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经典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共28张ppt)
认识的初级阶段
认识的高级阶段
感觉:看到颜色、闻到味道、触摸到形状 概念:用语言概括出苹果的本质属性,具
等(个别属性:红、甜、圆)
有抽象性。
知觉:对苹果整体认知(又红又甜又圆的苹果) 判断:有的是甜的,有的是酸的。 表象:当苹果不在眼前时,根据记忆可以 推理:根据苹果落地,得出万有引力规律。
浮现它的样子。
自身思的考认结:识人能论们力:对也冥有实王了践星大认大是识的认的提变高识化。发表明展了的什么动哲力学道
理?
区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通过实践产生认识,认识是从无到 有的一种过程。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指通过实践推动认识的进一步深 化和发展,强调认识在实践的基智 ——动力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检验标准
书到用时方恨少 ——动力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来源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检验标准
设计方案
(主观)
修建桥梁 (实践)
桥梁
(客观)
补充: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是主观见之于与客观的活动。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实践主体: 人客观的
实践手段: 探测器客观的
实践对象: 火星客观的
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蜜蜂筑巢
祝融号火星车建造
实践具有能动性
实践主体的能动性(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实践主体的创造性 改造自然(新的物质生活资料) 改造社会(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①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 高级阶段。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 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③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课件(49张)
①实践是以人为主体的,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②实践实是践以关客观键事词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这意味着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
③实践做是、一行种动直、接现实实施性、活改动造,、它改可革以、把人试们验头、脑调中查观、念考中察的、存在走变访成现实的存在。
知识梳理 二、实践:
01 认 识 与 实 践
1.认识及其类型 2.实践的含义、基本形式、特点
阅读与思考
对于新冠肺炎病毒的初识
➤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为3-7天。 ➤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 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 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 症、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疫苗研发的大体流程和周期,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疫苗前期研发过程,包括获得免疫原(获得活 病毒、分离相关亚单位、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获得重组蛋白或者 合成相关的DNA(RNA))、免疫反应测试、动物保护测试、免 疫原生产工艺(放大)优化、临床前毒理研究等环节。 ➤第二个阶段是疫苗研发及注册过程,包括临床前研究、申报 临床、开展临床试验,最后才能实现疫苗上市。
(而非动物) 人类社会、人
的思维
性质:积极的 (不是被动的)
思考:认识与意识有什么区别?
认识与意识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是,意识属于唯物论,意识与物质对应;认识 属于认识论,认识与实践对应。 2.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 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 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 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各个方 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 三种形式。
人教统编版政治思品必修4 哲学与文化4.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课件(共34张PPT)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答案】B
• 3.(2018•北京高考)山脊上,代表中华悠久文化的长城蜿蜒曲折 ;山腰间,詹天佑创造性设计的“人”字形铁路折回而上;地表 下,运用当代中国先进技术建造的京张高铁穿行向前。为避免 破坏沿线文物和环境,京张高铁建设者采用“精准微爆破”等所 技术,在地下100多米建造隧道,做到施工地表零沉降,实现了高 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
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青年要珍惜韶华
、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
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
来越快的时代发展。这一论述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
• ①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是真理性认识
• ②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旧塑料进入生产线,变成了“新鲜、干净”的塑料颗粒。这 表明( )
• ①实践的需要推动人的创新能力不断发展 • ②批判性思维能够促进认识发展和实践创新 • ③观念创新决定着创新思维活动的内容和性质 • ④能否应用于实践是衡量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 【答案】A
中国高速铁路(CHSR) 是指新建设计开行250公里/小 时(含预留)及以上动车组列 车、初期运营速度不小于200公 里/小时的客运专线铁路。
从哲学的角度看,中国高速铁 路建设是一种什么活动?
实践活动
一、认识与实践
2.实践
(1)含义: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①实践是以人为主体的,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 能活动。 ②实践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这以为这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 动、认识活动。 ③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中的存在变成现实 的存在。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共24张PPT)
(一)实践及其特点 2、实践的三个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原因: A、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
B、实践的过程和结果要受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 制约
实践的主体(体力、智力)
实践的对象 (自然界、社会关系)
客观
实践的手段 (工具、设备)
我们能获得 真理吗?
我们怎样获 得真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践
学.科.网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 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注意:
①实践的主体是人,对象是客观事物 ②改造客观世界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社会之间的活动
停留在人的头脑中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辩论等不是实践)
议一议:人改造世界和动物适应世界的活动有什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么异同? 动物的本能活动是动物适应环境求生存的活动。 人的实践活动和动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根本的区别。
原因
实践是主观能 动性的活动
表现
实践主体的能动性 实践主体 改造自然 的创造性 改造社会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又具有主观能动性,两者矛盾吗?
实 践
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2、特点: 3、形式:基本形式与其它形式。
小组讨论: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 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 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 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 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 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 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 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 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 学输血的大门。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共49张PPT)
吃一堑,长一智
学然后知不足 书到用时方恨少
黄鼠狼是不是偷鸡“专家”?
华东师大生物系的教师,用20年,调查研究,解剖5000只黄鼠狼,发现只 有两只吃鸡。
还做了实验:第一天,放鸡、带鱼,只吃带鱼。 第二天,鸡、鸽子和老鼠,吃老鼠。 第五天,活鸡,才拿鸡充饥。 又进一步了解到,黄鼠狼原来是消灭老鼠的“能手”,通过长期实验,为 黄鼠狼洗刷了专门偷鸡的恶名声。
2、“秀才不出门,难知天下事。”
对客观事物的真正认识,还必须亲自参加实践,才算理解深 刻,才继续深化发展认识。 (可以获取直接经验)
启 示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冥王星为什么会被降级的?
起初科学家都认为冥王星是九大行星之一,但近年来随着天 文技术的发展,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定将冥王星列入 “矮行星”。有关专家认为:冥王星之所以被“降级”,一是新 天体“齐娜”的出现,使人们对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出了质疑; 二是借助于新的观测工具,人们对冥王星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三 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身的认识能力也有了大大的提高。
3、实践的特点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①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 动。 ②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实践活动 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各不相同。
小结: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人类基本的 实践活动: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 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哪些名言体现了这个哲学道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樵人。 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共39张PPT)
一
一)实践及其特点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亚里士多德:不 同重量的物体下 落速度不同。 伽利略:不同重 量的物体下落速 度相同。
16世纪,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 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力 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
P47探究(五)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要求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 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和抵制错 误的思想意识。
陆 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学科网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 2、实践的基本特征 自学指 导P42—
43
3、实践的基本形式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
(主体、手段、对象——三要素)
实践
方式 对象
人
区 别
改造客观世界 区 别
一切物质性活动 表 明
动 物
主观认识
形式多样
2、实践的基本特征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三要素、过程、结果)
①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 A、实践的主体 (人:体力、智力)
客观
B、实践的对象 (自然界、社会关系) 主体:人 手段:工具、设备
阅读思考: 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 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 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 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 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 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 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 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 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1-课件
践, 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要成为检验认识正 确性的标准,须具 备什么特点?
实践
能够把主观和客 观联系起来 2021/3/13
主观认识
客观结 果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
指导
改造 实践
客观 世界
实践 结果
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2021/3/13
名言评析实真:践理是性检的验唯认一识标的准
2、实践的基本形式
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形式:
A、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最基本的形式 B、变革社会的实践 C、科学实验活动
2021/3/13
以下各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①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
②学习理论、讨论问题、研究学问
③教师讲课
教育实践
④修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 生产实践
⑤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变革社会的实践 ⑥科学家到南极进行科学研究
2021/3/13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
主体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两层基本含义
对象
性质
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
物质性活动。(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观念的存 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021/3/13
这则事例给了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021/3/13
亚里士多德:不 同重量的物体下 落速度不同。
2021/3/13
伽利略:不同重 量的物体下落速 度相同。
为什么把实践作为检验的标准?
A. 认识本身不能回答 B. 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 C.实践是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纽带,只有实
要成为检验认识正 确性的标准,须具 备什么特点?
实践
能够把主观和客 观联系起来 2021/3/13
主观认识
客观结 果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
指导
改造 实践
客观 世界
实践 结果
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2021/3/13
名言评析实真:践理是性检的验唯认一识标的准
2、实践的基本形式
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形式:
A、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最基本的形式 B、变革社会的实践 C、科学实验活动
2021/3/13
以下各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①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
②学习理论、讨论问题、研究学问
③教师讲课
教育实践
④修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 生产实践
⑤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变革社会的实践 ⑥科学家到南极进行科学研究
2021/3/13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
主体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两层基本含义
对象
性质
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
物质性活动。(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观念的存 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021/3/13
这则事例给了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021/3/13
亚里士多德:不 同重量的物体下 落速度不同。
2021/3/13
伽利略:不同重 量的物体下落速 度相同。
为什么把实践作为检验的标准?
A. 认识本身不能回答 B. 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 C.实践是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纽带,只有实
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课件(共35张ppt)
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含义: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
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 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 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含义: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
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 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形式:感觉、 感性认识
知觉和表象三种 (初级阶段) 形式。
网红城市不是新事物。早在2018年前 后,重庆凭轻轨穿楼、西安凭摔碗酒 爆火,成为“第一代”网红城市。分 析此前出圈的网红城市,大多都有以 下基础要素:特色美食、代表性的生 活场景、“性价比”标签。重庆是 “魔幻8D”,西安是“大唐文化”。
先辈的成功经验也为后来的网红城市 所借鉴。如淄博是烧烤,哈尔滨是冰 雪,天水是麻辣烫,榕江是“村超”, 这些载体和符号,既是城市特色的提 炼,更是连接城市与网民的“密码”
发展、深化 理性认识 形式:概念、判
依赖于 (高级阶段) 断以及推理三种形 式。
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小结一:认识
1.含义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区别:
① 含义、形式不同; ② 地位不同:前者为认识的初级阶段,后者为高级阶段。
联系: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的“网红”。
①从实践的角度看,网红城市为何没有一劳永逸的套 路和秘诀?②从上述调查与结论的得出我们可知认识从何而来?
议学 ①从实践的角度看,网红城市为何没有一劳永逸的套路和秘诀? 提示 (提示,从实践活动的特点角度加以思考)
实践能够把意识的东西变成实现的东西
理由01 网红城市要红要有
理不由同直0城2接市现的发实展性目标
含义: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
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 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 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含义: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
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 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形式:感觉、 感性认识
知觉和表象三种 (初级阶段) 形式。
网红城市不是新事物。早在2018年前 后,重庆凭轻轨穿楼、西安凭摔碗酒 爆火,成为“第一代”网红城市。分 析此前出圈的网红城市,大多都有以 下基础要素:特色美食、代表性的生 活场景、“性价比”标签。重庆是 “魔幻8D”,西安是“大唐文化”。
先辈的成功经验也为后来的网红城市 所借鉴。如淄博是烧烤,哈尔滨是冰 雪,天水是麻辣烫,榕江是“村超”, 这些载体和符号,既是城市特色的提 炼,更是连接城市与网民的“密码”
发展、深化 理性认识 形式:概念、判
依赖于 (高级阶段) 断以及推理三种形 式。
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小结一:认识
1.含义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区别:
① 含义、形式不同; ② 地位不同:前者为认识的初级阶段,后者为高级阶段。
联系: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的“网红”。
①从实践的角度看,网红城市为何没有一劳永逸的套 路和秘诀?②从上述调查与结论的得出我们可知认识从何而来?
议学 ①从实践的角度看,网红城市为何没有一劳永逸的套路和秘诀? 提示 (提示,从实践活动的特点角度加以思考)
实践能够把意识的东西变成实现的东西
理由01 网红城市要红要有
理不由同直0城2接市现的发实展性目标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202页
问题:最蹩脚的建筑师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在哪里?
分析:人比蜜蜂高明之处在于,人能用意识指
导自己的行动,有计划、有目的地去改造世界的 活动。动物也能改变环境,造出精美的蜂房,但 这只是一种自然的本能,不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 动。
总设计师叶培建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农牧业生产 天文学 孙子兵法 邓小平理论 对镭元素的认识
……
战争
改革开放 居里夫人科学实验
……
实践
认识产生
观点一
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 -----实践
观点二
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 认识的来源有多个: --直接经验,间接经验 ----实践、书本等
启 思 读书与实践相结合 你认为哪个观点正确? 示: 考: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中学 **班
一则深刻的哲学寓言
哲学家问船夫:“你懂数学吗?” “不懂。”船夫说。 “你的生命价值失去了三分之一,”哲学家说,“你 懂哲学吗?” “更不懂。”
哲学家感慨:“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一半!”
一个巨浪把船打翻,哲学家掉在河里。船夫问:“你 会游泳吗?”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恩格斯说:“社会一 旦有技术的需要,则 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 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 前进。
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原因:
1、 人们实践
推动
遇到
新问题
产生
新要求
新探索和研究
提供
2、实践的发展 3、 实践
锻炼
认识工具
促进
认识的发展
提高
人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伽利略自由落体试验
本课小结
人 含义 的 认 实践及 特点 识 其特点 从 何 基本形式 而 来
来源
动力
实践是认 识的基础
检验 标准
目的、归宿
巩固练习:
1、实践活动多种多样,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 的是( C ) A、蜘蛛结网 B、“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 C、医生治病
D、人们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
2、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 B 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一论述表明( ) A、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C、实践对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D、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在16世纪末,人人都认为重量大 的物体比重量小的物体下落得快, 因为伟大的亚里士多德已经这么说 了。伽利略,当时在比萨大学数学 系任职,他大胆地向公众的观点挑 战。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已经成为 科学中的一个故事:他从斜塔上同 时扔下一轻一重的物体,让大家看 到两个物体同时落地。伽利略挑战 亚里士多德的代价也许是他失去了 工作,但他展示的是自然界的本质, 而不是人类的权威,科学作出了最
“不会,不会!”
船夫说:“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全部。”
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含义
2、基本形式
3、特点
自然界和
1、实践的含义:
人类社会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主体 对象 性质
(1)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 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观 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太空实验室 特殊生产基地
陆 游
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 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 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 之,明也。
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 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 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 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 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 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 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 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 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实践对象
教师讲课 农民播种
实践手段
实践主体
判断:下列哪些属于实践活动?
1、蜜蜂筑巢 ✘ 主体
2、农民耕地 ✔ ✔ ✘ 对象 ✔ ✔
3、工人生产商品
4、学生思考数学例题
5、教师给学生讲课
6、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7、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活动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最基本的)
2、实践的基本形式
变革社会的实践
实践 改 具有 原因 自然界 造 客观 实践的对象 物质 人类社会 性 实践活动的过程及结果具有客观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体现辩证法的观点 原因
实践具
实践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 识的自觉活动
表现
有主观
能动性
实践主体的 主动创造性
改造自然
改造社会
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 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 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 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
总指挥栾恩杰
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
刀耕火种时代青铜、铁制工具 Nhomakorabea代农业机械化时代(现代)
实践是历史性的活动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1961年人类首次升 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 入太空(前苏联) (美国)
2003年勇气号登 陆火星
3、实践的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科学实验活动
农民种田
工人做工
教师讲课
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医 生 治 病 司 法 人 员 办 案 营 业 员 售 货 科 学 家 实 验
3、实践的特点
(1)? (2)? (3)?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体现唯物主义观点 智力 实践的主体 运 用 实践基 本要素 客观性 体力 由客观 实践的手段 ---生产工具、设备 条件决 定的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 基础”这个道理的?
(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 治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 题,表明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死亡和输人 血的再次成功及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的死 亡,直到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 成功解决,说明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 一标准。 (4)为救人而输血并探究失败的原因,直至 发现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是因为( C )
A、实践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B、实践是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 C、实践的主体、手段和对象都是客观的物质 的东西
D、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活动
什么是实践?
实践与认识是什么关系?
理解“袁隆平现象”,体会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积极参加实践
培养创新精神 敢于质疑 发挥主观能动性 学会合作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原因: 认识
A. 认识本身不能回答 B. 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 指C.实践是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桥 导 梁和纽带,只有实践, 才能检验主 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客观 实践
实践
改造
世界
结果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宇宙的 科研场所
离开地球家园、 拓展生存空间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不会游泳 怎能下水
不下水,怎能 学会游泳
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西红柿等的食用之谜是如何解开的?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2、想一想,人的正确认识从何而来?
问题:最蹩脚的建筑师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在哪里?
分析:人比蜜蜂高明之处在于,人能用意识指
导自己的行动,有计划、有目的地去改造世界的 活动。动物也能改变环境,造出精美的蜂房,但 这只是一种自然的本能,不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 动。
总设计师叶培建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农牧业生产 天文学 孙子兵法 邓小平理论 对镭元素的认识
……
战争
改革开放 居里夫人科学实验
……
实践
认识产生
观点一
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 -----实践
观点二
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 认识的来源有多个: --直接经验,间接经验 ----实践、书本等
启 思 读书与实践相结合 你认为哪个观点正确? 示: 考: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中学 **班
一则深刻的哲学寓言
哲学家问船夫:“你懂数学吗?” “不懂。”船夫说。 “你的生命价值失去了三分之一,”哲学家说,“你 懂哲学吗?” “更不懂。”
哲学家感慨:“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一半!”
一个巨浪把船打翻,哲学家掉在河里。船夫问:“你 会游泳吗?”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恩格斯说:“社会一 旦有技术的需要,则 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 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 前进。
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原因:
1、 人们实践
推动
遇到
新问题
产生
新要求
新探索和研究
提供
2、实践的发展 3、 实践
锻炼
认识工具
促进
认识的发展
提高
人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伽利略自由落体试验
本课小结
人 含义 的 认 实践及 特点 识 其特点 从 何 基本形式 而 来
来源
动力
实践是认 识的基础
检验 标准
目的、归宿
巩固练习:
1、实践活动多种多样,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 的是( C ) A、蜘蛛结网 B、“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 C、医生治病
D、人们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
2、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 B 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一论述表明( ) A、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C、实践对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D、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在16世纪末,人人都认为重量大 的物体比重量小的物体下落得快, 因为伟大的亚里士多德已经这么说 了。伽利略,当时在比萨大学数学 系任职,他大胆地向公众的观点挑 战。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已经成为 科学中的一个故事:他从斜塔上同 时扔下一轻一重的物体,让大家看 到两个物体同时落地。伽利略挑战 亚里士多德的代价也许是他失去了 工作,但他展示的是自然界的本质, 而不是人类的权威,科学作出了最
“不会,不会!”
船夫说:“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全部。”
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含义
2、基本形式
3、特点
自然界和
1、实践的含义:
人类社会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主体 对象 性质
(1)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 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观 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太空实验室 特殊生产基地
陆 游
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 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 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 之,明也。
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 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 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 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 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 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 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 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 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实践对象
教师讲课 农民播种
实践手段
实践主体
判断:下列哪些属于实践活动?
1、蜜蜂筑巢 ✘ 主体
2、农民耕地 ✔ ✔ ✘ 对象 ✔ ✔
3、工人生产商品
4、学生思考数学例题
5、教师给学生讲课
6、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7、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活动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最基本的)
2、实践的基本形式
变革社会的实践
实践 改 具有 原因 自然界 造 客观 实践的对象 物质 人类社会 性 实践活动的过程及结果具有客观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体现辩证法的观点 原因
实践具
实践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 识的自觉活动
表现
有主观
能动性
实践主体的 主动创造性
改造自然
改造社会
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 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 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 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
总指挥栾恩杰
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
刀耕火种时代青铜、铁制工具 Nhomakorabea代农业机械化时代(现代)
实践是历史性的活动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1961年人类首次升 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 入太空(前苏联) (美国)
2003年勇气号登 陆火星
3、实践的特点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科学实验活动
农民种田
工人做工
教师讲课
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医 生 治 病 司 法 人 员 办 案 营 业 员 售 货 科 学 家 实 验
3、实践的特点
(1)? (2)? (3)?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体现唯物主义观点 智力 实践的主体 运 用 实践基 本要素 客观性 体力 由客观 实践的手段 ---生产工具、设备 条件决 定的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 基础”这个道理的?
(1)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 治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 题,表明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死亡和输人 血的再次成功及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的死 亡,直到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 成功解决,说明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 一标准。 (4)为救人而输血并探究失败的原因,直至 发现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是因为( C )
A、实践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B、实践是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 C、实践的主体、手段和对象都是客观的物质 的东西
D、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活动
什么是实践?
实践与认识是什么关系?
理解“袁隆平现象”,体会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积极参加实践
培养创新精神 敢于质疑 发挥主观能动性 学会合作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原因: 认识
A. 认识本身不能回答 B. 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 指C.实践是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的桥 导 梁和纽带,只有实践, 才能检验主 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客观 实践
实践
改造
世界
结果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宇宙的 科研场所
离开地球家园、 拓展生存空间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不会游泳 怎能下水
不下水,怎能 学会游泳
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西红柿等的食用之谜是如何解开的?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2、想一想,人的正确认识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