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产地环境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监测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土壤监测实施方案范本

土壤监测实施方案范本

土壤监测实施方案范本一、背景。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为了加强对土壤环境的监测,保护土壤资源,制定土壤监测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监测目的。

1. 了解土壤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趋势;2. 掌握土壤污染程度,为土壤修复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3. 为土壤肥力评价和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4. 为土壤环境管理和农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三、监测内容。

1. 土壤理化性质监测,包括土壤质地、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2. 土壤污染监测,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有机污染物等;3. 土壤微生物监测,包括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等;4. 土壤生态功能监测,包括土壤抗蚀性、保水保肥能力等;5. 土壤环境监测,包括土壤温度、湿度、通气性等。

四、监测方法。

1. 野外采样,根据土壤类型和用途,确定采样点位和采样深度,采用土壤钻孔或者土壤钻取器进行采样;2. 实验室分析,将采样回来的土壤样品送至专业实验室进行理化性质、微生物和污染物的分析;3. 数据处理,对实验室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土壤环境监测图谱和报告;4. 结果解读,根据监测结果,评价土壤环境质量,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五、监测周期。

1. 常规监测,每年进行一次,以了解土壤环境的基本情况;2. 重点监测,根据实际情况,对重点区域和重点污染源进行定期监测。

六、监测保障。

1. 人员保障,配备专业的土壤监测人员,具备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2. 设备保障,配备先进的土壤监测设备和工具,确保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 资金保障,确保监测经费的充足,保障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

七、监测报告。

1. 撰写监测报告,对监测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编写监测报告;2. 报告发布,将监测报告提交相关部门,并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

八、监测效果。

1. 为土壤修复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2. 为土壤肥力评价和合理施肥提供数据支持;3. 为土壤环境管理和农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4. 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农田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污染定位预警监测工作实施方案范本

农田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污染定位预警监测工作实施方案范本

农田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污染定位预警监测工作实施方案一、前言为了保障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对于农田土壤及农产品的重金属污染问题需要及时预警及监测。

本文档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农田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的定位预警监测方案。

二、方案介绍2.1 方案目标通过对农田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的定位预警监测,确保农产品生产的安全性、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2.2 方案内容•土壤和农产品重金属污染检测•根据检测数据,制定农田治理方案和生产措施•对于重度污染的土地实施治理•加强对流转的土地和产地的监管2.3 方案实施计划•第一年:建立农田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监测数据库和相应的治理方案•第二年:对重度污染的土壤进行治理•第三年:对流转土地和产地加强监管并对产地的风险进行评估•第四年:对产地的风险进行调查与评估,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三、方案具体实施3.1 土壤重金属污染检测定位农田重金属污染主要依靠土壤重金属分析及其结果可靠性的评价,包括选样方案设计、取样方法和技术要求等。

3.1.1 取样方法•每个土样取自同种植物,表层取5~20cm,深度分别在30cm和50cm取样•收集样品时要避免有机污染和人为因素的干扰•样品以等份合并后,将其密封并进行冷藏或冰冻处理,以保证样品的原样性3.1.2 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并正确操作•严格遵守检验方法及检验环境•检测数据有效性的评估•结果的分析、解释及评估3.2 农产品重金属污染检测定位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的质量标准主要涉及了衡量农产品质量的指标、方法和标准。

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原子荧光法、ICP-MS法、等。

3.2.1 取样方法•选择需要检测的品种•同一种植物和不同生长期的产品采取不同位置的取样,并进行合并取样•采样前排查产品是否有任何外在污染3.2.2 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仪器并进行正确的操作•严格遵守检验方法和检验环境•确保检测结果有效性、可靠性和正确性•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解释及评估3.3 污染治理措施•对于轻度污染的土地,可采取土壤修复或种植相应的植物•对于重度污染的土地,可采取有机污染等治理措施3.4 土地监管•彻底清理土地上的垃圾和污染物•加强对流转的土地和产地的监管四、总结农田土壤及农产品的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农产品质量监测实施方案

农产品质量监测实施方案

农产品质量监测实施方案一、监测对象和范围农产品质量监测的对象主要包括农作物、畜禽产品、水产品等各类农产品。

监测的范围涵盖全国各地的农业生产基地、市场和企业。

二、监测内容和方式1. 农产品外观品质监测:通过目测、触摸等方式对农产品的外观特征进行评估,包括颜色、形状、表面光泽等。

2. 农产品化学成分检测: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对农产品中的营养成分、添加物质等进行检测。

3.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利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技术对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情况进行分析。

4. 农产品重金属检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等技术对农产品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监测。

5. 农产品微生物检测:通过微生物培养和PCR等方法对农产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检测。

三、监测机构和责任部门1. 国家食品质量监测中心:负责对农产品质量监测进行统一规划、指导和监督。

2. 地方食品质量监测机构:各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设立的机构,负责对当地农产品的监测和检测工作。

3. 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农业部门、环保部门、科研院所等单位在农产品质量监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四、监测结果和处理措施1. 监测结果公布:农产品质量监测结果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开,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2. 处理措施:对监测结果不合格的农产品进行下架处理,对生产企业进行整改和处罚,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监测工作的经费保障国家通过相关投入和政策支持保障农产品质量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六、总结农产品质量监测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建立健全监测体系,提高监测水平,促进农产品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及监测管理办法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及监测管理办法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及监测管理办法第1章总则 (4)1.1 制定依据与目的 (4)1.2 适用范围 (4)1.3 管理原则 (4)第2章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4)2.1 农产品标准制定 (4)2.1.1 标准制定原则 (4)2.1.2 标准制定程序 (5)2.1.3 标准制定依据 (5)2.2 标准内容与分类 (5)2.2.1 标准内容 (5)2.2.2 标准分类 (5)2.3 标准的实施与修订 (5)2.3.1 标准实施 (6)2.3.2 标准监督 (6)2.3.3 标准修订 (6)2.3.4 信息公开 (6)第3章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 (6)3.1 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 (6)3.1.1 土壤环境标准 (6)3.1.2 水质环境标准 (6)3.1.3 空气质量标准 (6)3.2 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方法 (6)3.2.1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 (6)3.2.2 水质环境监测方法 (7)3.2.3 空气质量监测方法 (7)3.3 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结果处理 (7)3.3.1 监测数据整理与分析 (7)3.3.2 超标情况处理 (7)3.3.3 监测结果报送 (7)3.3.4 公示与公开 (7)第4章农业投入品管理 (7)4.1 农业投入品生产与销售 (7)4.1.1 生产许可 (7)4.1.2 产品质量认证 (7)4.1.3 销售管理 (7)4.2 农业投入品使用规范 (8)4.2.1 使用原则 (8)4.2.2 使用指南 (8)4.2.3 使用记录 (8)4.3 农业投入品监管措施 (8)4.3.2 抽查检测 (8)4.3.3 信用体系建设 (8)4.3.4 法律法规宣传与培训 (8)4.3.5 社会监督 (8)第5章农产品生产过程控制 (8)5.1 生产环节质量控制 (9)5.1.1 种植、养殖基地选择与规划 (9)5.1.2 品种选择与繁育 (9)5.1.3 生产资料管理 (9)5.1.4 生产技术指导与培训 (9)5.2 生产记录与追溯体系 (9)5.2.1 生产记录制度 (9)5.2.2 追溯体系建设 (9)5.2.3 信息平台建设 (9)5.3 生产过程监管 (9)5.3.1 监管体系建设 (9)5.3.2 监管措施 (9)5.3.3 风险评估与预警 (10)5.3.4 监管结果公开 (10)5.3.5 法律法规制定与实施 (10)第6章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 (10)6.1 检测机构与资质认定 (10)6.1.1 检测机构设立 (10)6.1.2 资质认定 (10)6.2 检测方法与标准 (10)6.2.1 检测方法 (10)6.2.2 检测标准 (10)6.2.3 检测项目 (10)6.3 检测结果处理与应用 (10)6.3.1 检测结果记录 (11)6.3.2 检测结果报告 (11)6.3.3 检测结果应用 (11)6.3.4 检测数据共享 (11)第7章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11)7.1 风险评估制度 (11)7.1.1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目的 (11)7.1.2 风险评估主体与职责 (11)7.1.3 风险评估原则 (11)7.2 风险评估程序与方法 (11)7.2.1 风险识别 (11)7.2.2 风险分析 (11)7.2.3 风险评价 (12)7.2.4 风险管理 (12)7.3 风险评估结果运用 (12)7.3.1 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12)7.3.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12)7.3.3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12)7.3.4 指导农业生产 (12)7.3.5 公众教育与宣传 (12)第8章监测信息管理 (12)8.1 监测信息收集与整理 (12)8.1.1 监测数据的收集 (12)8.1.2 监测数据的整理 (12)8.2 监测信息发布与共享 (13)8.2.1 监测信息的发布 (13)8.2.2 监测信息的共享 (13)8.3 监测信息安全管理 (13)8.3.1 信息安全制度 (13)8.3.2 信息安全保护措施 (13)8.3.3 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13)第9章监管责任与处罚 (13)9.1 监管部门职责 (13)9.1.1 农业、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及监测管理工作的监管,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方案

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方案

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方案第1章总论 (4)1.1 产地环境保护的意义与目的 (4)1.1.1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4)1.1.2 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 (4)1.1.3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1.1.4 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4)1.2 农产品产地环境现状分析 (4)1.2.1 土壤环境质量 (4)1.2.2 水环境质量 (4)1.2.3 空气环境质量 (5)1.2.4 农业生产方式 (5)1.2.5 农业生态环境 (5)1.2.6 农产品质量安全 (5)第2章产地环境监测与评价 (5)2.1 监测方法与技术 (5)2.1.1 现场采样 (5)2.1.2 实验室分析 (5)2.1.3 数据分析 (5)2.2 评价指标体系 (6)2.2.1 土壤环境评价指标 (6)2.2.2 水质环境评价指标 (6)2.2.3 大气环境评价指标 (6)2.3 评价结果与分析 (6)2.3.1 评价结果 (6)2.3.2 分析 (6)第3章:农业生产环节环境保护 (6)3.1 农田土壤保护 (6)3.1.1 土壤质量监测 (6)3.1.2 土壤侵蚀防治 (7)3.1.3 有机肥施用 (7)3.2 农药与化肥施用管理 (7)3.2.1 农药施用规范 (7)3.2.2 化肥施用优化 (7)3.2.3 农药化肥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 (7)3.3 农膜与农业废弃物处理 (7)3.3.1 农膜回收利用 (7)3.3.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7)3.3.3 农业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 (7)第4章水资源保护 (7)4.1 水源地保护 (7)4.1.1 划定保护区范围 (8)4.1.3 水源地生态修复 (8)4.1.4 监测与管理 (8)4.2 农业灌溉水管理 (8)4.2.1 农业用水规划 (8)4.2.2 节水灌溉技术 (8)4.2.3 水质监测与调控 (8)4.2.4 农业排水管理 (8)4.3 面源污染防控 (8)4.3.1 农业生产过程污染防控 (8)4.3.2 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 (9)4.3.3 河道整治与生态修复 (9)4.3.4 农业环境监测与管理 (9)第5章大气环境保护 (9)5.1 农业生产排放物控制 (9)5.1.1 制定农业排放物排放标准 (9)5.1.2 农药和化肥使用管理 (9)5.1.3 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 (9)5.2 农村生活污染治理 (9)5.2.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9)5.2.2 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9)5.3 大气质量监测与预警 (9)5.3.1 监测网络建设 (10)5.3.2 预警系统构建 (10)5.3.3 应急响应措施 (10)第6章生物多样性保护 (10)6.1 农业生物多样性现状 (10)6.1.1 生物多样性定义 (10)6.1.2 农业生物多样性现状分析 (10)6.2 保护措施与策略 (10)6.2.1 加强农作物遗传资源保护 (10)6.2.2 构建多样化农业生态系统 (11)6.2.3 保护野生生物资源 (11)6.3 生态补偿机制 (11)6.3.1 生态补偿政策制定 (11)6.3.2 生态补偿资金来源 (11)6.3.3 生态补偿实施 (11)第7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2)7.1 农业废弃物分类与特性 (12)7.1.1 分类 (12)7.1.2 特性 (12)7.2 资源化利用技术 (12)7.2.1 物理处理技术 (12)7.2.2 生物处理技术 (12)7.2.4 资源化利用模式 (12)7.3 产业链构建与政策支持 (12)7.3.1 产业链构建 (12)7.3.2 政策支持 (12)第8章产地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13)8.1 法律法规现状分析 (13)8.1.1 我国已颁布的产地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13)8.1.2 地方出台的产地环境保护政策 (13)8.1.3 我国产地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不足 (13)8.2 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议 (13)8.2.1 完善产地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13)8.2.2 健全产地环境保护法律责任制度 (13)8.2.3 强化产地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13)8.3 法律法规实施与监管 (13)8.3.1 加强法律法规的实施 (13)8.3.2 强化监管职责 (14)8.3.3 创新监管手段 (14)8.3.4 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 (14)8.3.5 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评估 (14)第9章产地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与培训 (14)9.1 宣传教育体系建设 (14)9.1.1 宣传教育目标 (14)9.1.2 宣传教育内容 (14)9.1.3 宣传教育渠道 (14)9.1.4 宣传教育队伍建设 (14)9.2 培训内容与方法 (14)9.2.1 培训内容 (14)9.2.2 培训方法 (15)9.3 宣传教育与培训效果评估 (15)9.3.1 评估指标 (15)9.3.2 评估方法 (15)9.3.3 评估结果应用 (15)第10章产地环境保护政策建议与实施保障 (15)10.1 政策体系构建 (15)10.1.1 完善产地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15)10.1.2 制定产地环境保护政策规划 (15)10.1.3 建立健全政策协同机制 (16)10.2 政策实施保障措施 (16)10.2.1 加强组织领导 (16)10.2.2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16)10.2.3 强化科技支撑 (16)10.2.4 加强宣传教育与培训 (16)10.2.5 建立健全监管体系 (16)10.3.1 定期开展政策评估 (16)10.3.2 及时调整政策措施 (16)10.3.3 完善政策反馈机制 (16)第1章总论1.1 产地环境保护的意义与目的农产品产地环境是影响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重要因素,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人民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于重金属超标农作物作为饲料的实施方案

关于重金属超标农作物作为饲料的实施方案

关于重金属超标农作物作为饲料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重金属超标农作物作为饲料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生产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污染问题。

其中,重金属超标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重金属超标农作物如果被用作饲料,可能会对动物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为了保障畜禽的健康和食品安全,需要制定一套实施方案,对重金属超标农作物作为饲料进行监测和处理。

一、监测重金属超标农作物1.建立重金属超标农作物监测网络,包括农田土壤、农作物以及农产品的监测点位,覆盖主要农作物产区和养殖区。

2.采集农作物和土壤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确定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常用的重金属元素有铅、镉、汞、铬等。

3.制定重金属超标农作物的标准,参考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农业部门的相关要求。

二、处理重金属超标农作物1.重金属超标农作物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修复土壤、替代饲料和废弃处理等。

2.修复土壤:采用吸附剂、添加剂等措施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恢复土壤的肥力和农作物生长环境。

3.替代饲料:将重金属超标农作物与其它农作物混合使用,降低农产品中重金属的含量,保障畜禽的健康。

4.废弃处理:对于重金属超标严重的农作物,不适合作为饲料使用,应当进行废弃处理,包括焚烧、堆肥等方式。

三、加强监管和培训1.加强对农民和畜牧养殖户的培训,提高其对重金属超标农作物的识别能力,避免使用超标农作物作为饲料。

2.加强对农作物生产和饲料加工企业的监管,建立健全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确保饲料的安全性。

3.加强对农产品和饲料市场的监测,对重金属超标农作物作为饲料的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追溯来源。

结论:重金属超标农作物作为饲料对动物的健康和食品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为了保障畜禽的健康和食品安全,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实施方案,对重金属超标农作物进行监测和处理。

通过监测、处理和加强监管,可以有效地控制重金属超标农作物的饲料使用,保障动物的健康和食品安全。

同时,也需要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提高重金属超标农作物的修复和处理效果,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模版(2篇)

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模版(2篇)

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模版重金属污染是指在环境中存在过量的铅、镉、汞、铬等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为了有效防治重金属污染,保护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制定一套综合的实施方案十分必要。

本文将提出一套适用于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实施方案,以解决目前严峻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制定和完善与重金属污染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责任和权限,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建立健全重金属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包括制定重金属排放标准、建设重金属污染防治专家库、加强重金属监测等。

二、加强重金属污染源的控制1.加强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

通过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利用先进技术减少或消除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

对于一些高风险重金属企业,要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措施。

2.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

通过合理施肥、合理使用农药等措施,减少农产品中重金属残留量。

加大农田环境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农田重金属污染问题。

3.加强城市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

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理,减少垃圾堆放的时间和数量。

加强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确保排放水质符合标准。

三、加强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和预警1.加强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包括监测站点的规划和布局,监测设备的更新与维护等。

同时,加大对污染源的监测力度,及时发现重金属污染的问题。

2.建立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和预警体系。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评估,建立重金属污染的预警机制,及时提醒相关部门和公众,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

四、加强重金属污染的修复与治理1.开展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工作。

通过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修复技术,将重金属污染土壤还原为生产和生活可用的土地。

对于严重污染的土壤,可考虑进行土壤剥离和地下水修复等措施。

2.加强重金属污染水体的治理。

通过采取生态修复、人工湿地等技术,净化受重金属污染的水体。

并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保护,确保水质安全。

五、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南阳市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土壤质量检测与分析

南阳市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土壤质量检测与分析

河南农业2020年第4期(上)2.采样与样品处理。

样品按照HJ/T166的相关要求进行采集、保存和处理。

采取棋盘式多样点取样,取样深度20 cm,每个采样点取3个样品,混合成1个土壤样品,用四分法分出1个1 kg 的土壤样品,将所取土样置于通风阴凉处自然风干。

木滚粗磨,过2 mm 孔径尼龙筛,去除枝棒、叶片、石子及生物残留等异物,取均匀土样400 g 用白色瓷研钵研磨,过100目筛,取200 g 装于样品袋,贴上标签。

(三)测定方法土壤样品测定方法及依据标准见表2。

二、结果与评价(一)评价标准我们采用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为中华人民共2.以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为评价标准,对比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单项污染指数没有一个超标,超标率为0。

说明南阳市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持续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

具体情况见表6。

新野县王庄镇赵庙村花生生产基地1212634.70170.0451324.851727.56140.096122019年检测结果单项超标数/个4.7000.045024.85027.5600.09602019年检测值单项超标数/个河南农业2020年第4期(上)8.212.723.5477.061.284.8072.280.7733.75115.5034.700.008 70.0450.0310.079 30.0970.0110.1380.006 30.019 70.034 30.0220.04541.7423.0726.60327.28316.08323.13310.53722.3515.28736.83731.62724.8537.8926.3526.94349.09723.19323.3337.90717.0814.73348.30720.28327.560.1680.960.7770.1000.079 30.0850.082 70.043 70.0750.1480.1540.0967.4677.1476.9537.4337.087.3176.9376.8137.3637.477.3137.21马庄村王村方营村遮山陈沟村龙潭镇小河陈村丁河镇邪地村太山庙乡太山庙村毛集镇李庄村红泥湾镇红泥湾村盛湾镇马湾村赤眉镇齐营村王庄镇赵庙村社旗县马庄村葡萄种植基地卧龙区金丰源蔬菜基地镇平县遮山镇庆丰家庭农场唐河县青龙蔬菜基地西峡科飞菌果樱桃生产基地南召县吉九林果生产基地河南三源粮油桐柏生产基地南阳天然彩麦宛城生产基地淅川王牌石榴生产基地内乡赤眉宏林李子生产基地新野富民花生生产基地平均值。

耕地土壤与农产品重金属污染加密调查样品采集服务方案

耕地土壤与农产品重金属污染加密调查样品采集服务方案

服务方案根据《xx服务项目》xx,为进一步查明xx耕地土壤与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状况与分布,全面落实土十条,有针对性的推进耕地分类管理,强化耕地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实施耕地污染分类别、分阶段管理,为逐步改善耕地土壤环境提供基础支持,特进行xx耕地土壤与农产品重金属加密调查,我公司投包一。

2017年以来,我公司承担并圆满实施了xx等项目,组建了专业的项目实施队伍,积累了丰富的实际经验,具有承担实施本项目的突出优势。

我公司从筹备采样物资、组建专业队伍、标准化采样与程序化分装样品等方面对项目需求、任务目标、服务范围及任务分配等四个需求进行透彻的分析;从实施前考察、人员物资配备、路线规划、样品采集、样品分装运送及采样质控等方面梳理、细化了原则、技术、规定、要求,编制了技术方案;通过组织分工、核查点位、采购物资、组建专业队伍、技术培训与实时指导、科学规划采样路线,标准化开展稻谷与土壤样品采集、信息记录、样品分装运送,同时开展全过程自检,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本项目样品采集工作,从技术、资金、实施、效果、制度及应急等六大措施,保障顺利通过考核验收。

为确保本项目的顺利开展、有序推进、圆满完成,特制定本服务方案。

第1章服务目标、范围和任务重点从筹备采样物资、组建专业队伍、标准化采样与程序化分装样品等方面分析了项目需求、任务目标、服务范围及任务分配。

1.1项目需求为了充分了解xx农用地土壤与农产品污染底数,为耕地土壤环境类别划分提供支撑,现特开展耕地土壤与农产品加密调查样品采集工作。

根据对文件及下表分析,本项目的主要需求为筹备采样物资、组建专业队伍、标准化采集样品、程序化分装运送样品等4个方面。

1.1.1筹备采样物资项目所需采样物资,应就本项目所需。

具体样品在采集前,按照本方案中表2.2 样品采集设备与工具清单表准备采样设备与工具以及采样车辆。

1.1.2组建专业队伍项目所需专业队伍,应就本项目安排,配备专业的采样队伍。

项目采样小组由1名组长与1名采样人员、1名司机和1名当地向导组成。

农业生产环境监测标准

农业生产环境监测标准

农业生产环境监测标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对于食品供应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突出。

为了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规范农业生产环境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土壤、水源、空气和农药使用等方面论述农业生产环境监测的标准。

一、土壤监测标准1. 养分含量:农作物的生长依赖土壤中的养分供应,因此养分含量的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养分包括氮、磷、钾等,应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设定标准范围,并在种植过程中及时监测和调整。

2. pH值:土壤pH值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具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土壤pH值应在5.5~7之间,不同作物的要求略有差异。

3. 重金属含量:重金属是土壤中的污染物之一,对农作物和人体健康有潜在风险。

因此,监测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二、水源监测标准1. 水质指标:水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灌溉和农产品的质量。

常见的水质指标包括pH值、溶解氧含量、电导率、悬浮物含量、总溶解固体等。

对于不同农作物的灌溉用水,应根据植物对水质的要求设定相应标准。

2. 农药残留:为了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农药。

监测灌溉水中农药残留的含量非常重要,以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三、空气监测标准1. 有害气体:在农业生产中,灰尘、氨气、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监测农业生产环境中的有害气体含量,可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污染和散发。

2. 气象因素:气温、降雨量、湿度等气象因素对农作物的生长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应对农业生产环境中的气象因素进行监测和预测。

四、农药使用监测标准1. 农药安全间隔期:不同农药在施药后需要符合一定的安全间隔期,以确保农产品出售时不会残留过量的农药。

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应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严格控制施用量和时间。

2. 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农药残留的合理限量是保障农产品安全的重要指标。

各国都有相应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农民应遵循相关标准,并定期对农产品进行监测,确保残留量在合理范围内。

土壤质量监测实施方案

土壤质量监测实施方案

土壤质量监测实施方案一、背景。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关系着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类健康。

因此,对土壤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科学的土壤质量监测实施方案,以确保土壤质量的有效监测和管理。

二、监测目的。

1. 了解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包括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水分容积等;2. 掌握土壤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物质的含量及分布情况;3. 评估土壤的肥力状况,包括养分含量、土壤酸碱度等;4. 监测土壤的生物学特性,如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等。

三、监测内容。

1. 土壤采样,根据监测区域的不同特点,确定采样点位和采样深度,并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2. 土壤理化性质监测,对土壤样品进行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水分容积等理化性质的监测;3. 土壤污染物监测,对土壤样品进行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物质的含量监测;4. 土壤肥力监测,对土壤样品进行养分含量、土壤酸碱度等肥力指标的监测;5. 土壤生物学特性监测,对土壤样品进行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等生物学特性的监测。

四、监测方法。

1. 土壤采样,采用分层采样法,根据土壤类型和农作物种植情况确定采样深度,避免混杂和污染;2. 土壤理化性质监测,采用标准化的土壤理化性质监测方法,如质地分析、有机质含量测定、水分容积测定等;3. 土壤污染物监测,采用先进的土壤污染物监测技术,如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4. 土壤肥力监测,采用土壤肥力监测仪器,如养分快速测定仪、pH计等;5. 土壤生物学特性监测,采用微生物培养计数法、生物多样性测定等方法。

五、监测频次。

1. 基础监测,对监测区域的土壤进行一次全面的基础监测,建立土壤质量的基础数据;2. 定期监测,根据农作物种植情况和土壤利用方式,制定定期监测计划,保证土壤质量的动态监测。

六、监测报告。

1. 监测结果,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形成监测报告,明确土壤质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 建议措施,根据监测结果,提出相应的土壤保护和修复建议,指导土壤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农产品生产环境质量监测规范

农产品生产环境质量监测规范

农产品生产环境质量监测规范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农产品生产环境质量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严谨的规范和标准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包括监测目的、监测对象、监测方法和监测结果的处理。

一、监测目的农产品生产环境质量监测的目的是评估和控制农产品生产环境的安全状况,为农产品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主要目标是确保农产品的无公害、优质、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监测目的包括但不限于:检测农产品生产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残留、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农田土壤质量、水质和空气质量等指标。

二、监测对象农产品生产环境质量监测的对象包括农田土壤、农作物、水体和大气等。

下面将分别对各个对象的监测方法进行介绍。

1. 农田土壤监测农田土壤的监测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含量、有机污染物和残留物的检测等。

监测方法可以采用样品采集、分析仪器检测、样品处理和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

2. 农作物监测农作物是人类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农作物监测主要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物等指标的检测。

监测方法可以采用样品采集、化学分析、毛细管电泳等技术手段。

3. 水体监测水是农产品生产的重要资源,水质的监测对于保障农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水体监测包括河流、湖泊和农田灌溉水等。

监测内容主要包括水质理化性质、重金属含量、有机物和农药等污染物的检测。

监测方法可以采用取样、分析仪器检测、样品处理和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

4. 大气监测大气污染对于农作物生长和人体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

大气监测主要包括空气质量监测和大气中化学物质含量监测。

监测内容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的浓度检测。

监测方法可以采用现场测量、实验室分析和数据处理等技术手段。

三、监测方法农产品生产环境质量监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手段。

下面将就几种常用的监测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定边县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方案为做好我县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确保普查质量,从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陕农业发【202x】68号)以及市农业局、市财政厅《**市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榆政农发【202x】219号)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普查目的通过此次普查,可摸清定边县225个行政村,共计411个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基本情况,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对提升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明晰我县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布、特征等基础信息,开展产地安全等级划分,为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人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为产地安全现状管理服务。

2、摸清我县农产品产地及其周围环境污染历史与现状、农业生产有关情况以及自然、社会经济状况等,开展农产品产地安全区划,为科学设置国控点和省控点,开展动态预警监测,及时掌握产地安全变化动态提供科技支撑。

为实施产地安全动态管理服务。

3、对初步确定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示范区,全面准确掌握污染现状,为制定污染修复方案,选择修复技术、方法、措施、材料等提供依据,同时为评估污染修复效果提供背景资料。

为减少或消除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服务。

二、普查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安全发展理念,坚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做好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

(二)技术路线。

基础资料收集与整理调查进一步确认区域类别制定普查实施方案(含点位设置方案)普查技术培训与考核踏勘布点(点位调整)样品采集(gps定位,一律选择wgs84坐标系)样品筛选样品装袋报送总结报告。

三、主要内容(一)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普查及分级管理1、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普查(1)资料收集与调查。

浙江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

浙江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

浙江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
污染防治普查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计划》,切实增强我省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依照《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农科教发〔2021〕3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普查要紧依据
(一)国务院《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计划》;
(二)国家环保部《<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计划>工作任务分工方案》;
(三)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三)农业部《农产品产地平安治理方法》;
(四)《浙江省耕地质量治理方法》;
(五)《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标准》(NY/T395-2000)。

二、普查工作目标。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检验流程与监测技术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检验流程与监测技术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检验流程与监测技术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种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和人类健康的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农田土壤质量和农产品安全,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重金属污染检验流程和监测技术。

一、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检验流程:1. 采样:根据农田土壤的种类和重金属污染的特点,选择适当的采样点位和采样方法进行土壤采样。

通常采用十字形或网格状采样方法,每个采样点需要采集足够数量的土壤样品。

2. 样品处理:将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干燥和粉碎处理,以便后续实验操作。

3. 重金属含量测定:利用现代分析仪器设备,例如原子吸收光谱仪(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测定。

测定的重金属元素通常包括镉、铅、汞、砷、铜、锌等。

4. 数据分析和评价:根据测定结果,比较土壤中各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与国家标准或相关行业标准的限量要求进行对比。

同时,还需要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和确定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和扩散情况。

5. 污染评价与管理策略:依据重金属污染的程度和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和修复策略。

可采取土壤改良、土壤修复或植物修复等方法减少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

二、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技术:1. 无损监测技术:通过利用地球物理、遥感和地球化学等方法,对农田土壤进行非破坏性的监测。

例如,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测定土壤的电磁性质,可以实时监测土壤质量和重金属污染程度。

2. 传统监测技术:包括土壤样品采集、重金属元素测定和数据分析。

这种方法需要取样、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等步骤,相对费时费力。

3. 分形分析技术:通过分析土壤孔隙结构的分形特征,可以间接推测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情况和迁移途径,从而提供重金属污染的监测线索。

4. 生物传感技术:利用植物或微生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敏感性反应,通过测定植物或微生物活性的变化来监测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

这种方法具有快速、经济和实时性强的特点。

农田土壤监测项目实施方案

农田土壤监测项目实施方案

农田土壤监测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农田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壤质量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然而,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农田土壤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障农田土壤的质量,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开展农田土壤监测项目显得尤为重要。

二、项目目标。

本项目旨在通过对农田土壤进行全面监测,掌握农田土壤的基本情况和质量状况,为科学施肥、合理种植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最终实现农田土壤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三、项目内容。

1. 土壤采样。

在农田土壤监测项目中,土壤采样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采样时应选择不同地块、不同类型的土壤进行采集,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全面性。

采样点应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地形地貌、土壤类型等因素进行合理设置,采用标准土壤采样工具进行采样,保证采样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2. 实验室分析。

采集到的土壤样品需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分析内容包括土壤的理化性质、养分含量、重金属含量、土壤微生物等方面,以全面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和污染情况。

实验室应具备完善的分析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数据处理。

通过实验室分析,得到了大量的数据。

这些数据需要进行整合和分析,形成完整的土壤质量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土壤养分状况、重金属含量、土壤酸碱度、微生物群落等方面的情况,并针对不同的土壤类型和用途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措施。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制定实施计划。

在项目实施前,应根据农田土壤的特点和监测的目标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采样方案、实验室分析方案、数据处理方案等内容,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 采样和分析。

按照实施计划,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土壤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工作,保证采样的全面性和分析的准确性。

3. 数据处理和报告编制。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形成农田土壤质量报告,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和措施。

4. 结果应用。

将报告结果应用于农田管理、土壤修复和农业生产中,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合理种植,促进农田土壤的改良和保护。

农产品产地环境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监测实施方案

农产品产地环境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监测实施方案

农产品产地环境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监测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的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是关系到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现代农业中,土壤和农作物中的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由于一些不规范的农业生产和工业活动,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逐渐升高,进而被农作物吸收并进入人类食物链,造成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

因此,建立一套农产品产地环境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监测方案以保障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实施方案的目的是规范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的监测工作,确保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金属污染控制,为农产品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二、监测内容和方法1.监测内容(1)土壤重金属含量监测:包括砷、铅、镉、汞等主要有害重金属的含量测定。

(2)农作物重金属残留监测:主要监测重金属在农作物中的残留量,例如小麦、水稻、蔬菜等。

2.监测方法(1)土壤重金属含量监测方法:采用标准的土壤采样方法,将土壤样品送到专业实验室进行化学分析。

可以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电子能谱仪等设备进行测定。

(2)农作物重金属残留监测方法:选择不同农作物的样品进行采集,根据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的分析方法,对农作物样品进行前处理和测定。

可以采用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等设备进行测定。

三、监测频次和样品采集1.监测频次(1)土壤重金属含量监测:每年进行一次监测,确保农产品产地环境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是否超过标准限值。

(2)农作物重金属残留监测:按照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季节进行监测,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2.样品采集(1)土壤重金属含量监测:按照统一的土壤采样方法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

每个样品点应采集多个剖面的土壤,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2)农作物重金属残留监测: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期和不同部位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农作物样品进行采集。

采样时应严格遵守农药和肥料施用的要求,避免人为因素对样品结果的影响。

四、监测结果与评价1.监测结果分析根据监测数据,将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含量与国家或地方的限值进行对比分析,评估农产品产地环境的重金属污染状况。

农林土壤检测实施方案

农林土壤检测实施方案

农林土壤检测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农林土壤检测是指对农田和林地土壤进行化学成分、理化性质、微生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检测,以评价土壤肥力、环境质量和作物品质安全等指标。

农林土壤检测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保障农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目的。

1. 了解土壤肥力和环境质量,为科学施肥提供依据;2. 监测土壤中有害物质含量,保障农产品品质安全;3. 评价土壤适宜性,指导农作物种植和林木生长;4. 为土壤修复和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三、实施步骤。

1. 选取样地,根据土壤类型、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等因素,选择代表性样地进行采样。

2. 采集样品,采用不同深度的土壤钻取器,分层采集土壤样品,并保持样品的完整性和代表性。

3. 样品处理,将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干燥、研磨等处理,制备成适宜的实验样品。

4. 实验分析,对土壤样品进行化学分析、理化性质测试、微生物检测和重金属含量测定等实验。

5. 数据解读,根据实验结果,评价土壤肥力、环境质量和作物适宜性,提出合理建议。

6. 结果报告,编制农林土壤检测报告,将实验结果、数据分析和建议措施进行汇总和整理,形成完整的报告文档。

四、实施要求。

1. 采样时要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和一致性,避免人为干扰和污染;2. 样品处理和实验操作要遵守标准化的操作规程,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3. 实验室设备和仪器要保持良好状态,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实验的可靠性;4. 结果报告要客观真实,数据分析要科学合理,建议措施要具体可行。

五、实施效果。

通过农林土壤检测实施方案的实施,可以全面了解土壤肥力和环境质量状况,为科学施肥提供依据,保障农产品品质安全,指导农作物种植和林木生长,为土壤修复和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同时,可以及时发现土壤污染和土壤退化等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和改善措施,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六、总结。

农林土壤检测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农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长期监测实施方案

土壤长期监测实施方案

土壤长期监测实施方案一、背景。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品质和环境的健康。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土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污染和破坏,土壤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变得尤为重要。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土壤长期监测实施方案,对于保护土壤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监测目标。

1.了解土壤的基本性质和化学成分,掌握土壤的污染状况;2.掌握土壤中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的分布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环境风险;3.监测土壤养分状况,为合理施肥提供依据;4.为土壤修复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三、监测内容。

1.土壤基本性质监测,包括土壤质地、颜色、PH值等;2.土壤污染物监测,重金属、农药、有机物等;3.土壤养分监测,全氮、全磷、全钾等;4.土壤微生物监测,细菌、真菌、放线菌等。

四、监测方法。

1.采样方法,按照土壤类型、地理位置等因素确定采样点位和采样深度;2.分析方法,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标准化的分析方法;3.监测频次,根据土壤类型、地区环境等因素确定监测频次,一般为每年1-2次;4.数据处理,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动态监测。

五、监测结果应用。

1.向农民和农业生产者提供土壤养分状况和土壤改良建议;2.为环境保护部门提供土壤污染状况和环境风险评估报告;3.为政府制定土壤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4.为土壤修复和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六、监测保障。

1.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和站点布设方案;2.培训专业监测人员,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加强监测设备的维护和更新,保证监测仪器的正常运行;4.加强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确保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七、结语。

土壤长期监测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护土壤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不断完善监测方案,提高监测水平,为建设美丽中国、绿色农业作出积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产品产地环境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监测实施方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附件6:农产品产地环境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监测实施方案根据广东省农业厅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方案的部署,为全面了解我省主要农产品及产地环境的重金属污染状况,我厅将组织在全省11个市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含量监测。

为确保监测工作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样点布设(一)基本情况调查1 环境概况自然环境包括各地自然地理、气候、水文、土壤类型分布、生态环境总体状况等。

社会环境包括经济概况、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情况、乡镇企业情况等。

2 农产品产地基本情况包括各地耕地面积,不同耕地类型的分布情况、农产区作物种植面积、有机肥、化肥和农药使用情况、灌溉、农产品的种类、产量、销售途径等。

3 重金属污染源情况本方案主要开展农产品及产地环境铅、镉和汞三种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

污染源情况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污染物的来源、途径、数量、分布、主要污染物种类和含量等。

(二)布点方案本次广东省农产品及产地环境监测以监测土壤和农作物情况为主,为弄清土壤污染对农产品安全质量的影响,在土壤监测地块同步采集农产品。

农产品采集主要以水稻和蔬菜为主,布点优先考虑当地水稻和蔬菜名优品种的产地。

1 布点原则全面性原则调查点位要全面覆盖不同类型的土壤及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能代表调查区域内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可行性原则点位布设应兼顾采样现场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交通、安全等方面可实施采样的环境保障。

经济性原则保证样品代表性最大化前提下,最大限度节约采样成本、人力资源和实验室资源。

相对一致性原则同一采样区域(网格)内的土壤差异性应尽可能小,在性质上具有相对一致性。

而不同采样区域(网格)内土壤差异性尽可能大。

名优品种产地优先原则水稻和蔬菜产地是本项目的主要布点区位。

但各县(市、区)主要名优水稻和蔬菜品种有差异,因此布点宜优先考虑当地的大宗名优品种产地。

2 参考依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395-2000)。

3 布点数量拟在11个地市布设2200个样点,平均每个地市布设监测点200个,共采集土壤和植株样本各2200个。

各地区样点计划分配情况见表1和表2。

4 野外布点基本要求进入采样现场,首先考察现场是否属于拟定的采样区域,确定经纬度,对现场进行初步踏勘。

土壤采样点应选择在有利于该土壤类型特征发育的环境,如地形平坦、各种影响因素相对稳定、自然植被良好,具有代表性的、面积在30亩以上的地块上;不在多种土类交错分布的、面积较小的边缘地区布设采样点。

不能在住宅周围、路旁、沟渠、粪坑及坟堆附近等人为干扰明显而缺乏代表性的地点设置采样点。

采样点远离铁路、公路至少300米以上。

不在水土流失严重或表土破坏处布设采样点;在坡脚、洼地等具有从属景观特征的地点,不宜作采样点。

5 布点方法本方案样点布设以2008年《广东农村统计年鉴》统计的农作物播种面积为主要依据,对各地市及下属县(市、区)按农作物种植面积数量的多少进行分配布点。

首先根据农作物复种指数计算各地市下属县(市、区)稻谷和蔬菜的种植面积(蔬菜包括瓜类),稻谷和蔬菜地的种植面积为其播种面积与复种指数之比,根据广东省的种植制度,水稻平均复种指数取2,蔬菜平均复种指数取4,再参照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制定的《2004年第一期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培训教材》中有关稻田和蔬菜地的布点方法,蔬菜与稻谷样点布设密度比在~之间,本次蔬菜与稻谷样点布设密度比确定为3:1。

各地区下属县(市、区)布点分配数量按下列公式计算得出:n蔬菜=总稻谷蔬菜蔬菜NSSs⨯⨯+⨯⨯214343'(1)n稻谷=总稻谷蔬菜稻谷NSSs⨯⨯+⨯⨯214321'(2)公式中: N总:所有监测地市样点布设总数;n:县(市、区)稻谷或蔬菜样点布设分配数量;S:所有监测地市稻谷或蔬菜的播种总面积;s’: 县(市、区)稻谷或蔬菜的播种面积;“ 3”为蔬菜与稻谷密度比,“2”为水稻复种指数,“4”为蔬菜平均复种指数。

(三)样点布设准备1 软硬件设备全球定位系统(GPS)、数码照相机等。

2 基本图件资料调查区域内土地利用现状图、种植业布局图、行政区划图等资料。

3 其它资料自然环境概况,工业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农业生产与土地利用状况等。

(四)布点具体实施方法(1)拟监测区域的农作物种植面积根据2008年《广东农村统计年鉴》(188~193页)统计各市及下属县(市、区)稻谷和蔬菜(包括瓜类)的播种面积,除以平均复种指数获得(水稻平均复种指数取2,蔬菜平均复种指数取4)。

(2)县(市、区)分配布点数量按照布点方法里的2个公式计算得出,此方法可逐级应用到各行政镇(街道)、行政村。

(3)原则上各县(市、区)至少布一个点位,若耕地面积较少、且小于平均布点代表面积,分布又零散的县(市、区)可不予考虑布点。

(4)以文件形式通知各市所属的县(市、区)农业相关部门配合本项目工作,各市及所属县(市、区)组织确定相应的负责人和联系人,各监测单位通过与相关负责人或联系人协商讨论,在拟布点数量的基础上,结合各县(市、区)的实际情况,逐一确定讨论每个样点的位置和类型。

(5)县(市、区)下辖的各镇(街道)布点方法,根据能提供的资料分两种。

①由县(市、区)提供资料,统计下辖的各镇(街道)的播种面积及主要农作物,根据布点方法里的计算公式分配各镇的布点个数;②根据县(市、区)提供一定比例尺的土地利用类型现状图、行政区划图等图件,由熟悉当地种植业布局的相关部门确定样点的布设位置。

(6)布点区位以稻谷和蔬菜产地为主。

(7)分配布点个数小于行政镇(街道)个数或行政村个数,以耕地面积大、分布集中的行政镇(街道)或行政村布点,各行政镇(街道)或行政村布点条件类似的,用随机抽取的方法决定布点位置,布点地理位置尽量均匀。

(8)布点位置具体(至少落实到行政村)落实后,由相关部门配合找到合适的布点位置。

(9)根据野外布点要求,现场勘查后通过GPS准确定位初始调查点位,记录经纬度,土壤种植类型等信息(格式见附表2)。

(10)县(市、区)政府相关部门具体配合事项有:①通知下属部门配合采样单位进行工作;②协助安排采样单位工作人员的食宿;③通知下属部门提供当地名优水稻和蔬菜品种产地的信息;④负责安排熟悉路况的人员配合寻找布点的具体地理位置;⑤当地的农业部门协助提供冷藏设备及制样场所等。

表1 各市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监测布点分配表地市名称水稻布点数(个)蔬菜布点数(个)深圳市030珠海市814汕头市8099佛山市26125梅州市274144汕尾市11088阳江市165140清远市210201潮州市5128揭阳市121105云浮市14041总计11861014注:稻谷与蔬菜样点数根据采样点实地情况可做适当调整,但总样点数不变。

表2 各市下属县(市、区)播种面积及布点详表二、调查与样品采集(一)统一编号为了便于监测工作的汇总,各项目承担单位对每个监测样点实行统一的编号规则。

分别用市、县(区)、乡(镇)和样品种类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缩写及采样顺序号组成。

如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采的第5个土壤和农作物样点的编号分别为GZ-BY-RH-T-5和GZ-BY-RH-N-5。

(二)野外编号野外编号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记忆,标注于各类样品的标签上,并与野外调查表格相对应。

编制时主要考虑在本地区的唯一性即可。

(三)调查内容在采样的同时填写采样点基本情况记录表和生产情况调查表(见附表2),其主要内容包括:采样地点(填写至某村某土名),经纬坐标,地形地貌,排灌条件,土地利用类型(水田、旱地、菜地),施肥情况,用药情况(主要农药类型),附近有无污染源及位置等。

(四)样品采集1 采样时间考虑到土壤与植株样同时采集,主要作物水稻一般在7月中上旬收获,因此采样时间定在该时段为宜,并且兼顾当地名优蔬菜作物的采样。

2 采样地点首先与市(县)农业局协商,确定采样地点和线路,由当地农业部门协助,到事先拟定的采样点采集土壤和植株样品。

3 采集方法土壤样品综合考虑作物布局、种植制度等因素后,选定采样地块,确定采样面积和采样厚度。

一般稻田采样地块面积2~3亩,蔬菜地1亩左右,耕作层采样厚度为0~20cm(水稻田以实际耕作层为准)。

用“X”法、“S”法或棋盘法,使用木铲、竹铲、塑料铲、不锈钢土钻等工具,随机采集至少5-7个耕层土样点,充分混合后,四分法留取1公斤。

用塑料袋装土,并填写野外编号等。

植株样品植株采集水稻稻谷和蔬菜可食部分,蔬菜采集品种主要为:普通白菜、菜心、蕹菜、芹菜、甘蓝、番茄、辣椒、茄子、黄瓜、苦瓜、菜豆和豇豆12个品种。

如果采样区域没有这12个品种,则采集该区域种植面积较大的蔬菜品种。

在土样采集地块同时进行植株样品采集,塑料袋包装,内外具标签。

蔬菜样品因含水量大、易腐烂,故样品在采样当天清洗干净,晾至无水滴后打浆低温保存。

3.2.1 谷物类采样方法对于水稻,取稻谷。

样本采集至少12点,不少于2千克。

代表种类有:水稻。

3.2.2 蔬菜采样方法3.2.2.1 叶菜类蔬菜去掉明显腐烂和萎蔫部分的茎叶。

采集样本量至少为4个~12个个体,不少于3千克。

菜花和花椰菜分析花序和茎。

代表种类有:白菜、菜心、蕹菜、甘蓝等。

3.2.2.2 豆类蔬菜取豆荚或籽粒,采集样本量鲜豆(荚)不少于2千克,干样不少于1千克。

代表种类有:菜豆、豇豆等。

3.2.2.3 瓜果类除去果梗后的整个果实。

采集样本量为6个~12个个体,不少于3千克。

代表种类有:番茄、辣椒、茄子、黄瓜、苦瓜等,其中辣椒、苦瓜需要挖除籽。

3.2.2.4 根茎类蔬菜去掉明显腐烂和萎蔫部分的可食茎、嫩芽。

采集样本量至少为12个个体,且不少于2千克。

代表种类有:芹菜等。

4 采集样品的保存植株样品和环境的土壤样品,采集的样品分成三份,一份留做复检样,一份留作备份样,一份用于检测,均由检测单位保存。

对于土壤样品,如果采样点为名牌产品产地,样品保存同植株样品,否则,仅采集保留一份样品即可。

抽样后,样品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受检单位的协同下,由抽样单位带到制样地点进行制样封存,并由受检单位或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确认。

受检单位或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和抽样单位均应在封条上签字并签章。

三、样品测试与质量控制(一)样品制备和管理1 土壤样品制备将土壤摊成薄层,放在干净、通风处自然风干,期间定期压碎、翻拌、拣出碎石、砂砾及植物残体等杂质。

样品风干后,用木棰再次压碎,捡出杂质并用四分法取部分压碎样品,全部过1mm尼龙筛。

过筛后的样品充分混合至均匀,再用四分法分成两份,一份样品用于测定pH;另一份样品再用四分法分取部分过100目尼龙筛,用于土壤全量元素(铅、镉和汞)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