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科室管理建设指南
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的指南(试行2018版)
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2018版)一、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康复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康复科管理者加强科室康复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康复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康复科是在中康复科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功能评定和康复方法(针法、灸法、传统手法、导引功法、中药、情志调理、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矫形器等)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的临床科室。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康复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康复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第六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具备与其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技术力量,以保证康复诊疗工作有效开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开设独立的康复门诊,根据诊疗工作情况,可开设相应的康复功能治疗区,如传统康复方法治疗区、物理治疗区、作业疗法区等,进行分区建设,统一管理。
三级医院应开设康复病房,床位数不低于30张,并应根据医院的科室设置和学术特点,设置相应的康复单元(如脑病单元、骨关节病康复单元、儿童康复单元、老年康复单元、疼痛康复单元等)。
二级医院应设置中医康复门诊,有条件的可设置病房,床位数不低于15张。
开设康复病床的,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以8~10平方米为宜。
第八条中医医院康复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区、康复诊室、康复治疗区。
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治疗区域应有保护患者隐私的设置。
建筑格局和设施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
第九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康复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最新资料推荐《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提高综合医院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是对综合医院设臵康复医学科和开展康复医疗服务的基本要求。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应当按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是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功能评定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康复、传统康复治疗、康复工程等康复医学诊断和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的临床科室。
第四条二级以上(含二级,下同)综合医院应当按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独立设臵科室开展康复医疗服务,科室名称统一为康复医学科。
鼓励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开展心理康复咨询工作。
第五条综合医院应当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诊疗场所、专业人员、设备设施以及相应的工作制度,以保障康复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六条综合医院应当根据医院级别和功能提供康复医疗服务,以疾病、损伤的急性期临床康复为重点,与其他临床科室建立密切协作的团队工作模式,选派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深入其他临床科室,提供早1 / 22期、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为患者转入专业康复机构或回归社区、家庭作好准备。
第七条综合医院应当与专业康复机构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转诊关系,实现分层级医疗,分阶段康复,使患者在疾病的各个阶段均能得到适宜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第八条综合医院应当采取适宜技术开展以下康复诊疗活动:一、疾病诊断与康复评定:包括伤病诊断,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活动和参与能力评定、生存质量评定、运动及步态分析、平衡测试、作业分析评定、言语及吞咽功能评定、心肺功能评定、心理测验、认知感知觉评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等。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同名19932)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同名19932)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提高综合医院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是对综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和开展康复医疗服务的基本要求。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应当按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是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功能评定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康复、传统康复治疗、康复工程等康复医学诊断和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的临床科室。
第四条二级以上(含二级,下同)综合医院应当按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独立设置科室开展康复医疗服第十四条综合医院应当重视和加强住院患者的医疗安全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和预防并发症,防止发生二次残疾。
第十五条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就医环境应当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便利、舒适、整洁、温馨。
门诊、病区及相关公用场所应当执行国家无障碍设计规定的相关标准,医务人员应当善于了解和体察患者心理,服务热情、礼貌、耐心、细致。
第十六条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诊疗活动应当达到以下指标:(一)康复治疗有效率≥90%;(二)年技术差错率≤1%;(三)病历和诊疗记录书写合格率≥90%;(四)住院患者康复功能评定率>98%;(五)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平均住院日不超过30天,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平均住院日不超过40天。
第十七条综合医院应当保证各类康复设备维护良好,每3个月检查1次,并有相关记录,设备完好率>90%。
第十八条综合医院应当提供统一、规范的康复医疗服务,康复医学专业人员和康复医疗专业设备应当由康复医学科归口管理,避免资源浪费,保证康复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第十九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设置省级康复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对辖区内康复医学科设置和康复医疗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和质量控制。
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2018版)
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2018版)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是为了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中医医院康复科,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而制定的。
本指南可以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康复科应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中医医院康复科是在中康复科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功能评定和康复方法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的临床科室。
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康复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康复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中医医院康复科应具备与其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技术力量,以保证康复诊疗工作有效开展。
中医医院康复科应开设独立的康复门诊,根据诊疗工作情况,可开设相应的康复功能治疗区,进行分区建设,统一管理。
三级医院应开设康复病房,床位数不低于30张,并应根据医院的科室设置和学术特点,设置相应的康复单元。
二级医院应设置中医康复门诊,有条件的可设置病房,床位数不低于15张。
中医医院康复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区、康复诊室、康复治疗区,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治疗区域应有保护患者隐私的设置。
建筑格局和设施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
中医医院康复科应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
在配备基本评定工具的同时,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可以配备康复测评系统,并应配备有助于提高中医疗效水平的设备。
有条件可配备手功能治疗设备、运动训练器等设备。
中医医院康复科的治疗师需要接受系统的康复治疗技能培训,并具备执业资格。
在医师的指导下,他们负责具体的康复评估和治疗工作。
中医医院康复科的主任需要具备5年以上的康复相关专业工作经验,并具备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
二级中医医院康复科主任需要由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担任,三级中医医院康复科主任需要由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担任。
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一、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康复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康复科管理者加强科室康复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康复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康复科是在中康复科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功能评定和康复方法(针法、灸法、传统手法、导引功法、中药、情志调理、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矫形器等)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的临床科室。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康复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康复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第六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具备与其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技术力量,以保证康复诊疗工作有效开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开设独立的康复门诊,根据诊疗工作情况,可开设相应的康复功能治疗区,如传统康复方法治疗区、物理治疗区、作业疗法区等,进行分区建设,统一管理。
三级医院应开设康复病房,床位数不低于30张,并应根据医院的科室设置和学术特点,设置相应的康复单元(如脑病单元、骨关节病康复单元、儿童康复单元、老年康复单元、疼痛康复单元等)。
二级医院应设置中医康复门诊,有条件的可设置病房,床位数不低于15张。
开设康复病床的,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以8~10平方米为宜。
第八条中医医院康复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区、康复诊室、康复治疗区。
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治疗区域应有保护患者隐私的设置。
建筑格局和设施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
第九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康复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
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一、总则第一条为指导与加强中医医院康复科规范化建设与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得基础上,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康复科管理者加强科室康复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得参考与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康复科按照本指南建设与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就是在中康复科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功能评定与康复方法(针法、灸法、传统手法、导引功法、中药、情志调理、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矫形器等)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得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得临床科室、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康复科得指导与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康复科得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得发挥,保障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第六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具备与其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得场所、设备设施与技术力量,以保证康复诊疗工作有效开展、第七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开设独立得康复门诊,根据诊疗工作情况,可开设相应得康复功能治疗区,如传统康复方法治疗区、物理治疗区、作业疗法区等,进行分区建设,统一管理。
三级医院应开设康复病房,床位数不低于30张,并应根据医院得科室设置与学术特点,设置相应得康复单元(如脑病单元、骨关节病康复单元、儿童康复单元、老年康复单元、疼痛康复单元等)。
二级医院应设置中医康复门诊,有条件得可设置病房,床位数不低于15张、开设康复病床得,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以8~10平方米为宜、第八条中医医院康复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区、康复诊室、康复治疗区。
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治疗区域应有保护患者隐私得设置。
建筑格局与设施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第九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得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康复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
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
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一、引言康复医学科是指通过综合运用医学、康复学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对患有各种疾病、损伤或残疾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和康复护理的医学专业。
为了提高康复医学科的管理水平,确保患者的康复效果和满意度,制定本管理规范。
二、科室设置1. 康复医学科应设立在医院内,具备独立的诊疗空间和设备。
2. 康复医学科应配备专业的医疗团队,包括康复医师、康复护士、康复治疗师等。
3. 康复医学科应与其他相关科室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如神经科、骨科等。
三、患者管理1. 康复医学科应建立完善的患者管理制度,包括患者的登记、档案管理、评估和随访等。
2. 康复医学科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3. 康复医学科应定期对患者进行康复效果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设备和设施管理1. 康复医学科应配备先进的康复治疗设备,如康复训练器、功能评估仪器等。
2. 康复医学科应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定期进行检修和更新。
3. 康复医学科的诊疗空间应符合卫生标准,保持整洁和舒适。
五、医疗质量管理1. 康复医学科应建立科学规范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医疗流程、操作规范等。
2. 康复医学科应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估和内部审核,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 康复医学科应加强医疗安全管理,确保患者的人身安全和隐私保护。
六、专业培训和科研1. 康复医学科应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和培训,提高专业水平。
2. 康复医学科应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推动康复医学科的学科发展和创新。
3. 康复医学科应与其他医疗机构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合作研究项目。
七、患者满意度调查1. 康复医学科应定期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康复治疗的评价和意见。
2. 康复医学科应根据患者的反馈意见,及时改进服务质量和治疗效果。
八、总结本管理规范旨在规范康复医学科的管理工作,提高康复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康复医学科应根据本规范的要求,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治疗和护理。
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
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一、引言康复医学科是为了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而设立的专科,其管理规范是保证科室正常运作和提供高质量康复服务的基础。
本文旨在制定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确保科室的规范化运营,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康复效果。
二、科室组织结构1. 科室设置:康复医学科应根据医院规模和需求合理设置,并明确科室的职责和权限。
2. 科室人员:科室应配备合适数量和专业背景的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
每位科室成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持续接受培训以提升专业水平。
三、科室管理流程1. 患者接待:科室应建立患者接待流程,包括预约挂号、接待登记、初诊评估等环节,以确保每位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服务。
2. 康复方案制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科室应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并明确康复目标和计划。
康复方案应经过科室内部专家评审,并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和确认。
3. 康复治疗实施:科室应按照康复方案进行治疗,确保治疗过程安全有效。
治疗过程中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康复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4. 康复评估和记录:科室应定期对患者进行康复评估,记录患者的康复进展和效果,并及时反馈给患者和其家属。
评估和记录应遵循标准化的评估工具和记录表格,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5. 康复出院和追踪:科室应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和康复目标,及时安排出院,并提供出院指导和建议。
出院后,科室应进行追踪随访,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并根据需要进行再次评估和调整康复计划。
四、设备和设施管理1. 设备采购和维护:科室应根据康复需求和技术发展,合理采购和更新康复设备,并制定设备维护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2. 环境卫生管理:科室应建立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定期对科室进行清洁和消毒,并确保康复环境的安全和舒适。
五、质量管理和绩效评估1. 质量管理体系:科室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工作流程、规范操作和建立质量控制指标等。
科室应定期进行内部质量审核和外部评估,以确保科室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12版)
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12版)前言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慢性疾病的不断增多,康复治疗的需求日益旺盛。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于康复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医药康复科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并发布了《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12版)》。
本指南以中医医院康复科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规范和提高中医医院康复科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中医医院康复科的定位和任务中医医院康复科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系统的、持续的康复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社会负担。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医学理论,中医医院康复科通过对中医经典的阐释和继承,开展了系列康复治疗技术,如针灸、推拿、艾灸、中药养生等。
中医医院康复科的定位是建设健康医疗与管理机构,实施系统、科学、规范的康复治疗服务,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中医医疗服务品牌,为社会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的健康贡献力量。
二、中医医院康复科的组织管理与人员建设中医医院康复科应明确科室组织架构,负责人应当是专业技术人员,并应有科室管理人员负责协调与管理科室的各项工作。
同时,科室要注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保证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与技能。
中医医院康复科的医务人员应具备中医药学专业学历,并应具备相应的临床经验、诊疗能力、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特别是应注重医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高中医药康复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
三、中医医院康复科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医医院康复科应按照规划要求建设符合卫生规章制度的功能区域,明确科室治疗区、门诊区、康复理疗区、辅助检查区和办公区等功能区域,并配备相应的诊疗设备,如中医康复特种康复器械、康复床、推拿床等。
同时,应注重环境卫生和空气流通的建设,保证对患者的治疗生活环境有利于康复治疗。
四、中医医院康复科的规范化管理中医医院康复科应以实施规范管理为前提,加强与康复治疗相关的各环节的整理与协调,确保患者实现从治疗到康复、再康复全程受到关爱与管理,密切跟踪患者康复进程,确保治疗的安全有效,减少患者康复中的风险。
医院康复科学科建设与规范管理制度
医院病愈科学科建设与规范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病愈科的科学建设与管理,提高病愈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卫生法》《医院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结合本院实际情况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病愈科的科学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二章科学建设第三条专业技术团队建设1.病愈科应建立专业技术团队,由病愈医师、病愈治疗师、病愈护士等专业人员构成。
2.病愈医师要求获得相关执业资格证书,并连续参加相关学术培训。
3.病愈治疗师要求获得相关专业证书,并连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4.病愈护士要具备病愈护理技能,并进行定期培训。
第四条临床路径和指南1.病愈科应订立和更新临床路径和指南,以引导病愈治疗的具体过程和治疗方案。
2.临床路径和指南应基于最新的研究成绩和临床实践,定期进行评估和修改。
第五条病愈设备和环境建设1.病愈科配备必需的病愈设备,并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2.病愈环境应符合病愈治疗的要求,包含采光良好、通风情形良好、无噪声和无刺激性气味等。
第六条科研与学术沟通1.病愈科应乐观开展科研工作,提高病愈治疗的学术水平和技术水平。
2.病愈科应组织定期的学术沟通会议,与其他科室和研究机构共同研究和探讨病愈治疗的最新进展和技术。
第三章规范管理第七条病愈科内部管理1.病愈科应设立科室主任,负责科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2.科室主任要组织病愈科的工作布置、人员管理和科室设备的维护与更新。
3.病愈科应订立科内值班制度,确保科室在24小时内可随时响应患者需求。
第八条病愈患者的管理1.病愈科应建立患者档案管理制度,对患者的诊疗情况和病愈治疗进展进行记录和保管。
2.病愈患者的治疗计划应依据临床路径和指南进行订立,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3.病愈患者应定期进行病愈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计划。
第九条质量管理1.病愈科应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包含订立标准操作规程(SOP)、定期开展内部质量审核和外部质量评估等。
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最新版】
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一、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康复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康复科管理者加强科室康复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康复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康复科是在中康复科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功能评定和康复方法(针法、灸法、传统手法、导引功法、中药、情志调理、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矫形器等)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的临床科室。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康复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康复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第六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具备与其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技术力量,以保证康复诊疗工作有效开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开设独立的康复门诊,根据诊疗工作情况,可开设相应的康复功能治疗区,如传统康复方法治疗区、物理治疗区、作业疗法区等,进行分区建设,统一管理。
三级医院应开设康复病房,床位数不低于30张,并应根据医院的科室设置和学术特点,设置相应的康复单元(如脑病单元、骨关节病康复单元、儿童康复单元、老年康复单元、疼痛康复单元等)。
二级医院应设置中医康复门诊,有条件的可设置病房,床位数不低于15张。
开设康复病床的,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以8~10平方米为宜。
第八条中医医院康复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区、康复诊室、康复治疗区。
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治疗区域应有保护患者隐私的设置。
建筑格局和设施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
第九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康复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
康复科建设指南
倪凌云 吴俊英
康复科各室设置
独立设置门诊和病房 物理治疗室 作业治疗室 言语治疗室
传统康复治疗室
康复工程室
康复科床位、人员设置
至少为医院床位数的2.5% 不得少于10张床,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 床间距不少于1.2米。
人员设置如下:
(一)每床至少配备0.25名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 务任职资格的医师;1名具备中医类别执业资格的执业医师。 (二)每床至少配备0.5名康复治疗师。 (三)每床至少配备0.3名护士。
2.3.3言语吞咽治疗 ; 2.3.4认知治疗; 2.3.5传统康复治疗 ; 2.3.6康复工程; 2.3.7心理治疗
管理重点项目 来自3.鼓励运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开展康复服务 4.管理意见: 4.1保证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层次、结构合理,岗位责任分工明确
4.2物理疗法、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疗法、心理疗法
4.3管理指标 4.3.1康复治疗有效率≥90%;
4.3.2年技术差错率≤1%;
4.3.3病历和诊疗记录书写合格率≥90%; 4.3.4住院患者康复功能评定率>98%; 4.3.5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平均住院日不超过30天,二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 科的平均住院日不超过40天。 4.3.6综合医院应当保证各类康复设备维护良好,每3个月检查1次,并有相关记录, 设备完好率>90%。
康复评定内容及设备
肌力和关节活动度评定设备 平衡功能评定设备 语言评定设备 作业评定设备
肌电图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设备
物理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心理治疗及设备
康复科科室管理建设指南
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一、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康复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康复科管理者加强科室康复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康复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第四条中医医院康复科是在中康复科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功能评定和康复方法(针法、灸法、传统手法、导引功法、中药、情志调理、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矫形器等)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的临床科室。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康复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康复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第六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具备与其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技术力量,以保证康复诊疗工作有效开展.第七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开设独立的康复门诊,根据诊疗工作情况,可开设相应的康复功能治疗区,如传统康复方法治疗区、物理治疗区、作业疗法区等,进行分区建设,统一管理。
三级医院应开设康复病房,床位数不低于30张,并应根据医院的科室设置和学术特点,设置相应的康复单元(如脑病单元、骨关节病康复单元、儿童康复单元、老年康复单元、疼痛康复单元等)。
二级医院应设置中医康复门诊,有条件的可设置病房,床位数不低于15张。
开设康复病床的,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以8~10平方米为宜。
第八条中医医院康复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区、康复诊室、康复治疗区。
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治疗区域应有保护患者隐私的设置.建筑格局和设施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
第九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康复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
康复科建设指南-正式版
康复科建设指南-正式版摘要本指南是为了帮助机构和团队在康复科建设中提供指导和参考。
本文档旨在介绍康复科的关键要素、建设过程和所需资源,以及有效的管理和评估方法。
通过遵循本指南,机构和团队可以更好地规划和实施康复科的建设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康复服务。
1. 康复科的定义康复科是一种通过综合应用医学、康复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康复治疗和康复服务的医疗科室。
康复科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
2. 康复科的建设2.1 康复科的设置建设一个康复科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科室位置:选择一个便利的位置,方便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进出。
- 设施与设备:提供必要的设施和设备,如治疗室、健身房、康复设备等。
- 人员配备:招聘合适的医生、护士和康复师,并提供适当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2.2 康复科的诊疗流程建立一个高效的诊疗流程可以提高康复科的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以下是一些建议:- 患者评估:对每位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了解其病情和康复需求。
- 制定治疗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设定治疗目标和时间表。
- 应用康复治疗:按照治疗计划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运动疗法、言语疗法等。
- 定期评估和调整:定期评估治疗效果,根据需要进行治疗计划的调整。
3. 康复科的管理和评估为了确保康复科的正常运作和持续改进,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评估。
以下是一些管理和评估方法的示例:- 目标设定和绩效评估: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指标,定期评估康复科的绩效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 资源管理:合理管理康复设备和人员资源,确保其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
- 团队合作: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机制,促进医生、护士和康复师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
结论本指南提供了康复科建设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和管理方法,帮助机构和团队建立高效的康复科。
通过遵循本指南,机构和团队可以提供更好的康复治疗和康复服务,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
(完整版)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提高综合医院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是对综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和开展康复医疗服务的基本要求。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应当按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是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功能评定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康复、传统康复治疗、康复工程等康复医学诊断和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的临床科室。
第四条二级以上(含二级,下同)综合医院应当按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独立设置科室开展康复医疗服务,科室名称统一为康复医学科。
鼓励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开展心理康复咨询工作。
第五条综合医院应当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诊疗场所、专业人员、设备设施以及相应的工作制度,以保障康复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六条综合医院应当根据医院级别和功能提供康复医疗服务,以疾病、损伤的急性期临床康复为重点,与其他临床科室建立密切协作的团队工作模式,选派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深入其他临床科室,提供早期、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为患者转入专业康复机构或者回归社区、家庭作好准备。
第七条综合医院应当与专业康复机构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转诊关系,实现分层级医疗,分阶段康复,使患者在疾病的各个阶段均能得到适宜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第八条综合医院应当采取适宜技术开展以下康复诊疗活动:一、疾病诊断与康复评定:包括伤病诊断,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活动和参预能力评定、生存质量评定、运动及步态分析、平衡测试、作业分析评定、言语及吞咽功能评定、心肺功能评定、心理测验、认知感知觉评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等。
二、临床治疗:针对功能障碍以及其他临床问题,由康复医师实施的医疗技术和药物治疗等。
基层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基层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需求不断增长,康复医学科在基层医院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一、总则第一条为指导与加强中医医院康复科规范化建设与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康复科管理者加强科室康复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与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康复科按照本指南建设与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就是在中康复科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功能评定与康复方法(针法、灸法、传统手法、导引功法、中药、情志调理、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矫形器等)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的临床科室。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康复科的指导与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康复科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保障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第六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具备与其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与技术力量,以保证康复诊疗工作有效开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开设独立的康复门诊,根据诊疗工作情况,可开设相应的康复功能治疗区,如传统康复方法治疗区、物理治疗区、作业疗法区等,进行分区建设,统一管理。
三级医院应开设康复病房,床位数不低于30张,并应根据医院的科室设置与学术特点,设置相应的康复单元(如脑病单元、骨关节病康复单元、儿童康复单元、老年康复单元、疼痛康复单元等)。
二级医院应设置中医康复门诊,有条件的可设置病房,床位数不低于15张。
开设康复病床的,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以8~10平方米为宜。
第八条中医医院康复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区、康复诊室、康复治疗区。
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治疗区域应有保护患者隐私的设置。
建筑格局与设施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
第九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康复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
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运营指南(试行2023版)
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运营指南(试行2023版)一、引言本指南旨在对中医医院康复科的建设与运营进行规范,以提高康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本指南适用于中医医院康复科的管理者、医生和康复人员,供其参考和执行。
二、建设要求1. 康复科设立:中医医院应设立康复科,并配备专业的康复设施和设备。
2. 人员配置:康复科应配备具备相应专业背景和技能的医生、康复师和护理人员。
3. 康复设备:康复科应配置适用的康复设备,以支持康复治疗和训练的进行。
三、服务范围康复科应提供以下服务:1. 康复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康复评估,确定康复治疗的目标和计划。
2. 康复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包括中医药治疗、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等。
3. 康复训练:通过康复训练和指导,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4. 康复咨询:提供相关的康复知识和建议,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
四、运营管理1. 科室管理:建立科室的组织架构、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规程,确保科室正常运作。
2. 人员培训:进行定期培训,提升康复科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
3. 质量控制:建立康复服务质量控制机制,监测和评估康复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4. 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康复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5. 科研攻关:积极参与相关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提高康复科的专业水平。
五、试行与修订本指南自2023年开始试行,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康复科建设与运营的需要。
六、总结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运营指南的制定对提高康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所有相关人员应严格按照本指南的要求执行,不断优化康复科的工作流程和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服务。
---注:本指南的内容为试行版,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调整,请以最新版本为准。
(完整版)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提高综合医院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是对综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和开展康复医疗服务的基本要求。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应当按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是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功能评定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康复、传统康复治疗、康复工程等康复医学诊断和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的临床科室。
第四条二级以上(含二级,下同)综合医院应当按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独立设置科室开展康复医疗服务,科室名称统一为康复医学科。
鼓励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开展心理康复咨询工作。
第五条综合医院应当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诊疗场所、专业人员、设备设施以及相应的工作制度,以保障康复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六条综合医院应当根据医院级别和功能提供康复医疗服务,以疾病、损伤的急性期临床康复为重点,与其他临床科室建立密切协作的团队工作模式,选派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深入其他临床科室,提供早期、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为患者转入专业康复机构或回归社区、家庭作好准备。
第七条综合医院应当与专业康复机构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转诊关系,实现分层级医疗,分阶段康复,使患者在疾病的各个阶段均能得到适宜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第八条综合医院应当采取适宜技术开展以下康复诊疗活动:一、疾病诊断与康复评定:包括伤病诊断,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活动和参与能力评定、生存质量评定、运动及步态分析、平衡测试、作业分析评定、言语及吞咽功能评定、心肺功能评定、心理测验、认知感知觉评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等。
二、临床治疗:针对功能障碍以及其他临床问题,由康复医师实施的医疗技术和药物治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一、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康复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康复科管理者加强科室康复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康复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康复科是在中康复科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功能评定和康复方法(针法、灸法、传统手法、导引功法、中药、情志调理、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矫形器等)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的临床科室。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康复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康复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二、基本条件第六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具备与其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技术力量,以保证康复诊疗工作有效开展.第七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开设独立的康复门诊,根据诊疗工作情况,可开设相应的康复功能治疗区,如传统康复方法治疗区、物理治疗区、作业疗法区等,进行分区建设,统一管理。
三级医院应开设康复病房,床位数不低于30张,并应根据医院的科室设置和学术特点,设置相应的康复单元(如脑病单元、骨关节病康复单元、儿童康复单元、老年康复单元、疼痛康复单元等)。
二级医院应设置中医康复门诊,有条件的可设置病房,床位数不低于15张。
开设康复病床的,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以8~10平方米为宜。
第八条中医医院康复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区、康复诊室、康复治疗区.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治疗区域应有保护患者隐私的设置。
建筑格局和设施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
第九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康复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
在配备基本评定工具的同时,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可以配备康复测评系统;并应配备中药浸浴设备、熏蒸(洗)设备、低频治疗设备、电针治疗设备、微波治疗设备等有助于提高中医疗效水平的设备,有条件可配备手功能治疗设备、运动训练器等设备。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方案与各种诊疗设备的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三、人员队伍第十二条中医医院康复科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不低于70%,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其他类别的执业医师。
第十三条中医医院康复科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应合理,年龄构成基本均衡,具有支撑科室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
第十四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医生在掌握中医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应接受1年以上的康复医学专业培养,掌握康复医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建立康复理念.中医类别住院医师经规范化培训应熟练掌握本科室常见病种与功能障碍的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临床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能分析康复评定结果并用于指导临床康复治疗,能掌握康复方法的适用范围,并根据疾病的病种和所处阶段开具相应的康复治疗处方.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应在达到住院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熟悉中医特色疗法,对康复科常见功能障碍具有较高的诊疗水平,对常见的疑难病与难治性功能障碍形成系统的诊疗思路,积累相当的诊疗经验.能够及时发现诊疗中存在的问题,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诊疗工作.中医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应在达到主治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具有较高的中医康复理论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对少见疑难病的诊断和应用中医方法处理的能力,具备对本科室重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作出最终决策的能力。
并能结合本学科的发展进行临床科研设计,领导下级医师进行康复医学科的科研工作发展。
第十五条中医医院康复科中医类别住院医师应在完成规范化培训中的转科培训后,在康复科上级医师指导下,重点培训康复优势病种和常见病种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常用功能障碍的评定方法、本科主要病种的诊疗方案(规范、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并掌握100首常用方剂(见附件1)及康复科常用技术(见附件2)。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主要通过参加进修、跟师学习、参加学习班等方式,重点培训疑难病的诊疗技术方法、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康复医学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等,明确个人专业发展方向,并具有一项以上中医康复科专病的诊疗专长。
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主要通过参加高级研修班、学术会议、跟师学习等方式,重点培训疑难重病症的诊疗技术方法,掌握国内外康复学新进展.中医医院康复科治疗师应系统接受康复治疗技能的培训,具备康复治疗师执业资格。
在医师指导下,负责具体的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工作的实施。
第十六条中医医院康复科主任应有从事康复相关专业5年以上工作经历并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二级中医医院康复科主任应由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担任,三级中医医院康复科主任应由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担任。
第十七条中医医院康复科执业医师人数在10人以上的,可建立学术带头人制度.学术带头人作为本科室的学术权威,应具有正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康复相关专业临床工作10年以上,在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地位。
学术带头人负责本科室中医康复特色的传承和创新,组织研究确定本科室发展方向与发展规划,指导重点项目的制定和实施。
第十八条中医医院康复科的学术继承人,应有从事中医康复科专业5年以上工作经历,并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学术继承人培养应充分利用本科室、本院以及本地区的资源,通过跟师学习、高级研修班、学术交流等方式,着重进行中医康复理论素养、老专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康复学新进展等方面的培训。
第十九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做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采取师带徒、名医讲堂、名老专家工作室等方式,整理、传承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
第二十条中医医院康复科护理人员应系统接受中医基础知识与技能培训,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3年内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时间不少于100学时.在护理人员培训中,要注重专科特色,培养符合科室需要的专科护理人才结构队伍。
第二十一条中医医院康复科护士应熟悉康复科常见病的基本知识,掌握康复科常见病与不同功能障碍的基本护理和方法。
应经过康复科规范化培训合格,掌握本科疾病常用护理技术;基本了解康复科特色技术操作的基础知识并掌握相关护理措施,能够为患者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护理服务和健康指导。
第二十二条中医医院康复科护士长是康复科护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二级中医医院康复科护士长应具备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2年以上康复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三级中医医院康复科护士长应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3年以上康复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第二十三条中医医院康复科要积极应用中医康复方法,促进中医诊疗水平的提高。
应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康复中医特色诊疗技术(非药物疗法)应用、辨证论治优良率、中医治疗率、中药辨证使用率、治愈好转率等纳入科室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四、服务技术第二十四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注重继承发扬中医康复传统诊疗技术,在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康复特色诊疗新技术。
第二十五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根据医院的级别和功能提供康复医疗服务,以功能障碍的临床康复为重点,与其他临床科室建立密切的团队工作模式,选派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深入其他临床科室,提供早期、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为患者回归社会和家庭作好准备.中医医院康复科诊治疾病以脑病、骨骼肌肉系统疾、老年病为主,具备相应疾病与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和诊治能力。
二级医院应能对科室常见疾病的康复诊疗工作。
三级中医医院应在二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基础上,建设专病门诊,并能开展康复特色突出、临床疗效确切的疑难病症的诊疗工作,同时根据临床工作开展相关临床科研工作.第二十六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采取适应技术开展以下康复诊疗活动:疾病诊断与康复评定:包括疾病的中西医诊断、运动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生存质量评定、手功能评定、言语及吞咽功能评定、认知功能评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检查等。
基础治疗:针对功能障碍以及其他临床问题,由康复医师实施的医疗技术和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在康复医师的组织下,由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康复工程等专业人员实施的康复专业技术服务。
包括:针法、灸法、传统手法、传统功法、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
第二十七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发布的相关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结合本科室临床实际,形成本科室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并应用于临床,定期对本科室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及疗效水平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估,不断优化诊疗方案,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第二十八条强化中医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中医诊疗水平。
积极使用中医药治疗,做到辨证准确、理法方药一致,充分发挥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中医康复诊疗的指导作用.及时开展病例讨论,重视传统功法在康复训练中的应用。
第二十九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根据发展方向和建设规划,注重引进吸收新的诊疗技术,并以临床为基础、疗效为核心,在中医康复理论、技术方法、康复用具研发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五、环境形象第三十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根据本单位和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在环境形象建设上注重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
第三十一条中医医院康复科环境形象建设的重点区域应包括门诊走廊和候诊区、病房走廊、传统康复疗法、运动疗法、物理治疗、作业疗法等区域。
第三十二条中医医院康复科的环境形象建设,应通过内部装、展板布置等形式,重点传播康复预防和改善功能障碍的理念,介绍康复技术和家居环境改良方法,彰显本科室诊疗特色和优势,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宣传知识、介绍方法和彰显特色的具体内容,应使用中医病名和中医术语,并依据病种的变化及时调整。
第三十三条中医医院康复科的内部装饰,根据不同的区域、内容,可以采用摆放人体骨骼肌肉系统模型,悬挂经络、穴位等相关知识的挂图等,设立康复预防常识宣传栏,开设橱窗、展柜、触摸屏、视频网络、宣传折页等方法。
六、附则第三十四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开展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按照相关要求执行。
第三十五条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以康复防治疾病为特色的,参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三十六条民族医医院康复科建设和管理相关规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另行制定.第三十七条本指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八条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附件1中医医院康复科常用方剂目录1. 麻黄汤(《伤寒论》)2.大青龙汤(《伤寒论》)3。
小青龙汤(《伤寒论》)4。
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5.三仁汤(《温病条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