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简单分析

合集下载

浅谈群众性合唱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浅谈群众性合唱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浅谈群众性合唱活动的兴起与发展合唱是一种集体歌唱形式,常见于宗教、音乐会、庆典、政治活动等场合。

而群众性合唱则是指由大量人群参与的合唱活动,它不仅营造了欢乐的氛围,也具有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文化交流的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三个方面浅谈群众性合唱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一、历史合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中国,早在唐朝就有了宫廷乐队和“宫廷乐声”的专门演唱室内音乐的乐队。

到了宋朝,合唱在宗教仪式中得以广泛应用。

而在欧洲,15世纪开始,教堂内的合唱团逐渐发展成为由市民组成的地方合唱团。

在现代,群众性合唱活动开始出现在20世纪初。

俄国的十月革命掀起一个社会变革浪潮,体育、艺术、文化等领域都得到了取得巨大进步。

苏联政府非常重视合唱作为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载体,因此大力推动了群众性合唱的发展。

1948年,苏联知名音乐家巴托克斯基发起了世界青年和学生的友谊年,号召世界各国青年进行集体性的音乐活动,这标志着群众性合唱活动的全球影响力开始形成。

二、现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性合唱活动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发展。

在中国,群众性合唱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5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向世界输出合唱音乐,创立了中国合唱舞台艺术史的崭新篇章。

而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群众性合唱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形式和类型更加多样化,如中国合唱比赛、合唱音乐节、合唱比赛、合唱汇演等。

在合唱领域中,中国已经具有了非常高的地位和声誉,拥有了大量优秀的合唱团体和作曲家、指挥家。

群众性合唱已成为我国文化交流和国际友好的重要渠道之一。

在世界上,群众性合唱活动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崇和重视。

德国的巴赫合唱协会、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合唱学院、英国的温莎合唱艺术学院等各具特色的合唱组织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文化品牌。

三、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群众性合唱活动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城市化、高耗能、高密度等特点影响了合唱团体的组建和演出;同时,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也给合唱活动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现代合唱的艺术发展「」

现代合唱的艺术发展「」

现代合唱的艺术发展「」关于现代合唱的艺术发展「推荐」合唱是考验团队合作的努力成果。

下面是小编整理提供的合唱知识,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大家采纳!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CNFLA学习网的栏目!1 合唱的综述一个合唱团的综合实力从根本上与合唱训练与教学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如何提高合唱的训练与教学的水平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合唱界。

很多国内合唱团体的歌唱与训练与合唱艺术所应有的基本要素之间还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这是毋庸置疑的。

水平较高的合唱团当然是大量存在的,但是很大一部分合唱团缺乏科学、合理的合唱声音训练,无法将合唱音乐的和声美、和谐美及声音、声部协调美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忽略这些,就相当于把合唱训练与演唱的核心要素轻视了。

因此,其音乐缺乏整体的合唱美感,也难以准确地表达出作品的内在形式美感和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

合唱训练与歌唱的问题能够优秀的解决,则合唱团的整体水平将从根本上提升一个绝对的高度。

2 训练方法与歌唱艺术2.1合唱训练在合唱训练的实践过程中,有三点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并努力解决之。

首先第一点,合唱团的整体和谐感需要加强。

和谐感是合唱团最基础的素质。

作为合唱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弦连接、音程构成的提高训练能够切实有效的提升整个合唱团的和谐感。

想做到这点,不但要建立科学正确的'声音观,更要将喉咙打开、呼吸支持的“直声高位置”声音为主。

其次第二点,加强练声。

应虚心学习国外合唱团的声音训练方法,结合本团实际,制定合理、科学的练声计划。

现阶段,我国合唱训练应着重解决合唱“融合度”低的问题。

这就在于,加强“直声”的声音训练,减少振颤,从而使合唱声音高度融合,此其一。

最后一点,二度音程辅助三度音程的合唱训练。

早在15世纪,西方多声音乐就有由不协和音导致协和音的观念。

这种对立统一的美学原则贯穿整个西方合唱的历史发展。

但在我们的实际合唱训练过程中想把这个训练方法贯彻到底却很难,想实现他的唯一方法就是加强二度音程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将三度叠置和弦的演唱演绎的淋漓尽致。

浅谈近现代合唱的发展及作品特征

浅谈近现代合唱的发展及作品特征

浅谈近现代合唱的发展及作品特征作者:钟慧云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18期【摘要】合唱是能够融入人心的艺术活动,也是富有实践性的音乐活动,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净化人的灵魂。

合唱作品是历史变迁的写照,它传承了历史长河中的悠久文化。

本文主要从合唱的历史来源和特征,以及近现代合唱作品的特征两方面去进行探讨,希望对自己今后的学习生涯有所帮助。

【关键词】合唱;历史;特征;近现代;作品中图分类号:J64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9-0107-01一、合唱的历史来源合唱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它源自西方的宗教文化,大多在教堂和教会出现,音乐比较庄严、神圣,声音比较纯净、宽广。

因为我国和前苏联在历史上有一定的密切联系,所以我国的合唱唱法受俄罗斯学派的影响较大。

合唱是一门强调合作的综合艺术,它综合了各种类型的人声为一体,不同的音色、不同的音域可分为不同的声部以及不同种类的合唱。

合唱中的每个声部有自己特殊的音域和音色,是合唱整体不可缺少的部分,是合唱的基本构架。

与独唱不同的是,合唱强调共性,特别强调和声的功能,能产生许多美妙的、时刻在变化的音响效果。

“和谐统一”是合唱的美感要求,这样的声音也是全体合唱成员所共同追求的。

二、近现代合唱的发展近现代合唱的发展跟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文化有很大的联系。

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919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直到现在,整个世界由于国家和制度的革新也带动了音乐的发展,影响了音乐作品的内容和表达。

不少优秀的世界合唱作品在这个时候涌现,这些作品被贴上了时代的标签,被国情、经济和文化所影响,富有政治性和号召力,影响了一辈又一辈人。

中国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110年的历史,经历了许多战争和社会的变革,不少爱国的作曲家们谱写了大量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合唱歌曲。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整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合唱的浪潮也狂热地掀了起来,许多合唱作品见证了中国的进步和成长。

合唱艺术审美功能及发展策略浅议

合唱艺术审美功能及发展策略浅议

关键词:合唱艺术;审美功能;发展策略合唱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都较强,不仅使其在审美价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还可以具备高层次美学内涵。

与此同时,其可以使人的素养得到明显提升,并对精神文明合理化构建。

我国合唱艺术兴起和发展都较晚,并且将学堂乐歌当成兴起标准,并为音乐教学事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由于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向多样化方向转变,为了使人们需求得到有效满足,需要对合唱艺术发展策略全面制定和实施。

本文对合唱艺术起源发展进行游戏有效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来对合唱艺术审美功能全面表述。

同时为了使合唱艺术发挥自身的功能,需要对相关发展策略全面制定和落实,进而为合唱艺术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条件。

一、合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合唱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出现在古罗马时代。

从古罗马到中世纪这段时期,宗教音乐中的表现形式以合唱艺术为主。

由于文艺复兴活动的涌现,使得宗教音乐的发展受限,并逐渐没落,从而形成多元的音乐形式。

全面分析合唱艺术发展历程可知,合唱艺术以及表演形式的特点相对鲜明,不仅从简单化不断向复杂化探索和过渡,还从原有固定表演形式向多元化演出形式全面转化。

如早期合唱艺术的核心是复调音乐,圣咏是主声部的音乐旋律,同时出现一定的节奏来辅助。

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化过程中,复调音乐开始向三声部方向转变。

当文艺复兴全面兴起时,人们开始挣脱或摆脱宗教的束缚,并对思想的自由和解放全面追求,这使得世俗音乐被大量创作出来,并为复调音乐的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半音音阶开始出现在合唱艺术之中。

在该时期,无伴奏合唱得到迅猛发展的机遇。

当处于古典主义阶段时,合唱艺术对主旋律的作用全面突出,并对低声部在主旋律中的烘托重点强调。

在浪漫主义阶段,合唱表演伴随歌剧等音乐作品来呈现,使得教堂无伴奏演唱方式受到的关注不断减少,从而使作品开始向生活化、世俗化方向过渡[1]。

我国的合唱艺术兴起和发展都相对较晚,同时合唱艺术在我国的发展中存在明显时代特征,如萌芽阶段的学堂乐歌、发展阶段的歌咏活动,再发展阶段的多元化发展等。

我国合唱艺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合唱艺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合唱艺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我国合唱艺术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人才培养不足、作品创作不多和表演形式单一。

针对这些问题,对策建议一是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合唱团队的整体素质;对策建议二是鼓励作品创作,推动合唱艺术的创新发展;对策建议三是丰富表演形式,拓展合唱表演的多样性。

通过这些对策,可以有效提升我国合唱艺术水平,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促进合唱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展望未来,我们有信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我国合唱艺术焕发新的活力,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成为文化传统与当代艺术相结合的典范。

【关键词】合唱艺术、问题、对策、人才培养、作品创作、表演形式、研究、引言、正文、结论、展望未来、中国、音乐、艺术1. 引言1.1 背景介绍合唱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自古以来,合唱艺术就在我国的各个角落得到了发展与传承,成为民间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形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合唱艺术也逐渐走向了现代化,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合唱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表演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传播的媒介。

它具有凝聚力量、传递情感、传播文化的作用,可以让演唱者与听众在音乐的共鸣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

我国合唱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

人才培养不足、作品创作不多、表演形式单一等问题亟需解决。

只有深入挖掘合唱艺术的潜力,加强相关工作的推进,才能进一步提升我国合唱艺术的水平,使之更好地为社会和人民服务。

1.2 研究意义我国合唱艺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引言通过对我国合唱艺术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当前合唱艺术发展中存在的困境和障碍。

只有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推动我国合唱艺术的进步和发展。

对我国合唱艺术问题的研究还可以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专业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为文化机构制定发展规划提供指导,为合唱团体和艺术团体提供发展方向。

合唱的力量——中国合唱事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合唱的力量——中国合唱事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合唱的力量——中国合唱事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合唱的力量,中国合唱事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一、引言中国合唱事业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兴起,至今已有数十年历史。

在这个时间段内,中国合唱团体由少数精英团体发展为数以千计的合唱团体,形成了庞大而繁荣的合唱文化。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中国合唱事业的发展情况、其对社会的影响以及面临的挑战。

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中国合唱事业的现状,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措施。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设计了一份包括开放性和封闭性问题的问卷。

我们选择了广泛的调查对象,包括合唱艺术从业者、合唱团队负责人、合唱爱好者以及普通公众。

四、调查结果1.合唱事业的发展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有85%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的合唱事业正在逐渐发展壮大,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他们认为中国的合唱团体数量不断增多,艺术水平也在提高。

2.合唱事业对社会的影响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合唱事业对社会的影响是积极的。

他们认为合唱音乐能够传递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人们的审美素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合唱事业面临的挑战调查结果显示,合唱事业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大部分合唱团队存在着资金紧张、场地不足等问题。

其次,缺乏专业管理人才也是合唱事业的一个瓶颈。

最后,合唱团队的艺术水平参差不齐,需要提高。

五、调查结论与建议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加大对合唱事业的支持力度。

政府、企事业单位应该为合唱团队提供更多的资金和场地支持,以促进合唱事业的发展。

2.培养专业管理人才。

合唱团队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政府和学校应该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3.提高合唱团队的艺术水平。

合唱团队应该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提升,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和演出,提高艺术水平。

4.加强合唱教育的普及。

合唱教育应该从小学开始,并在中小学阶段加强合唱教育的普及,培养更多的合唱爱好者和合唱艺术从业者。

5.加强合唱团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关于新时代我国合唱艺术发展多元化的探究

关于新时代我国合唱艺术发展多元化的探究

49SONG OF YELLOW RIVER 2020/ 24创作更是没有停歇,题材上也突破了原本固有的形式,成为多元化、多样式的创作题材。

(二)创作形式的多元化合唱艺术在创作的过程中,其实在形式上就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来了,所谓的形式:“就是在选定创作题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艺术加工时所选择的类型与样式。

”合唱创作形式可以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比如抒情歌曲、进行曲和圆舞曲等几类。

(1)抒情歌曲。

这种歌曲形式是合唱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选择题材的内容较多,有称赞祖国、想念故乡的赞美歌,也有表现爱慕感情、呈现厚重情谊的情歌,如《感恩的心》《祖国,慈祥的母亲》《故乡之恋》等;(2)进行曲。

这种曲目通常以民众表演步伐,作为主要节奏进行创作,此类作品的突出特征是节奏显著,旋律韵律感强。

在创作此类合唱作品时,要保证歌曲速度的适中,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因为歌曲要和人的步伐相统一,所以要保持适当的节奏与速度;(3)圆舞曲。

此类作品最初源自奥地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华尔兹”,呈现出热情豪迈、洒脱充满活力、演奏旋律更快、节奏韵律感强等特征,很多作曲家把圆舞曲和传统音乐融合起来,创作了很多独具特色的经典作品,如《节日圆舞曲》《青年圆舞曲》《草原圆舞曲》等。

这些作品不仅表现出圆舞曲的特点,也体现出我国传统民间舞蹈的特色,表达了我国广大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其余类型的合唱艺术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在一一分析了。

(三)演唱风格的多元化合唱的演唱风格,包括:古典合唱、艺术合唱、群众合唱、民族合唱等方式。

下面我们对其进行一一分析(1)古典合唱主要表示将传统歌曲作为主题,使用现代作曲技法进行相应的改编,呈现出淡、素、雅等典雅的民族特色。

(2)群众性合唱,着重体现出群众日常生活和情感需求,是被大众所认可的演唱形式,群众合唱的突出特征是站在民众需求的角度上,演唱形式相对简单,演唱中可以抒发内心感情。

此类演唱风格体现出群众性特征,重视集体的共鸣效果,在咬文吐字方面部位比较靠后。

论当代合唱的功能以及未来世界合唱的发展趋势

论当代合唱的功能以及未来世界合唱的发展趋势

论当代合唱的功能以及未来世界合唱的发展趋势论文摘要:合唱提高凝聚力,提高鉴赏力,培养高尚情操。

未来会更加普及。

关键词:积极作用普及正文:在百度上,合唱有如下定义,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

它要求单一声部音的高度统一,要求声部之间旋律的和谐,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

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

声部的数量没有规定,一般有四个声部。

合唱,名为“合”,它最大的作用就在于“使其合”。

在上面的定义中,我们知道合唱的精髓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合作。

合唱作品相较个人演唱而言,合唱作品更容易给人以震撼,其震撼之处就在于和声部分。

有时是《黄河大合唱》那样的气势磅礴,有时是《牧歌》那样的悠远辽阔。

触动人心的总是丰富多彩的和声。

唱好一支合唱曲目,不仅要求参与者具有良好的个人音乐素养,更要求团队间具有协作精神,能够良好的配合,这样,合唱作品才能“合”且“和”。

因此,对个人而言,学习、练习合唱,可以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

在当今时代,合作意识必不可少。

1+1>2的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通过合作获得成功的人也越来越多。

合作意识是个体对共同行动及其行为规则的认知与情感,是合作行为产生的一个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人的合作意识是随人整个心理和行为活动能力的增强而逐渐发展,但并不一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所以,合作意识是培养出来的,参与合唱可以有效培养合作意识。

对集体而言,组织合唱可以有效提高集体的凝聚力。

这也是很多学校、单位定期都会举行合唱比赛的原因。

众所周知,战争时期,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合唱作品。

正是这些合唱作品,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不断鼓舞人们向前。

那种震撼的美,让心往一起想,劲往一起使。

就整个社会而言,推广合唱可以有效提高人们的鉴赏水平。

从中国的情况来说,整体音乐水平比较低,音乐教育,甚至所有方面的艺术教育都很不足。

浅谈群众性合唱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浅谈群众性合唱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浅谈群众性合唱活动的兴起与发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群众性合唱活动的兴起与发展,是一种全民参与的集体音乐表演形式,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性合唱活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参与。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的增加,群众性合唱活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

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不论是在学校还是社区,都能看到各种形式的群众性合唱活动,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享受。

群众性合唱活动的兴起和发展,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逐渐壮大起来,成为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现象。

通过对群众性合唱活动的研究和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推动这种文化活动的发展,促进民众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的提高。

1.2 研究意义研究群众性合唱活动的意义在于探讨群体性文化活动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通过研究群众性合唱活动的起源、发展历程、影响和特点,可以更好地认识群体文化的力量和魅力。

深入研究群众性合唱活动的未来发展方向,对于发展群体性文化活动、推动文化传承和创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探讨群众性合唱活动的兴起与发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关注这一文化现象,更有助于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2. 正文2.1 群众性合唱活动的起源群众性合唱活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宗教仪式和庆典活动。

在古代社会,人们常常通过集体歌唱来祈福求神,以表达对神灵的崇敬和敬畏之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性合唱活动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成为人们交流感情、传递信息、凝聚力量的重要方式。

在中国历史上,群众性合唱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颂日》,以及唐代的《角音》和宋代的《拍掌歌》,这些形式简单而直接,体现了古代人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音乐和舞台艺术的兴起,群众性合唱活动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如合唱比赛、合唱音乐会、群众合唱团等,不仅enrich 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也为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浅析中国合唱艺术发展中的民族化道路

浅析中国合唱艺术发展中的民族化道路

浅析中国合唱艺术发展中的民族化道路作者:刘妍来源:《艺术评鉴》2020年第21期摘要: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倡导“文化自信”“中国化”“民族化”的环境熏陶下,中国民族本土文化也变成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势,中国合唱艺术在借鉴西方合唱创作与技法的基础上努力挖掘自身艺术文化资源,探索出了一条民族发展道路。

关键词:中国合唱艺术民族化发展道路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0)21-0053-03一、中国合唱的形成与发展明代聘请宫廷乐师传播西方音乐理论知识,并建立了天主教堂开展歌咏活动,中国合唱艺术的形成受西方宗教音乐的直接影响。

后来鸦片战争的爆发使西方宗教音乐在中国广泛传播,新式学堂的开办让中国音乐教育开始发展起来。

为满足学校开设唱歌课的教学现状,沈心工等人随后到日本学习音乐,并为学校编写歌曲。

歌曲的形式基本上都是以五线谱或简谱记谱,供学生集体齐唱的单声部歌曲,这些歌曲大都是作曲家采用国外曲调填词而成。

我国第一首多声部合唱作品是由李叔同词曲的三声部合唱《春游》,这部作品拉开了中国合唱事业的帷幕,同时也对中国合唱创作的发展和成熟起到了引领性的作用。

1919年,五四运动掀起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浪潮,这时的合唱创作打破了选曲填词的局面,词曲都是新创作的作品,但歌曲还是以齐唱为主,还没有完全的多声部和声意义,也都不是作为一门艺术而出现的,而是为了表现群众革命斗争生活的政治现象。

无论是学堂乐歌还是带有政治现象的群众合唱作品都是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反映当时的社会环境,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政治意义。

如赵元任以徐志摩的长诗所写的清唱剧式的合唱曲《海韵》,表现了“五四”时代中国青年要求反对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这一时期的作品虽然在调式上仍然采用西方调式,但部分作品在西方多声创作与我国传统音调结合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且为后期大型合唱作品的创作打开了思路。

20世纪30年代,救亡抗日斗争在全国爆发。

当下中国合唱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当下中国合唱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当下中国合唱的多元化发展道路作者:闫少博来源:《戏剧之家》2018年第19期【摘要】在我国,合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诞生的时间是在上个世纪初期,至今已经有了百年历史。

现阶段,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多元化趋势,我国的合唱也开始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其越来越多地关注和借鉴西方合唱的艺术形式,融合了更多技巧与方式。

本文将就当下中国合唱的多元化发展道路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中国;合唱;多元化;发展道路中图分类号:J60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9-0088-01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合唱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逐渐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当今的合唱艺术在借鉴和吸收西方合唱艺术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变幻着发展模式,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也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我国的合唱形式越来越具有多元化,开始逐渐走向世界这个大舞台。

一、当前中国合唱艺术的风格与方向(一)作品选材与审美取向愈发多元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合唱艺术不论是在选材上还是在选题上,都变得更加自由和丰富,尤其是在近几年当中,各种风格与审美需求的合唱作品不断涌现出来,其不仅包括以当前主流政治题材为主的合唱代表作品,也有以娱乐性和抒情性为主的合唱作品,此外还有很多能够彰显少数民族文化和风情的合唱作品。

其代表作品有《走进新时代》《雨后彩虹》《对鸟》等。

这些不同艺术风格的合唱作品都能够展现出非常清新质朴的个性,合唱的艺术风格也凸显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二)合唱越来越具有个性化。

在我国,每一个合唱作品的风格都是拥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与价值,其不仅代表着一个民族,也代表着不同时代不同的审美趣味与审美需求。

在我国,关于合唱音乐,其发展形势越来越具有层次性和多种类的特点,这与我国民族众多以及现代人审美取向的变化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

近些年,我国的合唱作品因为受到西方后现代文学思潮的影响,其无论是在形式还是本质上也都相对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合唱作品中所拥有的传统美学中的审美思想逐渐被淡化,艺术创作也越来越具有个性化。

中国当代女声合唱艺术特征探微

中国当代女声合唱艺术特征探微

中国当代女声合唱艺术特征探微摘要: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是一种群体的舞台表演艺术,它的综合性非常强。

合唱分同声与混声合唱。

同声合唱又分为童声、男生和女生合唱。

女生合唱以其纯粹的、统一的音色,使得她所演绎的作品能够蕴含丰富的感情,给大众美的享受。

本文是对女声合唱的声音训练和合唱表演的艺术性等方面的分析,探索女合唱的训练方法,找出这一优秀的艺术表演形式的特点。

关键词:女声合唱;艺术;训练引言女声合唱的独特魅力通过其超凡的特质展现出来。

女性在艺术方面的审美追求,和在音乐、舞蹈领域的非凡天赋,使其“表演”才能超过男性。

女性的音乐感、音乐记忆力以及在音乐连释能力、独有的美妙音色等方面的优势,吸引了众多的作曲家编写了大量的女生合唱曲目。

现在女生合唱的发展如同雨后春笋般,成立了很多专业性的女声合唱团体,业余女声合唱团也是层出不穷。

一、女声合唱的呼吸训练1.1单纯的呼吸训练从生理角度上说,歌唱的原动力是气息,正确的呼吸不但是歌唱技巧的基础,而且也是重要的艺术手段。

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也”就是这个道理。

也有人夸张地说:“歌唱的技巧就是呼吸的技巧。

”这虽然言过其实,但却也说明了呼吸技巧的重要性。

合唱团优美的音质,良好的音准,以及清晰的语言,无一不是以正确的呼吸方法为基础的。

呼吸训练中,首要解决的是吸气量的问题。

这里应注意并不是气吸得愈多愈好,而应该是在自然呼吸状态下的加深,加大些,只要能维持到乐句唱完即可。

不要把自然呼吸状态与歌唱呼吸状态对立起来,在吸气方面歌唱与说话是比较接近的,差别的关键在于吐气方面,歌唱中的吐气比说话的吐气要慢得多,并且要求有良好的控制。

生活中的自然呼吸大多是无意识的,是人的本能。

进行训练时要求合唱团员保持在生活中的自然吸气状态(如卧时的呼吸状态、轻声说话时的呼吸状态)的基础上进行。

要求做到“匀、慢、稳”,而且要形成平直的线条,注意恒速持续,好像在吹蜡烛的火苗,而又不让火苗有左右晃动般的感觉。

新时期以来中国合唱发展探析的开题报告

新时期以来中国合唱发展探析的开题报告

新时期以来中国合唱发展探析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合唱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20世纪以来,中国合唱发展得到了快速的
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合唱比赛的举办和合唱音乐节的盛行,中国合唱艺
术呈现出了更加繁荣发展的态势。

当前,中国的合唱团队在国际上也开始崭露头角,
成为众多国际比赛的常客,越来越受到广大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新时期以来中国合唱发展的现状,探究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特点和趋势,为进一步推动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中国合唱发展的现状、特点、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四、研究内容
1. 新时期以来中国合唱的发展概况;
2. 新时期以来中国合唱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分析;
3. 对新时期中国合唱的发展进行案例分析;
4. 提出新时期中国合唱发展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五、预期成果
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分析新时期以来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为相关领域人士提供参考和建议,促进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

本研究预期成果包括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
以及相关数据和案例资料。

六、研究意义
合唱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探讨新时期中国合唱的发展,提出有效的发展策略和建议,从而推动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和
传承,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和国际影响力。

童声犹在:合唱篇

童声犹在:合唱篇

童声犹在:合唱篇引言童声合唱,作为一种独特的音乐表现形式,历来备受音乐家和听众的喜爱。

它不仅能够展现出儿童清澈、纯净的嗓音特点,更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提高音乐素养。

本篇文档将深入探讨童声合唱的艺术特点、训练方法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一、童声合唱的艺术特点1.1 声音特点童声合唱的声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清澈纯净:儿童的声带未完全发育,嗓音具有天然的清澈纯净感。

- 音域宽广:儿童的声音可塑性强,音域较宽,易于达到高音。

- 音色丰富:通过合理的训练,童声合唱可以展现出丰富的音色变化。

1.2 音乐表现力童声合唱在音乐表现力方面具有以下优势:- 情感真挚:儿童的情感表达直接、真挚,能够打动听众。

- 和声美感:童声合唱的和声效果独特,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 创意无限: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为合唱作品带来新意。

二、童声合唱的训练方法2.1 声音训练声音训练是童声合唱的基础,主要包括:- 呼吸控制:培养正确的呼吸方法,保证声音的稳定和持久。

- 发声技巧:通过各种练习,使儿童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 音准训练:提高儿童的音准意识,保证合唱的和声效果。

2.2 合唱技巧合唱技巧包括:- 合唱配合:培养儿童之间的默契,实现声部之间的和谐。

- 音色调整:根据作品需要,调整音色,丰富合唱效果。

- 动态控制:掌握合唱的力度、速度等动态要素,使作品更具表现力。

2.3 音乐素养培养音乐素养培养包括:- 音乐理论知识:学习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 作品分析:深入分析合唱作品,理解作品内涵。

- 情感表达:培养儿童的情感表达能力,使合唱更具感染力。

三、我国童声合唱的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童声合唱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表现在:- 合唱团数量逐年增加:各级学校、艺术机构纷纷组建童声合唱团。

- 赛事活动丰富:各类童声合唱比赛、演出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

- 国际化交流日益增多:我国童声合唱团与国际知名合唱团展开交流与合作。

试论我国合唱艺术发展现状与对策

试论我国合唱艺术发展现状与对策

试论我国合唱艺术发展现状与对策作者:侯婧婧来源:《音乐时空》2013年第24期摘要:合唱作为一种团体艺术形式受到了广大音乐爱好者的青睐。

我国合唱水平虽在近几年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由于合唱在我国起步较晚、水平较低等原因阻碍了合唱艺术的发展,使得我国的合唱水平与国际水平仍有很大的差距,本文从合唱艺术的特点出发,研究我国合唱艺术的发展现状,探讨提高我国合唱艺术水平的方法。

关键词:合唱艺术音乐一、合唱艺术的特点合唱是音乐皇冠上的一颗明珠,是人类最古老的集体活动表现形式之一。

合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那个时候就有关于集体演唱的诗篇记载。

中世纪随着复调音乐的发展,人们已经用合唱来演唱复调音乐,虽然起初合唱是教堂里用来传教的工具,但后来为歌剧、交响乐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纵观古今中外,很多作曲家写下的寥若星河的合唱作品至今仍传唱不衰。

例如:拉索的“回声”、古诺的“士兵之歌”等等都为后世合唱作品的创作起到了指引性的作用。

我国一些优秀的作曲家也创作了许多不朽之作,赵元任创作的“海韵”仍是现在各种合唱团热衷的曲目。

合唱这门艺术不仅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表演艺术,还可以穿插在歌剧表演和文娱活动中进行,都可以彰显出合唱的独特魅力。

由于合唱是一种需要集体来表现的音乐形式,与独唱、重唱有很多不同之处,合唱就是大家在一起寻找共同的共鸣,追求的是统一和谐的声音。

在合唱过程中,要经历一个消灭个性达到共性的过程,换言之就是合唱队员之间要有很强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合唱的特点是成本低、见效快、影响大;相较于其他的音乐表演形式来说,合唱不需要过多的投资,不需要配备昂贵的乐器,由于是用人声表达比乐器成效更为明显,在很短时间里就可以取得明显的成绩,由于合唱成员数量远远大于独唱等其他艺术表演形式的人数,所以表现出来的那种音乐的强大震撼力对人们的影响也是很深刻的。

二、我国合唱事业的发展现状及原因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在闲暇之余人们开始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谈新时代群众文化视野下的合唱艺术

谈新时代群众文化视野下的合唱艺术

谈新时代群众文化视野下的合唱艺术在新时代,合唱艺术是一种普及而又深受欢迎的文艺形式,具有丰富的群众文化内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文艺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合唱艺术不仅具有音乐美感和艺术表现力,更重要的是它有着强烈的群众性,能够通过音乐来表达人民群众的声音,展现人民群众的风采和情感。

新时代的合唱艺术,以“民族、人民、时代”为主题,体现了人民群众文化的广度和深度。

首先,新时代合唱艺术突出了“民族”主题,将各个民族文化融为一体。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新时代,合唱团们通过创新方式,将不同民族的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使之产生出新的艺术形式。

例如,在舞蹈合唱中,蒙古族服装和舞蹈元素与现代合唱音乐相结合,在舞蹈动作中展现了浓郁的蒙古族传统文化元素,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表达出中国人民大团结的文化意蕴。

其次,新时代合唱艺术渗透了“人民”主题,体现人民群众的风采和情感。

合唱艺术这一群众文艺形式具有强烈的群众性,能够将民间音乐、歌舞、中外经典乐曲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具有音乐美感和艺术表现力的作品。

在合唱表演中,选择优秀的民间歌曲、受过群众欢迎的现代音乐,配以优美的唱腔和合理的编排,营造出温馨、欢快的氛围,让人们在唱歌、听歌、品味中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丰富情感和价值观念。

最后,新时代合唱艺术展现了时代的精神,反映社会的进步和人民心态的转变。

在社会不断变革的今天,合唱艺术积极与时代同步、与时代映射,用音乐探讨人类面对新时代所面临的挑战。

例如,通过合唱作品《我和我的祖国》、《胡志明的情人》等,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与对今天的真情关注,传递出人民群众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和坚定的信念。

简论群众合唱的发展及社会功能

简论群众合唱的发展及社会功能

种艺术表现形式 , 更多地丰 富了人们 的文化生活 , 填补 了城市文 化市场 的空缺 , 使其 商业价值 有所 体现 。 在其发展过程 中, 群众合 唱有独 特的创新 之处 , 但也存在一些 弊端 。为 消除这些 弊端 , 应采取 音乐学 院合 唱专业辅助群众合唱艺术 , 政府 与社会 资金 支持 引领群 众合 唱 的方法 , 使群众 合 唱艺 术 “ 引进 来 , 走 出 去” , 增 强我国文化事业软o . 6 O V .2 0 1 3
简论 群众 合唱的发 展及社会 功能
贺洁琼
(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 院 影视艺术学 院 , 湖南 长沙 4 1 0 1 0 0 )
[ 摘
要 ] 群 众合 唱作为一种深 受人们 喜爱 的艺术形 式 , 有 着悠 久 的发 展历史 。群 众合 唱作为 一
[ 关键词 ] 群众合 唱 ; 社会功能 ; 发展趋势
[ 中图分类号 ] G 1 2 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7 1 —5 4 5 4 ( 2 0 1 3 ) 0 6— 0 0 9 2—0 3
群众 合 唱艺术 是一 种被 群众 所接 受 的和喜 爱 的艺术 形式 , 活跃 在群 众 的 日常生活 中 , 是群
济 发展 、 社会 文 化 心 理 结 构 、 行 为模 式 、 审 美 价 值取 向有 着 密切 的联 系 。 二、 群 众合 唱的社 会 功能
形态 的娱 乐 文 化 。具 有 一 定 思 想 和艺 术 性 的 、
能给人 留下遐 想空间的文化形式却是 十分 匮 乏。群众合唱这种集娱乐和思想性为一体 的艺
如聂 耳 、 冼星 海 、 吕骥 等人 , 他们 影 响着 中 国 的 合 唱艺 术 , 占据 着举 足轻 重 的地位 。

研究论文:我国合唱艺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研究论文:我国合唱艺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艺术理论论文我国合唱艺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合唱水平的改善与提高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决定因素包括合唱训练、教学以及合唱实践。

与交响乐一样,合唱对于团队性艺术表演的依赖性较高,其中认识并把握内容和形式、音乐技巧与内涵、个人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极为关键。

总的来说,合唱艺术是大众艺术修养的代表,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对大众艺术审美能力以及感受能力产生深刻影响,同时又使人民群众社会艺术文化生活得以丰富,艺术品位得以提高。

现阶段,社会与经济得到极大发展,而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随之提高,我们应推动合唱艺术的发展,以满足社会文化发展需求。

本文现针对我国合唱艺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做出如下探讨。

一、当前我国合唱艺术存在的问题(一)在合唱艺术方面缺乏深入了解与认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的逐步普及,人们对于外界信息的接收渠道也逐渐多样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于艺术的关注,特别是合唱艺术,这种令新生代年轻人感到陌生的艺术形式在现阶段的发展相对较为尴尬,面临诸多困境。

与此同时,信息爆炸这一时代特征导致了快餐文化的出现,人们固有审美观念受到影响,在接受艺术知识时显得过于表面化和肤浅化,在热爱以及掌握艺术形式方面存在片面化倾向。

年轻一代是当今时代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他们对于流行音乐较为青睐,而合唱艺术通常需要受众群体具备相当的乐理理论基础才能有深刻感受和理解,这导致年轻人对于合唱艺术形式置之不理,转而投入现代流行音乐的怀抱,合唱艺术在现阶段的生存现状由此受到不良影响。

(二)合唱艺术不确定性的发展道路合唱艺术在现阶段全新发展环境下面临着诸多生存危机,合唱界音乐学者和专家对于合唱的变革与创新给予了很大关注。

一些学者认为合唱的发展道路应逐渐趋于现代性、大众化和通俗化,为合唱艺术的生存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然而少数音乐认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理解过于偏激,导致一部分原本高雅的合唱作品逐渐低俗化、庸俗化,音乐作品形象受到严重破坏,这对于合唱艺术发展而言不仅毫无裨益,反而导致合唱艺术形象被抹黑。

新时期我国合唱艺术表演方法的发展探讨

新时期我国合唱艺术表演方法的发展探讨

新时期我国合唱艺术表演方法的发展探讨作者:田阳来源:《新一代》2018年第08期摘要:合唱是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的音乐艺术种类。

合唱艺术表演的发展受创作理念、科技水平、审美水平以及音乐教育的大众化等要素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合唱艺术已经突破了传统的表演理念,在表演方法、声音处理、形体以及舞台包装等方面有了新的实践,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合唱艺术;表演方法;多元化合唱是大众参与的一项群众性的艺术表演形式,其对我国的音乐生活而言,其意义和价值大大超出合唱艺术的本身。

特别是在“构建和谐型社会”的新时期背景下,人们在集体合唱中构建和谐、体验和谐,在合作的集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继而进行创新。

在我国,合唱自从形成以来,一直拥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据有关数据统计,在目前我国已拥有数十万支合唱团正在发展壮大。

合唱是一种具有明显特征的音乐艺术种类,具体体现在表演形态上,多种艺术形态的组合让合唱表演展现出了无穷的魅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合唱艺术已经突破了传统的表演理念,在表演方法、声音处理、形体以及舞台包装等方面有了新的要求和实践。

新时期,面对日益浓厚的艺术氛围与逐渐提升的审美观念,分析论证新的合唱艺术表演态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合唱艺术表演发展的影响因素(一)合唱创作理念目前,随着人们创作理念和思想的解放,我们认为我国合唱艺术表演发展趋势呈现多元化。

因为音乐是一种比较自由的行为艺术,如果思想获得解放、创作理念得到更新,无疑使艺术家的思维模式真正得到解放,从而更多的优秀作品会脱颖而出。

自上世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新思潮和新理念不断冲击下,合唱作品不论从题材上还是内容上均摆脱了政治因素的束缚,音乐作品中开始有了艺术家的更多的内心感受,以及创作才能,使得越来越多的好作品从幕后逐渐走上主流音乐平台,从而使合唱艺术表演走向了多元化。

(二)科学技术水平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简单分析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成立以来,我们国家的合唱艺术也在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着,中国的合唱艺术走着一条曲折和艰辛的道路,在这形成的过程中,我们的合唱艺术有过辉煌的成就但也有着巨大的挫折。

合唱作为一种伟大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艺术高度上不仅代表的是人类的智慧结晶,更主要的伟大之处在于合唱这种团队合作的艺术表现方式对于人性团结,沟通的诠释和展示及合唱艺术本身的熏陶作用,目前我国合唱艺术的状况令人忧喜半参。

从历史的角度看,发展与问题并存,中国合唱未来更应该体现民族文化,积极走出一条特色的中国合唱道路。

关键词:关键词:合唱艺术;发展
1. 前言
我们国家的合唱艺术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合唱就已经盛行了,《诗经》、宫廷雅乐很大部分其实是以合唱的形式演绎的,在悠久的中华文化遗迹中不同的记载表现了合唱在古代的出现,甚至有宫廷专门的机构负责,由此看来,合唱其实早就出现在我国的灿烂文化中了,更是我国文化的一块瑰宝。

除了主流的汉族文化,至今也有一些少数民族当中保存着相当多的多声部合唱民歌。

我们国家在20世纪初期从国外引进了群众合唱的形式,这样我们国家的合唱艺术才真正开始了迅速的发展。

但是,在中国专业的合唱艺术事业发展的很缓慢。

在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的初期民歌合唱;
“全国音乐周”前后的创作合唱艺术的高潮;
20世纪60年代左右合唱经历了一次大的变革;
20世纪70年代左右合唱的畸形发展;
新时期合唱艺术的探索和创新。

2. 20世纪50年代的初期民歌合唱
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兴趣民歌合唱艺术,一些艺术家将各地的民歌改编成为一种适合合唱的形式,这也成为了当时的一种潮流,在这个时期,人们所熟知的歌曲有《三十里铺》、《牧歌》、《新疆好》、《小河淌水》等作品,这些作品到现在还在被人们所传唱,这些成为当时合唱艺术的一个小高潮。

,民歌合唱获得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们国家获得解放后,艺术的氛围更宽松,民歌成为当时的主要合唱主体和创作灵感。

二是我们在50年代建国初期,业余和专业的合唱队开始逐渐建立起来,队员的演唱能力有了迅速的提高。

外国的合唱团影响,当时捷克斯洛伐克国家歌舞团、波兰的玛佐夫舍歌舞团、罗马尼亚民间歌舞团等
曲目:《牧歌》是民歌的一个类别,流行于我国蒙古、藏、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

内容多表现放牧生活、爱情生活、赞美家乡、歌唱牛羊等。

一般具有音调开阔悠长、节奏自由的特点。

歌唱声音也比较高亢,有的自弹乐器伴奏,有的无奏。

《小河淌水》这是一首来自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的云南民歌,属于南方音乐。

歌词质朴自然,富于想象。

全曲是羽调式,五个乐句,速度稍慢,以从容舒展、比较自由的节奏和回环起伏、清新优美而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旋律,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深远意
境:
3. “全国音乐周”前后的创作合唱艺术的高潮 (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组织的以繁荣群众业余生活,发展文化事业为宗旨的各种文艺汇演,成为这一时期极具社会影响力的社会性艺术活动。

)
1956年8月我们国家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全国音乐周”,这个事件使们国家的合唱艺术逐渐走上了创作高潮,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的合唱作品。

这一时期我们国家合唱作品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种是对革命历史的歌颂,如《长白山之歌》、《红军根据地大合唱》、《长征大合唱》;一种是对祖国美好建设的歌颂,如《幸福的农庄》、《淮河大合唱》。

这些歌曲的创作主要受到了苏联乐派的影响,但是,在这一时期我们国家的合唱数量十分多,但是在艺术上却没有比较大胆的创造。

但是,1958年我们国家错误的开始了“大跃进”运动,这严重的影响我们国家合唱艺术的发展。

在这种浮夸和盲动的紊乱气氛中,合唱艺术的规律也遭到了破坏。

“大跃进”时期,我们国家产生了一些联唱式的合唱作品,如《人民公社大合唱》、《人民公社万岁大合唱》等等。

这些艺术作品的内容上都包含着当时“大跃进”时的“假、大、空”的印记。

4. 20世纪60年代左右合唱经历了一次大的变革;
篇和长征有关的诗词,谱写出来一个由五个乐章构成的交响大合唱,该大合唱的乐章顺序为:《六盘山》、《井岗山》、《大柏地》、《十六字令三首》和《长征》。

1962年在我国的上海产生了一部以西南各族人民为主题的大合唱,该合唱主要是以当时人们在山区修建水库为背景材料的《金湖大合唱》,它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意义。

5. 20世纪70年代左右合唱的畸形发展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我们国家出现了文化大革命,这段时间的大合唱主要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主要是以歌颂“毛泽东思想”和“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歌曲,后期主要是为毛泽东诗词谱写的音乐
文革前期的大合唱主要是歌颂毛泽东,其主要有《祝毛泽东万寿无疆组歌》、《红太阳颂》、《井岗山道路》、《毛泽东的革命路线胜利万岁》、《人民公社组歌》等等。

这业作品的数量最多,其主要表现的内容和思想均为歌颂毛泽东主席的,其在客观上助长了“造神”运动。

文革后期主要有《长征路上》、《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颂歌》等等。

6. 新时期合唱艺术的探索和创新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了使我们国家的合唱作品有新的飞越,一些关心合唱事业的艺术家开始创作出许多优秀的合唱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从内容上而且上形式上都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创作手法也不同于以前,有了新的突破。

这个时期主要的合唱作品有《向往西藏》、《云南风情》、《爱的足迹》、《飞来的花瓣》等等。

7. 结语
建国以来,我们国家的合唱艺术有了辉煌的篇章,作曲家们创作出了许多深受人们欢迎并且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合唱作品。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我国的某些原因,当代我国合唱发展还是存在比较多的问题的,我国的合唱的最大问题在于合唱的艺术方向上极大的不成熟,政治背景很浓重,对比发展多年的西方合唱,我们看到不管是题材上、旋律还是反映的精神而言,合唱更多的体现的对于人性和世界最自然最城实的回归,这是一切艺术的真谛。

当艺术一旦被附上政治的烙印,那就是艺术的毁灭。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说道,“文学是文学的事,和政治无关”。

我国合唱要取得辉煌成就,自由的创作氛围和创新以及弘扬中华文化的作品显得尤为可贵。

其次,专业的合唱人才也比较缺少,这对于合唱文化的传播和弘扬是不利的;最后,合唱教育的缺失,很多西方国家将合唱列为和数学等同等重要,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培养是不够的。

最后,还是期盼未来我国的合唱有更大的发展,并个更高的艺术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