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粉体技术在药物制剂中如何提高制剂质量
药物粉体技术
药物粉体技术
药物粉体技术是指利用各种化学、物理、制备技术等手段对药物进行微观尺度上的粉末化处理的技术,使药物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药物粉体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制药领域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药物制剂的研发和生产中。
药物粉体技术主要包括药物粉碎、药物干燥、药物粉末混合、药物喷雾干燥、药物微胶囊化等多个方面。
其中,药物粉碎是最基本的粉体技术之一,其目的是将粗大的药物颗粒磨碎成更细小的颗粒,以便于后续的制剂加工。
药物干燥是将药物中的水分或其他挥发性成分去除,以保证药物的稳定性和质量。
药物粉末混合则是将不同的药物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以获得需要的药物配方。
药物喷雾干燥则是一种将药物溶液或悬浮液喷雾成小颗粒并快速干燥的技术,以制备出高质量的药物粉末。
药物微胶囊化则是将药物包覆在微小的胶囊中,以改善药物的口感、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等方面。
药物粉体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口服制剂、注射制剂、吸入制剂、外用制剂等多个方面。
其应用已经在医药、保健品、食品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药物粉体技术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 1 -。
【药师工作总结】如何提高药剂质量?
【药师工作总结】如何提高药剂质量?2023年药师职业总结:如何提高药剂质量?药师作为医疗行业的一员,其职责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这需要药师努力提高药剂质量。
在实际工作中,药师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来提高药剂质量呢?一、强化医学知识和药学基础药师是医药卫生系统中专业技术人员,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和药学基础。
药师应该定期学习新的医药信息、新的药物信息等。
同时,药师也应该加强对于药物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对于不同药物的副作用、禁忌症、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深入了解。
只有强化自身的医学知识、药学基础,药剂质量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二、规范操作流程和制剂操作药师需要遵循一定的制剂操作规范,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如果药师的制剂操作不规范,就会造成药品的质量下降。
因此,药师应该注重制剂操作流程的规范性,遵守相关管理规定,以确保制剂质量的持续稳定。
药师制剂操作中也要注意避免药品污染和交叉污染,预防不良反应和药物副作用的出现。
三、提高对疾病的了解和诊疗经验药师应该了解不同疾病的诊疗经验,以便更好地帮助医生和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同时,药师应该加强对于患者的药物管理,费用管理等方面的服务,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四、强化与患者沟通和信任药师需要建立与患者的信任和良好的沟通关系,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医药服务。
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药品使用情况,给予准确的药品咨询和建议。
同时, 药师也需要帮助患者解决药物相关问题和患者的顾虑,比如对药品剂量、治疗过程等的疑问,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帮助患者建立信任,为患者提供更专业的药品健康保障服务。
五、加强团队合作与协作药师不仅要好好完成自己的工作,还要与其他医疗工作人员和团队成员进行协作。
只有加强团队协作,才能更好地为医患服务,更好地提高药剂品质。
总之,药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强化强化医药技术、药学基础和临床经验,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信任等方面,才能提高药剂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药品服务。
粉浆装药空囊的制剂工艺改进与品质控制
粉浆装药空囊的制剂工艺改进与品质控制粉浆装药空囊是一种常见的制剂形式,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
本篇文章旨在探讨粉浆装药空囊的制剂工艺改进与品质控制,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果。
首先,制剂工艺的改进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
在粉浆装药空囊的制备过程中,合理的工艺参数能够保证药物的均匀分布和可溶性,从而提高药物的溶解速度和吸收率。
一种常见的工艺改进是采用先进的混合技术,如干混和湿混,以增加药物与粉末基质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药物的释放效果。
另外,适当调整压制工艺参数如压制速度和压力,可以改善制剂的一致性和解散性。
其次,品质控制对于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药物在粉浆装药空囊中必须保持稳定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以确保其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有效性。
为了实现品质控制,需要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并建立一套完整的分析方法和测试程序。
例如,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等分析技术对药物的纯度和含量进行检测,同时对空囊的外观、尺寸和封合性等进行评估。
在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应定期对原材料和成品进行抽样检验,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以及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此外,制剂工艺改进与品质控制还需要考虑环境条件和设备质量。
制剂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等环境条件对制剂结果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制剂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环境参数,并定期对生产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
同时,选用优质的设备和器具,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制剂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最后,为了实现持续改进和品质控制,制药企业应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通过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和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要求,建立质量风险评估和持续改进机制,以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和符合性。
此外,企业应积极采纳客户的反馈意见和市场需求,结合产品的实际使用情况和药物特性,进行及时的产品改进和技术更新。
总之,粉浆装药空囊的制剂工艺改进与品质控制对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调整工艺参数、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控制环境条件和设备质量,以及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实现制剂工艺的持续改进和品质的持续控制,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用户满意度。
如何提高医院制剂质量的探讨
如何提高医院制剂质量的探讨作者:沈萍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2年第16期[摘要] 目的从影响医院制剂质量的环节来探讨医院制剂质量控制的因素。
方法以口服液、颗粒剂生产工艺流程为例,对厂房、车间、设备、设施的改进,中药材、原辅料的选用,制剂生产过程等方面进行讨论。
结果提高制剂质量,严格标准,重视人员培养等措施对提高医院制剂质量起到关键作用。
结论医院制剂质量的提高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的前提。
[关键词] 医院制剂;质量提高;措施[中图分类号] R19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16-173-02医院制剂是医院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约有40%的医院开展了制剂,在日本5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有90%以上开展了医院制剂[1]。
它不仅弥补了市场药品不足,在培养医院药学人才,开发新药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2],也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收入。
但医院制剂的质量与患者的健康息息相关,那么提高医院制剂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是当务之急的首要任务。
现阐述如下。
1 影响医院制剂质量的因素(1)质量意识淡薄。
一些医院过于重视制剂的经济效益,只在乎生产和销量,忽视产品质量;(2)制剂质量检验体系不健全,质检人员不足[3],质检仪器配备不全;(3)质量标准低,检验方法几乎没有修订与改进,只能做简单的个别项目检验,缺少主药的鉴定或主药的含量测定[4];(4)缺少制剂的稳定性、药理与毒理的研究;(5)配制不规范,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6)制剂的安全性评价工作不够深入,制剂留样观察存在随意性,这些都给临床用药带来了风险和隐患。
2 措施为了提高制剂质量,笔者进行了不断的努力与经验总结,采取了如下相应措施[5]。
2.1 提高质量意识,改善硬件设施以《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为指导标准, 严格按照《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GPP)的要求[6],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对制剂室厂房、车间加以改善,如笔者所在医院制剂室在制剂生产的控制区、洁净区安装了空气净化系统,喷雾制粒环节增设了空气净化设备,颗粒剂包装间、口服液灌装间放置了臭氧消毒机,购置了全自动颗粒包装机、口服液灌装轧盖机,提高了制剂生产的机械化、半自动化水平,为提高制剂质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精品文章】现代粉体技术对医药制剂领域的影响
现代粉体技术对医药制剂领域的影响
一般而言而固体没有流动性;但把固体粉碎成颗粒的聚集体之后则具有与液体相类似的流动性,具有与气体相类似的压缩性,也具有固体的抗形变能力,所以有人把粉体列为“第四种物态”来进行研究。
粉体的基本性质有:粒度及粒度分布、粒子的形态、比表面积、空隙率与密度、流动性与充填性、吸湿性等。
即使是单一物质,如果组成粉体的各个单元粒子的形状、大小、粘附性等不同,粉体整体的性质将产生很大的差异。
因此粉体技术也能为医药制剂的处方设计、生产过程以及质量控制等诸方面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试验方法。
一、粉体性质对医药制剂工艺的影响
1、对混合均匀度的影响
固体药物制剂产品往往由多种成分混合而成,如复方制剂或加入的药用辅料等。
为了保证制剂中药物含量的均匀性,需对各个成分进行粉碎、过筛使成一定粒度的粉末之后进行混合。
从粉体性质的角度考虑,影响混合均匀度的因素有:
A、粒子的大小:粉体的混合虽然达不到像溶液的分子混合程度,但只要各组分的粒径足够小,且粒子间作用力足够小时就可达到较理想的均匀度。
B、各组分间粒径差与密度差:在混合过程中,粒径较大的颗粒上浮,粒径较小的颗粒下漏;密度较大的颗粒下沉,密度较小的颗粒上浮。
不仅给混合过程带来困难,而且已混合好的物料也能在输送过程中再次分离。
因此混合过程中应尽量使混合物料的密度和粒度相接近。
药物制剂的优化方法
药物制剂的优化方法1. 背景介绍药物制剂是指将药物活性成分与辅料按照一定的配方和工艺制备成适合给药的形式的制剂。
药物制剂的优化是指通过调整药物配方、改进制备工艺,以及优化包装等手段,提高药物制剂的质量、疗效和生产效率等方面的方法。
药物制剂的优化方法对于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 药物配方优化方法2.1 选择合适的药物搭配在进行药物制剂配方设计时,需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治疗要求,选择合适的搭配。
例如,在一些药物联合制剂中,需要考虑到各个活性成分的相容性、互补作用等因素,通过科学合理地选择搭配方案,达到最佳疗效。
2.2 增加辅料利用率在配方设计中,可以通过增加辅料利用率来减少原料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选择合适的辅料,并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辅料的充分利用,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又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3. 制备工艺优化方法3.1 工艺参数优化通过调整制备工艺中的温度、压力、搅拌速度等参数,可以实现对产品质量影响因素的控制,以获得更高质量的药物制剂。
例如,在固体制剂中,通过优化造粒工艺参数,可以获得颗粒大小分布更加均匀、溶解速度更快的产品。
3.2 工艺流程改进对于传统工艺流程进行改进也是优化药物制剂的重要方法。
例如,在传统颗粒制备中采用湿法造粒技术,在湿法造粒技术上进行改进,并引进干法造粒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耗。
4. 包装优化方法4.1 包装材料选择不同种类的药物需要选择不同性能的包装材料。
通过选择透气性好、密封性好、抗湿防潮等特性的材料,可以保护药品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延长药品的保存期限。
4.2 包装工艺改进包装工艺对于药品质量和外观美观度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引入自动包装设备、改进包装流程等措施,可以提高包装效率,减少人为操作对产品带来的污染,并提高包装质量。
5. 结语综上所述,药物制剂的优化方法涉及到配方设计、工艺参数优化、包装材料和工艺改进等多个方面。
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优化措施,可以提高药物制剂在质量、疗效和生产效率等方面的表现。
药物制剂的优化方法
药物制剂的优化方法药物制剂的优化是指通过改进药物的制备工艺、剂型设计和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等方面,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满足临床需求。
药物制剂的优化方法有很多,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一、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优化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是指药物从原料到最终制剂的整个过程,包括药物的提取、纯化、制剂的配制、包装等。
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可以提高药物的纯度、稳定性和溶解度,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
常见的制备工艺优化方法包括:1. 优化提取工艺:选择合适的溶剂、提取时间和温度,以提高药物的提取率和纯度。
2. 优化纯化工艺:采用适当的分离技术,如结晶、蒸馏、萃取等,去除杂质,提高药物的纯度。
3. 优化制剂配方:选择合适的辅料和添加剂,调整药物的pH值、溶解度和稳定性,以提高药物的制剂质量。
4. 优化包装工艺: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保护药物免受光、氧气和湿气的影响,延长药物的保质期。
二、药物剂型的设计优化药物剂型是指药物在制剂中的物理形态和给药途径,包括片剂、胶囊、注射剂、口服液等。
通过优化剂型设计,可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吸收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
常见的剂型设计优化方法包括:1. 选择合适的剂型: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给药途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剂型,如口服剂型、注射剂型等。
2. 优化剂型配方:选择合适的辅料和添加剂,调整药物的溶解度、吸收性和稳定性,以提高药物的剂型质量。
3. 优化剂型制备工艺:采用适当的制备工艺,如湿法制粒、干法制粒、浸渍法等,提高药物的制剂质量和稳定性。
4. 优化剂型包装: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保护药物免受光、氧气和湿气的影响,延长药物的保质期。
三、药物物理化学性质的优化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溶解度、稳定性、晶型等。
通过优化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
常见的物理化学性质优化方法包括:1. 优化晶型:通过晶型转化、共晶制备等方法,改变药物的晶型,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
提高农药可湿性粉剂质量的方法重点
提高农药可湿性粉剂质量的方法张荣胜(深圳市朗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关键词:可湿粉润湿剂DCM-82、提高悬浮率助剂wgwin D06、可湿粉润湿快速农药可湿性粉剂是当今农药重要的剂型之一,与乳油、悬浮剂并称为农药三大剂型,在防治农业病虫草害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湿性粉剂(Wettable Power,WP),简称为可湿粉,是指可以充分被水润湿、能够均匀分散在水中的极细粉末。
可湿粉是由粉剂逐步改良而来。
六六六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著名的农药之一,在防治农作物害虫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剂型就是粉剂。
但粉剂有一个缺陷,就是在使用时,由于不能被水润湿,无法兑水喷洒,常常使用喷粉机直接在田间喷粉,受风力气流影响,粉尘常常漂移,利用率很低。
不仅浪费农药,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因此在田间使用越来越少。
取而代之的是可湿性粉剂。
农药可湿性粉剂一般兑水喷雾使用。
可湿粉加入到喷雾器里,按照使用要求加入水,稍加搅拌后,可湿粉即可均匀分布在水中,形成悬浊液。
喷雾时漂移较少,在靶标上分布均匀。
因此,在田间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目前农药市场上,对于同一品种和相同含量的可湿粉,不同厂家的产品质量差距很大。
一些企业往往出于打造品牌的考虑,对可湿粉的质量要求较高,不论是产品外观还是内在质量,都经得起检验。
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厂家,出于降低成本的目的,选用低劣的助剂,对可湿粉产品质量不做严格要求;或者是由于技术力量不足,配方未经优化,生产的可湿粉经常出现结块、涨袋、分解、变色等质量问题,轻则导致药效下降,重则导致严重药害或根本无法使用,造成退货甚至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公司的信誉和经销商对公司的信心。
衡量农药可湿粉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是悬浮率。
所谓可湿粉悬浮率,就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悬浮在水中的农药有效成分占加入的农药有效成分的比率。
悬浮率越高,农药粒子在水中分布越均匀,喷洒浓度越均匀,药效就越高。
悬浮率过低,农药粒子迅速沉降在喷雾器底部,局部浓度过高,造成田间施药浓度不均匀,影响防治效果,有时候甚至导致药害。
药物制剂的优化方法
药物制剂的优化方法药物制剂的优化是药物研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药物制剂的研发过程中,科研人员需要不断探索和优化制剂的配方、工艺和性能,以确保药物能够在临床上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
下面将介绍药物制剂的优化方法。
一、药物制剂的优化方法1. 选择合适的药物载体:药物的载体是药物制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药物需要选择合适的载体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
科研人员可以根据药物的性质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载体,如纳米颗粒、脂质体、微球等。
2. 优化药物的配方:药物的配方是制剂研发中的核心内容,科研人员可以通过调整药物的成分比例、添加辅料等方式来优化药物的配方,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3. 改进制剂工艺:制剂工艺直接影响着药物的品质和性能,科研人员可以通过改进制剂工艺来优化药物的制备过程,提高药物的纯度和稳定性。
4. 提高药物的溶解度:药物的溶解度直接影响着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科研人员可以通过改变药物的晶型、选择合适的溶剂等方式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
5. 优化药物的释放速度:药物的释放速度影响着药物在体内的释放过程和疗效持续时间,科研人员可以通过改变药物的释放机制、调整制剂的结构等方式来优化药物的释放速度。
6. 提高药物的稳定性:药物在制剂中容易受到光、热、氧等因素的影响而失去活性,科研人员可以通过添加稳定剂、改变包衣材料等方式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7. 优化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药物在体内发挥药效的重要指标,科研人员可以通过改变制剂的性质、提高药物的溶解度等方式来优化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8. 考虑制剂的适用性:在优化药物制剂时,科研人员需要考虑制剂的适用性,包括剂型的选择、用药途径的便利性等因素,以确保药物能够更好地被患者接受和使用。
二、结语药物制剂的优化是药物研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不断探索和优化制剂的配方、工艺和性能,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药物选择。
优化药剂科工作流程:提升效率,提高质量
优化药剂科工作流程:提升效率,提高质量。
一、原材料采购在药品研发的过程中,原材料采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如何通过采购方式和供货商的选择获取更合适的原材料,可以直接影响到药品的研发进度和质量。
因此,药剂科应该建立起与可靠供货商的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此外,还应该建立一个完整的原材料信息库,加强对采购过程的计划及协调,从而保证采购的效率和减少发生错误的概率。
二、质量控制药品质量是研发的核心关注点。
因此,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质量控制方面,以保证最终药品的质量。
药剂科可以在研发初期,根据工艺和项目特点,对不同的原材料进行区分,建立相应的质量标准和对应检测方案。
同时,可以采用现代化的设备和高度精确的检测方法,以检验原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对于产品的制造和生产过程,快速反应和严密的质量控制也是药剂科的重要工作之一。
药剂科应该注重现代化的质量控制手段和相关技术的引进,通过不断优化以提高药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三、自动化系统在现代医药研发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在长期时间内进行实验或者测试,这些操作过程大多数都需要许多人手操作。
对于这些操作,它们经常需要精准实施和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因此,自动化系统可以把这些重复劳动分配给机器,而让人的注意力得以集中在更重要和更有创意性的任务上。
药剂科应该引入自动化系统,尝试实现高速、高质量、准确的药品自动化制造。
自动化生产能够在生产的整个过程中监测质量,从而大大提升产品质量,减少运营成本,提高整体效率和工作品质。
四、智能化生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业领域的智能化生产已经逐渐普及。
通过使用大数据分析和算法,药剂科可以收集大量的药品工艺及质量数据,并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来优化整个药品制造过程,以提高药物的效益和品质。
合理地应用智能化生产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药品的质量和效率。
五、人才培养对于药剂科来说,人才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药剂科工作需要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人员素质,需要具有较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高度责任心。
药物制剂的处理和包装技术
药物制剂的处理和包装技术药物制剂的处理和包装技术是制药工业的一项重要技术之一,其主要任务是提高药品质量,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未来的几年里,药物制剂的处理和包装技术将会不断发展和创新,以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医疗需求和健康需求。
一、药物制剂的处理技术1.粉末剂型技术粉末剂型技术主要应用于口服药物和外用药物的制剂过程中。
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制剂过程也比较容易。
未来,该技术将会更加智能化和机器化,以提高药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2.液体剂型技术液体剂型技术主要应用于注射药物和口服液体药物的制剂过程中。
未来,该技术将会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以提高药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该技术不仅要求药品的质量高,还要求药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高。
3.固体剂型技术固体剂型技术主要应用于口服固体药物和外用固体药物的制剂过程中。
该技术需要具有良好的制剂性能和高度的技术要求。
未来,该技术将会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以提高药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药物制剂的包装技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药品的包装技术也会越来越重要。
未来,药物包装技术将会改进和完善,以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需求。
1.电子追溯技术药品的包装上应用电子追溯技术,以提高药品的追溯性和安全性。
该技术能够减少药品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确保人们的使用安全。
2.纳米材料技术纳米材料技术可以增加药品包装的强度和生物安全性,从而提高药品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3.自动化包装技术自动化包装技术可以提高药品包装的效率和质量,减少人工操作的误差和不必要的成本。
该技术将会带来更高的效益和更高的生产效率。
总结:药物制剂的处理和包装技术是制药工业的一项重要技术,其不断发展和创新,将会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不断的保障和更好的服务。
因此,制药厂家应重视这项工作,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药物制剂粉体技术的若干研究
药物制剂粉体技术的若干研究
药物的粉末制剂是一个重要的药物制剂技术,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
添加剂和其他工业领域。
它具有更好的物理稳定性、溶解性、吸湿性和成本效益。
粉末制剂的制备方法
一般上,药物的粉末制剂制备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真空喷雾干燥技术
•冷冻干燥技术
•沉降法
•搅拌法
•球磨法
这些方法区别在于粉末的粒径、粉末颗粒形状、药物释放速度和稳态特性。
粉末制剂的理化特性
药物粉末制剂的稳定性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例如湿度、温度、氧化、紫外线照射等等。
因此,确保药物制剂在储存、运输和使用期间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同时,比表面积、比重、晶形、孔结构、粒径和紫外吸收谱等也是需要考虑的。
以上研究的应用
粉末制剂的制备方法和理化特性的研究对于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和释放速度的调
控至关重要。
药物制造商必须根据药品的特性和制剂的目的来选择适当的粉末制剂制备方法及其理化性质,从而得到更好的效果。
此外,药物制剂粉体技术不仅在医疗领域有应用,还在其他工业领域也得到了
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食品添加剂领域,如蛋白质粉末、调味品和饮料等,也都可以采用粉体技术。
粉末制剂的理化特性的研究与操作对于食品工业的生产工艺也非常重要。
结论
药物制剂粉体技术已经成为制备高质量药物制剂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推动了食
品和其他工业领域的发展。
鉴于其广泛的应用和重要性,不断地开展研究和探索,以提高药物制剂的改进,进一步推动药物制剂粉体技术的应用价值。
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与质量评价
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与质量评价药物制剂是指将药物原料通过一系列工艺加工、配制而形成的可供使用的药品。
为了确保药物制剂的质量、安全和疗效,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将从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1. 原料药的质量控制原料药是药物制剂的基础,其质量对制剂的质量至关重要。
原料药的质量控制包括外观、理化性质、纯度、溶解度等指标的检测。
合格的原料药能够确保制剂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 辅料的质量控制辅料在药物制剂中起着辅助作用,如填充剂、分散剂等。
辅料的质量控制包括外观、纯度、杂质和溶解度等方面的检测。
合格的辅料能够保证制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制剂工艺的质量控制制剂工艺是指药物原料加工和配制的过程,对制剂的质量具有关键影响。
制剂工艺的质量控制包括工艺参数、操作规程、设备清洁等方面的管理和监控。
合理的工艺能够保证制剂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4. 成品药的质量控制成品药是指最终制得的药物制剂,其质量控制是保证药物安全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成品药的质量控制包括外观、规格、标签、包装等方面的检测。
合格的成品药能够确保病患使用的药物质量可靠。
二、药物制剂的质量评价1. 质量评价指标药物制剂的质量评价旨在确定制剂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其中包括外观、理化性质、溶解度、释放度、稳定性和生物等效性等指标的评价。
这些指标能够客观地反映制剂的质量情况。
2. 质量评价方法质量评价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
定性分析是通过观察和比较,判断制剂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定量分析则是使用一系列分析方法,对制剂中的活性成分或特定指标进行测定。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色谱法、光谱法、电导法等。
3. 质量评价标准药物制剂的质量评价标准是根据相关法规和规范制定的,能够判断制剂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常见的评价标准包括中国药典、美国药典和欧洲药典等。
这些标准对制剂的质量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
三、质量控制与质量评价的重要性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是确保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保障措施。
如何提升可湿性粉剂的性能和品质
如何提升可湿性粉剂的性能和品质农药可湿性粉剂(wettablepowder,代码WP)是指可分散于水中形成稳定悬浮液的粉状剂型产品,也是一种历史悠久、加工技术比较成熟、使用方便的基本剂型。
它是由固体农药有效成分、表面活性剂(润湿剂、分散剂)、辅助剂(稳定剂)、载体或填料等组分经混合、粉碎加工而成的粉状产品。
当该产品用水稀释成田间使用浓度时,能够形成一种稳定的可供喷雾使用的悬浮液,喷雾液能在防治靶标表面上达到较大的均匀覆盖。
一般而言,同一种农药有效成分防治同一种靶标,可湿性粉剂的药效优于粉剂,比大多数液体剂型(乳油、悬浮剂、水乳剂等)效率低,但它们对作物产生的毒害作用比乳油相对要小。
目前农药剂型的发展趋势正朝着水基化、粒状、缓释、多功能、省力和方便化,及高效、安全、环保的方向发展。
可湿性粉剂为农药四大传统剂型之一,目前仍然占有很大份额(国内外均占20%以上)。
如2015年在国内登记的可湿性粉剂产品有359个,仅次于悬浮剂的767个,位列第二;远高于水分散粒剂的270个,水剂的245个,乳油的180个,水乳剂的159个,可分散油悬浮剂的126个等其他剂型。
从中可见,可湿性粉剂(与悬浮剂和水分散粒剂)仍是国内目前研发和登记的主体。
虽然国内众多农药生产企业在研究和生产可湿性粉剂产品,但其配方研究多为宏观的经验式的筛选,因而在生产和使用中常会出现粉体流动性不好、包装账袋、润湿性差、悬浮率低等问题,最终表现为针对防治靶标时药效不好。
因此如何提高当今可湿性粉剂产品的性能和品质是剂型加工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1可湿性粉剂的特点和问题可湿性粉剂属于典型的固-固分散体系,一般来说,该剂型的特点是:①不含任何有机溶剂,不会造成溶剂对环境污染和产生药害问题;②加工生产工艺成熟,操作难度较小,加工相对简单容易;③加工的产品生产成本相对较低;④农药有效成分在多孔的载体或填料上持久性好;⑤可以加工农药有效成分含量范围较宽,最低含量可在10%以下,最高含量可达90%;⑥加工高含量可湿性粉剂产品使用的填料和助剂用量都是有限的,甚至比加工水乳剂(溶剂和助剂)和水分散粒剂(填料和助剂)还要低;⑦产品对作物毒性低,并对作物产生的毒害相对较小。
制药工艺改进提高药品纯度和质量
制药工艺改进提高药品纯度和质量药品的纯度和质量是影响其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制药工艺的改进可以有效提高药品的纯度和质量,并进一步提升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
一、优化原料选择和处理在制药工艺改进中,优化原料选择和处理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合理选择高质量的原料可以确保药品的纯度和质量。
对于天然药材,要选用品种纯正、生长环境合适、无农药残留的原料。
对于化学制剂,要选择优质原料,同时严格控制原料的储存和贮存条件,防止受潮、氧化和污染。
此外,合理的原料处理也能有效提高药品的纯度和质量。
不同原料可能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例如洗涤、研磨、浸提等。
通过合适的处理方法,可以去除原料中的杂质和污染物,提高药品的纯度和质量。
二、优化制剂工艺制剂工艺是影响药品纯度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优化制剂工艺可以提高药品的生物利用度、稳定性和易用性。
在制剂过程中,药品的稳定性是需要重点考虑的。
药品的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光、热、氧化等。
通过合理的工艺控制,如采用低温、避光、惰性气体等措施,可以有效保持药品的稳定性,降低药品发生降解和变异的风险。
此外,还需要考虑药品的生物利用度和易用性。
生物利用度是衡量药品在体内发挥疗效的重要指标。
合理的制剂工艺可以提高药品的生物利用度,增加药品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易用性是指药品的服用方便程度。
例如,对于需要口服的药品,可以采用易于咀嚼或溶解的制剂形式,提高患者的服药便利度。
三、增加检测环节增加检测环节是保证药品纯度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制药工艺改进中,引入更多的检测环节可以有效监控药品的纯度和质量。
常见的检测手段包括质量检测、纯度检测和微生物检测等。
质量检测可以确保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纯度检测可以检测药品中的杂质和掺假物,确保药品的纯度。
微生物检测可以检测药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保证药品的安全性。
引入更多的检测环节不仅能及时发现制药过程中的问题,同时也为药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支持,为进一步改进制药工艺提供参考依据。
制剂质量提升工作计划范文
制剂质量提升工作计划范文一、引言制剂质量是药品安全、有效的保证,是制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为了提高制剂质量,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制药企业应当着力加强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生产过程管控,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本文将从制剂质量问题分析入手,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制剂质量提升工作计划。
二、制剂质量问题分析1. 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司质量管理体系尚不够完善,存在一些管理漏洞和盲区,例如质量管理制度不够规范,内部审核不够严格等。
这些问题会对生产管理和产品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2. 生产过程管控不到位在生产过程中,一些环节的管控不够到位,存在一定的隐患。
例如原辅材料的检验不够严格,工序的控制不够准确等。
3. 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有待提高通过市场反馈和内部检测发现,当前我们的一些产品在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方面有待提高,尤其是在批间差异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
三、制剂质量提升工作计划1.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1)制订并完善相关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质量管理档案。
(2)强化内部审核,及时发现和整改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 加强生产过程管控(1)完善原辅材料的进货检验制度,确保原辅材料质量达标。
(2)对各个工序的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管控,杜绝生产操作不规范、交叉污染等问题。
(3)建立产品追溯体系,提高产品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性。
3. 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1)加强对产品稳定性和一致性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批间差异达到合格标准。
(2)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增加对产品质量的检测频次,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4. 加强人员培训和意识提升(1)加强员工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
(2)开展定期的质量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安全意识,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做到“安全第一,质量第一”。
5. 完善售后服务体系(1)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及时响应客户反馈,解决产品质量问题。
(2)加强对客户满意度的调研和监控,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药物制剂中粉剂剂型的应用与优化
药物制剂中粉剂剂型的应用与优化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药物制剂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粉剂剂型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种剂型,在药物应用和优化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粉剂制剂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口服制剂、外用制剂、眼科制剂等,其特点在于易于使用、携带方便以及合理的剂量调整等。
本文将探讨药物制剂中粉剂剂型的应用与优化。
一、粉剂剂型的应用领域1. 口服粉剂口服粉剂是最常见的粉剂剂型,它通常具有良好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
粉剂通过与溶液的接触迅速溶解,以便更好地被机体吸收。
此外,口服粉剂还可以依据患者的需要制备,包括调整剂量、更换包装等,以提高患者的使用便利性。
2. 外用粉剂外用粉剂广泛用于皮肤疾病的治疗,如湿疹、烫伤、创伤等。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吸附创面上的水分,起到干燥和保护作用。
外用粉剂一般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吸附性,使得药物能够均匀分布在创面上,提高药效。
3. 眼科粉剂眼科粉剂主要用于眼部疾病的治疗。
与其他眼药水不同,眼科粉剂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并且可以更好地控制药物的剂量。
此外,粉剂剂型还可以减少药物的添加剂,例如防腐剂等,减少对眼部的刺激。
二、粉剂剂型的优化1. 粉剂制备技术的改进粉剂剂型的优化离不开粉剂制备技术的改进。
例如,采用球磨法可以使粉末颗粒更加均匀,提高药物的溶解度。
同时,粉剂制备过程中要注意药物与辅料的相容性,避免因相互作用而影响药物的稳定性。
2. 包装的优化包装是粉剂剂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包装可以保护粉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粉剂常采用罐状或袋状包装,要保证包装的完整性,防止湿气和光线的侵入。
此外,包装还要方便患者使用,如提供适量的勺子或量杯以便调配。
3. 剂量的合理调整粉剂剂型具有剂量调整的灵活性,通过更换包装或调整药物粉末的重量,可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
合理的剂量调整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并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
4. 配方的个体化每个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都有所不同,因此配方的个体化是很重要的。
粉剂剂型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配,例如添加不同的辅料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药物制剂的优化与改进
药物制剂的优化与改进药物制剂的优化与改进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药物制剂的优化与改进已经成为了当今医药界的热门话题。
药物制剂是指将药物与其他物质混合制成的一种剂型,其质量和效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
因此,药物制剂的优化和改进至关重要。
药物制剂的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在体内被吸收和利用的程度。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越高,则其治疗效果也就越好。
因此,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药物制剂优化的一个重要方向。
目前,常用的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方法包括:改善药物的溶解度、增加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性、提高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速度等。
2. 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指在使用药物时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为了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需要对药物进行优化和改进。
目前,常用的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方法包括:降低药物剂量、改变药物剂型、调整用药时间等。
3. 提高药物的稳定性药物的稳定性是指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药物分子结构不发生变化。
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可以保证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失去活性,从而保证治疗效果。
目前,常用的提高药物稳定性的方法包括:改变药物配方、改变储存条件等。
4. 提高药物的靶向性靶向治疗是指将药物直接送达到病变组织或器官,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
因此,提高药物的靶向性是药物制剂优化和改进的一个重要方向。
目前,常用的提高药物靶向性的方法包括:改变药物结构、改变给药途径等。
5. 提高药物的可控性药物的可控性是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控制药物在体内的释放速率和释放量。
提高药物的可控性可以保证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
目前,常用的提高药物可控性的方法包括:改变药物剂型、改变给药途径等。
总之,药物制剂的优化与改进是医学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不断地优化和改进,可以使药物制剂更加安全、有效,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浅析在药物研发中如何提高药物制剂工艺的质量
浅析在药物研发中如何提高药物制剂工艺的质量在药物临床前研究阶段,制药工艺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试剂能够被研发成功。
一些制药企业或者科研机构由于研发投入少、研发条件不完善且研发水平不高等原因,导致在实验室阶段的实验次数和试验量有限,对处方工艺研究不充分和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处方工艺因素的研究不够深入,因此需要进行制药工艺优化。
药物制备工艺是将药物加工成制剂的各种手段,任何一个制剂的制备都有它特定的工艺。
在药物研发中应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进行剂型选择、工艺路线设计、工艺技术条件筛选和中试等系列研究,并对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使制备工艺做到科学、合理、先进、可行,使研制的新药达到安全、有效、可控和稳定。
进行制药工艺优化是提升药品质量,增加企业效益的关键手段。
美迪西的制剂研发团队与国内外知名大中型药企有过合作成功的案例,提供涵盖创新药和仿制药的一站式、系统化制剂研发服务,满足客户在不同研发阶段的需求,致力于在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液体制剂和创新制剂等提供合同研发服务。
进行制药工艺优化需要树立质量源于设计的药品质量管理理念,通过设计来保证和控制产品质量,从开始研发时就要考虑产业化和最终产品的质量。
一般来说进行制药工艺优化可从以下方向入手:1、从生产药物的试剂质量上进行改良试剂的质量是制药工艺实施过程中得出的最终结果,也是药物研发制药工艺优化的直接手段。
在这一过程,对于质量的把控可以从药物生产的原材料、生产设备、从事生产的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生产技术这些方面来入手。
药物生产的原材料是药物研发成果的基础,所以提高原材料的质量是最直接、最快捷的提高成品质量的方式。
2、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选择在药物合成工艺路线的选择上,应选择具有工业价值的合成途径。
工业价值包括成品质量,而高质量的成品无论是对于药品的制备者还是于药品的使用者而言都有着直接的利益相关。
因此工业价值成为了选定药品研发制药工艺质量发展方向的考虑因素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体技术在药物制剂中如何提高制剂质量
多数固体制剂在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粒子加工以改善粉体性质,从而满足产
品质量和粉体操作的需求。
粉体技术能为固体制剂的处方设计、生产过程以及质量控制等诸方面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试验方法。
因此,对粉体技术的了解对于制药工程技术人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从多角度阐述了粉体技术对固体
药物制剂的影响,并介绍了近年来两种粉体新技术的发展,内容翔实,有助于读者对粉体技术的进一步了解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好地应用。
——编者按
粉体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起步较晚,使制剂过程中的粉体操作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经验化,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和GMP规范化的广泛实施,粉体的理论和处理方法不断地被引入固体物料的各种单元操作中,使固体药物制剂的研究、开发和生产从盲目性和经验模式走上量化控制的科学化、现代化轨道,引起了药学工作者的广泛兴趣和重视。
■粉体性质与制剂质量关系密切
固体制剂的质量控制方面,重量差异、混合均匀度、片剂的强度等多与粉体操作有关,而崩解、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则与药物处方中各种物料的粉体性质有关。
★孔隙率增大促进崩解
固体制剂的最终命运是崩解、释药和被人体吸收,其中崩解是药物溶出及发挥疗效的首要条件,而崩解的前提则是药物制剂必须能被水溶液所润湿。
因此水渗入片剂内部的速度与程度对崩解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又与片剂的孔隙径、孔
隙数目以及毛细管壁的润湿性等有关。
片剂的孔隙率不但与物料性质有关,即易产生塑性变形的物质压片后孔隙率小难以崩解,弹性变形的物料压缩后孔隙率较大,易于崩解;还与压缩过程有关,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压力越大,压缩时间越长,片剂的孔隙率越小,越难以崩解。
物料的润湿性很差,将很难使水通过毛细管渗入到片剂内部,则片剂难以崩解。
常用于润滑剂的硬脂酸镁具有较强的疏水性,用量不当会严重影响片剂的崩解度,必要时可加入表面活性剂以改善片剂的润湿性,促进水的渗入而加快崩解速度和溶出度。
如用阿拉伯胶作黏合剂,喷雾干燥,可提高水杨酸的溶出度;磺胺药物加泊洛沙姆可显著增加溶出度;脂溶性药物同乳糖混合,也可提高药物的溶出度。
★降低粒径提高溶出度
药物的溶出度除与药物的溶解度有关外,还与物料的比表面积有关,一定温度下固体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与其比表面积成正比。
而比表面积主要与药物粉末的粗细、粒子形态以及表面状态有关,对片剂和胶囊剂来说与崩解后的粒子状态有关。
因此药物粒度大小可以直接影响药物溶解度、溶解速度,进而影响到临床疗效。
例如,微粉化醋酸炔诺酮比未微粉化的溶出速率要快很多,在临床上微粉化的醋酸炔诺酮包衣片比未微粉化的包衣片活性几乎大5倍。
对难溶性药物或溶出速率很慢的药物来说,药物的溶出过程往往成为吸收的限速过程。
药物的粒径降低时其比表面积增大,药物与介质的有效接触面积增加,
将提高药物的溶出度和溶出速度,因此降低粒径是提高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灰黄霉素是溶解度很小的药物,超微粉化与一般微粉化的
灰黄霉素制剂相比较治疗真菌感染,其血药浓度高且用药剂量小。
很多药物是多晶型的,在粉体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晶型改变,其溶解度、稳定性、疗效等都可能受到影响,应多加注意。
★减小粒度增强疗效
临床上,药物不论以何种形式给药,药物粒径的大小都会影响药物从剂型中的释放,进而影响到疗效。
在改善药物崩解和溶出的同时,药物的吸收增加,生物利用度和疗效均可得到较好的提高。
对气雾剂而言,雾化后药物粒子的大小是药效的主要决定因素。
气雾剂混悬液中粒径在微米以上的粒子存在时限很短,无法达到有效的局部治疗效果;但若粒子太小则不能沉积于呼吸道,易于通过呼气排出。
所以一般认为,起局部作用的气雾剂粒子范围以3~10微米为宜;欲发挥全身作用,则粒子宜在1~45微米。
国外学者研究了3种不同粒度的双香豆素胶囊抑制正常凝血酶原的活性作用时间面积和血药浓度-时间面积之间的关系,发现粒度、溶解速度与疗效三者之间有
一定的关系:即粒度小,溶解速度快,疗效好。
有人研究了非甾体类抗炎药萘普生的不同粒径对大鼠胃肠道的刺激性及吸收
的影响。
结果表明,将萘普生的粒径从20微米减小到270纳米时,避免了大粒子在黏膜黏附而导致的局部药物浓度过高,可以显著地降低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并能有效的提高药物的疗效。
■粉体新技术促进制剂现代化
近年来,随着粉体技术在制药工业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和制剂现代化的发展,粉体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和应用,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粉体技术如中药的超细粉体技术、纳米粉体技术等。
★超细粉体技术提高中药复方制剂疗效
超细粉体技术又称超微粉碎技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是近年国际上发展起来的物料加工高新技术。
该技术是一种纯物理过程,它能将动、植物药材从
传统粉碎工艺得到的中位粒径150~200目的粉末(75微米以下),提高到中位粒径为5~10微米以下,已逐渐在中药制剂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通过超细粉体技术加工出的药材超细粉体,粒径<10微米,药材的细胞破壁率≥95%。
因细度极细及均质情况,其体内吸收过程发生了改变,各组分会以均
匀配比被人体吸收,有效成分的吸收速度加快,吸收时间延长,吸收率和吸收量均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而用常规粉碎方式由于粉碎粒度较大,混合均匀度偏低,不同性状的药物成分会因其细度、细胞溶胀速率、从细胞壁的迁出速度、B值及对肠壁吸附性的差异而在不同时间被人体吸收,其吸收量值也会不一,由此可能会影响复方药物的疗效。
而且,由于在超细粉碎过程中存在“固体乳化”作用,
复方中药药粉中含有的油性及挥发性成分可以在进入胃中不久即分散均匀,在小肠中与其他水溶性成分可达到同步吸收。
这与以常规粉碎方式进行的未破壁药材的吸收和疗效会大相径庭。
孙晓燕等考察了不同粉碎技术对当归极其制剂溶出速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归超细粉溶出时间比普通粉缩短了近1/3,且溶出量也明显高于普通粉;而且超
细粉制成的微丸在溶出度和溶出速率方面均优于普通粉制成的微丸。
苏瑞强等分别进行了超微粉碎技术提高六味地黄丸和愈风宁心片溶出度的研究,结果均证明超微粉碎技术可提高制剂的溶出度。
另外,通过超微粉碎技术制得的药物粉末不添加任何辅料即可直接造粒,因
为药材中的纤维达到超细程度,具有药用辅料中成形剂的作用,所以易于成形。
★纳米粉体技术改善制剂多种性质
纳米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刚刚诞生并正在崛起的新科技,它的基本涵义是在纳米尺寸(10-9~10-7米)范围内认识和改造自然,通过直接操作和安排原子、分子,创造新物质。
国际上公认0.1~100纳米为纳米尺度空间,在药剂学领
域一般将纳米粒的尺寸界定在1~1000纳米。
药剂学中的纳米药物基本可以
两类:纳米载体系统和纳米晶体药物。
纳米载体系统是指通过某些物理化学方法
间接制得的药物-聚合物载体系统(即纳米粒),如纳米脂质体、聚合物纳米囊、
纳米球等。
纳米晶体药物则是指通过纳米粉体技术直接将原料药物加工成纳米级
别(即纳米粉),这实际上是微粉化技术、超细粉技术的再发展。
将药物加工成纳米粒可以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度和溶解度,还可以增加粘
附性、形成亚稳晶型或无定形以及消除粒子大小差异产生的过饱和现象等,从而
能够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临床疗效。
在表面活性剂和水等存在的条件下可以
直接将药物粉碎成纳米混悬剂,适合于口服、注射等途径给药以提高吸收或靶向性,特别适合于大剂量的难溶性药物的口服吸收和注射给药;也可以通过适宜的
方法回收得到固体纳米药物,再加工成各种剂型,如活性钙的纳米化,可大大提
高吸收率,我国已能大量生产。
通过对附加剂的选择还可以得到表面性质不同的微粒。
国外学者Koichi
ITOH等将4种难溶性药物N-5159、Griseofulvin、Glibenclamide和Nifedipine分
别与不同比例的PVP和SDS混合粉碎,得到的固体粒子在200纳米以下,大大
提高了药物的溶解度,经X-射线粉末衍射测定,药物均以晶体形式存在并且稳定
性良好。
中国地质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微波技术将胃药蒙脱石纳米化,粒径达到20~300纳米,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试验,药效至少是国外该药物制剂“思密
达”的3倍。
华中科技大学徐辉碧等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V-304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无机砷化合物——雄黄对其增殖作用影响的尺寸效应。
他们研究了不同粒
径的雄黄颗粒对EV-304细胞存活率、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应粒径100~500 纳米的雄黄,凋亡率按粒径从小到大逐渐降低。
他们还研究了“纳米石决明血清
微量元素药效学”,以血清微量元素的变化观察不同粒径的石决明(纳米、微米、
常态)的时效变化以阐明血清微量元素药效学。
结果发现处于纳米状态(≤100
纳米)的石决明性质与微米粒径比较有极显著的差异。
随着现代科学的进步和GMP的广泛实施,粉体技术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为现代给药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同时,制药工业的不断发展也对
粉体技术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伴随着当前中药现代化和纳米技术的发展高潮,粉体技术也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必将得到更完善的发展和提高,从而促
进制药工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