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谈读书》优秀教案
《谈读书》教案五篇
《谈读书》教案五篇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总之,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
以下是职场和大家分享的《谈读书》教案五篇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谈读书》教案1《谈读书》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文章主要谈论了读书的益处。
围绕“读书”这一话题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谈读书的目的。
作者开篇即以高度概括的格言式语句点题:“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然后从正面加以阐述,要言不繁。
接下来话锋一转,从反面指出在求知上可能存在的误区:“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其次谈读书的方法。
他主张对不一样的书应分别采用选读、通读、精读等不一样的读法,并且应当和笔记、作文相结合,学以致用,还要根据个人性情和需要分别对待。
最终,作者援引了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的观点强调了读书的作用。
这篇文章中,作者以简明而深刻的语言,在启人深思的同时还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学生分析】1、知识技能方面:九年级的学生有必须的学习习惯,能做好预习、旁批,注重积累等,敢于提出不一样的见解,对同学的回答能作出评价,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赏析文章语言时,还是觉得难于下手,或是说理不清,尤其缺乏对知识的系统性概括,本节课经过学生对本文语言自主的赏析,师生们一齐及时的评价,同学们的说理本事肯定会得到必须程度的提高;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发现有的同学,根本就不讲究读书的方法,一翻开书就盲目地读,经过这篇文章的第二部分的`资料“读书需讲究方法”的学习,以及教师在课堂上的穿插引导,会给学生很大的启示。
2、思想动态方面:作为毕业班的学生,升学的`压力比较重,一些本来成绩偏差的同学,容易对读书的价值观产生动摇,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这篇课文中阐述的读书益处,正好给学生起了导向的作用,会让那些学生再次坚定升学的信念,让全班学生的思想得到熏陶,培养他们热爱读书的品质,所以,本文的教学真可谓给学生下了一场“及时雨”。
谈读书培根 培根《谈读书》教案(4篇)
谈读书培根培根《谈读书》教案(4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为了加深您对于谈读书培根的写作认知,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4篇培根《谈读书》教案,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培根《谈读书》教案篇一一、课文内容分析《古人谈读书》由三则文言文组成,记录了古人有关读书、学习的言论。
一则选自《论语》,是孔子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三句话。
一句写要聪敏勤学,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第二句写要以诚实的态度对待学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
第三句是说孔子自己读书的时候多记多背,学习不知满足,教诲他人不知疲倦。
第二则选自朱熹《童蒙须知》(一作《训学斋规》),告诉我们读书要心想、眼看、口诵。
“心到”,是“三到”中较重要的,用心思考了,自然就会看得仔细,也会读得正确并记忆犹新。
文中“常”和“急”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的常用义不太一样,“常”是曾经的意思,“急”是重要、要紧的意思。
第三则选自《曾国藩家书致诸弟》,告诉我们:读书首先要立下志向,这样才能不甘落后;其次要有见识、有见地,知道学海无涯,才不会容易满足;较后还要有恒心,只要持之以恒,就没有完不成的事。
这三方面缺一不可,都做到了,才能学有所成。
“盖”是用在句首的语气词,“断”在这里是“一定、定”的意思。
“河伯观海”的典故出自《庄子秋水》,说的是河神河伯从自以为了不得,到认识到自己目光短浅、缺乏见识的故事。
这里用河伯观海和井蛙窥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课文配有古人席地而坐,手执竹简展卷苦读的插图,和文章主题相互呼应。
二、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对于读书的好处已经有所体会,能对“读书明智”达成共识。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学得了一些阅读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理解文意的能力,但在文言文的学习中,理解句意仍然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引导学生恰当使用借助工具书、借助注解、通过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等方法,关注古今异义,来理解文意。
培根《谈读书》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谈读书》优秀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谈读书》一文。
(2)理解并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了解其词性和用法。
(3)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修辞手法所产生的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文本,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批判性思维,对文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推崇,培养自己对读书的兴趣和热情。
(2)理解读书的重要性,认识到读书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作用。
(3)学会正确处理读书与实践、读书与生活的关系,使读书成为自己成长的助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谈读书》一文。
2. 理解和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了解其词性和用法。
3. 分析和欣赏作者运用修辞手法所产生的表达效果。
难点:1. 分析并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2. 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文本,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学会批判性思维,对文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弗朗西斯·培根及其作品《谈读书》。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气和氛围。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疏通文意。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第二课时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推崇,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2)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读书故事,感受读书的力量。
6. 拓展延伸(1)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读书的理解和感悟。
(2)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谈读书》(培根)教案
《谈读书》(培根)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背诵《谈读书》的主要观点,掌握其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结构。
o通过分析文本,学生能够识别并阐述培根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
2.过程与方法:o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文本分析,学生能够深入探究培根的读书观,提升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o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视角审视培根的读书建议,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认识到阅读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o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和理解读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o准确理解《谈读书》的主要观点,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式。
o分析培根的论证方法和逻辑结构,理解其读书观。
2.难点:o运用现代视角审视培根的读书建议,批判性地评价其观点。
o培养学生将培根的读书观融入个人阅读习惯,提升阅读素养。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情境导入:o展示一段关于阅读重要性的视频或故事,引发学生对阅读的思考和兴趣。
o提问:你们认为阅读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2.揭示课题:o引出《谈读书》这篇经典文章,介绍作者培根及其背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15分钟)1.朗读文本:o教师先范读文章,注意语调、节奏和停顿,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韵律和节奏。
o学生自由朗读,注意理解文章大意,标记不理解的词汇和句子。
2.疏通文意:o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尝试理解文章大意,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o引导学生归纳文章的主要观点,初步理解培根的读书观。
(三)精读文本,深入分析(30分钟)1.分析论证方法:o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的比喻、举例等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和效果。
o讨论:培根是如何运用这些论证方法来阐述他的读书观的?2.探讨逻辑结构:o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段落结构,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o提问:文章的逻辑结构是怎样的?各段落之间有何联系?3.理解关键词汇:o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如“求知”、“娱乐”、“装饰”等,理解其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
谈读书优秀教案(优秀8篇)
谈读书优秀教案(优秀8篇)《谈读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2.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
3.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时间:1课时第1课时(一)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要具体、简要、可行、可测:1.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2.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
3.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自学指导明确自学的内容与范围,明确自学的方法,明确自学的要求,明确自学的时间:1.学会给加点字注音2.根据意思填词语:4.怡情傅彩(三)自学自测学生看书、看例题、做测试题,教师巡视。
(教师出示问答题或测试题让学生检测自学情况)测试题:理清结构层次:第一部分:谈读书的目的。
1、正面论说读书足以怡情、傅彩、长才。
2、反面论说读书的惰、矫、迂。
3、读书与经验互补。
第二部分:谈读书的方法。
1、读书要思考。
2、读书的不同方法。
3、读书与讨论、作文的关系。
第三部分:谈读书的作用(益处)。
1、正面论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
2、反面论说读书可以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四)互动展评小组交流,全班展示,教师点评:(建议教师预设)1、听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谈读书的?2、大家先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认真地读课文,请拿起笔来,把你喜欢的语句勾画出来,大声的读一读。
(五)归纳总结引导归纳,回扣目标:2.本文是随笔,没有中心论点。
培根围绕“读书”这一话题,谈了些什么内容?3.归纳这篇文章的名言警句(六)当堂训练分必做题、选做题或思考题。
必做题完不成的开小灶,巡视学困生,当堂批改学困生作业,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做到“堂堂清”。
必做题:1.1、探究课文运用的论证方法,体味其表达效果。
(1)从“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到“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谈读书》教案(精选6篇)
《谈读书》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谈读书》教案优质篇一一、基础知识1.关于随笔这种体裁:随笔是散文的一种,篇幅短小,内容贴近生活,表现形式灵活自由,见解深刻,说理简明透彻,多有哲理格言。
语言特点透过《谈读书》可见一斑。
2.修辞知识:比喻、排比、对比的妙用。
如修剪花草、饮食消化、用蒸馏水来比拟经过别人提炼的书之索然无味等确切的比喻;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类脍炙人口的经典绝句。
3.词语:(1)标题:STUDIES这个英语单词学生是熟悉的,可引导学生了解这个单词的多种义项,体会读书、求学、研究、细察、深思都是本文题中之义。
(2)结合课文语境理解“注解”“及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词,此外,有几个词读音须提醒注意:狡黠(xīaacute;)、诘难(jīeacute;nagrave;n)、味同嚼(jiexcl;aacute;)蜡。
二、内容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没有比读书更平常、更熟悉的事。
然而,看似熟悉的事未必真正理解。
不妨试问问自己:“如果让我写这个话题,我谈些什么呢?”培根的《谈读书》不仅发现了这平常事情的深刻意义,而且用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让人感到妙趣横生。
读一读就知道这位哲人是怎么说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并帮助学生读通课文,品读那些名言妙语。
有老师反映:不少学生不爱读这篇课文,觉得“太乱,没有头绪”,对课文的“半文言”有畏难情绪。
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范读,让学生先说说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甚至可读完“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就直接跳到后面“读书使人充实皆成性格”一段(都是讲读书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思想的亲切、语言的优美平易,有好感后再读其余。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大致意思,理清层次。
如:读书的多种功能rarr;读书、才干与经验的关系rarr;读书应有的态度与方法rarr;读不同的书对益智、完善个性的作用。
2023年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谈读书》教案优质优秀4篇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谈读书》教案优质优秀4篇授新:篇一1、简介作者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
《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2、读一读,记一记:怡情傅彩藻饰矫情诘难寻章摘句咀嚼狡黠伦理味同嚼蜡滞碍睾阐证吹毛求疵3、理解文章内容,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4、作者认为读书的目的有那些?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5、“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这段话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了什么?有什么作用?比喻论证;说明读书可以补天然的不足;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6、读书的作用是什么?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7、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时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归纳说理、举例论证。
8、作者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
这里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类比论证、举例论证。
9、文中还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正反对比论证。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谈读书》教案优质篇二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疏通文义。
2.探究本文的论证思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3.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4.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学会正确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1.探究本文的论证思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2.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学会正确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假如你遇见了这样的情况:你看上了一本书,是你十分渴望买下来的;然而这个月又是母亲的生日,你很想给她买个生日蛋糕让她开心。
《谈读书》教案
《谈读书》教案《谈读书》教案《谈读书》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字词文常知识。
2、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过程与方法: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展示学习目标:1、识记字词文常知识。
2、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二、自学过程:1、简介作者: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
《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2、朗读课文,体味文章的意蕴,感知文章的内涵。
怡情傅彩藻饰矫情诘难寻章摘句咀嚼狡黠伦理味同嚼蜡滞碍睾阐证吹毛求疵3、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总结。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2)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缺陷。
三、交流展示,探究课文内涵:1.读书要有哪些好处呢?明确:怡情、傅彩和长才。
2.读书与经验的关系是什么?明确:经验不读书之不足,经验范书中所示,互相补充。
3.什么人才可读书用书?用书的智慧从何而来?明确:明智之士(明察事理的人)。
“全凭观察得之”4. 理解“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的含义。
说说比喻说理的好处。
明确:人要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就要读书明理,明智,不断完善自己,努力趋于完美。
生动深刻,通俗易懂。
5.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用的是哪种议论方法?另举一例。
《谈读书》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谈读书》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弗朗西斯·培根及其作品《谈读书》的背景。
2.掌握文章中的重要概念和观点。
3.理解读书的意义和价值。
1.2 能力目标1.能够分析并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
2.能够运用文章中的观点阐述自己的看法。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3.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谈读书》(节选):弗朗西斯·培根2.2 教学重点1.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2.读书的意义和价值。
3.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
2.3 教学难点1.文章中一些生僻词汇和难懂句子。
2.作者的论证逻辑和思维方式。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对文章的作者、背景、观点等进行讲解,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文本。
3.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观点的理解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3 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文章中的观点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弗朗西斯·培根及其作品《谈读书》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朗读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语言特点。
4.3 讲解教师对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4.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观点的理解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5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文章中的观点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应用能4.6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读书的意义和价值。
第五章:作业布置1.请学生复述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2.请学生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读书的理解和看法。
3.请学生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题目。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问答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培根谈读书课程设计
培根谈读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理解培根的读书理念,掌握其核心观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出培根在《谈读书》中的主要观点,了解其对阅读的理解和看法。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分析,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对文章进行适当的解读和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形成正确的读书观念,培养对阅读的热爱和尊重,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以《谈读书》为主要教材,通过对文章的深入分析和解读,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培根的读书理念。
具体内容包括:1.文章的背景介绍,包括培根的生平和思想。
2.对文章的主要观点进行解读和分析,包括培根对阅读的理解和看法。
3.对文章的语言和修辞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对文章的背景和主要观点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对文章的深入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培根的读书理念。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谈读书》。
2.参考书:与培根和阅读相关的参考书籍。
3.多媒体资料:与课程相关视频、音频和图片等。
4.实验设备:无。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与课程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并提交,以此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考试:安排一次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整体理解和掌握。
以上评估方式将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帮助学生和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培根《谈读书》教案
培根《谈读书》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弗朗西斯·培根的生平和思想背景分析《谈读书》中的主要观点和论据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阅读理解能力1.2 教学内容弗朗西斯·培根的生平和思想背景介绍《谈读书》的主要观点和论据分析批判性思维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解弗朗西斯·培根的生平和思想背景互动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谈读书》中的观点和论据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批判2.2 教学手段投影仪:展示相关图片和文献资料笔记本电脑:用于教师和学生查阅资料白板:记录学生讨论的观点和论据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步骤3.1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和案例学生预习《谈读书》并准备讨论问题3.2 教学过程介绍弗朗西斯·培根的生平和思想背景学生分组讨论《谈读书》中的观点和论据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和案例分析3.3 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弗朗西斯·培根的生平和思想背景第二步:学生分组讨论《谈读书》中的观点和论据第三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和案例分析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问题来评估对《谈读书》的理解程度学生批判性思维: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4.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教师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拓展5.1 教学资源相关书籍:弗朗西斯·培根的著作和相关研究书籍学术文章:关于《谈读书》的学术论文和评论网络资源:相关网站和在线资料5.2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比赛: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推荐相关书籍: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和研究弗朗西斯·培根的思想参观图书馆或书店: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读书的重要性第六章:教学设计细节6.1 课堂活动安排设计课堂活动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以及与教学目标的相关性。
培根谈读书课程设计
培根谈读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培根关于读书的名篇《论读书》的主要观点,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论证方法。
2. 学习并掌握一定数量的文学、哲学名词和概念,如“知识的力量”、“读书的价值”等。
3. 了解培根的生平及其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分析、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
2. 引导学生认识到读书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
3. 通过学习培根的名篇,培养学生崇尚真理、追求卓越的品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一堂语文阅读课,旨在通过学习培根的《论读书》,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思辨能力和价值观。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具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对名人事迹和名言有一定的兴趣,但可能对深层次的哲学观点理解有限。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文本解读:以培根《论读书》为主要教学内容,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主旨,解读培根关于读书的观点和论述。
-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开篇、发展、结论,理解培根的论证思路。
- 分析文中重要句子和词语的含义,如“知识就是力量”等,理解其深层含义。
2. 知识拓展:介绍培根的生平事迹、时代背景及其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 简介培根的生平及其对哲学、文学的贡献。
- 分析培根作品的特点,与其他文学家进行比较。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读书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阐述读书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 激发学生思考,如何将读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2023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谈读书》教案优质(优秀5篇)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谈读书》教案优质(优秀5篇)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
这次帅气的为您整理了5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谈读书》教案优质》,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谈读书》教案优质篇一一、导入新课自1917年2月《新青年》刊登胡适的八首白话诗之后,白话诗迅速引起轰动,优秀的白话诗作不断涌出,当时任教于北大的沈尹默的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
一定程度上讲,正是因这首诗的存在,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是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
那么,这首诗究竟写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月夜》1.认识作者,把握写作背景。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
五四运动时期,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
1917年,正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最混乱的年代,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代,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诞生了。
新诗之“新”首先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即思想的现代性,追求“科学”与“民主”,人的个体的觉醒,思想解放、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
概而言之,国人有了主体意识。
我国传统诗歌中,是没有“我(指独立存在的意识)”的(除了屈原),只有在新诗中,“我”才大量地出现,例如这首《月夜》。
因此《月夜》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的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2.朗读诗歌,理解象征意象与主旨。
(1)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用你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
明确: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
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
【教学提示】抓住诗中景物特点来写。
(2)这是一首很隐晦的诗,看似是纪实,简单地描写记录当时的某种场景,但这何尝又不是对当时现状的描写?请你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说对这首诗的象征意象和主旨的理解。
《谈读书》精品教案
《谈读书》精品教案1.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作者的观点,学习绘制思维导图。
2.学习并掌握正反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3.领悟文中的读书方法,培养爱读书的优良品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一定读过不少关于读书的名言吧,比如“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书要有感受,要有审美感,对他人的金玉良言,要能融会贯通,并使之付诸实现”等。
这些名言,都体现了名人对于读书的看法。
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著名作家培根的《谈读书》,看看他对读书有哪些独到的见解,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切入,拓展学生对于名人读书心得的了解,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概括文章内容,梳理文章层次1.自由阅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着“读书”,提出了哪些观点?读的时候,把文中相关的句子勾画出来。
(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2)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3)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
(4)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5)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熟悉课文。
勾画相关句子,让学生粗略感受文章的内容、结构。
2.请同学们认真品味这些富有哲理的句子,将这些句子分类,说说这些句子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读书”的。
预设 (1)句是论述读书的目的。
(2)(3)句是论述读书的态度、方法。
(4)(5)句是论述读书的作用。
3.依据上面的归纳,给文章划分层次,概括每个部分的大意。
预设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目的。
第二层:(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味同嚼蜡矣”)阐述读书的态度、方法。
第三层:(从“读书使人充实”到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培根:《谈读书》教学设计
培根:《谈读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求知的重要性。
2、掌握本文比喻论证和归纳论证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1、作为在座的各位,读书的目的就是求知。
可能也有一些同学求知的目的不明,求知的态度不端,求知的方法不当,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求知的效果。
那么,正确的求知目的是什么?正确的求知方法又是什么?,这节课我愿意跟大家一起来交流。
2、板书课题、作者3、简介作者:谁从自读提示中告诉我关于作者的有关情况?补充:培根少年时才华出众,12岁进剑桥大学,35岁时受聘为英国女王的特别法律顾问,66岁时因一次科学实验受寒治病,不治身亡。
二、展示目标(见幻灯片)三、达标教学1、布置自读(要求:①标出段的序号②左边的同学查字典③右边的同学划分结构层次)2、检查自读情况(出示幻灯片)高谈阔论运筹全局自欺欺人梗概分三部分:3、讲解课文第一部分:⑴问:作者首先指出人们常常存在那几种不同类型的求知目的?明确:消遣装潢增长才干①重点是分析哪一种目的?明确:求知与才干的关系。
②然后指出求知中存在哪几种偏向?明确:会弛惰自欺欺人成偏执的书呆子③最后作者认为,正确的求知目的是什么?(不是……而是…… 这是一个什么复句?)④问:找出这一部分的中的比喻句,指出其本体和喻体分是什么?明确: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⑤问:这两个比喻句配合得是否恰当?明确:恰当。
“野生的花草”未经过人工培育,用来比喻“人的天性”,是恰当的;“修剪移栽”是人有目的的行为,用来比喻“求知学习”也很恰切。
“野生的花”是可以“修剪移栽” 成美丽的盆景的,那么同样的,“求知学习”可以“改进人的天性”。
这是比喻论证。
⑵小结:这一部分,作者在分析了求知的种种目的和偏向后,指出了正确的求知目的。
目的明确了,态度才能端正。
那么,是不是有了正确的求知目的就一定能够求到真知呢? 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请看第二部分论叙的内容是什么?4、讲解课文第二部分:⑴点名读这一部分。
培根《谈读书》教案(精选10篇)
培根《谈读书》教案(精选10篇)培根《谈读书》教案篇1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2、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读书习惯。
3、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重点:(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时数: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
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1)名言警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名人论读书: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英】莎士比亚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苏】高尔基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瑞士】凯勒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之高尚。
——皮果夫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那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英】菲尔丁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德】马克思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歌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培根《谈读书》教案]《谈读书》教案优秀5篇
[培根《谈读书》教案]《谈读书》教案优秀5篇《谈读书》语文教学设计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词语及名言警句。
2、品析文中简练、警辟的语言。
3、学习文中运用对比、比喻、举例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讨论、合作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读书的益处,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美好情感。
品析文中简练、精辟的语言。
学习文中运用对比、比喻、举例的论证方法。
讨论点拨法、品读感知法。
多媒体课件。
一课时。
同学们是初三的学生了,十年寒窗苦读,即将迎来收获的季节,在漫长的读书旅程中,你曾经有过什么样的感悟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英国作家培根的一篇随笔《谈读书》,去聆听他精辟的见解,去感受他简练有力的语言!1、师生共读课文,校正字音。
2、师生共同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1、找出喜欢的句子,交流阅读体会。
点拨示例:(1)选段:“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评析:这句话列举的内容丰富翔实,使得出的“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这个论断有说服力,令人信服。
(2)选段:“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评析:用“野生的花草”比喻“人的天性”,“修剪移栽”比喻“求知学习”,用比喻为了论证“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论述语言形象生动。
2、总结论证方法。
1、小结《谈读书》一文中的内容和特点。
2、阅读培根其它随笔中的名言警句,并选取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围绕课堂上谈到的你所感兴趣的话题提取观点,试着给它配上论据,并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写一篇议论文。
15、短文两篇谈读书(培根)1、读书的目的对比论证2、读书的方法比喻论证3、读书的作用举例论证《谈读书》课堂实录�D浦中学:谢白雪教师导入新课:我们是初三的学生了,十年寒窗苦读,即将迎来收获的季节,在你漫长的读书历程中,你收获了什么?生:读书使我收获了知识,增长了才干,陶冶了情操!师:恩很好,读书使这位同学收获了很多,那么书应该怎么读?读书又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英国作家培根的一篇随笔《谈读书》,去聆听他精辟的思想,一起去感受他那简练有力的语言!板书课题。
培根《谈读书》教案
培根《谈读书》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培根的《谈读书》为基础,通过深入剖析这篇文章,使学生了解培根的读书观念,以及其对于知识、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培根《谈读书》的主要观点;分析并评价培根的读书观念;运用培根的读书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效果。
第二章:作者简介2.1 培根生平本章主要介绍培根的生平,包括其家庭背景、学习经历、政治生涯等方面的内容。
2.2 培根的哲学思想本章主要介绍培根的哲学思想,包括其对于知识、真理、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第三章:《谈读书》的主要观点3.1 读书的目的本章主要介绍培根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其对于不同类型书籍的看法。
3.2 读书的方法本章主要介绍培根提出的读书方法,包括其对于阅读速度、记忆、笔记等方面的观点。
第四章:深入剖析《谈读书》4.1 文章结构分析本章主要分析《谈读书》的文章结构,包括其开头、结尾、主体部分等内容。
4.2 重要观点解析本章主要解析《谈读书》中的重要观点,包括其对于读书的价值、作用、方法等方面的论述。
第五章:实践与反思5.1 实践培根的读书方法本章主要引导学生将培根的读书方法应用到实际阅读中,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方法。
第六章:比较阅读6.1 比较培根与其它文化名人谈读书的观点本章将选取几位文化名人如孔子、庄子、卡夫卡等关于读书的论述,与培根的《谈读书》进行比较,分析他们的观点异同,丰富学生对于读书的理解。
6.2 学生自主选择文化名人的读书观点进行比较学生在本节课的基础上,自主选择文化名人,深入研究其读书观点,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第七章:小组讨论与报告7.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谈读书》中的某个观点或方法进行深入讨论,形成共识或观点。
7.2 小组报告每个小组在课堂上进行报告,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提供反馈和建议。
第八章:读书笔记与写作8.1 编写读书笔记学生根据阅读《谈读书》的心得体会,编写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培根《谈读书》优秀教案
谈读书培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生字的发音、词语意思及文常知识。
2.背诵《谈读书》,认识读书的目的、益处,学习读书的方法并进行反思。
3.学习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语句,学会做读书卡片和读书提纲,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4.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和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培养学生端正、积极的读书态度,进行有策略的读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在背诵中学习《谈读书》,体会学习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
2.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1.利用课后练习,给《谈读书》分层,以更快、更好的理解文章。
2.体会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
教学方法:1.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2.朗读、背诵、讨论、点拨相结合,深入体会文章的语言。
教学准备:学生了解培根的生平和其著作;查阅有关读书的格言、警句和故事;借助工具书,诵读课文。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预习:注音:狡黠.xiá咀嚼..jǔjué诘难.jié nàn 滞.碍chì死抠.kōu 豁.然huò曲.解 qū大而无当. dàng 迂.腐yū睾gāo 丸王粲càn辨析字形:要诀.:“诀”不能写成“决”。
独到.:“到”不能写成“道”。
傅彩.:“彩”不能写成“采”。
策划.:“划”不能写成“化”或“画”。
蒸馏.:“馏”不能写成“溜”。
滥.加粗暴:“滥”不能写成“烂”。
解释词语:1、藻饰:修饰文辞。
2、狡黠:狡诈。
3、学究:迂腐的读书人。
4、诘难:诘间,为难。
5、滞碍:不通畅。
6、味同嚼蜡:形容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7、吹毛求疵: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8、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9、不求甚解:原指读书只领会主旨,不死抠字眼。
《谈读书》教学设计
《谈读书》教学设计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谈读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谈读书》教学设计篇1教学分析《谈读书》主要谈论了读书的益处。
围绕这一中心话题,又谈了读书要与经验互补,要讲究读书的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性格和需要做不同的选择等相关问题。
文章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谈读书的作用。
开篇即以高度概括的格言式语句点题:“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然后从正面加以阐述,要言不繁。
接下来话锋一转,从反面指出在求知上可能存在的误区,“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其次,谈读书的方法。
他主张对不同的书分别采用选读、通读、精读等不同的方法,而且应当和笔记、作文相结合,学以高产致用,还要根据个人性情和需要分别对待。
最后,作者援引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的观点对读书的益处加以强调和提升使文章立论更为完整。
其文笔紧凑、老练、锐利,说理透彻,警句迭出。
例如:“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狡黠者鄙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这些话都充满了成熟的人生经验。
培根的随笔富有诗意,雪莱曾赞叹说:“培根勋爵是一个诗人。
”《谈读书》多用简洁短句,虽然也有句,但每个句子几乎能独立,似并排而立。
说理上,培根喜欢用对比论证,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来论证一个问题,于是就形成了对仗的平衡句式,其中还灵活穿插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热爱读书,你就会热爱生活;学会了读书,你也就学会了生活。
教学目标1、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感受读书的乐趣。
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品质,陶冶高尚情趣。
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求异性思维,张扬学生个性。
3、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体验语言意韵美和形式美,学会读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读书培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生字的发音、词语意思及文常知识。
2.背诵《谈读书》,认识读书的目的、益处,学习读书的方法并进行反思。
3.学习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语句,学会做读书卡片和读书提纲,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4.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和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培养学生端正、积极的读书态度,进行有策略的读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在背诵中学习《谈读书》,体会学习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
2.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1.利用课后练习,给《谈读书》分层,以更快、更好的理解文章。
2.体会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
教学方法:1.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2.朗读、背诵、讨论、点拨相结合,深入体会文章的语言。
教学准备:学生了解培根的生平和其著作;查阅有关读书的格言、警句和故事;借助工具书,诵读课文。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预习:注音:狡黠.xiá咀嚼..jǔjué诘难.jié nàn 滞.碍chì死抠.kōu 豁.然huò曲.解 qū大而无当. dàng 迂.腐yū睾gāo 丸王粲càn辨析字形:要诀.:“诀”不能写成“决”。
独到.:“到”不能写成“道”。
傅彩.:“彩”不能写成“采”。
策划.:“划”不能写成“化”或“画”。
蒸馏.:“馏”不能写成“溜”。
滥.加粗暴:“滥”不能写成“烂”。
解释词语:1、藻饰:修饰文辞。
2、狡黠:狡诈。
3、学究:迂腐的读书人。
4、诘难:诘间,为难。
5、滞碍:不通畅。
6、味同嚼蜡:形容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7、吹毛求疵: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8、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9、不求甚解:原指读书只领会主旨,不死抠字眼。
现多指只满足于了解个大概,不作深入理解。
10、咬文嚼字:认真推敲字句的意义和正误。
有时含有贬义,指过分注重文字而不去领会精神实质。
11、豁然贯通:形容(久思不解的问题)一下子明白过来,迎刃而解。
12、开卷有益:读书有益处,有收获。
搜集关于书籍和读书的名言或名人读书的趣事。
(1)关于书籍和读书的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朱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于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读书是幸福的,有福的人才读书。
——贾平凹在人生转折和变移的关键时刻,书是路标。
——陆天明在书中可以读到一种人生观,一种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
——白岩松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土壤,那么阅读就像阳光。
——池莉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
——高尔基(3)名人读书的趣事: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列宁读书趣闻马克思读书趣闻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
驳论文常识议论文从论证的方式上看,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
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有三种方式。
一是直接驳论点,即先举出对方的荒谬的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驳,揭示谎言同事实、荒谬与真理之间的矛盾。
二是通过批驳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
论据是支撑论点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不成立了。
三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
论述一个问题,论点和论据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否则就站不住脚。
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就是揭穿对方的论点与论据之间列内在的逻辑联系,即所持论据不能证明论战,其论点不能由论据推出。
论证方式象这种论证方式,叫做立论。
所谓立论,就是正面提出观点,逐层论证。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和〈〈要有格物致知精神〉〉都是这类文章。
与之相对应的一种论证方式,叫做驳论,即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主张。
我们即将学习的〈〈不求甚解〉〉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驳论文,区分的关键就看在文章的开头是否有一个作为靶子的错误观点。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情况,由活动导入新课。
1.导语:“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
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读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有很多,请你说出一些,与大家分享(分小组比赛,检查积累材料的情况。
要求每小组派代表把整理好的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名人读书的趣事讲出,以多者为胜方。
)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
那么我们为什么读书?读书有什么意义、作用?怎样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几百年以前的先哲的高论。
2.请学生简介作者: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
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
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
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
《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二.个性阅读,整体感知课文。
1.大家先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认真地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着“读书”,作了哪些论述?读的时候,请拿起笔来,把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勾画出来。
五分钟后,让学生说说勾画的关键语句。
学生有可能勾画的语句有:(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3)读书时不可存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4)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
(5)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师:很好,你们找到了这些关键句,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品味一些这些富有哲理的句子。
齐读一下,然后说说这些论述了读书的哪些问题。
学生:(1)是论述读书的正确目的的。
学生:(2)是论述读书的作用的。
学生;(3)(4)(5)是论述读书的方法的。
……2.把握层次、内容:同学们刚才的分析都较到位,本文论述了读书的目的(开头部分);读书的方法(中间部分);读书的作用(结尾部分)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以上的分析,给这篇文章列一个提纲。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总结。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三.现在朗读第一层,我们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第一层是如何论证的?(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2.读书要有哪些好处呢?怡情、傅彩和长才。
3.读书与经验的关系是什么?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经验范书中所示,互相补充。
4.什么人才可读书用书?用书的智慧从何而来?唯明智之士(明察事理的人)读书用书。
“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5.理解“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的含义。
说说比喻说理的好处。
人要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就要读书明理,明智,不断完善自己,努力趋于完美。
生动深刻,通俗易懂。
四.现在齐朗读第二层,合作探究下面的问题:1.第二层第一句,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指出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只限于文字推求。
2.作者介绍哪些读书的方法?并谈一谈你的看法。
①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仅限于文字推求。
②对不同的书,要不同的读。
③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3.对不同的书,作者又主张怎样?学生找出语句,明确作者主张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
如: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等等。
五.现在再朗读第三层,合作探究下面的问题:1.说说这一层有几层意思?怎样说的?(1)作者在这一层举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
体会其说理方法。
//排比说理、归纳说理。
(正面指出)(2)作者进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
(反面指出)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2.“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皆成性格”的一段文字,主要论述了一个什么观点?作者是怎样阐述观点的?观点: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
//是用归纳法证明观点的,先列举六门学科的作用,最后加以归纳。
3.“人之才智但有滞碍”到“皆有特药可医”一段文字,主要论述了一个什么观点?作者是怎样阐述观点的?观点:读书能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
//用比喻论证观点的。
4.读书会有哪些功效呢?试举例说明。
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六.讨论本文的说理方式:《谈读书》是一篇随笔。
培根是著名的散文家,他的随笔对英国以至世界的影响都很大。
他的随笔,风格流畅,笔法灵活,语言警辟。
本文也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
全文好似一篇谈话,富于针对性,是一位洞察世事人情的饱学之士,对世人的谆谆告诫。
从写法上看,有如下特点。
(1)比喻说理:“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说明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
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又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
”“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
”……这种比喻的运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
(2)排比说理:“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最见于短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又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这样写,所说的道理十分显赫,读起来富于气势,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3)对比说理:例如,开头正面说读书的目的,接着从反而说了读书的三种偏向。
又如,结尾先从正面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又从反而说读书可以弥补性格、精神上的缺陷。
这样正反对比说理,使说理更加全面、有力。
七.教师归纳总结:本文主要为我们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的方法以及读书的作用。
作者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等方法进行论证,有理有据,观点分明、层次清晰、论证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