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概论教学大纲
《建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概论AnIntroductionofArchitecture一、课程基本信息学时:32(理论32学时)学分:2.0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30%,课程论文成绩占70%中文简介:当今,对于建筑概论这门课的内容,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主张以建筑的基本知识为主,着重于对建筑的构成和功能关系的阐释;有的主张以建筑设计方法为主,介绍如何进行建筑设计等。
其实,本课程作为这些专业的入门课程,应当让学生从了解本专业的学习入手,我们就是本着这一宗旨来开展教学的。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对于建筑设计、结构、施工、设备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有专业性的比较概括的了解,为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1对建筑结构有初步了解。
2.熟悉古典建筑基本知识和西方古典建筑基本知识。
3.掌握建筑空间,西方现代建筑的有关知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并以课堂问答和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自己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学中将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和现代化的多媒体相结合,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多种电子教案和多媒体教学课件,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四、教学内容及目标教学内容第一章建筑的意义教学目标学时分配4绪论了解1第一节什么是建筑熟悉1第二节人与建筑了解1第三节建筑的基本属性掌握1重点与难点:建筑的四个基本属性,什么是建筑;建筑的空间性,建筑的艺术性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建筑的四个基本属性第二章建筑的物质性6第一节概说了解1第二节建筑的物质技术构成熟悉1第三节建筑与人的物质活动需求掌握2第四节建筑与人的精神活动需求掌握2重点与难点:建筑中力的问题,屋盖,人的生理要求和心理需求;建筑的结构构成的可能性问题,日照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人的生理要求和心理需求第一章第三章建筑的社会、文化性6第一节建筑的民族和地域特征熟悉2第二节建筑的历史和时代特征熟悉2第三节建筑的文化艺术性掌握2重点与难点:建筑的地域性差别的原因,建筑在民族的的宗教上的特征, 建筑形式美法则:变化与统一、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虚实与层次;建筑的设计手法的融会贯通的应用。
《建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施卫
《建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是研究建筑空间和构造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的一门工程技术型课程。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建筑空间和构件的理解能力,使学生了解建筑空间及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了解建筑的表达方式、基本设计原则和方法,包括建筑基本知识、建筑构件及安全使用、住宅及公共建筑空间组织等。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如下,括号内为供参考的学时要求。
第一章概论(2)主要教学内容:我国的建筑方针,建筑物按使用性质、主要承重结构材料以及层数的分类方法,建筑物按耐久年限、耐火程度的分级方法。
房屋建筑识图:在《建筑制图》课程中介绍第二章民用建筑设计(4)主要教学内容:民用建筑设计概述,单一建筑空间设计,建筑空间组合设计,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
要求:了解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建筑设计的内容和依据、设计程序,掌握常用模数数列。
初步掌握一般民用建筑主要房间、辅助房间、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的一般方法。
了解建筑的防火与疏散要求。
初步掌握建筑平面组合的设计方法。
初步掌握一般民用建筑的剖面形式。
掌握建筑各种竖向尺寸和建筑层数的概念。
了解建筑竖向组合和空间利用的常用方法。
了解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的一般要求。
了解一般建筑的体型和立面设计的一般规律。
第三章民用建筑构造(12)主要教学内容:民用建筑构造概述,墙体和基础,楼地层、阳台和雨篷楼梯,屋顶,门与窗,变形缝。
要求:掌握房屋的基本构件的组成、作用及要求。
理解影响建筑构造的各种因素。
掌握构造的设计原则。
了解建筑保温、隔热与节能,以及建筑防潮、建筑隔声的概念。
掌握墙与基础的要求、组成和类型。
了解墙体保温、隔热与节能的特点。
掌握砌筑墙体的构造原理和常用方法。
掌握隔墙构造的原理和常用方法以及墙面装修。
了解地下室防潮、防水的原则方法。
掌握梁板层与地面的要求、组成和类型。
掌握钢筋混凝土梁板层构造的原理和方法,了解梁板的结构形式。
《建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Introduction to Architecture一、课程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研究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基本设计原理和建筑构造。
(二)能力目标:初步掌握房屋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以便充分了解建筑师的设计意图。
(三)素质目标:掌握房屋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
— 1 —三、基本要求(一)了解建筑师的设计意图。
(二)理解民用建筑剖面及立面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以及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理解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基本设计原理和建筑构造。
(三)掌握建筑的墙体与基础、楼梯、楼地层、屋顶、门和窗的构造;掌握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民用建筑平面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房屋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绪论1学时第一节建筑的产生和党的建筑方针知识点:建筑的产生和党的建筑方针第二节建筑的分类知识点:建筑的分类第三节建筑的分级知识点:建筑的分级思考题:1.按建筑的使用性质,可分为哪几类?2.按主要承重结构的材料,建筑可分为哪几类?3.建筑物的耐久年限是如何划分的?建议教学方法:多媒体第一章房屋建筑识图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房屋建筑识图的一般知识1学时知识点:建筑物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作用,一套完整的施工图包括的内容和各部分的用途,施工图中常用的六种符号。
第二节建筑总平面图0.5学时知识点:建筑总平面图的作用及它所包含的内容。
第三节建筑平面图0.5学时— 2 —知识点:建筑平面图的作用及它所包含的内容。
第四节建筑立面图0.5学时知识点:建筑立面图的作用及它所包含的内容。
第五节建筑剖面图0.5学时知识点:建筑剖面图的作用及它所包含的内容。
第六节建筑详图1学时知识点:外墙身详图的绘图比例、包含的主要内容,楼梯平面图和剖面图的内容和画法。
本章小结重点:建筑总平面图:总体布置的注意事项;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的定义及其做法。
《建筑概论》教学大纲
《建筑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812110302课程名称:建筑概论学时/学分:32/2关联课程:建筑设备、建筑给排水、建筑电气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开课教研室: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课程类别与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一、课时分配与考核权重按照学校的整体要求,基于对教学目标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养的分析,本课程的内容依据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毕业生基本要求和培养方案,选定绪论、建筑工程材料、房屋建筑设计等9部分内容,共32学时,2学分。
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围绕课内教与学、课外导与做等环节,推进考评方式改革,重视过程性评价,突出基于能力的非标准化答案考试。
基于该教学考核评价思路,本课程主要以调研报告、设计作品、描绘施工图、现场考察、期末测试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其中课程论文、设计作品、描绘施工图、现场考察、调研报告等过程性评价占评价权重的50%,期末考试占评价权重的50%。
课时分配与考核权重一览表二、课程资源库1.参考书(1)熊丹安建筑结构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3-12(2)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06.(3)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合编.房屋建筑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02.(4)田树涛.人体工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0(5) 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12.期刊李华东.传统生产方式保护与传统村落的未来.建筑师,2016-10-20于洋.解析保温层与建构表达的关系.建筑学报,2017-7-1文跃茗,魏春雨,张光.清水饰面混凝土夹心保温墙体综合设计与施工技术.建筑技术,2017-11-1郭猛.浅谈中国建筑节能发展趋势.建筑节能,2013-1-25刘鹏,殷超,程煜.北京CBD核心区Z15地块中国尊大楼结构设计和研究.建筑结构,2014-12-25章林伟.海绵城市建设概论.给水排水,2015-6-10罗继杰.节能减排——暖通空调(设计)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暖通空调.暖通空调,2012-1-15比尔·希利尔, 杨滔.场所艺术与空间科学.世界建筑,2005-11-18R. De Vecchi; C. Candido; R. de Dear; R. Lamberts ,Thermal comfort in office buildings: Findings from a field study in mixed-mode and fully-air conditioning environments under hum....Building and environment,2017-10-15 ChunzeYan,Advanced lightweight 316 Lstainless steel cellular lattice structures fabricated via selective laser melting,Materials and Design,2013-5-223.网络资源(1)宋德萱.建筑概论.同济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网络课程.(2)银符考试题库.新乡学院.党政机构.图书馆.电子资源.教辅资源库.银符考试题库.(3)筑龙网筑龙教育电子资源建筑施工图设计入门到精通微课堂(4)刘加平建筑热环境与建筑节能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精品课程(5)刘克成建筑文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视频公开课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第1-3学时绪论1.课前准备(1)熟悉课程教学大纲,对课程的讲授内容和方式有较好的理解;(2)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加强课程的网络资源库建设;(3)充分理解讲义内容,把握和完成知识由一种书本贮存状态到教师传输状态再到学生头脑中的贮存形式的这两次转化;(4)查询、收集本学科相关的前沿技术及其在实际项目中的运用案例;(5)整理好课程教学中用到的模型、教具等;(6)外部联系,课程教学活动中需要前去参观考察的项目的前期联络。
《建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与指导
XXX专业《建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与指导(72学时)参考教材:《房屋建筑学》(中国计量出版社,王福彤)编制人:王福彤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土木工程及其相近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从事土木建筑工程专业人员应该熟悉和了解的基本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的知识,是与实际生产联系紧密的基础理论和经验总结。
学习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 了解民用与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掌握一般民用和工业建筑构造的理论和方法。
二、课程基本要求学习本课程应该具备工程制图、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等先修课程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程学习,了解建筑平面设计、剖面设计、体型与立面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基础与地下室,墙体,楼板层与地层,楼梯、电梯、台阶与坡道,屋顶,门窗,变形缝,单层厂房等构造组成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解决土木工程涉及到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课程基本内容第1章绪论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1)熟悉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建筑设计的依据、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2)初步了解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2、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第一节建筑和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建筑的概念,建筑的基本要素。
重点知识解析:(1)建筑:建筑技术与艺术相结合,营造出的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环境、空间、房屋、场所等。
一般情况下仅指营造活动的成果,即建筑物或构筑物。
(2)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3)人在建筑物中从事生产生活活动,必然需要一定的空间。
人体所需空间包括、人体自然所占空间、动作域空间、心理空间第二节建筑的分类与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建筑的分类,耐火等级的概念。
重点知识解析:(1)建筑按照使用性质、建筑层数、主要承重结构的材料、结构体系等标准分类。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3)建筑按层数分类:○1住宅建筑,1层至3层为低层住宅,4层至6层为多层住宅,7层至9层为中高层住宅,10层及10层以上为高层住宅;○2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米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单层公共建筑);○3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建筑概论》教学大纲
《建筑概论》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课程代码:5 1 2 50 3 9总学时.40学时(讲课40学时)总学分25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预修要求:工程制图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建筑概论》谍程是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基本任务是硏究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基本设计原理和建筑构造。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初步掌握房屋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以便充分了解建筑师的设计意图,并运用所学建筑知识与专业课相结合,以保证本专业毕业生完成在其专业范围内的各类工作。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学握民用建筑平血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理解民用建筑剖面及立面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理解民用理筑的构造组成以及建筑构造的没计原则;4、章握建筑的墻体与基础、•樓梯、•樓地层、屋顶、门和窗的枸造;5、掌握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6、理解和学握单层厂房的构造组成。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习题课、课堂讨论等形式;同时,要运用习题课和课堂讨论等方式讲解有关垂点和难点的章节,通过在谍堂上对建筑设计宾型实例进行提问、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豈.另外,要布置一定量的作业。
通过布置适量的作坐以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大钢的使用说明:本大纲适用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教学。
大纲正文第一章民用建筑设计学时:4学时(讲课4学时)本章讲授要点:建筑的构成旻素、•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的模数协调统一标准、建筑设计的内容和设计阶段的划分。
重点;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的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第一节概论第二节建筑的构成旻素学时::2学时(讲课第三节 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第四节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 习题:4道复习思考■题题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 学时z 6学时(讲课6学时)本章讲授要点:建筑平面设计的内容、主妥使用房间的设计、辅助便用房间设计、交 通联系部分的设计-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建筑概论指导大纲
《建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与指导(72学时)参考教材:《房屋建筑学》(中国计量出版社,王福彤)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土木工程及其相近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从事土木建筑工程专业人员应该熟悉和了解的基本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的知识,是与实际生产联系紧密的基础理论和经验总结。
学习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 了解民用与工业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掌握一般民用和工业建筑构造的理论和方法。
二、课程基本要求学习本课程应该具备工程制图、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等先修课程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程学习,了解建筑平面设计、剖面设计、体型与立面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基础与地下室,墙体,楼板层与地层,楼梯、电梯、台阶与坡道,屋顶,门窗,变形缝,单层厂房等构造组成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解决土木工程涉及到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课程基本内容第1章绪论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1)熟悉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建筑设计的依据、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2)初步了解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
2、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第一节建筑和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建筑的概念,建筑的基本要素。
重点知识解析:(1)建筑:建筑技术与艺术相结合,营造出的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环境、空间、房屋、场所等。
一般情况下仅指营造活动的成果,即建筑物或构筑物。
(2)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第二节建筑的分类与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建筑的分类,耐火等级的概念。
重点知识解析:(1)建筑按照使用性质、建筑层数、主要承重结构的材料、结构体系等标准分类。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第三节建筑设计的内容和程序建筑设计的内容,建筑设计的程序。
重点知识解析:(1)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2)一般的建筑工程项目采用两阶段设计,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
庄喻建筑概论教学大纲
《建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建筑概论课程代码:560301使用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学时:60一、编写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理论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研究建筑平面设计、剖面设计、立面设计、建筑各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构造方法及各类建筑结构的基本原理。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受力情况,掌握一般民用建筑构造的理论和方法及结构造型基本原则,为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建筑设计的步骤和方法,掌握建筑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一般建筑的初步设计。
2.运用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一般建筑的构造设计。
3.掌握常用建筑结构体系各自的特点及其一般适用条件,能根据建筑物的适用要求合理布置结构体系。
4.掌握相关的设计规范及新技术、新设备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二)能力目标1.能熟练识读建筑施工图的能力。
2.具有依据任务书进行一般建筑的初步设计能力。
3.具有依据初步设计简单完成一般的建筑构造详图。
(三)思想素质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
使学生爱岗敬业,能够遵纪守法,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三)课程教学与实践的基本理念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每一次教学,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
(1)教师授课要做到语言流畅,条理清楚(2)教师要根据学生水平和教学内容,有效地安排课堂时间,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3)课堂教学要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并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4)课堂教学首先必须完成教学基本内容,一切活动都要围绕教学内容展开,避免教学随意性。
(5)教师要勤于探索。
勇于实践,不断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提倡教师互相听课。
《建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篇:《建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GDOU-B-11-213《建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课程简介:《建筑学概论》是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地规划与管理方向)专业的专业任选课。
主要任务是加强学生有关建筑艺术的修养。
本课程从建筑的意义,建筑的社会文化性以及中国建筑和外国建筑的历史沿革诸方面,完整而系统地阐述了建筑的基本内涵,使学生具有较丰富的建筑艺术知识,理解建筑艺术的特性及其社会文化价值,从而对建筑及建筑专业有一个全面而概括的了解。
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地规划与管理方向)专业的专业任选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丰富的建筑艺术知识,理解建筑艺术的特性及其社会文化价值,加强学生有关建筑艺术的修养,从而对建筑及建筑专业有一个全面而概括的了解。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交融、渗透着自然科学、规划设计、工程技术、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与技术。
通过理论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建筑的基本性质和意义,理解建筑艺术的特性及其社会文化价值,了解中国建筑的沿革和外国建筑的沿革。
结合经典案例教学,使学生具有较丰富的建筑艺术知识。
三、面向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地规划与管理方向)专业四、先修课程:无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具有较丰富的建筑艺术知识,对建筑有一个全面而概括的了解。
扩大知识面,提高专业素养。
与其它课程平行方向,起辅助作用。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第一章建筑的意义(2学时)第一节建筑的基本概念建筑(A);空间(A),建筑及其范围(B)。
第二节人与建筑建筑与人的空间活动的需求(B);建筑的“人为”和“为人”(A);建筑与社会(A)。
第三节建筑的基本性质时空性(A);功能性(A);工程技术性和经济性(A);艺术性(A);社会文化属性(A)。
思考题:1、什么是建筑?2、老子的建筑空间观?3、如何理解建筑的空间观?4、建筑的社会文化属性?5、建筑的基本属性?6、举例说明建筑的艺术性?第二章建筑的物质性(6学时)第一节概说(2学时)建筑的物质性涵义(A);建筑的存在形式(B);建筑的构成手段(B)。
《建筑概论》教学大纲
天津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建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建筑概论》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学生选修的专业基础课,是有关建筑设计知识的课程,是从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等角度来综合了解和掌握建筑设计原理的基础性学科,是一门广泛的综合性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综合了解建筑艺术、建筑图画法、民用与工业建筑建筑设计原理与构造方法、建筑材料等基本的建筑知识。
二、课程任务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能综合性地对建筑及建筑艺术加以理解。
2.了解与认知建筑施工图的画法与规则。
3.熟悉建筑设计的基本设计程序,初步学习建筑平面、剖面、立面及体型设计的基本原理与一般方法。
4.了解并掌握一般民用建筑及单层工业厂房的构造设计原理与构造方法。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总学时16学时)第一章建筑与建筑艺术(2学时)1.建筑的产生与发展概况。
2.建筑的分类与分级等: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3.建筑设计的内容与过程,及影响因素。
第二章建筑识图(2学时)1.了解建筑图画法的一般规则及基本常识。
2.认知并掌握建筑施工图平面、立面、剖面、总平面图的画法。
第三章民用建筑设计原理(4学时)(一)、平面设计各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建筑空间组合设计。
(二)、剖面设计建筑各部分高度及剖面形状的确定;房屋层数的确定和剖面的组合形式;建筑空间的组合和利用。
(三)、立面和体型设计影响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因素及建筑体型组合原则第四章民用建筑构造(5学时)(一)、地基、基础1.地基、基础设计原理:地基、基础等概念,地基、基础、建筑荷载三者的关系;地基、基础设计应满足的条件。
2.地基:天然地基与人工地基的概念,地基土的分类、人工地基的种类。
3.基础:基础的类型,基础的埋深;刚性基础设计。
(二)、墙体1.概述:场体的分类、作用与组成;墙体的设计要求:墙体的结构布置。
2.砖墙体:砖墙材料、厚度、类型、组砌方式、细部构造设计。
建筑概论 教学大纲
建筑概论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100208Z10
课程名称:建筑概论Introduction to Building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
学时/学分:24/1.5
先修课程:工程制图、材料力学、建筑环境学
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教材、教学参考书:
1.王新泉.建筑概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2. 崔艳秋.建筑概论.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3. 国际学术期刊《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学生未来从事房屋共用设备工程技术工作必须与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建筑施工等有关方面密切协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与房屋建筑有关的工程技术资料,为合理地对建筑设备、设施、装置及其系统进行设计、安装、运行管理奠定理论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建筑平面设计、剖面设计、立面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房屋建筑构造组成原理与基本方法、建筑结构体系的基本概念、建筑外部环境与建筑节能的基本原理。
能力:通过理论教学,培养将建筑概论的基础知识应用于建筑环境设计中的能力;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工程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通过课堂研讨,培养创造性思维方法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素质:培养善于对建筑环境设计问题进行沟通交流的素质;提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形成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素质。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注:实践包括实验、上机等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六、大纲主撰人:大纲审核人:。
建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建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50061课程名称:建筑学概论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Architecture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时:36学分:2.0适用对象: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学生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建筑力学、传热学。
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学科基础课,是对建筑基本知识感兴趣的同学开设的。
本课程是学习专业课前必须要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特别是学习建筑方面的供热、通风与空调所必须选修的基础课。
英文简介:this course as a required course is set for the students of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apparatus specialty, which is studied necessarily for students before studyding other professional courses, especially for specialty of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该课程为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关于专业领域的入门课程。
其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建筑的含义和属性、建筑历史、建筑设计以及建筑与暖通空调之间的关系有一完整而系统的认识,使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学生把握住专业的学习方向,以利于今后更好地学习和从事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学习和研究。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认识建筑(一) 目的与要求了解建筑的概念。
掌握建筑构成的基本要素、建筑物的分类。
基本掌握建筑等级的划分。
(二) 教学内容第一节建筑和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1、主要内容:建筑、建筑基本要素。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建筑的定义、建筑三大基本要素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掌握第二节建筑发展概况1、主要内容:中外建筑在奴隶时期、封建时期、现代的特征和发展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中国园林、古希腊、古埃及、古罗马建筑特点和代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140060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授课对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开课学期:第三学期学分:2学分指定教材:姜丽荣,崔艳秋,柳锋,《建筑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学科基础课,是为对建筑的基本知识感兴趣的同学开设的。
本课程是学习专业课前必须要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特别是学习建筑内的供热、通风与空调所必须选修的基础课。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熟练掌握建筑构造的原理和建筑各组成部分的基础知识,具备进行一般民用房屋建筑设计的基本能力。
能够绘制简单的施工图和熟练地识读施工图。
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
绪论课时:共0.5课时教学内容一、建筑的产生和党的建筑方针二、建筑的分类三、建筑的分级思考题:1、按建筑的使用性质,可分为哪几类?2、按主要承重结构的材料,建筑可分为哪几类?3、建筑物的耐久年限是如何划分的?第一章房屋建筑识图课时:共3.5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房屋建筑识图的一般知识一、房屋的组成和作用建筑物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作用。
二、施工图的内容和用途一套完整的施工图包括的内容和各部分的用途。
三、施工图中常用的符号施工图中常用的六种符号。
思考题:1、房屋的六大组成部分的内容?哪几部分是承重构件?2、一套完整的建筑施工图包括哪些图纸?3、我国的绝对标高零点是如何规定的?第二节建筑总平面图建筑总平面图的作用及它所包含的内容。
思考题:建筑总平面图的作用及它所包含的内容?第三节建筑平面图建筑平面图的作用及它所包含的内容。
思考题:建筑平面图的作用及它所包含的内容?第四节建筑立面图建筑立面图的作用及它所包含的内容。
建筑立面图的作用及它所包含的内容?第五节建筑剖面图建筑剖面图的作用及它所包含的内容。
思考题:建筑剖面图的作用及它所包含的内容?第六节建筑详图一、外墙身详图外墙身详图的绘图比例、包含的主要内容。
二、楼梯详图楼梯平面图和剖面图的内容和画法。
思考题:1、外墙身详图表示了房屋哪些局部构造的情况?2、楼梯详图中包括哪些图纸?第二章民用建筑设计课时:2周,共4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建筑的构成要素建筑的三个基本要素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民用建筑的分类三、建筑设计的内容和依据建筑设计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建筑设计的六个依据。
四、设计程序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和建筑设计阶段的内容1、建筑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什么?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怎样?2、民用建筑主要有哪两类?各举三个例子。
3、建筑物的设计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内容?4、建筑物的设计依据有哪些?5、何谓建筑模数?基本模数的数量是多少?6、建筑设计阶段,两阶段设计和三阶段设计各指什么?第二节单一建筑空间设计一、使用房间设计1、从使用房间的平面、立面和剖面上去讲,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的确定。
2、房间的门窗设置。
二、辅助房间设计厕所设备及数量,厕所的布置。
三、交通联系部分设计走道,楼梯,门厅设计。
思考题:1、使用房间的面积由哪几部分组成?2、确定使用房间的面积时要考虑哪些因素?3、使用房间的高度是根据哪些因素确定的?4、民用建筑的主要楼梯一般设在什么位置?楼梯的宽度和数量根据什么来确定?第三节建筑空间组合设计一、建筑空间组合的原则建筑空间组合的四大原则。
二、建筑空间组合的形式建筑空间组合的五种典型形式。
1、建筑空间组合要遵循哪些原则?2、对建筑物进行功能分析时,可以按照哪些关系进行分析?3、有哪几种典型的建筑空间组合的形式?请各举一例。
第四节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一、建筑体型的组合三种建筑体型组合的方式。
二、立面设计建筑立面设计的内容。
思考题:1、建筑体型组合有哪些方式?第三章民用建筑构造课时:8周,共16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外界环境因素、物质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对建筑构造的影响。
二、建筑构造设计的原则建筑构造设计要遵循的四个原则思考题:1、外界有哪些环境因素对建筑构造产生影响?2、建筑构造设计要遵循的四个原则?第二节墙体和基础一、墙体的类型和设计要求1、墙体分别按照位置、受力情况、材料和施工方法的不同的分类情况。
2、墙体的结构布置方案。
3、墙体的设计要求。
二、砖墙构造1、材料2、墙体的组砌方式3、砖墙的厚度4、砖墙的细部构造,包括墙脚、窗台、门窗过梁、圈梁等。
三、隔墙和隔断1、隔墙2、隔断四、墙面装修内外墙面装修的作用和类型五、基础与地下室1、基础的作用及其与地基的关系2、基础的埋置深度3、基础的类型与构造4、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六、管道穿过墙体或基础时的构造处理思考题:1、墙体的结构布置方案有哪几种?2、现行标准砖的规格是怎样的?3、过梁用在什么场合?有什么作用?4、何为圈梁?其作用是什么?5、基础和地基有什么关系?6、何为基础的埋深?按照埋深不同,可分为哪几种基础?7、基础按受力性能和构造形式不同,各有哪些形式?8、在地下室的防水构造中,何为外包防水,何为内包防水?9、在管道穿过墙体的构造处理中,何种情况会使用活动式穿墙管,做法怎样?第三节楼地层、阳台和雨篷一、楼板层楼板层的结构层和顶棚的构造做法。
二、首层地面地面的构造做法。
三、阳台和雨篷阳台和雨篷的构造做法。
思考题:1、楼板层的基本构造有哪几层?2、钢筋混凝土楼板按施工方法不同有几种类型?3、梁板式楼板的荷载传递顺序?4、地面的主要构造部分?第四节楼梯一、楼梯的组成和作用楼梯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作用。
二、楼梯的形式常见楼梯的形式。
三、楼梯的一般尺寸楼梯坡度及踏步尺寸,楼梯段宽度和平台宽度,栏杆扶手尺寸,楼梯净空高度。
四、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楼梯和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的构造,楼梯栏杆扶手及踏步口构造。
五、台阶与坡道构造台阶与坡道构造。
思考题:1、楼梯的组成部分?2、民用建筑楼梯的常用坡度?3、梯段宽度有什么因素来确定?4、首层楼梯平台下的净高不足时,采用何种措施来提高?5、梁板式楼梯的构造怎样,如何传递荷载?第五节屋顶一、屋顶的类型常见屋顶的类型。
二、屋面的常用坡度和坡度范围影响屋面坡度的因素及屋面的坡度范围。
三、平屋顶平屋顶的排水、防水、保温、隔热的构造做法。
四、坡屋顶坡屋顶的组成、承重结构、屋面盖料、檐口构造。
思考题:1、平屋顶的基本组成?2、平屋顶的无组织排水和有组织排水各指什么?3、何为泛水?4、刚性防水屋面为什么要设置分仓缝?应设在什么位置?5、平屋顶有几种主要的防水做法?6、平屋顶中为什么要设隔汽层?7、平屋顶有哪几种常见的隔热层做法?8、坡屋顶有几种承重结构?9、何为女儿墙?第六节门与窗一、木窗构造二、木门构造三、金属门窗第七节变形缝一、伸缩缝伸缩缝设置的原因,在房屋的不同部分伸缩缝的构造做法。
二、沉降缝沉降缝设置的原因,在房屋的不同部分伸缩缝的构造做法。
三、防震缝防震缝设置的原因,在房屋的不同部分伸缩缝的构造做法。
思考题:1、变形缝有几种类型?各为什么设置?2、伸缩缝和沉降缝在设置上的区别?3、在地震区,哪些情况下需要设置防震缝?第八节民用建筑的抗震及防火构造一、民用建筑抗震的一般问题地震与地震震级及烈度,抗震设计的一般原则,抗震构造措施。
二、建筑防火的一般知识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耐火极限,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物的防火构造要求。
思考题:1、地震的震级和烈度是何关系,几度以上的设计烈度需要进行抗震设防?2、有哪些常用的抗震构造措施?3、建筑物内可以采取哪些防火分隔措施?4、对防火墙有什么具体要求?第四章工业建筑设计课时:2周,共4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工业建筑的特点二、工业建筑的分类工业建筑按厂房用途、内部状况、层数、承重构件的材料、结构类型等进行分类。
三、厂房内部的起重运输设备三种吊车。
四、厂房建筑设计要求思考题:1、与民用建筑相比,工业建筑有哪些不同的特点?2、按承重构件的材料不同,工业建筑可分几类?3、工业厂房常用的吊车有哪几种?各自适用的起重量范围怎样?4、厂房的建筑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第二节单层厂房设计一、平面设计平面设计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平面设计与总图及环境的关系;平面形式的选择;蛛网尺寸的确定;生活间的设计。
二、厂房的剖面设计厂房高度的确定;室内地坪标高;厂房的剖面形式;厂房采光方式的选择;厂房内部空间的利用。
思考题: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厂房的柱距采用什么模数数列?常用几米的柱距?2、厂房的高度是怎么定义的?对于有吊车厂房和吊车厂房,厂房高度各取决于什么因素?3、工业厂房有哪几种采光方式?第三节单层厂房定位轴线的标定一、横向定位轴线横向定位轴线与中间柱、山墙、横向伸缩缝处柱的关系。
二、纵向定位轴线纵向定位轴线与边柱、外墙、中柱的关系。
三、纵横跨相交处定位轴线思考题:1、山墙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时,横向定位轴线各如何标定?2、横向伸缩缝处,柱与横向定位轴线有什么关系?3、在边柱和外墙处,吊车的起重量与纵向定位轴线有什么关系?4、在高低跨处,有伸缩缝和无伸缩缝时,中柱与纵向定位轴线各有什么关系?5、纵横跨相交处,定位轴线应如何处理?第四节多层厂房简介一、多层厂房的特点二、多层厂房的平面形式三、多层厂房的柱网布置四、多层厂房的剖面设计五、多层厂房定位轴线的标定思考题:1、和单层厂房相比,多层厂房有何特点?2、多层厂房有哪几种常见的平面形式?3、多层厂房的柱网布置有哪几种主要类型?4、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多层厂房,山墙的横向定位轴线和边柱的中心线有什么关系?第五章单层厂房的构造课时:2周,共4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单层厂房的承重结构一、单层工业厂房的组成墙承重结构,骨架承重结构。
二、柱柱的截面形式,柱牛腿及柱上预埋件,柱间支撑。
三、基础与基础梁基础的类型及构造,基础梁的构造及与柱的连接。
四、吊车梁、联系梁和圈梁吊车梁、联系梁和圈梁各自的类型、构造及其与柱的连接。
五、屋盖结构屋面梁、屋架、屋面板、檩条、支撑的类型及构造。
思考题:1、骨架承重结构的纵向联系构件作用如何?2、柱下基础有哪些常见形式?3、基础梁有何作用?4、吊车梁有何作用,设置在什么位置?第二节单层厂房外墙一、砖墙墙与柱的相对位置,墙的构造要求。
二、大型墙板墙板的类型及尺寸,墙板的布置,墙板的连接构造,墙板板缝的构造处理。
思考题:1、墙体砌筑于柱子中间,有何有利与不利?2、山墙的抗风结构有哪些?第三节侧窗与大门一、侧窗木侧窗与钢侧窗的形式及构造。
二、大门大门的尺寸及种类,大门的构造。
第四节屋面与天窗一、屋面屋面的排水和防水构造。
二、天窗矩形天窗,矩形避风天窗及天井式天窗的构造。
思考题:1、单层厂房屋面排水坡度,对于卷材防水屋面和构件自防水屋面分别取多少为宜?2、单层厂房屋面防水做法有哪些?3、为什么要设置避风天窗?第五节地面与其他构件一、地面地面的材料与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