊂与此相反,效益主义提出的最佳结果,是指结果对人类社会,甚至宇宙的整体利益最大化[20]74㊂促进民族间文化交流是翻译活动的历史使命,翻译活动最高目标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而非实现译者自身利益,这与效益主义倡导的 整体善的最大化 不谋而合㊂因此,可以将效益主义的逻辑方法引入翻译领域,探索何种翻译行为和译文能给人类社会创造 最大的善 ㊂现有的一些翻译理论思想就体现出了效益主义属性,例如汉斯㊃弗米尔(Hans Vermeer)的翻译目的论,皮姆的改善文化间性㊂效益主义伦理观最突出的优势是可操作性强,当我们确定了翻译活动的最大效益,便能以此指导和评价翻译活动㊂当然,目的论也并非十全十美,它非常重视结果的同时,忽视了对行为自身的关注㊂换言之,目的论让所有有利于整体效益的行为都获得了合法身份,而这显然不符合实际,可能会促使译者为达成目的,忽视甚至违背翻译活动中的某些基本规范㊂2.义务论为基础的翻译伦理观㊂义务论也被称为伦理道义论,作为一种道德思维向度,在当今社会它似乎比目的论更为流行,易于被人们接受㊂义务论的道德逻辑是指:个体行为的道德性质和意义,不在于行为本身带来的结果,而是由行为是否具有伦理正当性来决定㊂这里的伦理正当性必须具备普遍性意义,而不是由某个主体的自身行为的目的或价值实现来确定[21]㊂义务论的代表首推康德,他认为一个行为无论其结果如何,只要行为者有 好的 行为动机,此行为就是正当的㊂康德就此提出 善良意志 这一概念,认为 在这个世界内或外,除了善良意志之外,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好的 [22]㊂善良意志是 自律 的伦理,要求行为主体要为义务而义务㊂以义务论伦理主张为道德判断,译者应该具有某些 善良意志 ,并在翻译过程中始终坚持之,例92第1期李征:回归伦理学 翻译伦理研究的未来之路㊀①②此 目的论 和翻译理论中 目的论 (Skopos Theory)不是一个概念㊂Utilitarianism 也翻译成 功利主义 ,但功利主义在现代汉语中有被贬义化的倾向,所以本文将使用 效益主义这个相对中性的表述㊂。

【国外翻译研究丛书清单】

【国外翻译研究丛书清单】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国外翻译研究丛书”清单1. Susan Bassnett & André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英]苏珊·巴斯内特&[美]安德烈·勒菲弗尔《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2. Basil Hatim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Translation Theory andContrastive Text Linguistics’[英]巴兹尔·哈蒂姆《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与对比篇章语言学》3. Christiane Nord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Approaches Explained[德]克里斯蒂安·诺德《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4. Leo Hickey (ed.) 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英]利奥·希基《语用学与翻译》5. Peter Newmark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英]彼得·纽马克《翻译问题探讨》6. Wolfram Wilss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Methods [德]沃尔弗拉姆·威尔斯《翻译学:问题与方法》7. Peter Newmark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英]彼得·纽马克《翻译教程》8. Basil Hatim & Ian Mason 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英]巴兹尔·哈蒂姆&伊恩·梅森《语篇与译者》9. Eugene A. Nida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美]尤金·奈达《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10. Gideon Toury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以]图里《描述翻译学及其他》11. George Steiner 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美]乔治·史坦纳《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12. Mary Snell-Hornb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德]斯内尔·霍恩比《翻译研究:综合法》13. Kathleen Davis 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美]凯瑟琳·戴维斯《解构主义与翻译》14. Maria Tymoczko Translation in a Postcolonial Context: Early IrishLiterat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美]玛丽亚·提莫志克《后殖民语境中的翻译:爱尔兰早期文学英译》15. David Katan Translating Cultures: An Introduction for Translators,Interpreters and Mediators[意]大卫·卡坦《文化翻译:笔译、口译及中介入门》16. Theo Hermans Translation in Systems: Descriptive and System-orientedApproaches Explained[比]西奥·赫曼斯《系统中的翻译:描写和系统理论解说》17. Luise von Flotow Translation and Gender: Translating in the ‘Era ofFeminism’[加]路易斯·冯·弗罗托《翻译与性别:女性主义时代的翻译》18. Ernst-August Gut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英]厄恩斯特-奥古斯特·格特《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19. Edwin Gentzler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revised 2ndedition)[美]埃德温·根茨勒《当代翻译理论》(第二版)20. Mona Baker (ed.)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英]莫娜·贝克《翻译研究百科全书》21. Eugene A. Nid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美]尤金·奈达《翻译科学探索》22. Eugene A. Nida & Charles 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Translation[美]尤金·奈达&泰伯《翻译理论与实践》23. André Lefevere (ed.) Translation/History/Culture: A Sourcebook[美]安德烈·勒菲弗尔《翻译、历史与文化论集》24. André Lefeve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Literary Fame[美]安德烈·勒菲弗尔《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25. Katharina Reiss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德]卡特琳娜·莱斯《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26. Lawrence Venuti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美]劳伦斯·韦努蒂《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27. Susan Bassnett Translation Studies(3rd edition)[英]苏珊·巴斯内特《翻译研究》(第三版)28. Jenny Williams & Andrew Chesterman The Map: A Beginner’sGuide to Doing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 [德]珍妮·威廉姆斯&[英]安德鲁·切斯特曼《路线图:翻译研究方法入门》29. Mark Shuttleworth & Moira Cowie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英]沙特尔沃斯&科维《翻译学词典》30. Cay Dollerup Basics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丹]凯伊·道勒拉普《翻译研究基础》31. Martha P. Y. Cheung An Anthology of Chinese Discourse onTranslation, Volume I国翻译话语英译选集(上册):从最早期到佛典翻译》32. Jeremy Munda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Applications[英]杰里米·芒迪《翻译研究入门:理论应用》33. Basil Hatim & Jeremy Munday Translation: An Advanced ResourceBook[英]巴兹尔·哈蒂姆&杰里米·芒迪《高级译学原典读本》34. Mona Baker & Gabriela Saldanha(eds.)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Studies (Second edition)埃拉·萨尔达尼亚《翻译研究百科全书》(第二版)35. Jean Boase-Beier Stylistic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英]博厄斯-贝耶尔《翻译文体学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国外翻译研究丛书”清单1. Roger Ellis & Liz Oakley-Brown Translation and Nation: Towards aCultural Politics of Englishness[英]罗杰·埃利斯&奥克利-布朗《翻译与民族:英格兰的文化政治》2. Gunilla Anderman & Margaret Rogers Translation Today: Trends andPerspectives[英]格尼拉·安德曼&玛格丽特·罗杰斯《今日翻译:趋向与视角》3. André Lefevere Translating Literature: Practice and Theory in aComparative Literature Context[美]安德烈·勒菲弗尔《文学翻译:比较文学背景下的理论与实践》4. Frank Austermühl Electronic Tools for Translators[德]弗兰克·奥斯特米勒《译者的电子工具》5. Douglas Robinson The Translator’s Turn[美]道格拉斯·鲁宾逊《译者登场》6. Douglas Robinson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from Herodotus toNietzsche[美]道格拉斯·鲁宾逊《西方翻译理论:从希罗多德到尼采》7. Geoffrey Samuelsson-Brown A Practical Guide for Translators[瑞典]萨穆埃尔松-布朗《译者实用指南》8. Peter Newmark About Translation[英]彼得·纽马克《论翻译》9. Maeve Olohan Intercultural Faultlines: Research Model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 Textual andCognitive Aspects[爱尔兰]奥洛汉《超越文化断裂——翻译学研究模式(I):文本与认知的译学研究》10. Christiane Nord 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 Theory, Methodology,and Didactic Application of a Model for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Analysis[德]克里斯蒂安·诺德《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第二版)11. Andrew Chesterman & Emma Wagner Can Theory Help Translators? A Dialogue Between theIvory Tower and the Wordface[英]安德鲁·切斯特曼&艾玛·瓦格纳《理论对译者有用吗?象牙塔与语言工作面之间的对话》12. F Zanettin Corpora in Translation Education[意]扎内廷《语料库与译者培养》13. Sylviane Granger Corpus-based Approaches to Contrastive Linguisticsand Translation Studies[比]格朗热《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对比和翻译研究》14. Theo Hermans Crosscultural Transgressions: Research Model inTranslation Studies II,Historical and Ideological Issues[比]西奥·赫曼斯《跨文化侵越——翻译学研究模式(II):历史与意识形态问题》15. Anthony Pym Method in Translation History[澳]皮姆《翻译史研究方法》16. James S Holmes Translated! Paper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Translation Studies[美]霍姆斯《译稿杀青!文学翻译与翻译研究文集》17. Douglas Robinson Translation and Empire : Postcolonial TheoriesExplained[美]道格拉斯·鲁宾逊《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解读》18. Peter Fawcett Translation and Language: Linguistic Theories Explained[英]福西特《翻译与语言:语言学理论解读》19. Marilyn Gaddis Rose Translation and Literary Criticism: Translation asAnalysis[美]罗斯《翻译与文学批评:翻译作为分析手段》20. Christina Schaffner Translation and Norms[德]谢芙娜《翻译与规范》21. Lynne Bowker Unity in Diversity? Current Trends in Translation Studies[爱尔兰]鲍克《多元下的统一?当代翻译研究潮流》22. Roman Alvarez & M. Carmen Africa Vidal Translation, Power, Subversion[西]阿尔瓦雷斯&比达尔《翻译,权力,颠覆》23. Alexander Fraser Tytler 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英]泰特勒《论翻译的原则》24. Harald Kittel & Armin Paul Frank Interculturality and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iterary Translations[德]基特尔&弗兰克《跨文化性与文学翻译的历史研究》25. Douglas Robinson What is Translation? Centrifugal Theories, Critical Interventions[美]道格拉斯·鲁宾逊《什么是翻译?离心式理论,批判式介入》26. Sherry Simon & Paul St-Pierre Changing the Terms: Translating in the Postcolonial Era[加]西蒙&圣皮埃尔《变换术语:后殖民时代的翻译》27. Maria Tymoczko & Edwin Gentzler Translation and Power[美] 玛丽亚·提莫志克&根茨勒《翻译与权力》28. Mona Baker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英]莫娜·贝克《换言之:翻译教程》29. Roger T. Bell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英]罗杰·贝尔《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30. Jeremy Munda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英]杰里米·芒迪《翻译研究入门:理论应用》31. Eugene A. Nid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美]尤金·奈达《翻译科学探索》32. Eugene A. Nida & Charles 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Translation[美]尤金·奈达&泰伯《翻译理论与实践》33. Laura E.Bertone The Hidden Side of Babel: Unveiling Cognition, Intelligence and Sense through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阿根廷]贝尔托内《巴别塔揭秘:同声传译与认知、智力和感知》。

翻译研究参考书目-精编版

翻译研究参考书目-精编版

我国翻译研究分类书目精编(易曾权编,2008年9月2日最新增订,标题有改动)目录一、国外翻译研究书目 (2)二、翻译研究工具书 (9)三、大陆翻译研究 (11)四、翻译研究书目(非英汉翻译) (27)五、少数民族语翻译研究书目 (29)六、台湾地区翻译研究书目 (31)七、香港地区翻译研究书目 (33)六澳门地区翻译研究书目 (35)一、国外翻译研究书目阿尔瓦雷斯,R.;比达尔,M.C-A.编. 翻译,权力,颠覆(英文本,论文集)[Translation, Power, Subversion (1996)] .毛思慧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57页.埃利斯,R.;奥克利—布朗,L.编.翻译与民族:英格兰的文化政治(英文本)[Translation and Nation: Towards a Cultural Politics of Englishness(2001)] .陈德彰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25页.安德曼,G.;罗杰斯,M.编.今日翻译:趋向与视角(英文本)[Translation Today: Trends and Perspectives (2003)] .穆雷等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232页.奥洛汉,M.编.超越文化断裂——翻译学研究模式(I):文本与认知的译学研究(英文本,论文集)[Intercultural Faultlines: Research Model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 Textual andCognitive Aspects (2000)] .吕俊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279页.巴尔胡达罗夫.语言与翻译.蔡毅等编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215页.巴斯内特,S.翻译研究(英文本,第3版)[Translation Studies (3rd edition)]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76页.(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巴斯内特,S.;勒菲弗尔A.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英文本)on Literary Translation).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43页.鲍克,L.等编.多元下的统一?当代翻译研究潮流(英文本,论文集)[Unity in Diversity? Current Trend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1998)] .朱志瑜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96页.贝尔,Roger T.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英文本)(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298页.贝尔,Roger T.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秦洪武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395页.贝尔托内,L.E.巴别塔揭秘:同声传译与认知、智力和感知(英文本)[Entorno de Babel—Estrategis de la interpretacion simultanea.Buenos Aires: Hachette.1989][英译本:The Hidden Side of Babel: Unveiling Cognition, Intelligence and Sense through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trans by Enrique Robert from Spanish.Argentina: Buenos Aires:2006] .仲伟合,王斌华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435页.贝克,M.换言之:翻译教程(英文本)(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304页.陈德鸿,张南峰主编.西方翻译理论精选(汉译本).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287页.陈永国主编.翻译与后代性(翻译学译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11页.戴维斯,K.解构主义与翻译(英文本)(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15页.道勒拉普,C.翻译研究基础(英文本)(Basics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56页.德利尔,让.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法.孙慧双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202页.费道罗夫.翻译理论概要.李流等译.北京:中华书局,1955.159页.费拉德,L. v.翻译与性别——女权主义时代的翻译(英文本)(Translation and Gender: Translating in the ‘Era of Femini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14页.福柯,斯皮瓦克,刘禾等.语言与翻译的政治.许宝强等编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382页.福西特,P.翻译与语言:语言学理论解读(英文本)[Translation and Language: Linguistic Theories Explained(1997)] .陈国华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60页.冈萨雷兹等.律海同传.罡文译.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478页.格朗热,S.等编.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对比和翻译研究(英文本,论文集)[Corpus-based Approaches to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2003)] .秦洪武,柯飞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219页.格特,E-A.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英文本)(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71页.根茨勒,E.当代翻译理论(英文本,(第二版修订本)[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 revised 2nd edition) ]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32页.辜正坤,史忠义主编.国际翻译学新探(翻译学译文、论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303页.哈蒂姆,B.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与对比篇章语言学(英文本)(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Contrastive Text Linguistic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35页.哈蒂姆,B.翻译教学与研究(英文本)(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Translation,2001).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254页.哈蒂姆,B.;梅森,I.语篇与译者(英文本)(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58页.哈蒂姆,B.;梅森,I.话语与译者.王文斌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410页.哈庆(Hutching, W. J.).机器翻译:过去、现在、未来.致远科技公司编译.台北:致文,1993.487页.海恩波.道在神州——圣经在中国的翻译与流传.蔡锦图译.台北:国际圣经,2000.285页.赫曼斯,T.系统中的翻译——描写和系统理论解说(英文本)(Translation in Systems: Descriptive and System-Oriented Approaches Explained).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95页.赫曼斯,T.编.跨文化侵越——翻译学研究模式(II):历史与意识形态问题(英文本,论文集)[Crosscultural Transgressions: Research Model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I,Historical and Ideological Issues (2002)] .廖七一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217页.霍姆斯,J.S.译稿杀青!文学翻译与翻译研究文集(英文本,论文集)[Translated! Paper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s(1994)] .孟凡君,辜正坤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17页.基特尔,H.;富兰克,A.P.编.跨文化性与文学翻译的历史研究(英文本,论文集)(Interculturality and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iterary Translations,1990).申丹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51页.加切奇拉泽.文艺翻译与文学交流.蔡毅等编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122页.酒井直树,花轮由纪子主编.印迹:多语种文化与翻译理论论集1:西方的幽灵与翻译的政治.钱竞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369页.卡坦,D.文化翻译——笔译、口译及中介入门(英文本)(Translating Cultures, An Introduction for Translators, Interpreters and Mediator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71页.卡特福德.翻译的语言学理论.穆雷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1.165页.科米萨诺夫.当代翻译学.汪嘉斐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236页.赖斯,K.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英文本)(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 .罗得斯,E.F.译(英语).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27页.勒代雷,M.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刘和平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199页.勒菲弗尔,A.编.翻译、历史与文化论集(英文本)(Translation/History/Culture: A Sourcebook).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82页.勒菲弗尔,A.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英文本)(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76页.勒弗维尔,A.文学翻译:比较文学背景下的理论与实践(英文本)[Translating Literature: Practice and Theory in a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ontext(1992)] .孙致礼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165页.李养龙.西方翻译理论文献选读(英文本).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西安公司,2007.270页.鲁宾逊,D.编.西方翻译理论:从希罗多德到尼采(英文本)[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from Herodotus to Nietzsche(1997)].谭载喜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337页.鲁宾逊,D.译者登场(英文本)[The Translator's Turn (1991)] .谢天振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318页.鲁宾逊,D.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解读(英文本)[Translation and Empire: Postcolonial Theories Explained (1997)] .文军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31页.鲁宾逊,D.什么是翻译?离心式理论,批判性介入(英文本)[What is Translation? Centrifugal Theories, Critical Interventions,1997] .毛思慧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219页.罗斯,M.G.翻译与文学批评:翻译作为分析手段(英文本)[Translation and Literary Criticism: Translation as Analysis(1997)] .王宏印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01页.罗选民主编.2004年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翻译·认知与跨学科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芒笛,杰里米•芒笛(Jeremy Munday).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李德凤等编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7.320页.茫迪,杰里米.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李德凤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330页.米兰,G.翻译算法.李锡胤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29页.米乐(J. Hillis Miller).跨越边界:翻译・文学・批评.单德兴编译.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5.198页.莫洛佐夫.文学翻译问题.北京外国语学院俄语系翻译教研室组译.北京: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材出版科,1959.69页.奈达.跨语交际.谭载喜编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奈达,E.A.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英文本)(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89页.奈达,E.A.翻译科学探索(英文本)(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331页.奈达,E.A.;泰伯,C. R.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文本)(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20页.奈达,尤金·A·语言、文化与翻译(英汉对照).严久生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401页.奈达,尤金·A·语际交流中的社会语言学.陈健康校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纽马克,彼得.翻译敎程:翻译的原则与方法.赖慈芸编译.台北:台湾培生敎育发行出版,2005.321页.纽马克,P.翻译问题探讨(英文本)(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00页.纽马克,P.翻译教程(英文本)(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92页.纽马克,P.论翻译(英文本)[About Translation(1991)] .郭建中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184页.诺德,C.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英文本)(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 Approaches Explained).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54页.诺德,C.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张美芳,王克非主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219页.诺德,C.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英文本)[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 Theory, Methodology, and Didactic Application of a Model for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 (Second Edition,2005)] .第二版.张美芳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274页.皮姆,A.翻译史研究方法(英文本)[Method in Translation History(1998)] .李德超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220页.切斯特曼,A.;瓦格纳,E.理论对译者有用吗?象牙塔与语言工作面之间的对话(英文本)[Can Theory Help Translators? A Dialogue Between the Ivory Tower and the Wordface(2002)] .穆雷等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148页.塞莱斯科维奇,达尼卡;勒代雷,玛丽亚娜.口译理论实践与教学.汪家荣等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0.赛莱斯科维奇,达妮卡;勒德雷尔,玛丽亚娜.口笔译概论.孙慧双译.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申雨平编.西方翻译理论精选(英文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834页.榊亮三郎编.(梵藏•汉和四译对校)翻译名义大集(2册).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编译委员会译.台北:华宇出版社,1985.升曙梦.翻译与研究五十年.文之译.上海:上杂出版社,1953.斯内尔—霍恩比,M. 翻译研究:综合法(英文本)(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70页.斯内尔—霍恩比,M.翻译研究:综合法.李德超,朱志瑜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210页.斯塔纳,G.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英文本)(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538页.斯坦纳,乔治.通天塔——文学翻译理论研究.庄绎传编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泰特勒,A.F.论翻译的原则(英文本)[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1791]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239页.提莫志克,M.后殖民语境中的翻译——爱尔兰早期文学英译(英文本)(Translation in a Postcolonial Context: Early Irish Literat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336页.提莫志克,M.;根茨勒,E.编.翻译与权力(论文集)(英文本)[Translation and Power(2002)] .王东风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244页.图里,G.描写翻译学及其他(英文本)(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11页.托贝尔等.文艺翻译问题.李石民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169页.威尔斯.翻译学:问题与方法.祝珏,周智谟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140页.威尔斯,W.翻译学——问题与方法(英文本)(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Method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92页.威廉姆斯,J.;切斯特曼,A.路线图:翻译研究方法入门(英文本)(The Map: A Beginner's Guide to Doing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49页.韦努蒂,L.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英文本)(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353页.西蒙,S.;圣皮埃尔,P.编.变换术语:后殖民时代的翻译(论文集)(英文本)[Changing the Terms: Translating in the Postcolonial Era(2006)] .邵璐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305页.西蒙,谢莉.翻译理论中的性别(1996).吴晓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希基,L.编.语用学与翻译(英文本)(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42页.谢芙娜,C.编.翻译与规范(英文本)[Translation and Norms(1999)] .朱志瑜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40页.谢天振主编.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论文选译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601页.亚里斯多德,罗曼・罗兰等.名家论翻译与写作.台北:志文出版社,1970.198页.尤思德(0. Z. Jost ) ..和合本与中文圣经翻译.蔡锦图译.台北:国际圣经协会,2002.512页.扎内廷,F.等编.语料库与译者培养(英文本)[ Corpora in Translator Education (2003)](论文集).穆雷,刘康龙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53页.仲伟合主编.西方翻译理论(英文本).广州:广州外语音像出版社,2001.Alcaraz,Enrique& Hughes,Brian.法律翻译解析(英文本)(Legal Translation Explained).宋雷导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Asensio,Roberto Mayoral .公文翻译(英文本)(Translating Official Documents).陶友兰导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Cao,Deborah.法律翻译(英文本)(Translating Law).宋雷导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Dollerup ,C.;王宁主编.视角:翻译学研究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英文本)(第一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11页.Dollerup ,C.;王宁主编.视角:翻译学研究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英文本)(第二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03页.Dollerup ,C.;罗选民主编.视角:翻译学研究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英文本)(第三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32页.Jin Di,&Nida,Eugene A.(eds.)On Translation(论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198页.Jones,Roderick .会议口译解析(英文本)(Conference Interpreting Explained).柴明颎导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Liao Qiyi.Modern Theories on Translation in the Western World.重庆:四川外国语学院英语系,1995.Landers,Clifford E. .文学翻译实用指南(英文本)(Literary Translation: A Practical Guide).朱振武导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Mikkelson,Holly法庭口译导论(英文本)(Introduction to Court Interpreting).杜金榜导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Nida, Eugene 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ng,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208页. Nolan,James .口译:技巧与操练(英文本)(Interpretation: Techniques and Exercises),柴明颎导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Phelan,Mary.译员的资源(英文本)(The Interpreter’s Resource).王晓元导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Quah,C.K.翻译与技术(英文本)(Translation and Technology).李正栓导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Zatlin,Phyllis.戏剧翻译及剧本改编:一位实际工作者的观点(英文本)(Theatrical Translation and Film Adaptation: A Practitioner’s View).程朝翔导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二、翻译研究工具书奥斯特米勒,F.译者的电子工具(英文本)[Electronic Tools for Translators (2001)] .冯志伟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192页.贝克,M.编.翻译研究百科全书(英文本)(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654页.本辞典编写组编,林辉主编.中国翻译家辞典.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780页.陈善伟主编.英汉•汉英翻译学词汇(A Glossary of Translation Terms) .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3.226页.迪里索,J.;利加恩克,H.;科米尔,M.C.编.翻译研究关键词(汉英对照).孙艺风,仲伟合编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300页.方梦之主编.译学辞典.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502页.胡子丹编译.国际翻译手册.台北:国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0/1984/1988.619页/683页/769页.黄河清主编.中华百科要览·中国译学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康格拉特-巴特勒,斯蒂芬.国外翻译界.赵辛而,李森编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6.203页.林煌天主编.中国翻译词典.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1327页.林煌天,贺崇寅主编.中国科技翻译家辞典.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402页.刘靖之编.翻译工作者手册.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1.440页.路式成,魏杰主编.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1949—1989).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780页.路式成,魏杰主编.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1990—1994).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485页.路式成,魏杰,孙志主编.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1995—1999).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875页.撒缪尔松—布朗,G.译者实用指南(英文本)[A Practical Guide for Translators(2004)] .文军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187页.陕西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编辑出版.中国当代翻译工作者大辞典.西安:陕西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1.陕西译协本辞典编写组.翻译家辞典.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孙迎春主编.译学大词典.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1167页.孙迎春.汉英双向翻译学语林(A C-E E-C Verbal Forest of Translatology).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450页.孙迎春,刘新芳主编.语言类核心期刊翻译学论文索引(1991—2005).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孙志,周俊等编.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2000—2004).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339页.文军主编.中国翻译批评百年回眸:1900—2004中国翻译批评论文、论著索引.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468页.文军主编.中国翻译教学五十年回眸:1951—2005年中国翻译教学论文、论著索引.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248页.文军主编.中国翻译史研究百年回眸:1880—2005中国翻译史论文、论著索引.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252页.文军主编.中国翻译理论百年回眸:1894—2005中国翻译理论论文索引.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651页.文军主编.中国翻译技巧研究百年回眸:1914—2005中国翻译技巧研究论文索引.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574页.文军,穆雷主编.西方翻译理论著作概要(英文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940页.夏特尔沃斯,M.;考伊,M.编.翻译研究词典.谭载喜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354页.颜婉云,江伟萍.英汉汉英翻译参考书书目汇编.香港: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2000.415页.中国翻译协会编.中国翻译年鉴2005—2006.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1010页.Chan,Sinwai(ed.)A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Technology.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2004.Chan,Sinwai and E.Pollard,David(eds.)An Encyclopedia of Chinese/English,English/ChineseTranslation.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1995.pp.1150.Shuttleworth ,Mark & Cowie ,Moira.翻译学词典(英文本)(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33页.三、大陆翻译研究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350页.鲍刚.口译理论概述.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343页.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本书编委会编.语言与翻译(论文集)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2.蔡小红.口译评估.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266页.蔡新乐.翻译的艺术哲学——文学翻译的含意本体论.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蔡新乐.文学翻译的艺术哲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蔡新乐.翻译的本体论研究——翻译研究的第三条道路、主体间性与人的元翻译构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284页.蔡新乐.翻译与汉语——解构主义视角下的译学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55页.蔡新乐.相关的相关:德里达“‘相关的’翻译”思想及其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05页.蔡新乐,郁东占.文学翻译的释义学原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曹菡艾,赵兴民.联合国文件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曹明伦.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河北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289页.曹汀.关于翻译标准的几个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曹炜等.文言文今译方法和规律.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柴明颎主编.口译的专业化道路: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论文集,英文、中文).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458页.柴秀娟.翻译描述中的语域: 英汉虚构类翻译平行语篇的语域分析模式(英文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2000.521页/527页.陈菁.口译交际过程中的跨文化噪音.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陈历明.翻译:作为复调的对话.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180页.陈明瑶,卢彩虹.新闻英语语体与翻译研究.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234页.陈蒲清.文言今译学.长沙:岳麓书社,1999/2000.陈伟.学理反思与策略重构——英汉词典中例证翻译的目的性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417页.陈伟.翻译与词典间性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427页.陈秀等编.浙江省译家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217页.陈玉刚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稿.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陈肇雄主编.机器翻译研究进展.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2.成昭伟.文学翻译概论(英文本).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418页.程永生.描写交际翻译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445页.程镇球.翻译论文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214页.褚东伟.商业翻译导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268页.丛滋杭.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理论研究.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254页.崔长青,张碧竹编.翻译的要素.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党金学.中外翻译理论选读.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董乐山.董乐山文集(第二卷).李辉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324页.董明.翻译:创造性叛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217页.杜承南,文军主编.中国当代翻译百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杜建慧等.翻译学概论.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330页.杜瑞清,党金学主编.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术论丛(第六卷)——翻译的艺术.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段初发.文学与翻译论稿.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257页.顿官刚.湖湘译林与外国翻译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6.范守义.翻译研究:另类视野.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566页.范祥涛.科学翻译影响下的文化变迁——20世纪初科学翻译的描写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72页.方华文.20世纪中国翻译史.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651页.方梦之编选.译论纵横.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3.334页.费小平.翻译的政治——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50页.冯建文.神似翻译学.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冯庆华主编.文体翻译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483页.冯庆华主编.红译艺坛——《红楼梦》翻译艺术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487页.冯庆华.母语文化下的译者风格.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476页.冯文坤.翻译与翻译之存在——关于翻译的存在论思考.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冯志伟.自然语言机器翻译新论.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冯志伟.机器翻译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841页.冯志伟,杨平.自动翻译.上海:知识出版社,1987.佛雏.王国维哲学译稿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82页.傅浩.说诗解译:中外诗歌与翻译论集.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傅勇林.文化范式:译学研究与比较文学.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傅仲选.实用翻译美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247页.高华丽.翻译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254页.高黎平.美国传教士与晚清翻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高圣兵.Logic汉译研究——跨文化翻译中的“格义”、视域融合与接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313页.葛校琴.后现代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279页.耿龙明主编.翻译论丛.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龚光明.翻译思维学.北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485页.辜正坤.中西诗鉴赏与翻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448页.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548页.辜正坤.译学津原.郑州:文心出版社,2005.364页.顾铁军.外国新影片翻译与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428页.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论稿.上海:百家出版社,2003.316页.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理论探索.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417页.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美学研究.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491页.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文化探索.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449页.郭建中编.文化与翻译(论文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440页.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郭建中.科普与科幻翻译:理论、技巧与实践.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494页.郭兰英.口译与口译人才培养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87页.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2005.601页/477页.郭云生.古文翻译法.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郭著章等.翻译名家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465页。

读潘文国先生《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有感

读潘文国先生《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有感

- 244-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读潘文国先生《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有感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张倩【摘要】本文以潘文国先生《当代西方翻译学研究:兼谈翻译学的“学科性”问题》为基础,对翻译的学科性问题进行探讨,并对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情况进行概括和评述。

从西方翻译学学科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中探索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可以吸收和借鉴的经验,这对我国的翻译学科建设具有宏观性指导意义。

【关键词】西方翻译理论 学科性 三个阶段 六大学派一、引言潘文国先生,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先于复旦大学外文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后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史专业,是学术界为数不多的同时受过中文和英语两方面科班训练的学者。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潘文国先生共计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论著20余部,其中专著9部、译著5部、编著10余部,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

2012年,潘文国先生的文章《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分三期连载在《中国翻译》上,其学术价值岿然可见。

该文首先讨论了翻译的学科性问题,并根据学科性的自觉意识强弱将西方的翻译研究分为传统、现代、当代三个阶段,根据“翻译研究派”的不同观点将翻译研究派分为六大学派,后对各学派的思想进行介绍。

二、翻译研究的三个阶段潘文国先生认为学科意识是西方翻译理论中一条重要的分水岭。

以此作为标准,西方翻译史研究被地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传统翻译学,从古代的西塞罗到1959年。

第二阶段,现代翻译学,从1959 年雅可布逊的论著《翻译的语言观》的发表到1972年。

第三阶段,当代翻译学,从1972 年霍姆斯的论著《翻译学的名称和性质》的发表至今。

传统翻译学中理论零碎、不成系统,翻译实践家为多,理论家偏少且多以经验为主。

“忠实”和“自由”的选择是传统翻译学讨论的焦点,即“直译”和“意译”。

这一阶段又被称为“文艺学派”,因为没有系统的理论,翻译行为基于个人的主观体验,强调翻译的创造性。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翻译理论研究应运而生。

文化外译与传播研究路径探索——“中华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高端研讨会述评

文化外译与传播研究路径探索——“中华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高端研讨会述评

第25卷第2期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25No.22024年3月Journal of Yansh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Mar.2024文化外译与传播研究路径探索中华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 高端研讨会述评汪宝荣,谭震林(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311121)㊀[收稿日期]㊀2023-12-20㊀㊀[基金项目]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特色社会翻译学理论建构与实践研究 (22BYY013)阶段性成果㊂㊀[作者简介]㊀汪宝荣(1968 ),男,浙江绍兴人,翻译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谭震林(1998 ),男,重庆荣昌人,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㊂[摘㊀要]㊀近年来,国内的中华文化译介与传播研究趋热,成果较丰富,但有待加强和推进㊂对近期举行的一次全国性专题研讨会上的重要论文进行述评,由此管窥㊁分析本领域研究最新进展和存在的不足,发现当前研究聚焦于理论建构㊁中华典籍和中国文学经典的翻译与传播㊁受众接受等,但研究取向上存在三个突出问题,即普遍重翻译,轻传播;重传播结果,轻传播过程;讨论传播效果却缺乏可靠的接受研究㊂进而探讨社会学㊁传播学和综合路径应用于本领域研究的潜力,指出社会学路径和传播学路径较为成熟,但拓展和改进的空间还很大,综合路径尚有待探索,有望取得重要突破㊂[关键词]㊀中华文化;译介与传播;社会学路径;传播学路径;综合路径[中图分类号]B244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DOI]10.15883/j.13-1277/c.20240207708一㊁引言近年来,国家层面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 走出去 ,使得中华文化译介与传播研究趋热㊂许钧曾呼吁学界 积极响应国家的战略需求,对中国文学文化在国外的译介与传播展开多方位研究 [1]117㊂本研究所称 中华文化译介 包括国外的主动译介和国内的对外译介㊂ 译介与传播 或 翻译与传播 这一表述在国内学界沿用已久,最早由谁提出已无从查考,但1997年北京语言大学举办的 翻译研究与文化传播 国际研讨会,可能是国内最早以此为主题的学术会议㊂此后,国内多次召开相同主题的研讨会,影响最大的当属2018年浙江大学主办的 新时代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 高峰论坛㊂其策划人许钧把 译介 与 传播 并列自有其考虑㊂有学者如此分析两者的关系:译介涵盖翻译与推介,推介指有关机构或个人发起翻译出版项目,向目标读者推介作家作品㊂译介是译作得以传播的手段和过程性行为,传播是译介后的一种手段和过程性行为,也是译介的目标,而成功的传播又能推动更多作品的译介[2]71㊂笔者据此推测,许钧意在强调译介与传播是不同手段和过程,当前尤其要加强传播研究㊂为了交流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促进中华文化译介与传播研究, 中华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 高端研讨会于2023年9月在杭州举行㊂会议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社会翻译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外国语“‘上海翻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翻译季刊“‘外国语文研究“‘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等杂志社协办㊂正式参会代表60余人,其中大会发言14人,分论坛发言32人㊂本文对紧扣会议主题的重要参会论文进行述评,由此管窥本领域研究新进展,剖析存在的不足,进而讨论有待拓展78㊀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和探索的研究路径㊂二㊁本领域研究新进展及不足㊀㊀(一)宏观探讨与理论建构周领顺开创的译者行为批评理论 专注于译者意志性㊁译者的身份和角色行为之于译文质量的影响,属于翻译内外相结合㊁译者行为和译文质量评价相结合㊁规定和描写相结合的翻译社会学研究 [3]4-5㊂他在主旨发言中着重剖析了译者行为过程中的角色化现象,认为这有助于译者在 讲好中国故事 和传播中华文化的实践中为自己准确定位,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把译者角色化纳入视野,突破了传统的文本中心视域固守结果的局限,既能解释翻译过程中的现象,也能有效地指导翻译实践㊂周领顺的理论是自成一格的社会学路径翻译研究,对于中华文化译介与传播研究有独特的应用价值㊂胡安江探讨中国文学国际传播的现实困局与理论建构㊂他指出,唯有坚持 多元参与㊁协同共治 的认识论和 有破有立㊁融创结合 的方法论,打破学科机制壁垒,大力推动学界与业界的融合,深度提炼中外普适性学术话语,把 国际传播学 设立为一级交叉学科,积极构建基于实践的学术话语体系,方能走出现实困局,建构中国文学国际传播理论范式㊂胡安江洞悉中国文学对外译介与传播 投入巨大㊁收效欠佳 的现实和理论话语弱势,认为理论建构应建基于实践,坚持借鉴有普适性的国外理论与自创学术话语并举㊂这关涉目前国内学界争论中的理论建构的向度问题,其观点值得重视㊂吕世生剖析了中国文化 走出去 翻译实践的独特性及对 译出 研究的启示①,认为 译入 译出 这对概念表面上关乎翻译方向,实质上涉及中西文化关系与翻译实践之间的联系:19世纪中期到改革开放前的 译入 以 师法 西方文化为基本目标,1949年以来国家机构外译的目标则是弘扬中华文化和建构中国文化身份㊂接着他引入 文化生命体 概念,指出文化的遗传㊁变异㊁排斥和接受是文化生命属性的具体表现,即一种文化为了保持自身的稳定性,往往排斥外来文化,同时,接受异质文化是本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条件;由于目标受众对我方的 译出 一般是被动需求, 译出 文本往往受到排斥,因此翻译时需要降低甚至消解源文本的异质性,方能提高目标受众对译文的接受度㊂该假说与张西平提出的 文化需要论 [4]颇相似,但立论依据新颖,颇具启迪意义㊂(二)中华典籍翻译与传播魏泓指出,一些汉学家倾向于对中国史学典籍进行深度翻译(又称 厚翻译 )②,认为这种翻译模式能产出内容更深广㊁影响更深远的学术性译本,有助于促进西方对中国史学及中国古代方方面面的研究,全面建构中国形象,促进中西文明交流和互鉴㊂以上观点虽有积极意义和一定说服力,但作者没有探讨此类厚翻译文本的传播过程,对其传播效果的论断则缺乏依据㊂对研究者来说,除了关注翻译模式,还应考察出版㊁传播㊁接受等译后过程,才能有效评估传播效果㊂厚翻译适用于学术性译本,以学者㊁专家㊁学生等专业读者为主要受众,且大多由西方学术性(大学)出版社出版,如倪豪士(W.H.Nienhauser,Jr.)的‘史记“英译本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出版,其影响一般局限于小众读者圈㊂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不提供脚注和评述的译本(可称作 薄翻译 ),如华兹生(B.Watson)的‘史记“英译本,因其流畅可读,一直深受广大读者欢迎[5]㊂由此可见, 厚翻译 和 薄翻译 能满足不同读者群的需求,都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 走出去 ,只是 文化保真 的程度有所不同㊂吕霄霄从几位重要的西班牙语诗人的作品入手,分析了‘易经“ 言象意 思想对西语诗歌的影响,发现该思想在西语世界传播和接受的过程中,经历了文化过滤,产生了文化变异,从而促使西语文学文论新质的产生,获得 进入他国化 的成熟形态㊂这一发现本身很重要,表明‘易经“在西语世界产生了实质性影响,但它如何通过有关个人和机构的译介进入西语世界,即其译介与传播的过程,无疑同样重要,应在分析传播结果前进行梳理㊂中华典籍外译一般有较长的历史,因此不少国内典籍翻译研究者采用翻译史研究方法,包括皮姆(A.Pym)提出的 翻译考古 历史批评 成因分析 三步法[6]4-6㊂尽管皮姆主张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翻译史[7]viii-ix,但他注重翻译史实及其成因和译作产生的影响,对过程分析相对忽略㊂这应是目前典籍翻译研究对译介与传播过第2期汪宝荣等㊀文化外译与传播研究路径探索79㊀程关注不足的一个原因㊂(三)中国文学经典翻译与传播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目前国内翻译研究者大多关注诗歌形式和意旨㊁文学意象等的再现和传递等翻译问题,较少考察传播效果㊂魏家海分析了宇文所安(S.Owen)对杜甫诗歌中民俗文化的翻译,发现译者 以形象传真为主,以形象变异为辅 来重构中华文化形象[8],认为这种翻译模式类似民族志书写,进而提出建构 民族志翻译理论 的设想,以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研究㊂需要指出的是,民族志(ethnography)本身不是理论,而是一种社会科学中最常用的㊁以实地调查(参与观察)为主的研究方法,法国社会学家拉图尔(tour)和卡隆(M.Callon)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即建基于民族志[9]6-7㊂民族志注重整体概观一个文化社群的制度和风俗,实录观察到的社会行为和活动㊂魏家海把杜甫诗歌译者宇文所安比作 民族志书写者 ,确属洞见㊂其实,早有西方学者把民族志喻为 文化翻译 [10]㊂民族志和翻译均以文化再现为主要任务,民族志学者因而被视为文化阐释者[11]170㊂一些国外学者已将民族志应用于翻译研究中,特别是用于考察翻译过程及其涉及的社会行动者,但翻译学者对这种研究方法的探讨还很少[11]170㊂民族志的方法适用于研究在世的译者及其他行动者的翻译行为和活动,以及我国外文局㊁外交部等政府翻译机构的运作机制和方式,或将带来研究上的突破㊂孙今怡从翻译地理学视角入手,发现葛浩文在翻译莫言小说‘蛙“时对原作的空间角色㊁空间焦点㊁空间视角进行调适,进而参照认知绘图理论,指出葛浩文基于自身与莫言的地理空间认知地图异同,采用还原生态属性㊁重塑社会属性㊁重组精神属性等翻译手段,重绘了英文读者能接受和认同的 高密东北乡 ㊂该个案研究表明葛浩文的译文成功再现了莫言原作的地理空间布局,同时为批评或描述中国文学译作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㊂孙今怡最后指出,英文读者或许能解读出高密的自然地理风貌和莫言敬畏自然的态度,但一定程度上无法共情莫言对高密古老传统的依恋和反思㊂英文读者 无法共情 一说指译作传播和接受的结果,不能仅靠研究者的主观判断,还须利用统计调查㊁问卷㊁访谈㊁焦点小组等研究方法加以证实㊂(四)社会学路径的翻译研究汪宝荣回顾了国内的社会学路径翻译研究取得的成绩,检视了国内翻译研究者应用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时的一些突出问题,包括对理论本身断章取义㊁不求甚解,运用不完整㊁不到位,未用社会学的实证研究法等③,最后指出:社会学路径翻译研究旨在描述译作在目标文化中的功能和影响,特别适用于中华文化译介与传播研究;已有社会学路径翻译研究多聚焦于文学场域(系统),尤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外译,较少研究古典文学和典籍的译介与传播,以口译㊁外宣翻译㊁视听翻译为选题的更少见,今后应重点研究这些课题㊂徐敏慧基于卡隆提出的 转译四步骤 ,即明确问题㊁利益赋予㊁招募㊁动员[12],以 武侠世界 ()网站合作翻译古龙小说‘天涯明月刀“为例,分析了翻译行动者网络建构的四个步骤,指出依托网络运作的合作翻译模式不仅高效,能吸引忠实的粉丝读者和合格译者,而且实现了译者与读者的即时互动,有利于翻译文学作品的快速㊁高效传播㊂现有研究大多关注纸质书 翻译 出版 传播 模式,徐敏慧的个案研究无疑是选题上的突破㊂笔者最近注意到,俞川运用民族志方法分析了 译言网 (www.yeeyan. org)的合作翻译模式和过程[13]㊂这两项研究主要关注翻译过程,如能加上传播过程和结果分析,将是完整的译介与传播研究㊂‘葵晔集“(Sunflower Splendor:Three Thousand Years of Chinese Poetry)为中国古今诗词曲英译选集,由知名美籍华裔学者柳无忌㊁罗郁正合作编选,1975年由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和纽约铁锚出版社(Anchor Books)同步出版㊂该集子选诗近千首,来自美国㊁加拿大有关院校的50多位东亚研究专家和学者参与翻译㊂目前国内学界对这本重要选集的关注和研究甚少[14]㊂段自力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尝试分析该翻译出版项目是如何启动和完成的,指出柳㊁罗先后任教于印第安纳大学东亚系并任系主任,其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确保他们能 招募 众多同行加入翻译行动者网络,并获得大学出版社的出版合同㊂他进而分析柳㊁罗的双文化背景和学者身份如何影响他们拟定的中诗英译原则:用地道的英语保留汉语语法和风格上的主要特征,但不强求再现韵式㊂该个案研究突破了 谁来译㊁译什么㊁怎么译 的惯常模式,令人80㊀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信服地解释了一个翻译出版项目的实施过程,可惜的是对‘葵晔集“的传播过程和结果着墨不多㊂(五)受众接受研究译作一经出版并进入传播渠道后,就有了产生何种影响的问题㊂影响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是受众接受㊂耿强基于亚马逊海外用户评论,尝试考察中国图书的国际传播,指出现有研究往往以源语导向为原则提出问题,考察单一作家㊁作品或译作在图书销售平台上的传播,无法从整体上获知亚马逊形塑的中国形象㊂他结合远读和细读的方法,用自然语言处理的远读工具揭示亚马逊消费者评论数据中有意义的语义型式,然后运用语料库手段对数据进行细读,通过分析元数据和评论数据,揭示这些数据传播了哪些内容㊁海外用户对中国的认识及其蕴藏的主导性话语观念㊂网络评论作为当下普通读者记录阅读痕迹的主要方式,成为用于检验翻译传播效果的受众接受研究的重点㊂赵朝永以‘金瓶梅“英译本读者接受为个案,利用Python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译本读者在西方主流图书社交平台上的评语㊁评论数量趋势㊁星级评价等进行分类整理,运用情感分析技术挖掘读者对不同译本的情感态度,并提取主题词以剖析普通读者对译本的关注维度,最后借助语料库分析工具检索各维度关键词,全面细致地考察了‘金瓶梅“的几个英译本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和接受㊂耿㊁赵聚焦于国外大众读者对中国图书的评价;运用先进的数字人文技术,充分发挥量化分析工具的优势;质性分析与量化分析相结合,试图揭示真实的传播内容和效果,包括国外受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㊂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不应只面向小众的精英读者,而应走进大众读者的心中,让他们理解和接纳中国文化的价值观[15]5-6㊂由是观之,两位学者的研究对象㊁内容和方法颇具启迪意义㊂综上所述,以上学者围绕 中华文化译介与传播 这一主题,探讨了理论建构问题,提出了假说,采用了新颖的研究方法,不乏洞见和新见,有的更是高屋建瓴㊁富于启发㊂同时不难发现个案研究中的三个突出问题:普遍重翻译,轻传播;重传播结果,轻传播过程;讨论传播效果却缺乏可靠的接受研究㊂叶会㊁马萧梳理分析了2008 2018年中国知网收录的中国文化外译研究文献,也指出三个突出问题:研究内容上普遍重 译 轻 介 ,理论视角单一且陈旧,研究链条缺失即只关注翻译维度,忽视了传播维度[16]㊂这与笔者的发现大体吻合㊂当前中华文化翻译与传播研究普遍重翻译㊁轻传播,首先是因为传播研究难度大,其次是因为采用的研究路径较传统㊁单一,或研究方法有待更新和多样化㊂三㊁研究路径反思与展望为推进中华文化译介与传播研究,有必要拓展和探索以下三个研究路径㊂(一)社会学路径根据霍尔姆斯(J.Holmes)的构想,翻译社会学(又称社会翻译学)旨在 描述译作在接受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中的功能 , 着重探讨哪些文本在何时何地被翻译及其产生的影响等 [17]72㊂这与中华文化译介与传播研究的对象和目标不谋而合㊂目前翻译社会学 三足鼎立 ,即描述性社会翻译学㊁文化产品翻译社会学和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社会翻译学并存,每个分支都有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支撑[18]㊂沃尔夫(M.Wolf)认为,描述性社会翻译学包括行为者社会学㊁翻译过程社会学和译作社会学[19]13-18,分别研究翻译与传播的行为者(译者㊁出版商㊁编辑㊁评论人㊁读者等)㊁过程㊁产品及其功能和效果,涵盖了中华文化译介与传播研究的微观和中观分析㊂国内已有相关研究聚焦于译者和产品(译作),对其他行动者和翻译与传播过程的关注不足㊂文化产品翻译社会学把翻译图书视为文化产品,着重研究各国翻译图书的国际流通㊁传播和出版策略等[20]230㊂这种宏观分析在国内尚阙如,可用于探究我国 译入 图书与 译出 图书的逆差㊁中国文学文化 走出去 效果欠佳的症结与对策等重要问题㊂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社会翻译学有两个研究进路㊂一是以该理论为分析工具,如张莹剖析了熊式一英译‘王宝川“的过程及其成功的动因[21],骆雯雁考察了韦利(A.Waley)‘西游记“节译本的生产和传播过程[22]㊂二是比泽兰(H.Buzelin)提议的综合分析模式㊂她认为拉图尔的理论能弥补布迪厄(P. Bourdieu)场域理论之不足,将两者加以整合,能有效分析人类和非人类行动者构建的翻译与传播网络及过程[23]㊂参照比泽兰的提议,汪宝荣提出了中国文学 译介与传播行动者网络模式 [2]95-105,已被冯正斌[24]㊁汪晓莉[25]㊁姚伟[26]㊁王海珠和王洪第2期汪宝荣等㊀文化外译与传播研究路径探索81㊀涛[27]等应用于个案研究中㊂这类研究正在改变对其他翻译行动者和翻译与传播过程重视不足的现状㊂值得指出的是,最近欧美翻译学界将吉登斯(A.Giddens)的结构化理论和高夫曼(E.Goff-man)的符号互动论[28]引入翻译研究中,而国内翻译学界尚未作出反应,需及时跟进介绍和借鉴运用㊂再者,鉴于目前本领域的研究方法需要更新和多样化,应加大问卷调查㊁访谈㊁实验㊁参与观察(民族志)等的运用力度㊂另外,西方理论未必都适用于解释中国的翻译实践,自创中华文化译介与传播理论将是推进国内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进路㊂(二)传播学路径与长期以来社会学界几乎不关注翻译一样,传播学界也很少研究翻译问题,但这并不妨碍国内的翻译学者应用传播学理论④㊂吕俊率先提出要从传播学视角研究翻译的主体㊁客体㊁载体和受体[29]㊂目前国内翻译学界应用最多的是拉斯韦尔(sswell)的 5W 即五个传播要素模式[30],借用其他传播学理论的则较少,如叶会㊁马萧参照马莱兹克(G.Maletzke)的系统模式,构建了中国文化外译传播模式[16]㊂基于拉斯韦尔模式,尹飞舟㊁余承法㊁邓颖玲析出了用于分析翻译传播过程的线性模式㊁循环模式㊁系统模式和社会模式[31]34-49,属于 翻译传播学 的标志性成果㊂该线性模式参照了拉斯韦尔模式,所作修正主要是加入了第六要素即译者㊂由于原模型为简单㊁粗糙的链式结构,忽略了受众反馈和社会因素对传播过程的制约[16],笔者认为该模式要真正发挥分析效力,尚需厘清六个要素的交互或联结机制,如 主体 (发起者)如何选定 客体1 (原作), 客体1 (原作)如何联结到译者, 客体2 (译作)如何进入传播渠道,等等㊂此外,还应把影响传播效果的翻译策略和出版策略考虑进去㊂循环模式在线性模式的基础上加上了受众反馈,其理据是 传播的效果主要通过受体的反馈体现 [31]42㊂由于没有说明受众反馈用哪些指标衡量,且受体直接反馈给主体(发起者)在真实语境(包括口译)中罕见,其分析效力有所减弱㊂系统模式在循环模式的基础上加入各种影响因素,能描述和阐释各传播要素的互动,包括对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㊂其不足仍是一味强调 受众反馈 ,对实际传播效果及其测量则语焉不详㊂社会模式在系统模式的基础上加入政治㊁经济㊁教育㊁法律等社会因素,以便考察 社会因素对翻译传播的影响 ,以及翻译传播如何 影响译语社会的政治㊁经济㊁教育㊁科技和 促进文化传承 [31]47-48㊂前者强调意识形态㊁翻译文学在目标语文学场域中的位置等对翻译与传播的影响,其灵感显然来自描述性翻译研究路径;后者旨在探究翻译与传播的社会功能,与翻译社会学的研究目标相契合㊂上述四种翻译传播过程分析模式层层推进㊁逐步改进,以社会模式为最佳,但仍有待修正完善⑤,其根源在于拉斯韦尔模式本身的缺陷㊂传播学路径无疑适用于中华文化译介与传播研究,但目前国内学者提出的翻译传播过程模式有待修正完善,同时应积极引入适用的传播学理论,如英国学者霍尔(S.Hall)的意义编码/解码政治学分析模型[32]㊂(三)综合路径采用综合路径的方法论依据是三角验证(tri-angulation)原理,即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路径来研究一个问题,以增强人们对研究结果的信心 [33]㊂传统上,三角验证与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联系在一起㊂美国学者邓津(N.K.Denzin)将其传统含义拓展,区分了数据㊁研究者㊁理论㊁方法的三角验证㊂方法的三角验证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如问卷调查和观察)来收集数据,理论的三角验证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论视角来解释和分析数据[34]㊂建构主义社会学学者批评指出,三角验证原理的预设是用不同方法获得的两组数据可以比较,且两者的分析效力相当㊂但同时他们也承认三角验证有助于增加研究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从而提升研究报告的可靠性和说服力[33]㊂单一研究路径难免存在理论㊁概念㊁研究方法上的局限,采用综合路径或能提升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说服力㊂在综合路径探索方面,至少有三个可选方案:两个研究路径之间㊁同一研究路径内部㊁两个理论或分析模式之间的三角验证㊂其一,可同时基于传播学路径和社会学路径分析同一组数据,对翻译与传播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交叉阐释㊂如研究结果相似或相近,说明最终结论较可靠,但未必无懈可击;不然则说明两个研究路径的分析效力不对等,需对解释力较弱者做出修正㊂。

近五年中国典籍英译研究概况

近五年中国典籍英译研究概况

近五年中国典籍英译研究概况如果把文化看作一个民族的各项活动:物质的和精神的,那么哲学是思想的、精神的文化。

哲学可以创造文化,代表着文化理想。

(成中英,:58)可见,哲学是民族文化中的核心部分,而承载着哲学文化的典籍,作为经典文本,维系着一个民族得以安生立命的根基。

具体到中国哲学典籍,它主要是指周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元典文本,如后代所称的《五经》、《四书》、《荀子》《老子》、《庄子》、《墨子》、《公孙龙子》等,及汉以后相关的子集,同时也包括魏晋南北朝之后传入中国的佛学典籍。

以儒、释、道三家为主体,兼及其它诸子百家的中国哲学典籍,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更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

因此,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是关乎一个民族哲学文化的传承、交流、发展的大事,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文化参与全球文化交流的一个极好途径。

”(汪榕培,王宏,:3),进而言之,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研究可以分为翻译实践、翻译理论和翻译史三个层面,其中,译史研究能够更好地促进中西文化的会通,从而构建“和而不同、相得益彰”的文化多元化的全球文化格局。

中国哲学典籍英译史的研究内容方面是对翻译活动的史实的梳理和描述(翻译了什么?什么没有被翻译?谁在翻译?如何翻译?,另一方面总结不同时期翻译活动的特征与规律,再者则是挖掘翻译史料背后的历史、社会、文化因素(为什么会是这些人在以这种方式翻译这些典籍?翻译的结果又是什么?,最后,以史为鉴,引发对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原则和方法的思考,但目前国内外,对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研究多集中在翻译实践和理论构建层面,对中国哲学典籍英译史的研究几近空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文化多样化的今天,中国哲学典籍英译史的研究工作亟待展开。

目前,国内外对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研究多集中在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两个层面,而对中国典籍英译史的研究却鲜有人涉足,甚至还没有一本中国典籍英译史的专著问世,就连相关的学术语言文言化的复古倾向--一个值得关注的语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浅析“教学学术”视角下大学教师教学责任意识剖析传播学术中的“欧洲中心主义”——亚洲中从ontology的译名之争看哲学术语的翻译原则试论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的依据与路径论析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学术责任中学的学术:一个亟待关注的话题试论学术嬗变中的教育创新环境法学的学术特色与贡献也不绝如缕。

西方当代翻译思想与流派(II)知识讲解

西方当代翻译思想与流派(II)知识讲解
5、文化学派翻译理论
“描述翻译研究”(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规 定翻译研究”(pr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目标语中心翻译研究”(target-oriented translation studies)
“多元系统研究” (polysystem approach)或“系统研 究”(systemic perspective)
第四阶段源自20世纪90年代初 勒菲弗尔、苏珊-巴斯奈特,《翻译、历史与文化》 (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文化建构——文学翻 译论集》(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
翻译研究“文化转向”新发展趋势——翻译研究已从形式主义 阶段走出,应该考虑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语境,翻译像其他 各种“改写”一样,创造出他者文本的新形象。
描写性翻译研究——研究翻译的过程、产物、以及功能的时候, 把翻译放在时代之中去研究,是把翻译放到政治、意识形态、经 济、文化之中去研究”(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when
they attend to process, product, and function—set translation
这篇论文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首先是它的清晰的翻 译学的学科意识,其次是它对未来翻译学学科内容以图示 的形式所作的详细的描述与展望。
霍尔姆斯讨论了“translatology”(翻译学)、“the theory of translating”或“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翻译理论)、 “science of translation”或“translation science”(翻译科学) 等术语,并指出其各自的局限。最后他认为“translation studies”(翻译学)是所有术语中最适合作为学科名称的。

翻译史研究的一部新力作——《中国英诗汉译史论——1937年以前部分》评介

翻译史研究的一部新力作——《中国英诗汉译史论——1937年以前部分》评介

翻译史研究的一部新力作——《中国英诗汉译史论——1937年以前部分》评介易经【期刊名称】《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30)004【总页数】5页(P183-187)【作者】易经【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1.引言近年来,国内学者日益重视翻译史的探讨,相关研究所涉维度更多,对问题的洞悉更深刻。

相关的代表成果有:马祖毅的《中国翻译简史》(1984)和《中国翻译通史》(2006),孙致礼的《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1996),方华文的《20世纪中国翻译史》(2005),王克非的《翻译文化史论》(1997),李伟的《中国近代翻译史》(2005),李亚舒、黎难秋的《中国科学翻译史》(2000),黎难秋的《中国科学文献翻译史稿》(1993)和《中国科学翻译史料》(1996),陈玉刚的《中国翻译文学史稿》(1989),郭延礼的《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1998),热扎克·买提尼牙孜的《西域翻译史》(1994),陈世明的《新疆现代翻译史》(1999),陈福康的《中国译学理论史稿》(1992)和《中国译学史》(2011),臧克伦的《中国翻译史话》(1991),谢天振的《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穆雷的《通天塔的建设者——当代中国中青年翻译家研究》(1997)以及查明建的《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2007),等等。

笔者在自己的博士论文(2009)中曾讨论了翻译史研究的基本框架,提出翻译实践史、翻译理论史和翻译专题史是构成翻译史学的三个主要分支。

翻译实践史和翻译理论史研究方面涉及中国翻译史、世界翻译史和区域翻译史,而就研究对象的时间跨度上来讲,这些方面都存在通史和断代史研究。

专题史分支的已有研究则主要包括如下方面:译家研究、译作研究、学科翻译史、翻译史与文化、翻译机构发展史、翻译教学发展史等。

从“以人为本”看中国当代翻译史

从“以人为本”看中国当代翻译史

龙源期刊网 从“以人为本”看中国当代翻译史作者:邵明月来源:《读与写·教师版》2018年第04期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翻译事业空前发展,取得了远超于任何时期的成就。

该时期的翻译内容多元化,翻译语种覆盖范围广,翻译理论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

这次翻译高潮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时期内广大人民急需精神指引,翻译家坚持“以人为本”,翻译了大量红色作品和苏联文学作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第二阶段为文革时期,虽然翻译事业止步不前,但不少翻译家以坚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坚持翻译创作,他们这种为国为民的精神令人佩服;第三阶段为改革开放至今,翻译家们以人作为翻译工作的中心,翻译了大量西方先进文明和国内优秀作品,促进了中外交流,弘杨了中国文化。

关键词:中国第四次翻译高潮;当代翻译史;“以人为本”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4-0232-021.引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翻译事业取得了空前的发展,该时期的成就远超任何历史时期。

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大大促进了翻译事业的发展。

翻译内容多元化,涉及了政治、科学、文化等各个领域。

翻译的语种涵盖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语言。

翻译理论层出不穷,翻译实践不可胜计,翻译作品数量丰富,质量优秀。

这一时期被学者们称为中国翻译史上第四次翻译高潮。

中国近代翻译史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翻译的作品主要是“红色作品”和苏联文学作品。

第二阶段为“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翻译事业停滞不前。

第三阶段为改革开放至今,受到经济和政策的推动,翻译理论、翻译实践蓬勃兴盛。

在这三个阶段内,无形中有着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引着译者们的翻译工作。

第一阶段内,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的胜利,但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空虚,共产党将人民的需求放在根本的位置,支持“红色作品”和苏联文学作品的翻译,丰富了人民的精神世界。

翻译史研究方法 读书报告

翻译史研究方法 读书报告

《翻译史研究方法》读书报告摘要:近些年来,翻译史的研究在国内外翻译界广受关注。

Methods in Translation History《翻译史研究方法》一书就翻译史的选题技巧,翻译史研究的意义,翻译史的写作需注意的问题和需遵守的原则,翻译史研究有无理论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全书内容编排得当,讨论问题深入浅出,且不乏自己的真知灼见,对翻译史研究有很强的理论及实践指导意义。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history has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in the translation circl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e book Methods in Translation History talks about the skills of selecting the topics, the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ion history studies, the requirements and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history writing, and whether theories can be introduced to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history. The contents are arranged in a proper order and profound problems are explored in simple terms without a lack of personal insights. Therefore, it has strong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history.关键词:翻译史;方法论;翻译理论Key words:translation history; methodology; translation theory一、内容简介本书共12章,内容大致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比较注重实际问题,后半部分则比较注重理论上的探索。

文化史就是翻译史——陈寅恪的历史发现与其翻译观初探

文化史就是翻译史——陈寅恪的历史发现与其翻译观初探

The History of Human Culture is History of
Translation
作者: 蔡新乐[1]
作者机构: [1]河南大学翻译理论研究所,河南开封475001
出版物刊名: 外语与外语教学
页码: 53-56页
主题词: 陈寅恪;翻译;历史;法成;佛教
摘要:本文试图对历史学家陈寅恪(1890-1969)在翻译研究领域的贡献进行历史综述。

陈寅恪虽被视为一位历史学家,但翻译问题一直是他所关注的。

他认为,高水准的译者具有跟伟大的学者一样的能力,因为二者都能够对传统重新加以创造和改造,不断激活文化并使之持续发展,进而一代代传下去。

而他们也都将翻译视为一种促动性的力量,一种强有力的资源。

如果没有翻译,文化本身就不可能存在下去。

因此,人类的文化历史首先就是翻译史。

本文同时也讨论了他对法成(?-?865)这位里程碑式藏族翻译家及《几何原本》的再发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