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说服的心理学
完整版说服别人5种心理战术
说服别人的 5 种心理战术社会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说服别人不仅要有好的口才,其实更是一种微妙的心理互动,是心理需求和心理动机在不断改变的过程,因此,仅靠看法正确不足以守信对方,而巧妙的心理术像调料相同,能够让你的说服有香有色,让听者在优异的情绪下快乐地接受你的看法。
经过长远研究,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许多增强说服力的心理战术,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五种:利用“居家优势”若是邻居家的狗咬伤了你家儿童,你是应该上他家去起诉,让他赔偿你的医药费呢,还是让他到你家里来,你和他谈论赔偿的问题?答案应该是后者。
心理学研究发现,在熟悉的环境中,人存心理优势,底气会更足,做事感觉会更有掌握。
因为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客观上有利于自己。
如果不能够在自己家中或办公室里谈论事情,也应尽量争取在中性环境( 比方说沉寂的咖啡馆、茶吧等 ) 进行,这样对方也没有“居家优势”,在心理上会保持相同。
追求与对方保持一致若是你想让同事去献血,而他对此却毫无兴趣,甚至感觉你多事,你该怎样对付呢?好多心理研究者都发现,若是你试图改变某人的个人爱好,你越是使自己等同于他,就越拥有说服力。
因为你和他的相似程度越高,他就越把你当作“自己人”,你的言行在他看来,也代表了他的需要和动机,排斥心理很可能在搜寻到共同点后逐渐淡化。
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骄横的女电影明星很可能和举止拘束的居家女性言谈甚欢,原因在于她们都有一个调皮的孩子,两个妈妈正在为孩子出水痘的问题烦忧。
体验对方的感觉若是新搬来一对夫妻,你准备拜会他们,尔后请他们为残疾儿童募捐,但他们正因水管漏水问题与物业争吵,你该采用什么方法来达到你的目的呢?平庸的募捐者很可能斩钉截铁,斩钉截铁地提出募捐的央求,结果很可能被对方拒绝;而若是你不直言来访的目的,而是说“听闻你们刚搬过来,想认识你们,正追上你们的水管漏水了,让我看看能不能够帮上忙?”感觉对方的困难,这样就显示了对别人感情的敬爱。
在友善的感情衬托下,再宛转地提出募捐的要求,就让人难以推却。
社会心理学第七章 说服
主要内容:
说服的途径 说服的要素 现实生活中的说服 如何抵制被说服
说服的主要途径
具有说服力的信息必须清除的障碍: 是否注意? 是否相信? 是否记住? 是否行动?
说服的主要途径
中心途径: 当人们在某种动机的引导下,并且有能力 全面系统的对某个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更多 使用中心途径,关注论据,如果论据令人信服, 人们就有可能被说服.
脑 白 金 广 告 效 果 之 反 思
(二)广告重复的消极作用: 广告重复的消极作用: (1)过度重复鉴于没有新内容而导致厌倦的 ) 产生。 产生。 (2)随着重复次数继续增加以至于把认知活 ) 动转移到其他的无关信息。 动转移到其他的无关信息。 度。 其 以产生 度 至导致消极 度。
如何抵制被说服
路线 路线特点 态度改变过程中的影 响因素 态度改变的效果
态度改变微弱而短 暂,根据态度依据外部线 宣传说服者变量:如可 信性和吸引力; 索而非通过积极思 信性和吸引力;信息表 线 面特征; 考信息本身的内容 面特征;宣传说服次数
信息接收者的认知反应; 态度改变相对强烈, 中心路 接收者对信息内容 信息接收者的认知反应; 态度改变相对强烈, 较持久, 反映积极并做认知 信息接收者的 较持久,可由态度 线 加工 预测其行为
脑 白 金 广 告 效 果 之 反 思
国外消费行为学家Anthory R Pratkanis的研 国外消费行为学家 的研 究表明: 究表明:过多地重复广告信息虽然引起受众 的反感, 的反感,但却不影响受众对信息的记忆以及 日后的商品购买行为, 日后的商品购买行为,这些令人愉快或不愉 快的一面将随时间的推移而不复存在, 快的一面将随时间的推移而不复存在,只有 广告信息本身牢牢地保持在消费者记忆深处, 广告信息本身牢牢地保持在消费者记忆深处, 这 者
心理学与说服技巧
心理学与说服技巧在现代社会中,说服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
无论是在商业领域、政治领域、还是个人生活中,说服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心理学与说服技巧密不可分,心理学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使我们更加有效地说服他人。
先来了解一下心理学基础知识。
人类的大脑是由两个半球组成的,左半球主要控制逻辑思考、分析和语言能力等,右半球则主管想象力、创造力和艺术才能。
通过了解这些,我们可以更好地在说服别人时选择合适的方式。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一些心理学与说服技巧。
1. 社会证据社会证据是指通过统计数据、研究报告和目击证人等方式来证明某个观点的正确性。
人们通常更愿意相信社会证据,因为它们具有客观性和权威性。
在说服别人时,我们可以引用一些相关的研究报告或者统计数据来支持我们的观点。
2. 情感共鸣情感共鸣是指通过情感上的共鸣来说服他人。
我们通常会更愿意相信那些与我们情感共鸣的人或者观点。
在说服别人时,我们可以试着与对方建立情感联系,比如通过讲述故事、分享经历等方式来引起对方的共鸣。
3. 礼貌技巧礼貌技巧是指在说话和交往中表现出尊重和礼貌的技巧。
人们通常更愿意听取有礼貌的人的建议,因为这样的人给人留下的印象更加好。
在说服别人时,我们可以试着使用礼貌语言、注意对方的情绪等方式来表现出尊重和礼貌。
4. 多样化选择多样化选择是指在提出建议时,提供多个选择,以便对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案。
人们通常更愿意选择自己认为最适合自己的方案。
在说服别人时,我们可以试着提供多个选择,以便对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案。
5. 逐步升级逐步升级是指在提出建议时,先提出较小的要求,逐步升级到更大的要求。
这样可以帮助对方逐步接受我们的建议,并逐渐认同我们的观点。
在说服别人时,我们可以试着先提出一些小的要求,然后逐步升级到更大的要求。
以上是几个比较基本的心理学与说服技巧,当然还有很多其它技巧可以使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说服别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技巧。
说服技巧运用心理学影响他人
说服技巧运用心理学影响他人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影响他人方面。
通过运用一些说服技巧,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影响他人的观点和行为。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说服技巧,并阐述其背后的心理学原理。
首先,我们来看看互惠原理。
人们倾向于对那些先给予自己优惠的人做出回报。
这是因为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希望保持一种平衡感。
因此,如果你希望说服他人支持你的观点或行为,可以先做一些好事,给予他们一些好处。
这样,他们更有可能在需要的时候回报你,接受你的观点或行为。
其次,社会认同是另一个重要的心理学原理。
人们倾向于跟随群体行为,因为这能够给予他们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
利用这个原理,你可以通过引用专家的证据、社会调查结果或其他人的经历来说服他人。
当他们感到自己的观点与大多数人相符时,他们更有可能接受你的观点。
另外,利用情感也是一种有效的说服技巧。
人们更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而不是逻辑和理性的论证。
因此,当你想说服他人时,不妨通过讲故事、使用情感化的言辞或呈现引人共鸣的图片和视频等方式来唤起他们的情感。
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增加他们对你观点的共鸣和认同。
此外,权威性也是一种有效的说服手段。
人们对于那些有权威和专业背景的人更容易相信和听从。
所以,如果你能够证明自己的专业知识或借助权威人士的支持来支持你的观点,那么你说服他人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但是要注意,这里的权威不仅仅指职位高的人,还包括那些威信高的专业人士或受人尊敬的领袖人物。
最后,一致原理也是一种有效的说服技巧。
一致原理的核心思想是人们倾向于采取与自身过去行为、观点一致的行动。
当你想说服他人时,可以先引出他们之前的行为或表态,并强调与你的观点的一致性。
这样,他们更有可能接受你的观点,以保持一致性。
在使用这些说服技巧时,需要注意两点。
首先,诚实是说服的基础。
如果你使用了虚假信息或欺骗性的手段,最终可能会破坏对你的信任。
其次,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即使你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也应该尊重他们的自主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何正确使用心理学原理进行说服?
如何正确使用心理学原理进行说服?标题:有效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说服的方法导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借助说服来达成自己的目标,无论是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意见,还是在工作中说服领导采纳自己的建议。
而心理学原理提供了一种科学且有效的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说服。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正确运用心理学原理来增加说服力,并分步骤进行讲解。
一、了解受众,建立共鸣1. 研究受众的特点:- 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基本信息;- 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等深层次特征。
2. 建立共鸣:- 找出与受众的共同点,增加共鸣感;- 使用受众熟悉的语言和事例;- 注意自己在与受众对话中的肢体语言和表情,表达自信和友好。
二、利用社会认同原理1. 强调与群体的一致性:- 引用专家或权威人士的观点;- 适当引用事例或研究结果,以增加论证的可信度;- 描述他人类似的积极经历,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人更容易接受。
2. 创造社会性压力:- 引用他人已经接受并赞同的观点;- 提出他人对此观点的期望。
三、运用互惠原理1. 给予对方某种价值:- 提供实用的建议或信息;- 帮助解决对方面临的问题;- 提供可行的资源或机会。
2. 建立双方互相帮助的关系:- 表达对对方的感激和支持;- 主动提出回报或帮助。
四、使用可信度原理1. 增加说服力的方法:- 使用权威的证据和数据;- 引用专业人士、专家的意见;- 给予对方后续追踪信息和数据。
五、运用情绪操纵原理1. 合理使用情绪:- 找出对方的需求、痛点和欲望;- 引发对方的兴趣、怜悯或愤怒;- 与对方分享真实、感人或激励人心的故事。
2. 注意情绪的控制:- 避免过度操纵情绪,给对方留有决策的空间;- 尊重并理解对方的情感状态。
六、遵循一致性原理1. 创造连贯性的说法:- 在表达观点时,使用有逻辑和连贯性的论据;- 避免自相矛盾或前后不一致的言论;- 使用可靠的数据和信息,建立稳定的基础。
2. 引导对方做出小的承诺:- 先获得对方的小规模支持或共识;- 实现小的行动协议,为后续更大的承诺铺垫。
心理学书籍:《说服心理学》
心理学书籍:《说服心理学》《说服心理学》是一本充满智慧和洞察力的心理学经典著作,作者是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
这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和剖析人类的说服过程,并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和技巧,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机制,实现个人和职业生活的成功。
第一章:说服的基本原理本书第一章介绍了说服的基本原理,其中包括两个重要的概念:社会认同和权威形象。
在社会认同方面,作者指出人们往往倾向于与自己所认同的群体保持一致,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归属感需求。
同时,权威形象也是说服的关键因素之一,人们更容易受到权威人士的影响和说服。
通过理解这两个基本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说服的要领,从而更有效地影响他人。
第二章:心理操纵和说服技巧第二章以心理操纵和说服技巧为主题,深入探讨了人们在进行说服行为时所使用的各种心理策略。
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和实验证据,向读者展示了一系列操纵技巧的应用方式和效果。
这些技巧包括情绪操纵、权威性说服、社会认同和诱因创造等。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技巧,读者不仅可以提高自身对他人的影响力,还能够更好地识别和应对他人操纵的行为。
第三章:心理防御机制在第三章中,作者向读者介绍了心理防御机制。
这些机制在人类心理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用以保护自己的心理安全和自尊。
然而,心理防御机制也可能对说服产生阻碍。
通过了解这些防御机制的种类和运作方式,读者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他人的防御反应,并采取相应策略来降低防御反应对说服的影响。
第四章:说服的伦理问题第四章探讨了说服中的伦理问题。
作者提醒读者,在运用说服策略时,务必注重伦理道德,不要滥用说服的力量。
同时,他还提供了一些关于道德说服的指导原则,帮助读者在说服他人的同时做到公正和诚实。
伦理问题是说服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到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第五章:应用案例分析最后一章为读者提供了一系列实际应用案例的分析,涵盖了不同领域和场景下的说服技巧应用。
通过这些案例的研究和分析,读者可以更具体地了解不同说服策略的适用场景和效果,为自己的实际操作提供参考。
12个说服任何人的心理学技巧
12个说服任何人的心理学技巧以12个说服任何人的心理学技巧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人际交往中,我们经常需要说服他人接受我们的观点或做出某种行为。
而心理学提供了许多有效的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说服他人。
本文将介绍12个说服任何人的心理学技巧,帮助你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更具影响力。
1. 建立信任建立信任是说服他人的关键步骤。
我们可以通过表现出真诚、友善和诚实的态度来赢得他人的信任。
与人交流时,保持坦诚和透明,以及展示你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都能够增强对方对你的信任感。
2. 找到共同点人们更愿意接受和被说服的观点,是与他们自己的观点相吻合的。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寻找与他人观点的共同点来建立共鸣。
在交流中,可以强调双方的共同价值和目标,从而使对方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
3. 利用社会认同人们往往会受到身边人的影响。
如果你能够找到一些与你的观点相同的权威人士或群体,那么对方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
在交流中,你可以引用权威人士的观点,或者提到一些与你观点相同的成功案例,以增加说服力。
4. 利用情感情感对于决策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你能够激发对方的情感,那么他们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
你可以通过讲述一个具有感染力的故事,或者描述一些令人感动的场景,来激发对方的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说服他们。
5. 使用积极语言积极的语言能够增加说服力。
避免使用消极的词汇或句子,而是用积极的语言表达你的观点。
比如,你可以说“这个方法非常有效”,而不是说“这个方法不会失败”。
积极的语言可以增加对方接受你观点的可能性。
6. 提供证据人们更容易相信有证据支持的观点。
在说服他人时,提供一些可靠的证据,如研究结果、调查数据或者专家的观点,可以增加你的说服力。
确保你的证据来源可靠,并且能够清晰地解释证据的意义和重要性。
7. 引起兴趣引起对方的兴趣是说服的前提。
在交流中,通过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或观点,引起对方的好奇心和兴趣。
你可以使用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趣味性的数据或者新颖的观点,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
★如何说服别人?说服高手须知的心理学原理
★如何说服别人?说服高手须知的心理学原理我们的大脑为了在快节奏环境中迅速作出反应,会按照某些机械的原理作出下意识的决定。
正因如此,他人的举动与言行有时候可以轻易影响我们的思维。
而让我们在无意识间受到他人影响的三大心理力量分别是:互惠原理、承诺与一致原理和社会认同原理。
一、互惠原理所谓互惠,就是说我们会下意识地觉得,要是有人为我们做了一件什么事,我们就应该也要为他做点什么。
有来有往的偿还正是人类社会文明能够成功发展的基础,因此它才会内化到我们的日常思维之中,建立起一种对我们影响特别深刻的行为模式。
即使是一个陌生人,当他主动帮我们一点小忙时,我们也会突然觉得不那么容易拒绝他的请求了。
如果欠了人情,我们总会觉得浑身不舒服,非得找个什么办法还了这份情,才能重新轻松起来。
这种时候,我们就特别容易接受对方的要求。
还有些时候,即使对方什么也没有给你,只是率先作出了让步,你也会同样感到自己有义务作出同样的让步。
在推销或谈判的过程中,无论对方先给出一点小恩小惠,还是故意让步以求回报,互惠原理都是一种强有力的武器,可以在无形之中给我们施加压力。
对于人类的这一普遍心理模式有所了解之后,无论是生活中的礼尚往来,还是谈判时以退为进的策略,我们都可以在各种场合好好地使用它。
二、承诺与一致原理如果一个人出尔反尔,说了话转头不认,或者想法总是变来变去,我们就会觉得他这人不行,靠不住。
因此,我们总有一种天然的责任感,觉得自己有必要遵守承诺,保持自己的言行前后一致。
当我们给出了自己的一种意见或立场,接下来我们就会拼命去维护它。
在大多数情况下,保持前后一致都能带来比较理想的后果,可是,由于我们的大脑很容易形成一种机械的、录音机式的反射模式,我们也可能不顾周围的实际情况,下意识地要求自己遵守承诺、保持一致。
有时候,这就会令我们陷入盲目处事的危机。
这里所说的承诺有时候是具体的,是我们主动作出的承诺。
另外有些时候,我们未必真的对某个具体对象作出什么承诺,只是将某种立场或是意见表达出来,这样也足以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让我们下意识地认为,自己确实有这个义务要将其付诸实践。
心理学?:5大说服术,学会没人可以再拒绝你
心理学:5大说服术,学会没人可以再拒绝你
学会这五个心理说服术,没有人可以再拒绝你,其实人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选择题,而且当你说服别人的时候更是一种选择题,同意或者不同意,所以如果你不能说服别人,就只能被别人说服,如果你想让别人听你的,那你就学会这5大说服术,学会没人可以再拒绝你。
第一招:把是是非题改成选择题,就比如你今天想约某人一起吃饭,这时候你千万别问对方今天晚上有空吗?这样他只会在有空和没空中做选择,而是改成今天晚上咱们失去XXX餐厅,还是XXX饭店,这样他潜意识就会从这两个地方做出选择。
第二招:当你和别人谈话的时候,想要让他信服你,害怕你,想让你的话有一定的压迫感,那你就确保他们是坐着,而你是站着,这样会让你说出的话更有分量。
第三招:当你和别人说某个观点的时候,说的同时,只要你让不断地轻微点头,那么你说出的话就会增加一倍的可信度,这招利用的就是潜意识暗示。
第四招:再向对方提出请求后,如果你想让对方同意,那么在后面你就再加上一句话。
但是你可以选择做或者不做,那么他答应你的概率会高出一倍。
第五招:想让别人帮忙,而你俩还没有多大的感情,不妨先提出一个难度很大的要求,一旦被拒绝,就再提出稍小的要求。
由于对方已经拒绝过一次,就很难再次拒绝。
而实际上后面这个小要求才是你真正想提的。
第六招:想要说服别人的时候,你也可以多引用一些古代的名人
名言,因为人们会不自觉地相信权威。
《说服心理学
《说服心理学《说服心理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说服他人或者被他人说服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无论是在工作中试图让同事接受自己的方案,还是在家庭中想要让家人支持自己的决定,又或者在商业谈判中期望对方认可自己的条件,说服的艺术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说服心理学呢?它其实是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和策略,改变他人的想法、态度和行为的一门学问。
要理解说服心理学,首先我们得明白人们为什么会被说服。
一般来说,有几个关键的因素。
信息的可信度是一个重要的点。
如果一个人提供的信息来源可靠、准确且有权威,那么就更容易让人信服。
比如说,医生对于健康方面的建议往往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因为医生在这个领域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
情感共鸣也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当我们能够触动他人的情感,让他们在情感上与我们产生共鸣,那么说服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
比如,一个慈善组织在呼吁捐款时,如果能够讲述那些受助者令人心酸的故事,往往能引发更多人的慷慨解囊。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逻辑论证。
清晰、合理且有条理的论证能够让人觉得你的观点是有依据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比如在讨论一个政策的可行性时,通过列举具体的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会比单纯的主观判断更有说服力。
了解了人们被说服的原因,接下来我们看看一些常见的说服策略。
互惠原则是经常被运用的一种。
简单来说,就是先给予对方一些好处,让对方产生一种“亏欠感”,从而更愿意听从你的建议或者接受你的请求。
比如,在推销产品时,先给潜在客户提供一些免费的样品或者试用装,他们可能就会因为觉得欠了你一份人情而更倾向于购买你的产品。
社会认同也是一个强大的说服工具。
人们往往会参考周围人的行为和选择来决定自己的行动。
比如,在网上购物时,如果看到一款产品有大量的好评和高销量,我们就会更有可能购买它。
稀缺性原则同样有效。
当人们觉得某个东西是稀缺的、难得的,就会更想要得到它。
比如,商家打出“限量版”“限时折扣”等口号,就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心理。
10个心理学技巧助你有效地说服别人
10个心理学技巧助你有效地说服别人生活中,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都很努力地打拼,日复一日,绝不懈怠。
但相较于其他人,似乎总有一些人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们或许会将他们的成功仅仅归因于运气好,但其实更可能是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这些人之所以看起来万事都称心如意,也许正是因为他们懂得如何运用说服别人的技巧。
心理学法则暗藏于一切人际交往中,了解这些法则,就能让它们为你所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为您呈现10个心理学技巧——“说客”们常用它们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它们都来源于对真实生活的观察和研究,其有效性已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反复验证。
广告商、销售员以及政客们都已经沿用这些技巧数十年,那么,你也快来加入“说服行动”吧,就趁现在!10.人们看似思虑周全的行为中也包含盲目性(因为,因为,因为它真的管用!试试吧!我已经试过,你也值得拥有,因为它真的很管用!)有时,你若想要得到别人的帮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给他一个理由,即使这个理由毫无意义。
“因为”这个词语是一个有说服力的句子中相当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在帮助你不过举手之劳时,别人更不会拒绝。
这是因为人们习惯于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做出特定的反应。
当遇到有人请求帮他一点小忙时,人们通常会下意识地默认这样一个心理思维情境——“别人找我帮一个小忙,也给出了理由,所以我应该帮助他”。
由于人们在处理信息时并不能时刻保持警觉,因此给他一个理由比这个理由本身真实与否更加重要。
为了验证这个心理学法则,我们来看看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艾伦·兰格(Ellen Langer)的一项实验研究——“人们看似深思熟虑的行为中也包含盲目性:论带有催眠作用的语言信息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在该实验中,研究人员从以下三个问题中随机挑选一个来寻问正在复印机前排队等候复印文件的人。
第一个问题只是简单的求助:“你好,打扰一下,我有5页文件,可以让我先复印吗?”;第二个问题里加了起催眠作用的理由:“你好,打扰一下,我有5页文件必须要复印,可以让我先来吗?”;第三个问题里加了实质性的理由:“你好,打扰一下,我有5页文件要复印,很急用,可以让我先来吗?”。
心理学与说服技巧
心理学与说服技巧
《心理学与说服技巧》
一、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的学科,是研究人们思维行为的原因与原理的学科。
它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情绪、思维、交往、行为、反应等等,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探索,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人的心理活动及其伴随的行为。
二、说服技巧
1、弄清心理
要想说服别人,首先要对对方的思想、情绪以及价值观等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把握到别人的心理,根据对方的心理特点来安排自己的说服策略,才能有效地说服别人。
2、恰当采用夸大策略
对于想要说服别人的话,要使用夸大策略,让对方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意见的优点,使其更有动力去接受。
3、找准理由
在说服过程中,要找准合理的理由,也就是说,要能够充分认识别人心理,能够找准有力的理由去支持自己的观点,使其更有说服力。
4、巧妙运用社会证据
在说服过程中,可以运用社会证据,通过引用某种社会现象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使其更加具有说服力。
5、精心设计话语
说服别人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要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就要恰当地编排合理的语言,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以便更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其被对方更彻底的理解和接受。
说服 心理学名词
说服心理学名词说服:心理学名词,人们通过沟通来影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的方式。
一、概念通过运用各种信息来改变别人的态度所作的努力。
二、说服的路径说服的双过程模型认为说服是通过两种路径——中心路径和边缘路径中的其中一种实现。
1.中心路径中心路径是发生在个体有能力而且有动机去仔细认真听取和评价说服信息时的加工方式。
当人们在为即将到来的假期预订酒店时,使用中心路径的人也许会搜索好评率,会阅读一些旅行顾问的评论,以及评估每个备选项的优点。
这是更加具有分析性的方法。
理查德·佩蒂( Richard Petty)及其同事认为,相比起通过边缘路径形成的态度,从说服的中心路径中发展起来的态度将会持续较长时间,同时对其他的说服也会有较强的抵抗力,也会对认知和行为产生更大的影响。
2.边缘路径边缘路径与中心路径相反。
它发生在个体缺乏能力和动机去仔细认真听取和评价说服信息的时候,这时个体仅受外在线索的影响。
还是用之前为假期预订酒店的例子,一个采取边缘路径的人也许只会根据酒店网页上的照片、听起来有趣的酒店名字或者其他外部因素来决定预订哪家酒店。
这种方式更多地使用肤浅的信息来作决定。
边缘路径加工的可能结果是出现一些跟我们直觉相反的效果。
如果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逻辑薄弱的论证,但这个论证是以一种吸引人的方式呈现的,如让我们去购买一辆华而不实的跑车,这时如果我们采用边缘路径来进行信息加工的话就有可能被说服。
此外,如果论证太过强硬,同时我们采取中心路径来加工信息,那么即使消息来源的可信度很低,这个消息仍然可能说服我们。
采取中心路径进行加工后形成的观点更能抵御变化。
这是因为当人们有足够的认知资源来考虑事情的时候,他们除了依靠信息之外还依靠自己的思考。
人们越是深入思考某件事,他们由此形成的态度就越能抵御变化,毕竟这件事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然而,要记住态度和实际行为之间的联系可能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如果我们一定要快速作出决定,那么即使通过边缘路径获取的信息也能使行为发生改变。
说服他人的6种心理术,说服等于创造财富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遇到这样一种情景:你在与别人争论某个问题,分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但就是不能说服对方,有时还会被对方“驳”得哑口无言。
这是什么原因呢?心理学家认为,要争取别人赞同自己的观点,光是观点正确还不够,还要掌握微妙的交往技术。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许多增强说服力的方法,其中最基本的有六种。
1.利用“居家优势”邻居家的一棵大树盘根错节,枝叶茂盛,遮住了你家后园菜地的阳光,你想与他商量一下这个问题,是应该到他家去呢,还是请他到你家来?心理学家拉尔夫·泰勒等人曾经按支配能力(即影响别人的能力),把一群大学生分成上、中、下三等,然后各取一等组成一个小组,让他们讨论大学十个预算削减计划中哪一个最好。
一半的小组在支配能力高的学生寝室里,一半在支配能力低的学生寝室里。
泰勒发现,讨论的结果总是按照寝室主人的意见行事,即使主人是低支配力的学生。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自己或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比在别人的环境中更有说服力,在日常生活中应充分利用居家优势,如果不能在自己家中或办公室里讨论事情,也应尽量争取在中性环境中进行,这样对方也没有居家优势。
2.修饰仪表你想上级在申请书上签字,你是不顾麻烦,精心修饰一下仪表呢,还是相信别人会听其言而不观其貌?我们通常认为,自己受到别人的言谈比受到别人的外表的影响要大得多,其实并不尽然。
我们会不自觉地以衣冠取人。
有人通过实验证明,穿着打扮不同的人,寻求路人的帮助,那些仪表堂堂、有吸引力的人要比那些不修边幅的人有更多的成功可能。
3.使自己等同于对方你试图鼓动一伙青年去清扫某块地方,而他们却情愿到别的地方去,你怎样引起他们的兴趣呢?许多研究者发现,如果你试图改变某人的个人爱好,你越是使自己等同于他,你就越具有说服力。
例如,一个优秀的推销员总是使自己的声调、音量、节奏与顾客相称。
甚至身体姿势、呼吸等也无意识地与顾客一致。
这是因为人类具有相信“自己人”的倾向。
正如心理学家哈斯所说的:“一个造酒厂的老板可以告诉你为什么一种啤酒比另一种好,但你的朋友,不管是知识渊博的,还是学识疏浅的,却可能对你选择哪一种啤酒具有更大的影响。
说服和领导力的心理学原理
说服和领导力的心理学原理领导力是指一种影响他人的能力,也就是说,领导者有能力影响集体中的他人行动或改变一个组织的运作方式。
而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说服力。
只有拥有说服力的领导者,才能够推动整个团队向前发展。
下面我们来了解说服和领导力的心理学原理。
一、希望平衡理论希望平衡理论指的是,相信自己会成功,更容易成功的理论。
如果一个人相信自己能够成功,那么他就会在不断地努力尝试中达成他的目标。
同时,他们也喜欢和那些相信他们能够成功的人沟通交流。
这在领导力中非常重要,因为领导者必须要建立一种信任,让他的下属相信他们能够一起取得成功。
二、归属欲理论归属欲理论认为,人们有需要归属感的需求。
这种需求使人们希望成为一个群体的一部分,充满热情并得到认可。
在领导力中,领导者可以利用这种需求来建立一种团队精神。
领导者可以设定团队目标、提供奖励和反馈等方法来提高集体归属感,以激励团队成员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
三、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也称为自我论坛理论,指的是我们看自己如何影响和被影响的方法。
这种理论是一种心理机制,可以让领导者了解他们所管理的员工如何思考和响应工作环境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因此,领导者可以根据这种情况来改变自己向下属传达信息的方式和方式来实现团队的顺利协作。
四、心理学讲述领导者必须学会讲好一个故事。
一个好的故事可以激发员工的兴趣,激发员工的想象力,从而更好地传达信息。
通过有趣的故事,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建立团队精神,并促进员工之间的互相信任。
五、动机激励理论动机是指一个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
人们工作时通常会受到两种动机的影响: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可以让一个人因为他们喜欢自己学习或工作的内容而努力工作。
外在动机则可以通过奖励来鼓励员工,例如奖励或荣誉之类。
领导者必须了解员工的动机,并使用适当的激励手段,以达到激励员工工作的目的。
六、信念和期望领导者的信念和期望可以影响员工的表现。
如果领导者有信心并且期望员工能够完成某些任务,那么员工就会被鼓励去完成任务。
影响力说服与被说服的心理学
影响力说服与被说服的心理学影响力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可以影响人们的想法、行为和决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遇到被他人影响或试图影响他人的情境。
这种心理学现象涉及到说服与被说服,其中蕴含着复杂的心理机制。
本文将探讨影响力说服与被说服的心理学,以及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一、影响力说服的心理机制1. 权威影响人们往往更容易受到权威人士的影响力,他们具有专业知识、经验和威望。
例如,著名科学家的观点在科学领域具备较高的权威性,因此他们的研究成果更容易说服他人。
此外,媒体、政府官员和专业人士也常常利用自身的权威来影响他人。
2. 社会认同人们通常会参照他人的意见和行为,特别是在不确定的情境中。
社会认同是指个体因为渴望获得社会认同和避免排斥而选择与多数人保持一致。
当个体感知到自己与他人的意见相左时,会有一种社会压力驱使他们改变自己的观点以与群体保持一致。
3. 可信度与可靠性我们往往倾向于相信那些我们认为具有可靠性和诚信度的人。
例如,对某个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或者朋友的建议更容易让我们接受。
可信度与可靠性一方面来自于个体的知名度和声誉,另一方面也与个体提供的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有关。
4. 社会证据人们常常会参考他人的行为和意见来评估一个观点的正确性或者适应度。
此时,社会证据的力量体现出来。
例如,通过展示多数人都支持的某个产品,可以增加其他人对该产品的购买倾向。
社会证据在塑造群体行为和舆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被说服的心理机制1. 接纳权威权威的存在和影响力对个体的说服过程起到重要作用。
当个体面对来自权威人士的观点时,往往会倾向于接受和相信,这种接纳权威的行为往往源于对权威的尊重和认同。
2. 一致性一致性是人们在思考和行为上保持一致性的倾向。
当某个观点与个体原有的观点或行为相一致时,个体更容易接受和接纳该观点。
此外,他人对个体的意见和行为的赞同或者不赞同也会影响个体的说服程度。
3. 社会认同压力社会认同压力是一种强大的心理力量,个体常常在为了获得认同而改变自己的意见或行为。
心理学与说服技巧
心理学与说服技巧
《心理学与说服技巧》
心理学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学科,它探讨了人类思维运作的种种奥秘,其中有许多与说服技巧有关的概念。
尽管有些因素似乎是无法被控制的,但是利用心理学可以提高说服能力。
本文将通过介绍心理学原理,来讨论如何利用心理学来提升说服能力。
首先,需要了解人们的行为是如何被所包含的情感所影响的。
心理学认为,人们的行为是联系着情感的,当行为涉及到情感,就会出现改变。
因此,在说服过程中,主要需要强化目标者的情绪,比如可以制造一种情境来引发被说服者的情绪反应,例如将一件商品着重描述其与目标者的梦想、希望有着关联。
而在此基础上,再展开一定的议论,以加强其情绪而达到说服的目的。
此外,心理学还探讨了人们的行为影响因素有哪些,例如家庭、社会、遗传等。
这些因素会对说服过程产生影响,所以在说服之前,有必要认真了解被说服者的背景,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更易把握其行为动机,进而说服效果更佳。
最后,要想提升说服能力,还需要靠自身的调整与努力。
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以改善语言表达,唤起目标者的兴趣,此外还得学会在说话和沟通中的技巧,以及在说服过程中避免做出拒绝的行为等等。
总之,心理学为说服提供了许多有用技巧,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被说服者的心理,从而提升说服能力。
但是,使用心理学的技巧,需要打好基础,在说服选择避免滥用,以免造成负面的效果。
心理学教你如何说服他人
心理学教你如何说服他人
(1)注意力转移法:人类的大脑是无法同时处理过两件事的,当你的注意力被某件事占据时,你做的其他事情全都是下意识的。
(2)以父之名:所有人潜意识中都会倾向于相信长辈给出的建议或忠告。
哪怕他们的关系很不好,这是根植于童年时期的心理定势。
(3)点头:如果你想让人们同意你的观点,那么你在应该在说话的时候点头。
“点头”会给对方一种心理暗示,意思是“我说的都是真的”(4)温暖:人天生会趋向于温暖而厌恶冰冷的事物,温暖可以降低他人的戒备心理。
当你和他人握手时,如果你的手足够温暖,可以显著的推动友好的气氛,而如果你的手是冰冷的,则会引发相反的效果。
同样,在一个温暖的环境下与他人交流,更容易取得共识。
(5)避免否认心理对于大多数人,想要明确的说出“不”都是困难的,这是由于人们的同理心所致。
所以大多数人,都不会明确而直接的拒绝他人(通常是拐弯抹角的)。
当然,这会破坏你们之间的关系,所以得用在关键时刻。
结语:这5种心理学小技巧,可以帮你更好的说服他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关于说服的心理学这天,拉蒙·特鲁吉罗去学校的途中,先去图书馆还了一本已经到期的书。
“我说,”他对图书管理员说,“我上个星期就知道这本书过期了,但是,我得了流感,床都下不来。
我还是得支付罚金吗?如果您需要,我可以找医生开一个证明来。
”图书管理员哼哼哈哈的。
然后他说:“好吧。
你没有其他罚款纪录,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拉蒙大松一口气,接着就上早晨的课去了。
中午,他正在校园里快步前进,突然碰到一个朋友。
“一起去吃午餐吧?”她问。
“去不了啦,”拉蒙说。
“我得去餐桌边安排签名的事情,我们反对提高学费。
我们稍后见吧。
”到了下午,拉蒙轻松下来,他利用这段空闲时间去见历史学教授。
“我想见您的原因,”他开始说,“是……嗯……我觉得自己上次考试的分数应该更高些。
我知道您不想改成绩,但是,我回去看了我的课堂笔记,就是关于越南问题的那些笔记,我觉得自己拿出了您想看到的所有内容。
”教授同意看看拉蒙的试卷。
“嗯,”她看完后说:“我看起来的确不错。
我准备把你的成绩从B加升为A减。
”当天晚餐时,拉蒙向室友借20美元,到月底再还。
“你知道,”他说,“上个星期是我母亲生日。
我为她买了一件礼物,还买了生物课的最后一本书。
但是,下个星期我会在比萨店多工作几小时,可以准时还你的钱,一点问题也没有。
”那位室友确保他自己有足够的钱花之后说:“好吧。
毕竟,朋友交着干什么用的?”如果你问拉蒙一天怎么过的,他有可能说:“我去图书馆还了一本书,我去上课,我在请愿桌上安排签字,我跟历史学教授谈话,我跟室友一起吃晚饭。
”事实上,他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说服上了,说服人们做勉为其难的事情,或者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
我们大多数人每天都在做很多说服人的事情,虽然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不一定称其为说服。
为说服人而进行的公众演讲基本上就是这种说服的延伸。
这是希望转变一个小组,而不仅仅是一个人来接受你在某个问题上的观点。
进行说服性的演讲(和写作)会在你一生的各个时期让你受益,从人际关系到社区活动到职业发展都是如此。
在最新的一项研究当中,经济学家调查过一些其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自己说服别人的能力的人,包括律师、销售代表、公关专家、顾问、管理员等。
这些经济学家的结论是,说服占到了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6%!虽然说服在过去的2,000多年里一直都是研究的对象,但是,到今天,它仍然是一些学者进行激烈辩论的主题。
关于说服是如何起作用的,已经有很多值得尊敬的理论,还有数量庞大的科学模型来说明说服过程,甚至还有范围广泛和互相冲突的说服定义。
从我们的目的来说,仅仅知道这一点就足够了:当你讲话是为了说服的时候,你是在当一个倡导者。
你的工作是改变听众的想法,让他们同意你的观点,也许因为同意你的观点而采取行动。
你的目标也许是捍卫一个思想,驳倒一个对手,推销一个计划,或者激发人们采取行动。
因为说服型演讲人必须清楚明白地交流信息,你也需要告知型演讲中用到的很多技巧。
但是,你还需要新的技巧,使你从拿出信息发展到影响听众的想法或行动。
跟其他类型的公众演讲一样,如果以系统的方法来处理说服型演讲,那你的效果会更好。
我们先看看涉及说服过程的一些心理学原理。
关于说服的心理学说服是一个心理学过程。
它总是发生在存在两个或更多观点的情形中。
演讲人相信,经辐射处理的新鲜肉类和蔬菜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但许多听众却不这么看。
演讲人觉得由医生协助进行的自杀是不人道的,但有些听众却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这样的做法是行得通的。
演讲人希望每一位听众都立即签名学习CPR,但是,大部分听众却宁愿推后,等“有朝一日”再来学。
不同的观点也许是完全对立的,也许是程度上的不同。
不管是哪一种情形,都必须有不一致的情况存在,否则,也就没有进行说服的必要了。
劝说演讲的难处在所有公众演讲当中,说服是最复杂和最难的一种。
你的目标比在告知型演讲中大些,听众分析和适应的工作要求也更高些。
在某些说服型演讲中,你将处理有争议的话题,因而会触及听众最基本的态度、价值观和信仰。
这会增强听众对说服的抵制情绪,并使你的任务更难完成。
例如,很容易解释极刑的历史,但要说服听众,让他们认为极刑应该废除还是在某些州重新使用就困难得多。
在说服型演讲中,你不仅仅需要争夺听众对极刑的认识,而且还必须与他们针对犯罪和公正的态度,他们关于极刑是否有利于震慑犯罪分子的思想,和他们关于剥夺人类生命的价值观进行争夺。
符合听众当中的一部分人的论证思路也许不符合另一批听众,甚至会使另一批听众产生反感。
对某些听众完全有逻辑的东西,对另外一部分听众可能就是完全没有理性的。
不管你在演说话题上是多么有深度的专家,也不管你如何完整地准备好了自己的演讲,也不管你的演讲有多大的说服力,某些听众就是不同意你的意见。
这可并不是说,说服就不可能实现了。
这话的意思是说,你应该带着一个现实的思想进入说服型演讲的讲台,能够做到什么,不能够做到什么要心中有数。
你不可能指望通过一次演讲就把一群死心塌地的民主党人变成共和党人,也不可能指望把一个极爱好排骨的人转变成素食者。
如果听众并不是十分热心于你的话题,你可以现实地寄希望于让自己的演讲至少使其中的某些人会转变到自己的立场上来。
如果听众强烈反对你的观点,那么,如果这样一次演讲使其中的少数人决定重新仔细地评估自己的观点,那你可以把自己的演讲看成是一个成功。
你在某次特别的说服型演讲中有多么成功,取决于你如何根据听众的价值观、态度和信仰裁剪自己的信息的能力。
说服是一种战略活动。
正如商人或军事领袖要做出战略,以获取较大的一笔业务或者赢得一次战斗,一个说服型演讲人也必须具有用战略来赢得听众的观点。
在第五章里,我们考虑过听众分析和说服的基本原则。
在这里,我们需要强调另外两个原则,这对于说服的心理学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个原则解决听众如何处理和回应说服内容。
第二个原则是关于如何确定说服型演讲的听众目标。
听众如何处理劝说演讲中的信息我们经常把说服看成是某个演讲人对一些听众所做的事情。
事实上,很多研究表明,说服是一个演讲人跟听众一起做的一件事情。
虽然美国的听众很少在演讲人发言期间打断一个演讲人,但是,他们不会被动地坐在那里接受演讲人所说的一切。
反过来,他们经常会跟演讲人进行心理上的来回战。
他们听演讲人演讲的时候,会主动地评估演讲人的可信度、表达能力、论证材料、用语、推理能力和情感召唤力。
他们也许在某个点上做出积极的反应,在另外一个点上做出消极的反应。
有时候,他们也许会在自己的内心里跟演讲人争论。
这种心理上的拉锯战是非常激烈的,尤其是在听众与演讲的主题有很紧密的联系,而且相信这样的演讲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直接影响的时候。
从一种意义上说,在说服型演讲中,演讲人和听众之间心理上的相互关系,跟口头对话时发生的情形是类似的。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乔丹:联邦政府当真需要取缔仇恨言论。
共和党说同性恋是恶魔,这实际上是在怂恿暴力行为,有时候是在唆使谋杀。
凯莎:我同意,针对男女同性恋的暴力行为是错误的,但是,我不能肯定用查禁的办法是适当的。
没有证据证明这些出版物实际上引发了暴力行为。
另外,第一修正案不是保证了自由言论的权利,哪怕是支持可恶事业者的言论?乔丹:言论自由是重要的,但是,人们也有不受迫害地生存的权利。
我们的政府难道没有责任尽力保护人们不受歧视?凯莎:我们不能拿言论自由来调和。
让政府当中的某个人来决定什么是可接受的言论,哪些是不可接受的言论,这是相当危险的想法。
我们一旦取缔仇恨言论,那就会马上开始禁止其他形式的表达。
乔丹:不一定。
我们已经禁止了某些形式的言论,因为这些言论对社区是危险的,比如危及总统的生命安全,或者在拥挤的大楼里高喊“着火了”。
为什么禁止仇恨言论就不同呢?P371图文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情形当中,如果一个说服型演讲人真诚地传达信息,并使其与目标听众相适应,那他或她会更有影响力。
在说服型演讲中,也会发生同样的相互交往,只是听众有所不同,这里的听众是凯莎,她只需要对自己做出回应,而不需要大声说明。
对作为一个演讲人的你来说,这一点有什么意义呢?这意味着你必须把自己的说服型演讲看成是一种与听众的心理对话。
最重要的是,你必须预测听众对你的观点可能产生的反对意见,然后在自己的演讲中回答这些问题。
除非你能够直接处理听众产生怀疑的原因,否则,你不能能够说服听众放弃他们的怀疑。
当你准备说服型演讲时,应该把自己放在听众的角度上,想像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为了让这一点发挥作用,你必须对自己的演讲抱严格的态度,就如同你的听众也会对你毫不客气一样。
在他们有可能提出问题的任何地方,都要想办法回答。
在他们想要提出批评的任何地方,都要想办法处理这些批评意见。
如果他们看出你的论证过程出现漏洞,一定要想办法马上堵上漏洞。
不要把任何一件事情留给运气。
目标听众不幸的是,不管如何精心地设计自己的演讲,你都无法说服所有的听众,即使有这样的时候也是少数。
有些人坚决反对你的观点,你绝对没有任何改变其观点的机会。
另外一些人已经跟你的观点一致,因此没有说服他们的必要。
跟大部分听众一样,你的听众也会包括这样一些人,他们对你的观点抱仇视的态度,有些人支持,有些人犹豫不决,还有一些人并不关心。
你本想让演讲对所有人一样有吸引力,但是,这样的事情并不可能发生。
你多半会有一部分听众,他们希望赞同你的演讲。
这一部分听众就是你的目标听众。
集中精力在目标听众上,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忽略或者侮辱另一部分听众。
你必须在心里记住所有听众的思想和感情。
但是,不管你的意图多么崇高,也不管你费多大力气,你都无法一次说服所有听众。
因此,决定自己要说服哪一部分听众才是有意义的举动。
广告给了我们一个有效的模范。
成功的商业片总是针对市场的某个特别层面的,它们的吸引力是经过特别挑选,专门用来针对目标听众的。
互助基金现在把很大一部分广告拿来针对妇女。
为什么呢?因为妇女越来越多投入股票市场。
另外一方面,啤酒广告都是针对男士的,尤其是蓝领工人,因为他们才是喝啤酒最多的人。
软饮料广告呢?它们是想钩住年轻人,因此,它们的主角都是青少年,它们会播放音乐,反映他们年轻人的价值观。
对于你的课堂演讲来说,你并没有大型广告机构那种高级的研究能力。
但是,如我们在第五章所见,大家可以利用观察、采访和问卷来找到班组里面赞成你的观点的同学。
这就是你那个版本的市场研究。
从这样的市场研究当中,你可以确认自己的目标听众,也能够找到你必须要在讨论中加以关注的议题,这样才有说服力。
一旦明白了目标听众在哪里,你就可以裁剪自己的演讲,使其适应他们的价值观和关心的事情,也就是说要针对目标。
例如,这里有一位同学,阿米·沙皮诺,为她的说服型演讲做目标听众确定工作。
她想说服同学在器官捐献卡签字,以此赠送生命的礼物。
我的听众一共有22名学生。
我的听众分析问卷表明,有3个人反对在任何情况下捐献自己的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