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的治疗经验总结
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经验探讨
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经验探讨汇报人:2023-12-12•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理论基础•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常用方法•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临床实践目录•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现代研究进展•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学术交流与发展趋势01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理论基础中医对脾胃病的认识脾胃的生理功能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是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病的病因中医认为,脾胃病的病因主要包括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度等。
脾胃病的病理特点脾胃病的病理特点主要包括湿邪困脾、脾胃虚弱、痰瘀互结等。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医治疗脾胃病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根据不同的病症表现,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整体观念与个体化治疗中医治疗脾胃病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调理脾胃功能中医治疗脾胃病注重调理脾胃功能,通过改善脾胃的运化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脾胃病的中医辨证论治中医药治疗脾胃病注重整体调节,从改善整体体质入手,综合调理身体机能。
整体调节中医药治疗脾胃病一般副作用较小,不会对机体造成过多的损伤。
副作用小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疗效相对稳定,不易反复发作。
疗效稳定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优势02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常用方法中药汤剂总结词中药汤剂是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针对性强、疗效显著的特点。
详细描述中药汤剂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还可以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物和剂量,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在临床应用中,中药汤剂能够有效地改善脾胃病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中成药总结词中成药是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常用方法之一,具有使用方便、携带方便、疗效稳定的特点。
详细描述中成药通常是将中药饮片经过加工、提取、纯化等工艺制成,具有使用方便、携带方便、疗效稳定等优点。
在临床应用中,中成药能够有效地缓解脾胃病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中成药还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脾胃科个人工作总结
脾胃科个人工作总结在脾胃科的工作中,我认真负责,努力钻研医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我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和收获:首先,我对于各种脾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临床实践和病例分析,我学会了如何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选用合适的检查手段和治疗方案。
同时,我也不断学习新的诊疗技术和药物,以提高我的临床治疗水平。
其次,我更加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和关怀。
在医院工作中,我们经常面对患者和家属的焦虑和疑虑。
通过细致的询问和耐心的解释,我逐渐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让患者感受到我的关爱和专业。
另外,我也加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在脾胃科的工作中,我们需要与其他科室的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合作,才能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我与同事们相互协作,相互学习,共同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不断提升我们的整体工作效率和水平。
最后,我也重视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在工作中,我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和培训,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知识结构。
我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讲座,争取获得更多的学术和临床经验。
总的来说,我在脾胃科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成长,努力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争取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努力,做出更大的成绩。
作为一名脾胃科医生,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因为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食物的重要器官,很多疾病都与脾胃相关,所以我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努力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
在临床工作中,我时刻铭记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对每一个患者都怀着一颗慈悲之心,倾听他们的诉求,了解他们的病情,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我尊重患者的个人意愿,不仅提供临床治疗,也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
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患者的理解和信任对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不仅把治疗问题告诉患者,还会详细解释病情、治疗方案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让患者和家属全面了解目前的状况。
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如果脾胃不好,就会出现食欲不佳、胃胀、腹泻等情况。
中医认为,脾胃虚弱是引起脾胃病的主要原因,因此,中医治疗脾胃病注重调理脾胃,增强脾胃功能。
以下是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总结:
1. 调理脾胃
中医强调脾胃是人体的中心,治疗脾胃病必须从调理脾胃开始。
常用的药物有六君子汤、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等。
2. 补益脾胃
脾胃虚弱需要补益,中医认为补品中的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枸杞等可以补益脾胃。
常用的方剂有四君子汤、八珍汤、归脾丸等。
3. 清热化湿
湿热内蕴是引起脾胃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使用清热化湿的药物来治疗。
常用的方剂有苓桂术甘汤、二陈汤、消渴丸等。
4. 改善饮食
脾胃病患者需要注意饮食,避免过度饮食和过度饥饿、过度冷饮和过度辛辣食物等。
中医认为,应该多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蔬菜等。
5. 心理调整
中医认为,情志与脾胃有关,情绪不稳定会导致脾胃失调。
因此,治疗脾胃病还需要进行心理调整,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开朗。
总之,中医治疗脾胃病注重调理脾胃、补益脾胃、清热化湿、改善饮食和进行心理调整。
对于脾胃病的患者,需要在中医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汪龙德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病临床经验总结
汪龙德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病临床经验总结甘肃中医学院于立友,王宁汪龙德主任医师,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医疗系。
毕业后在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长期主要从事消化内科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
他在临床中形成一套独特的诊疗思路与方法,我作为他的研究生,跟师1年多来收获颇丰,现将导师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谨记脾胃病生理特性,细斟脾胃病致病特点“脾胃为后天之本”,脾在五行属土,应长夏,脾主四末,应四季之末各一十八日,所以脾土在春夏秋冬四季皆有所主,这充分说明了脾在五脏当中的重要性,也为脾为后天之本提供了理论依据。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所以脾和胃的关系就是化与纳、燥与湿、升与降的关系。
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湿,其病多因饮食不洁、暴饮暴食、喜食肥甘厚腻之品,也常受精神情致的影响,导致脾不升清,胃不降浊,中焦气机阻滞,运化无权,水湿停聚,湿聚成痰,痰湿日久不化,可导致热邪的出现,所以湿痰热是影响脾胃病的关键病理因素。
脾与胃一脏一腑,互为表里,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也相互影响。
导师认为脾与胃的发病谱是不一样的,在临床上要细心辨证区分。
例如:纳谷不香、口淡乏味、纳呆之类,多是脾失健运,湿浊内生导致;而恶心、呕吐、嗳气之类,多是胃不降浊,胃气上逆之症。
他强调脾病与胃病多同时出现,但二者当有轻重主次之分,临证时需仔细辨认,分而治之,才能药到病除。
二、重视西医诊断,强调中医辨证导师认为西医理论和中医理论是两个完整而不同的理论体系。
应当用各自理论指导各自的临床治疗,不可用西医理论指导中医的治疗。
例如:某患者,西医诊断为脑出血,中医辨证为中风中脏腑之淤血阻络证,是否就不能用活血化瘀药了呢?这显然是错误的!他坚持为了使患者的利益最大化,尽量选择一种最为适合的治疗方法,哪个治疗方法疗效好就选哪个,不可中不中西不西。
当然,如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更好的疗效,二者同时应用也无可厚非,总之宗旨就一个,那就是一切为了患者的利益着想。
脾胃病的治疗经验总结
脾胃病的治疗经验总结脾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脏器,在中医脏腑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胃降,生化气血,滋长精气,被称为“后天之本”,历代医家颇为重视.李东垣脾胃论的问世,为脾胃学说奠定了基础.在中医学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众多医家在理论和临床上潜心研究,不断完善,运用脾胃学说治疗多种疾病,收效颇丰.现将脾胃病治疗的经验及论述总结归纳如下:1 升降相因,脾胃同治掌握脾胃升降理论,对脾胃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的阐述有极其重要作用,且在脾胃病的治疗中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古今医家用此治疗脾胃病,阐发颇多.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以升发脾胃之阳,以补元气、生阴血,他认为“善治病者,惟在治脾,治脾胃以安五脏”.并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与难经:“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的原则,倡导温补脾胃,升举清阳的治则,提出“加辛温,甘温之剂升阳,阳升阴长……阳旺则能生阴血也”.在升发脾胃阳气治则的指导下,创立了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除湿汤等.此为治疗脾胃病升发阳气之治疗方法立论立方,给后世颇多见地.由此可见,脾气既升得健,则胃气当降为顺,以通为用,降则和,不降则滞,反之为逆.故胃病之论述中有“实则阳明”之说.叶天士曾说:阳明胃腑,通补为宜.选药要有走有守,有动有静,达到通不伤正,补不滞邪.“脾胃之病,虚实寒热,宜燥宜润,固当详辨,其升降二字,尤为紧要.盖脾气下陷固病,即使不陷,而但不健运,已病矣;胃气上逆固病,即不上逆,但不通降,亦病矣.”指出:“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此说体现了内经中“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的理论.故治胃当以和降,常用方剂如旋覆代赭石汤、橘皮竹茹汤、通幽汤、增液承气汤等.在调治脾胃的学术经验中指出脾胃为一身气机之枢纽,敷布精微于全身,升则上输于心肺,降则下行于肝肾.升降有度,上下有序,则“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若脾胃功能失常,则升降之气机紊乱,清阳之气不能输布,水谷精微无以化纳,浊邪上泛,中气下陷,气血逆乱,清窍失养.上可见眩晕、脘胀、胸痞、泛酸、呃逆、面浮,下可见泄泻、便秘、腹满、气坠、身重、脱肛.如此清气在下、浊气在上,清处居浊,浊处陷清之候,常用健脾升清,和胃降浊之法,斡旋升降,举清泄浊,大气一转,其病乃解.其常用方为补中益气汤、旋覆代赭石汤、枳实导滞丸等.在诊治胃脘痛中,强调升清降浊.他认为胃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则和,不降则滞,反之为逆,其通降作用与脾之升清功能相反相成,共同完成饮食物的受纳,运化和转输.若由于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而下陷,浊阴不降而停滞,致提摄无力,内脏下垂,脾运无权,形成中气下陷之证,虚中挟滞之候.如一味补益,则胃气更加壅滞;如单纯疏理,则胃气愈益虚陷,疏而又滞.故应脾胃同治,升降并调,关键在于掌握升清降浊的分寸.2润燥互济,脾胃兼顾叶天士在脾胃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柔润养胃的治则,补充了李东垣之不足.指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常用方剂如益胃汤、增液汤、沙参麦冬汤之类.此从生理角度将脾恶湿而喜燥,胃恶燥而喜润加以阐发.但在病理变化中,因胃阳伤亦可耗及脾阴,脾有湿亦使胃生痰浊.所以太阴湿土,可有阴虚津伤之候,阳明燥土,每见痰湿垢浊之疾.临床治疗需脾胃同治,润燥互济,用药如生地配苍术、沙参配半夏、麦冬配川厚朴等.在滋阴药中加香燥助运之品,静中寓动,润而不滞,养胃不伤脾.3攻补得当,勿伤脾胃临床中脾病以虚为多,胃病以实为主.故有“实则阳阴、虚则太阴”之说.脾虚扶养则健,胃实予通为补.如脾胃同病,往往虚则俱虚,实则俱实,脾病也有实证,胃病也有虚证,且每多正虚挟实,虚实相间,故治疗中应做到补不留邪,攻不伤正,掌握虚实,统筹攻补.如滋阴和通降并用的增液承气汤,通补并施之调胃承气汤等,均为通中有补,通补结合之例.4重视调肝,以济中州在治疗脾胃病的经验中认为:“中流换澜之法,莫贵乎升降.而升降之法又各有千秋,调和肝胆以济中州,是升降中的法中之法.”提出脾胃病的病因病机分析,应从肝胆入手,紧扣由实到虚,因虚致实的病理转机,旨在力复中州升降之权.在临床上,创制的3个有效方剂,①益脾启中汤黄花、党参、炒白术、茯苓、炒白扁豆、干姜、柴胡、升麻、黄连、陈皮、炙甘草,用于肝胆不升、疏泄不及、中气下陷之证.临床见气短乏力,腹胀便溏,面黄舌淡或边有齿印,脉虚弱等症.②养胃启中汤生赭石、旋覆花布包、吴茱萸、黄连、全瓜蒌、干薤白、煅瓦楞子、煅牡蛎、陈皮、柴胡,用于肝气犯胃,郁火灼阴之证.可见心口嘈热易饥,口苦口酸,呃逆或呕吐,脘腹胀痛,舌红少苔或剥脱,脉弦等症.③舒肝启中汤柴胡、生白芍、生内金、炒白术、陈皮、佛手、佩兰,用于肝郁阳虚湿阻,胁胀或痛,食后或傍晚脘腹疼痛更甚,面青黄而暗,时叹息,烦躁易怒,舌暗苔腻,脉弦滑等症.5寒热得当,温凉互协脾胃同居中焦,但脾病多寒,胃病多热,两者又可相互影响,致脾热而胃寒.脾胃功能失常,既能呈现寒与热的病理现象,也和寒与热的病因相关.临床上治寒常选附子、干姜、高良姜、吴茱萸、川椒等温中助阳.清热常用黄连、黄苓、山栀子、黄柏、知母、石膏泻火清胃泄热.但脾病及胃,胃病及脾,脾胃病临床上每见寒热错杂.治疗当寒热并用,湿凉互协.此法遵张仲景,方用黄连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等.后李东垣倡升脾阳、泻阴火之法,创升阳益胃汤、升阳泻湿汤,使脾胃病寒热错杂之治法、方药更加全面.6行气导滞,详辨病因寒凝、食积、肝郁、血瘀、痰湿均可致气滞而影响脾胃功能,导致以脘腹疼痛为主症的多种病证,治疗中当详细辨证.寒凝者当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食积者当消导行滞、健脾和胃;肝郁者当疏肝理气、和胃止痛;血瘀者当化瘀通络、行气止痛;痰湿阻滞者当化痰除湿、健脾和胃、行气导滞.方选保和丸、柴胡疏肝散、失笑散、平陈汤等加味治疗.7重视脾胃,统观五脏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故脾胃有病可损及其他脏腑,反之其他脏腑有病,亦可损及脾胃.金匮要略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说,李东垣云:“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以受气而俱病”,强调五脏有病,当治脾胃.张景岳曰:“凡先天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亦可居其强半.”周慎斋有“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由此可见,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如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营血亏虚、心神失养用归脾汤,心脉得充,心神自宁.脾虚土不制水,水湿泛滥,肾阳受伐,关门不利用实脾饮,健脾温肾、通阳利水,脾阳振则肾气复,土实则水治等.由此可见,临床治疗脾胃病要统观五脏,全面考虑.脾胃病的治疗法则及选方用药摘要:历代医家非常重视脾胃,如李东垣说:“善治病者,惟在调和脾胃.”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在病证中常预示着疾病的预后.在治疗疾病时,顾护胃气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脾胃病为临床常见之疾病,不论内伤,还是外感都累及脾胃.脾胃病证候复杂,治法繁多,但遵内经及李东垣脾胃学说之理论,结合本人多年治疗脾胃病的经验,对脾胃病的治法总结如下:和法治疗脾胃病初探一.和法:1.是调整人体功能,使之归于平复之意,用于治疗脏腑气血阴阳不和,或寒热失调,虚实夹杂的证候,故邪在少阳、募原、肝脾不和、肠胃不和、气血不和、营卫不和等等,都可用和法治之.脾胃因其特殊的生理特性及病机特点,往往表现为寒热虚实错杂,气机升降失调,因而采用寒热并用,升降配合,正邪兼顾之剂以调和,方可愈病.2.和法是通过调和以达到消除病邪为目的的一种治法.所谓调和者,是调整人体功能,使之归于平复之意,用于治疗脏腑气血阴阳不和,或寒热失调,虚实夹杂的证候,故邪在少阳、募原、肝脾不和、肠胃不和、气血不和、营卫不和等等,都可用和法治之.二.历代医家对和法的论述1.素问·正气通天论:“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血气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故而人体的阴阳协调,内外调和,精神正常,身体健康,是一种“和”的状态.和解是和解少阳、治疗病邪在半表半里的一种方法,但尽此一意是不够的,和为调和,意义则更广也.正如景岳全书曰:“病虚实气血之间,补之不可,攻之不可者,欲得其平,须从缓治,故方有和阵.”“和方之剂,和其不和也.”岳美中讲:“和法是指和解表里,疏瀹气血,协调上下等各方面,凡属补泻兼施,苦辛分消等均是.”蒲辅周亦讲:“和解之法,具有缓和疏解之意,使表里寒热虚实的复杂证候,脏腑阴阳气血的偏衰偏盛归于平复,寒热并用,补泻合剂,表里双解,苦辛分消,调和气血,皆谓和解.”综上所述,和法是一种寒热互用,苦辛并进,补泻兼施,以调节人体阴阳、脏腑、气血状态的方法.2.和法治疗脾胃病理论基础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胃主降,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得以下行.脾为湿土,胃为燥土,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脾为阴土,得阳则运,胃为阳土,得阴则安;脾与胃,一脏一腑,一纳一运,一升一降,相辅相成,维持着正常的消化功能,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是在脾胃纳运结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的相互协调中完成的.由于脾胃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因而在病理上互为影响.如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从而影响胃之受纳和降,可出现脘胀食少,恶心呕吐等;如饮食不节,食滞胃脘,胃失和降,影响脾主运化和升清,可出现腹胀泄泻等症.因此脾胃病的病机就其本脏而言,主要表现为纳运失调,燥湿不济,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而尤以升降失常为重要.肝为将军之官,主疏泄,条畅脾胃气机,“土得木而达”,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滞,横逆脾胃,运化不及,升降失调,则表现为脘胁胀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纳呆便溏等症.正如唐容川所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症,在所不免.”综上,分析研究古今医学论述和治疗脾胃病的文献,并结合脾胃的生理特性和病机特点,认为脾胃病往往脏腑同病,寒热互存,虚实夹杂,升降失调,并且与肝胆互为影响,病因多种多样,病机复杂多变,临证时单选一法治之,恐难取效.唯采用调和脾胃,调和肝脾,调和胆胃,调和肝胃,调和肠胃等和法,注重脏腑同治,寒温相宜,虚实同理,阴阳兼顾,从而达到脾胃升降有序,肝胆疏泄有度,以调理脏腑功能,调畅逆乱之气机,使阴平阳秘,元气生生不息,病势才能迎刃而解.3和法治疗脾胃病临证应用3.1调和脾胃法用于脾胃不和,以脾胃升降功能失常为特点,以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纳少腹泻为主症,伴脘痛厌食,嗳腐吞酸,苔厚腻,脉弦滑,辨为饮食积滞证,方用保和丸加减.伴脘痛喜按,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辨为脾胃虚弱证,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伴倦怠身重,口淡无味,舌淡,苦腻,脉沉濡,辨为脾胃湿阻证,方用三仁汤加减.伴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脉弦数,辨为胃热炽盛证,方用左金丸合海贝散加减.伴脘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弱无力,辨为脾胃虚寒证,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伴咽干口燥,嗳气便干,舌红少津或剥苔少苔,舌面有小裂纹,脉小弦或细数,辨为胃阴不足证,方用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3.2调和肝胃法用于肝胃不和,以肝疏泄失职,胃失和降为特点.叶天士云:“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临床表现为胃脘胀痛,以胀为主,或攻窜两胁,或胃脘痞满,每因情志因素而症作,嗳气则舒,胸闷叹息,纳呆腹胀,排便不畅,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方用柴胡疏肝散或四逆散加减;若气机郁滞,日久不解,肝胃蕴热,症见胃脘灼痛,嘈杂泛酸,烦躁易怒,方用蒿芩清胆汤加减.3.3调和肝脾法用于肝脾不和,以肝脏气机不和,横窜犯脾,脾运失健,脾气不升为特点.景岳全书说:“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临床表现多从本脏部位开始,然后循经扩散,以两胁胀痛最为明显,进而出现纳呆,嗳气,呕吐,泄泻等脾胃症状,证见两胁胀痛,脘痞易饱,纳呆呕吐,嗳气,大便时干时溏或排便不爽,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方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痛泻要方加减.3.4调和胆胃法用于胆胃不和,以胆气郁结,疏泄失利,横逆犯胃,胃气不和,湿浊中蕴为特点,张氏医通认为:“邪在胆经,木善上乘胃,吐则逆而胆汁上溢,所以呕苦也.”证见脘腹胀满或持续钝痛,胃脘灼热,嗳气吞酸,恶心呕吐,口苦纳呆,或见咽部梅核气,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方用温胆肠加减.3.5调和胃肠用于胃肠不和,以邪犯胃肠,寒热夹杂,升降失常为特点,证见心下痞满,恶心呕吐,脘腹胀痛,肠鸣下利,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泻心汤治寒热交结之痞,故苦辛平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苦辛配伍,泄中有开,通而能降,阴阳相和,扶弱抑强,用以温阳散结,疏通气机,而恢复肠胃之功能.4和法治疗脾胃病施治要点4.1和法应用当辨明病性,随证施治脾胃病的形成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两方面,有升降失常,寒热相兼的特点,往往以脾胃虚弱为本,水湿,湿热,瘀血,浊毒为标,故要明确证候性质来选用和法.如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云:“有当和而和,而不知寒热之多寡,禀质之虚实,脏腑之燥湿,邪气之兼并,以误人也,是不可不辨也……由是推之,有清而和者,有温而和者,有消而和者,有补而和者,有燥而和者,有润而和者,有兼表而和者,有兼攻而和者.和之义则一,而和之法变化无穷焉.”同时要根据寒热、虚实、升降之孰轻孰重,决定药量,如吴鞠通所谓:“治中焦如衡,”意为治中焦之病要达到平衡、平和之状态.4.2和法应用当平补缓攻,动静相宜脾胃病以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为病机特点,单纯补益或补益太过,湿热毒瘀非但不能祛除,反而使邪气滞留加重,使气机升降受碍,正气更虚;若攻伐太过,湿热毒瘀虽祛,但元气大伤则气机升降出入无力,体虚不复,疾病难愈,故宜平补缓攻之和法.慢性胃炎治之以和,可取法效法,或在化湿、消食、散寒、泄热、行气、活血之时辨证配合益气,养血、养阴,使正气复,邪气去而趋平和,亦乃和法之旨意.处方用药时也往往在补益剂中,加用鸡内金,砂仁以防止补益太过而致气机壅滞或碍胃,以补配消,以塞配通,在静药中适量加入动药,既行补之滞又增补益之力,此即内经“动静相召”之意,也是和法的具体体现.4.3和法应用当顺应特性、配合得法脾胃同居中焦,脾宜升、宜健、宜燥、宜温、宜补;胃宜降、宜和、宜润、宜清、宜泄,脾胃二者在生理特性上相辅相成,共同完成着饮食物的消化吸收,病理机制上升降失常,纳运失司,治疗时应顺应脾胃特性,或因势利导,或逆向调整,使异常的升降状态恢复正常,临证用药时宜选轻清平和之品,时时扶护脾胃之气,同时将不同升降作用的药物进行合理搭配,使药剂的作用与气机升降相因的规律相顺应,以升促降,以降促升,有利于流通气机,提高疗效,使中焦脾胃气机通达,升降协调,出入有序,邪去病却.中医治疗脾胃病的体会我们以脾胃的生理功能为基础,对其病因病机,疾病传变规律及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分析其症候特点及表现,同时阐释其治疗原则、组方及用药特点,以供同仁临床借鉴.脾胃互为表里,有后天之本之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所以脾胃的病理表现主要是受纳,运化升降,统摄等功能异常.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失健运则便溏,腹痛,倦怠,消瘦等,胃失受纳则胃痛,痞满,大便秘结.胃失和降则嗳气呕吐,呃逆,噎嗝等,临床以脾胃为本,以通立论,通补结合,知常达变,证病结合,寒湿并用,仔细辨证,颇有疗效.脾胃病多由脏腑功能虚衰,情志所伤,疾病影响,劳倦太过,饮食不慎等原因引起,因而脾胃病患者,本虚标实者居多,虚在脾,为本,实在胃为标.与仲景“虚则太阴,实则阳明”相符,脾胃同居中焦,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肝主疏泄,协调脾胃纳化,胃脾与肝,三者一气相通,则升降有度,纳化有常,共同完成饮食的受纳、消化、吸收、运化功能,是气血生化之海,亦是元气升化之本,若脾胃功能失常,则可出现脾失健运,胃失和降的病理变化,治疗亦应以辨证为主,证病结合,以益气养脾,和胃降浊为本,恢复脾胃纳化与升降功能是其关键.1益气活血,扶脾助运本法适用于脾气虚证,脾气虚证临床颇多见,其特点是病久且虚,症见脘腹隐病,时作时止,空腹尤甚,喜温喜按,脘腹胀,嗳气不扬,食饮不振,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红或有齿印或喜甜食,或便溏薄,脉细弱等一派脾胃气虚,运化无力之象.脾气久虚而不散布精气,则血行无力,久病入络成瘀.临床多见于消化性溃疡、慢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疾病.部分患者胃镜检查,可见到胃黏膜组织的病理变化,溃疡或炎症.炎症也是瘀血的病理基础之一.虚是本,在脾;瘀在肠胃,是标.李东垣明确指出:甘温以补其中而升其阳“临床实践和现代药理研究都足以证实,使用甘温益气的药,能恢复脾胃生化气血、运化水谷之功能,能增强细胞活化,增加免疫功能,改善胃肠运动,促进药物吸收,改善全身情况.笔者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用药应时时处处顾护胃气,常用太子参、黄芪、白术、云苓、淮山药、甘草等甘温之品为主药,佐以半夏、陈皮、木香、山楂,白芍、枳实等消积和胃化瘀之品为辅药,常用方有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小柴胡汤等,时方和经方加减,不但收到补脾而不壅滞,和胃消积而不伤正之功,而且亦与“脾健则升,胃降则和”的理论相符合.2益气健中,以调升降本法多用于脾胃气虚下陷,中气不足之症.脾胃乃一身气机之枢纽,脾健胃和,纳化有常,升降有序,共同完成运化水谷,生化气血,输布全身的功能.“诸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脾胃功能失常,则升降之机紊乱,清阳之气不能输布,水谷精微无以化纳,浊阴上泛,中气下陷,气血逆乱,清浊失养,达颠顶可见头晕目眩,胸脘痞闷,泛酸,呃逆,下行则见餮泄、便秘、腹满、脱肛、子宫脱垂等症,对此清气在下,浊气在上,清处居浊,浊处陷清之疾,以调升降,大气一转,其病乃解.二0一三年一月。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总结
中图分类 号:R 5 . 2 63
文献标 识码 :B
文 章编 号:17 .8 0( 0 2 50 8 .2 6 47 6 2 1 )1 .0 00
【 要 】 中医治疗脾 胃病的经验总结:①重视舌诊 ,四诊合参 ; 肝脾 同治,重在健 脾;③治理脾 胃, 气同治 。尤其适 摘 ② 痰 用于慢性 胃炎、消化性溃疡病 、慢性结肠 炎、肝硬化等 消化道 疾病的诊治 ,临床疗效卓著。 【 关键词 】 脾 胃病;中医治疗;经验 总结
S m m a i i g t ee p re c f r ai g s le n t m a h d s a e M u rz n x e in eo e t p e n a d so c ie s si TC h t n n
王 平
( 四川省 巴中市巴州区梓檀庙 乡卫生 院,四川 巴中,6 63 ) 306
cmb a o f l  ̄Heaopei T n zifcs go esle; ̄G vrac o c , hem o gh. a i l l i befr o i t no l n i a; p tslnco gh,ou i nt en n h p o e n es mah p lg T n z iP rc a ys t l o n t tu r u a
..
8. 0 .
C ii lo rao C iee dcn 0 2 V 14 No1 l c un l f hn s i e 1 o. ) n aJ Me i 2 ( . 5
可 降虚元之火 ,茯苓健脾而渗湿 ,利水而不伤正。诸药协同,
可调整 肾肝脾三脏功能 ,有开有阖 ,寓泻于补 ,使补而不腻, 泻邪而不伤正 。在大队滋阴药中,佐 以桂枝 、附子各一两,意 在 阴中求 阳,阴生阳长 ,即所谓 “ 少火生气 ”之义,诸 阴药得 附桂之温化则滋而不滞 ,附桂得 阴药之润则温而不燥 。故诸药
脾胃乃后天之本,3年调理最全经验总结,适合每个人
脾胃乃后天之本,3年调理最全经验总结,适合每个⼈我们最常说的就是脾虚,可是很多⼈对脾虚不以为然,往往觉得脾虚不能够实际感受到,脾虚不会影响正常⽣活,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脾胃乃后天之本,⼀切疾病的调理都应该从脾胃开始!脾虚会导致很多疾病的⼊侵,同时影响⼈体的阳⽓,阳⽓决定⼈的寿命。
⼀、脾虚是个啥很多⼈连脾虚是什么都不知道,还怎么谈脾虚,更不可能知道⾃⼰是不是脾虚。
所以我们要先知道脾虚是什么?中西医对脾虚的看法。
中医脾虚:在中医理论中脾虚泛指是脾⽓虚损造成的⼀系列⾝体脏器失调的多种⽣理现象。
脾虚包含运化失常导致营养吸收出现障碍,⽔液失于布散导致体湿痰多,甚⾄是出现败⾎症。
肾有先天之本的说法,⽽脾则是后天这本,是⽓⾎⽣化之源,所以脾虚不宜⼩看。
西医脾:在西医中脾只是作为⼈体的⼀个脏器,属于免疫器官。
脾脏占有全⾝的1/4的淋巴组织,脾脏中含有⼤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所以是⼈体最⼤的⼀个免疫器官同时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
由此看见脾对⼈体的重要性。
⼆、脾虚会怎么样1.脾虚会肥胖现在不管是男⼈、⼥⼈都在追求好⾝材,想瘦⼀点,因为瘦⼀些会更美,瘦⼀些会更健康。
但是很多很会出现越减越肥,⽽且刚到夏季还没开始减肥就发胖了,这些其实都是脾虚造的。
⾸先,脾虚导致运化能⼒下降,代谢困难,⾷物的能⼒过多的积存在体内出现肥胖。
肥胖容易引起⼼脑⾎管疾病,脂肪肝,增加⼼脏负担,⼈会因为肥胖引起的疾病早早衰亡。
其次,脾虚导致肌⾁松软不再紧致,肺部就会出现“游泳圈”,突然发现⾃⼰肚⼦上揉越来越多也是脾虚的⼀种表现。
2.脾虚成为“黄脸婆”脾虚不仅仅会导致肥胖,也会有很多“⼿⽆缚鸡之⼒”的⼈,这些⼈往往因为脾虚导致⾷物⽆法运化,出现体弱乏⼒,精神不振,⾎虚,⾯⾊蜡黄或苍⽩。
往往这⼀类⼈不能负重,抵抗⼒差,因其他疾病导致死亡。
3.脾虚怕冷⼜怕热中医中的虚分为阳虚和阴虚,阳虚则怕冷,阴虚则怕热。
脾虚会导致⽓阴双虚,出现冬季即使是⽣病也还是⼿脚发热,喜冷。
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关键器官,脾主运化,胃主受纳。
脾胃功能失调会导致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如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便秘等。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方法与西医有所不同,最重要的是调理脾胃功能,使其恢复正常运转。
以下是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总结:
1. 饮食调理
中医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因此在治疗脾胃病时,饮食调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应遵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的饮食原则,合理搭配食物,养护脾胃。
应少食油腻、刺激性食物,避免过饥过饱,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
2. 药物治疗
中药对脾胃病的治疗非常有效。
例如,香砂六君子汤可用于治疗脾胃气虚型的胃痛、消化不良等病症;苓桂术甘汤可用于治疗脾胃湿热型的胃痛、腹胀等病症;大建中汤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型的恶心、呕吐等病症。
3. 针灸治疗
针灸是中医的传统疗法之一。
通过针灸调理经络,调整脾胃功能,起到治疗脾胃病的作用。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足三里、关元、中脘、仲景等。
4. 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也是中医治疗脾胃病的方法之一。
可通过按摩腹部、足三里、大椎等穴位,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中医治疗脾胃病注重整体调理,养护身体,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可以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治疗脾胃病时,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
薛伯寿以四逆散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薛伯寿以四逆散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标签:名医经验;薛伯寿;四逆散;脾胃病薛伯寿先生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全国著名临床学家,20世纪70年代师从全国中医大家蒲辅周,深得真传。
薛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精于辨证,善用经方,用药轻灵,以擅治热病及内、妇、儿疑难杂症而著称。
笔者作为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人员,有幸跟师侍诊1年,获益匪浅。
现将薛老以四逆散为底方治疗脾胃病经验初步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薛老认为,凡病之发生与转归莫不与脾胃有关,故治病者,必先顾脾胃之盛衰。
如防治外感须助胃气,因卫气来源中焦,胃气强者,卫气始固,玉屏风散用白术健脾即本于此。
凡治内伤杂病尤应重视胃气。
脾胃为后天之本,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胃气受戕,则内伤难复,故治疗内伤杂病须时刻不忘胃气。
调理脾胃,则讲究升降润燥通补,权宜而施。
用药上,四逆散为疏肝和胃、升清降浊、以通为补的效方。
五脏之中,脾胃居中央,为后天之本,素有“中州”之称。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一纳一化,完成后天的纳化功能。
脾属脏,为阴土,喜燥恶湿、主升,以上升为顺;胃属腑,为阳土,喜润恶燥,主降,以下降为和。
脾胃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升一降、一纳一化、一表一里,形成制约、互用、协调、和合的平衡关系,共同完成后天的受纳、运化、培育、濡养功能。
脾胃居于中焦,是精气升降运动的枢纽,升则上输于心肺,降则下归肝肾。
故脾胃健运才能维持“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的正常升降运动。
倘若升降失调,出入障碍,必会产生病理现象,《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所谓“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由此可见,脾胃行使的特殊功能主要是通过升降出入运动体现。
薛老认为,脾胃病的病因不外乎饮食失节、劳逸过度、情志内伤、外感时邪,这四种因素相互影响、综合作用而损伤脾胃,导致脾胃病变。
但情志失调的先导作用尤其重要,现代临床许多消化系统疾病都与情志失调有关,被称为“心身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病及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肿瘤等均与情志失常有关。
医生脾胃病科工作总结范文
医生脾胃病科工作总结范文本学期在脾胃病科实习期间,我有幸与优秀的医生们一起工作,收获颇丰。
在这里,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就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一、理论知识学习:在本学期实习中,我充分利用了课余时间,不断学习相关的脾胃病学科理论知识。
通过阅读各类专业书籍、参加科室的学术讨论和病例讨论会,我对脾胃病科的基础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我还通过参与科室内外的学术活动,了解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和诊疗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二、临床实践能力提升:通过本学期的实习,我逐渐熟悉了常见脾胃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了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积极参与病人的诊疗工作,对病人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并及时纠正和调整。
在与患者的交流中,我学会了倾听和关怀,提高了对患者的医疗服务质量。
三、团队合作精神:作为一个团队成员,我始终与科室其他医生保持密切的交流和合作。
在诊疗过程中,我积极与其他医生、护士等进行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面对复杂的病例和突发情况时,我能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沟通协调,共同制定解决方案,确保及时而有效的诊治。
四、病例研究和科研工作:在本学期实习期间,我积极参与病例的收集和资料整理工作,并与导师一起进行病例分析和讨论。
通过对临床病例的研究,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各种脾胃病的诊断和治疗策略,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同时,我还参与了科室的科研项目,积极参与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通过上述工作,我不仅拓宽了自己的专业知识面,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苏娟萍治疗脾胃病特色对药总结
年期综合征等.
黄酮类、萜类、香 豆 素、有 机 酸 等 多 种 成 分,具 有 抗 炎、
6 小结
抗肿瘤、抑癌、抗 氧 化、降 血 糖 等 作 用
.蒲公英清热
[
6]
和胃,多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炎、
胆囊炎、功能性 胃 肠 病 等 消 化 系 统 疾 病
.鸡内金味
[
7]
甘,性寒,可 健 胃 消 食,化 石 通 淋,涩 精 止 遗,促 进 胃 液
的关键为痰湿生热.现代人多食肥甘厚味,运动量少,
2
2 紫苏子、莱 菔 子———降 肺 降 胃 紫 苏 子 味 辛,性
温,入肺经,可止 咳 平 喘,降 气 化 痰;入 大 肠 经,可 润 肠
导致 体 内 津 液 异 常 滞 留,黏 滞 重 浊,化 生 痰 湿,继 而 引
通便,用于治疗咳嗽痰多、肠燥便秘.莱菔子味辛、甘,
取近端的阳白、鱼 腰 等 穴 以 宣 散 局 部 气 血.考 虑 病 变
(收稿日期:
2020
G
07
G
07)
在胃经,且为实证,实则泻之,故选取内庭穴.患者发病
苏娟萍治疗脾胃病特色对药总结
李佳文
(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摘要】 该文系统整理了苏娟萍教授治 疗 脾 胃 病 特 色 对 药 及 组 方 思 维,包 括 化 湿 和 胃 类、调 理 气 机 类、健 脾 降 糖
3
1 黄 芪、山 药———补 气 健 脾 黄 芪 味 甘,性 温,归
强免疫力、降血脂、调血糖等作用
.
[
3]
以上两药合用,能 清 热 利 湿,抗 癌 防 变.苏 娟 萍 教
授常用此药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刘吉善教授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
刘吉善教授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刘吉善教授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脾胃病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在生活中,脾胃病患者也不少见。
刘吉善教授是一位在中医学领域有着丰富经验和卓越成就的医学专家。
多年来,他在治疗脾胃病方面总结出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为无数脾胃病患者带来了希望和康复。
本文将以刘吉善教授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为主线,进行深入探讨。
一、精确辨证论治刘吉善教授治疗脾胃病的第一要义就是精确辨证。
他从中医经典著作中汲取营养,继承传统辨证的方法,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将其应用于脾胃病的治疗中。
他强调,对于脾胃病患者,必须深入了解其病因、病理和证候,精确辨证,根据不同的证候选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二、治疗重点在于调理脾胃刘吉善教授认为,脾胃是消化、吸收和输送营养的重要器官,其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
对于脾胃病患者而言,调理脾胃是治疗的重中之重。
他提出了“健脾益胃、调理气血”的治疗原则,意在通过药物调理和调节生活习惯等方式,改善脾胃功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从而达到治疗脾胃病的目的。
三、综合运用中药和中医调理刘吉善教授崇尚中药治疗,他认为中药是中医治疗脾胃病的重要手段。
他深入研究了众多名方,丰富了自己的药方经验,并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案。
他强调,治疗脾胃病需要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应根据病情、证候以及患者个体差异来选择合适的中药并合理配伍。
同时,他也注重中医调理的应用,如针灸、中医推拿、艾灸等,运用这些调理方法能够促进脾胃气血的循环排毒,加速康复进程。
四、注重患者的生活调理刘吉善教授治疗脾胃病时,注重患者的生活调理。
他认为,脾胃病与人体的生活习惯紧密相关,因此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生活习惯进行调理。
他会倾听患者的饮食、作息和情绪等方面的抱怨,针对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生活调理计划,如合理膳食搭配、规律作息、缓解压力等。
他相信,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良好的生活调理可以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提高康复率。
陈宝贵治疗脾胃病临床经验总结
陈宝贵主任治疗脾胃病临床经验总结天津市武清区中医院张丽胃痛又名胃脘痛,是指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症。
中医学认为胃痛是一个病,西医学认为胃痛是一个症状。
很多疾病,如急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胆汁反流性胃炎、胃下垂、胃粘膜脱垂、胃石症、胃癌、胃术后综合症、残胃炎、上消化道出血、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神经官能症、胃幽门不全梗阻、十二脂肠炎等均可引起胃痛。
可见胃痛是临床上的常见的多发的病症,研究本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10 多年来,在临床上对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西医以H2 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为主,辅以一些粘膜保护剂,这些方法在解除患者痛苦、短期内使溃疡愈合能有较好的疗效,但仍有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大约有5% ——10% 的病人多个疗程重复治疗,均不能使溃疡完全愈合,与溃疡并存的胃窦炎症仍持续存在,已愈合的溃疡在数月内极易复发,即使维持半年的治疗,仍有25% ——30%的病人在10 年内复发。
且长期服用上述药物,会出现头痛、口渴、反应迟钝等副作用,因胃酸过度抑制可造成上腹痛、胀气、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慢性胃炎都有高酸分泌,大部分患者胃酸分泌正常,甚至偏低,只是分泌的节律紊乱。
对这部分患者也大量使用抑酸药显然是不明智的,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消化功能减退(胃蛋白酶必须在一定的酸度下,才能发挥其功能,酸刺激可促进胆汁胰液分泌),肠道菌群失调,胃肠功能紊乱。
因此我们建议以循证的方法,在患者有高酸分泌的事实的基础上再使用抑酸药,否则患者的病痛不但得不到缓解,反可因医源性因素而加重。
因此,如何利用中医药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重建脾胃生理能,减少副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探索的领域。
陈宝贵主任医师结合多年临床实践,重视现代研究,对脾胃病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重建脾胃生理功能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吾有幸拜师侍诊学习,现将其治疗胃脘痛的8 种法则及有关胃肠功能性疾病的诊治经验、临床用药思路总结如下:胃痛病名始见于《内经》。
中医内科学脾胃常见病治疗经验
中医内科学脾胃常见病治疗经验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调理脾胃病的方法及方法。
方法:根据近年中医辨证论治,归纳其治疗理论、规律和思路,从治疗思路、治疗方式、治疗思路、治疗实践等方面,并结合临床实践,提出适合当代、采用现代科技的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结论:中药在脾胃方面的作用已经得到很好的应用,中药在脾胃方面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以胃论治、脾论治、心论治等方法,能迅速减轻病人的病症,治好脾胃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中医;辨证论治;脾胃病;临床经验目录1 前言2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理论3 中医对脾胃病病机的认知3.1升与降的生理特点3.2湿与滞的突出病症3.3情志失调、脾胃虚弱4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总结4.1从脾论治 (2)4.2从胃论治4.3从心论治结论参考文献致谢1 前言脾胃病是一种比较普遍的临床疾病,它包括食管、胃、脾、胰脏等上消化系统的疾病,包括胃痛、呕吐、打嗝、恶心、呕吐等。
一般而言,脾胃失调的根源在于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受损或失调。
[1]中药在中医临床上的应用,在临床上已有很好的疗效,从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本文对中药脾胃病的理论、规律及思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归纳,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2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理论在脾虚病人服用健脾药物后,其郑状症状明显好转,并可使其神经机能恢复,使消化道的分泌趋于常态。
“意”与“智”也包含了感觉、意识、意志和智力等的中枢。
脾虚多见,以泻泻(特别是久泻)、胀、肿、胃脘痛等为脾疾病。
因为脾主在中焦,是上升和下降的中枢,所以脾脏和其它器官是相互关联的。
如果是脾胃方面的疾病,也可以表现为头部、面部、四肢等方面的症状。
可见,在病态的情况下,脾脏会对全身造成损害。
脾病病机与辨证的关系和治疗原则,可以概括为:补脾益气,理顺脾,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广木,砂仁,陈皮,下陷配加升麻、柴胡、荷叶脾阳虚,加干姜、附子、草豆蔻、桂枝、枣仁、龙眼肉脾阴虚,加莲肉、扁豆、石斛、白芍、白芍、白芍、神曲、山楂、鸡内金、麦芽湿,加苍术、厚朴、半夏、藿香、甘草、泽泻,加猪苓、车前子、连皮苓、玉米须等。
2024年心得调和寒热脾胃病模版(2篇)
2024年心得调和寒热脾胃病模版保持和发扬脾胃病专科专病中医特色优势,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形成一批优势病种的优化临床诊疗方案和标志性的技术项目,籍以打造科室精品。
1、功能性胃肠病:先进行胃肠镜检查。
再中药干预突出中医“简、便、廉、验”的特色。
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治未病”从调理脾胃入手,通过辨识体质给患者提供适合的调理方法。
加上特色疗法:1.理气健运散穴位贴敷治疗肝郁脾虚的患者,2.中药封包治疗胃脘部痞满疼痛的患者,3.耳穴压豆治疗脾胃虚弱、失眠的患者,。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功能性疾病患者越来越多,西医没有特效疗法,人们逐渐求助于中医,我们更应该把中医做好、做强。
2、溃疡性结肠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习惯西化,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提高,每____万个人中就有____人发病,是一种终身疾病,与生活方式、免疫调节有关,一旦过度疲劳又会引起疾病复发,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
其实在我们科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确实疗效显著,在别的医院宣布保守治疗无效,需要进行全结肠切除的患者,在我们的序贯治疗下都能痊愈。
下一步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把我们的优势整理总结:序贯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邹辉主任拜师____东直门医院脾胃科主任田德禄教授,通过与田教授的合作,请他来坐诊为契机,把溃疡性结肠炎和功能性胃肠病完全开展起来,并积极开展院内制剂,发表论文,完善科研。
3、开展十二指肠镜。
临床上胆结石及胰胆管病变的病人很多,我们科室目前已有____名胃肠镜娴熟的操作大夫,已有开展十二指肠镜的基础,下一部准备与毓璜顶医院联合开展内镜下胆管取石术。
第四篇:脾胃论临床心得看了脾胃病,再看《脾胃论》林老师是以消化和肿瘤门诊为主的,所以脾胃病的病人是占了很大一部分,在接触了如此众多的脾胃病患者后,我再去看李东垣的《脾胃论》,发现我们在用的方法很多就是李大师老早阐述过的。
李东垣认为脾胃生理功能首先强调人“以胃气为本”。
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气血阴阳之根蒂”,为元气之本。
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脾胃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脾胃功能失调,会引起一系列疾病。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脾胃病讲究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如对于脾虚胃弱型,可以给予益气健脾的中药治疗,如党参、黄芪等;对于湿热胃病型,可以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如黄连、黄柏等。
二、调节饮食
脾胃病的患者应该注意饮食调节,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吃易于消化的清淡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
同时,还应该注意饮食的规律性,定时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三、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在中医治疗脾胃病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脾胃功能,增强体质。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中脘、关元等穴位。
四、生活调节
脾胃病的患者应该注意生活调节,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
此外,还应该多参加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脾胃病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王殿祥教授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总结
王殿祥教授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总结摘要:目的:重点分析王殿祥教授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相关经验。
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着重选取我院在2019年10月到2020年10月收治的脾胃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对于该类患者进行中医治疗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经验和治疗方法等,有效归纳相对应的治疗理论、规律和思路等,并且为后续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参考。
结果:在针对100例脾胃病患者进行相对应的中医治疗干预的过程中,有效融合相关治疗方法的优势,实现综合治疗,这样能够呈现出更为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经过相对应的治疗之后,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8%。
结论:针对脾胃病患者而言,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切实有效的应用相对应的中医治疗方法,这样能够呈现出十分良好的疗效,以胃、脾、进行论治等方法,这样可以使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升,改善各类症状,因此中医治疗法能够呈现显著疗效,值得推广,因此有必要对其经验进行不断的总结,并且在后续的治疗过程中进行应用。
关键词:中医治疗方法;脾胃病;经验总结Abstract: Objective: to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Professor Wang Dianxiang's TCM treatment of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sClose experience. Methods: using the method of retrospective analysis, 100 patients with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9 to October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ocusing on the relevant experience and treatment methods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for these patients, so as to effectively summarize th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theories, laws and ideas, And provide some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follow-up clinical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ults: in the process of correspondingTCM treatment intervention for 100 patients with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s, effectively integrate the advantages of relevant treatment methods to realiz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which can show a better treatment effect. After th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patients is as high as 98%.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 in the process of treatment, the correspond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methods should be applied effectively, which can show a very good curative effect. The treatment methods of stomach, spleen and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various symptoms. Therefor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method can show a significant curative effect,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so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antly summarize its experience and apply it in the follow-up treatment process.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Spleen and stomach diseases; summarize experience脾胃病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消化道内科疾病,其症状主要体现在,患者会有比较明显的恶心、呕吐或者腹痛腹胀等相关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也会有一定程度的返酸嗳气等症状。
护士脾胃病科工作总结
护士脾胃病科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在脾胃病科工作的护士,我深知这个领域的挑战和责任。
在过去的几
年里,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教训。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在脾胃病科工作中的总结和体会。
首先,脾胃病科工作需要细心和耐心。
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和疼痛,需要我们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抱怨和症状描述。
有时候,患者的症状可能会很模糊或者复杂,需要我们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分析,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其次,脾胃病科工作需要团队合作和协调。
在医院里,我们往往需要和医生、
其他护士、实习生等多个团队成员合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工作任务,需要我们相互配合和协调,才能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护理服务。
另外,脾胃病科工作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脾胃病科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
化的领域,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不断涌现。
作为护士,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以便为患者提供最新的治疗和护理。
最后,脾胃病科工作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
脾胃病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疾病,也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作为护士,我们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度过疾病的艰难时刻。
总的来说,脾胃病科工作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意义的工作。
作为一名护士,我
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能够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刘文雍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刘文雍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摘要:总结刘文雍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
提出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是导致脾胃病的重要病机;调补中焦气机是脾胃病治疗的基本思路;重视顾护正气;注重情志因素对于脾胃病的影响。
简析老师治疗脾胃病的组方特点及医案。
关键词:名老中医;脾胃病;临床经验;刘文雍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5年余,擅长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内科常见病及各种疑难杂症,尤其在脾胃病治疗方面颇有研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好医师”、“鄂尔多斯市名中医”,内蒙古自治区首批、第三、四批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指导老师。
笔者有幸跟师临证学习,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1.中医脾胃病特点1.1病种:中医认为脾胃病主要包括胃痛、痞满、呕吐、泄泻、腹痛、便秘等症状,其中以胃痛最为常见。
1.2病因病机:中医认为脾胃病的病因主要包括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过度劳累等。
其中,饮食不节是最常见的病因,如过食生冷、辛辣、油腻等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虚弱;情志不畅也会影响脾胃的功能,如忧思过度会损伤脾气,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过度劳累则会耗伤气血,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
1.3临床表现:脾胃病的主要症状包括胃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
脾胃病患者的舌象通常有苔腻、舌质淡胖等表现,脉象则多见弦脉、缓脉等。
2.诸医家对脾胃病的调治2.1张仲景: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六经辩证”,认为脾胃病可由寒邪侵犯脾胃引起,治疗应以温中散寒为主。
2.1李东垣: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出“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的观点,认为脾胃虚弱是导致各种疾病的重要原因,治疗应以补益脾胃为主。
2.3叶天士: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久病入络”的观点,认为脾胃病日久可导致络脉瘀阻,治疗时应注重活血化瘀通络。
2.4张三锡:张三锡在《医学六要》中提出“调理气血”的观点,认为气血不和是导致脾胃病的重要原因,治疗时应注重调理气血。
调治脾胃病的特点3.刘文雍主任医师通过30年余的临床经验总结,结合前人及现代医家的思想,在治疗脾胃病时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医生脾胃病科工作总结报告
医生脾胃病科工作总结报告尊敬的领导:本次脾胃病科工作总结报告旨在结合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经验和实际情况,总结脾胃病科的工作成果和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进一步提高脾胃病科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一、工作成果1. 临床工作方面,我们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通过精准的病史采集和细致的体格检查,有效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
同时,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保证病人得到全面的医疗服务。
2. 在科研方面,我们积极参与多项临床研究和课题,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特别是在脾胃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指导和方法。
3. 教学工作方面,我们注重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
每月定期组织学术交流会,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诊疗技能。
二、存在问题1. 临床工作中,有部分医务人员对脾胃病的诊断和治疗标准掌握不够,导致医疗效果的差异性较大。
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和学习,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2. 科研工作中,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我们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扩大。
需要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和经费支持,以促进科研成果的发表和推广。
3. 教学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培训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加强对青年医务人员的指导和帮助,培养更多的脾胃病专家。
三、改进措施1. 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学习,定期组织讨论会和病例讨论,提高诊疗水平和准确率。
2. 深化科研合作,与其他相关科室加强合作,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和经费支持,推动科研成果的发表和应用。
3. 加强教学工作,改进培训方法和内容,根据医务人员的需求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和培训班,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对脾胃病科工作的总结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在改进措施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工作体系,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谨此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胃病的治疗经验总结脾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脏器,在中医脏腑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胃降,生化气血,滋长精气,被称为“后天之本”, 历代医家颇为重视;李东垣脾胃论的问世,为脾胃学说奠定了基础;在中医学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众多医家在理论和临床上潜心研究,不断完善,运用脾胃学说治疗多种疾病,收效颇丰;现将脾胃病治疗的经验及论述总结归纳如下:1 升降相因,脾胃同治掌握脾胃升降理论,对脾胃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的阐述有极其重要作用,且在脾胃病的治疗中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古今医家用此治疗脾胃病,阐发颇多;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以升发脾胃之阳,以补元气、生阴血,他认为“善治病者,惟在治脾,治脾胃以安五脏”;并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与难经:“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的原则,倡导温补脾胃,升举清阳的治则,提出“加辛温,甘温之剂升阳,阳升阴长……阳旺则能生阴血也”;在升发脾胃阳气治则的指导下,创立了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除湿汤等;此为治疗脾胃病升发阳气之治疗方法立论立方,给后世颇多见地;由此可见,脾气既升得健,则胃气当降为顺,以通为用,降则和,不降则滞,反之为逆;故胃病之论述中有“实则阳明”之说;叶天士曾说:阳明胃腑,通补为宜;选药要有走有守,有动有静,达到通不伤正,补不滞邪;“脾胃之病,虚实寒热,宜燥宜润,固当详辨,其升降二字,尤为紧要;盖脾气下陷固病,即使不陷,而但不健运,已病矣;胃气上逆固病,即不上逆,但不通降,亦病矣;”指出:“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此说体现了内经中“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的理论;故治胃当以和降,常用方剂如旋覆代赭石汤、橘皮竹茹汤、通幽汤、增液承气汤等;在调治脾胃的学术经验中指出脾胃为一身气机之枢纽,敷布精微于全身,升则上输于心肺,降则下行于肝肾;升降有度,上下有序,则“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若脾胃功能失常,则升降之气机紊乱,清阳之气不能输布,水谷精微无以化纳,浊邪上泛,中气下陷,气血逆乱,清窍失养;上可见眩晕、脘胀、胸痞、泛酸、呃逆、面浮,下可见泄泻、便秘、腹满、气坠、身重、脱肛;如此清气在下、浊气在上,清处居浊,浊处陷清之候,常用健脾升清,和胃降浊之法,斡旋升降,举清泄浊,大气一转,其病乃解;其常用方为补中益气汤、旋覆代赭石汤、枳实导滞丸等;在诊治胃脘痛中,强调升清降浊;他认为胃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则和,不降则滞,反之为逆,其通降作用与脾之升清功能相反相成,共同完成饮食物的受纳,运化和转输;若由于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而下陷,浊阴不降而停滞,致提摄无力,内脏下垂,脾运无权,形成中气下陷之证,虚中挟滞之候;如一味补益,则胃气更加壅滞;如单纯疏理,则胃气愈益虚陷,疏而又滞;故应脾胃同治,升降并调,关键在于掌握升清降浊的分寸;2 润燥互济,脾胃兼顾叶天士在脾胃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柔润养胃的治则,补充了李东垣之不足;指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常用方剂如益胃汤、增液汤、沙参麦冬汤之类;此从生理角度将脾恶湿而喜燥,胃恶燥而喜润加以阐发;但在病理变化中,因胃阳伤亦可耗及脾阴,脾有湿亦使胃生痰浊;所以太阴湿土,可有阴虚津伤之候,阳明燥土,每见痰湿垢浊之疾;临床治疗需脾胃同治,润燥互济,用药如生地配苍术、沙参配半夏、麦冬配川厚朴等;在滋阴药中加香燥助运之品,静中寓动,润而不滞,养胃不伤脾;3 攻补得当,勿伤脾胃临床中脾病以虚为多,胃病以实为主;故有“实则阳阴、虚则太阴”之说;脾虚扶养则健,胃实予通为补;如脾胃同病,往往虚则俱虚,实则俱实,脾病也有实证,胃病也有虚证,且每多正虚挟实,虚实相间,故治疗中应做到补不留邪,攻不伤正,掌握虚实,统筹攻补;如滋阴和通降并用的增液承气汤,通补并施之调胃承气汤等,均为通中有补,通补结合之例;4 重视调肝,以济中州在治疗脾胃病的经验中认为:“中流换澜之法,莫贵乎升降;而升降之法又各有千秋,调和肝胆以济中州,是升降中的法中之法;”提出脾胃病的病因病机分析,应从肝胆入手,紧扣由实到虚,因虚致实的病理转机,旨在力复中州升降之权;在临床上,创制的3个有效方剂,①益脾启中汤黄花、党参、炒白术、茯苓、炒白扁豆、干姜、柴胡、升麻、黄连、陈皮、炙甘草,用于肝胆不升、疏泄不及、中气下陷之证;临床见气短乏力,腹胀便溏,面黄舌淡或边有齿印,脉虚弱等症;②养胃启中汤生赭石、旋覆花布包、吴茱萸、黄连、全瓜蒌、干薤白、煅瓦楞子、煅牡蛎、陈皮、柴胡,用于肝气犯胃,郁火灼阴之证;可见心口嘈热易饥,口苦口酸,呃逆或呕吐,脘腹胀痛,舌红少苔或剥脱,脉弦等症;③舒肝启中汤柴胡、生白芍、生内金、炒白术、陈皮、佛手、佩兰,用于肝郁阳虚湿阻,胁胀或痛,食后或傍晚脘腹疼痛更甚,面青黄而暗,时叹息,烦躁易怒,舌暗苔腻,脉弦滑等症;5 寒热得当,温凉互协脾胃同居中焦,但脾病多寒,胃病多热,两者又可相互影响,致脾热而胃寒;脾胃功能失常,既能呈现寒与热的病理现象,也和寒与热的病因相关;临床上治寒常选附子、干姜、高良姜、吴茱萸、川椒等温中助阳;清热常用黄连、黄苓、山栀子、黄柏、知母、石膏泻火清胃泄热;但脾病及胃,胃病及脾,脾胃病临床上每见寒热错杂;治疗当寒热并用,湿凉互协;此法遵张仲景,方用黄连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等;后李东垣倡升脾阳、泻阴火之法,创升阳益胃汤、升阳泻湿汤,使脾胃病寒热错杂之治法、方药更加全面;6 行气导滞,详辨病因寒凝、食积、肝郁、血瘀、痰湿均可致气滞而影响脾胃功能,导致以脘腹疼痛为主症的多种病证,治疗中当详细辨证;寒凝者当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食积者当消导行滞、健脾和胃;肝郁者当疏肝理气、和胃止痛;血瘀者当化瘀通络、行气止痛;痰湿阻滞者当化痰除湿、健脾和胃、行气导滞;方选保和丸、柴胡疏肝散、失笑散、平陈汤等加味治疗;7 重视脾胃,统观五脏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故脾胃有病可损及其他脏腑,反之其他脏腑有病,亦可损及脾胃;金匮要略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说,李东垣云:“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以受气而俱病”,强调五脏有病,当治脾胃;张景岳曰:“凡先天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亦可居其强半;”周慎斋有“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由此可见,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如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营血亏虚、心神失养用归脾汤,心脉得充,心神自宁;脾虚土不制水,水湿泛滥,肾阳受伐,关门不利用实脾饮,健脾温肾、通阳利水,脾阳振则肾气复,土实则水治等;由此可见,临床治疗脾胃病要统观五脏,全面考虑;关于脾胃病的治疗法则及选方用药摘要:历代医家非常重视脾胃,如李东垣说:“善治病者,惟在调和脾胃;”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在病证中常预示着疾病的预后;在治疗疾病时,顾护胃气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脾胃病为临床常见之疾病,不论内伤,还是外感都累及脾胃;脾胃病证候复杂,治法繁多,但遵内经及李东垣脾胃学说之理论,结合本人多年治疗脾胃病的经验,对脾胃病的治法总结如下:和法治疗脾胃病初探一.和法:1.是调整人体功能,使之归于平复之意,用于治疗脏腑气血阴阳不和,或寒热失调,虚实夹杂的证候,故邪在少阳、募原、肝脾不和、肠胃不和、气血不和、营卫不和等等,都可用和法治之;脾胃因其特殊的生理特性及病机特点,往往表现为寒热虚实错杂,气机升降失调,因而采用寒热并用,升降配合,正邪兼顾之剂以调和,方可愈病;2.和法是通过调和以达到消除病邪为目的的一种治法;所谓调和者,是调整人体功能,使之归于平复之意,用于治疗脏腑气血阴阳不和,或寒热失调,虚实夹杂的证候,故邪在少阳、募原、肝脾不和、肠胃不和、气血不和、营卫不和等等,都可用和法治之;二.历代医家对和法的论述1 ;素问·正气通天论:“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血气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故而人体的阴阳协调,内外调和,精神正常,身体健康,是一种“和”的状态;和解是和解少阳、治疗病邪在半表半里的一种方法,但尽此一意是不够的,和为调和,意义则更广也;正如景岳全书曰:“病虚实气血之间,补之不可,攻之不可者,欲得其平,须从缓治,故方有和阵;”“和方之剂,和其不和也;”岳美中讲:“和法是指和解表里,疏瀹气血,协调上下等各方面,凡属补泻兼施,苦辛分消等均是;”蒲辅周亦讲:“和解之法,具有缓和疏解之意,使表里寒热虚实的复杂证候,脏腑阴阳气血的偏衰偏盛归于平复,寒热并用,补泻合剂,表里双解,苦辛分消,调和气血,皆谓和解;”综上所述,和法是一种寒热互用,苦辛并进,补泻兼施,以调节人体阴阳、脏腑、气血状态的方法;2. 和法治疗脾胃病理论基础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胃主降,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得以下行;脾为湿土,胃为燥土,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脾为阴土,得阳则运,胃为阳土,得阴则安;脾与胃,一脏一腑,一纳一运,一升一降,相辅相成,维持着正常的消化功能,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是在脾胃纳运结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的相互协调中完成的;由于脾胃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因而在病理上互为影响;如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从而影响胃之受纳和降,可出现脘胀食少,恶心呕吐等;如饮食不节,食滞胃脘,胃失和降,影响脾主运化和升清,可出现腹胀泄泻等症;因此脾胃病的病机就其本脏而言,主要表现为纳运失调,燥湿不济,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而尤以升降失常为重要;肝为将军之官,主疏泄,条畅脾胃气机,“土得木而达”,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滞,横逆脾胃,运化不及,升降失调,则表现为脘胁胀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纳呆便溏等症;正如唐容川所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症,在所不免;”综上,分析研究古今医学论述和治疗脾胃病的文献,并结合脾胃的生理特性和病机特点,认为脾胃病往往脏腑同病,寒热互存,虚实夹杂,升降失调,并且与肝胆互为影响,病因多种多样,病机复杂多变,临证时单选一法治之,恐难取效;唯采用调和脾胃,调和肝脾,调和胆胃,调和肝胃,调和肠胃等和法,注重脏腑同治,寒温相宜,虚实同理,阴阳兼顾,从而达到脾胃升降有序,肝胆疏泄有度,以调理脏腑功能,调畅逆乱之气机,使阴平阳秘,元气生生不息,病势才能迎刃而解;3 和法治疗脾胃病临证应用调和脾胃法用于脾胃不和,以脾胃升降功能失常为特点,以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纳少腹泻为主症,伴脘痛厌食,嗳腐吞酸,苔厚腻,脉弦滑,辨为饮食积滞证,方用保和丸加减;伴脘痛喜按,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辨为脾胃虚弱证,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伴倦怠身重,口淡无味,舌淡,苦腻,脉沉濡,辨为脾胃湿阻证,方用三仁汤加减;伴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脉弦数,辨为胃热炽盛证,方用左金丸合海贝散加减;伴脘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弱无力,辨为脾胃虚寒证,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伴咽干口燥,嗳气便干,舌红少津或剥苔少苔,舌面有小裂纹,脉小弦或细数,辨为胃阴不足证,方用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调和肝胃法用于肝胃不和,以肝疏泄失职,胃失和降为特点;叶天士云:“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临床表现为胃脘胀痛,以胀为主,或攻窜两胁,或胃脘痞满,每因情志因素而症作,嗳气则舒,胸闷叹息,纳呆腹胀,排便不畅,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方用柴胡疏肝散或四逆散加减;若气机郁滞,日久不解,肝胃蕴热,症见胃脘灼痛,嘈杂泛酸,烦躁易怒,方用蒿芩清胆汤加减;调和肝脾法用于肝脾不和,以肝脏气机不和,横窜犯脾,脾运失健,脾气不升为特点;景岳全书说:“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临床表现多从本脏部位开始,然后循经扩散,以两胁胀痛最为明显,进而出现纳呆,嗳气,呕吐,泄泻等脾胃症状,证见两胁胀痛,脘痞易饱,纳呆呕吐,嗳气,大便时干时溏或排便不爽,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方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痛泻要方加减;调和胆胃法用于胆胃不和,以胆气郁结,疏泄失利,横逆犯胃,胃气不和,湿浊中蕴为特点,张氏医通认为:“邪在胆经,木善上乘胃,吐则逆而胆汁上溢,所以呕苦也;”证见脘腹胀满或持续钝痛,胃脘灼热,嗳气吞酸,恶心呕吐,口苦纳呆,或见咽部梅核气,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方用温胆肠加减;调和胃肠用于胃肠不和,以邪犯胃肠,寒热夹杂,升降失常为特点,证见心下痞满,恶心呕吐,脘腹胀痛,肠鸣下利,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泻心汤治寒热交结之痞,故苦辛平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苦辛配伍,泄中有开,通而能降,阴阳相和,扶弱抑强,用以温阳散结,疏通气机,而恢复肠胃之功能;4 和法治疗脾胃病施治要点和法应用当辨明病性,随证施治脾胃病的形成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两方面,有升降失常,寒热相兼的特点,往往以脾胃虚弱为本,水湿,湿热,瘀血,浊毒为标,故要明确证候性质来选用和法;如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云:“有当和而和,而不知寒热之多寡,禀质之虚实,脏腑之燥湿,邪气之兼并,以误人也,是不可不辨也……由是推之,有清而和者,有温而和者,有消而和者,有补而和者,有燥而和者,有润而和者,有兼表而和者,有兼攻而和者;和之义则一,而和之法变化无穷焉;”同时要根据寒热、虚实、升降之孰轻孰重,决定药量,如吴鞠通所谓:“治中焦如衡,”意为治中焦之病要达到平衡、平和之状态;和法应用当平补缓攻,动静相宜脾胃病以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为病机特点,单纯补益或补益太过,湿热毒瘀非但不能祛除,反而使邪气滞留加重,使气机升降受碍,正气更虚;若攻伐太过,湿热毒瘀虽祛,但元气大伤则气机升降出入无力,体虚不复,疾病难愈,故宜平补缓攻之和法;慢性胃炎治之以和,可取法效法,或在化湿、消食、散寒、泄热、行气、活血之时辨证配合益气,养血、养阴,使正气复,邪气去而趋平和,亦乃和法之旨意;处方用药时也往往在补益剂中,加用鸡内金,砂仁以防止补益太过而致气机壅滞或碍胃,以补配消,以塞配通,在静药中适量加入动药,既行补之滞又增补益之力,此即内经“动静相召”之意,也是和法的具体体现;和法应用当顺应特性、配合得法脾胃同居中焦,脾宜升、宜健、宜燥、宜温、宜补;胃宜降、宜和、宜润、宜清、宜泄,脾胃二者在生理特性上相辅相成,共同完成着饮食物的消化吸收,病理机制上升降失常,纳运失司,治疗时应顺应脾胃特性,或因势利导,或逆向调整,使异常的升降状态恢复正常,临证用药时宜选轻清平和之品,时时扶护脾胃之气,同时将不同升降作用的药物进行合理搭配,使药剂的作用与气机升降相因的规律相顺应,以升促降,以降促升,有利于流通气机,提高疗效,使中焦脾胃气机通达,升降协调,出入有序,邪去病却;中医治疗脾胃病的体会我们以脾胃的生理功能为基础,对其病因病机,疾病传变规律及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分析其症候特点及表现,同时阐释其治疗原则、组方及用药特点,以供同仁临床借鉴;脾胃互为表里,有后天之本之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所以脾胃的病理表现主要是受纳,运化升降,统摄等功能异常;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失健运则便溏,腹痛,倦怠,消瘦等,胃失受纳则胃痛,痞满,大便秘结;胃失和降则嗳气呕吐,呃逆,噎嗝等,临床以脾胃为本,以通立论,通补结合,知常达变,证病结合,寒湿并用,仔细辨证,颇有疗效;脾胃病多由脏腑功能虚衰,情志所伤,疾病影响,劳倦太过,饮食不慎等原因引起,因而脾胃病患者,本虚标实者居多,虚在脾,为本,实在胃为标;与仲景“虚则太阴,实则阳明”相符,脾胃同居中焦,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肝主疏泄,协调脾胃纳化,胃脾与肝,三者一气相通,则升降有度,纳化有常,共同完成饮食的受纳、消化、吸收、运化功能,是气血生化之海,亦是元气升化之本,若脾胃功能失常,则可出现脾失健运,胃失和降的病理变化,治疗亦应以辨证为主,证病结合,以益气养脾,和胃降浊为本,恢复脾胃纳化与升降功能是其关键;1 益气活血,扶脾助运本法适用于脾气虚证,脾气虚证临床颇多见,其特点是病久且虚,症见脘腹隐病,时作时止,空腹尤甚,喜温喜按,脘腹胀,嗳气不扬,食饮不振,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红或有齿印或喜甜食,或便溏薄,脉细弱等一派脾胃气虚,运化无力之象;脾气久虚而不散布精气,则血行无力,久病入络成瘀;临床多见于消化性溃疡、慢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疾病;部分患者胃镜检查,可见到胃黏膜组织的病理变化,溃疡或炎症;炎症也是瘀血的病理基础之一;虚是本,在脾;瘀在肠胃,是标;李东垣明确指出:甘温以补其中而升其阳“临床实践和现代药理研究都足以证实,使用甘温益气的药,能恢复脾胃生化气血、运化水谷之功能,能增强细胞活化,增加免疫功能,改善胃肠运动,促进药物吸收,改善全身情况;笔者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用药应时时处处顾护胃气,常用太子参、黄芪、白术、云苓、淮山药、甘草等甘温之品为主药,佐以半夏、陈皮、木香、山楂,白芍、枳实等消积和胃化瘀之品为辅药,常用方有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小柴胡汤等,时方和经方加减,不但收到补脾而不壅滞,和胃消积而不伤正之功,而且亦与“脾健则升,胃降则和”的理论相符合;2 益气健中,以调升降本法多用于脾胃气虚下陷,中气不足之症;脾胃乃一身气机之枢纽,脾健胃和,纳化有常,升降有序,共同完成运化水谷,生化气血,输布全身的功能;“诸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脾胃功能失常,则升降之机紊乱,清阳之气不能输布,水谷精微无以化纳,浊阴上泛,中气下陷,气血逆乱,清浊失养,达颠顶可见头晕目眩,胸脘痞闷,泛酸,呃逆,下行则见餮泄、便秘、腹满、脱肛、子宫脱垂等症,对此清气在下,浊气在上,清处居浊,浊处陷清之疾,以调升降,大气一转,其病乃解;二0一三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