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认知角度研究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
从学生认知角度研究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
从学生认知角度研究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双语教育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也逐渐兴起。
而双语教学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认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探讨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的问题,旨在提出解决方案,以促进学生在双语环境下的学习成效。
1. 背景介绍化学作为一门复杂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在双语教学中,学生需要同时掌握两种语言,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化学知识。
因此,如何在初高中阶段实现化学双语教学的有效衔接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
2. 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和渐进性的特点。
从认知角度来看,年龄较小的学生更注重感知和具体操作,而年龄较大的学生则更擅长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
因此,在初高中阶段进行化学双语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3. 初高中教学内容的衔接在初中阶段,学生主要学习基础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为高中化学学习打下基础。
在进行双语教学时,初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科学词汇和听说能力,为高中阶段的双语化学学习做好准备。
在高中阶段,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针对这一阶段的特点,高中教师可以采用双语教学的方式,通过教学课件、示范实验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此外,还应加强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4. 双语教学方法的选择在双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首先,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课件和多媒体技术,将英语化学知识呈现给学生。
其次,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合作学习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5. 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双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教师应充当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从学生认知角度研究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
从学生认知角度研究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一、引言近年来,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学生在面临职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时,掌握一门外语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基本需求。
因此,推行双语教学已经被许多国家的教育政策所倡导。
对于化学科目而言,双语教学可以提供学生更广阔的语言环境,促进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然而,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学生的学习动机等。
本文将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研究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二、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的衔接是双语教学的首要问题之一。
在初中阶段,学生主要学习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实验技巧,而在高中阶段,学生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化学原理和应用。
这种教学内容的不连贯性会给学生带来困惑,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建立初高中教师的合作机制。
初高中教师应该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交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高中教师可以向初中教师提供高中阶段所需的基础知识,使得学生在初中阶段就能够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
另外,通过教材的统一编写和修订,可以使初高中的教学内容更加连贯。
教材编写者可以在初中教材中引入一些高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学生的高中学习打下基础。
三、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他们积极参与双语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由于双语教学中化学知识的学习难度相对较大,学生可能会感到挫折,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采取一些相应的策略。
首先,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如实验、小组讨论、课堂竞赛等,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其次,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视频、图表、实物模型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此外,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对化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四、评价方式的改进双语教学的评价方式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进。
传统的考试评价方法过于注重学生的记忆和填鸭式的教学,不能很好地评价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高中化学双语教学研究
INTELLIGENCE为了适应教育全球化发展的需要,树立教育的国际化理念,加强教育国际化交流,双语教学已经开始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实施。
我国目前正在探索的双语教学,一般是指用英语进行学科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
自然科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反映,在教学过程中对语言的要求不是特别高,因此比较容易开展双语教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客观世界的基础自然学科,在双语教学中被优先考虑。
目前,它已成为开展双语教学的前沿阵地,因此探索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双语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1.双语教学的创新意义双语教学是指两种语言作为媒介语言的教学(本文指汉语与英语)。
它有着既要完成专业学科教学,又担负着提高学习者语言水平的双重目标。
因此,双语教学与我国传统教育相比,具有“非语言教育达到语言教育目标”的创新之处。
在我国上海、北京、广州、苏州等一些发达城市中小学中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探索发现,双语教学不但有助于学生语言素养的培养和英语能力的提高,而且能够发挥各学科的育人功能,激发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
所以,通过“非语言教育达到语言教育目标”的双语教学有着积极的创新意义。
2.双语教学在我国的发展态势目前广州约有近百所中小学正在尝试运用双语教学;青岛市提出把英语作为主要教学用语推广到所有中小学;上海市从小学一年级起全面开设英语课,并努力实施高中毕业生能用英语交流的培养计划。
目前双语教学已经从局部有限范围内的点上的“个别试验”推向一定范围的面上的“群体试验”。
双语教学不再是简单地提高学生日常说外语的能力,而是要从听、说、读、写上培养学生的外语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用外语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香港的一些国际学校的实践对此也可加以佐证。
当然,在这些学校里实行的并非双语教育,但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通过教学语言获取语言能力的成功例子。
这些学校有许多母语为汉语的华人学生,学校的教师多数以英语为母语,学生用英语来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
中学化学 再探究 中学化学递进式双语教学模式探究
中学化学再探究中学化学递进式双语教学模式探究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双语人才,公民的语言素质和外语能力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国家的综合竞争力,这无疑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为了培养双语师资和探寻有效的双语教学模式,长春师范学院在全国16个中小学建立了双语教学实验基地。
本文结合长春师范学院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双语教学实验基地的教育实验,对中学化学双语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是一所在课程上与国际接轨的双语学校。
我们对该校国际部一年级EFL班开设了双语化学课,该班80%学生来自初三,20%学生来自高一,在教学中使用美国原版教材“A-Level”课程――Chemistry Made Clear。
开课前我们对学生的原有化学与英语水平进行了测试,测试形式为闭卷考试,卷面满分均为100分。
测试结果显示,化学学科60分以上人数占55%,英语学科60分以上人数占49%,可见学生的整体基础比较薄弱。
为了开展好双语教学,我们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手段,以学生能够学好双语化学课程为目的,探索出递进式化学双语教学模式。
所谓递进式双语教学模式,是指在双语课堂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实施不同的双语课程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活动形式和教学实践方案,从而有效地开展双语教学。
该教学模式由三个实施阶段组成:渗透阶段、过渡阶段和沉浸阶段。
一、渗透阶段渗透阶段在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双语化学课程初期实施。
大部分学生对双语教学还要有一个适应、接受的过程,由于在该阶段学生的化学与英文水平较低,所以采用10%�20%的英语进行双语授课,双语板书、双语作业和双语试卷相结合。
该阶段的教学策略如下。
第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双语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
所以,教师要充分起到激趣者的作用,在激趣的过程中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目标与信心,明确双语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多开口,多交流,并且把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课堂教学,比如化学发展史、化学家的生平介绍等。
高中化学双语教学的探讨
高中化学双语教学的探讨高中化学双语教学的探讨:双语情形下进行化学教学,是专门学校的特点。
讲英语直截了当应用于化学学科的教学中,将英语的学习与化学教学一同进行,在高中化学双语教学中实施创新,在高中化学双语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在双语教学中实施化学概念的探究性学习。
在我国专门多的都市学校都实行了双语教学的模式,专门是对一些国际学校,他们要培养的人才是直截了当就读于国外学校的学生。
在如此的学校里,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把握和能力提高的教学目标,更要注意自身英语水平的提高。
在如此的背景下,如何样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如何样将国内外的教学有效衔接呢?下面谈谈自己的摸索。
一、正确领会双语教学的深刻含义所谓双语教学确实是在某个国家和某个地区因为两个民族的同时存在,需要在两种文化背景下进行学习。
一种是差不多的语言也确实是母语,一种是后天习得的另一种语言。
在我们学校里,双语确实是指汉语和英语。
双语情形下进行化学教学,是我们这种专门学校的特点。
我校学生毕业之后的学习路径是以英语为要紧语言的欧美国家,因此,关于学生的化学学习,知识的获得是目标,然而语言能力的提高也是教学的要紧目的。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利用英语和母语共同明白得所要学习的化学知识,同时能顺利地切换两种语言。
化学教学的成效是学生把握了化学知识,利用英语交流的能力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二、高中化学双语教学的创新在世界大同的理念中,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官方语言被国际社会广泛应用,成为一门重要的官方语言。
在我国,专门多大都市都把双语教学作为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实施英语教学,估量学生高中毕业后就能够直截了当用英语交流。
在听说读写能力培养方面下大工夫,让学生拥有用英语摸索和学习化学的能力。
双语教学在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中,其积极的进步意义是专门大的。
第一是教师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英语学习的实际环境,在那个环境中,学生能够迅速提高英语学习的能力、交流能力和写作能力乃至摸索能力,都会有极大的提高。
化学中的双语教学
化学中的双语教学新疆是由多个民族组成的地区,在尊重各民族各自文化的前提下,加强各族人民学习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加快新疆的发展,教育担当着历史的重任。
我校有一百多名维吾尔族、哈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组成三个教学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特点,再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我们对学生进行多方位教育教学。
由于民族同学汉语接受水平不一样,能力也不一样,我们以主教学的同时实行“一帮一”活动,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取其优点,继而学习。
所以我们做了一些研究:1、研究的背景: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需要各个民族的全面发展,文化素质的提高需要教育的全面深入,稳定团结的局面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来维护,作为一线教师,做好对民族同学在校教育尤为重要。
我校是一所汉族学生为主的高中学校,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进行施教,发挥他们的长处,让他们的认真、好学的优点,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并让汉族学生帮助他们学习汉语,互帮互助,团结协作。
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
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结合新课改的思想,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2、研究目的和意义目的:在化学科目中进行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因材施教,在新课改的带动下,全面发挥学科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从而带动我们的文化素质修养,培养爱国意识,增强民族之间一家亲的意识。
意义:1、在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爱国意识、针对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的特点,在内高班的化学学科教学过程当中加强了民族团结意识的培养,也加强了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的渗透。
2、提高学生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水平,培养在学习中独立思考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汉语言理解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研究的基本内容化学学科的双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的合理解释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高中化学双语渗透教学模式[论文]
高中化学双语渗透教学模式初探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双语能力已成为职业的现实需要。
在高中化学中渗透双语进行教学的模式已经成为这门课的必然趋势。
本课题主要研究高中化学教学、英语教学与汉英双语教学以及三者的整合。
本文通过对北晨中学高一的一个实验班进行化学双语教学的尝试,初步获得成效。
关键词:高中化学;双语教学;渗透;模式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们正处在国际化、全球化时代的浪潮中,英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交流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
我们在高一年级235班开设了化学双语课程,探讨双语课程的教育价值问题,对涿鹿县北晨中学235班的高一年级的化学课进行双语教学尝试。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化学是一门注重理论知识和实验并重的学科,在化学这门课中开展双语教学具有可行性。
目前我国启动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双语教学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要体现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在英语与学科内容整合的语境下,用英语学习某些学科内容,学科内容是英语学习的资源,是最真实的任务型教学,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习得和应用语言。
我国政府在《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第一次提出要实施教育国际化的方针政策,为汉英双语教学实验提供了政策性依据。
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国际化,双语教学是实现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国际化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课题研究现状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汉英双语教学异军突起,发展迅猛。
因为它适应了全球化进程和教育国际化的需求,适应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求。
我国汉英双语教学实验已初具规模,全国性双语学术研究交流平台初步形成:有了全国性的学术组织;全国性的学术网站;全国性的学术队伍。
已在大学占有一席之地(双语教育方向专业),并初步形成区域性发展规划实验与双语教学研究课题布点实验并驾齐驱的态势。
从学生认知角度研究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
从学生认知角度研究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从学生认知角度研究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英语已经成为全球通用的语言。
在中国,英语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学校开始提供双语教学课程。
初高中化学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一环,双语教学在化学教育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
然而,在初高中教学衔接中,学生认知能力往往被忽视。
本文将从学生认知的角度,探讨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首先,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初高中学习过程中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初中时期,学生的认知能力主要集中在观察、归纳、分类等方面。
他们对化学知识的掌握还停留在具体实验和简单概念的层面。
高中时期,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他们开始进行抽象思维和推理思考。
他们需要将前期学习的基础知识与新的知识链接起来,形成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
然而,双语教学在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中确实存在一些困难。
首先,学生可能会遇到语言障碍。
他们可能不熟悉化学术语的英文表达,导致理解和记忆障碍。
其次,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和观察结果的英文表达也对学生构成了挑战。
这些障碍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首先,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认知差异,因材施教。
初中阶段,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和实物模型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化学概念的基础。
高中阶段,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采用双语教学的方式,在讲解化学概念时使用中英文混合授课,帮助学生建立跨语言的概念联系。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课后辅导,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需要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参加科学实验、课后练习和小组讨论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化学竞赛和科学论坛,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
学科思维是指学科领域的专门思维方式和方法。
从学生认知角度研究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
从学生认知角度研究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的进程,双语教育成为了很多家长和学生们的选择。
初高中作为学生认知和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化学双语教学衔接的研究对于双语教育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学生认知角度探讨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的问题。
一、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的问题在初中阶段,学生逐渐接触到了化学的基本知识和概念,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概念和实验原理还不够熟悉。
而在高中阶段,化学的难度和深度进一步加深,对于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双语教学环境下,学生需要兼顾学科知识和语言能力的提升。
因此,在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中,学生存在着一些问题:1.语言能力不足:英语不是母语的学生在理解和表达化学概念时存在语言和文化差异,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
2.学科的衔接问题:初中和高中的化学学习内容和难度不同,化学概念的深度和广度也有所差异,如何顺利地衔接初高中化学教学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3.实践操作能力:化学实验需要严格的操作规范和安全要求,对于初中生而言,可能还需要兼顾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
二、从认知角度探究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的方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习惯是影响他们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因素,因此,从认知角度探究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借助网络等新媒体手段,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多媒体化教学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化学概念。
2.强化词汇记忆,充分理解英文化学术语的含义和用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和习惯,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和口语表达能力。
3.采用“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实验原理,培养他们的实验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技巧。
4.注重初高中化学教学之间的衔接,创设合适的过渡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的化学概念。
5.专业英语词汇量的积累很重要,可以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环境,比如参加英文化学竞赛等。
三、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的实际案例1.可采用开展化学研究讨论或者化学报告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科学交流与沟通,强化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专业英语词汇的熟练掌握。
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
浅析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摘要:初中化学教育是高中化学教育的必要准备、启蒙阶段,高中化学教育是初中化学教育的延续与提升。
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
但在传统的教学当中,两者之间往往是脱节的。
从教材、教师、学生三方面入手,意在分析初、高中这两个阶段的化学教学,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化学教育;衔接;初高中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主导者,教师的教学观念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其衔接意识和教学能力、教学方式等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与衔接意识只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才能有正确的教学行为。
教师备课、上课关注的不应只是教材、教学内容,还应对教学的主体——学生,有相当的关注。
只有注意了学生的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地组织教学,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尤其是高一年级教师,只有对学生的原有基础和学习状况有较深的了解,才能准确地把握化学教学,形成连贯的知识链。
据调查,初中化学教师的衔接意识较薄弱,对高中所用教材和内容基本不了解,平时教学也没注意与高中化学内容有意衔接,只为应付中考。
长期担任高中化学教学的高中教师对初中现行的教材和教法也同样不熟悉,与初中教师缺乏交流,从主观上影响了衔接的进行。
只有初中化学学好了,高一化学才能入门。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初中化学以直观教学为主,教学目标层次低,不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思维训练度上跨度小,宏观思维多,逆向思维,集中思维多,发散思维少。
而高中化学教材则侧重理论认识方法(抽象、类比、假说、数学方法等)。
因此,高中化学教学侧重理论,教学方法单一,且直观性差。
高一新生对初高中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个性特点、教学方法的变化等难以在短时间内接受,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衔接问题的顺利解决。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一新生应如何在已具备的知识、技能、方法、习惯及兴趣上顺利地尽快适应高一化学的学习呢?1.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适应能力从初中步入高中后,化学这门课程很多学生感到不那么好学了。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实践(2篇)
第1篇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重要性,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实践策略,以期为提高初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引言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初高中化学教学是学生化学知识体系形成的关键阶段,衔接教学对于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化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实践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重要性1. 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有助于学生将初中化学知识体系与高中化学知识体系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化学知识网络。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通过衔接教学,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化学的乐趣。
3. 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初高中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环节。
衔接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为高中化学实验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4. 帮助学生适应高中化学学习节奏高中化学学习内容丰富、难度较大,衔接教学有助于学生提前适应高中化学学习节奏,减轻学习压力。
三、当前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衔接不紧密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初高中化学知识体系的衔接,导致教学内容存在断层,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教学方法单一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法,缺乏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验技能的培养。
3. 实验教学不足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在高中阶段难以适应实验操作的要求。
4.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由于教学内容衔接不紧密,部分学生对化学学习缺乏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四、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实践策略1. 优化教学内容,加强知识衔接教师应充分了解初高中化学知识体系,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使初中化学知识体系与高中化学知识体系相互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从学生认知角度研究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
从学生认知角度研究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多语言的学习和使用在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要。
在教育领域,双语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教学模式。
针对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的研究,可以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探索学生在双语环境下的学习情况,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衔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一、双语环境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影响1.学习者语言能力的要求双语教学意味着学生需要通过两种语言进行学习和表达。
对于初高中学生来说,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以理解英语化学教材和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这对于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出了挑战,需要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建立自信,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2.概念的对应与理解化学是一门基础科学,涉及到许多抽象的概念和理论。
双语环境下,学生需要通过将中文概念与英文概念进行对应和理解,才能准确地掌握化学知识。
这要求学生对概念的深入理解和跨语言的转换能力。
3.学科知识与语言知识的融合在双语教学中,学科知识和语言知识密切相连。
学生不仅需要学习化学的概念和原理,还需要掌握相应的英语词汇和句型。
这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时积累和发展化学和英语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二、有效进行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的方法1.逐步提高英语能力水平对于初高中学生来说,英语能力的提高是学习化学双语教学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英语学习环节,如拓展阅读、听力练习和口语表达训练等,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此外,可以结合化学学习内容设置英语学习任务,例如让学生用英语写化学实验报告或进行化学讨论。
2.注重概念的对应与理解在双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化学概念的准确理解和对应能力。
可以通过举例、对比等方式,将中文概念与英文概念进行对应说明,并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含义和作用。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具、实验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化学概念。
3.整合学科知识与语言知识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将学科知识和语言知识有机地整合起来。
双语教学在高中化学课中的应用
双语教学在高中化学课中的应用双语(Bilingual)是指在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共存,可能或必须同时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的情景。
在一些国家或地区,政府规定的官方通用语言有两种甚至更多,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交往的方便,往往两种语言并重,或是以一种语言为主而以一种语言为辅,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双语国家或双语地区。
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双语所指的具体内容也有所不同,比如美国的双语主要指英语和西班牙语,加拿大主要指英语和法语,新加坡和我国的香港、澳门地区主要指英语和华语。
而在我国大陆地区,最早的双语概念主要指各种不同的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普通话,因此,当时的双语研究和教学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问题上。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在国际上的影响逐渐扩大,近年来,国内又掀起了双语教学的热潮,这时的双语主要是指汉语和英语。
本文所探讨的双语教学就是汉语和英语意义上的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Bi l ingual Education)是一种通过使用学生的第一和第二语言来进行教学,从而达到某个教学目的的教育方法。
最早的双语教学是伴随着双语现象出现的,目的是让学习者在学龄阶段就能掌握母语以外的另外一种本地或本国家通用的语言,熟练地在不同的人群之间进行交流和交往。
比如在有大量移民的美国,双语教学是作为一项维护民权的措施,于1968年由美国国会发起组织的,以帮助母语非英语的学生更好地融入美国文化。
随着社会的推进,双语教学在很多国家或地区日益发展起来。
双语教学虽然由来已久,但在我们大陆,它几乎还只能算是一个新生儿。
对这个新生儿,人们的理解还存在着不少分歧,有的认为双语就是强化英语教学,有的认为是强化汉语和英语两门学科的教学,有的认为是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达成英语学习的目的等等。
那么,在双语教学中,学科知识的获取是主要目的;但由于在获取学科知识时所使用的媒介不是母语,而是母语以外的第二种语言,所以,势必会增强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使用量及掌握程度。
中学化学双语教学初探
中学化学双语教学初探双语教学开创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要用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来探索。
一、关于双语教学的理解双语教学是教师通过两种教学语言进行教学,以实现学科知识目标和语言教学目标。
英语是作为一种教学语言,双语教学仍属学科教学范畴。
化学双语教学目标是:以英语为载体学习学科知识,每节课化学知识目标是首要的,如只片面强调语言就会舍本求末,既学不好知识,也练不好语言。
为此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一下问题:1.化学教学内容必须符合新课程标准,教师使用的第二语言必须符合学生当前的语言水平。
2.利用各种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抽象概念。
3.使用第二语言避免用修辞语言讲解化学内容。
4.循序渐进逐步扩大第二语言词汇量。
不能将双语教学简单地与强化英语等同起来,它必须与育人密切联系起来。
严格说,通过双语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应当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而不单单是英语尖子。
因此,双语教学与传统意义上的英语教学是不同的,作为教学语言,英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双语教学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又培养锻炼了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化学双语教学模式化学学科进行双语教学,需长期摸索,既有“质”的问题,即“科学性”,又有“量”的问题,即两种语言的比例关系。
从第二语言使用程度分类大至可归纳为三种:渗透型双语教学,过渡型双语教学,全英语教学。
(一)渗透型双语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最低层次的双语教学模式,目前很多尝试双语教学实验的学校不得不经历这一过程。
它在主要用母语教学的基础上,渗透一些专业词汇,适当补充科普知识。
通过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如元素名称,统一的单位体制及命名规则,有趣的探究活动等,在保证教学质量的情况下的双语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使用英语的程度不深,使用的教学课时也不多。
(二)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在上海市实验一段时间了。
这种教学模式的英语程度比第一种模式有所加深。
它表现的方式不尽相同,主要有两种方式:拓展性或研究性课程双语教学和一定课时比例的非英语学科全英语教学。
从学生认知角度研究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
从学生认知角度研究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随着双语教育的普及和推广,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
本文以学生的认知为研究视角,探讨了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促进初高中化学教育的质量提升。
一、引言双语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得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逐渐受到重视。
因为化学是一门复杂的科学学科,双语教学衔接对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学生的认知为研究视角,探讨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的重要性,并分析存在的问题。
二、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的重要性1.学生认知发展需要有序衔接学生在初中阶段掌握了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概念,但在高中阶段需要进一步加深理解和应用。
如果初高中教学没有良好的衔接,学生将面临知识断层的问题,导致学习负担加重,无法形成系统的化学知识结构。
2.双语教学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要求学生既掌握化学概念和原理,又要能够用英语进行表达和思考。
因此,良好的衔接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思维和英语思维的转换能力,提高他们的跨学科综合能力。
三、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1.教材内容和难度的跳跃由于初高中阶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不同,教材内容和难度存在明显的差异。
学生在衔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难以适应的问题,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2.语言表达和思维过程的困惑学生在初中阶段基本上使用中文进行化学学习,但在高中阶段需要逐渐转换为英文。
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们可能在语言表达和思维过程中感到困惑,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解决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问题的方法1.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初高中化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应该是有机衔接的,这样学生才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跨学科素养,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对跨文化科学学习的兴趣。
2.优化教材设计和教学方法教材内容和难度的设计应该有序衔接,不要出现明显的跳跃。
从学生认知角度研究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
从学生认知角度研究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模式,已经在中国的高中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顺利过渡到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需要对初中和高中的化学教学进行衔接。
本文从学生认知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1. 引言双语教学模式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机会和国际交流的平台。
在中国,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时期,因此,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成果往往受到教学衔接的影响。
本文旨在从学生认知的角度出发,研究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的问题,并探讨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2. 学生认知的特点学生在不同年龄和学习阶段的认知能力存在较大差异。
初中阶段的学生更注重具体事物的感知和记忆,而高中阶段的学生则更注重抽象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因此,在教学衔接中需要考虑到这些认知特点的差异。
3. 教学素材的选择针对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可以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来强化学生的认知和记忆。
初中阶段的教材一般更为简单直观,高中阶段的教材则更为抽象和理论化。
在衔接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既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又能够逐渐引导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的教材,例如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
4. 教学方法的优化在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中,教学方法的优化也十分重要。
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的单向传授和学生的被动接受,而双语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因此,在衔接教学中可以采用一些互动教学的方法,例如小组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学习或实践探究学习等。
5. 考试评价的改进考试评价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对于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也需要对考试评价进行一定的改进。
传统的考试评价更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应用,而双语教学更注重学生的语言运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因此,在衔接教学中可以采用一些开放性的题型和任务,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6. 实施阶段的合理安排在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中,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实施阶段。
从学生认知角度研究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
从学生认知角度研究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一、引言如今,全球化的浪潮下,英语已经成为国际间交流的重要工具和通用语言。
在中国,英语作为必修课程,从小学开始就开始教授,这使得学生在初高中时期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英语水平。
另一方面,化学作为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也是中学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
真正的化学教学需要学生对化学概念和现象进行深入理解,并能够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然而,目前初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即英语教学和化学教学之间的衔接问题。
在传统教学中,英语和化学往往是两个独立的学科,学生需要分别学习英语和化学的词汇、概念和理论,并在实际操作中运用相关的知识。
然而,在学生的认知发展中,将两个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
因此,本文将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探讨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的衔接问题,旨在提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学生认知的发展学生的认知发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信息的理解、规律的掌握以及问题的解决能力的逐渐提高。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生的认知水平会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发展。
在初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学习策略,对于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问题也能够有一定的理解。
因此,对于学生的认知发展进行科学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三、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的现状目前,初高中化学教学中双语教学的做法已经逐渐被一些学校和教师尝试。
双语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既有母语也有外语。
在初高中化学教学中,双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化学知识和概念,并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并不容易实现衔接。
一方面,化学知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和专业性,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一定的专业词汇和概念。
另一方面,学生的英语水平也不一样,有的学生英语水平较高,可以较好地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而有些学生则由于英语水平不够,导致他们无法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
这给化学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从学生认知角度研究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
从学生认知角度研究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在现代社会中,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下,双语教育受到越来越多家长、学生和教育机构的青睐。
而在初高中阶段,化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程,也逐渐开始使用双语教学的方法。
但是,关于这种双语化学教学方法的衔接问题,我们仍然需要更深入的探讨。
因为仅仅在初高中这个阶段中采用双语教学,并不能保证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
双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背景:对于中学化学课程来说,知识点是非常庞杂的,而且还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
如果化学教师在初中或者高中采用了双语教学方法,则就需要考虑学生们的适应情况,以及这种方法将如何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双语教学并不能保证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
这主要与教学方法和教材选择有关。
双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原因:在中学阶段,化学知识的学习需要依靠先前的知识基础,以便更好地掌握每一个知识点。
但是,初高中学校中双语化学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 教材的选择: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在双语教学材料中,有些化学术语的中文翻译存在问题,甚至缺乏规范性,这会使学生产生困惑,影响其化学知识的掌握。
2. 缺乏词汇量:学生的词汇量非常有限,当老师们在双语化学教学过程中使用太多的外语单词,学生就很难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3. 学习方式不同:适应双语教学的学生希望更多地听讲,而当他们遇到问题时,他们可能会因为不确定而不会提问或寻求解决方案。
双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解决双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1. 教师需要通过适当的课堂讲解、引导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在第一次使用双语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在初高中学生的程度上进行合理的选择。
至少在高中的学习阶段,应尽量减少中文翻译的使用,而增加英文术语的理解和掌握。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化学知识,还需要通过适当的引导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2. 加强学生的英语写作和口语能力。
在实际学习中,学生通常会使用自己熟悉的词汇来表示化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学生认知角度研究初高中化学双语教学衔接摘要: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主要体现在试题衔接、理论知识衔接等,从学生认知风格方面研究的比较少。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700多名初三和高一双语班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双语班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风格特点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学习风格;初高中化学;双语班学生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以优异成绩初中毕业进入高中的部分学生,很难适应高中学习,成绩逐渐下降。
每年都有一少部分宏志班学生(宏志班学生是初中毕业成绩非常好的学生)因为学习成绩跟不上而调到其他班去,有的成绩落到年级最后。
其他平行班中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学生成绩下降的原因有很多,为了消除这种现象,让高一新生很快适应高中阶段的教学,很有必要研究初高中教学的衔接问题。
初高中教学衔接方面的研究在国内有很多,学习风格方面的研究也不少,我国有名的心理学专家谭顶良先生等学者针对学习风格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
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个体差异不仅仅是智力、兴趣和性格等方面,学习风格的差异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
学习风格参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
研究和教学实践表明,尊重学生的学习风格并依据学习风格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可能将更有效。
在我国,虽然对学习风格的研究已经逐渐丰富和完善,但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与学生的学习风格接轨方面研究的比较少,学习风格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的学习风格及英语教学方面。
本研究在对以往相关研究的回顾与评价基础上,主要以乌鲁木齐市的部分初三和新高一学生为调查目标,通过感知方式测评表进行问卷调查并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来考察初高中教学衔接阶段的学生的感知学习风格与教学方式的匹配性。
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学习风格概况美国学者哈伯特・赛伦在1954年第一次提出了学习风格的含义,他认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地带有其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并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和活动与个性功能等特点。
谭顶良先生1995年对学习风格的定义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地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邓恩夫妇把学习风格界定成是学生集中注意并试图掌握和记住新的或困难的知识技能时所表现出来的方式。
学习风格的定义很多。
总的来说,学习风格是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稳定的、高效的和习惯化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行为倾向的综合。
谭顶良先生对学习风格特点做了如下定义:独特性:学习风格在学习者个体神经组织结构和技能基础上,受特定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文化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长期的学习活动而形成。
因此,学习风格因人而异。
稳定性:学习风格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旦形成,便具有持久稳定性。
但学习风格的稳定性并不表明它不可改变,每一种学习风格都有其优势,在看到稳定性的同时,还应注意其可塑性。
学习风格的形成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学习风格。
不同的研究者以不同的方式对学习风格进行分类。
感官偏爱因素形成的感知学习风格,是学习风格的一个层面。
感知学习风格主要是指个体信息加工的方式。
学习风格除了包含信息加工方式外,还包含个体的感情因素、心理行为、环境、社会等要素。
感知学习风格可以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及动觉、触觉型(以下简称触觉型)三个类型。
视觉型学习者喜欢通过视觉刺激手段来获取信息。
长处在于,快速浏览,接受视觉批示效果好,易看懂图表,书面测验得分高。
不足之处,接受口头指导难,不易分辨听觉刺激。
听觉型学习者喜欢通过口头演讲、讨论、谈论话题以及听别人说来达到最高的学习效率。
长处在于,语音辨析,接受口头指导效果好,口头表达能力强,日常表现优于考试结果。
不足之处,书面作业与抄录困难。
触觉型学习者喜欢操作性的活动,喜欢动手尝试,在操作性技能的学习中表现突出。
长处在于,运动节律感、平衡感好,书写整洁,易操作装配事物。
不足之处,通过视觉、听觉接受信息欠佳,书面测验分数欠佳。
有关研究表明,学习风格和教学是否匹配,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谭顶良先生认为适应学生学习风格的教学不只是要发挥学生学习风格的长处,还要弥补其不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本研究探讨了学生的感知学习风格与教学方式的匹配性。
二、研究方法及结果分析本研究主要以初三、高一双语班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乌鲁木齐市部分初高中学校随机选择710名学生(初中学生410名,高一学生300名),用“知觉通道偏爱测定表”进行问卷调查。
有效问卷703分,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进行详细的分析。
SPSS数据分析软件得出的数据及分析如下:1.初三双语班学生(1)对整体初三双语班学生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从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知道,视觉型感知方式的学生均分最高,3.554,其次是听觉型,均分为3.178,触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比较少,均分为3.129。
(2)感知方式在不同性别上的差异分析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男生女生在感知方式偏好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05)2.高一双语班学生(1)对整体高一双语班学生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从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知道,视觉型感知方式的学生均分最高,为3.49,其次是听觉型,均分为3.18,触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比较低,均分为3.07。
(2)感知方式在不同性别上的差异分析从分析结果可以知道,视觉型、触觉型方面男生和女生没有较大的区别,但女生相对男生更喜欢采取听觉型感知方式;均分为3.23。
(3)感知方式在不同班级上的差异分析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结果表明,宏志班与普通班学生在视觉型感知方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F=4.552)。
这说明宏志班的学生相对普通班的学生采取视觉型感知方式的比较多,均分为3.60。
宏志班的学生采取更多的视觉型感知方式,均分为3.60;普通班的学生采取更多的听觉型感知方式,均分为3.19。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高中生还是初中生“知觉通道偏爱测定表”问卷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视觉型、听觉型、触觉型。
也就是说,虽然双语班学生所偏好的感知学习风格在类型上基本一致,都最为偏好视觉型学习风格,其次是听觉型学习风格,最后是触觉型学习风格,但在视觉型学习风格的偏好程度上,普通班学生对视觉型学习风格的偏好程度明显低于宏志班学生(p<0.05)。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从中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具有不同感觉偏好的学生在学习期间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避免将这些不同学习风格的行为误解为注意力不集中或行为不良。
第二,教师倾向按照自己教学的方式来教学生,因此,听觉型学生就比较适应听觉型教师的教学方式,并且可能会取得较好的成绩,而视觉型学生则不容易被听觉型教师所吸引并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能力。
第三,个别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良,原因不是学习态度或学习能力问题,而是课堂教学没能与他们的学习风格相一致,尤其是偏好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的学生,在现在的教学环境下,很少给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三、研究结论通过研究,我们总结出下列几种针对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采取的措施:第一,让学生了解学习风格的有关知识,对认识自我、促进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通过量表测试学习风格后,可以在了解自己学习风格的基础上扬长补短,发挥自己的优势,很快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同时又能通过各种方法弥补自己的劣势,挖掘自己的潜力,以适应不同的学习环境及学习任务。
第二,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因材施教。
教师应充分了解不同学习风格类型的特点及其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允许不同的学习风格并存,充分认识到学生学习风格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尊重学生的学习风格,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善学生对学校、对学习、对教师及对自身的态度。
第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设计,尽量使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相适应,并根据学习风格发展特点,注意培养学生学习风格的多样性。
第四,宏志班学生和普通班学生在视觉型学习风格上有明显的差异。
也就是说学业成绩优良的学生更偏好视觉型学习风格。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不同学生的感知学习风格进行全面评估,对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均衡地实施匹配与失配教学策略,以使各类学生均有机会按自己偏爱的学习方式接受教学,避免只对一种学习风格的学生实施过度的匹配而忽视其他风格的学生。
教学过程中,对于偏好视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教师要求他们,阅读时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笔做标记、画重点;将听到的重点尽快转化成文字或图表;动手整理笔记。
对于偏好听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教师要求他们背书时大声朗诵;学习环境保持安静;善用教学录音带,或把画面数据透过录音带的播放让耳朵便于吸收;上课时专心听讲。
对于偏好动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教师要求他们利用各种感官如嗅觉、味觉、触觉去认识新事物;保持读书环境空气流通、光线充足;保持心情愉快很重要;多通过比划的方式去记忆。
不管偏好哪种感知方式的学习者,在学习时如果同时使用视觉、听觉、触觉多种感官,学习效果一定会更好。
当然,对某种感觉偏好类型的学生来说,如果能通过有意识地训练提升其他两种感官的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将会更高。
总之,研究学习风格,不仅可以增进学生的自我认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取得最好的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谭顶良.学习风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编辑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