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实词专题复习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全程训练】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天天练25文言实词专练 含答案

【全程训练】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天天练25文言实词专练 含答案

天天练25 文言实词专练[基础过关]一、解释加点词.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答案:边邑,这里用作动词,以……为边邑.2.杂然相许.( )答案:赞同.3.图穷而匕首见.( )答案:显露.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答案:通“邀”,邀请.5.卮酒安足辞.( )答案:推辞.6.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答案:长,高.7.处分适兄意.( )答案:主意、意见.8.始适.还家门( )答案:出嫁.9.项伯即入见.沛公( )答案:拜见.10.是.日也,天朗气清( )答案:这.11.哀.民生之多艰( )答案:为……哀伤.12.亦余心之所善.兮( )答案:爱惜,喜好.13.匪我愆.期( )答案:拖延.二、解释每组实词.1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答案:(1)鄙陋,目光短浅(2)自谦之词1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1)愿大王少假.借之( )(2)人多以书假.余( )答案:(1)宽容(2)借给1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1)良曰:“甚急.!”()(2)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答案:(1)紧急(2)着急三、选择题.1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B.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成功C.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侵损、削减答案:B解析:济:渡河.1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币:钱币B.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用匣子C.适.莽苍者,三餐而反适:往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受、遭受答案:A解析:币:礼品.1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安与项伯有故.故:老交情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道歉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婚姻:夫妻D.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翅膀一样答案:C解析:婚姻:儿女亲家.2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叶沃若..沃若:润泽的样子B.于嗟..女兮于嗟:感叹词,“于”通“吁”C.女也不爽..不爽:不舒服D.靡室劳..矣室劳:家里的劳苦活儿答案:C解析:“爽”,这里是“过错”的意思.“不爽”应译为“没有什么过错”. 2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酒属.客属:通“嘱”,劝人饮酒B.白露..横江白露:白茫茫的水汽C.舞.幽壑之潜蛟舞:使……起舞D.不知东方之既白.白:白色答案:D解析: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2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稍.迁至栘中厩监稍:稍微B.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使:使者C.其一人夜亡.亡:死亡D.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白:禀告,告诉答案:D解析:A.渐渐;B.让;C.逃跑.[能力提升] 四、解释加点词.2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答案: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24.行李..之往来( )答案:出使的人.25.与郑人盟.( )答案:名词作动词,结盟.26.既东.封郑( )答案:名词作状语,在东边.27.秦王必说.见臣( )答案:“说”通“悦”,喜欢,高兴.28.今日往而不反.者( )答案:“反”通“返”,回来.29.沛公居山东..时( )答案:崤山以东.30.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答案:环绕.31.鸷鸟之不群.兮( )答案:名词作动词,合群.32.驰椒.丘且焉止息( )答案:名词作动词,长着椒树.33.洎.牧以馋诛( )答案:及,等到.34.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答案:攻占、攻下.35.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答案:帮助.五、解释每组实词.3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1)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答案:(1)登上(2)趁着3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1)知.之为知之(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答案:(1)知道(2)通“智”,智慧.六、选择题.38.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B.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寿命C.相如顾.召赵御史书顾:回头D.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负:背着答案:B解析:动词,向人进酒或献礼.3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衡少善属.文属:连缀B.连辟.公府不就辟:躲避C.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素常D.中有都.柱都:大答案:B解析:“辟”应译为“征召”.4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瞻衡宇,载.欣载.奔载……载:一边……一边B.请息交以绝.游绝:断绝C.审.容膝之易安审:仔细D.曷不委.心任去留委:随从、顺从答案:C解析:“审”应译为“明白、知道”.4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内凶.凶:有战乱B.邻国之民不加.少加:增加C.民治渠少.烦苦,不欲也少:缺少D.弃甲曳.兵而走曳:拖着答案:D解析:A.谷物收成不好,荒年;B.更;C.稍微,略有. 4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学而大遗.遗:遗留B.廊腰缦回.回:曲折C.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谢:感激D.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舍:住处答案:B解析:A.丢弃;C.道歉;D.舍弃.4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恨:怨恨B.田园将芜胡.不归胡:你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通:普遍D.恍.惊起而长嗟恍:失意的样子答案:C解析:A.恨:遗憾;B.胡:为什么;D.恍:猛然.4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策:鞭策B.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举:举动C.圣心备.焉备:准备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诚:确实答案:D解析:A.策:拄着;B.举:尽;C.备:具备.4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逆:叛乱B.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并:并列C.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薄:迫近D.大王来何操.操:操练答案:C解析:A.逆:违背,触犯;B.并:一起;D.操:拿,携带. 4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殆:危险B.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驽:愚劣,无能C.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鲜:没有D.置杯焉则胶.胶:粘,着地答案:A解析:殆:几乎.。

2019高考三轮复习:文言实词“百词斩”100题及参考答案

2019高考三轮复习:文言实词“百词斩”100题及参考答案

高考三轮复习:文言实词“百词斩”100题及参考答案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秦爱纷奢 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2. “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B.然后得一安寝则宜抚安,与结盟好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既来之,则安之 D.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千古英雄,而今安哉哉3.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禹汤被之矣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 D.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4. “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五则攻之,倍则分之C.每逢佳节倍思亲 D.我军十倍于敌5.“本”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人穷则反本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B.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是无难,别具本上奏C.此之谓失其本心舍本逐末,吾不为也D.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此乎抓纲务本,教学之道6. 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蜀之鄙有二僧 B.先帝不以臣卑鄙 C.孔子鄙其小器 D.鄙人不胜感激7.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B.左右欲兵之,王止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8.与“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的“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欺软怕硬,实乃人性之病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C.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D.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9. 对下列两组句子划线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强国请服,弱国入朝于是入朝见威王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A.相同,相同 B.不同,相同C.相同,不同 D.不同,不同10. 对下列两组句子划线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人至察则无徒因利乘便,宰割天下乘人之危,非君子所为也A.相同,相同 B.不同,相同C.相同,不同 D.不同,不同11. 对下列句子划线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战败而亡,诚不得已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必能生擒敌首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A.相同,相同 B. 不同,相同C.各不同 D.都相同12. 对下列两组句子划线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A.相同,相同 B.不同,相同C.相同,不同 D.不同,不同13.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B.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从善如流C.樊哙从良坐弟走从军阿姨死D.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14. 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木兰当户织有大石当中流B.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C.臣欺大王之罪当诛犯法当死D.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15.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B.伐无道,诛暴秦C.臣之所好者,道也 D.道不同,不相为谋16. “得”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B.得无教我猎虫所耶C.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 D.吾得兄事之17.划线词意义不同的一组是()A.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日而语矣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当斩C.度义而后动审时度势D.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张弛有度,文武之道18. 与“非难”的“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人非生而知之者 B.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C.世人非之,一时间恶评如潮 D.觉今是而昨非19.“复”属于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明年复攻赵,杀两万人 B.山重水复疑无路C.王辞而不复 D.复之以掌,虚若无物20. 与“不负众望”的“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B.秦贪,负其强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决负约不偿城21. 与“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的“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B.盖锺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C.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D.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22.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B.父母俱在,兄弟无故无缘无故C.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D.暮去朝来颜色故君安与项伯有故23.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固请,召有司案图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D.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24. 与“君臣相顾,泣下沾襟”的“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C.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25. 与“李凭中国弹箜篌”的“国”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C.等死,死国可乎 D.长此以往,国将不国26. 与“过犹不及”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C.今公子故过之 D.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27. 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后患无穷 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D.故军之患于军者三28.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的“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云霞明灭或可睹C.或王命急宣 D.或以为死,或以为亡29.与“疾言厉色”的“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B.草枯鹰眼疾,雪劲马蹄轻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D.疾恶如仇30. 与“过犹不及”的“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2019-2017年高考真题文言实词虚词练习

2019-2017年高考真题文言实词虚词练习

2019-2017年高考真题文言实词虚词练习1.(2019北京)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①而其说多诬淫,,不概.于圣概:大略②不得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由:沿着③特.天地之物也特:只是④是恶.乎与我谋恶乎:于何、怎么会⑤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糜:使……熟烂⑥抑.人事乎抑:还是⑦吾既.陈于前矣既:既然⑧不有他术乎.术:途径、原因A.①⑦B.②⑧C.③⑥D.④⑤1.A【解析】①“概”,概括。

⑦“既”,已经。

故选A。

2.(2019天津)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元本元:探索B.后世言治者常不敢望.先王之时望:察看C.顾卒未有以当.上意者当:符合D.兵其细.也细:小事2.B【解析】,B项,“后世言治者常不敢望先王之时”,从文中来看,这句话是说后世的为政者政学分裂,不敢与先王之时进行比较,“望”同“方”,意为“比较”。

故选B。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不耕不耘,则.无所得食位卑则.足羞B.后世之学,盖盛于.先王之时矣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C.士不为便,而.还其故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D.皆以.乾道乙酉至官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3.A【解析】A项,两个“则”都解释为“就”。

B项,第一个“于”是介词,比;第二个“于”也是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C项,第一个“而”连词,表顺承;第二个“而”是连词,表转折。

D项,第一个“以”相当于“于”,在;第二个“以”是目的连词,来。

故选A。

4.(2019江苏)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每试必雄.其曹偶雄:称雄B.酬.以馆选酬:应酬C.以乐.留都山川乐:喜爱D.为所不知后人计.计:考虑4.B项,“酬”意为“酬谢”。

这句话意思是,用选任馆职来答谢他。

故选B。

5..(2018北京)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不胜月时:季节B.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戚:为……悲伤C.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相与:一同,都D. 取其金,则无损于行行:行为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故善日者王王者敬日B.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不可胜日志也C.此之谓也若白垩之与黑漆D.察其秋毫其人拜之以牛7.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事之至也数小事出现得很频繁B.大荒者亡政事很荒疏的国家就会灭亡C.霸者之善著焉霸主的功业很显赫D.赐失之矣赐,你丢失了机会啊5.D。

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实词、虚词专题复习(带答案)

2019年高考语文文言实词、虚词专题复习(带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回答问题。
伯夷、叔齐 ,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 ,及父卒 ,叔齐让伯夷。伯夷曰 : “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 .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 ,盍往归焉。及至 ,西伯卒 ,
武王载木主 ,号为文王 ,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 : “父死不葬 ,爰及干戈 ,可谓孝乎.?以臣弑.君 ,
整顿 :整理收拾
10. 下列四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 )
齐悼惠王之后也 A.
顷之未发 ,太子迟之
以明经举孝廉 B.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颇为官吏所扰 C.
今老矣 ,无能为也已
乃轻服遁归 D.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11. 下列句子中 ,与其他三句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 )
D. 我安适归矣 ?
7. 下列句子中 ,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号为文王 ,东.伐纣 B. 左右欲兵.之 C. 天雨.雪 ,武卧啮雪 ,与旃毛并咽之 D. 皆白衣.冠.以送之
(3 分 )( )
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 (1)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 ,盍往归焉。 (5 分 ) 译文 :
可谓仁乎 ? ”左右欲兵.之。太公曰 : “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 ,天下宗.周 ,而伯夷、叔齐
耻之 ,义不食周粟 ,隐于首阳山 ,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 ,作歌。 其辞曰 : “登彼西山兮 ,采其薇矣。 以暴
易暴兮 ,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
,我安适.归矣 ?于嗟徂兮 ,命之.衰矣 ! ”遂饿死于首阳山。
2019 年高考语文文言实词、虚词专题复习

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11-20)

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11-20)

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11-20)11、曾【词义推导】隔两代的亲属叫“曾”;后借为“增”义。

虚化为“曾经”(念céng)。

【词义例释】读音一:céng副词,表时间的过去,曾经,已经,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那里的风景我过去曾经很熟悉。

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读音二:曾zēng(1)名词,指与自己隔着两代的亲属如:曾祖父、曾祖母(2)动词,通“增”,增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忍,增长他的才干。

(3)副词,表意外,竟然,居然,简直或表语气增强,与“不”连用,译为“连……都”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赤壁赋》)――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得不开窍,连个寡妇、孤儿都比不上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

【成语助记】曾几何时:曾:曾经;几何:若干、多少。

才有多少时候。

指时间没过多久。

曾经沧海:曾经:以前经历过。

比喻世事变迁之巨及经历之多,眼界非常开阔,不把平常的事物放在眼里。

后用来比喻见识广博、经验丰富的人很难看得上一般的人或事物。

其他如:似曾相识曾母投杼曾参杀人【迁移练习】愚公自曾()祖起居于太行、王屋山下。

因太行、王屋二山阻隔,出入不便,愚公全家曾()齐议移山。

于是率妻子移山,几度春秋,山不加少。

愚公之邻人智叟望山上曾()云,笑之。

愚公笑曰:“何曾()不若孩儿?世代移山,终有竟日。

”【练习答案】愚公自曾(指自己相隔现代的亲属)祖起居于太行、王屋山下。

因太行、王屋二山阻隔,出入不便,愚公全家曾(曾经)齐议移山.于是率妻子移山,几度春秋,山不加少。

愚公之邻人智叟望山上曾(通“层”)云,笑之。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规范训练(含答案)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实词》规范训练(含答案)

第一单元文言文阅读第一节文言实词文言实词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乌古孙泽,字润甫,临潢人。

泽性刚毅,读书举大略,不事章句,才干过人。

世祖将取江南,泽以选输钞至淮南饷军,丞相阿术见而奇之,补淮东大都督府掾。

至元十四年,元帅唆都下兵闽、越,见泽,与语而合,即辟元帅府提控案牍。

十五年春正月,击潮州,守将马发备御甚固,泽曰:“潮人所以城守不下者,以外多壁垒,为之援应也。

第翦.其外应,潮必覆矣。

”乃分兵攻其一大垒,破之,余垒尽散走,二旬而潮拔,马发死焉,唆都还军福建。

夏五月,诏立行中书省于福建,以唆都行参知政事,泽行省都事,从朝京师,命知兴化军,赐金织衣,赏其善谋也。

继改兴化军为路,授泽行总管府事,民歌舞迎候于道曰:“是吾民复生之父母也。

”喜极而继以泣。

郡新残于兵,白骨在野,首下令掩埋之;又衣食其流离之民,有弃子于道者,置慈幼曹籍.而抚育之。

郡中恶年少喜为不义,以资求窜名卒伍,冀后得计功授官。

官吏恐激变,不敢诘.,泽悉追毁所授,诛其尤无良者,贪暴始戢。

泽又兴学校,召长老及诸生讲肄经义,行乡饮酒礼,旁郡闻而慕之。

兴化故号多士,士咸知向慕。

御史台言:“乌古孙泽奉使知大体,如汲长孺;为将计万全,如赵充国。

可属.大任。

”诏擢为海北海南廉访使。

故例,圭田①至秋乃入租,后遂计月受之。

泽视事三月,民输租计米五百石,泽曰:“夫子有言,事君者先其事,后其食。

吾莅政日浅,而受禄四倍,非情所安。

”量食而入,余悉委学官,给诸生以劝业。

常曰:“士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

”身一布袍数年,妻子朴素无华,人皆言之,泽不以为意也。

至大元年,改福建廉访使。

泽宿有德于闽,闽人安之。

有芝五色产于宪司之澄清堂,士民以为泽之所致。

以母年逾八十,求归养长沙。

岁余,母丧,泽以哀毁卒。

泽积官自承直郎至中大夫,谥正宪。

(节选自《元史》) 【注】①圭田:古代供卿、大夫、士祭祀花费用的田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翦.其外应,潮必覆矣翦:除掉。

湘语文重点文言实词100例(选择改错题)答案版.pdf

湘语文重点文言实词100例(选择改错题)答案版.pdf

2019届高三第二轮复习高考常用文言实词练习题请选出各组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并予以更正答案1.爱(③吝惜,吝啬)2.安(⑤哪里)3.拔(②突出、超出)4.被(①遭受)5.倍(②加倍,兼程而行;指一日走两日的路程)6.本(⑦探求本源,考查。

相当于“原毁”“原君”的“原”)7.薄(⑤不庄重,轻薄)8.鄙(⑥恶,粗野)9.兵(③用兵策略,战略。

译文:所以,上等的用兵之道是凭借谋略取得胜利,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

)10.病(②困苦、困乏。

第③句翻译:售粮的价格,每斗二十钱,农民的利益就要受到损害;每斗九十钱,商人就要受损失)11.察(⑤洁白的样子)12.策(⑥古代一种议论文体⑤的翻译:坐牢固的车,驾肥壮的马,穿丝履,着缟衣。

形容生活豪华。

)13.朝(⑥朝政)14.曾(②读“zēng”,乃,竟然)15.诚(③果真,如果)16.次(④按顺序一个挨一个)17.除(①台阶)18.辞(⑦讲究,计较。

翻译:讲大礼不必讲究小的礼让)19.从(⑨通“纵”,合纵。

翻译: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成为一体)20.存(③想象)21.殆(②接近、近于、几乎)22.当(⑦判处、判罪。

第⑩句翻译:我不久就会回来,回来一定娶你)23.道(②动词,取道)24.得(⑨融洽)①翻译:收得的刘表的部下最多也就是七八万人罢了⑥莫非是向我暗示捕捉蟋蟀的地方?25.度(⑧常态。

出自《荆轲刺秦王》:群臣很吃惊,由于事情发生突然,不曾预料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④译文: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

”⑤译文:生产它需要时间而使用起来没有限度。

26.多(③只仅仅。

翻译: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

)27.第(④只不过但。

又如:第朕非桀纣耳)28.伐(③功业功劳)29.非(⑥不对的,错误)30.复(⑥报复)31.负(⑧亏欠,拖欠。

翻译:邓通家里还背负着好几万的巨额债务。

)32.服(⑧思念)33.盖(②伞盖)34.干(②冲)近义词:壮志凌云豪气干云少年心事当拿(拏)云35.故(⑤老朋友,引申为交情)36.固(②坚持,坚决)37.顾(⑥反而,却,或者翻译成表反问的“难道”)38.国(②国都,京城)39.过(⑥访问。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翻译复习资料(含答案和解析)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翻译复习资料(含答案和解析)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复习资料一.小试身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家谱记归有光有光七八岁时,见长老,则牵衣问先世故事。

盖缘幼年失母,居常不自释.,于死者恐不得知,于生者恐不得事,实创巨而痛深也。

归氏至于有光之生,而日益衰。

源远而末分,口多而心异。

自吾祖及诸父而外,贪鄙诈戾者,往往杂出于间。

率百人而聚,无一人知学者。

率十人而学,无一人知礼义者。

贫穷而不知恤.,顽钝而不知教。

死不相吊,喜不相庆;入门而私其妻子,出门而诳其父兄。

平时招呼友朋,或费千钱,而岁时荐祭,则计杪忽。

俎豆壶觞,鲜或静嘉。

诸子诸妇,班行少缀。

乃有以戒宾之故,而改将事之期;出庖下之馂,以易新荐之品者,而归氏几于不祀矣。

小子顾瞻庐舍,阅归氏之故籍,慨然太息流涕曰:“嗟乎!此独非素节翁之后乎?而何以至于斯!”父母,兄弟吾身也。

祖宗,父母之本也。

族人,兄弟之分也。

不可以不思也。

人之生也,方其少,兄弟呱呱怀中,饱而相嬉,不知有彼我也。

长而有室,则其情已不类矣。

比其有子也,则兄弟之相视,已如从兄弟之相视矣。

方是时,惟恐夫去之不速,而孰念夫合之难,此天下之势所以日趋于离也。

吾爱其子而离其兄,吾之子亦各念其子,则相离之害遂及于吾子,可谓能爱其子耶?有光每侍家君,岁时从诸父兄弟执觞上寿,见祖父皤然白发,窃自念吾诸父昆弟,其始一祖父而已。

今每不能相同,未尝不深自伤悼也。

然天下之事,坏之者自一人始,成之者亦自一人始。

仁孝之君子能以身率天下之人,而况于骨肉之间乎?古人所以立宗子者,以仁孝之道责.之也。

宗法废而天下无世家。

无世家而孝友之意衰,风俗之薄日甚,有以也。

有光学圣人之道,通于六经之大指。

虽居穷守约,不录于.有司,而窃观天下之治乱,生民之利病,每有隐忧于心。

而视其骨肉,举目动心,将求所以合族者,而始于谱,故吾欲作为归氏之谱,而非徒谱也,求所以为谱者也。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改)1.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 居常不自释.释:宽解B. 贫穷而不知恤.恤:救济C. 以仁孝之道责.之也责:责备D. 不录于.有司于:表被动试题分析:题干是“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9年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九 文言文阅读 第一节 文言实词

2019年高考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一轮复习 专题九 文言文阅读 第一节 文言实词

专题九文言文阅读第一节文言实词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义.不赂秦义:(坚守)正义B.始速.祸焉速:招致C.存亡之理.理:命运D.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下:低下解析:D项,“下”指在六国之后。

答案:D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木直中.绳中:合于B.虽有槁暴.暴:晒干C.假.舆马者假:借助D.君子生.非异也生:出生解析:D项,“生”是通假字,通“性”,资质,禀赋。

答案:D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欲呼张良与俱去.去:离开B.君安与项伯有故.故:故交C.张良出,要.项伯要:邀请D.籍.吏民,封府库籍:依靠解析:D项,籍:登记。

答案:D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趣:同“趋”,往,赴B.攀援而登,箕踞而遨.遨:游览,这里指观赏C.萦青缭白,外与天际.际:边界,边际D.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释:解除束缚解析:C项,际:交会。

答案:C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编伍:这里指平民B.大阉亦逡巡..畏义逡巡: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C.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抵罪:抵消罪行D.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扼腕:用手握腕,表示激动等情绪解析:C项,因犯罪而受相应的惩罚。

答案:C6.下列加点字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西望夏口,东.望武昌C.鸷鸟之不群.兮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解析:A项,名词作状语,在夜晚;B项,名词作状语,向东;C项,名词作动词,合群;D项,名词作状语,每天。

答案:C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C.买五人之头而函.之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解析:A项,“夜”为名词作状语,“在夜间”;B项,“序”为名词作动词,“为……作序”;C项,“函”为名词作动词,“用棺材收殓”;D项,“礼”为名词作动词,“礼待,礼遇”。

2019年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检测题

2019年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检测题

2019年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检测题2019年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检测题001【爱】1爱其子,选择好老师教育他()2秦国纷纷奢华,人们也念念不忘他的家()3齐国虽小,我为什么要喜欢一头牛()4如果三国各自喜欢自己的土地()5我特别喜欢莲花,它能从淤泥中生长而不被染污()___【兵】1收集天下的兵力,集中到咸阳()2赵国也设立军队等待秦国,秦国不敢动()3所以上级军队打击敌人的计谋,其次是打击敌人的交往()4左右想要使用兵力()5赢听说晋国鄙视他们的军队,军旗经常放在王的卧室里()008【病】1君主的病在皮肤上,不治疗将会更加严重()6古代的遗爱()7爱而不见,犹豫不决()002【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2为什么将某人安置在安闲的地方()3然后终于得到一夜的安眠()4应该安抚,与他们结盟好()5离山十里有___的营地()6将军欢迎操,想要安置他去哪()7衣食所依,生活所安()8既然来了,就安顿下来()003【被】1___,汤都被人称赞了()2信任却被怀疑,忠诚却被诽谤,能不怨恨吗(3将军身上穿着坚固的战衣,()4被发行吟诗,留在泽畔()5一天白天在帐篷里睡觉,被子掉在地上()6大雪过山岭,覆盖南越数个州()004【倍】1愿伯父说说我不敢背弃道德()2五则攻击他,十则分割他()3为什么要毁灭邻国来扩大郑国()4每逢佳节倍思念亲人()005【本】1植物茂盛,它的根本想要舒展()2反过来却违背了它的本意()3起源于冀州之南()4现在保存它的本原,不忍心废弃,路中亲自抄录(5这不难,另具一章来说明()6如果只停留在三两本书上()7这就是失去了本来的心意()8本来是没有倒置的()9抑制本来的成败痕迹()006【鄙】1蜀国的鄙陋地方有两个僧人,()2卑贱的人,不知道将军对他们如此宽容(2如果我不为这个奴隶工作,我早就病倒了()3不如舜,不如___,这是我的病()4___执政,诸侯向他纳贡重,郑国却对此不满(5农夫在二十岁时病倒,九十岁时病重()6现在的人却对节俭指责不已()009【察】1仔细观察,山下都是石头的缝隙()2仔细观察众人的议论,专门想误导将军()3虽然不能仔细察看,但必须凭直觉()4人又有谁能以自己的身体来仔细观察()5明察秋毫之末足以明察一切()6人过于仔细观察就无所得()010【朝】1穿着朝服衣冠()2相如每天早上,常常称病()3强大的国家请服从,弱小的国家入朝()4于是进宫见到威王()5两个朝代都使老臣心满意足()6期年不听朝()7坐南朝北()011【曾】1曾经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毛()2平常的街巷,人们说奴隶曾经住在那里()3而___没有一句话半句辞色地送我()4是高、曾两个人曾经是一家人()5曾经增加了他所不能的事情()012【乘】1乘着牛车,跟随着官吏和士兵()2利用机会乘便,割据天下()3自京师乘着风雪()4比至___,车六七百乘。

2019年高考复习专项练习:文言实词解释与翻译(附参考答案)

2019年高考复习专项练习:文言实词解释与翻译(附参考答案)

2019年高考复习专项练习:文言实词解释与翻译(附参考答案)1.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裴耀卿,赠户部尚书守真子也。

迁京兆尹。

寻拜黄门侍郎,充转运使。

凡三年,运七百万石,省脚钱三十万缗。

或说耀卿请进所省脚钱,以明功利,耀卿曰:“是谓以国财求宠,其可乎?”二十四年,拜尚书左丞相。

时夷州刺史杨浚犯赃处死,诏令杖六十,配流古州。

耀卿上疏谏曰:“臣以为刺史、县令,与诸吏稍别。

刺史,人之父母,风化所瞻,解体受笞,事颇为辱。

又今暑热不耐,因杖或死,又恐非圣明宽宥之意。

伏望凡刺史、县令于本部决杖及夏暑生长之时,所定杖刑,并乞停减。

”帝许之。

(选自《旧唐书·裴耀卿传》,有删改)(1)释词:拜()充()凡()以为()宥()伏望()许()(2)或说耀卿请进所省脚钱,以明功利,耀卿曰:“是谓以国财求宠,其可乎?”译文:(3)刺史,人之父母,风化所瞻,解体受笞,事颇为辱。

译文:2.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王方庆,雍州咸阳人也。

方庆年十六,起家越王府参军。

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

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

拜广州都督。

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

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

当时议者以为有唐以来,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1) 释词:旧()诣()以()参饷()鞫()出()右()(2)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

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

译文:(3)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

译文:3.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

李乂,字尚真,赵州房子人。

第进士、茂才异等,累调万年尉。

迁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

韦氏之变,诏令严促,多乂草定。

进吏部侍郎,仍知制诰。

景云元年,迁吏部侍郎,与宋璟等同典选事,请谒不行,时人语曰:“李下无蹊径。

2019年高考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专题九套

2019年高考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专题九套

2019年高考语文专项练习:文言文专题训练(一)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4题。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1]隐处也。

先生风节,辉映千古,予夙慕之。

顾奉檄北上,草草行道中耳,非游也。

然以为游则亦游矣。

舟发自常山,凡三百余里,山水皆有可观。

第.目之所及,未暇问名。

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必予告。

越日,舟行万山中,忽睹云际双峰崭然秀峙,急呼舟子曰:“若非钓台耶?”曰:“然矣!”迫.视之,所云两台,实两峰也。

台东西峙,相距可数百步,陡起江干,数百仞不肯止。

巉岩如高士并立,风致岸然。

树多松,疏疏罗植,偃仰离奇各有态;倒影水中,水流波动,势欲飞起。

峰之下,先生祠堂在焉。

意当日垂纶[2],应在是地,固无登峰求鱼之理也。

山既奇秀,境复幽倩,欲舣舟一登,而舟子固持不可。

不能强,因.致礼焉,遂行。

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

俯仰间,清风徐来,无名之香,四山俱至,则鼻游之。

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则舌游之。

顷之,帆行峰转,瞻望弗及矣。

返坐舟中,惝恍间如舍舟登陆,如披草寻磴,如振衣最高处,下瞰群山趋列,大似云台诸将相,非不杰然卓立,觉视.先生,悉在下风,盖神游之矣。

日之.夕矣,舟泊前渚。

人稍定,呼舟子劳以.酒,细询之曰:“若尝登钓台乎,山中之景何若?”舟子具能答之,于是乎并以耳游。

快矣哉,是游乎!客或笑谓郑子足未出舟中一步游于何有?嗟乎!客不闻乎?昔宗少文[3]卧游五岳,孙兴公[4]遥赋天台,皆未尝身历其地,余今所得,较诸.二子,不多乎哉?”故曰:以为游,则亦游矣。

客曰:“虽然,少文之画,兴公之文,盍处一焉,以谢山灵?”余窃愧未之逮也,遂为之记。

(选自清•郑日奎《游钓台记》)【注释】[1]严先生:指严光,字子陵,东汉初会稽余姚人,早年曾与汉光武帝刘秀同学。

刘秀做皇帝后,他改名换姓,隐居不仕。

后被刘秀觅得,召到京师洛阳,授以谏议大夫,固辞不受,归隐于富春山。

[2]垂纶:垂钓[3]宗少文:宗炳,字少文,南朝宋画家,好游山水。

晚年将游历过的山水绘室中以观看,自称“卧游”。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微案一文言实词 Word版含答案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微案一文言实词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微案一文言实词微点突破一一词多义词的意义定义示例词的本义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

“本”的本义是树木的根。

“道”的本义是指路途、道路。

词的引申义所谓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

“道”本义为“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

“本”的本义是树木的根,“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

词的比喻义所谓词的比喻义,就是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

“手足”的本义是手和脚,比喻义是“兄弟”。

词的假借义所谓词的假借义,是指借用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文字而表示的意义。

“而”本义为胡须,借用为连词;“来”本义为小麦,借用为来去的“来”的意义。

例题(2017·江苏高考,有删节)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先生少孤,好学。

贫不能购书,助书贾鬻.书于市,因遍读经史百家,过目成诵。

朱文正公提学浙江,先生往谒.,答述扬州割据之迹、死节之人,作《广陵对》三千言,博综古今,天下奇文字也。

性质直,不饰容止,疾当时所为阴阳拘忌、释老神怪之说,斥之不遗余力。

而遇一行之美、一文一诗之善,则称之不置.。

虽不能文,尚欲扬榷而陈.之,以告后之君子。

(选自《王文简公文集》,有删节)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助书贾鬻.书于市鬻:卖B.先生往谒.谒:拜见C.称之不置.置:置办D.尚欲扬榷而陈.之陈:陈述剖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判断词语解释是否正确要根据上下文语境。

C.“称之不置”,上文是“遇一行之美、一文一诗之善”,对这些美好的事物,不可能“置办”。

置,在文中应是“弃置,放弃”的意思。

A.“鬻”,联系“卖儿鬻女”“卖官鬻爵”,可以确定为“卖”。

B.“谒”可组词为“拜谒”。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精析:词义推导+词义例释+成语助记+迁移练习+高考链接(1-20)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精析:词义推导+词义例释+成语助记+迁移练习+高考链接(1-20)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精析:词义推导+词义例释+成语助记+迁移练习+高考链接(1-20)1、爱【词义推导】“爱”在古代本来是行走的意思,后来假借来表示仁爱、给人以恩惠的意思。

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

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词义例释】(1)动词①喜爱,(宠爱、关爱、亲爱、心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育孩子。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柳毅传》)――看见大王宠爱的女儿在野外牧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

②惠爱、仁爱(爱护)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对人仁爱,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过秦论》)――贤明聪慧又讲忠诚信义,待人宽厚,爱护人民,③怜悯,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爱惜(吝惜、吝啬、贪图)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梁惠王上》)——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⑤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成语助记】爱不释手: 爱:喜爱。

喜爱得舍不得放手。

节用爱民: 爱:爱护。

节省开支,爱护百姓。

爱惜羽毛: 爱:爱惜,珍惜。

羽毛:比喻人的声望。

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

爱才若渴: 爱:爱慕。

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像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爱财如命: 爱:吝惜;舍不得。

吝惜钱财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样。

形容对钱财的贪婪、吝啬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迁移练习】楚人爱()其子,虽爱()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

2019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之实词、虚词、句式

2019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之实词、虚词、句式

(1)对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输粟入国学
输:缴纳
B.尤尚节义
尚:崇尚
C.具识大臣贿交者 识:记载
√D.或斥以他事
斥:指责
斥:贬斥。
(2)对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四十困诸生
诸生:秀才
B.玘固请不已
固:坚决
√C.玘言当优容以全国体
D.固宜置重典
国体:国家体制 重典:重法
(2)“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成言,初非偶语①,古今文士未有改之 者。宋子京②于《李靖传》乃易“疾雷”为“震霆”,易“掩”为 “塞”,不惟失真,且其理亦不安矣。雷以其疾,故不及掩耳,而何 取于震?掩且不及,复何暇塞哉!此所谓欲益反弊③者也。 (《滹南遗 老集》) 注 ①偶语:随便结合的词语。②宋子京:宋祁(998—1061),宋朝史 学家,与欧阳修同修《唐书》。③欲益反弊:想要好一点的表达效果, 反而出现了弊病。 不安:_不__妥__当_
1
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历掌清要,家无儋石之蓄。恭 俭温仁,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 高,曾无倦色。笃好坟籍,手不释卷,以至于终。大历七年卒,年 八十一。是岁春,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葬日给卤 簿鼓吹。及闻休烈卒,追悼久之,褒赠尚书左仆射,赙绢百匹、布 五十端。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荣,少有其比。
(1)释褐为大理评事:脱__下__粗__布__衣__服___ (2)知杭州仁和县:_掌__管__ (3)以谢平昔奖进:_往__常__ (4)课其职事甚急:_督__促__
1
4.解释下列文段中加颜色的词语。(疑难处可以推断其义) (1)艾子浮于海,夜泊岛峙。中夜闻水下有人哭声,复若人言,遂听 之。其言曰:“昨日龙王有令:‘一应水族有尾者斩。’吾鼍也, 故惧诛而哭。汝虾蟆无尾,何哭?”复闻有言曰:“吾今幸无尾, 但恐更理会蝌蚪时事也。”(苏轼《艾子杂说》) 理会:__追__究__

江西省2019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2.1.1文言实词基础知识 含解析

江西省2019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2.1.1文言实词基础知识 含解析

文言实词基础知识对文言实词的考查,重点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些实词,此外,我们还应特别注意实词的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现象,从而准确把握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一词多义一个词有多种含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而且属于不同词类.学习一词多义知识,可以从词的本义推断引申义.如“引”:通假字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的一种语言现象.甲字叫本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通假的具体情况古今词义变化有词义扩大、缩小、转移和感情色彩变化等几种情况.如:在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中的偏义复词现象.也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偏义复指”.1.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异同:偏指“异”,“不同”)(2)昼夜勤作息.(作息:偏指“作”,“劳作”)(3)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偏指“去”,“离开”)2.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1)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公姥:偏指“姥”,“婆婆”)(2)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指“兄”,“兄长”)又如某年上海高考题中,要求将“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一句译成现代汉语.难度并不高,但有相当多的考生对偏义复词不甚了解,结果把“开合”这个偏义复词当作两个词处理,闹出了“张不开,闭不上”的笑话.五、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文言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它包括: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数词的活用等.1.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作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①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翼:像翅膀一样)②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用竹筐)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日:每天)④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上、下:向上、向下)⑤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鸿门宴》)(间:从小路)⑥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法:依据秦的法律)(2)名词用作动词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用法.如:①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籍:登记)②沛公欲王关中.(《鸿门宴》)(王:称王)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水:游泳)(3)名词的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①生死而肉骨.(《左传·襄公二十二年》)(肉:使……长肉)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让……称王)(4)名词的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①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宾客:把……当作宾客)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鉴:以……为鉴)2.动词的活用(1)动词用作名词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①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过秦论》)(“亡”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②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出、入:产出、收入)③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游褒禅山记》)(得:收获、心得)(2)动词的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①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活:使……活命)②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斗:让……争斗)(3)动词为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死:为……而死)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哀:为……哀叹)3.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用作名词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①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坚:坚固的铠甲;锐:锐利的兵器)②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过秦论》)(固:险要的地势)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绿:绿叶;红:红花)(2)形容词用作动词在文言文中,有时候形容词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①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穷:走到尽头)②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白居易《卖炭翁》)(高:升高)③此诚雕虫之戏,不足为多也.(白居易《与元九书》)(多:推崇,赞许)(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如:①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绿:使……变绿)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弱:使……削弱)③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愚:使……愚笨)(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如:①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小:认为……小)②予怪而问之.(刘基《卖柑者言》)(怪:认为……怪)③患志之不立.(徐斡《中论·治学》)(患:以……为忧患)4.数词的活用在文言文中,数词有时用来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1)数词用作动词.如:①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一:统一)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贰:从属二主)③二三其德.(《诗经·氓》)(二三:不专一,不忠诚)(2)数词用作形容词.如: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一:全、满)②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劝学》)(一:专一)《考纲》要求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一组1.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________(《师说》)(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________(《过秦论》)(3)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________(《陈涉世家》)(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________(《六国论》)(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爱莲说》)答案(1)疼爱(2)吝惜(3)爱护(4)爱惜,珍惜(5)爱慕,欣赏2.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________(《五人墓碑记》)(3)然后得一夕安寝________(《六国论》)(4)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________(《谏太宗十思疏》)(5)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________(《赤壁赋》)(6)衣食所安,弗敢专也________(《曹刿论战》)(7)既来之,则安之________(《论语》)答案(1)安稳(2)怎么(3)安逸(4)安定(5)哪里(6)养生(7)使……安3.被(1)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________(《琵琶行》)(2)将军身被坚执锐________(《陈涉世家》)(3)被发行吟泽畔________(《屈原列传》)(4)闻妻一言,如被冰雪________(《促织》)(5)秦王复击轲,被八创________(《荆轲刺秦王》)(6)虽万被戮,岂有悔哉________(《报任安书》)答案(1)表示被动(2)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3)通“披”,披散(4)覆盖(5)遭受(6)遭受4.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________(《鸿门宴》)(2)每逢佳节倍思亲________(《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答案(1)通“背”,背叛,违背(2)越发、更加5.本(1)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________(《琵琶行》)(2)此之谓失其本心________(《鱼我所欲也》)(3)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________(《孔雀东南飞》)(4)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________(《归园田居》)(5)盖亦反其本矣________(《齐桓晋文之事》)(6)今存其本不忍废,________(《〈指南录〉后序》)答案(1)本来,原来(2)原本的(3)原本(4)本质(5)根本,基础(6)版本,底稿6.鄙(1)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2)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出师表》)(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________(《烛之武退秦师》)(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________(《曹刿论战》)答案(1)庸俗,浅陋,鄙俗(2)身份低微(3)把……当作边邑(4)浅陋7.兵(1)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________(《寡人之于国也》)(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3)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________(《六国论》)(4)斯用兵之效也________(《六国论》)(5)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________(《过秦论》)答案(1)兵器,军械(2)士兵,军队(3)军队(4)用兵策略,战略(5)兵器8.病(1)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________(《苏武传》)(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3)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登高》)(4)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________(《项脊轩志》)答案(1)患疾病(2)生病(3)疾病(4)疾病9.察(1)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________(《童趣》)(2)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________(《陈情表》)(3)虽不能察,必以情________(《曹刿论战》)(4)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________(《离骚》)(5)咨诹善道,察纳雅言________(《出师表》)(6)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________(《寡人之于国也》)答案(1)仔细看,观察(2)察举(3)了解,弄清楚(4)体察(5)辨别清楚(6)考察10.朝(1)朝服衣冠________(《邹忌讽齐王纳谏》)(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3)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________(《项脊轩志》)(4)强国请服,弱国入朝________(《过秦论》)(5)逮奉圣朝,沐浴清化________(《陈情表》)(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________(《秋词》)答案(1)朝(zhāo),早晨(2)上朝(3)上朝(4)朝拜(5)朝代(6)时光二组11.曾(1)曾不若孀妻弱子________(《愚公移山》)(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_______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曾益其所不能_______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答案(1)竟然(2)曾经(3)通“增”,增加12.乘(1)因利乘便,宰割天下________(《过秦论》)(2)乘彼垝垣,以望复关________(《诗经·氓》)(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________(《黄鹤楼》)(4)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________(《游山西村》)(5)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________(《水调歌头》)(6)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________(《行路难》)答案(1)趁着,凭借(2)登上(3)乘坐(4)趁着(5)坐,驾(6)乘坐13.诚(1)诚知其如此……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________(《祭十二郎文》)(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________(《六国论》)(3)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________(《谏太宗十思疏》)(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________(《陈涉世家》)(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________(《出师表》)答案(1)如果(2)实在,的确(3)果真,如果(4)如果(5)实在,确实14.除(1)攘除奸凶,兴复汉室________(《出师表》)(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________(《荆轲刺秦王》)(3)寻蒙国恩,除臣洗马________(《陈情表》)(4)扶辇下除,触柱折辕________(《苏武传》)(5)服孝将除了也________(《窦娥冤》)(6)除了外百事不知________(《窦娥冤》)答案(1)铲除,消灭(2)消除(3)拜官授职(4)台阶(5)解除,脱下(6)副词,除外15.辞(1)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________(《荆轲刺秦王》)(2)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________(《烛之武退秦师》)(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________(《鸿门宴》)(4)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________(《孔雀东南飞》)(5)大礼不辞小让________(《鸿门宴》)(6)臣等不肖,请辞去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7)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8)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________(《苏武传》)答案(1)辞别,告别(2)推托,推辞(3)推辞(4)告别(5)讲究,计较(6)辞别(7)辞谢,婉言道歉(8)审讯16.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________(《鸿门宴》)(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________(《师说》)(4)樊哙从良坐________(《鸿门宴》)(5)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________(《鸿门宴》)(6)弟走从军阿姨死________(《琵琶行》)(7)合从缔交,相与为一________(《过秦论》)答案(1)使……跟随,使……随从(2)听从,顺从(3)向……学习(4)依傍(5)由,自(6)投身(7)通“纵”,合纵之策17.殆(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________(《孙子兵法》)(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________(《六国论》)(3)得不焚,殆有神护者________(《项脊轩志》)(4)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论语》)答案(1)危险(2)近于,几乎(3)大概,恐怕(4)精神疲倦而无所得18.当(1)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________(《蜀道难》)(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________(《孔雀东南飞》)(3)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________(《鸿门宴》)(4)当是时也,商君佐之________(《过秦论》)(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________(《窦娥冤》)(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7)有狼当道,人立而啼________(《狼》)(8)一夫当关,万夫莫开________(《蜀道难》)(9)垣墙周庭,以当南日________(《项脊轩志》)答案(1)对着(2)必然,一定(3)对等,比得上(4)值,正在(5)承担(6)应当,应该(7)阻,拦(8)占据,把守(9)挡住,屏蔽19.道(1)怀其璧,从径道亡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________(《鸿门宴》)(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_______(《师说》)(4)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________(《六国论》)(5)伐无道,诛暴秦________(《陈涉世家》)(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7)复道行空,不霁何虹?________(《阿房宫赋》)(8)于是废先王之道________(《过秦论》)答案(1)路,道路(2)取道(3)道理,规律(4)原因(5)道义(6)说,谈论(7)廊道(8)主张,思想,学说20.得(1)此言得之________(《六国论》)(2)未得与项羽相见________(《鸿门宴》)(3)吾得兄事之________(《鸿门宴》)(4)所识穷乏者得我欤________(《孟子·鱼我所欲也》)(5)古人之观于天地……鸟兽,往往有得________(《游褒禅山记》)(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________(《劝学》)答案(1)心得,收获(2)能够(3)要,必须(4)通“德”,感激(5)收获(6)具备三组21.度(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________(《隆中对》)(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________(《鸿门宴》)(3)猿猱欲度愁攀援________(《蜀道难》)(4)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________(《过秦论》)(5)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________(《离骚》)(6)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________(《荆轲刺秦王》)(7)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________(《滕王阁诗》)(8)秋月春风等闲度________(《琵琶行》)答案(1)揣度,衡量(2)推测,估计(3)翻越,越过(4)量,计算(5)法度(6)常态(7)量词,次、回(8)度过22.非(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________(《劝学》)(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________(《六国论》)(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________(《师说》)(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________(《鸿门宴》)(5)觉今是而昨非________(《归去来兮辞》)(6)举世非之而不加沮________(《逍遥游》)答案(1)不,没有(2)不是(3)不是(4)非常:意外的变故(5)不对的,错误的(6)非难,诋毁,毁谤23.复(1)使秦复爱六国之人________(《阿房宫赋》)(2)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________(《师说》)(3)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4)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游山西村》)(5)复道行空,不霁何虹________(《阿房宫赋》)(6)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________(《出师表》)答案(1)又(2)恢复(3)再,又(4)往复(5)复叠,重复(6)复兴24.负(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________(《寡人之于国也》)(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3)秦贪,负其强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6)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________(《六国论》)(7)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________(《阿房宫赋》)(8)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9)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________(《逍遥游》)答案(1)背东西,以背载物(2)担负,使……承担(3)依仗,凭借(4)对不起,辜负(5)违背,背弃(6)失败(7)承载,支撑(8)背着(9)承载25.盖(1)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________(《游褒禅山记》)(2)今已亭亭如盖矣________(《项脊轩志》)(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________(《游褒禅山记》)(4)盖失强援,不能独完________(《六国论》)(5)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________(《出师表》)答案(1)大概(2)车盖(3)大概,大约(4)表示原因,原来是(5)发语词,兼表原因26.故(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________(《劝学》)(2)暮去朝来颜色故________(《琵琶行》)(3)豫章故郡,洪都新府________(《滕王阁序》)(4)君安与项伯有故________(《鸿门宴》)(5)故遣将守关者________(《鸿门宴》)(6)故臣复取璧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7)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________(《六国论》)答案(1)因此,所以(2)衰老(3)以前;原来的(4)老朋友,引申为交情(5)故意,特意(6)所以,因此(7)以往的27.固(1)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________(《赤壁赋》)(2)固请,召有司案图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________(《阿房宫赋》)(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________(《六国论》)(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________(《师说》)(6)秦孝公据崤函之固________(《过秦论》)(7)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________(《鸿门宴》)(8)君臣固守以窥周室________(《过秦论》)答案(1)本来(2)坚持,坚决(3)顽固,固执(4)本来,原来(5)本来(6)牢固,险要(7)当然,固然(8)牢牢地28.顾(1)赢得仓皇北顾_______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________(《出师表》)(3)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________(《荆轲刺秦王》)(4)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_(《鸿门宴》)(5)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6)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________(《项脊轩志》)答案(1)回头看,引申为逃跑(2)探问,拜访(3)只是,表轻微转折(4)考虑(5)只是,表示轻微转折(6)四处看29.国(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________(《春望》)(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________(《六国论》)(3)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________(《岳阳楼记》)(4)等死,死国可乎________(《陈涉世家》)答案(1)国都,京城(2)诸侯国(3)国都,京城(4)国事30.过(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________(《阿房宫赋》)(2)以其境过清________(《小石潭记》)(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________(《劝学》)(4)闻大王有意督过之________(《鸿门宴》)(5)一日,大母过余曰________(《项脊轩志》)(6)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________(《鸿门宴》)答案(1)经过,通过(2)过分,过于(3)错误,过失(4)追究过错,责备(5)到,到来(6)超过四组31.何(1)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___(《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4)水何澹澹,山岛竦峙________(《观沧海》)(5)徐公何能及君也________(《邹忌讽齐王纳谏》)答案(1)哪里,代词(2)什么,代词(3)怎么办,对……怎么办(4)多么(5)怎么32.恨(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________(《出师表》)(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________(《琵琶行》)(3)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________(《孔雀东南飞》)(4)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________(《水调歌头》)答案(1)遗憾,不满意(2)怨恨(3)恨恨:惆怅,悲伤(4)仇怨33.胡(1)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________(《蜀道难》)(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________(《过秦论》)(3)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________(《塞翁失马》)答案(1)为什么(2)我国古代西北部少数民族的统称(3)胡人居住的地方34.患(1)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2)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________(《六国论》)(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________(《论语》)(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_______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________(《鱼我所欲也》)答案(1)动词,忧虑,担心(2)名词,忧虑,忧患(3)担心(4)威胁(5)灾祸,灾难35.或(1)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________(《六国论》)(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________(《游褒禅山记》)(3)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________(《项脊轩志》)(4)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________(《蜀道难》)(5)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________(《寡人之于国也》)(6)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________(《六国论》)(7)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________(《兰亭集序》)(8)或命巾车,或棹孤舟________(《归去来兮辞》)答案(1)有的人(2)有(某)人(3)有时,偶或(4)也许,或许(5)有的人(6)或许,也许(7)有的(8)有时36.疾(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________(《季氏将伐颛臾》)(2)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________(《劝学》)(3)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________(《观猎》)(4)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________(《陈情表》)(5)尝问天下所疾恶者________(《张衡传》)答案(1)痛恨(2)强,猛烈(3)锐利(4)病,疾病(5)痛恨37.及(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________(《烛之武退秦师》)(2)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________(《兰亭集序》)(3)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________(《过秦论》)(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________(《荆轲刺秦王》)(5)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________(《荆轲刺秦王》)(6)方急时,不及召下兵________(《荆轲刺秦王》)(7)其贤不及孔子________(《师说》)(8)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________(《离骚》)(9)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________(《孔雀东南飞》)(10)传以示美人及左右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11)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________《马嵬(二)》]答案(1)达到(2)等到(3)到了(4)和(5)等到(6)不及:来不及(7)比得上(8)趁着(9)及时:不耽搁(10)和,以及(11)不及:不如38.即(1)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________(《苏武传》)(2)项伯即入见沛公________(《鸿门宴》)(3)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________(《鸿门宴》)(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陈涉世家》)(5)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________(《滕王阁序》)(6)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7)匪来贸丝,来即我谋________(《诗经》)答案(1)登上(帝位)(2)立即,马上(3)当,当时(4)相当于“就”的意思(5)依照,就(6)却(7)就39.既(1)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________(《六国论》)(2)将军既帝室之胄________(《隆中对》)(3)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________(《五人墓碑记》)(4)壬戌之秋,七月既望________(《赤壁赋》)(5)既来之,则安之________(《论语》)(6)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________(《离骚》)(7)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________(《烛之武退秦师》)答案(1)已经(2)既然(3)不久(4)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5)既然(6)连词,表并列(7)连词,表并列40.假(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________(《送东阳马生序》)(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________(《劝学》)(3)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________(《狼》)(4)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________(《报任安书》)(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________(《劝学》)答案(1)借(2)凭借,借助(3)假装(4)如果,假如(5)借助,利用五组41.间(1)奉命于危难之间________(《出师表》)(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徘徊于斗牛之间________(《赤壁赋》)(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________(《曹刿论战》)(5)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琵琶行》)(6)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________(《邹忌讽齐王纳谏》)(7)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________(《鸿门宴》)(8)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答案(1)中间,期间(2)量词,房屋的间数(3)区间,两者或几者之间的地方(4)参与(5)间关:形容鸟声婉转(6)表时间,有时,偶然(7)从小路(8)其间,同时42.见(1)不如登高之博见也________(《劝学》)(2)项伯即入见沛公________(《鸿门宴》)(3)秦王坐章台见相如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4)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________(《游褒禅山记》)(5)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________(《烛之武退秦师》)(6)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________(《师说》)(7)有不见者,三十六年________(《阿房宫赋》)(8)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9)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________(《滕王阁序》)答案(1)看见(2)拜见,会见(3)召见,接见(4)看见的东西(5)叩见,朝见(6)看得出(7)见面,相见(8)(自己)被……(9)观察43.解(1)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________(《满井游记》)(2)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________(《公输》)(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_______(《师说》)(4)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________(《师说》)(5)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________(《隆中对》)(6)好读书,不求甚解________(《五柳先生传》)(7)解衣欲睡,月色入户________(《记承天寺夜游》)答案(1)融解,融化(2)把系着的东西解开(3)解答(4)理解,懂得(5)解析(6)理解(7)解开(衣服)44.就(1)金就砺则利________(《劝学》)(2)连辟公府不就________(《张衡传》)(3)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4)轲自知事不就________(《荆轲刺秦王》)(5)荆轲遂就车而去________(《荆轲刺秦王》)(6)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________(《隆中对》)(7)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________(《过故人庄》)(8)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________(《陈情表》)答案(1)靠近,引申为“磨”(2)赴任,就职(3)靠近,接受(4)完成,达到目的,成功(5)登上,走上(6)前往(7)欣赏(8)接受职位,上任45.举(1)举类迩而见义远________(《屈原列传》)(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________(《陈涉世家》)(3)永元中,举孝廉不行________(《张衡传》)(4)举疾首蹙安页而相告曰________(《庄暴见孟子》)(5)杀人如不能举________(《鸿门宴》)(6)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________(《孔雀东南飞》)(7)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________(《过秦论》)(8)戍卒叫,函谷举________(《阿房宫赋》)答案(1)举出,提出(2)发动,举行(3)推荐,推举(4)全,皆(5)尽(6)发言(7)并吞(8)被攻占,被占领46.绝(1)而绝秦、赵之欢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2)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桃花源记》)(4)非能水也,而绝江河________(《劝学》)(5)余音袅袅,不绝如缕________(《赤壁赋》)(6)虽杀臣,不能绝也________(《公输》)(7)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________(《口技》)(8)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________(《蜀道难》)(9)口占一绝,为君送行________(《长亭送别》)(10)绝云气,负青天________(《逍遥游》)(11)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________(《口技》)答案(1)断绝(2)消除(3)隔绝,阻绝(4)横渡(5)断,消失(6)穷尽(7)消失(8)翻越,跨越(9)绝句,格律诗的一种体式(10)直上穿过(11)极点47.堪(1)更那堪、冷落清秋节________(《雨霖铃》)(2)可堪回首,佛狸祠下_______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________(《蜀相》)(4)众不能堪,抶而仆之________(《五人墓碑记》)(5)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________(《虞美人》)(6)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________(《声声慢》)答案(1)经得起,忍受(2)能够,可以(3)能够,可以(4)忍受(5)经得起,承受(6)能够,可以48.克(1)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________(《祭十二郎文》)(2)克己复礼为仁________(《论语》)(3)彼竭我盈,故克之________(《曹刿论战》)(4)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________(《隆中对》)答案(1)能够(2)克制(3)战胜(4)战胜49.类(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________(《兰亭集序》)(2)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________(《项脊轩志》)(3)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________(《公输》)(4)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________(《核舟记》)答案(1)种类(2)像(3)类推(4)像50.怜(1)楚人一炬,可怜焦土________(《阿房宫赋》)(2)小姐之意差,张珙更敢怜谁________(《长亭送别》)(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________(《渡荆门送别》)(4)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019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 十一 “文言实词”基础强化练 含解析

2019届高三语文高考总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 十一  “文言实词”基础强化练 含解析

(十一)“文言实词”基础强化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白重赞,宪州楼烦人,其先沙陀部族.重赞少从军,有武勇.汉初,自散员都虞候三迁护圣都指挥使.宋初,加检校太师,改镇泾州.有马步军教练使李玉,本燕人,凶狡,与重赞有隙..遂与部下阎承恕谋害重赞,密遣人市马缨,伪造制书云重赞构逆,令夷其族.乃自持伪制并马缨,以告都校陈延正曰:使者致.而去矣.延正具白.重赞,重赞封其书以闻.太祖大骇,令验视之,率皆诞谬,遂命六宅使陈思诲驰赴泾州,禽玉及承恕鞫问,伏罪弃市.延正擢.领刺史以赏之,太祖诏诸州,凡受制书,则详验印文笔迹.俄.改泰宁军节度.乾德四年,又为定国军节度.(选自《宋史·列传第十二》,有删改)1.解释文中加点实词.(1)与重赞有隙.隙:(2)使者致.而去矣致:(3)延正具白.重赞白:(4)延正擢.领刺史以赏之擢:(5)俄.改泰宁军节度俄:参考答案:(1)隔阂(2)送达(3)禀告、告诉(4)提拔(5)不久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密遣人市马缨,伪造制书云重赞构逆,令夷其族.译文:(2)遂命六宅使陈思诲驰赴泾州,禽玉及承恕鞫问,伏罪弃市.译文:参考答案:(1)(李玉)暗中派人购买马缨,伪造制书说白重赞谋反,(希望)下令诛杀他的家族.(关键点:“市”“构逆”“夷”)(2)(太祖)于是命令六宅使陈思诲快马赶往泾州,擒获李玉及阎承恕进行审问,李玉及阎承恕认罪后被处死.(关键点:“驰”“禽”“鞫问”“弃市”)参考译文:白重赞,宪州楼烦人,其祖先为沙陀部族,重赞年少即从军,武艺高强,作战勇猛.后汉初年,由散员都虞候多次升迁,官至护圣都指挥使.宋初,白重赞被加授检校太师,改任泾州节度使.马步军教练使李玉,本是燕州人,性情凶悍狡诈,与重赞有些小矛盾,便与他的部下阎承恕陷害白重赞.李玉暗中派人购买马缨,伪造制书说白重赞谋反,(希望)下令诛杀他的家族.李玉拿着伪造的制书和马缨去见都校陈延正,说:朝廷的使者将此送来后便走了.陈延正把情况告诉了白重赞,重赞不置一词,将制书和马缨密封起来,并使皇上知晓此事.宋太祖大为惊骇,命拆封验看,发现全都是伪造的.(太祖)于是命令六宅使陈思诲快马赶往泾州,擒获李玉及阎承恕进行审问,李玉及阎承恕认罪后被处死.陈延正被提拔为刺史并得到赏赐,太祖颁诏诸州,今后凡接到朝廷制书,都要详细查验印文笔迹,辨别真伪.不久,白重赞改任泰宁军节度使.乾德四年,重赞又担任定国军节度使.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也,将作大匠严之子.为人美辞貌,有俊才.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征聘,名重关西.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恂奇.融才,以女妻之.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闻融名,召为舍人.非其好也,遂不应命,客于凉州武都、汉阳界中.会羌虏飙起,边方扰乱,米谷踊贵,自关以西,道殣.相望.融既饥困,乃悔而叹息,谓其友人曰:“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今以曲俗咫尺之羞,灭无赀.之躯,殆非老庄所谓也.”故往应骘召.四年,拜为校书郎中,诣东观典校秘书.是时,邓太后监朝,骘兄弟辅政.而俗儒世士,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遂寝蒐狩之礼,息战阵之法,故猾贼从横,乘此无备.融乃感激,以为文武之道,圣贤不坠.,五才之用,无或可废.(节选自《后汉书·马融传》)3.解释文中加点实词.(1)融从其游学..游学:(2)恂奇.融才奇:(3)道殣.相望殣:(4)灭无赀.之躯赀:(5)圣贤不坠.坠:参考答案:(1)外出学习(2)意动用法,认为……有奇才(3)饿死的人(4)估量,引申为“高贵”(5)放弃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译文:(2)而俗儒世士,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遂寝蒐狩之礼,息战阵之法,故猾贼从横,乘此无备.译文:参考答案:(1)古人有这样的话:“左手拿着天下的地图,右手割断自己的喉管,这是愚蠢的人都不做的事情.”这样的原因,是生命比天下更宝贵.(关键点:“据”“刎”“所以”、状语后置)(2)而当时浅陋的儒生和读书人,都认为可以大兴文德,武力应该废止,于是停止打猎的礼仪,停息作战布阵的法令,所以狡猾的盗贼趁朝廷当时没有防备,放纵横行.(关键点:“以为”“宜”“寝”“从”.“寝蒐狩之礼,息战阵之法”两句亦可作互文理解) 参考译文: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将作大匠马严的儿子.马融长相英俊,善于言辞很有才气.起初,京城的挚恂用儒术教授生徒,在南山隐居,不答应朝廷征召聘任,在关西一带名气很大,马融跟着他外出学习,学识渊博精通儒学经典.挚恂认为马融有奇才,就把女儿嫁给了他.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听说了马融的名声,把他召为舍人,但是马融内心很不乐意,就没答应,客居在凉州的武都和汉阳境内.恰逢羌虏迅猛扰边,边境混乱不安,粮价飞涨,关内以西之地,路上饿死的人随处可见.马融在陷入饥饿困苦后,才后悔并且叹息着对朋友说:“古人有这样的话:‘左手拿着天下的地图,右手割断自己的喉管,这是愚蠢的人都不做的事情.’这样的原因,是生命比天下更宝贵.现在因为一点点世俗的屈辱,而毁灭自己高贵的身体,这大概也不是老子庄子所认可的啊.”于是就答应了邓骘的邀请.永初四年,被任命为校书郎中,到东观做典校秘书.这个时候,邓太后主持朝政,邓骘兄弟辅佐她.而当时浅陋的儒生和读书人,都认为可以大兴文德,武力应该废止,于是停止打猎的礼仪,停息作战布阵的法令,所以狡猾的盗贼趁朝廷当时没有防备,放纵横行.马融于是感慨激愤,认为文武之道,圣贤都没有放弃,勇、智、仁、信、忠五才,没有一个可以废止.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窦轨,性刚果有威,大业中,为资阳郡东曹掾,去官归.高祖起兵,轨募众千余人迎谒长春宫.帝大悦,赐良马十匹,使略.地渭南,下永丰仓,收兵五千,从平京师.稽胡贼五万掠宜春,诏轨讨之.次.黄钦山,遇贼乘高丛射,众为却.轨斩部将十四人,更拔.其次代之,身拥数百骑殿.,令曰:“闻鼓不进者斩.”既鼓,士争赴贼,贼不胜,大破之,斩首千级.明年,迁蜀.轨既贵,益严酷,然能自勤苦,每出师临敌,身未尝解甲,其下有不用命即诛,至小过亦鞭棰流血,人见者皆股栗,由是蜀盗悉平.后入朝,赐坐御榻,容不肃,又坐.对诏,帝怒曰:“公入蜀,车骑、骠骑从者二十人,公斩诛略尽,我陇种车骑,尚不足给公.”因系诏狱.俄释之,还镇益州.轨与行台尚书韦云起、郭行方素不协,及隐太子[注]诛,诏至,轨内诏怀中,云起问诏安在,轨不肯示,因执杀之.行方惧,奔京师,得免.(选自《新唐书·窦轨传》,有删节)[注]隐太子:李建成,唐高祖李渊长子.5.解释文中加点实词.(1)使略.地渭南略:(2)次.黄钦山次:(3)更拔.其次代之拔:(4)身拥数百骑殿.殿:(5)又坐.对诏坐:参考答案:(1)攻取(2)驻扎(3)提拔(4)跟在后面(5)因……获罪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下有不用命即诛,至小过亦鞭棰流血,人见者皆股栗.译文:(2)轨内诏怀中,云起问诏安在,轨不肯示,因执杀之.译文:参考答案:(1)他的部下有不听从命令的就被杀掉,犯了很小的过失也要被鞭打至流血,人们见到他都害怕得大腿发抖.(关键点:“用命”,听从命令;“鞭棰”,被鞭打;“股栗”,大腿发抖)(2)窦轨将诏书藏在怀中,韦云起问诏书在什么地方,窦轨不肯拿出来给他看,并趁机捉住韦云起杀了他.(关键点:“内”,通“纳”,收入;“诏安在”,宾语前置句,应为“诏在安”;“示”,给……看;“执”,捉拿、捉住)参考译文:窦轨,性情刚直果断有威严,大业年间,任资阳郡东曹掾,辞官回家.高祖起兵,窦轨招募一千多兵众在长春宫迎接拜见.皇上非常高兴,赐给他十匹良马,派他在渭南一带攻取地盘,拿下永丰仓,聚集士兵五千人,跟随皇上平定京城.匈奴贼兵五万人侵犯宜春,高祖下诏让窦轨征讨贼兵.军队驻扎在黄钦山,遇见贼人从高处万箭齐射,士兵因此退却.窦轨斩杀了十四位部将,再提拔他们的副手代替他们,亲自率数百名骑兵跟在最后,命令道:“听到鼓声不前进的人斩.”击鼓之后,士兵争相向贼人冲去,敌人无法抵抗,窦轨的军队大败贼军,斩杀了一千多个敌人.第二年,升任至蜀地.窦轨显贵以后,更加严酷,然而自身勤苦不懈,每次出兵作战,从不解去盔甲,他的部下有不听从命令的就被杀掉,犯了很小的过失也要被鞭打至流血,人们见到他都害怕得大腿发抖,因此蜀地盗贼全部平定.后来他入朝,被赐坐御榻,面容不严肃,又因对诏不合圣意获罪,皇帝生气地说:“你入蜀时,跟随着的车骑、骠骑将军有二十人,你快要把他们都杀完了,我那些出身陇西的车骑将军们,还不够给你斩杀的.”于是将他拘押在牢狱中.不久后又释放了他,让他返回镇守益州.窦轨与行台尚书韦云起、郭行方一向不和,等到隐太子李建成被杀,诏书送到益州的时候,窦轨将诏书藏在怀中,韦云起问诏书在什么地方,窦轨不肯拿出来给他看,并趁机捉住韦云起杀了他.郭行方害怕,逃回京城,免于一死.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从庞籍辟,通判并州.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籍命光按视,光建曰:“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籍从其策.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籍没,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昆弟,时人贤.之.(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7.解释文中加点实词.(1)年甫.冠甫:(2)乃簪.一枝簪:(3)夏人蚕.食其地蚕:(4)没.于敌没:(5)时人贤.之贤:参考答案:(1)刚刚(2)戴(3)像蚕吞食桑叶一样(4)通假字,通“殁”,死亡(5)称赞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译文:(2)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译文:参考答案:(1)司马光七岁的时候,严肃如同成年人,听别人讲《左氏春秋》,他特别喜爱,回家后将所听到的讲给家人,竟能说出其中的大意.(关键点:“凛然”“爱”“退”“指”)(2)修筑两个城堡来抵御西夏人,招募老百姓去耕种土地.耕种的人多,买入粮食价格就低,也就可以慢慢缓和河东粮食价格昂贵而依赖远处供给的忧虑.(关键点:“制”“籴”“纾”)参考译文:司马光,字君实,是陕州夏县人.他的父亲司马池,曾任天章阁待制.司马光七岁的时候,严肃如同成年人,听别人讲《左氏春秋》,他特别喜爱,回家后将所听到的讲给家人,竟能说出其中的大意.此后,他整天手不释卷.宋仁宗宝元初年,司马光考中进士,这年他刚二十岁.他不喜欢华丽,“闻喜宴”唯独司马光不戴花,一位同中进士的人告诉他说:“君王赏赐的花,不可违背.”于是司马光才戴上一枝.司马光跟随庞籍,担任并州判官.麟州屈野河西良田颇多,西夏人蚕食这一带土地,已成为河东的祸患.庞籍命令司马光去巡视,司马光建议说:“修筑两个城堡来抵御西夏人,招募老百姓去耕种土地.耕种的人多,买入粮食的价格就低,也就可以慢慢缓和河东粮食价格昂贵而依赖远处供给的忧虑.”庞籍听从了他的计策.麟州将领郭恩勇敢却有点狂妄,率兵在夜间渡河,不设防备,被敌方消灭,庞籍因此获罪,离开了麟州.司马光三次上书陈述郭恩覆灭是自己的过失,但没有得到答复.庞籍死后,司马光上堂拜见他的妻子,待她像母亲一样,抚养他的儿子就像自己的兄弟一样,当时的人都很称赞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高考语文文言实词专题复习练习1.【本】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太宗十思疏》(名词,根本、基础。

)B.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伶官传序》(原来。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副词,本来)D.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孔雀东南飞》(本自为同义复词,本来。

)2.【鄙】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郑伯克段于鄢》(名词,边邑、边境。

)B.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报任安书》(形容词,平庸、浅陋。

)C.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滕王阁序》(敬辞,以示尊重对方。

)D.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孔雀东南飞》(低贱)3.【被】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动词,覆盖,蒙上)B.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动词,披散、散开)C.今体被衣冠,坐谈礼仪。

《柳毅传》(动词,同“披”)D.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段太尉逸事状》(表被动)4.【病】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论语·卫灵公》(动词,嫉妒。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陈情表》(名词,病情)C.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形容词,困苦。

)D.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病梅馆记》(动词,使……病。

)5.【察】下列各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是:A.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动词,详审、细究。

)B.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陈情表》(动词,察举,考察后予以推荐。

)C. 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石钟山记》(动词,观察,仔细看。

)D.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名句)(清楚、明晰)6.【曾】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动词,增加)B曾.不若孀妻弱子。

《愚公移山》(副词,竟然,乃)C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陈情表》(副词,曾经)D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副词,竟然)7.【诚】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名词,真心、诚意)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副词,的确、确实、实在)C且燕赵……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副词,已经)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连词,表示假设,如果,果真)8.【道】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①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名词,道路)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名词,道义,道理)③然墨之道.,兼爱为本。

《中山狼传》(名词,学说,主张)④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过秦论》(名词,方式,方法,技能)⑤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师说》(名词,学问,修养)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名词,风尚)⑦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动词,说,讲)⑧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史记·项羽本纪》(名词,小路)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⑦⑧9.【当】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垣墙周庭,以当.南日《项脊轩志》(阻挡,挡住)B他日汝当.用之。

《项脊轩志》(应当,应该)C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阻挡,把守)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史记·项羽本纪》(数量相当)10.【从】下列各项中的“从”与例句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例:惑而不从师A张良是时从沛公《师说》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王。

《史记·项羽本纪》C樊哙从良坐。

《史记·项羽本纪》D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项脊轩志》E言听计从(听从,采纳)11.【辞】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陈情表》(辞退)B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计较)C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报任安书》(言辞;文辞)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告辞,辞别)12.【乘】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乘.彼垝垣。

《诗经·氓》(升,登)B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驾,乘坐)C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骑,驾着)D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战国策·赵策》(量词,辆)13.【度】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离骚》(初生时的气度)B.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过秦论》(限制)C.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估计,推测,考虑)D.众里寻他千百度。

《青玉案·元夕》(渡过)14.【复】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师说》(恢复)B.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阿房宫赋》(又,再)C.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同“福”,福气)D.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回环)15.【负】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阿房宫赋》(背,背着)B.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孔雀东南飞》(违背,背弃)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六国论》(遭受)D.负隅顽抗(辜负)16.【或】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A.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有的人,有人)B.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或许)C.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有时)D.或王命急宣,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三峡》(有时)17.【盖】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孔雀东南飞》(盖子)B.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谏太宗十思疏》(胜过,超过)C.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游褒禅山记》(原来)D.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出师表》(本来,原来)18.【故】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原因,缘故)B.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游褒禅山记》(事情,事故)C.此物故非西产。

《促织》(本来,原来)D.暮去朝来颜色故。

《琵琶行》(尚,还,仍然)19.【顾】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鸿门宴》(顾念,关心)B.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只是,不过)C.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

《促织》(顾及,考虑)D.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看望,拜访)20.【固】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过秦论》(顽固)B.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

《谏太宗十思疏》(稳固,加固)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必定,一定)D.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鸿门宴》(固执,顽固)21.【归】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后五年,吾妻来归。

《项脊轩志》(返回)B.吾妻归宁。

《项脊轩志》(古代女子出嫁)C.守拙归园田。

《归园田居》(返回,回到)D.微斯人,吾与谁归?《岳阳楼记》(回去)22.【过】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A.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失,错误)B. 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超过,过分)C. 《过故人庄》(经过,通过)D.一日,大母过余曰《项脊轩志》(到,来到)23.【恨】选出和“抱恨终天”的“恨”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B.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C.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孔雀东南飞》D.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24.【胡】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A.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蜀道难》(为什么)B.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诗经·伐檀》(怎么)C.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过秦论》(我国古代西北部民族的统称)D. 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为什么)25.【患】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A.患得患失(担心,忧虑)B.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忧患,祸害)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忌讳)D.祸从口出,患从口入(生病)26.【疾】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A.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病,生病)B.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劝学》(“快”,引申为“强,猛烈”)C. 庞涓恐其贤于已,疾之《孙膑》(通“嫉”,忌妒)D.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梁惠王下》(弊病,缺点)27.【及】下列各项中解释不正确的是A.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过秦论》(涉及,延及)B.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比得上)C. 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屈原列传》(赶上,追上)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达到,到)28.【假】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A.汉人未可假大兵权《谭嗣同》(借助)B.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促织》(凭借)C.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报任安书》(如果、假如)D.十旬休假,胜友如云《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假期)29.【间】选出解释正确的一项:①且放白鹿青崖间《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间,之间)②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一会儿)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间隔)④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时、偶尔)⑤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中间)⑥石错出其间,如林立《道山亭记》(之间、中间)⑦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间隔)A.①②③⑥B.②③⑥⑦C.①⑤⑥⑦D.①②⑥⑦30.【见】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A.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拜见,参见)B.移船相近邀相见(《琵琶行》)(见面,用于一般关系间相见)C.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副词。

用在动词前,表偏指一方,可译为“我”,“见背”意即“离我而去”。

)D.则必铭而见之《寄欧阳舍人书》(看见)31.【解】选出解释错误的一组: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了解)B.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理解)C.解鞍少驻初程《扬州慢》(解下,卸下)D.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促织》(解开,使分开)32.【就】选出解释错误的一组:A.臣具表以闻,辞不就职《陈情表》(赴任、到任视事)B.见有就死,知其当然《与尹师鲁第二书》(于是)C.予亦就睡《后赤壁赋》(接近)D.而世务卒卒,此志莫就《荔枝赋并序》(实现)33.【举】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A.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过秦论》(推举)B.大喜,笼归,举家庆贺《促织》(全)C.秦有虎狼之心,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尽)D.荣禄密谋,全在天津阅兵之举《谭嗣同》(举动)34.【绝】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A.抢呼欲绝《促》(绝命)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横渡)C.引绳而绝之《<张中丞传>后叙》(断、使之断)D.心目耳力俱穷,绝无响踪(《促织》)(中断)35.【堪】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A.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蜀相》(能)B.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愿意)C.不堪吏人妇,岂合今郎君《孔雀东南飞》(胜任)D.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与尹师鲁第二书》(忍受、经受)36. 【劝】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A.果行,国人皆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