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公用事业的民营化改革及其经验教训_王俊豪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公用事业的民营化改革及其经验教训
王俊豪
( 浙江财经学院, 杭州 310012)
第
三
卷
摘要: 英国公用事业的民营化改革具有深 刻 的 经 济 、政 治 原 因 , 英 国 采 取 了 多 种 民 营 化 形 式 , 并 取 得 了 一
第
定的成效; 英国民营化后建立了由政府管制立法、执法和社会监督组成的管制框架; 英国民营化改革的经
从英国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实践看, 英国民 营化政策采取了 3 种主要形式:( 1) 出售国有资产, 主要形式是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以出售国有资产, 实现国有资产从公共部门向私人部门的转移;
公 共 管 理 学 报
65
第 三 卷 第 一 期 二
六 年 一 月
公 共 管 理 学 报
66
Vol.3 No.1 J an., 2006
图 1 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
表 1 反 映 了 这 9 个 国 有 企 业 在 20 世 纪 70—
80 年代的劳动生产率发展速度。
表 1 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发展速度
%
企业名称
1970—1980 年
1981—1990 年
英国航空公司
7.4
6.0
英国机场管理局
0.6
2.7
英国煤炭公司
- 2.4
8.1
英国煤气公司
豪
英国十分重视对管制的社会监督, 其主要政
的意见;( 2) 反复修改, 政府将各利益集团的意见加
英
策措施包括:( 1) 在特 定 公 用 事 业 建 立 专 业 消 费 者
以整理, 并据此对管制法规草案进行修改, 然后将
国
公
组织。如根据《 电力法》, 英 国 在 英 格 兰 、苏 格 兰 和
这些信息与公众见面, 再次征求意见, 作为制定有
化 对 其 很 有 吸 引 力 。当 时 负 责 贸 易 和 工 业 的 国 务 大 臣 基 思·约 瑟 夫( Keith Joseph) 对 美 国 在 电 信 产 业 实行放松管制政策很感兴趣, 便试图对英国的电信 产业进行改革, 但遇到的一个难题是如何设计一种 制度安排, 使国有公用事业不需要政府财政担保便 能大规模融资。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途径, 英 国 政 府 考 虑 向 公 众 发 行 股 票 出 售 整 个 电 信 产 业 。电 信产业实行民营化并取得成功后, 其它公用事业也 相继采取了向公众出售国有企业股份的形式实行 民营化。
英国对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是以立法为先导 的, 这使民营化具有法律依据和实施程序, 表 2 归 纳 了 英 国 在 电 信 、煤 气 、自 来 水 、电 力 和 铁 路 产 业 实 行民营化改革时所颁布的主要法律, 对各公用事业 民营化改革的重要问题作了规定。
就管制执法而言, 由表 2 可见, 在为公用事业 制定的 5 个法规中, 都建立了一个法定的管制机构 ( 在自来水产业, 由于涉及到重要的环境管制问题, 除 了 建 立 “ 自 来 水 服 务 管 制 办 公 室 ”外 , 还 建 立 了 “ 国家江河管理局”, 各自从不同方面对自来水产业 实施管制) 。同时, 由负责各公用事业的国务大臣委 任 1 名总监 ( Director General) , 担任管制办公室主 任。有关法规在规定各公用事业管制总监职责的同 时, 也授予他们相当大的法定权力, 如总监与负责 特定公用事业的国务大臣协商后有权发放企业经 营许可证, 总监还有权根据具体情况修改企业经营许 可证的一些条款。此外, 总监还对被管制企业的价 格、质量、投资等方面具有较广泛的管制权力。
验
教
煤气
煤气法
设立“ 煤气供应管制办公室”; 废除英国煤气 公 司 的 独 家 垄 断 经 营 权 ; 允 许
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86 年
该公司向社会出售股份。
自来水
自来水法
1989 年
设立“ 国家江河管理局”和“ 自来水服务 管 制 办 公 室 ”; 允 许 10 个 地 区 自 来 水公司向社会出售股份。
电力
2 英国公用事业管制体制总体框架 及其评价
2.1 英国公用事业管制体制的总体框架 英国在公用事业实行民营化改革期间, 对公用
事 业 的 管 制 体 制 也 进 行 了 相 应 的 改 革 。尽 管 由 于 各 公用事业具有自 身 的 特 点 , 管 制 的 目 标 、重 点 和 内 容等必然存在差别, 但从制度形式角度看, 它们之 间具有共性, 都服从于整个管制体制的总体框架。 这 一 总 体 框 架 大 致 由 管 制 立 法 、管 制 执 法 和 管 制 的 社会监督这 3 部分组成。
如果各公用事业的管制办公室和被管制企业 在修改经营许可证条款等方面发生冲突, 总监可将 发生冲突的事件提交 “ 垄 断 与 兼 并 委 员 会( Monop- olies and Mergers Commission, MMC) 裁决。同时 , “ 公 平 交 易 办 公 室 ”( Office of Fair Trading, OFT) 有
一 期
验教训是多方面的, 其中包括: 法律制度是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准则, 政企分离是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
二 的关键, 竞争是提高公用事业经济效率的根本途径, 有效竞争是制定公用事业管制政策的目标导向, 政府
○○
应按照经济原理制定公用事业的管制价格。
六
关键词: 英国; 公用事业; 民营化; 经验教训
年 一
4.9
4.9
英国铁路公司
- 2.0
3.2
英国钢铁公司
- 1.7
13.7
英国电信公司
4.3
7.1
英国电力供应局
3.7
2.5
英国邮政局
- 0.1
3.4
平均
1.63
5.73
从图 1 和表 1 中不难发现:( 1) 在整个 70 年代, 这 9 个国有企业的总体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低于 全英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 2) 在 20 世纪 80 年代, 全 英 劳 动 生 产 率 的 增 长 速 度 高 于 20 世 纪 70 年 代 水平, 这被一些 人 称 为 “ 撒 切 尔 夫 人 生 产 率 奇 迹 ”, 但特别引人注目的是, 这 9 个国有企业的劳动生产 率增长速度尤其明显, 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后, 其 增 长 率 就 高 于 全 英 劳 动 生 产 率 的 增 长 率[2]。
合管制机构, 而在整个管制运行过程中, 各公用事
策) 时, 都实行听证会制度, 进行社会监督。其特点
业 的 管 制 总 监 与 负 责 该 公 用 事 业 的 国 务 大 臣( 特
是:( 1) 力求公开, 政府把某一管制法规草案公开在
王
别是总监) 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俊
因特网、大众媒体上, 以 广 泛 征 求 社 会 各 利 益 集 团
了广泛的作用。 ( 2) 建立和健全听证会制度。英国在
公室外 , 还包括 “ 垄断与兼并委员 会 ”和 “ 公 平 交 易
公 用 事 业 制 定 和 调 整 有 关 消 费 者 、企 业 等 各 利 益 集
办公室”2 个对所有公用事业都拥有管制权力的综
团 的 管 制 法 规( 特 别 是 周 期 性 地 调 整 价 格 管 制 政
○○
( 2) 放松进入管 制 , 打 破 国 家 对 公 用 事 业 垄 断 的 格 局, 取消新企业进入公用事业的行政法规壁垒, 这 既可以在出售国有资产的情况下实现, 也可以在不 出售国有资产的情况下实现;( 3) 通过特许投标、合 同承包、鼓励私人部门提供可市场化的产品或服 务, 它不涉及资产所有权的转移。具体选择哪种民 营化形式, 这决定于政府的目标和特定公用事业的 特点等因素。
英国公用事业的民营化改革政策对英国公共 部 门 的 规 模 和 经 济 实 力 产 生 了 重 大 影 响 。英 国 国 有 企 业 在 国 民 生 产 总 值 中 所 占 的 比 重 从 1979 年 的 7.8%下降到 1986 年的 4.3%; 从 1979 年以来, 国有 产业的职工人数和比重逐年下降, 1979 年约有 210 万人在国有产业部门就业, 约占全英国总职工人数 的 8.1%, 到 1986 年 , 其 绝 对 数 和 相 对 数 分 别 降 至 120 万人和 4.9%; 与之相应, 私 人 部 门 的 经 济 实 力 则大大增强。但从经济效率的角度看, 英国公用事 业实行民营化改革后, 原来的国有企业效率有了较 大幅度的提高。如图 1 反映了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到 20 世 纪 80 年 代 英 国 9 个 最 大 国 有 企 业 劳 动 生 产 率的总体发展情况和作为比较的全英国生产率发 展 情 况 [1]。
用
事
威尔士建立了 14 个电 力 消 费 者 委 员 会( Electricity 关法规的依据。
业
的
表 2 主要法律与重要内容[3]5
民
营
化
公用事业
法律名称
颁布时间
重要内容
改
革
及
电信
电信法
设立“ 电信管制办公室”; 废除英国电信公司在电信产业的独家垄断经营
其
984 年
经
权; 允许该公司向社会出售股份。
电力法
1989 年
设立“ 电力管制办公室”; 把电力产业分割为电网、分销和电力生产公司; 允 许这些公司向社会出售股份。
权监督和调查被管制企业的反竞争或滥用市场垄
Consumers ’Committee) , 它们独立于电力管制办公
断力量的行为。而国务大臣则对管制机构与被管
室和电力企业, 只代表消费者利益。英国的各类消
制企业的纠纷拥有最终裁决权。可见, 英国在公用
费者组织在保护公用事业的消费者利益方面发挥
事业的管制机构除了各公用事业新建立的管制办
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 英国的意识形态领域也 发生了变化, 这突出地反映在政府干预的认识上。 在市场经济中, 政府干预的经济合理性是建立在效 率 标 准 上 的 。政 府 干 预 的 必 要 性 在 于 它 能 否 补 偿 市 场 失 败 所 造 成 的 效 率 损 失 。效 率 与 平 等 之 间 的 替 代 关系意味着公共部门的增长是以牺牲经济增长为 代价的。因此, 公共部门的增长会最终导致生活水 平增长缓慢。进一步说, 如果存在一个庞大的政府, 并按照自己的( 而不是公众的) 利 益 行 动 , 那 末 , 经 济 就 会 失 去 发 展 潜 力 。这 种 政 府 干 预 理 论 为 英 国 政 府采取 “ 缩 小 政 府 边 界 ”( Rolling Back the Frontiers of the State) 政策提供 了 基 本 理 论 。 而 英 国 公 用 事 业的民营化改革便是这种理论的一次重大实践。
中图分类号: F2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6162( 2006) 01- 0065- 06
月
Vol.3 No.1 J an., 2006
1 英国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起因、 形式与绩效
英国从二战结束后, 在 电 信 、电 力 、铁 路 运 输 、 煤气和自来水供应等公用事业实行国有化政策, 到 20 世纪 80 年代初转向民营化政策, 其中包含了相 当复杂的政治经济原因。国有企业固有的一些弊 端, 如政府可以直接干涉企业的经营活动, 企业缺乏 决策权, 政府把国有企业作为达到一定政治目标的 工具, 忽视其赢利性, 导致不正常的财务状况等等, 这些都可以说是引发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诱因。 但更为重要的是, 在英国民营化改革前夕, 又出现 了新的情况, 促使英国加速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
英国对公用事业实行民营化改革的原因, 可以 追溯到 20 世 纪 70 年 代 中 期 所 发 生 的 高 失 业 率 和 高通货膨胀率这 2 大并发症, 它打破了人们对传统 凯恩斯主义实行宏观调控, 能自动达到供需总量平 衡的信念。1976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化了紧缩 预算控制和贷款目标, 这些都使国有公用事业所需 要的财政补贴无法得到满足。同时, 政府也没有足 够的财力对国有公 用 事 业 进 行 投 资 , 结 果 使 20 世 纪 70 年代的投资呈明显下降趋势。国有公用事业 不断增长的投资需求使政府力不从心, 便觉得民营 收稿时间: 2005- 09- 19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70373056) 作者简介: 王俊豪( 1956- ) , 男 , 浙 江 嵊 州 市 人 , 毕 业 于 中 南 财 经 政 法大学, 博士, 现任浙江财经学院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 向: 政府管制。
王俊豪
( 浙江财经学院, 杭州 310012)
第
三
卷
摘要: 英国公用事业的民营化改革具有深 刻 的 经 济 、政 治 原 因 , 英 国 采 取 了 多 种 民 营 化 形 式 , 并 取 得 了 一
第
定的成效; 英国民营化后建立了由政府管制立法、执法和社会监督组成的管制框架; 英国民营化改革的经
从英国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实践看, 英国民 营化政策采取了 3 种主要形式:( 1) 出售国有资产, 主要形式是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以出售国有资产, 实现国有资产从公共部门向私人部门的转移;
公 共 管 理 学 报
65
第 三 卷 第 一 期 二
六 年 一 月
公 共 管 理 学 报
66
Vol.3 No.1 J an., 2006
图 1 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
表 1 反 映 了 这 9 个 国 有 企 业 在 20 世 纪 70—
80 年代的劳动生产率发展速度。
表 1 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发展速度
%
企业名称
1970—1980 年
1981—1990 年
英国航空公司
7.4
6.0
英国机场管理局
0.6
2.7
英国煤炭公司
- 2.4
8.1
英国煤气公司
豪
英国十分重视对管制的社会监督, 其主要政
的意见;( 2) 反复修改, 政府将各利益集团的意见加
英
策措施包括:( 1) 在特 定 公 用 事 业 建 立 专 业 消 费 者
以整理, 并据此对管制法规草案进行修改, 然后将
国
公
组织。如根据《 电力法》, 英 国 在 英 格 兰 、苏 格 兰 和
这些信息与公众见面, 再次征求意见, 作为制定有
化 对 其 很 有 吸 引 力 。当 时 负 责 贸 易 和 工 业 的 国 务 大 臣 基 思·约 瑟 夫( Keith Joseph) 对 美 国 在 电 信 产 业 实行放松管制政策很感兴趣, 便试图对英国的电信 产业进行改革, 但遇到的一个难题是如何设计一种 制度安排, 使国有公用事业不需要政府财政担保便 能大规模融资。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途径, 英 国 政 府 考 虑 向 公 众 发 行 股 票 出 售 整 个 电 信 产 业 。电 信产业实行民营化并取得成功后, 其它公用事业也 相继采取了向公众出售国有企业股份的形式实行 民营化。
英国对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是以立法为先导 的, 这使民营化具有法律依据和实施程序, 表 2 归 纳 了 英 国 在 电 信 、煤 气 、自 来 水 、电 力 和 铁 路 产 业 实 行民营化改革时所颁布的主要法律, 对各公用事业 民营化改革的重要问题作了规定。
就管制执法而言, 由表 2 可见, 在为公用事业 制定的 5 个法规中, 都建立了一个法定的管制机构 ( 在自来水产业, 由于涉及到重要的环境管制问题, 除 了 建 立 “ 自 来 水 服 务 管 制 办 公 室 ”外 , 还 建 立 了 “ 国家江河管理局”, 各自从不同方面对自来水产业 实施管制) 。同时, 由负责各公用事业的国务大臣委 任 1 名总监 ( Director General) , 担任管制办公室主 任。有关法规在规定各公用事业管制总监职责的同 时, 也授予他们相当大的法定权力, 如总监与负责 特定公用事业的国务大臣协商后有权发放企业经 营许可证, 总监还有权根据具体情况修改企业经营许 可证的一些条款。此外, 总监还对被管制企业的价 格、质量、投资等方面具有较广泛的管制权力。
验
教
煤气
煤气法
设立“ 煤气供应管制办公室”; 废除英国煤气 公 司 的 独 家 垄 断 经 营 权 ; 允 许
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86 年
该公司向社会出售股份。
自来水
自来水法
1989 年
设立“ 国家江河管理局”和“ 自来水服务 管 制 办 公 室 ”; 允 许 10 个 地 区 自 来 水公司向社会出售股份。
电力
2 英国公用事业管制体制总体框架 及其评价
2.1 英国公用事业管制体制的总体框架 英国在公用事业实行民营化改革期间, 对公用
事 业 的 管 制 体 制 也 进 行 了 相 应 的 改 革 。尽 管 由 于 各 公用事业具有自 身 的 特 点 , 管 制 的 目 标 、重 点 和 内 容等必然存在差别, 但从制度形式角度看, 它们之 间具有共性, 都服从于整个管制体制的总体框架。 这 一 总 体 框 架 大 致 由 管 制 立 法 、管 制 执 法 和 管 制 的 社会监督这 3 部分组成。
如果各公用事业的管制办公室和被管制企业 在修改经营许可证条款等方面发生冲突, 总监可将 发生冲突的事件提交 “ 垄 断 与 兼 并 委 员 会( Monop- olies and Mergers Commission, MMC) 裁决。同时 , “ 公 平 交 易 办 公 室 ”( Office of Fair Trading, OFT) 有
一 期
验教训是多方面的, 其中包括: 法律制度是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准则, 政企分离是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
二 的关键, 竞争是提高公用事业经济效率的根本途径, 有效竞争是制定公用事业管制政策的目标导向, 政府
○○
应按照经济原理制定公用事业的管制价格。
六
关键词: 英国; 公用事业; 民营化; 经验教训
年 一
4.9
4.9
英国铁路公司
- 2.0
3.2
英国钢铁公司
- 1.7
13.7
英国电信公司
4.3
7.1
英国电力供应局
3.7
2.5
英国邮政局
- 0.1
3.4
平均
1.63
5.73
从图 1 和表 1 中不难发现:( 1) 在整个 70 年代, 这 9 个国有企业的总体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低于 全英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 2) 在 20 世纪 80 年代, 全 英 劳 动 生 产 率 的 增 长 速 度 高 于 20 世 纪 70 年 代 水平, 这被一些 人 称 为 “ 撒 切 尔 夫 人 生 产 率 奇 迹 ”, 但特别引人注目的是, 这 9 个国有企业的劳动生产 率增长速度尤其明显, 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后, 其 增 长 率 就 高 于 全 英 劳 动 生 产 率 的 增 长 率[2]。
合管制机构, 而在整个管制运行过程中, 各公用事
策) 时, 都实行听证会制度, 进行社会监督。其特点
业 的 管 制 总 监 与 负 责 该 公 用 事 业 的 国 务 大 臣( 特
是:( 1) 力求公开, 政府把某一管制法规草案公开在
王
别是总监) 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俊
因特网、大众媒体上, 以 广 泛 征 求 社 会 各 利 益 集 团
了广泛的作用。 ( 2) 建立和健全听证会制度。英国在
公室外 , 还包括 “ 垄断与兼并委员 会 ”和 “ 公 平 交 易
公 用 事 业 制 定 和 调 整 有 关 消 费 者 、企 业 等 各 利 益 集
办公室”2 个对所有公用事业都拥有管制权力的综
团 的 管 制 法 规( 特 别 是 周 期 性 地 调 整 价 格 管 制 政
○○
( 2) 放松进入管 制 , 打 破 国 家 对 公 用 事 业 垄 断 的 格 局, 取消新企业进入公用事业的行政法规壁垒, 这 既可以在出售国有资产的情况下实现, 也可以在不 出售国有资产的情况下实现;( 3) 通过特许投标、合 同承包、鼓励私人部门提供可市场化的产品或服 务, 它不涉及资产所有权的转移。具体选择哪种民 营化形式, 这决定于政府的目标和特定公用事业的 特点等因素。
英国公用事业的民营化改革政策对英国公共 部 门 的 规 模 和 经 济 实 力 产 生 了 重 大 影 响 。英 国 国 有 企 业 在 国 民 生 产 总 值 中 所 占 的 比 重 从 1979 年 的 7.8%下降到 1986 年的 4.3%; 从 1979 年以来, 国有 产业的职工人数和比重逐年下降, 1979 年约有 210 万人在国有产业部门就业, 约占全英国总职工人数 的 8.1%, 到 1986 年 , 其 绝 对 数 和 相 对 数 分 别 降 至 120 万人和 4.9%; 与之相应, 私 人 部 门 的 经 济 实 力 则大大增强。但从经济效率的角度看, 英国公用事 业实行民营化改革后, 原来的国有企业效率有了较 大幅度的提高。如图 1 反映了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到 20 世 纪 80 年 代 英 国 9 个 最 大 国 有 企 业 劳 动 生 产 率的总体发展情况和作为比较的全英国生产率发 展 情 况 [1]。
用
事
威尔士建立了 14 个电 力 消 费 者 委 员 会( Electricity 关法规的依据。
业
的
表 2 主要法律与重要内容[3]5
民
营
化
公用事业
法律名称
颁布时间
重要内容
改
革
及
电信
电信法
设立“ 电信管制办公室”; 废除英国电信公司在电信产业的独家垄断经营
其
984 年
经
权; 允许该公司向社会出售股份。
电力法
1989 年
设立“ 电力管制办公室”; 把电力产业分割为电网、分销和电力生产公司; 允 许这些公司向社会出售股份。
权监督和调查被管制企业的反竞争或滥用市场垄
Consumers ’Committee) , 它们独立于电力管制办公
断力量的行为。而国务大臣则对管制机构与被管
室和电力企业, 只代表消费者利益。英国的各类消
制企业的纠纷拥有最终裁决权。可见, 英国在公用
费者组织在保护公用事业的消费者利益方面发挥
事业的管制机构除了各公用事业新建立的管制办
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 英国的意识形态领域也 发生了变化, 这突出地反映在政府干预的认识上。 在市场经济中, 政府干预的经济合理性是建立在效 率 标 准 上 的 。政 府 干 预 的 必 要 性 在 于 它 能 否 补 偿 市 场 失 败 所 造 成 的 效 率 损 失 。效 率 与 平 等 之 间 的 替 代 关系意味着公共部门的增长是以牺牲经济增长为 代价的。因此, 公共部门的增长会最终导致生活水 平增长缓慢。进一步说, 如果存在一个庞大的政府, 并按照自己的( 而不是公众的) 利 益 行 动 , 那 末 , 经 济 就 会 失 去 发 展 潜 力 。这 种 政 府 干 预 理 论 为 英 国 政 府采取 “ 缩 小 政 府 边 界 ”( Rolling Back the Frontiers of the State) 政策提供 了 基 本 理 论 。 而 英 国 公 用 事 业的民营化改革便是这种理论的一次重大实践。
中图分类号: F2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6162( 2006) 01- 0065- 06
月
Vol.3 No.1 J an., 2006
1 英国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起因、 形式与绩效
英国从二战结束后, 在 电 信 、电 力 、铁 路 运 输 、 煤气和自来水供应等公用事业实行国有化政策, 到 20 世纪 80 年代初转向民营化政策, 其中包含了相 当复杂的政治经济原因。国有企业固有的一些弊 端, 如政府可以直接干涉企业的经营活动, 企业缺乏 决策权, 政府把国有企业作为达到一定政治目标的 工具, 忽视其赢利性, 导致不正常的财务状况等等, 这些都可以说是引发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诱因。 但更为重要的是, 在英国民营化改革前夕, 又出现 了新的情况, 促使英国加速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
英国对公用事业实行民营化改革的原因, 可以 追溯到 20 世 纪 70 年 代 中 期 所 发 生 的 高 失 业 率 和 高通货膨胀率这 2 大并发症, 它打破了人们对传统 凯恩斯主义实行宏观调控, 能自动达到供需总量平 衡的信念。1976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化了紧缩 预算控制和贷款目标, 这些都使国有公用事业所需 要的财政补贴无法得到满足。同时, 政府也没有足 够的财力对国有公 用 事 业 进 行 投 资 , 结 果 使 20 世 纪 70 年代的投资呈明显下降趋势。国有公用事业 不断增长的投资需求使政府力不从心, 便觉得民营 收稿时间: 2005- 09- 19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70373056) 作者简介: 王俊豪( 1956- ) , 男 , 浙 江 嵊 州 市 人 , 毕 业 于 中 南 财 经 政 法大学, 博士, 现任浙江财经学院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 向: 政府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