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的语序和现代汉语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汉语的语序和现代汉语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句子六种成分的位置基本是相同的,可以表示为:〔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什么叫宾语前置句呢?
所谓宾语,就是动词所涉及的对象。
在现代文中宾语一般处于谓语之后用来回答是“谁”或是“什么”的;而在古代汉语中,却往往出现宾语放置在动词谓语之前的情况,这种现象就叫宾语前置。如《鸿门宴》中“大王来何操?”句中的“何操”就是“操何”的倒装形式,即“带了些什么礼物?”那么如何辨析文言文宾语前置句呢?熟练掌握文言文宾语前置句的六种常见类型,并举一反三,不失为一种主要方法。
一、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
①不患人之不己知也,患不知人也。(《论语》)
(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②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论积贮疏》)
国民很少却能治理的强盛,从古至今不曾听说过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
例①中的代词“己”是谓语“知”的宾语,至于谓语前;例②中的代词宾语“之”是谓语“尝闻”的宾语,前置;例③中“余”是第一人称代词“我”,是谓语“欺”的宾语。
要说明的是,如果否定句中非代词作宾语,则不前置,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麦。”(《硕鼠》)“我麦”中心语是“麦”,是名词,不是代词,所以在该否定句中不前置。
注意:
1、句子必须是否定句,必须有表示否定的副词或代词“不、未、无(毋)、莫”等。
2、宾语必须是代词。
二、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豫州(先生),现在打算往哪儿去呢?
②吾谁欺?欺天乎?我欺骗了谁!欺骗上天吗?
例①中“何至”是“至何”,即“往哪里去”;例②中的“谁欺”是“欺谁”。
以上两例,均是疑问代词做动词的宾语;如果疑问代词做介词的宾语,同样提到介词的前面。再如:
③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
④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⑤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你)?
例③中的“安在”是“在安”,就是“在哪里”;例④的“谁与”是“与谁”,即“同哪一个人”;例⑤中的“何以”是“以何”,即“凭什么”。
要说明的是,以上三例中的“安”、“谁”、“何”均为疑问代词;如果疑问句中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则不前置,如:“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大王”不是疑问代词,不前置。
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恶、奚、安、焉”等,可用於问人、问事、问地点。
三、通过“之(是)”提宾。
这是为了强调宾语,将宾语提到动词谓语之前,在宾语和动词之间加“之”作为标志来表示前置。如: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又有什么简陋落后的呢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不了解句读(指句子的停顿),疑惑没有弄明白)
③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
例①中的“何陋之有”,是“有何陋”(有什么简陋)的意思;例②“知”、“解”是谓语,“句读”、“惑”是宾语,用“之”将宾语提到谓语之前,即“不知句读”(不知道断句),“不解惑”(不能解决疑难问题);例③“群臣是忧”是“忧群臣”(担心我们这些臣子)的意思。
四、用“唯……是(之为)……”的格式提宾,强调对象的一致性。如:
①孤臣唯命是听。(《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②唯弈秋之为听。(《孟子•告子上》)只听弈秋的教导
例②中的“唯命是听”即“唯听命”,“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例②“唯弈秋知为听”是“唯听弈秋”,“之为”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句式中的“唯”可译为“只”或“只是”等。成语中“惟利是图”、“惟才是举”、“惟你是问”也属于这种格式。
五、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这是为了强调介词“以”的宾语,把宾语放到“以”之前,构成倒装了的介宾短语,放到动词前充当状语。如:
①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泰山之所以有这样的高度,正是因为不拒绝渺小的土壤,堆砌而成才能形成如今的成就。
②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②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项羽本纪》)楚国的战士没有一个不是以一当十,
例①“是以”是“以是”的倒装;例②“一言以蔽之”是“以一言蔽之”的倒装;例③“一以当十”是“以一当十”的倒装。这种提宾不需要其他条件,只是一种强调的表示。成语“一以贯之”、“夜以继日”也是这种用法。
六、动词谓语后用代词之字复指宾语,原宾语则置于动词之前。如:
①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鸿门宴》)
意思是沛公打算在关中称王,要任命子婴为丞相.珍宝尽数归他所有。
③以小舟之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
靠了一条小船渡过惊涛骇浪,实在无可奈何,对于死本已置之度外了!唉!
例①中,“珍宝”是宾语,“有”是谓语,“之”复指珍宝,为了强调珍宝,将它提到谓语“有”之前;例②“死”是宾语,“付”是谓语,“之”复指“死”,为强调“死”,将它提到“付”之前。