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植物资源

合集下载

生物资源学名词解释

生物资源学名词解释

1.保护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目标是评估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出防止物种灭绝的具体措施。

它具有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双重特征,由基础生物学、应用生物学和社会科学交叉融会而成。

2.农药植物资源:指植物体内含有驱拒、干扰或毒杀害虫、抑制病菌和除草等物质的一类植物;其有效成分多为生物碱、皂素、挥发油、鞣质、苷类树脂、鱼藤酮等;植物性农药具有成本低、残毒少、无污染、无药害等特点。

3.自然资源:凡是经过人类发现而被输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消耗过程 变成有用途、有价值东西的自然物质 统称为自然资源。

例大气、水、气候、土地、矿物、生物、太阳能、风能等。

4.自然保护区:具有法定边界,被指定用来承担具有特殊价值或利益及特定自然特性等区域的保护任务的地区。

5.动物驯化:引种动物对引种区内一些环境因子的耐受范围发生适当调整,在生理习性、形态结构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化,以适应新的环境条件的过程。

6.生物资源的有限性:生物资源虽属于可更新资源,但其更新能力有一定限度,并不能无限制的增长下去。

7.植物资源:指在一定时间,空间,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的植物总和。

8.甜味剂植物:具有甜味的物质称为甜味剂,植物体内富含甜味剂称为甜味剂植物资源。

依产生甜味的物质成分甜味剂植物资源可分为两类即糖类植物和非糖甜味剂植物。

9.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指在人类利用生物资源的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充分研究和利用生物的再生能力,在不影响生物自身繁衍生息的条件下,既能当今满足人类对植物资源的需求,又不影响后代的需要,以实现生物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10.生物资源野生抚育:根据资源生物生长特性及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在其生态或相类似的生境中,人为或自然增加种群数量,使其资源量达到能为人们采集利用,并能继续保持群落生态的平衡的一种资源生物仿生态的生产方式。

11.生物资源的系统性:指任何生物物种在自然界中并非单独存在,而是形成一种系统关系,因此在利用生物资源时,一定从整体出发,进行综合利用。

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脂植物资源

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脂植物资源
Yang H u , i ue, ai LiPe x DaiH uia t ng
( n n Jg n s a to a tr sr e Xiy n 6 1 3 He a io g h n Nai n lNa u e Ree v , n a g4 4 3 )
Ab ta t Oi a d f tpa t nJg n h n Na u eRe e v r n e tg t d b s d o h il e e rh a d sr c : 1 n a ln si i o gs a t r s r ewe ei v si a e a e nt efedr s a c n
r c n s n s e i s d v r iy. n i n rg n. o s s i n o e eo e u lo lpl n p c e nd t i sb i g i h e s i p ce i e s t a c e t o i i p s e so fd v l p d f e i a t s e i s a her i ln
s e is ie il i p a t n r a p l a in p o p c . o e s g e t n e ep tf r r Op o i e3 p ce 。n db eol ln sa d b o da pi t r s e t S m u g si sw r u o wa d t r vd c o o f u d to o u lo l l n si i a。 u h a u lig t n o m a in d t fola d f tp a t e t b i— o n a in fr f e i p a t n Ch n s c sb i n hei f r to a a o i n a ln , s a ls d hig t er s u c sn r e y o x eln ln sf r f e i, a r ig O tb sc r s a c n o p e n ie n h e o r e u s r fe c le tp a t o u lo l c r yn U a i e e r h a d c m r he sv

森林食用油脂植物资源

森林食用油脂植物资源
科名含油量幅度平均含油量含油10以上种数含油主要属含油主要种樟科lauraceae13674043樟属cinnamomum天竺桂阴香樟云南樟香叶树山胡椒黑壳楠木姜子新木姜子紫楠鳄梨檫木山胡椒属lindera木姜子属litsea山茶科theaceae10643929山茶属camellia油茶糙果茶广宁油茶茶普洱茶越南油茶厚皮香硬毛石笔木厚皮香属ternstroemia石笔木属tutcheria芸香科rutaceae11563328吴茱萸属euodia吴茱萸三叉苦臭檀华南吴茱萸朵椒刺椒树花椒属zanthoxylum卫矛科celastraceae10584426南蛇藤属celastrus苦皮藤南蛇藤灯油藤卫矛白杜扶芳藤大花卫矛西南卫矛卫矛属euonymus大戟科euphorbiaceae7724042乌桕属sapium油桐石栗木油桐巴豆东京桐橡胶树麻疯树白背桐蓖麻乌桕叶底珠野桐续随子蝴蝶果野桐属mallotus石栗属aleurites油桐属vernicia我国富含油脂的植物大科第2节食用油脂植物的特征成分与动物性油脂相比植物性油脂的特征成分主要在于其与动物性油脂相比植物性油脂的特征成分主要在于其高含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对人体必需脂肪酸的提供
按用途分
• 食用植物油脂 • 工业用植物油脂
油脂植物资源:植物体内含油脂8%以上或 在现有条件下出油率达80%以上的植物的总 称。通常含油脂的部位以种子(仁)为主。
我国油脂植物的利用历史和现状
开发利用较早,但发展缓慢
油脂植物的利用已有数千年历史 • 《诗经》中对大豆的记载 • 《春秋左民传》中对油菜的记载 建国前后的停滞阶段
含量(占总 脂肪酸%) 63 云南油杉 52 油杉 79 山核桃 55 薄壳山核桃 80 藏刺榛 60~83 榛 53~57 澳洲坚果 77 钟萼木 62 巴丹杏 71~79 杏 73 松潘扁桃 86 常绿苦树 53~58 腰果 50 肉花卫矛 71 油橄榄

油脂植物资源ppt课件

油脂植物资源ppt课件
行的化学作用。 ➢ 维生素D:调节机体磷与钙的代谢作用。 ➢ 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调节生殖机能。 ➢ 维生素K:具有凝血作用。
8
油脂的营养价值
OH
维生素A
HO
O
维生素E
O
维生素K1
O O
维生素K2
O
H
H
CH2 维生素D2
HO
H
H
CH2
HO
维生素D3
9
油脂的营养价值
➢ 功能性油脂: 多不饱和脂肪酸: (1)亚油酸: 必需脂肪酸,预防脂肪缺乏症,如鳞屑性皮炎。 (2)γ-亚麻酸: 降低胆固醇。 (3)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 健脑,提
6
油脂的营养价值
➢ 提供热量
物质名称
油脂 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元素组成(%)



在动物器官中 氧化发热量
(J/g)
74-78 53 44
10.9-12.1 9.5-12.1
7
23
6
49
38.93 17.17 17.17
7
油脂的营养价值
➢ 提供维生素:油脂中含有油溶性维生素A、D、E、K。 ➢ 维生素A:提高机体对传染病的抵抗力,参与视网膜中进
13
反式脂肪酸是植物油(部分)氢化加工的产物。部分氢化 加工是重要的食品油加工工艺。因为植物油不含胆固醇, 是黄油、猪油等动物油脂的重要替代品,属于零胆固醇的 健康用油。
天然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室温下呈液态,起酥 效果差。经氢化处理后,部分不饱和脂肪酸转化为饱和脂 肪酸,综合熔点升高,室温下呈固态,起酥效果增加,可 以用来取代动物油起酥。但是在氢化加工过程中,少部分 顺式不饱和脂肪酸被转化为反式不饱和脂肪酸。后者在体 内代谢过程中,使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比例增高,因此向 组织血管递送胆固醇量增加,被视为不健康因素。有一得 必有一失。

油脂植物

油脂植物

B. 根据植物油料的含油率高低,可将 植物油料分成2类: 高含油率油料:菜子、棉子、花生、芝 麻等含油率大于30%的油料。 低含油率油料:大豆、米糠等含油率在 20 %左右的油料。

2. 油料种子的形态结构
油料籽粒由壳及种 皮、胚、胚乳或子叶 等部分组成。


种皮包在油料子粒外层,起保护胚和胚乳的作用。种 皮含有大量的纤维物质,其颜色及厚薄随油料的品种 而异,据此可鉴别油料的种类及其质量。 胚是种子最重要的部分,大部分油脂储存在胚中。 胚乳是胚发育时营养的主要来源,内存有脂肪、糖类、 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

水代法芝麻油制取

工艺流程:
麻渣
↑ 芝麻→筛选→漂洗→炒籽→扬烟→吹净→磨酱→对浆搅油→振荡分油→小磨 香油 主要工艺参数:

(1)筛选:清除芝麻中杂质。(2)漂洗:漂洗浸泡时间1—2h,浸泡后芝 麻含水量为25—30%。(3)炒籽:先大火炒20min,鼓起改文火,炒熟后泼 炒籽量3%的冷水,再炒1min,炒制温度不大于200℃。(4)扬烟吹净:芝 麻出锅立即扬去烟尘、焦末及碎皮。(5)磨酱:用石磨、砂轮磨将芝麻磨成 酱,磨速以30rpm/min为宜,尽可能多地破坏细胞。(6)对浆搅油:麻酱入 搅油锅,温度不低于40℃,分4次加入相当于麻酱重量的80—100%的沸水。 第一次加用水总量的60%,搅拌40—50min,转速30rpm/min,搅拌温度不 低于70℃。第二次加总用水量的20%,搅拌40—50min,温度约为60℃。第 三次加总用水量的15%,搅拌15min,温度约为50℃,转速10rpm/min。搅 拌1h有大量的油浮出。加水量的公式为: 加水量=(1-麻酱含油率)x麻酱量 x2(7)振荡分油、撇油:利用振荡法将油尽量分离提取出去,锅体转速 10rpm/min,墩油50min后第二次撇油,再墩油50min后第三次撇油。麻渣 温度为40℃。

九阜山野生油脂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九阜山野生油脂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4 . 、0o 3 7 3 . H 。
2 调 查 方 法
乏 足够 的 了解 , 油 脂 植 物 的综 合 开 发 利 用 价 值 认 识 对 明显 不 足 , 致 野 生 油 脂 植 物 资 源 尚未 得 到 充 分 利 用 。 导
采 用 野 外 实 地 调 查 、 料 收 集 与 访 谈 相 结 合 的 方 资 法进 行 调 查 口 。野 外 调 查 主 要 结 合 九 阜 山 地 形 、 境 ] 生 和植 被 的具 体 情 况 , 重 点 地 选 择 路 线 进 行 调 查 。为 有 使 调 查 结 果 能 全 面 反 映 该 区 的 野 生 油 脂 植 物 资 源 情 况 , 用 当地 居 民访 谈 以 及 查 阅 文 献 资 料 口 相 结 合 的 采
2 ~ 7) 主 峰 九 阜 山 , 拔 1 1 . 最 高 峰 尖 峰 665 ” , 海 2 5 2m,
4 4科 7 3属 9 1种 , 占福 建 省 主 要 油 脂 植 物 资 源 8 7科 2 7属 3 0种 的 5 . 、 3 6 和 2 . % , 1 2 0 6 3 . 8 4 占全 国油 脂
科( 9种) 大戟 科 ( 、 6种 ) 山 茶 科 ( 、 6种 ) 蔷 薇 科 ( 、 4种 ) 榆 科 ( 、 4种 ) 漆 树 科 ( 、 4种 ) 优 势 属 有 山茶 属 ( , 4 种 ) 山胡 椒 属 ( 、 3种 ) 山矾 属 ( 、 3种 ) 开 发 利 用 价 值 较 大 的 种 类 有 马 尾 松 、 柏 、 珊 瑚 、 叶 木 通 、 。 竹 草 三 樟 树 、 药、 油桐 、 乌 木 多花 山竹 子 、 茶 、 楼 、 山梅 与 木 腊 树 等 。对 该 区 野 生 油 脂植 物 的 种 类 组 成 、 用 油 栝 赛 取

延安野生油脂植物资源调查

延安野生油脂植物资源调查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1 0 0 4 —6 0 2 X. 2 0 1 3 . 0 3 . 0 5 1
延 安 野 生 油脂 植 物 资 源调 查
高居营 , 计建荣 , 白重炎
( 1 .延安市桥北林业 局 , 陕西 富县 7 2 7 5 0 0 ; 2 .延安大学 生命科学学 院, 陕西 延安 7 1 6 0 0 0 )
1 方 法和 内容
调查 方法 主要通 过 野 外 调 查 、 民 间采 访 及 查 阅
收 稿 日期 : 2 0 1 3—0 6—2 2
组成 部分 , 而且 木 本植 物具 有 适 应 性 强 、 用途多、 再
生性强等优点 , 是生物能源开发和利用的主体。
基金项 目: 国家林 业局 ( [ 2 0 0 9 ] 9 6号 、 [ 2 0 1 0 ] 9 7号) , 延 安市科技 项 目( 2 0 0 9 K N一 2 2 ) 。 作者简介 : 高居营 ( 1 9 6 6 一) , 男, 陕西 清涧人 , 延安市桥北林业 局工 程师 。 通讯作者 。

要: 为 了促进 延安 经济发展 、 合理 开发 利 用野 生植物 资 源和加 强 生 态建设 。通过 对延 安地 区的
野 生 油脂植 物 资源进 行 野外调 查 , 初 步统计 出该地 区现 有 野 生油 脂植 物 5 2科 1 1 4属 1 5 1种 , 分 析 了它们 的贮 油部位 、 含 油 量及其 主要 用途 。结果表 明 , 延安 地 区合 6种 以上 的科有榆 科 、 桦木 科 、 十 字花 科 、 蔷薇 科 、 蝶 形 花科 、 卫 矛科 、 唇 形科 、 菊科 等 8个科 , 为 该地 区油 脂植 物 的优 势 类群 , 约 占总 数的 4 2 . 4 %; 油 脂含 量在 2 0 % 以上 的有 4 7种 , 占总数 的 3 1 . 1 3 %; 其 中含 油量 最 高的是 野 核桃 , 达 6 8 . 6 %; 最低 的是龙 葵 , 为2 % 。开 发潜 力极 大 , 并对 延 安 地 区野 生 油脂 植 物 的保 护 和 开发 利 用 现

植物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植物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植物资源的概念和分类一切有用的植物总和(栽培植物和野生植物)。

食用药用工业用保护和改造环境用植物种质植物资源:在时间、空间、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直接或间接有用的植物的总和。

时间性:指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利用途径和价值的差异空间性:指植物的分布区域,由环境条件不同导致利用价值差异人文背景:指不同民族、地域的人,由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的积累,在用植物的种类、经验、方法上的多样性和差异。

紫锥菊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红豆杉林业植物资源与识别4.2.1 油脂植物资源的概念油脂:油和脂肪的总称植物油脂:从植物种子、果肉及其他部位提出来的,由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油脂的组成:脂肪酸甘油酯称为油的,其脂肪酸多为不饱和的;称为脂肪的,其脂肪酸多为饱和的植物油脂中反式脂肪酸的来源:天然的植物油脂中可能含有少量的反式脂肪酸植物油脂经高温处理后(250度,2小时),易生成反式脂肪酸常见于烘烤及油炸食品。

油脂植物资源:指处于野生状态或半野生状态有一定含油量的植物,其体内含油脂8%以上或在现有条件下出油率达80%以上的植物的总称。

通常油脂多存在于植物的果实、种子、花粉、孢子、根、茎、叶等器官,含油脂的部位以种子(仁)为主。

4.2.2 我国油脂植物资源 我国油脂植物资源近千种,隶属于100多个科,其中以樟科、山茶科、芸香科、卫矛科、大戟科、豆科、蔷薇科、忍冬科和十字花科为主。

木本油料植物400多种,含油量15-60%的有 200多种,50-60%的有50多种,多于草本植物(3:1左右)。

果实含油量在30%以上,且资源丰富的树种均具有开发价值,目前广泛栽培的约30多种。

4.2.3 几种重要的油脂植物资源(1)油茶 Camellia oleiferaAbel. :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又名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等。

种子含油量36.6%,种仁含油量55.9%,是我国产油量最高的植物之一。

茶油是植物油中的珍品,含有油酸83.3%,亚油酸7.4%,易被消化。

油料植物优选树种--油茶、光皮树、黄连木、麻疯树、文冠果(北方)

油料植物优选树种--油茶、光皮树、黄连木、麻疯树、文冠果(北方)

油料植物优选树种--油茶、光皮树、黄连木、麻疯树、文冠果(北方)我国油料植物有151科697属1554种,其中种子含油量在40%以上的植物有154种,如黄连木、文冠果、麻风树、光皮树、油茶等。

食用油料植物有油茶、仿栗、檀栗、光皮树、野核桃、文冠果、黄连木、水青冈、光叶水青冈等。

工业油料植物有麻疯树、油桐、乌桕、野槭树、马桑树、盐肤木、木姜子、山苍子、猴樟等。

---------------------------油茶油茶:别名茶子树、茶油树,分布在我国17个省市,是我国特有的山茶属多年生木本油料植物,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高3-6米。

油茶种植后,一般3年左右可开花结果,6-7年进入盛果期,寿命可达100年以上。

油茶籽含油率40%以上,茶籽油脂肪酸组成和橄榄油非常相似,具有独特清香,在我国南方如湖南、江西等省,茶籽油被作为上等食用油。

我国有许多油茶优良品种,产油量可达0.5吨/公顷,个别品种达0.7吨/公顷。

种植茶树用工很少,只相当于种油菜用工量的1/10。

---------------------------光皮树分布于长江流域至西南各地的石灰岩区,黄河及以南流域也有分布。

一般2月下旬萌芽,3月份展叶,4月上旬至5月上旬开花,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果实成熟,11月中旬至次年2月落叶。

据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的不完全统计,石灰岩山地总面积有2200万公顷,按10%面积栽植光皮树,可年产光皮树油3000万吨。

光皮树是山茱萸科木属落叶灌木或乔木,高5~18米,胸径可达55厘米,树冠伞形。

树皮呈紫红或灰白带绿色,光滑斑状剥落。

叶椭圆形,长3~9厘米,宽1.9~5.8厘米。

聚伞花序,花白色或淡黄色,核果球形,成熟时呈黑褐色,有白色贴伏短柔毛,果径4.5~6.2毫米,种子黄白色。

光皮树栽植后3~5年便可开花结实,盛果期50年,结果直至死亡,寿命200年以上。

大树每年平均产干果50公斤左右,多者达150公斤,果肉和果核均含油脂,干全果含油率33%~36%,出油率25%~30%,平均每株大树年产油15公斤以上。

油脂类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优秀课件

油脂类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优秀课件

(1)气味和色泽

纯净的油脂无色无味,天然油脂由于混入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
素等有色物质而呈现不同的颜色;

油脂特征的气味一般是由其中的非脂类成分引起的,如芝麻油中
的乙酰吡嗪、椰子油中的壬基甲酮及菜油加热时产生的黑芥子苷等。
(2)熔点和沸点

天然油脂无固定的熔点和沸点,而只有一定的熔点范围和沸点范
O
R1 C O CH2 O
R2 C O CH O
R3 C O CH2
油脂结构中的R1、R2、R3的意义:
1)R1、R2、R3代表高级脂肪酸中的烃基 2)可能为饱和烃基,也可能为不饱和烃基 3)可能相同(即单甘油酯),也可能不同 (即混甘油酯) 4)天然油脂大多为混甘油酯
油脂中脂肪酸的种类
脂肪中的脂肪酸可分为: 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会引起胆固醇增 高,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等容易发生; 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脂,防止血液凝聚。 当这三种脂肪酸的吸收量达到1∶1∶1的比例时,营养才能 达到均衡,身体才能更健康。
油脂的塑性在实际应用中有涂抹性、可塑性等不同的表述。
(6)油脂的液晶态
油脂的液晶态可简单看作油脂处于结晶和熔融之间,也就是液体和固体之间时 的状态。此时,分子排列处于有序和无序之间的一种状态,即相互
作用力弱的烃链区熔化,而相互作用力大的极性基团区未熔化时的状态。脂类在 水中也能形成类似于表面活性物质存在方式的液晶结构。
(1)脂的熔融特性
①熔化
简单甘油三酯(即所含三个脂肪酸种类相同)是一类纯的物质,其熔融行为 符合纯物质的熔融特性,即从固体变为液体时,热焓对物料温度的曲线为S形, 即固体开始熔融前加热,固体温度上升,但当熔融开始时,加热所提供的热量, 用来克服相变所需的能量,状态发生变化但温度不发生变化;全部变为液体后 继续加热液体温度继续上升。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晶形相互转化的问题。

油脂植物资源范文

油脂植物资源范文

油脂植物资源范文油脂植物资源是指可以提取植物油脂的植物种类。

油脂植物资源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它们不仅在食物、工业和医药领域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油脂植物资源及其应用。

第一部分:油脂植物资源的分类与特点油脂植物资源的特点是丰富的种类和广泛的适应性。

不同的油脂植物资源在油脂成分、产量和适应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

例如,大豆油富含亚油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抗氧化性,适宜用于食品加工和调味品制备;棕榈油含有高量的饱和脂肪酸,适合用于工业生产和生物燃料加工。

第二部分:主要油脂植物资源及其应用1.大豆:大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脂作物之一,主要产于亚洲和美洲。

大豆油富含亚油酸和维生素E,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调味品制备和动物饲料添加剂等。

2.棕榈:棕榈是热带地区最主要的油脂植物之一,主要产于亚洲和非洲。

棕榈油含有高量的饱和脂肪酸,适用于食品加工、肥皂制造和工业生产等。

3.椰子:椰子是热带地区常见的油脂植物,主要产于亚洲和太平洋岛屿。

椰子油富含中链脂肪酸和维生素E,具有抗菌和抗氧化作用,可用于食品加工、护肤品制造和生物柴油生产等。

4.菜籽:菜籽是温带地区最主要的油脂植物之一,主要产于欧洲和北美洲。

菜籽油富含亚油酸和维生素E,适用于食品加工、烹饪和医药领域等。

5.花生:花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主要产于亚洲和非洲。

花生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适用于食品加工、调味品制备和医药领域等。

第三部分:油脂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种植管理:合理规划农田和种植布局,加强耕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避免因过度耕作和水资源浪费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

2.科学种植:采用合适的品种和种植技术,提高油脂植物的产量和质量,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废弃物利用:油脂植物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如榨脂渣和榨油饼等。

这些废弃物可以作为农业肥料、生物质能源和饲料添加剂等进行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脂植物资源调查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脂植物资源调查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脂植物资源调查张代贵;肖艳;邓涛;魏华;刘云娇【摘要】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和查阅文献,对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油脂植物资源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油脂植物共有70科184属281种,分别占壶瓶山种子植物科、属、种的37.04%、19.70%、11.38%,占全国油脂植物科、属、种的64.81%、46.35%、34.52%;含10种以上油脂植物的优势科为十字花科、蔷薇科、菊科、大戟科、豆科、樟科,主要分布于海拔1 100 m以下的常绿阔叶林带;含油量在40%以上的有54种(26科32属).该区油脂植物地理分布类型多样,起源古老,以温带成分占明显优势.【期刊名称】《中国油脂》【年(卷),期】2010(035)006【总页数】6页(P65-70)【关键词】壶瓶山自然保护区;油脂植物;资源调查;地理分布【作者】张代贵;肖艳;邓涛;魏华;刘云娇【作者单位】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吉首,416000;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吉首,416000;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吉首,41600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193;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吉首,4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2;Q949.9Abstract:The oil plant resources in Hupingmountain national reserve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field survey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281 species,belonging to 184 genera,70 families, were distributed in this area,taking a ratio of 11.38%,19.70%and 37.04%in Huping mountain oil plants respectively,namely a ratio of34.52%,46.35%and 64.81%in Chinese oil plants.The dominantfamilies,which had 10 ormore oil plant species,includedCruciferae,Rosaceae,Compositae,Euphorbiace,Leguminosae and Lauraceae.Oil plant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zone,and there were 54 species,belonging to 32 genera,26 families,of which the oil contents were higher than 40%.The area-types of the oil plants included tropical and temperate types which suggested a kind of transitional characteristic.Key words:Hupingmountain national natural reserve;oil plant;resource investigation;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植物油脂既是人类营养的重要来源,也是一些工业产品的重要原料,更是潜在的可再生能源。

九阜山野生油脂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九阜山野生油脂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九阜山野生油脂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张雪芬【摘要】对福建省尤溪县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油脂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共有野生油脂植物44科73属91种,占全国油脂植物108科397属974种的40.7%、18.4%和9.3%.优势科有樟科(9种)、大戟科(6种)、山茶科(6种)、蔷薇科(4种)、榆科(4种)、漆树科(4种),优势属有山茶属(4种)、山胡椒属(3种)、山矾属(3种).开发利用价值较大的种类有马尾松、竹柏、草珊瑚、三叶木通、樟树、乌药、木油桐、多花山竹子、油茶、栝楼、赛山梅与木腊树等.对该区野生油脂植物的种类组成、取用部位、含油率大小、分布、生活型以及开发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开发利用建议.【期刊名称】《中国林副特产》【年(卷),期】2010(000)003【总页数】4页(P88-91)【关键词】九阜山;野生油脂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作者】张雪芬【作者单位】福建省尤溪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福建,尤溪,365100【正文语种】中文植物油脂除可食用外,在制皂、润滑油、油漆、涂料、皮革、造纸、橡胶、蜡烛、纺织、化工、地质等方面也有着广泛的用途,有的在国防工业上还有特殊用途。

但目前,人们对野生油脂植物资源的种类与分布还缺乏足够的了解,对油脂植物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认识明显不足,导致野生油脂植物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九阜山为省级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丰富,为合理开发利用该区的野生油脂植物资源,变当地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对该区的野生油脂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现把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1 自然地理概况九阜山位于福建省尤溪县西南部西城、新阳、坂面三乡(镇)交界处,距县城13 km,地处闽中玳瑁山脉东北向延伸的支脉上(E118°1′58″~118°7′16″,N26°3′37″~26°6′57″),主峰九阜山 ,海拔 1215.2 m,最高峰尖峰顶,海拔1222.4 m,最低点205.0 m,落差超过1000.0 m。

2油脂植物

2油脂植物

4、氧化作用
天然油脂暴露在空气中相当时间后,就会 产生一种刺鼻臭味,称为酸败(rancidity)。 油脂酸败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空气中的氧使 其氧化分解,二是微生物等的作用。油脂中不 饱和脂肪酸的双键受到空气中氧的氧化作用后 成为过氧化物,继续分解产生低级醛、酯、羧 酸和醛或酮的衍生物,这些物质使油脂产生臭 味。油脂酸败的另一个原因是暴露或脂肪酶将 油脂水解成低级脂肪酸,再经过一系列的化学 变化后生成β-酮酸,这个过程称为β-氧化(βoxidation)。生成的β-酮酸脱羧而成低级酮 类。
(三)油脂精炼加工
油脂精炼的过程归纳起来包括:a.脱胶 b.脱蜡 c.脱酸 d.脱色 e.氢化和“后脱色” f.脱臭 g.冬化(脱脂) h.分提 。
1、脱胶 油脂中胶质所含有的物质主要有 磷脂、糖、蛋白质、微量元素及其他 杂质。这些胶质物质是影响成品油质 量的主要因素,于是关于它们的去除 方法的研究很多,根据应用要求不同, 胶质的去除方法也不同。 通常采用膜过滤脱胶法、水化脱 胶法和特殊水化脱胶法。
5、氢化和“后脱色” 油脂的氢化在一般油脂工艺概念中属于油 脂加工的范畴。它是指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 下,将氢加到不饱和甘油三酯的双键上,同 时脂肪酸中的双键发生位移及几何异构化 (由顺式变为反式)的过程。
氢化后的油必须去除催化剂,方法可以采用 加入一些白土,便于过滤去除,因此又称为 “后脱色”。
6、脱臭
• 还有一些大科,如:十字花科有23种(平均含油 量34%)、木樨科有16种(平均含油量19%)、 忍冬科有16种(平均含油量21%)为油脂植物。 它们中间有富油属,如芸苔属及荚迷属。 • 含10~100种的中、小科中我们发现有14个富油 科,其中平均含油量在19~29%之间有5科57种, 平均含油量在30~58%之间有9科131种,14科 合计185种。

十二种木本油料植物

十二种木本油料植物

十二种木本油料植物木本油料在我国油市已被“洋油”主宰的形势下,大力发展木本食油是确保城乡百姓长期吃油安全最为理想的科学选择。

为提高优质的木本油料重要来源。

国务院于2015年发布了《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

《意见》总体目标力争到2020年,建成800个山桐子、油茶、核桃、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重点县,建立一批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示范基地,木本油料种植面积从现有的1.2亿亩发展到2亿亩,年产木本食用油150万吨左右。

木本油料作物较多,但是每种油料作物的含油量、含油品质却千差万别。

经过调研,目前有十二种木本油料作物属于国家重点研究和发展的对象,都有哪十二种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一.毛叶山桐子毛叶山桐子,又名水冬瓜、山梧桐、油葡萄等,大风子科(F1acourtiaceae),毛叶山桐子属,主产地为中国。

相比于文冠果、油茶、黄连木等木本油料植物而言,毛叶山桐子植株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挂果快,产量高,果实含油率高且耐储藏、易加工,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为理想的优质高产的木本油料本土植物。

园林绿化:山桐子树侧根系十分发达,呈网状。

发达的根系使该树种生长速度快,播种当年树高即可达80~160厘米,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功能,减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是优良的生态树种之一。

毛叶山桐子果实中果肉含油率达40%~43.6%,种子含油率达25%~29%,全果含油率32%~38%,精炼率为85%,亚油酸含量达60 %~80%,被誉为“树上油库”。

该树生长快,结果年限长。

4~5年开始挂果,一般15年左右进入盛果期,盛产期长达40~70年。

初期单株可产鲜果5Kg以上,盛产期单株可产鲜果达130Kg以上。

毛叶山桐子是阳性速生树种,适应性强,耐旱,耐瘠薄,喜温暖气候和肥沃土壤,适宜的土壤PH值为5.3~8.0,在微酸性、中性和微碱性沙质土壤里均能正常生长;在地势向阳、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方,生长快。

对气候条件要求不严,能耐低温高热(-14~40℃),年降雨量在800mm~2000mm,海拔在160~2400米的范围都能正常生长。

江西油脂植物资源及其加工利用

江西油脂植物资源及其加工利用
43 7 . 6 . 35 l 8O 2 . l61 o . 4 3 2. 4 8 5. 4 . 30 9 . 68 9 _ 83 9 . 25
江西赣南 山区, 上犹县 陡水镇 e Ln 1 o ea r d o .x i . r a s t d 红豆杉科 薄皮山核桃 ay l o ni f n eh . oh 胡桃科 C raii essWagn 1 K c ln K 胡桃 Jga s e aL t/n c . t rt 胡桃科 水青 冈 Fg so g eo t Se . au l i t l a e n p ia m 山毛榉科 白木 通 A e i i lt (h n . K iz vt 木通科 bat oi a T u b1 o . a. k r a f d asrl DesR h . ut i il e d a s( ) 八 角 ,/im1 rm o . fcu ) u Hok 2 e 八 角 科 厚朴 Man l o , ̄R h .t l. goi f a e de Wi a #i s 木兰科 观 光 木 Tonid nrno ou h n sogo edo drmC u 木兰科 阴香 黄樟 天竺桂 Cna o mb r a niN e) I inm mu um n i edB. 樟科
榧属 胡桃属 胡桃属 水青 冈属 木通属
八 角 属 木兰属 观光木属
海 拔 1 0 ~ 0 0 1 0m 0 4 海拔 30 1 0 0 ~ 0m的山坡灌丛 中 5
0 4 5月 ~ 133 9 0月 9 . 1 168 9 1 9 . 0月
维普资讯
安 徽农 业科 学 , u a o nu A r Si20 , 4 1 )37 -4 5 J r l f hi g . c 06 3 (4 :44 37 on A i .

11.油脂资源

11.油脂资源
Olea europaea

油脂植物资源—主要油脂植物资源「乌桕」
﹡种子外被之蜡质称为“桕 蜡”,可提制“皮油”,供 制高级香皂、蜡纸、蜡烛和 食用;种仁榨取的油称“桕 油”或“青油”,供油漆、 油墨等用。 ﹡木材白色,坚硬,不翘不 裂,纹理细致,可作车辆、 家具和雕刻等用材。 ﹡叶为染料,可染衣物。根 皮治毒蛇咬伤。 木 叶120 种 Sapium 戟 ﹡分布于黄河以南各省区,北 ﹡在 ﹡具乳状汁;叶互 10 月下旬至 11 ﹡乌桕属 有 种 ,乌梓别树科乌 达陕西、甘肃。以浙江省为最 月下旬果壳脱落, 生、纸质、菱形。 以上,主要分布于热带 也桕、名木 桕 多。在日本、越南、印度、欧 露出洁白种子为采 叶柄纤细,顶端具 地区,我国约 10种。 为 油 有 洲、美洲和非洲亦有栽培。 :。 收期。 2 腺体。 很著梓蜡 ﹡栽培最多、经济价值 ﹡喜光,喜温暖气候及深厚肥 ﹡雌雄同株,雌花 ﹡采收时应将果穗 好名等子 最高的是乌桕;还有山 沃而水分丰富的土壤,耐寒性 通常生于花序轴最 观的。树 连同结果枝上部一 乌桕、圆叶乌桕、异叶 不强,年平均温度15℃以上, 下部,雄花生于花 赏工 、 起剪下,仅留果枝 乌桕等树种。 年降雨量750mm 以上地区都可 作业 序轴上部。 基部一段作为明年 木 生长。 用用 油 ﹡乌桕是色叶树种,春 ﹡蒴果具 3种子。 乌 的结果母枝。 油 。 ﹡一般 秋季叶色红艳夺目,其 4-5年开始结果, 年 种子黑色,外被白 树 10 桕 ﹡采收后脱粒,取 为 料 60-70 后进入盛果期, 观赏效果不下丹枫 。花 、 年后逐 属 色蜡质的假种皮。 树 又 落大 出种子即可。 渐衰老。 是很好的蜜源。 ﹡花期4-8 月。 ﹡ ﹡ ﹡ Sapium sebiferum Euphobiaeaeqng

海南非粮油脂植物资源调查与筛选

海南非粮油脂植物资源调查与筛选

海南非粮油脂植物资源调查与筛选宁阳阳;李许文;胡晓敏;王发国;唐春艳;邢福武【摘要】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文献,对海南主要含油部位含油量在30%以上的非粮油脂植物资源的种类组成、生活型、地理分布类型、分布状况、取用部位、含油量等进行了分析,并参照建立的非粮生物柴油能源植物评价标准对这些植物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海南主要含油部位含油量在30%以上的非粮油脂植物共有62科139属192种,优势科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樟科(Lauraceae)、番荔枝科(Annonaceae)、葫芦科(Cucurbitaceae)、山茶科(Theaceae);以木本植物为主,占总数的95.3%;地理分布类型以热带成分占优势;地理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以三亚市为中心的南部台地平原区和以东方市八所港为中心的西部台地平原区,随海拔升高植物种类逐渐减少;取用部位以种子和种仁为主,其中84种植物的含油量超过40%,并筛选出竹柏(Nageia nagi)、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观光木(Michelia odora)等59种可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资源.【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43)001【总页数】7页(P56-62)【关键词】海南;非粮油脂植物;调查;筛选【作者】宁阳阳;李许文;胡晓敏;王发国;唐春艳;邢福武【作者单位】广州天适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335;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510405;广州天适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335;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广州510650;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27;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广州5106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5.9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人类目前开发利用的主要化石能源(包括石油、煤炭和天然气)面临枯竭的危险,大量消费化石能源所排放的SO2和CO2已严重威胁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全球气候变暖、酸雨等灾难性的后果[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脂分离提取工艺
(7)精制油脂 脱蜡:油脂冷却至5-10℃左右,静置10-20小时,加入少量
助滤剂(硅藻土),过滤。 脱臭:除去油脂的臭味(烃类、醛、酮、低分子脂肪酸,加
工过程产生的异味,如焦糊味、白土气味、溶剂气味),利 用臭味物质与油脂的挥发度不同,在高温真空的条件下,通 过水蒸汽蒸馏除去臭味。 脱脂(冬化):为了使油脂在较低的温度下保持透明澄清, 需除去凝固点较高的甘油三酯。油脂冷却至15℃,搅拌15小 时,继续冷却至5℃,结晶24小时,过滤。分离出的固脂可 添加入人造奶油或起酥油。
油脂的精炼工艺
➢ 玉米油成品理化指标 ➢ 色泽:R<6.5,Y<30.0 (罗维硼比色法) ➢ 水分及挥发物(%):<0.5 ➢ 不溶性杂质(%):<0.5 ➢ 酸值(KOH)(mg/g): < 8.0 ➢ 磷脂(%):<1.0 ➢ 蜡(%): < 0.5 ➢ 反式脂肪酸(%):<0.8 ➢ 冷冻实验:72小时,澄清
酶解预处理取油工艺
油料 清理 破碎 调整水分 热处理
灭酶 干燥 提取
油脂
酶解
(6)提取油脂 先用机械压榨提取约60%的油,再用溶剂浸出法提取残留的 油脂。提取用溶剂采用已烷。
油脂分离提取工艺
(7)精制油脂 脱胶:脱除毛油中胶体杂质(磷脂、蛋白质等),加入热水,
使磷脂吸水膨胀凝聚,膨胀后的磷脂能吸附油脂中的其他胶质, 使胶质在油中的溶解度降低,经自然沉降与油分离。 脱酸(碱炼):脱胶后的油脂中加入碱液,中和其中的游离脂 肪酸,生成不溶于油脂的金属皂。 脱色:除去油脂中的色素,通常加入活性白土吸附色素,过滤。 脱色还可去除残留磷脂和金属皂。
15.03 16.17
18.57 18.99 21.22 22.36 23.73 25.52 25.70 27.05
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Time (min)
油脂分离提取工艺
(1)除杂:除去石块、植物碎屑、杂草种子、粮食种子等杂物。 (2)预热:将油籽温度升至30-40℃,水分含量调节至7-9.5%。
油脂植物资源
构成油脂脂肪酸组成: (1)现已从各种油脂中水解得到100多种脂肪酸,一般含4-34
个碳原子。 (2)较常见的是含12个碳原子以上的饱和或不饱和高级脂肪
酸,最常见的有:软脂酸(十六酸,又称棕榈酸)、硬脂酸 (十八酸),油酸(十八烯酸),亚油酸(十八二烯酸)。 脂肪分子最常见的4种形式: GS3、GS2U、GSU2、GU3 G:甘油基;S:饱和脂肪酸;U:不饱和脂肪酸
一种浓香花生油的生产工艺
➢ 毛油的制取: 花生仁→明火炒大仁,蒸炒小仁→破碎→吸风脱 红衣→压榨→沉降→毛油
➢ 毛油的精制 毛油→调温→过滤(除磷脂和脱胶)→过滤(于 15-20℃沉降15天后)→浓香花生油
我国主要富含γ-亚麻酸油脂植物资源
月见草:又名山芝麻,柳叶菜科 月见草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 种子含油量30.10%,脂肪酸组成 为 棕 榈 酸 6.1% 、 硬 脂 酸 1.8% 、
油脂植物资源
食用植物资源
油脂植物资源 淀粉植物资源 香料植物资源 饮料植物资源 色素植物资源 甜味剂植物资源
油脂植物资源
➢ 油脂的定义:油脂为油和脂肪的总称,常温下液态的称为 油,固态的称为脂肪。
➢ 油脂的组成:脂肪酸甘油酯。称为油的,其脂肪酸多为不 饱和。称为脂肪的,其脂肪酸多为饱和。
油脂的营养价值
➢水化合物
元素组成(%)



在动物器官中 氧化发热量
(J/g)
74-78 53 44
10.9-12.1 9.5-12.1
7
23
6
49
38.93 17.17 17.17
油脂的营养价值
➢ 提供维生素:油脂中含有油溶性维生素A、D、E、K。 ➢ 维生素A:提高机体对传染病的抵抗力,参与视网膜中进
CH2 OH HC OH
CH2 OH
甘油
O HO C
O HO C
HO C O
软脂酸 硬脂酸 油酸
油脂植物: 指处于野生状态或者半野生状态有一定含油 量的植物。多存在于植物的果实、种子、花粉、孢子、根 、茎、叶等器官。
机体内油脂以结构脂肪和贮存脂肪两种形式存在。结构脂 肪处于细胞内。是构成细胞原生质的组成成分,贮存脂肪 主要存在于脂肪组织中,在高等动物中主要存在于皮下结 缔组织、大网膜 、肠系膜等,具有润滑、防震、防寒以 及通过分解而提供能量等功能。
市场上销售的用于替代黄油(Butter)的人造黄油( Margarine)和替代猪油(Lard)的白油(Shortening)都是氢 化植物油。
油脂中的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的危害: (1)使血清中对人体有害的低密度胆固醇浓度升高,对人体
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降低。 (2)使致动脉硬化的α-脂蛋白浓度升高,明显增加患心血管
食用油脂植物
➢ 油脂的存在: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中,如大豆、花生、油菜 籽、芝麻、向日葵等,其脂肪含量可达40-50%。
油脂
橄榄 油 花生 油 菜籽 油 茶籽 油
豆蔻 酸
C14:0
0.2
软脂 酸
C16:0
9.5
硬脂 酸
C18:0
1.4
油酸 C18:
1
81.6
亚油 酸
C18:2
7.0
亚麻 酸
C18:3
0.1
使油籽柔软。 (3)轧坯:厚度为0.2-0.3mm,破碎细胞壁。 (4)蒸炒:温度75-100 ℃,调节水分含量5-7%。使小油滴凝
聚成大油滴。 (5)酶解:利用酶降解植物细胞壁纤维素骨架,分解脂蛋白、
脂多糖复合体使油脂获得充分释放。常用酶:纤维素酶、半 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淀酚酶等。
油脂分离提取工艺
油酸7.7%、亚油酸73.5%、γ-亚
麻酸9.2%。
我国主要富含γ-亚麻酸油脂植物资源
微孔草(紫草科微孔草属): 一年生草本,别名兰花花,紫 草科植物,我国特有植物,分 布于西藏、四川、陕西、青海、 甘肃等省,含油量40-50%, γ-亚麻酸8.1%。
我国主要富含γ-亚麻酸油脂植物资源
华山松:松科植物,分布于西北、中南及西南各地,含油量 51.2%, γ-亚麻酸含量38%。
➢ 经高温加热处理的植物油脂 植物油脂在精炼脱臭工艺中,通常需要250 ℃以上高温和
2小时加热时间,长时间高温加热有利于反式脂肪酸和生成。 ➢ 烘烤及油炸食品中反式脂肪酸也常见。
自然界动植物自身合成或从自然食物中摄取的不饱和脂肪酸均为顺式(cis) 脂肪酸,即在不饱和键(烯键)两端的碳元素上连接的两个氢均在双键的同 一侧。这样不饱和脂肪酸分子在不饱和键处自然弯曲。而在反式(trans)脂 肪酸分子中,不饱和键两端的碳元素上连接的两个氢在双键的对侧。这样 不饱和脂肪酸分子在不饱和键处成直线。以十八碳脂肪酸为例:
行的化学作用。 ➢ 维生素D:调节机体磷与钙的代谢作用。 ➢ 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调节生殖机能。 ➢ 维生素K:具有凝血作用。
油脂的营养价值
OH
维生素A
HO
O
维生素E
O
维生素K1
O O
维生素K2
O
H
H
CH2 维生素D2
HO
H
H
CH2
HO
维生素D3
油脂的营养价值
➢ 功能性油脂: 多不饱和脂肪酸: (1)亚油酸: 必需脂肪酸,预防脂肪缺乏症,如鳞屑性皮炎。 (2)γ-亚麻酸: 降低胆固醇。 (3)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 健脑,提
反式脂肪酸是植物油(部分)氢化加工的产物。部分氢化 加工是重要的食品油加工工艺。因为植物油不含胆固醇, 是黄油、猪油等动物油脂的重要替代品,属于零胆固醇的 健康用油。
天然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室温下呈液态,起酥 效果差。经氢化处理后,部分不饱和脂肪酸转化为饱和脂 肪酸,综合熔点升高,室温下呈固态,起酥效果增加,可 以用来取代动物油起酥。但是在氢化加工过程中,少部分 顺式不饱和脂肪酸被转化为反式不饱和脂肪酸。后者在体 内代谢过程中,使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比例增高,因此向 组织血管递送胆固醇量增加,被视为不健康因素。有一得 必有一失。
高记忆力,降低血小板凝聚,降血脂,预防冠心病。 磷脂:含有磷酸根的类脂化合物。调节生物膜的生物活性
和机体内正常代谢。卵磷脂、脑磷脂、肌醇磷脂、丝氨酸 磷脂为四种重要磷脂。大豆中磷脂含量为1.0-3.2%,其中卵 磷脂(约含34.2%)、脑磷脂(约含19.7%)、肌醇磷脂 (约含16.0%)、丝氨酸磷脂(约含15.8%)。
大豆油
4~816
干酪
36~57
向日葵油 113~819
人造奶油
164
玉米油
1~191
黄油
40~62
花生油
14~613
油脂的理化性质
1、溶解性 脂肪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一般不溶于水,而溶于
乙醚、丙酮、氯仿、苯、石油醚及四氯化碳等非极 性溶剂。
2、熔点 脂肪的熔点取决于所含脂肪酸的成分,脂肪
酸都有固定的熔点。如果饱和度相同,则脂肪 酸的熔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当碳原子 数相等时,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比相应的饱和 脂肪酸要低。
疾病的危险。研究显示,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增加2%,患心 脏病的风险增加25%。 (3)反式脂肪酸影响胎儿和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4)反式脂肪酸与癌症有关。
常见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mg/ g)
食物名称 反式脂肪酸含量 食物名称 反式脂肪酸含
蛋糕
53
冰淇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