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的鉴定

合集下载

生药的理化鉴定名词解释

生药的理化鉴定名词解释

生药的理化鉴定名词解释引言:生药是指从自然界中采集的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物质,用于药物研究、开发和制备的原料。

在药学领域,理化鉴定是对生药品质进行评价和鉴定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生药理化鉴定的一些重要名词和概念,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方法。

一、质量评价1. 外观特征:通过观察生药外观的颜色、形态、气味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质量。

良好的生药应具有一致的外观特征,无异物、虫蛀、霉变等现象。

2. 溶解性:生药的溶解性可以反映其内部化学成分的特点。

一般来说,良好的生药在适当的溶剂中可溶解较多的成分,而质量较差的生药溶解性相对较差。

3. 挥发性:某些生药中含有挥发性成分,这些成分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挥发出来。

挥发性成分的含量与生药的质量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测定其挥发性来评价生药的品质。

二、化学成分分析1. 总灰分:总灰分指生药中的无机物质的总量,是评价生药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总灰分的测定可以通过将生药加热至灰烬状态,称取并计算其质量差得到。

2. 含量测定:含量测定是对生药中特定化学成分含量的分析测定。

常见的含量测定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

通过这些分析方法,可以确定生药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从而评价其质量。

三、微观鉴定1. 组织形态学:通过显微镜观察生药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可以获得生药的组织学信息。

细胞的大小、形状、排列方式等特征对于区分不同品种和质量的生药具有重要意义。

2. 粉末特征:将生药制成粉末后,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其粉末特征。

粉末的颜色、颗粒形状、大小等特征可以用于评价生药的质量,以及判断是否存在伪品。

四、理化性质测定1. 粒度分析:粒度分析是评价生药颗粒粒径大小分布的方法。

通过粒度分析,可以了解药材颗粒的大小、均匀性等,从而进一步评价生药的品质。

2. 均匀度测定:均匀度是指生药内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分布的一致性。

均匀度测定可以通过取样测定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含量,进而得到生药的均匀性信息。

生药鉴定的定义及主要鉴定方法

生药鉴定的定义及主要鉴定方法

生药鉴定的定义及主要鉴定方法
生药鉴定是指通过对植物药材进行外观、性状、理化指标和化学成分等方面的鉴别,以确定其真伪、质量和品种的过程。

这是保障市场上植物药材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消费者的安全和有效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在生药鉴定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鉴定方法:
1. 外观鉴定:通过观察植物药材的外观形态特征,如颜色、形状、气味等,来判断其是否符合原料药的特征。

外观鉴定通常是最直观、最常用的鉴定方法之一。

2. 性状鉴定:通过对植物药材的大小、形状、表面特征、质地等方面的观察和测量,来判断其是否符合正常的生长和采集条件。

性状鉴定可以帮助识别真伪和判断品质。

3. 理化指标鉴定:通过测定植物药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含水量、灰分、提取物含量、挥发油含量等,来评估其质量和纯度。

理化指标鉴定常常需要借助仪器和设备进行定量分析。

4. 化学成分鉴定:通过分析植物药材中的化学成分,如活性成分、挥发油等,来确定其品种、纯度和药用活性成分的含量。

化学成分鉴定常常需要使用色谱、质谱等仪器进行分析。

以上是生药鉴定的定义及主要鉴定方法,通过这些鉴定方法可以准确判断药材的真伪、质量和药效。

在现代药物研发和生产中,生药鉴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保障药品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名词解释 生药的鉴定

名词解释 生药的鉴定

名词解释生药的鉴定生药的鉴定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和测试方法,对药材进行科学的鉴别和评估,目的是确定药材的真伪、质量和药效,从而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性。

生药的鉴定是中药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药的质量控制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鉴定方法生药的鉴定主要依靠技术手段和仪器设备,包括外观特征、显微镜观察、化学试验、色谱分析和生物学检测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鉴定方法:1. 外观特征鉴别:通过观察药材的外观特征,如形状、颜色、气味、质地等,可以初步鉴别生药的真伪和质量。

其中,气味是一种重要的辨别特征,不同的药材具有独特的气味,可以作为鉴别的参考。

2. 显微镜观察:借助显微镜对药材的组织结构、细胞形态、表皮特征等进行观察,可以进一步确定生药的真伪和种属。

显微镜观察在鉴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材的鉴定工作中。

3. 化学试验:通过化学试验,可以检测药材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如活性成分、营养成分和杂质等。

常用的化学试验方法包括显色反应、熔点测定、纸层析以及质谱分析等。

这些试验方法可以提供关于药材品质和纯度的信息。

4. 色谱分析:色谱技术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分析方法,在生药鉴定中也得到了广泛运用。

常见的色谱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薄层色谱等。

通过色谱分析,可以定量和鉴定药材中的各种成分,为生药的鉴定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5. 生物学检测:通过对生药进行生物学活性的检测,如抗氧化活性、抗菌活性、抗炎活性等,可以进一步评估药材的药效和质量。

生物学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中药质量评价和药效研究的不同层面。

二、鉴定要点在进行生药的鉴定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 样品准备:应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药材样品,遵循药典或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样品的制备和处理,避免样品的污染和损坏。

2. 观察标准:应依照相关标准和规范,明确生药的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和可靠。

对于不同的生药,其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简述生药鉴定的方法有哪些

简述生药鉴定的方法有哪些

简述生药鉴定的方法有哪些
生药鉴定是指对药材的真伪、质量、产地、功效等进行鉴定的过程。

生药鉴定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外观鉴定:主要通过药材的颜色、形态、质地、气味等外观特征进行鉴定。

例如,对于枸杞子来说,真品一般为红色或橙红色,质硬而有弹性,果核完整;而假品颜色不红或呈黄色,果核破碎或缺失。

2. 显微鉴定:使用显微镜观察药材的微观特征,如细胞形态、组织结构等。

例如,对于天麻来说,真品中的纤维束较多,而假品中纤维束较少且较粗糙。

3. 理化鉴定:包括对药材的理化性质进行测试和分析,如比重、熔点、溶解度等。

例如,对于蜂蜜来说,可以通过测定其含水量、酸度、还原糖含量等来鉴定其真伪。

4. 化学成分鉴定:使用化学试剂或仪器进行分析,确定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例如,对于黄连来说,可以通过测定其含有的黄连素、鞣质、生物碱等成分的含量来鉴定其品质。

5. 药理活性鉴定:通过实验研究药材对生物体的作用,确定其功效和药理特性。

例如,对于人参来说,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其对动物的兴奋作用、抗疲劳作用等来鉴定其质量。

以上是生药鉴定常用的方法,不同的药材鉴定方法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第十一章生药的鉴定

第十一章生药的鉴定

4)开展生药的鉴定研究,在发掘 新药源和寻找进口生药的代用品 方面,也有重要意义。
血竭,产于印度尼西亚等地,进 口生药。经考查发现,剑叶龙血 树在我国云南应用迄今已有500 余年历史,经鉴定研究以“广西 血竭”为名入药。
第二节 原植物鉴定
生药的原植(动)物鉴定 (identification of original
三、核对标本
当确定未知种是什么科属时,可 以到有关植物标本馆核对已定学 名的该科属标本。
要得到正确的鉴定,必须要求标 本馆中已定学名的标本正确可靠。
在核对标本时,要注意同种植物 在不同生长期的形态差异,需要 参考更多一些的标本和文献资料, 才能使鉴定的学名准确。
第三节 性状鉴定
性状鉴定(macroscopical identifi-cation)即通过眼观、手 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 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是以性状,包 括形态、大小、色泽、表面、质地、 断面、气味等特征为依据对生药进 行鉴别的方法。
plant),又称分类学鉴定。
应用植(动)物的分类学知识,对 生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研究,确定 其正确的学名,以保证应用品种 的准确无误。是生药鉴定的根本 和基础。
一、观察植物形态
对具有较完整植物的标本,应注 意其根、茎、叶、花、果实等器 官的观察,对繁殖器官(花、果、 孢子囊、子实体等)应特别仔细, 可借助放大镜或解剖显微镜,观 察微小的特征,如毛茸、腺点的 形态构造。
因此,有必要对同名异物、同物 异名的生药,通过调查研究,加 以科学鉴定,澄清品名,尽量做 到一药一名,互不混淆,保证生 药的真实性,以及疗效和用药安 全。
3)在生药商品流通中,以次充好、 以假充真,特别是一些贵重生药, 时有发现伪品或掺假现象。贵重 生药,如麝香、血竭、熊胆、羚 羊角、番红花、冬虫夏草等。

第十一章生药的鉴定

第十一章生药的鉴定
何首乌根的形成层环外方有数个 复合维管束;
牛膝根有数轮同心排列的维管束 (维管束环的束间形成层不明显);
商陆根有数轮同心排列的形成层 环及其所形成的三生构造;
单子叶植物
无木栓组织,其表皮细胞外壁有 时增厚,也有表皮发育成数列根 被细胞,壁木栓化或木化;
皮层宽广,占根的大部分,内皮 层凯氏点通常明显;
单子叶植物根茎:外层为表皮;皮 层中有叶迹维管束;内皮层明显; 中柱中散有多数有限外韧维管束, 也有周木维管束(如菖蒲);多含草 酸钙针晶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
2、根茎类粉末生药的观察:
注意鳞茎、块茎、球茎常含多量 较大的淀粉粒,其形状、大小、 脐点、层纹以及复粒等特征是鉴 别的重要依据;
鳞茎的鳞叶表皮常可察见气孔;
石细胞:在植物体内广泛分布, 其细胞壁在偏光显微镜下呈亮黄 色或亮橙黄色;
纤维、导管、矿物类物质:在偏 光显微镜下则呈强弱不同的色彩;
动物的骨碎片、肌纤维、结晶状 物、毛茸等也呈现出不同的偏光 特性。
注意碎块的形状、颜色、横断面 和纵断面观的形态特征及色素颗 粒颜色,如羚羊角等。
(十三)矿物类生药
主要应注意: 晶体的大小、直径或长径;晶形
的棱角、锐角或钝角; 色泽、透明度、表面纹理及方向、
光洁度; 偏光显微镜下的特征,如朱砂、
石膏等。
(十四)中成药显微鉴别要点
中药丸散锭丹等成方制剂,大多直 接用各种粉末生药及生药浸膏配制 而成。
2、根类粉末生药的观察
木栓组织:多见,注意木栓细胞 表面观的形状、颜色、壁的厚度, 有的可见木栓石细胞(如党参)。
导管:一般较粗,注意其类型、 直径、导管分子的长度及末端壁 的穿孔的形状及排列等。
石细胞:应注意形状、大小、细胞 壁增厚形态和程度、纹孔形状及大 小、孔沟密度等特征。

生药鉴定的方法及其适用对象

生药鉴定的方法及其适用对象

生药鉴定的方法及其适用对象
生药鉴定是指对植物药材进行鉴别、鉴定,确定其品种、种属、性状、质量、药理活性和化学成分等的技术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生药鉴定方法及其适用对象:
1. 形态学鉴定:通过观察植物药材的外部形态、细胞组织结构
等特征进行鉴定。

适用对象包括具有鲜明形态特征的植物药材,如各种根、茎、叶等。

2. 解剖学鉴定:通过观察植物药材的横切面、纵切面等细胞组
织结构变化,鉴别不同的植物药材。

适用对象包括根、茎、叶等。

3. 化学鉴定:通过分析植物药材的化学成分,如挥发油、酚酸类、黄酮类、生物碱等进行鉴定。

适用对象包括化学成分较为复杂的植物药材。

4. 药理学鉴定:通过观察植物药材对实验动物的药理效应进行
鉴定。

适用对象包括具有一定药理活性的植物药材。

5. 毒理学鉴定:通过观察植物药材对实验动物的毒性反应进行
鉴定。

适用对象包括具有一定毒性的植物药材。

6. 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提取植物药材的DNA或RNA,进行PCR 扩增、序列分析等方法进行鉴定。

适用对象包括难以通过外部形态鉴定的植物药材。

以上是常见的生药鉴定方法及其适用对象,根据不同的鉴定目的,可以选择适合的鉴定方法进行鉴定。

生药鉴定常用方法

生药鉴定常用方法

生药鉴定常用方法生药鉴定是指通过科学分析和实验来确定植物材料的真伪、品质和功效的过程。

在生药鉴定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外观鉴定、显微鉴定、化学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生物学活性测试等。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

1. 外观鉴定:通过观察植物材料的外部特征,包括形状、大小、颜色、纹理等来判断其真伪和品质。

外观鉴定是生药鉴定中的首要步骤,它能够帮助我们判断植物材料是否符合标准的形态特征,从而初步确定其真伪和品质。

2. 显微鉴定: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材料的微观结构,包括细胞形态、组织构成、细胞器特征等来确定其真伪和种类。

显微鉴定是生药鉴定中的重要手段,它能够揭示植物材料的细胞结构和组织构成,进一步确定其真伪和种类。

3. 化学分析:通过化学方法检测植物材料中的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鞣质、单宁、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等来鉴定其真伪和品质。

化学分析是生药鉴定中常用的手段之一,它能够揭示植物材料的化学组成,从而确定其真伪和品质。

4. 色谱分析:包括薄层色谱、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通过分离和鉴定植物材料中的化学成分来鉴定其真伪和品质。

色谱分析是生药鉴定中常用的手段之一,它能够精确分离和鉴定植物材料中的各种化学成分,进一步确定其真伪和品质。

5. 质谱分析:包括质谱联用技术(如气相质谱、液相质谱等),通过分析和鉴定植物材料中的化学成分的质谱图谱来判断其真伪和品质。

质谱分析是生药鉴定中的高级手段,它能够提供植物材料的准确分子质量、结构信息等,进一步确定其真伪和品质。

6. 生物学活性测试:通过体外或体内的生物学活性实验,包括细胞毒性实验、抗微生物实验、抗氧化实验等来判断植物材料的药效。

生物学活性测试是生药鉴定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够评估植物材料的药理活性和功效,从而确定其真伪和品质。

综上所述,生药鉴定常用的方法包括外观鉴定、显微鉴定、化学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和生物学活性测试等。

这些方法结合运用,能够全面、准确地确定植物材料的真伪、品质和功效,为植物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名词解释生药的鉴定

名词解释生药的鉴定

名词解释生药的鉴定生药,又称中药材,是指用于制备中药的天然植物、动物和矿物等物质。

作为传统的中医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生药的质量和鉴定非常重要。

在中药学领域,对于生药的鉴定有着严格的要求,本文将解释生药的鉴定方法和流程,帮助读者理解生药的质量和真伪。

生药的鉴定是指通过外观、药材性质、化学成分等方面的分析,来判断生药的真实性、纯度和质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生药鉴定的几个关键方面。

首先,外观鉴定是生药鉴定的重要一环。

通过观察生药的外观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真实性。

外观包括药材的形状、颜色、气味和质地等方面。

例如,刺五加的外观应该是棕红色,具有香气和辛辣味,质地应该坚硬,有棱角。

如果刺五加的外观不符合这些特征,可能是伪品。

此外,还需要注意生药的变质情况,如有虫蛀、霉变等,也会降低药材的质量和价值。

其次,药材性质的鉴定是生药鉴定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不同的药材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通过观察和测试这些性质可以判断生药的真实性和纯度。

药材的性质包括草本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等部位的差异,以及同种草药在不同地区生长的差异等。

例如,当归的性质是甜、辛、温,具有补血活血的功效,但如果购买的药材外观为苦涩,或者没有补血的功效,可能是伪品。

除了外观和性质,生药的化学成分也是鉴定的关键因素之一。

药材的化学成分决定了其药效和功效。

通过检测和分析生药的化学成分,可以对其真实性进行判断。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化学成分的鉴定变得更加精确和可靠。

例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现代化技术,可以准确地分析和鉴定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从而判断其纯度和质量。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辅助手段可以用于生药的鉴定。

比如,参考药典和中药标准进行比对,了解该生药的规格、用途和药理作用等。

此外,可以通过专业机构和专家的意见来鉴定生药的真实性和质量。

他们可以根据多年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生药进行准确的鉴定。

综上所述,生药的鉴定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通过外观、药材性质、化学成分等方面的鉴定,可以判断生药的真实性、纯度和质量。

生药的鉴定

生药的鉴定

▪ 2.核对文献 根据已观察到的形态特征核对 文献。首先应查考植物分类方面的著作, 如《中国高等植物科属检索表》、《中国 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及有关 的地区性植物志等;其次再查阅中药品种 鉴定方面的著作,如《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中药志》、《中华本 草》、《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与质量研究》 等。必要时还需核对原始文献,以便正确 鉴定。
观察生药组织切片或粉末中的后含物时,一 般用甘油醋酸试液或蒸馏水装片观察淀粉粒,并 可用偏光显微镜观察未糊化淀粉粒的偏光现象; 用甘油装片观察糊粉粒;如欲观察菊糖,可用乙 醇装片也可用水合氯醛液装片不加热立即观察。 为了使细胞、组织能观察清楚,需用水合氯醛液 装片透化,方法为取切片或粉末少许,置载玻片 上,滴加水合氯醛液,在小火焰上微微加热透化, 加热时须续加水合氯醛液至透化清晰为度。为防 止放冷后析出水合氯醛结晶,可在透化后滴加稀 甘油少许,再加盖玻片观察。
第三章 生药的质量保证
为了确定细胞壁及细胞后含物的性质,可用 适当的试液进行显微化学反应。如石细胞、纤维 和导管加间苯三酚和浓盐酸的木质化反应;淀粉 粒加碘试液的反应;木栓化细胞壁、角质化细胞 壁及脂肪油加苏丹Ⅲ试液反应;黏液加钌红试液 的反应等。
矿物药的显微鉴定可直接粉碎成细粉观察, 也可进行磨片观察。
中成药显微鉴定时,一般需根据处方,明确 品种和药用部位,对各组成药材粉末特征分析比 较,排除某些类似的细胞组织及后含物等的干扰 和影响,选取各药在该成药中较具专属性的显微 特征,作为鉴别依据,因此,单一粉末药材的主 要显微特征在成方制剂中有时不一定作为依据, 而某些较次要特征有时还起鉴别作用。
不定根(艼) 须根
根茎(芦头) 茎痕(芦碗) 主根
须根放大(示“珍珠点”)

生药鉴定的四大方法_概述及解释说明

生药鉴定的四大方法_概述及解释说明

生药鉴定的四大方法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生药鉴定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涉及到对药材或中药材料进行鉴别和质量评估的过程。

在不同领域中,如中医、药学、农业和环境科学等,生药鉴定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准确地鉴定生药材料,我们可以确保其品质、纯度和安全性,并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概述四种主要的生药鉴定方法,并提供每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步骤。

首先介绍形态学鉴定方法,它依靠对生物特征进行观察来确定植物的物种。

接下来是化学成分分析方法,通过检测生物材料中的化学成分来进行鉴定。

然后讨论生物学检验及活性测定方法,它通过测定组织细胞或生物样品的特殊功能来判断其质量和纯度。

最后探讨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生药鉴别和检验手段中的新进展。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关于生药鉴定的概述,深入解释四种主要的鉴定方法,并展示它们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了解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和要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实践生药鉴定工作,以确保药材质量和有效性的标准化。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当前在分子生物学领域中出现的新技术应用,以期推动生药鉴定方法的创新和发展。

以上为文章"1. 引言"部分内容。

2. 生药鉴定方法一:形态学鉴定2.1 基本原理形态学鉴定是通过观察和测量生药材的外部形态特征来确定其真实身份和品质。

这种方法主要依靠人眼对植物组织、器官和其它形态结构的观察,并结合相关的解剖知识进行判断。

2.2 鉴定要点一在进行形态学鉴定时,首先需要对待鉴定的生药材进行分类,确定其植物类别。

然后通过观察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包括根茎、茎叶、花果等部分,了解其生长习性和特性。

其中,根茎的形状、颜色、纹路、断面等可以提供重要线索;茎叶的大小、形状、表面特征如毛发、腺体等以及叶片的排列方式也是鉴定过程中需要关注的方面;花果部分则可以通过颜色、大小、结构等特征进行判断。

此外,还需注意生药材各个器官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细微差异可能存在的地方,例如不同种类之间或同一种类不同时期生长的花果形态。

生药的理化鉴别常用的理化鉴别方法

生药的理化鉴别常用的理化鉴别方法

生药的理化鉴别常用的理化鉴别方法
生药的理化鉴别常用的理化鉴别方法包括色谱鉴别、光谱鉴别和化学反应。

1. 色谱鉴别:利用薄层色谱(TLC)、气相色谱(GC)或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对生药进行真伪鉴定。

TLC法已成为目前应用最多的生药理化
鉴别方法。

GC法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药材的鉴别。

HPLC法较少用于鉴别,若含量测定采用了HPLC法或其它方法无法鉴别时,可同时用于鉴别。

2. 光谱鉴别:在生药鉴别时,由于多数药材的提取物在270~280nm左右
均可能有最大吸收,因而不能构成某一药材的鉴别特征,或特征性不强。

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光谱直接用于鉴别的不多。

如在特定的情况下,在与类似品或掺伪品对比研究的基础上,能构成鉴别特征的,也可应用。

3. 化学反应:如费林(Fehling试验)试验、α-萘酚试验(Molish试验)等,可以根据特定化学反应来判断药材的真伪和品质。

总的来说,在进行生药的理化鉴别时,需要综合考虑使用哪种方法最为合适。

如果仍不确定如何操作,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生药鉴定的依据

生药鉴定的依据

生药鉴定的依据生药鉴定是指通过对药材的形态、组织结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多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确定其品种、产地、质量等信息的过程。

生药鉴定是中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中药的安全有效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形态学鉴定形态学鉴定是指通过对药材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结构进行观察和比较,确定其品种和产地等信息。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部形态:包括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如黄芪呈长圆柱形,表面有纵向皱纹;当归呈长圆锥形,表面有细长皱褶。

2. 内部结构:包括断面特征和组织结构等方面,如黄连横切面呈淡黄色,中心有一条明显的木质部;人参横切面呈白色或浅黄色,中央为深色的纵向木质束。

二、化学成分鉴定化学成分鉴定是指通过对药材中所含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和鉴定,确定其品种和质量等信息。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色谱分析:通过色谱分析技术对药材中的挥发油、单体、多酚等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和鉴定。

2. 薄层色谱:通过薄层色谱技术对药材中的生物碱、甾体、皂苷等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和鉴定。

3. 高效液相色谱: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药材中的黄酮类、苷类、多糖类等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和鉴定。

三、显微学鉴定显微学鉴定是指通过显微镜观察药材的细胞形态、组织结构等特征,确定其品种和产地等信息。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细胞形态:不同药材的细胞形态各异,如当归细胞内有大量黄褐色油滴,芫花细胞内有大量淀粉粒。

2. 组织结构:不同药材的组织结构也各不相同,如何首乌横切面可见明显的木质部和韧皮部;枸杞子横切面可见明显的胶质层。

四、药理学鉴定药理学鉴定是指通过对药材的药理作用进行研究,确定其品种和质量等信息。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活性成分:通过对药材中活性成分的检测和鉴定,确定其品种和质量等信息。

2. 药效评价:通过对药材的药效进行评价,确定其品种和质量等信息。

以上是生药鉴定的依据,不同的鉴定方法可以相互印证,从而得出更加准确可靠的结论。

生药鉴定是中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中药的安全有效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掌叶大黄
为多年生高大草本,根 状茎及根部肥厚,黄褐色。 ������ 直立,粗大,中空。 ������ 叶片掌状半裂,每裂片 具粗齿。 ������ 圆锥花序顶生,分枝帖 于茎,花小,紫红色或带紫 红色。
果枝聚拢,瘦果具三棱。
唐古特大黄
药用大黄
三种大黄的不同点:主要是叶片和花的区别 掌叶大黄——叶片掌状半裂,每裂片具粗齿,圆锥 花序顶生,分枝帖于茎,花小,紫红色或带紫红色。
第五章
主要内容: 1、生药鉴定的意义
生药的鉴定
2、原植(动)物鉴定
3、性状鉴定 4、显微鉴定 5、理化鉴定 6、DNA分子标记鉴定
第一节 生药鉴定的意义
生药鉴定:
就是依据国家药典,部颁和地方药品标准以及 有关资料规定或记载的生药标准,对商品生药或检
品进行真实性、纯度、品质优良度的检定。
1、发掘中医药学遗产,整理中药品种 2、制订生药质量标准,促进生药标准化 3、寻找和利用新药资源,发展中药事业
第五节 显微鉴定
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镜对生药及成方制剂中药味的组织、细胞或 内含物等特征进行鉴别的一种方法。是生药鉴别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显微鉴定常用的方法 横切片或纵切片: ������ 选取生药适当部位,用徒手或滑走切片法制作切片,用甘油 醋酸试液、水合氯醛试液或其它试液处理后观察。必要时可选用石 蜡切片法制片观察。
药材及成方制剂显微鉴别法,药材炮制通则,杂质检查
法,水分测定法,灰分测定法,浸出物测定法,挥发油 测定法,色谱法(层析法)等,都是生药鉴定方法的依
据。
原植(动)物鉴定
1、观察植物形态:完整植物的标本,注意器官的观察,
2、核对文献:《中国药典》《中药彩色图集》和《中
繁殖器官的微小特征;药用部位,产地实物观察对照。
唐古特大黄——极似掌叶大黄,但其叶片掌状深裂,裂
片再分裂,裂片通常窄长,呈三角状披针形或窄线形(呈
鸡爪状,故名鸡爪大黄)。
药用大黄——与掌叶大黄相近,但本种叶片浅裂,(一
般仅达1/4)浅裂片大齿形或宽三角形,花较大,黄白色。
产 地
掌叶大黄主产于甘、青、藏、川等地,多为栽培。
唐古特大黄主产于青、甘、藏、川等地,野生或栽培。
第二节 生药鉴定的、产地、规格、等级,检查包装的完 整性、清洁程度及有无水迹、霉变或污染等情况。 2、取样原则:总包件少于5件,逐包取样; 总包件5~99件,取样5件; 总包件100~1000件,按5%取样。 贵重药无论多少件,要逐包取样。
3、破碎的、粉末状的或大小在1厘米以下的生药,用采样器 取样,每包至少在不同部位取2~3份样品。
掌叶大黄横向切断面 星 点
名词术语:
锦纹:指药材表
面或横切面上类
白色薄壁组织与
红棕色射线及星 点交互排列形成 的织锦状纹理, 习称锦纹,如大
黄。
星点:指大黄根茎横 切面上髓部的异形维 管束呈暗红色的星芒
皮 部
显微鉴别
根茎及横切面:������ 偶有残
存的木栓层������
小������ ������
药用大黄主产于川、贵、云、鄂、陕等省,栽培或野
生。
前2种习称“北大黄”,后者习称“南大黄”。 商品中以掌叶大黄产量大,唐古特大黄次之,药用大 黄较少。
采收加工
选择生长3年以上的植物,在秋季上冻之前或春季大
黄未发芽前采挖,除去泥土,切去茎或细根,刮去粗皮,
横切成段或片,纵切成瓣,加工成卵圆形或圆柱形进行 干燥。 晒黄—晒后发汗,再晒,反复进行至干。 炕黄—微火炕成5至6成干,发汗,凉干。
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黄色 荧光斑点。(置氨气中熏后,
日光下检视,斑点变为红色。)
2、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 位置上,显相同的五个橙黄色
荧光斑点。
质量评价
干燥失重:不得过15.0%
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
灰分:总灰分不得过1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
0.8% 土大黄苷:取本品粉末甲醇浸液点于滤纸上,置紫外 光灯(365nm)下检视,不得显持久的亮紫色荧光。 浸出物:热浸法测定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
4. 叶类生药
5. 花类生药 6. 果实类生药
细胞
内含物
7. 种子类生药
(一)根类生药
组织构造: ������ 各种类型根类的区别:观察根类药材的组织构造,可根据维管
系统,区别其为双子叶植物的初生构造、次生构造或单子叶植物根。
粉末鉴定: 以具有鉴别特征的细胞后含物、厚壁组织、分泌组织为重点,其次 是表皮、下皮、根被或木栓组织、内皮层、导管及管胞。 包括:淀粉粒、结晶、分泌组织、纤维、石细胞、导管、木栓组织
历 史
1、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因根大而色 黄而故名。以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 2、吴普谓:“生蜀郡(今四川)北部或陇西(今甘肃)。 八月采根,根有黄汁。” 3、苏颂谓:“以蜀川锦纹者佳。……根如芋,大者如碗, 长一二尺。……四月开黄花(与今药用大黄相符)亦有青 红似荞麦者(与今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相符)。 综上所述:在植物来源方面:历代本草所载的大黄主要是 掌叶组的大黄,结合本草附图,可认为与现今药用的正品 大黄相符。在质量方面:古本草认为以四川北部和甘肃的 大黄为好。关于混淆品:在唐代已发现河北产大黄与正品 大黄不同,与现在河北产商品“山大黄”(原植物为华北 大黄Rheum franzanbachiiMunt.)相当。
成分
蒽醌衍生物������ 游离型:为抗菌成分。大黄酸(rhein)、大黄素
(emodin)、大黄酚(chrysophanol)、芦荟大黄素、大黄
素甲醚等。������ 结合型:为主要泻下成分。������ 双蒽酮甙:番泻甙 游离蒽 (sennoside)A、B、C、D。泻下作用最强。������ 醌类的葡萄糖甙。具一定的泻下作用。������
4、将抽取的样品混匀,依对角线划×,分为四等份,取对角 两份。1/3实验分析,1/3供复核,1/3留样保存。
二、生药的常规检查
1、杂质检查 分比。 包括非药用部位、沙石、泥块、尘土等,算重量百
2、水分测定
3、灰分测定 4、浸出物测定 5、挥发油测定
烘干法、甲苯法、减压干燥法
总灰分测定 酸不溶性灰分 醇溶性浸出物 醚溶性浸出物
阴黄—切片后用绳子穿起,挂在屋檐下通风处阴干。
性状鉴定
圆柱形、圆锥形、块片状、马蹄形。表面黄棕色(未去粗皮者表 面棕褐色,有横皱纹及纵沟)蛋结表面光滑,有类白色网状纹理 (有的形容为槟榔花纹,又称锦纹大黄)。断面黄棕色;根茎髓 部有星点(异型维管束),根无星点,有放射状纹理。气清香, 味苦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唾液染成黄色。以质坚实、气清 香、味苦而微涩者为佳。
9、水试法:是利用生药在水中发生沉浮溶解、颜色变化、透明度、 膨胀性、旋转性、粘性、酸碱变化等现象进行鉴别。如红花浸水
中,水变金黄色不褪色。苏木投热水中,水显鲜艳的桃红色。秦
皮浸水中,水浸液显蓝色荧光等作为鉴别依据。 10、火试法:是利用生药受火燃烧后产生的颜色,烟雾、响声、
膨胀、熔融聚散等变化现象进行鉴别。
������
薄壁细胞
(二)根茎类生药
组织构造: 观察根茎类生药的组织构造,首先根据中柱、维管束的类型, 区别其为蕨类植物、双子叶植物或单子叶植物的根茎。 粉末特征:
根茎类粉末生药的观察,与根类相似。
������ 注意鳞茎、块茎、球茎常含多量较大的淀粉粒,其形状、
大小、脐点、层纹以及复粒、半复粒、多脐点单粒(如贝母类)等 特征是鉴别的重要依据。 ������ 鳞茎的鳞叶表皮常可察见气孔。单子叶植物根茎较易见到
皮层窄������
韧皮部宽广,粘液腔外大内 木质部导管非木化 髓部宽广,有内韧式的
异型维管束;根无髓部,无
异型维管束������
薄壁组织中
含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
粉末特征:������
大型的草酸钙簇晶,直径可达190um,棱角大多短钝。������ 大型的网纹导管多,非木化,亦有具缘纹孔及螺纹导管。 ������ 淀粉粒众多,单粒圆球形、长圆形,脐点大多
4、表面特征(surface character):生药表面的特征不尽相同,如光
滑、粗糙、皱纹、皮孔或毛茸等;
5、质地(texture):生药的质地特征可分软硬、坚韧、疏松、致密、 黏性或粉性等。 6、断面(fracture):一是指生药的自然断面,二是指用刀横切(或 削)成的断面。易折性、粉尘性、响声、断面特征。 7、气(odour):挥发性物质。 8、味(taste):口尝的实际滋味。
棕色或棕红色荧光,不得显持久的亮蓝紫色荧光。
检查羟基蒽醌衍生物:������
粉末用稀盐酸与乙醚提取,分取乙醚层,加碳酸氢钠
试液,碱液层显红色。
返 回
薄层鉴别
对照品:大黄酸、大黄药材 吸附剂:硅胶H薄层板 展开剂:石油醚-甲酸乙酯-甲 酸(15:5: 1)������
1、在与大黄酸对照品色谱相 供 试 品 色 谱 中
鞣质类������
有没食子酰葡萄糖、没食子酸、d-儿茶素
等。为收敛成分,具收敛止血的作用。������ 尚含四种大黄酸甙(rheinosides)A、B、C、D。亦为 泻下成分。
理化鉴别
微量升华:本品粉末少量,进行微量升华,可见菱状针晶 或羽状结晶,加碱显红色。(蒽醌类成分) 荧光鉴别:������ 药材新鲜断面于紫外光灯下观察,显浓棕色荧光。 ������ 粉末的稀乙醇(40%)浸出液,滴于滤纸上,再滴加 稀乙醇扩散后呈黄色或淡棕色环,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
25.0%
含量测定:HPLC测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
大黄酚及大黄素甲醚的总量,不得少于1.5%
第三节 原植(动)物鉴定
1、生药真实性鉴定,包括原植(动)物鉴定、性状
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及生物检定等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