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关节运动学
腕关节运动学
精选课件
19
精选课件
20
(三)腕关节生物力学
1.腕关节运动范围:屈-伸(掌屈和背屈)
桡尺偏移(外展-内收)
精选课件
21
2.腕掌关节运动范围
(1)拇指腕掌关节:
• 关节囊厚而松弛 • 屈、伸 • 收、展 • 环转 • 对掌运动(拇指向掌
心,拇指尖与其余4个指 尖掌侧面相接触)
精选课件
22
(2)其他腕掌关节:
精选课件
25
5.腕的稳定性
(1)腕关节中近侧关节和腕中关节的存在形成了双铰 链的系统,能提供其固有的稳定性;
(2)稳定性仅集中在一个方向;
(3)手舟骨和月 骨被倾向延长 位,稳定力必 须主要指向屈
精选课件
(4)腕关节联合 体在指和拇指 肌活动中动力 稳定性要求外 力和内力平26衡。
6.腕和手运动的相互影响
• 典型椭圆关节 • 两个轴运动
–冠状轴:屈、伸 –矢状轴:外展、内收 –环转运动
精选课件
6
(二)腕关节的功能解剖
1.骨 (1)尺骨头 (2)桡骨茎突 (3)腕骨
精选课件
7
2.腕关节的韧带、筋膜、血管和神经
(1)韧带:掌侧韧带、背侧 韧带、骨间韧带
精选课件
8
• 关节囊松弛,其前后左右均有韧带加强 腕尺侧副韧带 腕桡侧副韧带 桡腕背侧韧带 桡腕掌侧韧带
(1)腕的运动对于增加指和手的精细运动控制是基 本的,腕伸和指屈是相互促进的。 (2)腕关节结构便于腕伸肌的协作运动和更有力的 指屈。 (3)当腕改变位置时,影响抓握能力。
精选课件
27
精选课件
13
③外展肌: 桡侧腕屈肌 桡侧腕长伸肌 桡侧腕短伸肌 示指伸肌
运动学三腕骨与韧带
感谢您的观看!
第6页/共6页
2.腕关节的韧带
掌侧韧带:桡腕韧带、 尺腕韧带、腕骨间韧带 和腕掌韧带;
背侧韧带:背侧桡腕韧 带、背侧腕骨间韧带以 及背侧腕掌韧带;
内在骨间韧带:近排腕 骨间内在韧带、远排腕 骨间内在韧带和掌骨近 端内在韧带。
第4页/共6页
一、骨与韧带
2.腕关节的韧带
屈肌支持带:又称腕横韧带 “腕窟窿”
腕关节
• 腕关节是人体大关节之一,腕的运动是手精细运动的基础,它是手取得理想抓 握位置的重要环节。
• 腕关节的组成: • 15块骨 • 17个关节 • 1个广泛的节的骨组成 • 尺骨头 •桡骨茎突 •“大小头状钩,舟月三豌豆” • 掌骨
第3页/共6页
一、骨与韧带
《腕关节运动学》课件
用于观察腕关节的运动轨迹和动态变 化。
MRI和CT影像
用于观察软组织、软骨和肌腱等结构 。
生物力学实验研究方法
力量测试
测量腕关节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 力量。
运动范围测试
测量腕关节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运 动范围。
肌电测试
通过测量肌肉电活动,分析肌肉在 运动中的功能。
计算机模拟研究方法
有限元分析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 腕关节在不同外力作用下 的应力分布和变形。
关节囊
包裹腕关节的滑膜组织 ,分泌滑液润滑关节。
腕关节的功能
01
02
03
屈曲和伸展
使手向前或向后移动。
内收和外展
使手向身体中线或远离身体中 线移动。
旋转
使手围绕垂直轴旋转。
04
尺偏和桡偏
使手围绕前后轴偏移。
腕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
01
02
03
稳定性
通过韧带和关节囊维持, 防止过度活动或脱位。
活动范围
功能
腕关节的综合运动范围使得手部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各种操作和协调,从而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了解和掌握腕关节的运动学原理和运动范围,有助于提高手部操作的灵活性和准确性,预防和减少手部劳损和 损伤的风险。
腕关节的运动学研
03
究方法
影像学研究方法
X线影像
动态影像
用于观察骨骼结构,测量角度和长度 等。
功能
旋转运动使得手部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旋转和扭曲动作,例如在拧瓶盖、转笔 等活动中,需要腕关节的旋转运动来配合完成。
腕关节的运动范围
综合运动范围
腕关节的综合运动范围包括屈伸、侧向和旋转三个方向的运动,这些运动的组合使得手部可以完成各种复杂的动 作。在正常状态下,腕关节的综合运动范围大约为150°。
腕关节运动学通用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此外,随着跨学科研究的兴起,腕关节运动学可以与生 物医学工程、神经科学等领域进行更紧密的结合,开展 交叉学科的研究。这有助于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推动相 关领域的发展和创新。同时,随着临床需求的不断增长 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腕关节运动学在康复医学、 预防医学和健康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也将更加广阔。 未来研究需要不断拓展应用领域,探索更多创新性的应 用模式和实践案例,为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 贡献。
尺侧偏移
尺侧偏移是指手腕向小拇指侧(尺侧)移动。正常状态下,尺侧偏移可以达到约 25度。
腕关节的旋转运动
旋前
旋前是指手掌朝下,手腕向大拇指方 向旋转。正常状态下,旋前可以达到 约90度。
旋后
旋后是指手掌朝下,手腕向小拇指方 向旋转。正常状态下,旋后可以达到 约90度。
腕关节的运动范围和限制
运动范围
技表现。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和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腕关节运动学将 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 索手腕的复杂运动机制,揭示更多未知的生理现象和 规律。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新技术的应 用,可以运用大数据和算法对腕关节运动进行更精确 的分析和预测,为相关领域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持。
腕关节的总运动范围包括屈曲、伸展、桡侧偏移、尺侧偏移 、旋前和旋后,大约在200-300度的范围内。
限制因素
腕关节的运动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骨骼结构、韧带、 肌腱和软组织等。例如,骨折、脱位、韧带损伤或肌腱炎等 都可能限制腕关节的运动。
03
腕关节的运动控制
肌肉和神经控制
肌肉结构
腕关节周围的肌肉结构复杂,包括屈 肌、伸肌、外展肌和内收肌等,这些 肌肉通过神经系统的调控协同工作, 实现腕关节的各种运动。
腕关节运动学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了解腕关节的运动学特征,掌握腕关节运动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运动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时间2022年10月10日三、实训地点学校运动学实验室四、实训内容1. 腕关节解剖结构腕关节由桡骨远端、尺骨远端、腕骨等组成。
桡骨远端与腕骨构成桡腕关节,尺骨远端与腕骨构成尺腕关节,腕骨之间构成腕骨间关节。
2. 腕关节运动学特征(1)腕关节运动范围:腕关节可以进行屈伸、内收外展、旋前旋后等运动。
(2)腕关节运动幅度:腕关节的运动幅度受肌肉力量、关节灵活性等因素影响。
(3)腕关节运动协调性:腕关节运动时,需要多组肌肉协同作用,保证运动过程的协调性。
3. 腕关节运动方法(1)屈伸运动:患者坐位或站立位,双手掌心向上,将前臂向上抬起,然后逐渐降低,使腕关节屈曲;再逐渐将前臂向下压,使腕关节伸直。
(2)内收外展运动:患者坐位或站立位,双手掌心向上,将前臂向一侧倾斜,使腕关节内收;再逐渐将前臂向另一侧倾斜,使腕关节外展。
(3)旋前旋后运动:患者坐位或站立位,双手掌心向上,将前臂向前方旋转,使腕关节旋前;再逐渐将前臂向后方旋转,使腕关节旋后。
4. 腕关节运动注意事项(1)运动前做好热身活动,预防关节损伤。
(2)运动过程中,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过度用力。
(3)运动后做好放松活动,缓解肌肉紧张。
五、实训结果与分析1. 实训结果本次实训,学生掌握了腕关节的运动学特征和运动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腕关节屈伸、内收外展、旋前旋后等运动。
2. 实训分析通过本次实训,学生了解了腕关节的运动学原理,提高了对运动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发现以下问题:(1)部分学生在进行腕关节运动时,动作不够规范,导致运动效果不佳。
(2)部分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存在过度用力现象,容易导致关节损伤。
六、实训总结本次实训,使学生掌握了腕关节的运动学特征和运动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运动学素养。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应注重运动学知识的运用,提高自身运动能力,预防关节损伤。
腕关节解剖与运动学护理课件
腕关节骨折的症状包括剧烈疼痛、肿胀、畸形和活动受限等。治疗上根据骨折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保守治疗如 石膏固定或手术治疗。
腕管综合征
总结词
腕管综合征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 到压迫导致的神经卡压综合征。
VS
详细描述
腕管综合征的症状包括手腕部疼痛、麻木、 无力等,夜间可能加重。治疗上以减轻压 迫、消炎止痛为主,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腕关节旋转运动
总结词
腕关节旋转运动是指围绕垂直轴进行 的旋前和旋后运动。
详细描述
旋前动作使手掌朝向小指方向旋转, 而旋后动作则使手掌朝向拇指方向旋 转。这些动作主要依赖于尺骨和周围 软组织的协同作用。
腕关节尺偏与桡偏运动
总结词
腕关节尺偏与桡偏运动是指围绕前后轴进行的内偏和外偏运动。
详细描述
内偏动作使手掌朝向小指方向偏移,而外偏动作则使手掌朝向拇指方向偏移。 这些动作主要依赖于桡骨和尺骨的相对位置关系。
健康饮食与锻炼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的饮 食和适度的锻炼,以增强身体的抵抗 力和恢复能力。
腕关节解剖与运动学 护理课件
xx年xx月xx日
• 腕关节运动学 • 腕关节损伤与疾病 • 腕关节护理与康复
目录
01
腕关节解剖
腕关节骨骼结构
01
腕关节由8块腕骨组成,包括两排 近侧和远侧的腕骨,以及尺骨和 桡骨。
02
这些骨骼通过关节面相连,形成 一个复杂的运动系统,允许手腕 进行多种运动。
腕关节韧带结构
腕关节复合运动
总结词
腕关节复合运动是指腕关节在进行屈伸、旋转、尺偏和桡偏等运动时,各运动轴之间的协同作用。
详细描述
在进行复合运动时,各运动轴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手腕能够灵活地适应各种不同的动作需求,如抓握、 翻转等。这种协同作用是由骨骼、韧带和肌肉等软组织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实现的。
正常人体运动学 腕关节运动学
三、腕关节运动学(一)腕关节的组成和运动方向(二)腕关节的功能解剖(三)腕关节的生物力学(一)腕关节的组成和运动方向1.腕关节的组成●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属于联合关节●腕掌关节1.腕关节的组成(主要结构)(1)桡腕关节:桡骨腕关节面及尺骨头下方的关节盘组成关节窝与手舟骨、月骨及三角骨的近侧面组成的关节头构成,属于简单关节、椭圆关节。
(2)腕骨间关节:近侧的手舟骨、●月骨及三角骨和远侧的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组成。
●近侧腕骨间关节(平面关节)●远侧腕骨间关节(平面关节)●腕横关节或腕中关节(简单、球窝关节)(3)腕掌关节:由远侧列腕骨与5个掌骨底组成。
●拇指腕掌关节:由大多角骨与第1掌骨底构成(鞍状关节)●辅助结构:关节盘、腕桡侧副韧带、腕尺侧副韧带、桡腕掌侧韧带、桡腕背侧韧带。
●关节特点:关节腔宽广,关节囊松弛,关节囊前、后、桡、尺侧都有韧带加固,腕掌侧韧带比桡腕背侧韧带坚韧、限制桡腕关节后伸运动。
●运动:屈伸、收展、环转(桡腕关节、腕横关节、拇指腕掌关节)。
(二)腕关节的功能解剖1.运动腕关节的主要肌群●屈: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指浅屈肌、指深屈肌●伸: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示指伸肌、尺侧腕伸肌●外展: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屈肌●内收:尺侧腕屈肌、尺侧腕伸肌屈:桡侧腕屈肌(第2掌骨底)、掌长肌(掌腱膜)、尺侧腕屈肌(豌豆骨)、指浅屈肌(2-5指中节指骨两侧)、指深屈肌(第2至5指远节指骨底前面)伸:桡侧腕长伸肌(第2掌骨底)、桡侧腕短伸肌(第3掌骨底)、指伸肌(2-5指中节远节指骨底背面)、示指伸肌(示指指背腱膜)、尺侧腕伸肌(第5掌骨底)外展: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屈肌(第2掌骨底)内收:尺侧腕屈肌(豌豆骨)、尺侧腕伸肌(第5掌骨底)2.运动拇指腕掌关节的主要肌群●屈:拇长屈肌、拇短屈肌●伸:拇长伸肌、拇短伸肌●外展:拇长展肌、拇短展肌●内收:拇收肌●对掌:拇对掌肌、小指对掌肌(1)拇长屈肌●起点:前臂骨间膜●止点:拇指远节指骨底掌侧●作用:屈拇指腕掌、掌指和指骨间关节(2)拇短屈肌●起点:屈肌支持带●止点:拇指近节指骨底●作用:屈拇指腕掌、掌指关节(3)拇长伸肌●起点:前臂骨间膜●止点:拇指远节指骨底背侧●作用:伸拇指腕掌、掌指和指骨间关节(4)拇短伸肌●起点:前臂骨间膜●止点:拇指近节指骨底背侧●作用:伸拇指腕掌、掌指关节(5)拇长展肌●起点:前臂骨间膜●止点:第1掌骨底桡侧●作用:外展拇指(6)拇短展肌●起点:屈肌支持带●止点:拇指近节指骨底桡侧●作用:外展拇指(7)拇收肌●起点:屈肌支持带、第3掌骨体掌面●止点:第1掌骨尺侧●作用:内收拇指(8)拇对掌肌●起点:屈肌支持带●止点:第1掌骨桡侧●作用:拇指对掌(9)小指对掌肌●起点:屈肌支持带●止点:第5掌骨尺侧●作用:小指对掌(三)腕关节的生物力学1.腕关节的运动范围2.腕掌关节的运动范围3.附加运动4. 腕的稳定性1.腕关节的运动范围●屈-伸:屈曲范围60°~70°,伸展范围45°。
正常人体运动学第四章腕关节运动学
三、腕关节运动学(一)腕关节的组成和运动方向(二)腕关节的功能解剖(三)腕关节的生物力学(一)腕关节的组成和运动方向1.腕关节的组成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属于联合关节腕掌关节1.腕关节的组成(主要结构)(1)桡腕关节:桡骨腕关节面及尺骨头下方的关节盘组成关节窝与手舟骨、月骨及三角骨的近侧面组成的关节头构成,属于简单关节、椭圆关节。
(2)腕骨间关节:近侧的手舟骨、月骨及三角骨和远侧的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组成。
近侧腕骨间关节(平面关节)远侧腕骨间关节(平面关节)腕横关节或腕中关节(简单、球窝关节)(3)腕掌关节:由远侧列腕骨与5个掌骨底组成。
拇指腕掌关节:由大多角骨与第1掌骨底构成(鞍状关节)辅助结构:关节盘、腕桡侧副韧带、腕尺侧副韧带、桡腕掌侧韧带、桡腕背侧韧带。
关节特点:关节腔宽广,关节囊松弛,关节囊前、后、桡、尺侧都有韧带加固,腕掌侧韧带比桡腕背侧韧带坚韧、限制桡腕关节后伸运动。
运动:屈伸、收展、环转(桡腕关节、腕横关节、拇指腕掌关节)。
(二)腕关节的功能解剖1.运动腕关节的主要肌群屈: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指浅屈肌、指深屈肌伸: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示指伸肌、尺侧腕伸肌外展: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屈肌内收:尺侧腕屈肌、尺侧腕伸肌屈:桡侧腕屈肌(第2掌骨底)、掌长肌(掌腱膜)、尺侧腕屈肌(豌豆骨)、指浅屈肌(2-5指中节指骨两侧)、指深屈肌(第2至5指远节指骨底前面)伸:桡侧腕长伸肌(第2掌骨底)、桡侧腕短伸肌(第3掌骨底)、指伸肌(2-5指中节远节指骨底背面)、示指伸肌(示指指背腱膜)、尺侧腕伸肌(第5掌骨底)外展: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屈肌(第2掌骨底)内收:尺侧腕屈肌(豌豆骨)、尺侧腕伸肌(第5掌骨底)2.运动拇指腕掌关节的主要肌群屈:拇长屈肌、拇短屈肌伸:拇长伸肌、拇短伸肌外展:拇长展肌、拇短展肌内收:拇收肌对掌:拇对掌肌、小指对掌肌(1)拇长屈肌起点:前臂骨间膜止点:拇指远节指骨底掌侧作用:屈拇指腕掌、掌指和指骨间关节(2)拇短屈肌起点:屈肌支持带止点:拇指近节指骨底作用:屈拇指腕掌、掌指关节(3)拇长伸肌起点:前臂骨间膜止点:拇指远节指骨底背侧作用:伸拇指腕掌、掌指和指骨间关节(4)拇短伸肌起点:前臂骨间膜止点:拇指近节指骨底背侧作用:伸拇指腕掌、掌指关节(5)拇长展肌起点:前臂骨间膜止点:第1掌骨底桡侧作用:外展拇指(6)拇短展肌起点:屈肌支持带止点:拇指近节指骨底桡侧作用:外展拇指(7)拇收肌起点:屈肌支持带、第3掌骨体掌面止点:第1掌骨尺侧作用:内收拇指(8)拇对掌肌起点:屈肌支持带止点:第1掌骨桡侧作用:拇指对掌(9)小指对掌肌起点:屈肌支持带止点:第5掌骨尺侧作用:小指对掌(三)腕关节的生物力学1.腕关节的运动范围2.腕掌关节的运动范围3.附加运动4. 腕的稳定性1.腕关节的运动范围屈-伸:屈曲范围60°~70°,伸展范围45°。
腕关节运动学
腕关节的运动受到神经系统的控制,大脑通过神经信号指导肌肉收缩和舒张,实现关节的精确运动。
协调性
腕关节的协调性是指关节在运动过程中与其他部位保持同步和协调的能力,良好的协调性有助于提高运动表现和防止损伤。
神经控制与协调性
腕关节的运动损伤与康复
04
腕关节扭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通常是由于外力导致关节错位或韧带拉伤。
协调性训练
通过练习双手协调、手眼协调等动作,提高手腕与手臂的协调运动能力。
提高神经控制与协调性
正确的运动姿势
在运动过程中保持正确的姿势,如保持手腕平直、避免过度弯曲或扭转等,以减少关节压力和损伤风险。
要点一
要点二
正确的技巧运用
掌握正确的技巧,如正确的投掷、击打、抓握等动作,以减少手腕的负担和损伤风险。
此外,腕关节还参与前臂的旋转运动。
腕关节的功能
腕关节的运动学原理
02
腕关节的屈伸运动
总结词
腕关节屈伸运动是指手掌向手背方向屈曲和从手背方向伸展的动作。
详细描述
腕关节的屈伸运动主要发生在桡腕关节,即桡骨和舟骨组成的关节。在屈曲时,手掌紧贴前臂,角度可达90度;在伸展时,角度可达180度,使手掌与前臂大致呈一条直线。和滑囊炎是两种常见的运动系统疾病,分别与肌腱和滑囊的炎症有关。
肌腱炎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僵硬等,通常在关节活动时加重。治疗方法包括休息、冰敷、压迫包扎、口服或注射药物等。滑囊炎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僵硬等,通常在关节活动时加重。治疗方法包括休息、冰敷、压迫包扎、口服或注射药物等。
正确的运动姿势与技巧
总结与展望
06
腕关节运动学是研究腕关节运动规律和生物力学特性的学科,对于理解手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功能、预防手腕损伤以及设计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工具和设备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腕关节的韧带、筋膜、血管和神经
(1)腕关节的韧带:包括掌侧韧带、背侧韧带以及内在骨间韧 带3个部分。 (2)腕管:为一骨性纤维管,其桡侧为舟状骨及大多角骨;尺 侧为豌豆骨及钩状骨;背侧为头骨、舟状骨及小多角骨;掌侧 为腕横韧带。由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共同围成,管里有指浅、 深屈肌腱及其屈肌总腱鞘、拇长屈肌肌腱及其腱鞘和正中神经通过。指浅、 深屈肌腱被屈肌总腱鞘或尺侧囊包绕,拇长屈肌被拇长屈肌腱鞘或桡侧囊包 绕。两个腱鞘均超过屈肌支持带近侧和远侧2.5㎝,尺侧囊常与小指腱滑液 鞘相通,桡侧囊与拇指的腱滑液鞘相连。正中神经紧贴屈肌支持带深面,由 两个滑液鞘之间进入手掌。 (3)腕管综合征:指挤压或缩小腕管容量的任何原因引起腕管内正中神经受 压,只是手掌桡侧三个半手指的感觉异常,神经性疼痛,严重时出现手指运 动障碍,鱼际肌萎缩等症状。
3.附加运动
当前臂和手放松时,腕处于不稳定状态,允许有一定量的 被动运动。 腕骨向背侧、掌侧,内侧和外侧滑动移位;每块掌骨可与 相邻的掌骨之间做被动运动。 腕的最稳定位是全伸位。
4.前臂的旋前-旋后
前臂通过远侧桡尺关节的运动虽然不是腕关节运动的 一部分,但是它在腕关节的功能和手在空间的位置起 着一个复杂的作用。 尺骨与腕骨没有实际的接触,它被一个纤维软骨盘分 离。这种排列使尺骨在前臂旋前-旋后时能够滑动而不 影响腕或腕骨的运动。
(3)“鼻烟窝”anatomical snuffbox:其近侧界为桡骨茎突,
桡侧界为拇长展肌肌腱及拇短伸肌腱,尺侧界为拇长伸肌腱,窝底为 手舟骨和大多角骨。其内有桡动脉通过。此处可触及桡动脉搏动。手 舟骨骨折时,“鼻烟窝”可因肿胀而凹陷消失,并有压痛。
(一)腕关节生物力学
1.腕关节的运动范围
腕关节的解剖学特点允许它在两个平面内运动:矢 状面内的屈-伸(掌屈和背屈)和额状面内的桡尺 偏移(外展-内收)。这些运动合起来也是可能的, 腕关节的最大运动范围从外展和伸到内收和掌屈。 少量的轴向转动是可能的,用旋前旋后表示。
第四章 关节运动学 第一节 上肢运动学 三、腕关节运动学
(一)腕关节组成和运动方向
1.腕关节的组成 2.腕关节的运动方向
内容提要
(1)桡腕关节;2)腕中关节和腕骨间关节;(3)腕掌关节。
(二)腕关节的功能解剖
1.骨 2.腕关节的韧带、筋膜、血管和神经 3.腕关节的肌和肌腱 4.腕关节的脱位及治疗 1.腕关节的运动范围 2.腕掌关节的运动范围 3.附加运动 4.前臂的旋前-旋后 5.腕的稳定性 6.腕和手运动的相互影响 7.动力学
6.增加指和手的精细运动控制是基本的,腕 伸和指屈是相互促进的。 (2)腕关节结构便于腕伸肌的协作运动和更有力的指屈。 (3)当腕改变位置时,影响抓握能力。
7.动力学
腕骨主要的动力学功能是从手到前臂以及从前臂到手 传递压力负荷。
5.腕的稳定性
(1) 腕关节中近侧关节和腕中关节的存在形成了双铰链的系 统,能提供其固有的稳定性; (2) 复杂的韧带限制和精确的多关节面相对使关节稳定; (3)稳定性仅仅集中在一个方向; (4)手舟骨和月骨被倾向于延长位,稳定力必须主要指向屈。 手舟骨抵消了月骨的伸展趋势,这样增加了屈伸过程中双关节 面腕骨联合体的稳定性; (5)腕关节联合体在指和拇指的肌活动中的动力稳定性要求外 力和内力有一个好的平衡。手指和腕周围伸肌和屈肌系统的排 列有利于原动肌的对抗肌群。
• 难点:理论如何应用于康复治疗的实际。
(一)腕关节组成和运动方向
1.腕关节的组成
腕关节由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腕掌关节组成, 在机能上前两个关节构成一个联合关节。
2.腕关节的运动方向
桡腕关节是典型的椭圆关节,可以绕两个轴运动。 可作屈、伸、外展、内收及环转运动。
腕掌关节
Carpometacarpal joint
(三)腕关节生物力学
教学基本要求
• 1.掌握腕关节的功能解剖、腕和手运动的相互影响 • 2.熟悉腕关节组成和运动方向、腕关节的运动范围、 腕掌关节的运动范围、腕的稳定性 • 3.了解腕关节动力学、腕关节的附加运动、前臂的 旋前-旋后
重点和难点
• 重点:腕关节的功能解剖、腕和手运动的相
互影响、腕关节的运动范围、腕掌关节的运动 范围、腕的稳定性。
(2)腕关节的肌腱:腕关节被周围的10个腕肌肌腱包绕。
每个腕肌肌腱都有一个实际的偏移范围。桡侧腕短伸肌和桡侧腕长伸 肌有各有一个约37㎜的最大偏移。桡侧腕屈肌偏移约40㎜,尺侧腕屈 肌偏移约33㎜,旋前圆肌偏移约50㎜。由于损伤和手术后的粘附导致 任何肌腱偏移的损伤都能严重限制腕关节的运动。 在关节的肌腱滑动处,多发生腕部腱鞘囊肿,这是一种常见的伤病。 临床常见于舟、月骨关节的背面,位于拇长伸肌腱及指总伸肌腱之间; 其次是腕部掌面桡侧,位于桡侧腕屈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古称 “腕筋瘤”。本症多见于青壮年女性。 一般认为多由于局部气血凝 聚而成,与外伤沉积和慢性劳损有关。也有认为是因局部胶样变性所 引起。它也严重限制了腕关节的运动。 另外在桡骨茎突部常发生狭窄性腱鞘炎,它是由腱鞘发生纤维病变, 使腱鞘内脏变窄,肌腱在腱鞘内活动受阻碍,引起运动困难。
腕骨间关节
腕中关节
桡腕关节
腕关节组成
(二)腕关节的功能解剖
1.骨
(1)尺骨头 (2)桡骨茎突 (3)腕骨
远侧列的四块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和钩骨组成了一个相对 稳定的横截面。 近侧列的手舟骨、月骨、三角骨 。 第八块腕骨是豌豆骨,它作为一个籽骨形式功能,用以加强腕骨最有 力的原动肌屈腕肌的力学优势,它与三角骨形成自己的小关节。
腕关节的韧带、筋膜、血管和神经
腕韧带掌面观
3.腕关节的肌和肌腱
(1)腕关节的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桡 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 ①屈腕关节的肌有: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 指浅屈肌和指深屈肌等。 ②伸腕关节的肌有: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 腕伸肌、指伸肌和示指伸肌等。 ③外展腕关节的肌有:位于腕关节矢状轴外侧屈腕、伸腕 的诸肌(即桡侧腕屈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和 示指伸肌等)。 ④内收腕关节的肌有:位于腕关节矢状轴内侧屈腕、伸腕 的诸肌(即尺侧腕屈肌和尺侧腕伸肌等)。
2.腕掌关节的运动范围
(1)拇指腕掌关节:关节囊厚而松弛,所以掌骨可从
大多角骨牵开可达3㎜,还允许有15°~20°的旋转。可 作屈、伸、收、展、环转和对掌运动。 对掌运动(opposition movement)则是拇指向掌心、 拇指尖与其余4个指尖掌侧面相接触的运动。使得手具有 强有力的抓握功能,利于从事各种劳动与运动。这一运动 加深了手掌的凹陷,是人类进行握持和精细操作时所必需 的主要动作。 (2)其他腕掌关节:第2 ~ 3腕掌关节的运动为1°~ 2°或更小。第4腕掌关节的掌指运动为10°~15°,第5 腕掌关节更灵活运动为25°~30°。虽然在每个关节的运 动量不大,但对手的功能是重要的,并提供手横弓形态的 改变,如从紧握拳到手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