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视译在同传教学中对译语语速和翻译质量的影响-精选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视译在同传教学中对译语语速和翻译质量的影响

一、引言

笔者在先前根据吉尔模式,针对英汉同传译语语速和翻译质量的关系进行过实验研究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同传初学者在日常训练中存在语速偏快的现象。针对这一结论,笔者期望能够找出训练方法帮助控制初学者的语速,并且提高翻译质量。在查询相关文献资料和调查相关高等院校后,笔者发现,视译和同传在工作原理和教学方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很多高校对视译课程不太重视,因此,笔者计划通过对当初的实验对象进行分组,一组进行半年的视译强化训练,而另一组不进行强化,以对比半年后两组初学者的英汉同传语速和翻译质量的变化,来探讨是否视译对同传初学者有帮助。

二、视译和同声传译的关系

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是指译员在不打断讲话者讲话的情况下,不间断地将内容口译给听众的一种翻译方式。同声传译效率高,能保证演讲或会议的流畅进行。

视译(sight interpretation)是指同传译员拿着讲话人的发言稿,边听发言、边看原稿、边进行同声传译。目前国际大型会议中有超过90%的发言者是根据事先拟好的提纲或者发言稿进行演讲,译员可通过发言稿或者其他文字材料进行传译,工作方式跟同声传译极为相似,所以也常常把视译称为“带稿同传”。

同声传译和视译在翻译要求和技巧上基本相同,但同传译员依靠听力进行翻译,而视译译员依靠听力和阅读,因此,视译既可以作为真实的会场口译方式,也可以作为同传初学者向“无稿同传”过渡的一种训练方式。

三、视译与同传的理论基础对比

近年来,在口译届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运用理论并设计模型研究口译。其中著名的口译研究学者丹尼尔?吉尔创立了“吉尔模式”,也被称为“精力分配模式”。在同传中,吉尔模式的公式为SI(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L+M+P+C

(L=Listening and analysis听力与分析,M=Short-term Memory 短期记忆,P=Speech Production言语传达,C=Coordination任务协调)。

从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出,吉尔将译员有限的精力分配到四方面,即听力与分析、短期记忆、言语传达和任务协调。他认为,译员总的精力有限,因此分配到四个方面的精力需要相对平衡,才能确保翻译质量。

而吉尔对视译的阐释是ST(Sight Translating)=R+P+C (R=Reading阅读),其中阅读代替了听力分析和短期记忆。但是实际上在视译的过程中,译员不仅要阅读发言稿,也要同时听发言人的讲话,所以阅读,听力分析和短期记忆是同时发生的。因此,吉尔模式对视译的阐释就可以变为:ST=L+M+R+P+C。

从上述两个公式可以看出,同传和视译的工作原理相似,只

是译员获取信息的途径有所不同。同传译员需要单纯靠听力分析来进行翻译,而视译译员有阅读材料,分担了部分听力理解的压力,尤其是在句式结构复杂的地方可以提前进行应对。因此,视译的难度相对同传较小,可以作为同传初学者进行训练的方式。

四、视译训练的三种方法介绍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视译和同传的工作原理相似,都需要紧跟着发言人的发言进行不间断的翻译,所以没有时间调整翻译的语序。因此,同传和视译都需要掌握不改变源语语序进行翻译的技巧。在视译的训练中,主要有三种方法来提高保持源语语序翻译的能力,分别是顺句推动、断句和衔接,这三种方法可作为同传初学者在学习无稿同传之前的训练。

(一)顺句推动

顺句推动是指在视译的过程中,尽量保持译语和源语的语序一致。英汉两种语言在词序和语序上常常有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定语和状语。汉语往往把定语放在要修饰的词之前做前置定语,如“美丽的鲜花”,虽然英语中也有前置定语,但还存在大量的复杂的后置定语从句。另外汉语的时间和地点常常放在句子开头,而英语则恰恰相反,往往放在句子末尾。由于在口译中没有时间调整语序,所以视译通常采取保持源语语序的方法进行顺译。例如:

They have been working busily since 8 o'clock in the morning.

译:他们一直忙个不停,从早上8点干到现在。

I come to China /at an important time.

?g:我来到中国访问,正逢一个重要的时刻。

(二)断句

视译中如果要做到顺句推动,那么就必须进行合理的断句。所谓的断句指的是在视译时将原语句子,按适当意群或概念单位,进行切割处理并译成目的语。意群作为断句的基本依据应具备三个基本特征:相对独立的意义概念;在一目可及的范围之内;能够通过连接语较灵活地与前后的视译单位结合。只有具备这些特征,断句之后的翻译才不会支离破碎,缺乏整体连贯性。例如:He has established a dialogue on human rights at the highest levels of government and with regional and national institutions worldwide. 这句话包含了四个独立的意

义概念:(1)established a dialogue;(2)human rights;(3)the highest levels of government;(4)regional and national institutions worldwide,并且几个意群都在一目可及的范围之内,在顺句推动的技巧下能够通过连接语结合成一句完整的译语:他已开始了对话,就人权问题在政府最高一级进行对话,并与世界各地的区域和国家机构进行对话。

(三)衔接

在按照意群断句之后,要保证视译译文通顺、逻辑清晰,就需要增加相应的衔接词,否则译语会出现零散,不流畅的问题。

有时为了强调或者补充、更正译语,视译中通常会使用重复手段让译语更加自然,便于理解。例如:

They will get the preparation done before considering other proposals. 译:他们要把准备工作做完,然后再考虑其他建议。

My country will submit its report between now and Kyoto.

?g:我国将递交自己的报告,时间是京都会议召开之前。

值得一提的是,在视译训练中,一般要求译员养成放慢语速的习惯,目的是让译员有更多时间进行思考,断句和衔接。

五、视译对英汉同传初学者译语语速和翻译质量影响的实验

(一)实验简介

笔者已从先前的实验数据中得出结论:同传初学者在日常训练中存在语速偏快的现象。为验证视译训练是否对初学者的语速控制和翻译质量有所帮助,笔者对14名先前实验中的同传初学者进行分组,一组为实验组(7人),一组为对比组(7人)。两组学生在一学期的时间里,使用相同教材进行同传教学,但实验组按文中提及的视译技巧进行英汉视译强化训练,每堂同传课花20分钟进行视译练习,并在课后布置视译作业进行练习并检查,对比组则不进行视译强化训练。

实验对象:14名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MTI研三口译专业学生,并且实验前一学期的同传成绩平均分相当,均在80分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