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元素周期律》第二课时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二课时元素周期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递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归纳比较元素周期律。
2、自主探究,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量变到质变规律
教学重点: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试管、烧杯、胶头滴管、砂纸、镁带、铝片、试管夹、火柴、酒精灯、酚酞试液、、1m o1/L盐酸,1m o1/LA1C13溶液、3mo1/LNaOH溶液、3mo1/LH2SO4溶液、1m o1/LMgC12溶液。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1、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有哪些?
2、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如何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
[多媒体课件展示: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
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推进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和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变化。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元素的重要性质,它们是否也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就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通过化学实验来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强弱。
[多媒体播放: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金属与H2O或与酸反应难易程度。
2、置换反应。
3、最高价氧化物对立水化物碱性强弱。
实验一.Mg、Al和水的反应
1、分别取一小段镁带、铝条,用砂纸去掉表面的氧化膜,放入2支小试管中,加入2-3ml水,并滴入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过一会儿,用酒精灯给2支试管加热至沸腾,并移开酒精灯,再观察现象。
[多媒体展示出表格] 表(一)
Na Mg Al
与冷H2O反应与沸H2O反应
现象
化学方程式
与沸水
现象
Mg带表面有气泡;Mg带
表面变红
化学方程式
Mg + 2H2O=Mg(OH)
2
↓+ H2↑
实验二.Mg、Al和盐酸的反应
取一小段镁带和一小片铝,用砂纸除去它们表面的氧化膜,把镁带和铝片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再各加入2-3ml稀盐酸观察现象。
[多媒体展示出表格]表(二)Mg、Al与稀盐酸反应比较
实验三:Mg(OH)2的性质
取一支试管,加入2ml,1mO1/L、MgCl2溶液,再逐滴加入3mO1/L、NaOH 溶液,把生成的白溶液分盛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mO1/L、NaOH溶液、稀盐酸观察,完成下表:
[多媒体展示出表格]
表(三)Mg(OH)2的性质
实验四:Al(OH)3的性质
取一支试管,加入1mo1/L Al Cl3溶液,加入3mo1/LNaOH溶液至少产生大量的Al(OH)3白色絮状沉淀,把Al(OH)3沉淀分别盛放于2支试管中,然后,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o1/L稀盐酸和6mo1/LNaOH溶液,观察现象。
[多媒体播放表格]表(四):Al(OH)3的性质
加入NaOH,加入稀盐酸
现象
反应方程式Al(OH)3+NaOH=Na
AlO2+2H2O
结论Al(OH)3既能溶于,也能溶于稀盐酸
师:从上面几个实验,我们已经了解了Na、Mg、Al与H2O或者与酸反应的难易;知道了NaOH、Mg(OH)2、Al(OH)3的性质,请大家在此基础上完成下表。
表(五)
Na Mg Al 单质与水(酸)
反应
最高价氧化物
NaOH Mg(OH)2Al(OH)3水化物
碱性强弱比较NaOH强碱Mg(OH)2中强碱Al(OH)3弱碱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Na>Mg>Al
【例题剖析】
【例1】.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而Y的核电荷数比X大2,Z的核电荷数比Y多4,1 mol X单质跟足量的酸起反应能置换出1g
氢气,这时X转为与氖原子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根据上述条件,试回答:
(1)X、Y、Z的元素符号依次为、、。
(2)X、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跟Z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①,②。
【教师精讲】本题确定X是关键,定量关系:2X――――H2不要找错。离子反应方程式写好之后,要注意检查两个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
答案:(1)Na A1 C1 (2)①OH_ +H+ ==== H2O ② A1(OH)3 + 3H+ ====== A13+ + 3H2O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如何来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多媒体展示出:元素非金属判断依据]请同学们看教材P15、3资料,之后完成下表:
S P S Cl
气态氧化物化学
式
SiH4PH3
单质与H2化合的条件高温磷蒸气与H2
能反应
加热
对应水化物合或
最高价氧化物
H2SiO3HCl O4酸性强弱弱酸中强酸最强含氧酸结论
师:从以上对第三周期元素的分析、比较中,同学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多媒体同时展示元素周期律内容]
1.定义: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元素周期律。
板书: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例2】.甲、乙两种非金属:①甲比乙容易与H2化合;②甲原子能与乙阴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 A.只有④ B.只有⑤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
【教师精讲】元素非金属性得强弱判断是重要得知识点,其判断得标准很多:与H2化合得难易程度;气态氢化物得稳定性;含氧酸的酸性强弱。得到电子的难易程度等。答案:C。
【例3】.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
A.铍(Be)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B.砹(At)为白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
C.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D.硒化氢(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
【教师精讲】元素周期律是高考的重点。解题时要充分利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A正确,因为,铍的性质类似于铝,氧化物可能有两性。C正确,Sr是第ⅡA族元素,其性质类似于Ca、Ba,SrSO4与BaSO4相似,难溶于水。【答案】BD。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讨论了第三周期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并又通过事实,我们得出了元素周期律,希望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