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梁宗岱的_纯诗_理论

合集下载

浅析梁宗岱的诗歌创作论

浅析梁宗岱的诗歌创作论
作者简介 : 俞
了, 因为一 件 艺术 品是 一个 整 体 。第 四 , 对 “ 觉 他 直
即表 现 ” “ 有 表 现 即没 有 直 觉 ” 的 观 点 表 示 怀 、没
燕 (9 6 1 7 一 )女 , 徽 师 范 大 学 文 学 院 美 学 专 业 19 , 安 9 9级 硕 士 研 究 生 。
创 作 论 , 论 是 作 者 的 自身 活 动 , 是 对 作 品 的 形 成 过 程 , 作 了 全 面 而 深 刻 的 论 述 , 当 时 和 今 后 的 诗 歌 创 作 无 还 都 为
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关 键 词 :梁 宗 岱 ;诗 歌 创 作 论
梁宗岱是 中国 2 0世 纪 二 三 十 年 代 一 位 著 名 的诗学 理 论 家 。他早 年 曾 留学 欧洲 , 师从 法 国象 征 主 义 大师 瓦 雷 里 , 交 罗 曼 ・ 兰 、 结 罗 纪德 等 文 坛 巨 匠 , 而 为他 的创作 、 从 翻译 以及 诗 学 理论 的建 构 带 来 了不 可磨 灭 的影 响 。在 创作 上 , 了探 讨 中 国新 为 诗 何 以发 展 ,他 努 力 尝试 各 种 手 法 创作 出多 种 形 式 的作 品 , 诗 集 《 如 晚祷 》 词 集 《 笛 风 》 ; 翻 、 芦 等 在 译上 , 他致 力 于 中西 方 的文 化 交流 , 既将 中 国古 典 文 学 中的 精 华 , 王 维 、 渊 明 的 诗 歌译 成 法 文 , 如 陶 又将 世 界 一些 著 名 的诗 歌 , 《 如 水仙 辞 》 瓦 雷 里 ) ( 、 《 一切 的峰 顶 》 歌德 ) 《 士 比亚 十 四行 诗 》 莎 士 ( 、莎 ( 比亚 ) 等译 成 优美 的 中 国文字 ; 在诗 学 理 论 的 建 而

浅谈中国纯诗

浅谈中国纯诗

浅谈中国纯诗浅谈纯诗“纯诗”观念源自法国象征主义诗学,它系统规定了诗歌的本质特征、艺术表现方法、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以及创作主体的精神特征等各个方面。

说起中国的纯诗,诗人穆木天、美学家朱光潜、诗歌理论批评家梁宗岱等人,都对中国“纯诗”理论有过阐释。

本文以梁宗岱的“纯诗”理论为依据,以中国古代诗歌为例,来解释何谓纯诗。

梁宗岱是中国30年代阐发“纯诗”理论的核心人物,他曾经这样界定“纯诗”的概念:“所谓纯诗,便是摒除一切客观的写景,叙事,说理以至感伤的情调,而纯粹凭藉那构成它底形体的原素——音乐和色彩——产生一种符咒似的暗示力,以唤起我们感官与想像底感应,而超度我们底灵魂到一种神游物表的光明极乐的境域。

像音乐一样,它自己成为一个绝对独立,绝对自由,比现世更纯粹,更不朽的宇宙;它本身底音韵和色彩底密切混合便是它固有的存在理由。

”梁宗岱对“纯诗”理论的阐释,主要致力于中国新诗,本文以中国古代诗歌为例,不谈新诗,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中国纯诗。

从梁宗岱对“纯诗”的定义中,笔者对“纯诗”的特点进行一个简单概括。

第一,精神活动的纯粹性,追求音乐性、玄秘感和理想化。

梁宗岱强调诗与其他文体的分野,主张摒弃诗中一切非诗的因素;只凭借诗的形体元素——音乐与色彩的高度融合、不可分辨之后所产生的暗示效应来唤起读者的感应,从而创造一个梦幻的、玄想的原始语言与音乐交叉并成、自成和谐的独立的“纯诗”境界。

第二,宇宙意识。

梁宗岱曾言:“文艺的目的是要启示宇宙与人生的玄机,把刹那的感兴凝定,永生,和化作无量数愉快的瞬间”。

这里的宇宙意识是指,人与宇宙融合的一种境界,它所强调的是人对宇宙自然普遍规律的个性化思索,具有鲜明的哲学意味。

第三,象征。

象征是“纯诗”理论的核心传达方式,同时也是达到“纯诗”境界的必经之途。

象征的特性就在于“融洽或无间;含蓄或无限。

梁宗岱认为,象征的最高境界,是达到“物我两忘”境地。

第四,诗的美学色彩与诗的艺术表达。

02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修订版)

02 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修订版)

[NJU]文学考研资料[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注:1、[xxxx]为历年真题名词解释;【xxxx】为历年真题论述题(涉及)2、【Z】直通车;【Y】阳光版;【S】三十年;【X】新文学史;【B】修订一、基本名词术语1、小说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是1902年梁启超发起的,《新小说》杂志在日本横滨创刊。

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了"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的口号,这是"小说界革命"的开始。

首先,梁启超强调了小说对于社会改革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将其地位提高到经史、语录、律例之上,打破了千百年来鄙薄小说的传统偏见。

其次,提倡小说界革命,将小说创作纳入资本主义社会改革的轨道,并为小说作出新的分类,为新小说的创作题材揭示了广泛而现实的内容范围第三,揭示了小说具有"浅而易解"、"乐而多趣"的艺术特点,分析了小说具有"支配人道"的"熏"、"浸"、"刺"、"提"四种艺术感染力量。

由此发起的“新小说”创作,成绩虽然不大,却对进一步提高小说在民众心目中的位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Z】2、“八事”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这是文学革命正式发难的标志。

他倡导语体革新,废文言而倡白话。

他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着手,即: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此“八事”从不同角度针砭了旧文坛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流弊,并粗浅地触及了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的时代性与社会性以及语言变革等重要问题,初步阐明了新文学的要求与推行白话语体文的立场。

【Z】3、“三大主义”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他勇敢地擎起“文学革命军”之大旗,表明了更加坚定的文学革命立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曰推到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到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到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梁宗岱与瓦莱里的纯诗理论比较

梁宗岱与瓦莱里的纯诗理论比较

梁宗岱与瓦莱里的纯诗理论比较梁宗岱的纯诗理论受瓦莱里纯诗理论的影响,都要求一种具有音乐性的纯粹语言,表现一种超越功利性和现实性并具有超验色彩的审美境界。

瓦莱里继承西方自柏拉图一一黑格尔以来的理性主义传统,试图通过抽象思维来寻找纯粹语言表现与之对等的理念世界。

然而,这种与纯粹理念世界对等的纯粹语言并不存在。

梁宗岱借鉴了庄子“内省”的方式,提出纯诗的写作要通过诗人的“冥想出神”,并且举出中外大量纯诗的例子说明纯诗的写作是可能的。

关键词:纯诗;情感和观念;音乐化:冥想出神与抽象思维;可能与不可能梁宗岱是我国继穆木天、王独清之后全面介绍“纯诗”理论的理论家。

他以融通中西诗学的广博知识,在中西诗学的相互沟通与融汇中对纯诗理论做出了独创性的阐释。

瓦莱里是法国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首次提出“纯诗”概念的理论家。

梁宗岱早年留学法国,亲聆瓦莱里的教诲。

瓦莱里诗论特别是纯诗理论对梁宗岱诗论有着明显的影响。

这种影响虽早有论者提及,然而,却少有论者分析梁宗岱对瓦莱里诗论影响接受的具体内容以及在中国传统诗学的基础上对于瓦莱里诗论影响所发生的变异。

在此,本文对梁宗岱与瓦莱里的纯诗理论进行比较,辨析二者的异同之处。

梁宗岱在《保罗梵乐希先生》(保罗梵乐希,瓦莱里的旧译一引者注)中叙述到:“我,一个异国底青年,得常常追随左右,瞻其风采,聆其清音:或低声叙述他少时文艺的回忆,或颤声背诵韩波、马拉美及他自己底杰作,或欣然告我他想作或已作而未发表的诗文,或蔼然鼓励我在法国文坛继续努力,使我对于艺术底前途增了无穷的勇气和力量。

”梁宗岱初识瓦莱里是在1926年。

梁宗岱不仅仅是上门求教,而且翻译了瓦莱里的作品。

1927年,他将瓦莱里的名作《水仙辞》译成中文发表在《小说月报》上,并给于高度的评价:“它那惨淡的诗情,凄美的诗句,哀怨而柔曼如阿卡狄底《秋郊》中一缕孤零的箫声般的诗韵,使大众立刻认识了作者底天才。

”写于1928年的《保罗梵乐希先生》不仅描述了瓦莱里艺术的纯粹与完美,而且充分肯定了瓦莱里在法国乃至世界文坛的地位。

_纯诗_的呼唤与境界_梁宗岱象征主义诗论浅析

_纯诗_的呼唤与境界_梁宗岱象征主义诗论浅析

2007年10月 台州学院学报Vol.29,No.5 第29卷 第5期 Journal of Taizhou University Oct. 2007 “纯诗”的呼唤与境界———梁宗岱象征主义诗论浅析吴世永(台州学院人文学院,浙江临海317000) 摘要:梁宗岱译介象征主义、探讨“纯诗”理论,追求一种将音乐性、玄秘感和理想化倾向推向极致的“纯诗”世界。

梁宗岱认为,“纯诗”是诗歌的最高境界,是一切伟大诗歌的共有品质。

梁宗岱把“宇宙意识”看作是达到“纯诗”境界的必备条件之一。

“宇宙意识”的确立,在梁宗岱这里便成为“纯诗”创作的最高要求。

关键词:梁宗岱;象征主义;纯诗;宇宙意识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08(2007)05-0035-04 梁宗岱(1903—1983年):广东新会人。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批评家、翻译家和教育家。

主要作品有诗集《晚祷》,词集《芦笛风》、文论《诗与真》、《诗与真二集》等。

精通法文、英文、德文和意大利文,曾将王维和陶渊明的诗作译成法文,主要译作有《水仙辞》、《一切的峰顶》、《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浮士德》、《蒙田试笔》、《罗丹论》、《交错集》、《歌德与悲多汶》等。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歌理论批评家,梁宗岱先生留下的论著应该说很少,但他写的,都是用他的血温暖过的,他把自己的生命感受交了出去,浸润、涵泳于其中,出入于其中,他不可能随随便便地写,信口开河地议论。

他所写的论说文字常带感情,所论证的问题是经过多年研究的,提出的观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他坚定地相信应该是这样而不应该是那样的。

他有足够信心,相信有能力完满地回答可能有的诘难,有能力使人信服。

更重要的是,他认为这些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合理解决必将大大有益于文艺事业的发展,他为此而激动。

他没有忘记说理问难应该心平气和,努力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他把一个屈原,一个瓦雷里(梁译梵乐希)写得让你读了亲切得如见故人,不由得跟他一样热爱屈原,热爱瓦雷里。

梁宗岱的诗论

梁宗岱的诗论

或 鼓 励 梁 宗 岱 继续 努力
,
梁 宗岱开始 迷 醉 于 瓦 雷 里
当 1 9 2 7 年 瓦 雷 里 为他 讲解
自 己 的 名篇 《水 仙 辞 》后

他 就 利 用 课余 时 间 翻 译 了 这

首诗

为 了 将象 征 主 义 这 一 种 异 国 的 薰 香 吹送 到 国 内 来

梁 宗 岱 先后 写 下 了 《保 罗 梵 乐 希
象 征派 对
, ,
象征
却有 它 独 特 的
理解
他 们 认 为 客 观 是 主 观 的 象征
。 。
象 征 派 形 成 于 资本 主义 没落 时 期
,
现实 使他 们 感 到 苦 闷
这种 观 照 和 形 象
,
这就 是 — 这种 神 秘 性 的 完 美 的 应 用
用 以表 现一 种 心 灵 状 态
,

也 就是歌

… … 诗 写 出来原 就 是 叫 人 一 点 一 点 地 去
象 征 就 是 由这 种 神秘 性构 成
,
一 点 一 点 地把 对象 暗 示 出来 通 过 一 系 列 的 猜测 探索





~
5
-
美提 出 猜想

:
, ,
:

幻而产 生 的 形 象


,

~

与直 接 表 现 对 象 相 反
,

也就 是 障 季 即 梦幻

,
我认 为必 须去 暗示
,



~
, .
, . ,

略论梁宗岱的诗歌批评

略论梁宗岱的诗歌批评

略论梁宗岱的诗歌批评梁宗岱以诗人气质和诗人身份参与批评,形成诗化的批评文体。

他引进西方象征主义的同时融会中国古典诗学,形成了自己的批评观点。

他针对新诗发展流弊,以“纯诗”为中心,为新诗朝着“现代化纯正方向”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实际意义的思路。

一、以诗人的气质参与批评,理论与诗情、批评与感悟、说理与直观之间相互沟通,自觉的批评立场形成诗化的批评文体。

“对于生活我只有一个理想:修持一个真诚高贵的人格。

”在他的人格秉性中既富有诗心又具有侠义心肠,有“中国的拜伦”美称。

无论是行医制药悬壶济世、好抱打不平,还是没有任何个人意气的与周围众多朋友的学术争论,都让人看到他的真诚。

他说“我的对象是创作,是文艺品,为要印证我对于创作和文艺品的理解而间或论及理论。

”这说明梁宗岱的诗论是建立在他自己的诗歌创作的基础上的。

他的诗人气质和诗人身份使他的诗论不再是术语概念的堆积,除了有极强的理论性、分析性外,梁宗岱在理论与批评、分析与体验、科学与诗意之间的紧张和对立中做出了某种包容的选择。

他好用比喻,而且往往比喻奇特,起到很好的表达和说理效果,写得汪洋恣肆、诗情画意,又逻辑严密。

评说瓦雷里时说“现在,每句诗,每个字,都有洋溢着无限的深意,像满载甘液的葡萄般盈盈欲裂了”,“像群蜂把远方的音信带给芳馥的午昼一般,思想在他的心灵深处嗡嗡飞鸣,要求永久的不配的衣裳。

”“当象征主义……忽然在保罗梵乐希身上发了一枝迟暮的奇葩:它的颜色是妩媚的,它的姿态是招展的,它的温馨却是低微而清澈的钟声,带来深沉永久的意义。

”他很重视批评语言的锤炼和修饰,同时也强调对作品的直觉审美阐释会恢复作品与读者间的血肉关联,认为作品应该“像一张完美无瑕的琴,它得要在善读者的弹奏下……使读者觉得这音响不是外来的而是自己最隐秘的心声。

”确实,梁宗岱的这种诗论文体既兼抒情之长,又兼说理之长,在中国现代诗论中是独特的,兼有诗人的感兴、抒情和学者的谨严、批判之长。

如他自己所言,是“一股精诚,一团温热,一片纯辉”。

纯诗·神韵·新诗——从梁宗岱的“半阙”诗论谈起

纯诗·神韵·新诗——从梁宗岱的“半阙”诗论谈起

yuwenjianshe001@55纯诗・神韵・新诗——从梁宗岱的“半阙”诗论谈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刘金华摘要:基于文学比较视角,研究中国新诗发展过程中对传统和外来的文学资源是如何进行评价和取舍的至为重要,并以此为立论基础,通过分析梁宗岱的“半阙”诗论,认为,梁宗岱的诗论立足于对诗歌独立艺术价值的探讨,对来自法国的纯诗与中国本土的神韵诗都有所关注,最终构建了诗人自己的新诗体系。

关键词:梁宗岱 纯诗 神韵 比较文学引言自五四开始,中国新文学流派之间的观念之争就常常在“西方还是传统”的模式中展开。

这些论争之所以成为现当代文学的焦点,并延续到今天,在于它关系到了中国文学的发展走向,以及如何对传统和外来的文学资源进行评价和取舍的问题。

以新诗为例,中国新诗界在全面引入外来文学,大作白话诗的同时,相当一部分诗人如卞之琳、梁宗岱、穆木天等,也同时努力在追求着诗歌含蓄、凝练、富于韵律感的审美情趣,会有意地借鉴旧诗,探索如何把新诗写得更有“诗”味。

尤其是梁宗岱,在他看来,古典与外来文学传统的融合,在中国新诗阶段是很值得探讨的事。

因为这样的立场,在梁宗岱的诗歌理论研究领域中,中国的“神韵”说,法国“纯诗”论与中国新诗理论之间的关系,就成为揭示中国诗论走向的一种新视角。

一、纯诗:一切的峰顶梁宗岱诗论中的纯诗是本文首先试图厘清的概念。

他在《象征主义》一文中,把纯诗看作象征主义的后身,并认为纯诗运动在经历了波特莱尔、马拉美之后,最后的“造极”者是瓦雷里[1]。

梁宗岱在这篇论文里为纯诗下了定义。

他认为,纯诗应当与叙事、说理甚至是感伤的情调等因素划清界限,它必须表达散文不易涉及到的成分;纯诗形式的最基本元素就是音乐和色彩,具有“芳馥的外形”。

最后,梁宗岱还提到了纯诗与现实应该保持彼此独立的关系。

诗就是诗,这就与当时文坛上的政治教化诗,甚至是着重于创造新文化的胡适类型的白话诗划清了界限。

对法国纯诗的译介一直是梁宗岱诗论的重心,他对诗歌形式的重视和美感的强调,也不难看出老师瓦雷里对他的影响。

梁宗岱纯诗理论探析

梁宗岱纯诗理论探析

梁宗岱纯诗理论探析王辉;王玥【摘要】作为纯诗理论的传承者和纯诗创作的践行者,梁宗岱在中国纯诗化道路上的诗学意义以及影响力不可小觑。

其诗学理论的价值不单表现在象征主义诗学的继承上,将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理论引入中国诗歌创作理念之中,重点介绍法国象征主义诗人瓦雷里的纯诗理论,而且,更突出地体现在其撇弃儒家诗学传统方面,将纯诗理念引入诗人品格无限升华的纯粹化道路上来,厘清诗歌的文与质关系,并着重倡导诗歌在形式与宇宙境界上的双重审美趣味。

为此,梁宗岱由诗寻真而构建其纯诗理论的基本框架。

首先,从诗人与自然相契合的角度,剖析灵魂与外物之间的关系;其次从诗歌与宇宙相融合的角度,阐述诗歌最终导引的审美境界;再者,从纯诗理论角度,重点梳理诗歌在音乐和色彩上的两重属性;最后,倡导非功用的诗学观念。

基于此,不难确认梁宗岱纯诗理论的核心内容以及诗学价值,以及其在中国诗歌史上的文学理论地位。

【期刊名称】《知与行》【年(卷),期】2016(000)006【总页数】4页(P129-132)【关键词】纯诗;音乐性;象征主义【作者】王辉;王玥【作者单位】黑龙江东方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部,哈尔滨15006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基金成果传播温儒敏认为,与其将梁宗岱看作象征主义诗学的传播者,倒不如说他是经由法国的象征主义诗学而毕生探究纯诗理论的践行者。

事实上,梁宗岱只是于理性的继承中较为感性地发扬纯诗理论,最终并没有完整地构建出体系性的纯诗理论。

但必须肯定一点,梁宗岱广泛涉猎哲学、美学和心理学,甚至亲身创作大量纯诗,以期印证写诗与诗歌之间的诗学理论构象。

正因为有这样不懈的尝试,梁宗岱的法文诗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人瓦雷里毋庸置疑的肯定。

据此,不难理解梁宗岱在中国纯诗道路上不可撼动的诗学地位。

在《论诗》一文中,梁宗岱认为,诗人不单单要注重个人的艺术修养,还要带上自己的灵魂倾心于现实生活[1]33。

由此可知,相比较于诗艺上的素养,梁宗岱更注重诗人有没有全身心地去体验生活,并从身外的世界里发现隐藏着的惊奇与真谛,从而,以诗歌的形式塑造出不一样的生命价值。

论梁宗岱的新形式诗学理论

论梁宗岱的新形式诗学理论

清 浊 ,探 索 了新 诗音质 的组合体 系建设 问题;节奏理 论和 音韵 理论 的探 索成 果建构起 梁宗岱 的新诗 格律 论 。 关键 词 :梁 宗岱 ;诗 学;新 形 式运 动 ;3 0年代
中图分 类号 :I 2 0 7 . 2 2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6 7 2 . 0 9 6 2( 2 0 1 4 )0 1 — 0 0 0 3 — 0 5
不是 回到 旧诗 固有 的格律 ,也不是固化现 成的格律 ,因此 , 他正 面提 出了 “ 发见新音节 ,创造新格律 ”的理论观点 ,这 既可 以认为是他与同人主编 《 诗特刊》的发刊宣言 ,也可 以
认为 是京派 文人 发起新诗 形式运 动的宣 言 。参 与新形 式运 动的大多为具有 自由主 义倾 向的知识分子 ,他们都主张 “ 在
2 0 1 4年第 1 期
N0. 1 2 0 1 4
广 东外语外 贸大学学报
J 0U RNAL 0F GUAN GDON G UNI V ERS I TY 0F FOREI G N S TU DI ES
2 0 1 4年 1月
J a n . 2 01 4
论 梁 宗岱 的 新 形 式 诗 学 理 论
由诗 只是聊备 一体 而已 。说也奇怪,过去最有意识 ,声势最
浩大的 自由诗运动象征主义 ,曾经在前 世纪末给我们一个诗 史空前绝后的绚烂的幻景的 ,现在事过境迁 ,……其中站 得
住的诗人最 多不过四五位 。这四五位中,又只剩下那有规 律
的一部分作品 。”这是一种严酷的足以使 人警醒 的事 实,它 给 了诗人一个警告 ,简直是不容错认的启迪 : “ 形式是一切
在镣铐 内自由活动 。” “ 所 以,我很赞成努力新诗 的人 ,尽

梁宗岱诗论的学术背景及现代价值

梁宗岱诗论的学术背景及现代价值

梁宗岱诗论的学术背景及现代价值
张仁香
【期刊名称】《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35)003
【摘要】梁宗岱的诗学理论主要体现在<诗与真><诗与真二集>中.它从法国象征主义及德国歌德古典浪漫主义汲取诗学元素及精神气脉,追求"诗与真",主张"纯诗",醉心于"象征的灵境".其诗论既有对同代诗论的超越,也为后来的现代诗学提供前瞻的视界.梁宗岱诗论是继近代学者王国维推崇的诗学本体价值之后的自觉承传者.他将中西诗学概念置于同一平台,试图建立一种跨文化的本体诗学范畴,有开阔的视野与襟怀,在中国现代比较诗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是一个值得今天学界重视的中国现代早期诗学家.
【总页数】4页(P113-116)
【作者】张仁香
【作者单位】肇庆学院文学院,广东肇庆526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02
【相关文献】
1.梁宗岱象征主义诗论的现代性特征 [J], 孙军鸿
2.梁宗岱诗论时代特色及艺术价值谫论 [J], 张国荣
3.茶会活动对梁宗岱诗论的影响 [J], 魏国岩
4.感悟诗学:梁宗岱象征主义诗论的东方神韵 [J], 李韦佳
5.纯诗·神韵·新诗——从梁宗岱的“半阙”诗论谈起 [J], 刘金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诗的形式与真的追求——梁宗岱对诗与真的探索

诗的形式与真的追求——梁宗岱对诗与真的探索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诗"的形式与"真"的追求——梁宗岱对"诗与真"的探索作者:江守义, 宋晓英, JIANG Shou-yi, SONG Xiao-ying作者单位:江守义,JIANG Shou-yi(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宋晓英,SONG Xiao-ying(唐山学院,信息工程系,河北,唐山,063000)刊名: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9,18(1)被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7条)1.胡适谈新诗 19962.陈太胜梁宗岱与中国象征主义诗学 20043.黄建华伍方斐:宗岱的世界·评说 20034.孙玉石初期象征派诗歌的评价问题 19845.梁宗岱宗岱的世界@诗文 20036.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19997.夏中义梁宗岱诗论、诗艺及诗性 2004相似文献(8条)1.学位论文俞燕“诗与真”的不倦探索2002本文尝试以中西文化的交融为背景,对梁宗岱的诗学和美学作一些初步探讨,希望能以此增进人们对先生为学和为人的了解。

全文分为四部分,分别从梁宗岱对西方象征主义的接受,对中西诗学的比较研究,诗歌创作论、批评论的提出以及其理论对当时和当今诗歌创作的启示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梁宗岱的诗学和美学深受西方象征主义尤其是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但在接受其理论精华的同时,他也在不断超越前人,提出了“纯诗说”、“宇宙意识”等一系列重要观点,并建立了自己完整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象征主义理论系统。

在中西诗学的比较上,他立足于中国传统诗学,努力寻找二者的相通之处,从而为中西文化的交流找到了接合点。

此外,为了配合业已成熟的中国新诗,他还提出了许多有关诗歌创作和批评的观点,为处在十字路口的新诗指明健康纯正的道路。

梁宗岱谈诗

梁宗岱谈诗

谈诗梁宗岱一片方塘如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他那得请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人是两重观察者。

他底视线一方面要内倾,一方面又要外向。

对内的省察愈深微,对外的认识也愈透澈。

正如风底方向和动静全靠草木摇动或云浪起伏才显露,心灵底活动也得受形于外物才能启示和完成自己:最幽玄最缥缈的灵境要借最鲜明最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来。

进一步说,二者不独相成,并且相生:洞观心体后,万象自然都展示一副充满意义的面孔;对外界的认识愈准确,愈真切,心灵也愈开朗,愈活跃,愈丰富,愈自由。

哲学家,宗教家和诗人 --三者底第一步工作是一致的:沉思,或内在的探讨,虽然探讨底对象往往各侧重于真,善,或美一方面。

真正的分道扬镳,却始于第二步。

因为哲学家最终的目标是用辩证法来说明和解释他所得的结论;诗人却不安于解释和说明,而要令人重新体验整个探讨过程;宗教家则始终抱守着他底收获在沉默里,除了,有时候,这沉默因为过度的丰富而溢出颂赞的歌声来。

还有:宗教家贬黜想象,逃避形相;哲学家蔑视想象,静现形相;诗人却放纵任想象,醉心形相,要将宇宙间的千红万紫,渲染出他那把真善美都融作一片的创造来。

在创作最高度的火候里,内容和形式是像光和热般不能分辨的。

正如文字之于诗,声音之于乐,颜色线条之于画,土和石之于雕刻,不独是表现情意的工具,并且也是作品底本质:同样,情绪和观念 --题材或内容 -- 底修养,锻炼,选择和结构也就是艺术或形式底一个重要原素。

"如其诗之来, " 济慈说, " 不像叶子长在树上一般自然,还是不来好。

"不错。

可是我们不要忘记:叶子要经过相当的孕育和培养,到了适当的时期,适当的季候,才能够萌芽擢秀的。

马拉美酷似我国底姜白石。

他们底诗学,同是趋难避易 ( 姜白石曾说, " 难处见作者, "马拉美也有 "不难的就等于零 " 一语 );他们底诗艺,同是注重格调和音乐;他们的诗境,同是空明澄澈,令人有高处不胜寒之感;尤奇的,连他们癖爱的字眼如"清"" 苦"" 寒"" 冷"等也相同。

两广现代诗学的开创者与践行者——以梁宗岱、李金发、黄药眠为考察对象

两广现代诗学的开创者与践行者——以梁宗岱、李金发、黄药眠为考察对象

收稿日期:2020-01-21作者简介:谭元亨(1948-),广东顺德人,华南理工大学客家研究所所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学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历史哲学、人类学、美学等。

两广现代诗学的开创者与践行者———以梁宗岱、李金发、黄药眠为考察对象谭元亨(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广州510641)摘要:西方现代诗的影响,对中国新诗产生的催化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中国新诗毕竟仍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内力,重铸了中国现代诗学。

领风气之先,最早为西学东渐所影响的广东,诗人梁宗岱、李金发、黄药眠三位对广东现代诗学发展的贡献最为突出。

他们不仅是现代诗学的开创者,也是现代诗的践行者,他们各自的探索,正是在中西现代诗学比较中凸显出来的。

关键词:现代诗学;传统文化;中西比较中图分类号:I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20)02-0009-07在现代诗学上,广东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引擎,如同广东在中国走向近现代之际,为天下先。

康梁变法、辛亥革命,无一不与广东直接相关。

梁启超呼吁的“诗界革命”、黄遵宪倡导的“我手写我口”,当为中国现代诗学的先声,自然,这呼声来自广东。

及至巴黎和会,正是梁启超的一纸电文,引爆了历史上最具现代意义的五四运动———我们一直把“五四”视为中国现代史的起点。

然而,由于中西方历史演变的时差,引爆“五四”的梁启超在欧洲所目睹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片废墟,而著名史学家斯宾格勒,恰好在1918年出版了他的名著《西方的没落》。

这让从欧洲回来的梁启超写下了《欧游心影录》,对西方的科学万能提出质疑,反思近代的西学东渐。

当五四运动高举“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旗帜之际,他却成了中国现代“新儒学”的发轫者,重新回归历史传统文化。

简单追述这一段“时差”,并不在于说明中国现代诗学是否“与时俱进”。

毕竟,文学艺术发展的规律,未必与政治演变发生同步。

广东现代诗学也同样不一定与梁启超回归传统文化一致。

梁宗岱的象征主义诗论述评

梁宗岱的象征主义诗论述评

94梁宗岱的象征主义诗论述评陈淑彬 汕头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摘要:梁宗岱的研究大体分为生平研究、诗歌创作研究、翻译研究、诗学理论研究四个方面,对梁宗岱的诗学理论研究的成果是最为丰富的,受到关注最多的自然是象征主义诗学。

然而在众多的象征主义诗学研究成果中,却没有对这些成果进行较为完整的整理与梳理,本文的出发点就是对已经取得显著成绩的梁宗岱的象征主义诗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一个综述式的罗列。

关键词:梁宗岱;象征主义;纯诗;诗学意义;宇宙意识;本土化思“五四”是新旧文学转型的时期,新文学在与传统决裂的同时缺乏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内在资源,于是“求知识于异邦”成为当时的时代潮流,在19世纪末产生于法国的象征主义与其他思潮一起涌入中国,20世纪20年代,象征理论已经在中国有所传播,穆木天和王独清的诗论标志着中国象征主义诗论的发轫,戴望舒的诗论则是中国象征主义诗论发展的标志,而成熟的标志就应当是梁宗岱的象征主义诗论。

1926年,留学在法国的梁宗岱在法国巴黎大学结识了法国后期象征派诗人保尔·瓦雷里,他对瓦雷里很是推崇与崇拜,自己的诗学理论是深深的受到瓦雷里的影响,他传承着瓦雷里的象征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在与对梁宗岱的生平研究、诗歌创作研究、翻译研究,这几个方面的对比之下,梁宗岱的诗学理论研究的成果是最为丰富的,受到关注最多的自然是象征主义诗学。

然而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却没有对这些成果进行较为完整的整理与梳理,本文的出发点就是对已经取得显著成绩的梁宗岱的象征主义诗学的研究成果,进行一个综述式的罗列。

1984年,外国文学出版社将梁宗岱在30年代研究外国文学艺术的两本论著《诗与真》和《诗与真二集》合并一册出版。

这两本分别出版在1935年和1937年的论著,收集了他的新诗批评文章,是他的代表性的批评论集,《诗与真》和《诗与真二集》一共15篇评论(另有瓦雷里的3篇论文中译),大都是评说外国文学(主要是法、德文学及其代表作家、如瓦雷里、歌德、罗曼·罗兰、波特莱尔、韩波、马拉美等等),或者作中西文论比较的,而且偏重学术性。

梁宗岱与瓦莱里的纯诗理论比较

梁宗岱与瓦莱里的纯诗理论比较

梁宗岱与瓦莱里的纯诗理论比较梁宗岱与瓦莱里都是著名的诗人和诗论家,他们的诗歌理论对诗歌创作和诗歌研究都有重要的影响。

梁宗岱是中国明清两代的诗人和文学理论家,尤其以《宋学士集》和《唐诗纪事》等著作为代表。

瓦莱里是法国现代主义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主要著作为《纯粹诗学》和《纯粹诗歌》等。

本文将分别从“纯诗”、“诗歌的功能”和“诗歌的创作原则”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首先,梁宗岱和瓦莱里的“纯诗”理论有许多相似之处。

梁宗岱认为“纯诗”即真正的诗,必须摆脱各种附庸,使“意向之诗”“超日常之诗”和“观景之诗”归为一类,称之为“纯粹之诗”。

而瓦莱里则将“纯粹诗歌”视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感受,达到“精神自由”的目的。

两位诗人都将“纯诗”作为诗歌的最高追求,认为诗歌应该摆脱各种元素的杂质和影响,使诗歌具有真正的纯洁性。

其次,梁宗岱和瓦莱里在诗歌的功能上也有不同的看法。

梁宗岱认为,“古人所谓诗之大用者,和正情理,理处情语,以使各有所得,而心与道合也。

”他认为诗歌既可以表达个人情感,又可以表现社会现象和自然景观,具有丰富的意义。

而瓦莱里则认为,“纯粹诗歌”不追求实际效果,只为诗歌本身而写,他将诗歌比喻为“一个动人音乐的孤立的节拍”,追求音韵、节奏等审美效果。

因此,两位诗人对于诗歌的功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最后,梁宗岱和瓦莱里在诗歌的创作原则上也存在不同的看法。

梁宗岱强调古人“意合”和“形合”两个方面的要素,认为诗歌应该既注重诗意的表达,又不能忽视诗歌的形式和技巧,同时还要符合时代背景。

而瓦莱里则认为,“纯粹诗歌”应该精益求精,不断去掉那些冗长的描写和千篇一律的意象,追求简洁明了和深刻的隐喻和象征。

因此,两位诗人对诗歌的创作有着各自不同的要求和方法。

总之,梁宗岱和瓦莱里都是诗歌领域的重要人物,他们的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成就对于后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虽然两位诗人对于诗歌的纯洁性、功能和创作方法等方面存在所差异,但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他们的思想都是宝贵的财富,对于我们理解和创作诗歌都具有积极意义。

穿越时空的诗之镣铐——读梁宗岱的《诗与真》《诗与真二集》

穿越时空的诗之镣铐——读梁宗岱的《诗与真》《诗与真二集》

在中国现代诗歌理论界和批评界,梁宗岱(1903—1983)是一位深刻认识到象征主义对诗歌本体意义的理论家,是充分发挥中西比较文学精神的批评家,也是一位周游欧陆列国,与瓦雷里和罗曼·罗兰等西方文学家对话过的中国翻译家和诗人。

《诗与真》和《诗与真二集》撰写成书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中国学者将比较文学的方法从西方迻移不久,逐渐产生自觉意识的时期[1]。

对于西方深沉博大的诗歌传统、精微凝练的自由诗,以及中国典雅蕴藉的古诗词,特别是脱胎于文言不久的白话和站在“纷崎路口”的新诗,梁宗岱是一位少有的拥有深厚扎实的中西学养和博古通今的宏阔眼界,并具备比较文学实践的意识和条件的文艺理论家。

在《诗与真》《诗与真二集》两部代表作中,梁宗岱用一种饱含激情与想象的诗性语调,为中国的新诗打造了一副“穿越时空的镣铐”——熔铸西方现代派、尤其是瓦雷里象征主义的运思与构造,并加入中国古典诗律和意境,镌刻上作者在现实中热烈生活的充溢生命。

他正是在回忆与梵乐希的亲切交谈、在品味象征主义的滋味和色彩的过程中,思索着中国传统诗学,回忆着陶渊明、李白、姜夔,考虑着最实际、最切近,也是最浪漫的关于中国现代诗、白话和新文学的诸种问题。

有一些学者认为,《诗与真》《诗与真二集》两部作品的“中心内容是关于中国新诗的建设与发展的问题”[2]110。

这抓住了梁宗岱作品的重要脉络。

但还可以进一步说,它们发展了一种东西方诗歌乃至哲学的对话态度。

在这种背景下,关于中国现代性如何迎接西方文化挑战,关于新时代的诗歌本体如何构造的问题,便都能得到有益启发。

具体来说,梁宗岱认为中国新诗应借鉴象征主义,同时也是中国传统诗歌从哲理到意象的细密转换,紧贴中国文字和白话的音乐性,创造一种深厚丰富的语言工具。

在社会中这种语言应该为了大众,改善他们的语言工具以提高其思想,而不是降低语言工具去迁就民众。

中西融通的梁宗岱对中国新诗事业有独有的热忱和见解,新诗和白话是现实目标,但他并未局限于中国当时的文艺环境内。

梁宗岱和瓦莱里的纯诗理论比较

梁宗岱和瓦莱里的纯诗理论比较

梁宗岱和瓦莱里的纯诗理论比较梁宗岱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一位巨匠,他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厚的功力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而瓦莱里则是法国著名诗人,他以其独具特色的“纯诗”理论成为了法国诗歌界的领军人物。

这两位诗人的诗歌理论虽然看似南辕北辙,实则同一思想的不同表达,值得我们深入地探究。

首先,我们来谈一谈梁宗岱的诗歌理论。

他曾经说过:“诗即是那种创造性的经验,是通过创造性地表达对现实的感受和思考,使那个被表达的东西变得更为丰富、更为真实、更为密集”。

这一理论表明了梁宗岱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态度:他认为诗歌应该紧密地与现实联系,是一种对现实的感受和思考的表达。

相比之下,瓦莱里的“纯诗”理论则更为抽象和理论化。

他认为诗歌创作应该从词语本身出发,将词语的表义、隐义、音韵、节奏等方面做到极致,追求高度的诗境美和诗意哲学。

他在《纯诗的艺术》中写道:“诗是语言、思想和想象的创造性组合……诗结构的复杂程度使它战胜了语言阈限”。

这种理论似乎更为关注语言形式本身,而非语言所能表达的实际内容。

有人可能会认为两位诗人的理论毫不相干,但仔细品味后,我们可以发现,梁宗岱强调诗歌作为一种对现实的感受和思考的表达,实则是在探究诗歌的本质和意义。

而瓦莱里追求的“纯诗”则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这种本质和意义,即诗歌的独特形式和美感。

再来谈谈两位诗人在写作上的不同之处。

梁宗岱的诗歌充满了直观、感性、容易被读者理解、赞美和热爱的情感,他的诗歌常常紧紧地亲近我们的生活,掏心挖肺地表达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感受。

譬如他的《西出阳关无故人》:“落日无边处,穷途岂此时。

人间万事休,但愿有情时。

”这首诗以朴素、简单的语言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奈和求索,但同时也有着温情脉脉的感伤和对生命的美好憧憬。

而瓦莱里的诗歌则更抽象、思辨、需要读者有着一定文化底蕴和启示。

他的诗歌以语言技巧和精细的结构为基础,注重意象和比喻的运用,而且常常是持续、沉重的、无穷无尽的。

譬如他的《旅程》:“在睡梦中你曾向传说走去- 硕大的、轮回的传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 么 , 什 么 样 的 诗 歌 才 能 达 到 梁 宗 岱 所 言 的 “纯 诗 ”境 界呢? 梁宗岱 曾 言 : “文 艺 底 目 的 是 要 启 示 宇 宙 与 人 生 底 玄 机, 把刹那 底 感 兴 凝 定 , 永 生 , 和 化 作 无 量 数 愉 快 的 瞬 间 ”; [10]“一 切 伟 大 的 诗 都 是 直 接 诉 诸 我 们 底 整 体 , 灵 与 肉 , 心 灵 与官能的。它不独要使我们得到美感的悦乐, 并且要指引我 们去参悟宇宙和人生底奥义。而所谓参悟, 又不独间接解释 给我们底理智而已, 并且要直接诉诸我们底感觉和想像, 使 我们全人格都受它感化与陶熔。譬如食果, 我们只感到甘芳 与 鲜 美 , 但 同 时 也 得 到 了 营 养 与 滋 补 。”[11]这 些 论 述 所 涉 及 就 是 所 谓 的 “宇 宙 意 识 ”。
一、梁宗岱“纯诗”理论范畴
梁宗岱 曾 经 这 样 界 定 “纯 诗 ”的 概 念 : “所 谓 纯 诗 , 便 是 摒除一切客观的写景, 叙事, 说理以至感伤的情调, 而纯粹 凭 藉 那 构 成 它 底 形 体 的 原 素 — — — 音 乐 和 色 彩 — — — 产 生 一 种 符咒似的暗示力, 以唤起我们感官与想像底感应, 而超度 我们底灵魂到一种神游物表的光明极乐的境域。像音乐一 样, 它自己成为一个绝对独立, 绝对自由, 比现世更纯
创作密切相关。本文从三个主要方面论述梁宗岱的 “纯诗”理论 , 并关注外部时代环境对这种 “纯诗”理论的影响, 而
这样的目的就在于阐明其理论的丰富性和本土化色彩。
【关键词】梁宗岱; “纯诗”理论
【中图分类号】 I05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1672- 3724 ( 2007) 04- 0017- 04
“宇宙 意 识 ”是 梁 宗 岱 所 渴 望 的 “纯 诗 ”最 高 理 想 , 同 时 也是他诗歌批评的主要标准。所谓“宇宙意识”, 就是指人与 宇宙融合的一种境界, 它所强调的是人对宇宙自然普遍规 律的个性化思索, 具有鲜明的哲学意味。在《李白与哥德》一 文中, 梁宗岱认为李白与歌德有两点相似之处: “一是他们 底艺术手 腕 , 一 是 他 们 底 宇 宙 意 识 。”而 对 于 后 者 梁 宗 岱 则 是这样论述的: “总之, 李白和哥德底宇宙意识同样是直接 的, 完整的: 宇宙底大灵常常像两小无猜的游侣般显现给他 们, 他们常常和他喁喁私语。所以他们笔底下— ——无论是一 首 或 一 行 小 诗— ——常 常 展 示 出 一 个 旷 邈 , 深 宏 , 而 又 单 纯 , 亲切的华严宇宙, 像一勺水反映出整个星空底天光云影一 样 。”[12]在 这 里 , 梁 宗 岱 是 通 过 比 较 文 学 的 方 法 形 象 地 阐 述 他 心中的“宇 宙 意 识 ”的, 而 这 种 努 力 的 结 果 就 是 使 西 方 的 “纯 诗 ”理 论 与 中 国 传 统 诗 学 这 两 个 极 为 复 杂 丰 富 的 诗 学 体 系 得 以 沟 通 、结 合 。
征— ——“这 所 谓 象 征 主 义 , 在 无 论 任 何 国 度 , 任 何 时 代 底 文 艺活动和表现里, 都是一个不可缺乏的普遍和重要的原素 罢了 。这原 素 是 那 么 重 要 和 普 遍 , 我 可 以 毫 不 过 分 地 说 , 一 切最上乘的文艺品, 无论是一首小诗或高耸入云的殿宇, 都 是 象 征 到 一 个 极 高 的 程 度 的 。”[13]针 对 朱 光 潜 在 《谈 美 》中 将 “象征和修辞学 上 的 ‘比 ’混 为 一 谈 ”的 现 象 , 梁 宗 岱 认 为 所
二、象征: “纯诗”理论的核心传达方式
手》、徐志摩的《落 叶 小 唱 》以 及 冰 心 的 《繁 星 》、《春 水 》和 宗 白华的《流云》等 , [7]但 对 于 二 三 十 年 代 新 诗 的 整 体 , 他 是 不 甚满意的。梁宗岱曾在给徐志摩的信中通过形象的比喻表
象征是“纯诗”理论的核心传达方式, 同时也是达到“纯 诗”境界 的 必 经 之 途 。从 某 种 程 度 上 说 , 象 征 甚 至 可 以 说 是 “纯 诗 ” 艺 术 的 标 志 。 梁 宗 岱 首 先 从 历 史 的 角 度 描 述 象
On Liang Zongdai' s “Pure Poetry” Theory
ZHANG Li- qun
(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6, Liaoning, China)
Abstr act: Liang Zongdai’s “Pure Poetry” theo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odern po- etry, which is not only due to his life but also his creative works. The paper discusses his “Pure Poetry” theory from three main aspects and it also pays attention to the effects of the external world on the theory, so as to clarify the abun- dance and native color of his theory.
粹, 更不朽的宇宙; 它本身底音韵和色彩底密切混合便是 它 固 有 的 存 在 理 由 。” [1]
众所周知, 对于这样一段堪称中国“纯诗”的经典论述, 其 来 源 首 先 应 得 益 于 法 国 后 期 象 征 主 义 诗 人 瓦 雷 里 。“纯 诗 ”概 念 是 瓦 雷 里 在 1920 年 为 柳 西 恩?法 布 尔 诗 集 所 撰 写 前 言 时 提 出 的 , 他 曾 自 认 是 “纯 诗 ”的 始 作 俑 者 。[2]1926 年 春, 正在法国留学的梁宗岱与瓦雷里结识。此后, 当时作为 异国青年的梁宗岱就 “常常追随左右, 瞻其丰采, 聆其清 音 ”。 [3]经 常 聆 听 其 教 诲 的 梁 宗 岱 不 但 熟 知 瓦 雷 里 的 诗 学 理 论, 同时对他的创作也极为推崇。梁宗岱曾多次怀着赞美与 尊敬感情谈及瓦雷里的“纯诗”及“纯诗”的观念: “这纯诗运 动, 其实就是象征主义的后身, 滥觞于法国底波特莱尔, 奠 基于马拉美, 到梵乐希而造极”; [4]“梵乐希底诗, 我们可以 说 , 已 达 到 音 乐 , 那 最纯粹, 也许是最高的艺术 底 境 界 了 ”[5] ……由此可见, 瓦雷里对梁宗岱的影响是何其地巨大! 然而, 值得注意的是, 梁宗岱翻译瓦雷里的诗作, 借用他的“纯诗” 对 汉 语 新 诗 进 行 批 评 又 绝 非 是 简 单 的 理 论 照 搬 。正 如 温 儒 敏 先生说的那样, 梁宗岱“纯诗”理论批评的最终目 的 是 “在 于 从根本上探讨中国新诗整体艺术质量低下的原因, 并试图
谓的狭义象征 应 当 与 《诗 经 》里 的 “兴 ”相 近 似 。为 了 能 够 更 好 地 说 明 问 题 , 梁 宗 岱 还 援 引 《文 心 雕 龙 》中 的 “依 微 以 拟 义 ”来 说 明 象 征 的 “微 妙 ”。[14]和 许 多 人 一 样 , 梁 宗 岱 并 不 否 认“象征”是情景相互配合才能产生的结果, 但对于“景中有 情, 情中有景 ”和 “景 即 是 情 , 情 即 是 景 ”这 两 种 情 景 模 式 而 言, 梁宗岱 显 然 认 为 只 有 达 到 “物 我 两 忘 ”境 地 的 后 者 才 可 以算作是象征的最高境界。而象征的特性就在于“( 一) 是融 洽或无间; ( 二) 是含蓄或无限。所谓融洽是指一首诗底 情与景, 意与象底惝恍迷离, 融成一片; 含蓄是指它暗示 给我们的意义和兴味底丰富和隽永。……所谓象征是藉有 形寓无形, 藉有限表无限, 藉刹那抓住永恒, 使我们只在 梦中或出神底瞬间瞥见的遥遥的宇宙变成近在咫尺的现实 世界, 正如一个蓓蕾蕴蓄着炫熳芳菲的春信, 一张落叶预 奏那弥天漫地的秋声一样。所以它所赋形的, 蕴藏的, 不 是兴味索然的抽象观念, 而是丰富, 复杂, 深邃, 真实的 灵 境 。” [15] 综 合 上 述 观 点 , 我 们 不 难 发 现 : 梁 宗 岱 所 言 的象征首先是一种客观为主观服务的象征, 它是通过诗歌 作品的景与象来传达作者内心的情与意, 它借助了有形来 表现无形, 并最终使无限变成有限; 其次, 梁宗岱反复强 调了想象与感觉在象征中所起到的作用, 只有想象和感觉 的活跃与绚烂才能使象征与暗示中那复杂而深邃的世界得 以呈现; 再次, 象征具有神秘朦胧的色彩, 它含蓄无穷的奥 秘, 深邃莫 测 。至 于 如 何 完 成 象 征 之 道 , 梁 宗 岱 一 方 面 借 用
第5卷 第4期 2007 年 AL OF NINGBO RADIO & TV UNIVERSITY
论梁宗岱的“纯诗”理论
Vol.5 No.4 Dec. 2007
张立群
( 辽宁大学, 辽宁沈阳 110036)
【摘要】梁宗岱的纯诗理论在中国现代诗歌理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这 不 但 与 其 生 平 有 关 , 同 时 , 也 与 其 个 人 的
衡量新诗创作 , 梁 宗 岱 认 为 当 时 新 诗 中 “多 数 好 诗 ”只 能 算 是“纸花”之类, 尚 未 发 现 “生 花 ”作 品 。为 此 , 梁 宗 岱 希 望 通 过强调诗歌艺术本质与文体特征的独立美学效应, “重建诗 的文体意识 ”, 从 而 “让 新 诗 作 者 从 太 实 际 、太 浮 浅 、太 滥 情 的 平 庸 风 气 中 超 拔 出 来 。”[9]总 之 , 梁 宗 岱 高 度 重 视 诗 歌 创 作中精神活动的纯粹性, 追求一种将音乐性、玄秘感和理想 化 倾 向 推 向 极 致 的 “纯 诗 ”世 界 。象 一 个 目 光 坚 执 、诗 意 精 湛 的古典主义者一样, 梁宗岱带着一种浓郁的贵族化倾向痴 妄地采撷着世界的花朵, 他强调诗与其他文体的分野, 主张 摒弃诗中一切非诗的因素; 只凭借诗的形体元素— ——音乐 与色彩的 高 度 融 合 、不 可 分 辨 之 后 所 产 生 的 暗 示 效 应 来 唤 起读者的感应, 从而创造一个梦幻的、玄想的原始语言与音 乐 交 叉 并 成 、自 成 和 谐 的 独 立 的 “纯 诗 ”境 界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