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第1章 应用文概述
应用文写作(概述)

表达方式
常用的表达方式是:叙述、说 明和议论。
语言
————语言是应用文的“细胞” (一)应用文语言特点: 1.通用性的书面语体 ⑴不用个性化的方言口语 ⑵不用非规范化的词语 ⑶保留使用部分文言词语
2.沿用模式化语词和句式
⑴领起语:为了… …;根据… …;因为… … ⑵承启衔接语:因此 ⑶结尾用语:特此通知;特此报告 ⑷引据用语 兹就;欣悉;惊闻 ⑸称谓用语 本; 贵(尊称);该 ⑹表态用语 不得; 同意; 禁止
08机电(一)班班 长
毛病诊断: ①标题不妥,下星期五才开会,时间并非紧迫。②
开会时间笼统模糊,应具体到上午或下午几时几点。③ “请有关人员”太笼统,应具体写明参加人的范围,讲 清扩大会扩大到何种范围。④具名不当,通知不能以个 人名义发。
关于商请解决学员毕业实习及食宿问题的函
××工商局: 我院工商管理专业学员40人,……学院决定从6
七、应用文的更革与新变 :
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
1.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条公文程式条 例,专门规定了公文名称和使用范围
2. 1928年国民党中央政府对公文程式又作了新规定, 其中规定公文写作要用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符号
八、应用文写作大发展与新繁荣 :
新中国成立—现在
1.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党政 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2.2019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家标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以下简称《格 式》)
应用文的特点
1.实用性(根本) 有事而发VS有感而发
2.真实性 3.程式性(格式)
特定、惯用 约定俗成、相沿成习
4.时效性
忌拖拖拉拉
应用写作学习重点

《应用写作》学习重点第一章应用写作概述一、1.应用写作萌生的时期【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后期】2.应用文文体成型和文书制度建立的时期【秦汉时期】3.应用文理论建立的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4.应用写作的成熟期【唐宋时期】5.应用文由古体到新体的变革是于【亥革命后XX临时政府时期】二、1.【骨刻辞是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应用文】2.【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应用文总集】3.【公文”称谓最早出现于两汉时期(汉代)】4.【应用文”称谓最早出现于北宋时期】5.【今所致最早提出“应用文”这一称谓的是苏轼】三、1.出现于魏晋南北朝的应用文理论著作:【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挚虞《文章流别论》】【X勰《文心雕龙》】2. 【挚虞《文章流别论》】是我国第一部文体学专论3.【《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的文学与应用写作理论集大成者四、1.应用文特点【①实用性②模式性③真实性④实效性】2.【应用文最根本的特点(本质属性)是实用性】五、 1.应用文写作对主旨的要求【正确、鲜明、集中】2.应用文结构的特点【①规X性②条理性】3.应用文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准确、简洁、朴实、得体】4.最常见的“书面辅助语言”是【图形、表格、符号、公式四种】。
六、1.应用文常用的三种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2.叙述的主要方式【以顺叙为主、有时也可用倒叙和分叙、一般不用插叙、补叙等手法】3.代替第一人“我”——本、第二人称敬称“您”——贵、第三人称“他、他们”——该。
七、本教材对文书的分类——【法定公文、事务文书(用于公务,也有用于私务的)、专用文书(含经济文书)、规章文书】。
八、能改正本章简短的“改错题”中的错误。
第二章公文写作基础知识一、2012年4月16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行文,印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简称“新条例”下同)。
该条例从2012年7月1日期施行。
二、新条例规定的党政机关公文共15个文种。
即:【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应用文写作复习资料

应用文写作复习资料应用文写作复习资料1第一章应用写作概述第一节应用文的含义、特点、作用于分类1、应用文的含义: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处理公共事务或私人事务所使用的具有某种惯用格式和直接应用价值的__。
2、应用文的特点:(1)实用性(2)模式性(3)真实性(4)时效性(5)针对性(6)简明性3、应用文的作用(1)法规、准绳作用(2)指挥、管理作用(3)联系、协调作用(4)宣传、教育作用(5)凭证、依据作用4、应用文的种类实用:新闻文体、理论文体、史传文体、应用文体(公务、私务)文体【公务:通用(法定公文、事务文书)、专用(经济文书、科技文书、法律文书、礼仪社交文书)非实用第二节应用写作发展沿革1、应用文雏形: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也称“甲骨文书”2、商周时期订立的契约式我国最早的私务文书、3、先秦时期的《尚书》目前是我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的一部__总集,它是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一部以应用文为主的文集。
4、经济方面的文书,最早见于《周礼》5、汉代时,建立了严密的文书写作及管理制度。
上行文:“章、表、奏、议、策、疏”等下行文:“诏、令、诰、制、敕、谕”等6、汉代出现的行政公文:贾谊的《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晁错的《论贵粟疏》、司马相如《上书谏猎》、7、“公文”这一称谓,在汉代出现。
8、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文帝曹丕的《典论·论文》、西晋时期陆机的《文赋》、晋代挚虞的《__流别论》。
9齐梁时期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写作、和应用文理论汇集,应用写作由此进入到一个有一定理论指导的自觉阶段。
第三节应用文的内容要素1、应用文的主旨:反映了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和态度中心思想中心论点主题观点主旨2、应用文的主旨分类:看法、观点型主旨、要求、主张型主旨、综合型主旨3、主旨的要求:正确、单一、鲜明、针对性强4、主旨的表现:(1)标题显旨(2)开篇现旨(3)文尾现旨(4)呼应显旨(5)转换揭旨(6)小标题显旨5、应用文的材料题材——指以素材为基础,经过加工、改造、提炼写进作品中的,用以表现文艺作品主题的材料。
应用文写作概述

2.应用文的特点
(1)文体的实用性 (2)格式的规范性 (3)内容的真实性 (4)对象的明确性
1.2 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素
1.2.1 主题
• 主题又称主旨,指应用文的中心意思 或基本观点,是作者的意图、主张或看 法在文中的体现。
1.2.2 材料
• 1.什么是材料 • 应用文的材料是指撰写者为表现应用文
1.1.2 应用文写作的历史沿革
• 1.先秦的《尚书》就是我国第一部古老的应用文专集。 记载了虞、夏、商、周四代的部分文件、训令、誓词及 一些历史事迹。
• 2.秦、汉两代是应用文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秦统一 中国后,规定了国家机关的文书制度,公文文体分类和 公文格式已初步确立,有了上行文和下行文的区分。
词语。
(11)结尾词:即置于正文最后,表示正文结束的词语。
1.2.5 表达方式
• 表达方式,是行文时对有关内容进行表达时所采用的表述形式 与方法。应用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有:
• 1.记叙 • 记叙是对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作出介绍和交代。 • 2.说明
说明,就是简明扼要地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 系、功能等解说清楚,把
[材料二]
通知
• 全体学生: • 由于近日连降大雨,我校原定本周六举
行的运动会将作延期。同学们周六早晨照 常到校上课,周六下午停课。
•
教务处
Hale Waihona Puke •2006年x月x日
1.1.1 应用文写作的内涵
• 应用文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以及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和生 活中处理事务、传播信息以及其他交际 活动中所使用的具有一定格式的文章的 总称。” 而应用写作就是指各种应用文的写作 。
述。 1.准确 2.简炼 3.质朴 4.规范
01.第一章 应用文写作绪论

绪 论
第一节 应用文概述
一、 应用文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一)应用文的概念 应用文是人们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为处理公私 事务、指导工作、沟通信息,具有极强实用性的文章。
“实用性”是同一般文学作品相比较提出来的,它之所以
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关键就在于“实用”,就是说, 凡属应用文写作范畴的文章,必须有直接用于客观事物的 某种价值。当然,其他文体的文章,对于客观事物来说, 也会
人应用文,弄虚作假不仅不能解决问题,有的还以害人害
己而告终。求真务实,是应用文撰写者必须遵循的基本道 德准则。
3.时效性
文学创作(报告文学除外)一般不强调时效性,作者 可以精雕细刻,慢慢琢磨,一部长篇小说,可以写10年、 20年。应用文写作一般都讲究时效,要求作者在一定的时 间内完成写作任务,不允许慢慢吞吞、拖拖拉拉,否则就
一个”,是完全可以的,因为这样创造出来的形象更典型,
更有概括力,也更能反映生活的本质。而应用写作是排斥 这些的,应用文写作中所涉及的人与事,要求绝对真实, 无论是总结、报告,还是财经、司法文书,都必须做到材 料绝对真实,准确无误。否则,就不能达到解决现实生活
中实际问题的目的,还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威信,给工作造
作条例》规范的,学术性文体则是由国家标准局《科学技
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规范的。第二 种是由社会的约定俗成,如计划、总结、调查报告、消息 等文体的格式虽未经权威机关认定,但人们在长期的实用
过程中,约定俗成,相沿成习地认可了某一相对固定、统
一的格式,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撰写这些应用文时一般都应 遵循这些社会公认的格式规范。 应用文的语言也具有规范性,例如文稿的语气要与作 者的地位或身份一致,还要充分考虑到读者、文种、写作
第一章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二)应用文的材料 1、材料收集的原则
所谓材料,就是指构成一篇文章的事实、论据、道 理和引语。
在应用文写作中,材料的选取工作包括收集、鉴别、 选择、使用四个环节。文章的材料,来源于社会实 践。 材料有两类:一类是直接材料,即通过作者的观察、 体验、感受直接得到的材料。一类材料是间接材料, 即通过别人的文章——各种简报、报告、文献资料、 书籍、报刊等取得的材料。 收集材料的原则:一要详尽,二要有一定的范围和 方向,三是要经常分类整理。
❖ 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一定要能写工作和 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
——叶圣陶
三、应用文的流源(历史)
❖ 1、上古时期是应用文的萌芽期; ❖ 2、秦汉时期是应用文的初生期和发展期; ❖ 3、魏晋南北朝是应用文的成长期; ❖ 4、隋、唐、宋时期是应用文的发展高峰期; ❖ 5、元、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应用文的稳定发展
是机关或个体应用于日常工作和生活需要的一种写作活动 ,应用文是应用写作的成果。
使用对象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 使用目的 处理公、私事务 文体特征 有惯用格式 文体归类 实用性文章
应用文的使用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各个领域、各 个部门、各个阶层、每个个人。
比如,科研单位的人员,需要用学术论文;政府 机关指导工作,需要用公文;工商企业经营,需要用 合同;打官司,需要用诉状;即使个人今天生病了、 不能上课,也需要用到请假条;……。相对于其它文 体来说,应用文的使用频率要高得多:许多人可以一 辈子不写小说、剧本、诗歌、散文,但他在工作、生 活、学习中却免不了要写应用文,小到写张请假条, 大到计划、总结、论文等。
1、行政公文类: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所 规定的文种。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团体行使职权、办 理公务所使用的法定文书。包括命令(令)、决定、公告、通 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和会议 纪要等。
第一章应用文概述

第一章应用文概述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初步了解应用文,尤其是公文的概念、特点、作用、种类,以及事业单位常用文种写作的要求和方法。
第一节应用文及其特点应用文是一种实用的、具有特定的对象和格式的文体,是党和国家领导机关、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社会团体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生产、科研、学习和生活中办理公务和个人事务时经常使用的、具有直接实用价值和某种惯用体式的一类文章的总称。
应用文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实用性应用文是为适应社会需要而产生、发展的。
其实用性主要表现在内容和形式两方面。
从内容上看,应用文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它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为了有用。
一张条据,就是一个凭证;一封书信便传递了信息;一个通知、一项规定,常常需要成千上万干部和群众遵照执行,甚至指导着亿万人民群众的行动。
应用文讲求实际效用的特点,正是它区别于其他文体文章的关键。
从表现形式上看,应用文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有一套为内容服务的相应体式。
其结构、格式、语言都带有一定的规定性和惯用性。
另外,应用文的实用性,还表现在事务性特点上,它总是与现实生活和具体的工作事务联系在一起,内容求实用,不尚空谈;形式求得体,不求新奇。
二、广泛性应用文是人类在社会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经常、普遍使用的文体。
当今社会交往日趋频繁,信息传递日渐增多。
人们联系工作、个人往来、反映意见和情况要靠信函,开展工作、制订计划、总结经验、管理政务要靠公文,应用文还是党和政府统一领导、贯彻意志的重要工具。
总之,应用文在政治、经济、文化和个人生活诸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所有文体中使用频率最高、应用面最广的重要文体。
三、真实性应用文的真实性首先体现在方针、政策的真实性和事实的真实性上。
其次,体现在应用文写作态度要端正、实在,文中情况要真实可靠,材料要准确无误,判断要符合实际,要求要具体明确,措施办法要切实可行,做到“文实相符”等方面上。
四、程式性应用文一般具有惯用的写作格式。
第一章 应用文概述

第六节 应用文的表达方式
二、说明 (一)说明的含义 (二)应用文常用的说明方法
定义说明;诠释说明;分类说明;举例说明;数字说明;引用说明;比较说明
(三)说明的要求
1.分清角度,讲究条例 2.置身局外,态度客观 3.抓住特征,解说明白 4.言简意明,通俗易懂
第六节 应用文的表达方式
三、议论 (一)议论的含义 (二)议论的三要素
五、主旨的表现方法 (一)显现法:题中见旨、开宗明旨、文中点旨、篇末结旨 (二)对比法:纵向对比、横向比较、抑扬对比、疏密对比
第三节 应用文的材料
一、材料概述 (一)材料的含义 (二)材料的作用 (三)材料的分类 二、材料的搜集与整理 (一)搜集资料 (二)整理资料 三、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一)选择材料的原则 (二)正确使用材料
第四节 应用文的结构
一、结构的含义与作用 (一)结构的含义
结构的内容包括:文章的层次、段落的划分,详写略写的确定, 先说后说的安排,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的谋划,等等。
(二)结构的作用
1.使文章言之有体 2.使文章言之有序 3.使文章言之有文
二、应用文结构的安排原则 (一)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内在联系 (二)文章结构要为表达主旨服务 (三)要符合文种的需要
主旨是文章的灵魂 ;主旨是文章的统帅
二、应用文主旨确立原则 (一)掌握各项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精神 (二)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 (三)领会和体现领导人意图 三、应用文主旨的要求
正确;新颖;明确;专一(集中)
第二节 应用文的主旨
四、应用文主旨的确立方法 1.联系时代主旋律,反映时代精神 2.深入分析材料,从中得出结论 3.深挖本质,把握事物个性
论点;论据;论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应用文的含义、 分类与特点 第二节 应用文的主旨与材料 第三节 应用文的语言
第一节 应用文的含义、分类与特点
一、知识目标: 1.认识应用文写作的意义; 2.理解应用文的含义; 3.熟悉应用文分类; 4.掌握应用文的基本特点。
二、能力目标:能辨别应用文与非应用文的异同
三、素质目标:培养应用文的文体意识和写作意识
第一人称:我、我单位、本人、本公司、我们、敝单位。
第二人称:你、你局、贵公司、贵方。 第三人称:他、该公司、该项目。 上行:报、呈。
平行:送。 下行:发、颁发、颁布、发布、印发、下达。
用于复文引据
悉、接、顷接、拟办用语 用于审批、拟办
常用特定用语
拟办:责成、交办、试办、办理、执行。
(二)分类: 1.通用类:在办公或办事中普遍使用。 2.专用类:专业性较强。
➢ 通用类应用文
(1)
(2) (3)
行
通
个
政
用
人
公
事
事
文
务
务
类
类
类
➢ 专用类应用文
财 经 文 书
科技文书 司法文书
传 播 文 书
(二)特点:
1.直接的功用性。 2.内容的真实性。 3.思维的逻辑性。 4.格式的稳定性。
三、应用文写作主体的修养
2.特点:唯一性;明确性;团体性。
3. 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主旨是文章的灵魂和生命; (2)主旨是文章的统帅,处于支配地位。
(二)材料的概念与作用
1.含义:为了写作应用文而采集的、用于提炼、确立、 表现写作主旨的事实和观念就是材料。它一般包括两 类意义:一是作者在写作前搜集、积累的各种事实、 数据、意见、观点、经验、问题,以及上级有关指示 精神等;二是经过选择,写进文稿中的表现主旨的所 有材料。
承蒙、惠允、不胜感激、鼎力相助、蒙、承 蒙。
用于上级对下级来文
的批转处理
批转、转发。
用于征请、询问对有 当否、妥否、可否、是否妥当、是否同意、 关事项的意见、态度 如无不当、如无不妥、如果可行等。
写作实训
修改下列病句 • 1. 他因为捍卫大家的利益,勇敢地同歹徒搏斗。
把“因为”改为“为了”
• 2. 本来今天要去听课,现在为了有别的事没有去成。
作用 用于结尾表示收束 用于表示谦敬
常用特定用语
上行:当否,请批示;可否,请指示;如无不当, 请批转;如无不妥,请批准;特此报告; 以上报告,请批转;以上报告,请审核。 平行:此致敬礼;为盼;为荷;特此函达;特此 证明;尚望函复。 下行:为要;为宜;为妥;希遵照执行;特此通知;
此复;为……而努力;……现予公布。
三、对材料处理的要求、方法
确凿
筛选法
新颖
对材料的 选择标准
切题
典型
类化法 处 理 浓缩法 方法
截取法
合理地 安排材料
先亮观点, 先举材料, 边举材料,
后举材料
后亮观点
边亮观点
第三节 应用文的语言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应用文语言的基本特征 2.通过阅读应用文熟悉其语言的风格要求
二、能力目标:能恰当运用叙述、说明、议论等表达 方式写作常用应用文
古人说:“学诗当识活法。”“所谓活法者,规矩具 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规矩 也。”识得“活法”,并能运用“活法”是掌握写 作技巧第二阶段的重要标志。
一、主旨与材料的概念和作用
(一)主旨的概念、特点与作用 1.概念:主旨又称主题、题旨、立意等,是通过文章的 具体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基本观点或要说明的主要 问题,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和态度。
写作实训 指出下列语段的主旨及其显示主旨的方法
1. ××市统计局关于请求拨款的函
市财政局: 我局原有132m2砖瓦结构车库(平房)一处,因年久
失修于今年雨季突然倒塌,急需修复。经测算,共需 资金30万元。因我局除财政拨款外无另外资金来源, 故请能予临时拨款为盼,以便解决车辆越冬之急需。
以上,望关照。
(2)我最想感谢的人是我的老师,但我不只感谢一位 老师,而要感谢所有教育我的老师,是你们陪着我们 走过了整整六个春秋。在这6年里,我们学到了很多, 也懂得了很多。在你们的指导下我们学到了有用的知 识、应有的技能、做人的道理。我能清清楚楚地记得: 语文胡老师那精彩绝伦的课,数学王老师为我们把心 中的疑惑解答,英语刘老师那手漂亮的好字和标准的 发音,美术魏老师那丰富的想象力和完美的艺术表 达……老师们用知识浇灌着我们心灵的幼苗。在通往 成功殿堂的道路上,我们用老师教给我们的知识过五 关,斩六将。在这里,我也代表全班同学谢谢你们。
叙 规数 述 范据 语 、语 言 清言 需 晰书 简 、写 洁 准要 、确 概 括
(1)在同一篇文章中序号 数数字的体例要统一,不能 体例混杂。 (2)表示公元世纪、年代、 年、月、日、时刻均需使用 阿拉伯数字,而星期则用汉字。 (3)邻近两个数字并列表 示概数时,应该用汉字书写, 数字与数字之间不能用顿号
第二节 应用文的主旨与材料
一、知识目标: 1.理解“主旨”的概念与作用、材料的概念与作
用; 2.掌握“主旨”在应用文中的确立与显示方法、
材 料处理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概括应用文的主旨; 2.能恰当地运用材料体现主旨。
三、素质目标:养成积累材料的好习惯。
案例导入 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旨,并指出支撑主旨的材料。 写作技巧的掌握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将其隔开。
三、公文常用特定用语
类别
1 2 3 4
用语名称 开端用语 称谓用语 递送用语 引叙用语
作用
常用特定用语
主要用于文章开头, 表示发语、引据
用于表示人称或对单 位的称谓
用于表示文、物递送 方向
为、为了、为着、查、接、顷接、根据、据、 遵照、依照、按照、按、鉴于、关于、兹、 兹定于、今、随着、由于。
一是“技能”阶段(第一阶段) 一是“熟练”阶段(第二阶段) “技能”阶段,是于无法之中求有法,通过观察、体
验、多读、多写,学习并掌握了一些写作的基本手 法,且能将它们运用于写作实践。 “熟练”阶段,是于有法之中求变化。在第一阶段的 基础上,进而掌握了包括写作的辨证艺术在内的多 种写作手法,并能将它们纯熟自如、富于创造性地 运用于写作实践。
一、学习应用文的意义
1.大到管理国家,小到工作生活,都离不开应用文写作; 2.应用文写作是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益的重要手段; 3.应用文写作是提高写作者工作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 4.应用文的广泛应用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 条件之一。
二、应用文的含义、分类和特点
(一)含义: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 人民群众在办理公私事务、传播信息、表述意愿时所 使用的具有某种惯用格式的实用性文章。
(一)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 (二)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有广博的文化知识 (四)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五)较强的文体意识
写作实训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运用本节内容的有关知识,指出哪 个属于应用文,哪个属于非应用文。
(1)中央有关部门规定,选聘对象为30岁以下应届和 往届毕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 重点是应届毕业和毕业1~2年的本科生、研究生, 原则上为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非中共党员的优 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也可选聘。另外,参加人力 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团中央等部门组织的到农村基层 服务的“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活动 期满的高校毕业生,本人自愿且具备选聘条件的,经 组织推荐可作为选聘对象。各省(区、市)此前已经 选聘到村的大学生“村官”,本人自愿,通过组织考 察推荐,可转为选聘对象。
把“为了”改为“因为”
• 3. 纪念五·四青年节的到来。
去掉“的到来”或把“纪念”改为“迎接”
• 4. 如果加强了纪律性,就会影响学习的积极性。
将“会”改为“可能”
三、素质目标:培养对应用文体的语感
一、应用文语言的基本特征
(一)平实:文实相符 文如其事
(二)准确 1.所写内容要准确 2.所写语句要准确 3.所列的数字、事例、话语要准确
(三)简洁 1.文字要简洁,篇幅要短小精悍 2.扫除套话、空话、废话
(四)严谨
二、运用应用文语言的要求
朴 实 、 简 洁
语 言 表 达 要 严 谨 、 有 度
6
经办用语 用于表明进程
经、业经、已经、兹经。
7
过渡用语 用于承上启下
鉴于、为此、对此、为使、对于、关于、如 下。
上行:请、恳请、拟请、特请、报请。
8
期请用语
用于表示期望请求
平行:请、拟请、特请、务请、如蒙、即请、切盼。 下行:希、望、尚望、切望、请、希予、勿误。
类别
9 10 11 12
用语名称 结尾用语 谦敬用语 批转用语 征询用语
2. 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材料是写作的前提; 材料是形成主旨的基础;材料是表明主旨的支柱。
3.获取材料的途径: 查阅文献;深入调研;平时积累。
二、主旨的确立与显示
(一)对主旨的要求 1.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 2.要符合机关领导的意图 3.要单一、鲜明,有很强的针对性
(二)显示主旨的方法 1.标题点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门前三包”责任管理的通知》 2.开宗托旨。“为了……特此通知如下:” 3.篇末点旨。正文结尾处主旨。 4.呼应显旨。开头和结尾前后呼应。 5.转换揭旨。在内容重大转换处。 6.小标题显旨。把主旨分解成几个小部分,用小标题显示。
附件:维修图纸与预算
××市统计局 2013年4月23日
2. 各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做法
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杭州、绍兴两市分别于今年4月、7月投 入2亿元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创业领域。同 时,浙江省规定符合条件的创业投资企业,对未上市中小高新技 术企业进行2年以上的投资,其投资额的70%可在应纳税所得中抵 扣。 开展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浙江省自2005年开始实施小企业贷款 风险补偿制度。截至今年8月,列入风险补偿范围的金融机构共计 向近20万家(次)微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新增小企业贷款累计 达258亿元。 实行担保贷款风险共担。上海市构建了多渠道、市场化运作的中 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机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担保贷款风险共担 和担保资金放大的机制。市、区(县)两级财政分别按高新技术 企业6∶4、一般企业5∶5的比例共担担保资金风险;担保资金与 银行贷款按1∶5比例放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