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土地管理原理
土地管理学知识点
土地管理学知识点第一章绪论1土地是指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水面的总称,同时,土地还是一个空间的概念,它是由气候、地貌、土壤、水文、岩石、植被等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并包含人类活动的成果。
2土地、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p7)3土地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地籍管理、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土地市场管理四大部分。
(注:五个有土里信息管理)4土地管理常用的方法为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技术方法。
第二章土地管理原理1土地管理原理包括人本原理、系统原理、动态原理与效益原理。
2层次论: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社会需要4)尊重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3弹性原理(p31)4效益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第三章土地管理的一般过程1寻租活动是指非生产性寻利活动,即通过权力等追逐既有生产利润的活动。
2土地管理目标按管理层次的不同,可分为宏观土地管理目标、中观土地管理目标、微观土地管理目标。
3管理幅度是指一位管理者直接管辖的部门或次级组织的数量,也就是直接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下属人员的数量。
4管理层次是指组织纵向结构的等级。
5一般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呈反比关系。
6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有直线制组织结构、职能制组织结构、矩阵制组织结构、复杂开放矩系统结构。
7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和控制职能。
8 3S是指RS(Remote Sensing) 遥感、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全球定位系统。
第四章地籍管理1地籍指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簿册。
2 地籍的特点:空间性、法律性、精确性和连续性。
3地籍管理可以理解为:国家为获得地籍信息,科学管理土地而采取的以土地调查(含测量)、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措施。
4土地调查是以查清土地的位置,利用类型、数量、质量和权属状况而进行的调查。
土地管理学课后题解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土地管理原理1、如何正确运用土地管理原理管理好土地?答:土地管理工作的质量,首先取决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对实现管理目标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相互间的紧密合作。
在管理过程中,要做到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根据人的行为规律进行管理。
同时还需要由动力来推动管理。
要达到管理目标,必须掌握控制人的行为,这就需要了解人们的需要和动机,以便及时调节人们的行为. 任何一个管理都是对一个系统的管理,同时管理本身也是一个可控系统。
为了实现优化管理,一方面,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被管理系统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还要掌握系统本身的共性与特性.要贯彻系统原理,必须把握住系统的目的性、整体性和层次性三个环节。
在土地管理系统中,被管理的对象——土地关系与土地利用始终处在动态变化之中,管理系统本身也随着管理目标、管理对象、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变全国注册建筑师、建造师考试备考资料历年真题考试心得模拟试题化。
所以,早管理系统中,要加强信息工作,随时掌握事物的动态变化,使管理决策不断适应变化了的情况,运用动态动态原理,提高管理工作的效应. 管理是为了获得效益。
效益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了将三者统一起来就需要通过管理,是整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产生促进作用,以使整体取得最佳效益.任何一个系统都是有规律的,要使管理具有效益,必须充分了解构成整体的各组成部分相互间的作用及其对整体的作用。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1、如何正确地设置土地管理的宏观、中观、微观目标?答:宏观土地管理目标指全国的土地管理总目标,它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特点.宏观土地管理目标的制定,要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宏观目标为依据,并与之相协调。
中观土地管理目标指地区的土地管理目标。
中观土地管理目标的制定,既要与全国土地管理总目标相衔接,为其实现提供保证,又要结合本地区特点,提出具有本地区特色、切实可行的目标. 微观土地管理目标是指县级土地管理目标。
《土地资源管理概论》
精选课件
四、土地行政复议
内
不服土
地行政
容 机关做
出的土
地行政
行为
程 行政复议的
序
申请
是否有事实
向上审一查级,并做
土地出行是政否受理 机关提的交决定
根据;是否 维持;补正; 合法;是否 撤销,变更;
基本公正 责令赔偿
申请书
行政复议的
受理
行政复议的
审理
行政复议的
决定
不受理
2.土地违法案件的处理:对土地违法案件进 行调查取证、定性、做出行政处罚或处 理决定,提请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执行、结 案、立卷、归档的过程。
原则: 协同办案;分级负责
程序:受理,立案, 调查,处理,送达,
执行,查封,结案
精选课件
七、土地违法案件的处理
3.土地违法案件的管辖:级别管辖;地域管 辖;裁定管辖
房
房产税
地
产
营业税
出
租
企业所得税
租赁收入
12
租赁收入
5
企业收入
33
个人所得税
个人收入
20
城镇土地使用税 土地面积 0.5~10 (元/m2)
精选课件
六、土地税收 ?可调节的途径?
将 土 地 税 与 房 产 税 分 离 ?
…………
闲置税 荒地税
完善税种
累进税 定额税 率 比率税 率
合理设置税率率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七、土地违法案件的处理
2001年处理土地违法案件12.5万件,罚没款6.16亿元。
2002年处理土地违法案件11.21万件,收缴土地面积 0.41万公顷,收缴罚款9.36亿元 。
第2章土地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可以分为: •(1)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 •Y 和完全不相关;
•(2)积极相关和消极相关;
•不相关
•负相关
•正相关
•(3)正相关和负相关; •(4)单相关和复相关。 •O
PPT文档演模板
•X
第2章土地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四、管理效益原理
1.效益原理:是指管理工作是为了获得最佳的生
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注意问题:是地租决定地价,而不是地价决定地租。
•
• 公式表示 为:
土地价格的构成要素: 地租(级差地租+绝对地租) 、银行利率、期限。
我国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存在有限期和 无限期两种情况,因此其计算公式有三种:
•1)一年的的土地使用权出让价P
•a •P=
•(1+r)
•P=a(近似值)
P-地价;r-利息率(贴现率* );a-年地租量; n-年期
•目前我国的 •土地管理中 •常用的经济原理
•土地报酬理论 •地租理论 •地价理论 •区位理论
一、土地报酬理论
在科学技术水平相对稳定的农业土地利用中,当对土地连续追 加劳动和资金时,初期追加投入所得的报酬逐渐增多;但当投入超 过一定的界限时, 追加部分所获得的报酬逐渐减少,从而使土地 总报酬的增加量也呈递减趋势。并且,当投入再超过一定的量后, 土地的总报酬不再增加甚至会出现减少。
主要内容
一、人本管理原理 二、系统管理原理 三、动态管理原理 四、管理效益原理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土地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一、人本管理原理
1.人本原理(人本能动原理)
• 你可以接管我的工厂,烧掉我的厂房,然而只要留下 我的人,我就可以重建IBM。——IBM总裁沃森
土地管理原理
建房动机:房屋所有者和房屋需求者
173户新建住房的被调查农户,大多数说他们建房是 因为家庭维持、扩展和分化。为孩子提供住房是提到 最多的理由。
尽管调查者反复说所有空间都是必须的,事实上新 住房都有空置的房间,经常占总建筑面积的1/3。
当被问及超标建房的理由时,部分人说同邻居攀比。 但主要是为儿子提供婚房,消除代际摩擦。
——分析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 相关关系,了解相关信息,建立信息系统,协调各部分的关系,促进事物 向预定目标发展变化,以取得管理的整体效应。
28
2、弹性原理
有效管理必须要依据系统内外条件和环境的变化随机应变, 因此管理必须留有余地,保持充分的弹性。
管理科学考察的问题是大量的。因素众多,相互关系 错综复杂,百分之百反映客观规律的管理是不存在的,所以 要求管理留有可调节的余地。
10
对住房建设和土地用途管制的态度
土地管理法在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农地方面很大程度上是成功 的,不仅是为潜在建房者设置障碍,而且使住 房建设许可受到广泛理解和支持。虽然大多数 村民说他们对土地管理法一无所知,但他们普 遍认为中央政府应该控制农村建房,为穷人和 后代保护土地。
11
对住房建设和土地用途管制的态度
没有人相信土地利用规则能得到公正的执行。 他们说镇、村领导在处理其家庭和朋友的住房 申请时,规避一户多宅的限制,产生了大量用 于出租或出售的房子和宅基地。
14
➢ 精神动力是产生于追求精神上、心理上、事业 上得到满足的内在动力。
➢ 竞争动力产生于竞争各方表现出来的差距 ➢ 竞争动力产生于公平竞争的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维克托.弗罗姆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中, 首先提出了期望理论。
第二章土地管理原理
第一节
人本管理原理
• 例如:取消农业税——调动农民积极性?
农业税不是个人所得税(没有起征点),不是 营业税(不区分生产的盈利性),不是资产税 (土地不是农民的私产),而是一种典型的 “身份性贡赋”。
• 2、使用价值与劳动消耗的比较,生产 使用价值必然要消耗劳动,为了生产 出更多的使用价值满足社会需要,就 必须在生产过程中尽量节约劳动的消 耗。
第四节
管理效益原理
利用规律效益获得经济效益:
• 3、使用价值与劳动占用的比较,随着 技术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物化劳 动占用量已出现逐渐增长的趋势。这 就有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更多 的使用价值;但必须同时改进管理工 作,降低原材料,燃料,工具等的储 备量,以提高生产的经济效果。
第四节
管理效益原理
2.整体效益:
• 由于系统的功能表现在整体能产生各部分所 不具备的新性能、新功效,或使原有性能、 功效增强、减弱或消失。 • 因此,管理要取得整体效益,必须遵循放大 原则,努力使输出大于输入,使管理对象产 生“大于”效果,避免出现“不放大”或 “负效应”的现象。
第四节
管理效益原理
第三节
动态管理原理
3.弹性原理:
时间与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事物 往往在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同时,也随空间的 变化而变化。 有效的管理必须根据管理系统内外条件的 变化而随机变化,以变应变,留有余地、保持 弹性。
第三节
动态管理原理
3.弹性原理:
所以, 弹性管理必须要依据系统内外条件和 环境的变化随机应变,因此管理必须留有余地, 保持充分的弹性。
土地管理学总论 第二章土地管理原理20171121 讲稿
第二章土地管理原理第一节人本管理原理一、人本管理的概念将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作好人的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
二、行为原理人的行为时受人动机支配,动机受需要决定,按照这样的行为规律来管理就是行为管理。
三、动力原理管理要达到预定目标,需要有动力并正确的运用动力,管理需要动力,有了动力才能推动管理,这就是管理动力原理。
动力通常分为物质动力、精神动力、竞争动力。
“以地生财”的动力原理例子:2007年上半年,**市土地出让平均价格为636万元/亩,而区片综合价的最高补偿标准为21万元/亩,巨大差价成为地方政府以地生财的动力。
首先,中国经济转型特别是1994年的财政分权改革使作为行政主体的各级地方政府又成为经济主体,对基层政府官员业绩的考核也日趋偏重于经济产值和经济增长速度等指标。
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权力的具体执行者,要接受上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土地征用政策的执行指令,但是作为地方利益的代表,其首要的任务是发展地方经济,增强地方经济实力。
其次,由于目前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土地非农用与农用相比具有更多的经济收益,下级组织要实现财政收入和经济产值的迅速扩张,就必须将土地资源配置给边际报酬率比较高的部门和产业;再次,县以下各级地方政府,在改革后才进入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尽快完成地方政府的资本原始积累是财政分权后地方政府的重要行为特征,加之中国城市建设欠债太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居民居住条件急需改善,以地生财就成为地方政府原始积累的最佳选择。
解决途径明确界定公共利益,规范政府土地征用行为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赋予农民国民待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有效约束机制,避免政府暴力潜能打破政府土地征用垄断,允许非农建设用地入市第二节系统管理原理一、系统管理的概念系统原理:是指运用系统工程技术,分析管理对象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原理。
(土地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土地管理学第2章管理原理
封闭原理案例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美军损失 残重。 事件发生前5小时,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发出过 “严密戒备”的电令。既然如此,为什么日军偷袭成 功了呢?原来,日军偷袭前夕,美军就截获了表明日 本将要进攻美国的重要情报。然而这天是星期日,电 报联络机构假日不工作,电令传递受阻,终导致严重 的残局。美军的失误违背了什么管理原理?请加以论 述。 从军事管理上说,美军的失误违背了封闭原理中 的“控制反馈原理” ,管理系统失去了严密性。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二、整分合原理
目标优化组合
在整体规划下 明确分工,在分 工基础上进行有 效的综合 合理的分工要 遵循能级对应的 原则
整 体
组织优化组合 人才优化组合 环境优化组合
分 工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整分合原理要点 从整体出发,具体分解、综合协调,以最 好地实现整体目标的管理原理。 现代管理要求在整体规划下面、明确分工, 在分工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这就是整 分合原理。 除了明确分工外,还要做到优化组合。它包 括目标优化组合、组织优化组合、人才优化 组合和环境优化组合等。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根据人的行为规律来进行管理,就是管理 的行为原理。要达到管理目标,必须掌握控 制人的行为,这就需要了解人们的需求和动 机,以便及时调节人们的行为。 马思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生理需求和安 全需求是较低层次的需求,社会需求、尊重 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是较高层次的需求。通 常,需求也可以分为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 安全需求。 动机是在需求基础上产生的推动和维持人 的定向活动的主要心理倾向和心理要求。人 的动机是由需求来决定的,但也受到外界条 件的影响。
《土地管理学》为本专业的核心主干课。土地管理学与经
第2章 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内容
奴隶社会的地政管理
土地私有——国君所有 据《禹贡篇》记载,夏禹治水后,曾按土色、质地和水分等 将九州(冀、衮、青、徐、杨、荆、豫、梁、雍)土地划分为九 等,依其肥力制定负赋等级(公元前2100)。 据《春秋》、《左传》记载:春秋中叶(公元前770——476 年)鲁、楚、郑三国曾先后进行田赋和土地清查,开始由国家按 照田亩实数收税,并承认土地私人占有(这一时期开始有“井田 制”)。——原始的土地登记。
第二阶段:1978年改革开发以后的土地管理 a.土地使用权管理改革 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给农户,使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分离。 城市:国有土地无偿使用制改为有偿使用,对国有土地或征 用的土地采用拍卖、批租、入股等方式有偿、有期限转移给土地 使用者;并对城市国有土地进行收取土地使用税和土地使用费。
第三阶段(1998-今) • 1998年国家组建国土资源部,初步实现了从陆地到海洋,从土地 到矿产的统一管理。地方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领导干部实行双 重管理体制。地方主管,上一级国土部门协助管理。 • 2004年以后,实行省级以下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管理,强化土地执法监察职 能。
b. 初步建立新的地权制度相适应的地籍管理体系 c. 建立了新的土地税、租体系(天津:0.007-0.18元/平 米,低) d. 开始重视城市土地规划和利用的管理 1953年《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对征用土地的范 围、审批手续、补偿标准,特别是节约用地、都作了较为详尽 的规定。 e. 建立了土地由多部门管理的机构体系 如农村土地由计划、农业、林业等部门管理。
(3)科学性 • 土地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用先进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以及科学技术手 段实施土地利用管理,从而不断提高土地管理绩效,在生产力高度发 达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 由于土地管理归根到底是为了组织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所以 要充分认识各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并在土地管理工作中主动加以运 用。
《土地管理学总论》(第2版)完整ppt课件
第二章 土地管理原理 第三节 动态管理原理
一、动态管理的概念 在土地管理系统中,被管理的对象——
土地关系与土地利用始终处在动态变化之中, 管理系统本身也随着管理目标、管理对象、 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动态管理必须遵循动态相关原理和弹性 原理。
.
第二章 土地管理原理 第三节 动态管理原理
二、动态相关原理 进行动态管理,必须在管理系统的发
五、土地的基本特征 土地是自然的产物 土地面积的有限性 土地位置的固定性 土地质量差异的普遍性 土地利用的永续性
.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土地、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一、土地与人口的辩证关系 土地的自然供给,即自然所实际供给的各类
土地数量,就某一区域或全球来说,是固定不变, 没有弹性。
在土地自然供给与某些自然条件许可的范围 内,某种用途土地的供给量能够随着土地利用效 益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称土地的经济供给,具有 弹性。
.
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
土地管理的概念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土地管理的主体是国家。 土地管理的客体是土地。 土地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维护在社会中占统 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和监 督土地利用。目标是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的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满足 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土地的基本概念
土地是自然资源,同时又是不动产。土 地作为不动产,是土地实体与权利的有机结 合,它既包括有形的土地实体,又包括寓于 土地实体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由此形成的产 权(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出租权、抵 押权等)。因此,土地管理所研究的土地, 是有形的土地实体与无形的土地权利的统一 体。
.
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
土地管理学总论第二章土地管理原理
环境:
组织外部条件合理组合, 土管工作在良好环境运行。
任有何效系管统理内活,动管。理手段须构封闭循环回路,形成
反馈起关键作用。
管构理、系反统馈可机分构为。指挥中心、执行机构、监督机
三、相对封闭
土
第一部分 理 第二章理 2.1记
指:国土资源部; 我国土管系统, 执行机构:各省市县土地管理机构;
监构:;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业组、国家土地督察机 接:辖区内各用地单位; 反:监测机构、情报机构、各种形式的调查组 一.概 土化管,系本统身,随被管管理理目对标象、—对土象关、系外与部土环利境处变动而态变变。 动态管理须遵动态相关、弹性原理。
整标体分层系合层。:分定解出到总省目、标地,、据县优级化土原管则部,,将组土目规标总优目化
在标管实理现中。,使各分目标互相协调,促进,保总目 将体各规目划标相整关合内,容实。际实施过程中相互协调不违总
全令滥国:用土全耕地国地管各",理省也的市发指县给挥土监中管督心机机:构构国“保,土护资耕源地部,,禁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出乱指占
动态管理,须搞好反馈控制。
将反用决馈,策回执决行策结部果门与,计对划决目策标再对输比出,起得调偏节差控信制息作, 通与现信被。息管反理馈系,统对发未展来变决化策相和适行应动,进保行管控理制目,标使实之
有效动态管理,关键:灵敏、准确、有力反馈。
物质存在基本形式:时间空间, 二者相互联系依存
需综合考虑各个因素相互作用才做正确决策。 有须效留管余理地须,要保据充系分统弹内性外。条因件为环:境变随机应变。 (1)管理科学考察问题大量。 因观素规众律多管,理相不互存关在系,错管综理复留杂可,调百节分余之地百。反映客
系存统、发作展用变的化结由果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依
2——土地管理原理与过程
2004年,中央政府决定在全国实行省以下土地垂直管理体制,以 进一步加强国家对国土资源的宏观调控,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土地管理的演变 历程
近年来,中央把国土资源部门作为参与宏观调控的重 要部门,参与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2004年,国务 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从 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实施管理,完善征地 补偿和安置制度,健全土地节约利用和收益分配机制, 建立完善耕地保护和土地管理的责任制度等五个方面 提出了土地管理思路,为下阶段中国土地管理明确了 方向。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土地管理的演变 历程
4.1990年以后 1990年以来,我国土地管理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以市场配置土
地资源为主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土地市场秩序 逐步规范,土地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健全,耕地保护制度逐步完善, 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用进一步规范,土地利用规划和用途管制得 到落实。 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国家依法实 行国有土地有偿、有限期使用制度。土地使用权可以出让、转让、 出租、抵押。 从1997年起,党中央国务院决心用世界上最严格的措施来管理土 地、保护耕地。
(3)耕地保护司。拟定耕地特殊保护和鼓励耕地开发政策、农 地保护和土地整治政策、农地转用管理办法,拟定未利用土地开 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开发耕地规定;指导农地用途管制、 组织基本农田保护。
土地管理原理
8
第二节 系统管理原理
三.相对封闭原理 概念:相对封闭原理是指在任何一个系统 内,管理手段必须构成一个封闭的循环回 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在这个相对 封闭系统中,反馈起着关键作用.
管理系统的组成: A.指挥中心 B.执行机构
C.监督机构 D.反馈机构
2021/4/28
9
第三节 动态管理原理
对系统的高效管理,必须遵循整分合原理和相对 封闭原理.
2021/4/28
7
第二节 系统管理原理
二.整分合原理 概念:现代管理要求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
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这就是整 分合原理. 明确分工 优化组合
A.目标优化组合 B,组织优化组合 C.人才优化组合 D,环境优化组合
2021/4/28
2021/4/28
12
第三节 动态管理原理
首先,管理科学考察的问题是大量的,由于 因素众多,而且相互关系错综复杂,不可能 完全的百分百地反映客观规律,这就要求 管理留有可调节的余地.
其次,由于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必然导致 物质环境系统结构的巨大变化,这就要求 管理系统结构在对不断产生的变化作出相 应反馈的同时,还要具有应变能力,使管理 具有灵活性和充分的弹性.
二.行为原理
管理学所指的行为,是指人们由意识所支配的,具有内 在动机的有意义的行动.行为是人们思想感情动机思维能 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需要
动机
行为
目标
图2-1:人的行为规律 根据人的行为规律来进行管理,就是管理的行为原理
2021/4/28
2
第一节 人本管理原理
需要:人们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包括人
行为的动机通常是多个,从而形成动机结 构,其中,决定人的行为的最有力的动机称 为优势动机.
第二章 土地利用管理的基本原理
土地伦理的发展期望
土地伦理要从少数有识之士口头上的 “高调” ,演变成每个 高调” 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时间。 社会公民的内在意识 ,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时间。 当 20 世纪初利奥波德提出土地伦理时 ,人们对他的思想几乎 沙县年鉴》 被许多印刷商拒绝。 没有任何兴趣 ,其著作 《沙县年鉴》 被许多印刷商拒绝。 20 世纪 70 年代随着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和人地矛盾的 日益突出 ,被人们遗忘了几十年的利奥波德土地伦理逐渐引起 人们的关注 特别是进入80 特别是进入80 年代中期 ,土地伦理成为了社会广泛讨论的一 个热点。 个热点。 面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推行土地伦理思想 ,构 建新的人地关系 ,已是必然趋势 ,迫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多途径地推动土地伦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措施 ,多途径地推动土地伦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系统必须由两个以上的要素(元素、部分或环节) 系统必须由两个以上的要素(元素、部分或环节) 要素和要素、要素与整体、整体与环境之间, 要素和要素、要素与整体、整体与环境之间,存在 着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 系统整体具有确定的功能
结构的概念
是指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 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秩序,也就是各 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秩序, 要素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排列和组织的 具体形式。 具体形式。 结构是系统的普遍属性, 结构是系统的普遍属性,没有无结构的 系统,也没有离开系统的结构。 系统,也没有离开系统的结构。
土地利用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土地伦理利用原理
主要研究内容
土地伦理的概念 土地伦理利用的概念 土地伦理利用准则
伦理的概念
“伦理”一词,在中国典籍中的解释主要有以下两种: 伦理”一词,在中国典籍中的解释主要有以下两种: 1、认为“伦”就是“类” 就是“ 、认为“ 东汉郑玄: 犹类也” 这个“ 是针对动物而言的。就是说, 东汉郑玄:“伦,犹类也”,这个“类”是针对动物而言的。就是说, 人是动物的一部分,但人又不同于一般动物,因为人与人之间有“ 人是动物的一部分,但人又不同于一般动物,因为人与人之间有“理”, 这个“ 就是调节人们相互之间关系的准则。所以, 这个“理”就是调节人们相互之间关系的准则。所以,人尽管与动物统 属于动物“ 但在“ 上又根本区别于动物,所以, 属于动物“类”,但在“理”上又根本区别于动物,所以,伦理是人类 社会特有的生活规范准则。 社会特有的生活规范准则。 2、“伦”就是“关系” 就是“关系” 、 认为“ 的本意为“ 加以引申, 认为“伦”的本意为“辈”,加以引申,就有人与人之间有不同的辈分 关系。因此, 就是“关系”的意思。中国语言中的“乱伦” 关系。因此,“伦”就是“关系”的意思。中国语言中的“乱伦”即是 该义。 该义。 孟子曾就人与人的关系提出“五伦说” 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 孟子曾就人与人的关系提出“五伦说”,“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 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的本义为治玉,带有加工又显示其本身纹理的意思,加以引申, “理”的本义为治玉,带有加工又显示其本身纹理的意思,加以引申, 就有所谓区别条理和秩序的含义。 就有所谓区别条理和秩序的含义。 伦理”二字合用,在中国最早见于秦汉之际出现的《礼记·礼运》 “伦理”二字合用,在中国最早见于秦汉之际出现的《礼记·礼运》篇: 乐者,通伦理者也” 它已有了确定的关系, “乐者,通伦理者也”,它已有了确定的关系,即指人与人之间的道德 关系。古代学者刘师培说: 人伦既明,则每伦之中,咸有秩序, 关系。古代学者刘师培说:“人伦既明,则每伦之中,咸有秩序,此即 所谓伦理者也。”“伦理 一词,在宋明以后, 伦理” 所谓伦理者也。”“伦理”一词,在宋明以后,不仅有人与人之间的准 关系,而且有道德理论的含义。 则、关系,而且有道德理论的含义。
土地管理原理第二章
第一节 人本管理原理 第二节 系统管理原理 第三节 动态管理原理 第四节 管理效益原理
第一节
一、人本管理的概念
人本管理原理
1、管理过程的三要素:管理者、被管理者、管理环境 2、人本管理的概念 就是一切管理应将人的要素放在第一位,以做好人的 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
竞争动力产生的条件是公平的环境,作为管理者要充分应用这种 动力进行管理,首先就要创造公平的环境。 佛罗姆认为 :人对一种行为的倾向强度,取决于这种行为可能带 来结果的期望强度,以及这种期望对行为者的吸引力。因此: 激励力=预期价值× 激励力=预期价值×期望概率 式中:激励力—— 一个人受到激励的强度; —— 预期价值———能得到结果的预期全部价值; 预期概率———一个人认为通过特定活动能导致预期结 果的概率。 从公式可以看出:某人对目标不感兴趣 ,预期价值为零,激励力为零; 某人认为不可能实现,期望概率为零,激励力为零。
二、整分合原理
1、合理分工
现代管理要求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 有效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理。 因此,整体观念是前提,分工是关键。
2、优化组合
除明确的分工以外,还应作到优化组合。 (1)目标优化组合 (2)组织的优化 (3)人才优化组合 (4)环境优化组合
三、相对封闭原理
1、概念
相对封闭原理是指在任何一个系统内,管理手段必须 构成一个封闭的循环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
第二节
一、系统管理的概念
1、系统的概念
系统管理原理
系统是由许多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部分组合而成的, 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分析、系统理论、系统工程
如何使整个系统达到最优化的过程为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的指导思想是系统理论。 系统分析所采用的科学技术就是系统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管理效益原理
• 衡量土地生态效益指标
(1)土地生态系统平衡性: (2)土地环境自净能力。
第四节
管理效益原理
• 3.社会效益----社会生产力
—土地利用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人与人、 人与组织、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
管理效益原理
• 影响土地社会效益的因子 土地权属:土地在法律上的归属性,即产权、领 土主权等;
例如:2011年5月28日武汉已决定将东湖新技 术开发区规划开发面积将由221平方公里扩大到 518平方公里。 北京国土局:三环内不再新增住宅用地
/cover/2/22fl4xukq42t5j7.html?vid=9XwBqPqpwLj
第四节
管理效益原理
• 主要内容: 1. 概念 2. 整体效益 3. 规律效益
——系统中各个部分有主次之分,形成有序的层次结构,从而影
响工作效率
层次性
第二节
系统管理原理
母系统 总目标
1. 系统管理:
子系统A
子系统B
子系统C
……
目标A
目标B
目标C
……
服务于
第二节
系统管理原理
2. 整分合原理:
① 整体规划——明确分工——有效综合
② 合理分工——能级对应
国土厅
办公室
法规监察 处 人事教 育处 土地利用 管理处 机关 后勤 服务 处 规 划 处
•
土地制度:国家对土地归属、使用、管理、监督
等上进行的制度安排设计,通常表现为土地征收制 度、土地调查制度、土地管理制度等;
•
土地技术:为提高土地利用管理而进行的技术革 新。通常为3S技术、生物工程技术;
第四节
•
管理效益原理
• 衡量土地社会效益指标 土地公平性:维持社会或国家稳定在土地制度上 体现出的公平。
第二章 土地管理原理
土地管理原理内容
• 教学目的 :本章从管理学角度重点
讲解人本管理原理、系统管理原理、
动态管理原理、管理效益原理;要 求能熟练运用基本原理实现对土地 的有效管理。
土地管理原理内容
人本管理原理 ——对土地利用过程中的参与者的管理 系统管理原理 ——对土地管理宏观运行指导 内容提要 动态管理原理 ——对土地利用和土地关系的管理 整体效益原理 ——对土地管理的组织目标设立
第三节
动态管理原理
2.动态相关:
积极、消极相关
单、复 相关
相关 关系
正、负 相关
完全、不完全、完全 不相关
第三节
动态管理原理
3.弹性原理:
弹性:一个变量相对于另一个变量发生的 一定比例的改变的属性。 弹性系数=因变量的变动比例/自变量的变 动比例
第三节
动态管理原理
3.弹性原理:
管理系统的发展变化是其内部各组成部分 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管理中必 须找出各部分之间、系统与外部之间的相关关 系,并加以协调,取得管理的整体效应。
• 土地生产力衡量指标 • 经济指标:如产量、产值、净产值、纯收 入、利润、级差收益 。
第四节
管理效益原理
• 2.生态效益----生态生产力
——维持土地系统生态平衡所必须的物
质能量投入过程。
第四节
管理效益原理
• 影响土地生态效益的因子
(1) 人类干扰:人类对于不同土地利用类 型所产生的土地损害; (2)自然因素:受气候、土壤、海陆变迁、 生物影响下的土地特性; (3)自身组织结构:区域土地自身物质能 力循环结构、过程差异;
•
•
土地主权性:国家领土主权神圣性。
土地排他性:私有土地产权或使用权受到法律保 护。
第四节
管理效益原理
利用规律效益获得经济效益:
• 1、使用价值与社会需要的比较,我们 应当生产的,只能是“符合社会需要” 的产品,而不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生 产得越多,浪费就越大。
第四节
管理效益原理
利用规律效益获得经济效益:
第四节
管理效益原理
3.规律效益:
管理学角度——规律效应法是管理者在管 理过程中掌握规律,按规律办事,把 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抓内部联系、本质 联系、必然联系上,以达到预期的目 的,取得最大的管理效应的方法。
第四节
管理效益原理
3.规律效益:
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系统的结构和 功能是要变化的,要掌握变化的规律, 一定要注意信息传递和反馈控制,在 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 大力进行智力开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这就是规律效应性原理的中心思想。
利益相关者理论 ——对土地管理的效率实现 委托代理理论
——对土地管理组织机构设立
第一节
人本管理原理
• 主要内容: 1. 概念 2. 行为原理 3. 动力原理
第一节
人本管理原理
• 1.人本管理:
管理过程的三要素:
第一节
人本管理原理
• 1.人本管理:
根本—— 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了解人的行为
第一节
人本管理原理
• 3.动力管理:
竞争动力: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 竞争各方能够产生催人奋进的动力, 通过努力工作、科技创新达到预定 管理目标。 不公平竞争环境——消极作用。
第一节
人本管理原理
• 人本管理对土地管理的影响:
• ——征收人性化、法制化。如何征 • ——补偿合理化。物质与精神 • ——安置人性化。安置地点、社会保 障等
第三节
动态管理原理
3.弹性原理:
时间与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事物 往往在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同时,也随空间的 变化而变化。 有效的管理必须根据管理系统内外条件的 变化而随机变化,以变应变,留有余地、保持 弹性。
第三节
动态管理原理
3.弹性原理:
所以, 弹性管理必须要依据系统内外条件和 环境的变化随机应变,因此管理必须留有余地, 保持充分的弹性。
• 2、使用价值与劳动消耗的比较,生产 使用价值必然要消耗劳动,为了生产 出更多的使用价值满足社会需要,就 必须在生产过程中尽量节约劳动的消 耗。
第四节
管理效益原理
利用规律效益获得经济效益:
• 3、使用价值与劳动占用的比较,随着 技术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物化劳 动占用量已出现逐渐增长的趋势。这 就有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更多 的使用价值;但必须同时改进管理工 作,降低原材料,燃料,工具等的储 备量,以提高生产的经济效果。
城市钉子户问题
农地征收问题
1、因征地问题,农
民上访高达60%以 上
2、在全国农村发生 的群体性事件中,因征 地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占65%以上
第一节
人本管理原理
• 1、 把握好动力“刺激量” • 2、 管理到位、服务为上 • 3、建立良好的人——人关系
激励
第一节
人本管理原理
• 戴尔•卡耐基 《人性的弱点》: 1. 真诚地关心别人 2. 对他人面露微笑 3. 经常称呼别人的名字 4. 做一个好听众,鼓励别人多谈自己 5. 谈对方所感兴趣的话题 6. 使他人感到他自己重要
第四节
管理效益原理
1.概念:
土地管理的目的是: 获取生态、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获 得最佳的整体效益
第四节
管理效益原理
2.整体效益:
整体大于局部的总和——贝塔朗菲
1+1〉2
第四节
管理效益原理
2.整体效益:
• 整体效益就是通过管理,使整体内部各个组 成部分之间,相互产生促进作用,以使整体 取得最佳效益。 • 管理中各部分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就是管理 上的交叉效益,是整体效益的基础。通过对 各部分的优化组合、优化管理,才能做到 1+1〉2,取得整体效益。
计划计 财处 矿产开 发管理 处
矿 产 资 源 储 量 处
地 质 勘 查 处
耕 地 保 护 处
地 籍 管 理 处
第二节
系统管理原理
3. 相对封闭原理: (Closed Principle)
是指,在任何一个系统内,管理手段必须 构成一个封闭的循环回路,才能形成 有效的管理活动。
第二节
系统管理原理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变化——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2)动态管理,就是通过对企业投入、 产出的各环节、多资源、多要素、多 层次,实行动态控制,以实现及时而 有效的管理,达到高效率、高质量、 高效益、快节奏的经营目的。
第三节
动态管理原理
动态管理:
• • • • 土地管理环境变化 土地管理对象变化 土地管理内容变化 土地管理手段变化
第一节
人本管理原理
• 调查表明:
• 免征农业税,不仅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使 乡镇及村组干部从过去向农民收税的矛盾焦 点中解脱出来,全身心地发展地方经济和服务 一方百姓,而且对于进一步理顺政府,集体与农 民的利益分配关系,调动和保护农民发展经济 的积极性
第一节
人本管理原理
• 3.动力管理:
精神动力
第二节
系统管理原理
• 主要内容: 1. 概念 2. 整分合原理 3. 相对封闭原理
第二节
系统管理原理
1. 系统管理:
① 系统 ② 系统分析 ③ 系统工程
第二节
系统管理原理
1. 系统管理:
系统的三个环节: 目的性 整体性
层次性
第二节
系统管理原理
1. 系统管理:
目的性 整体性
——一个系统中应针对不同层级设置总目标—子目标 ——一个系统的各个部分应该是一个有机整体,部分服从整体
第四节
管理效益原理
利用规律效益获得经济效益:
• 4、使用价值与资源利用的比较,随着 科技的进步,资源可以利用的程度已 大为提高,但是这种发展趋势一般又 都伴随着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总量的 增加。因此,合理规定资源利用的界 限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